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县之我见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县之我见,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县之我见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以大蒜、圆葱为主导产品的农业耕地亩效益较高,近些年来,农民受眼前经济利益的影响,在林业生产上积极性不高,林业发展一度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日益强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林业的发展已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进步。因此,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农业生态县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一、全县林业生产概况
×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四湖的西侧,属于黄泛冲积平原,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林业植被稀少,是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林业生产基础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林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目标,坚持改革活林、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使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有了较快发展。根据林业资源调查和近三年全县造林实绩年度验收结果,目前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万亩。其中用材林万亩、防护林万亩(护岸林万亩、护路林万亩、农田防护林万亩)、经济林万亩、特用林亩、无林地万亩、蔬林地万亩;全县宜林网化面积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其中已形成网格达到林网化标准的万亩,未构成网格、网眼面积偏大和需要完善补植的万亩,林网折实面积万亩。全县折实林木覆盖面积万亩,其中林网、四旁树木折实覆盖面积万亩。活立木蓄积万立方米,植树总株数万株。林木覆盖率。年果品总产量万吨。同时,加大了对林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处国营场圃为依托,以亚龙木业集团、金德果蔬、安利木业为龙头,制订优惠政策,推动了林产品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使林产品加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拼板加工、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家具、果品贮藏、果汁、果脯等多种产品。先后建成了贮藏量千吨以上的果品贮藏库余座,降低了由于果品腐烂带来的损失。开发了多种多方式的包装材料及包装式样,对采后的果品及时进行清洗、杀菌、分级、包装,将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林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的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林木覆盖率要达到的标准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分结构较为单一。全县绿化品种大都是单一的杨树,没有形成多元化发展,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林木病虫害。林网标准化程度低,采伐更新强度不合理。经济林规模较小,苗木、花卉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形不成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在果品生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精品果品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林果产品品质档次较低、质量较差、名牌较少,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三是造林绿化标准低且分布不均。在造林生产中,往往出现造林季节只求数量,只求能完成任务,而对种植质量和管护重视不够,个别地方出现只造不管或重造轻管的现象,造成了成活率低、林木保存率低、树木生长率低的状况。四是林业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林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林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中介组织和服务组织不完善。林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未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五是林业建设整体上科技含量不高,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制约了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六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够彻底,部分树木权属不清,与群众利益关系不够直接,群众对树木保护意识不强,毁林现象还时有发生。七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有的只看到林业的直接效益,而忽视林业所持有的比直接效益大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搞掠夺式经营;有的盲目乐观,自我陶醉,看不到发展林业的紧迫性,下不了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心,缺少抓林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县的林业产业化进程,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林业建设步伐。
三、建设生态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发展林业,对遏制土地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平原农区同样的耕作条件下,有林网保护比空旷地带的农作物增产。森林覆盖率每增长个百分点,年降水量可增加毫米。造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而且可以增加再生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在制订出台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在贯彻整个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整个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省、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决定要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建成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由于自然降水连年偏少,河道年径流量也连年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均以地下水为主,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河流皆为客水,由于上游污染影响,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快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示范县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全县林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的高产、稳产及全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建设生态示范县的林业发展目标
按照国道、省道和县乡路绿化为框架,农田林网为主体,网、带、片、点相结合,条河流绿化建设为基础,城镇、村庄、四旁绿化美化为补点,乔灌花草相配套的高标准,全县达到林地面积万亩,经济林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达到万亩,村镇植树万株,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以上,林木总覆盖面积达到万亩,城镇绿化覆盖率达以上,城镇人均占有绿地平方米,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发展林牧工程,实行林下种植,林草、林药、林菌林菜间作,林下养禽、养畜,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发展林果加工,确保林业产值达到亿元,初步实现生态示范县标准。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是:
⒈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绿色通道工程是指以县境内的骨干公路为主体,建设目的以防护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包括国道、省道、县乡路。防护林带绿化标准:国道、省道两侧各营造米绿化带,县乡路两侧的林带宽度不少于米,林带结构采取以乔为主,乔灌草结合的形式,注重树种搭配,形成有用材树,又有风景树,有花有草的立体配置模式。
⒉堤滩防护林工程建设。全县境内的条河流两岸河堤无林地全部进行绿化,对河堤疏林地、残次林进行逐步更新改造。由于河堤地势高亢,土质松软,水土流失严重,须建设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在新造林和更新造林时,树种主要选择速生丰产的黑杨类、泡桐、刺槐,以及适宜林下间作的紫穗槐、白腊、杞柳等灌木。营造不同类型的混交林,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和防护功能。
⒊农田林网建设。在全县万亩耕地上大力营造农田林网,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沟路渠相结合”的要求,农田林网的设置要与排灌、道路、农田规划方向一致。在沟边、渠旁、路沿栽植一行行树木,形成林网,使全部农田均位于林网之中,大型沟路渠每边不少于行,中型沟路渠每边不少于—行,小型沟路渠每边不少于行,沟坡配植灌木。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网格面积控制在亩以内,将全县农田建设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复合型农田林网。
⒋经济林建设。在抓好现有经济林管理的同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向市场,以优质小水果、干杂果为主,集中连片发展。建立高科技示范园,引进、示范、推广金太阳杏、凯特杏、早丰甜油桃、新川中岛桃、日本甜柿、葡萄以及沙果和樱桃等新品种。运用新技术、新成果,大力发展名优新经济林品种,形成具有特色的经济林基地。
⒌用材林基地建设。通过定向培育大力发展速生纸浆林和人造板林,推广以三倍体毛白杨、欧美优良系号为主的速生树种,利用村旁、坑塘空闲地发展围村林,建立大型纸浆林、林牧型人造板林基地。
⒍村镇绿化建设。以城区、乡镇驻地、村庄为单位,重点对县城各单位、居民小区、各乡镇驻地及村庄进行绿化美化,实行“拆墙透绿”、“见逢插绿”,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布局、成片发展,做到乔、灌、花、草相结合,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旅游、观赏、休闲以及生产林产品等综合效益,逐步实现城镇、村庄园林化。
五、主要措施
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林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上来。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林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全党全民办林业的观念,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树立全面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展,自觉担当起加快绿化××大地的重大历史责任。
⒉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激发造林绿化活力。林业政策是林业事业稳步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抓好林权改革工作的落实,大力推行林地、林木拍卖承包政策,对尚未落实承包的河堤、沟、路、渠、四旁空隙地,要全部采取公开拍卖、招标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落实承包,把林地林木的经营管理权真正落实到户、到人,明晰产权,确权发证,对于个别地方确需土地调整时,必须首先做好树木的作价转让和移交所有权工作。依法保护树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和借口乱砍滥伐树木。要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承包者,充分调动各级、各层次和广大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⒊强化科技意识,提高造林、营林水平。进一步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应用,重点推广林木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良种选育、造林营林技术、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成就、实用、配套的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送科技下乡,通过举办林业技术进座和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抓好现场技术指导,创办示范基地等,有计划地引进和推广优良林木良种、建立良种基地和良种苗圃,以点带面,推动林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
⒋广开资金渠道,切实加大对林业资金的投入。由于林业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好林业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是一句空话。首先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开发、示范园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林果生产的发展后劲。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一大批林农、果农加大投入,建立民间科技实体及进行规模种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挖掘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建立木材加工、果品加工项目,要推行多种发展模式。吸引各方面资金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私营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起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⒌坚持依法治林,保障林业健康稳步发展。实施依法治林是维护造林绿化成果的根本保证,要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强化林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体增加法制意识,真正知法、懂法、守法。实行林木采伐全额管理,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凭证采伐,从源头上堵塞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林木保护、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涉林案件的查处力度,完善林木案件举报制度,依法查处毁林案件,对乱砍滥伐、乱占林地、故意毁坏幼树的案件,从快、从严、从重查处,维护林业生产秩序,确保林业生产秩序的健康发展。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免征农业税后之我见


 农业税,在我国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来,农业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占主导地位、次要地位到现在无足轻重。因此,国家确定免征农业税,我认为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从“以农养政”向“以工补农”转变。免征农业税不仅仅使我们农民每人每年减少60多元的负担,而主要是从根本上铲除对农民事实上的各种歧视,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为构筑奠定基础;它标志着基层政权从“经济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的转变。免征农业税后乡镇工作不再为“要钱、要粮、要命”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转而在发展经济、维护地方稳定、保持弱势群体等方面进行服务,以全新理念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农业经济时代的来临。免征农业税,它结束了一个旧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开辟一个以二、三产业发展为主来反哺农业的新时代,可以预见,我国的农业经济不久的将来,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大市场一比高下。意义是无用置疑的,但在调查与接触中我们发现,免征农业税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致富信心和创业热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免征农业税以及国家一些政策性的补贴,加上目前粮价持续走高,确实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仅靠一家一户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可能致富奔小康的,在2008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的小康标准,还有近一半的路要走,出路在何方?二是免征农业税后,集体的提留统筹、集资摊派等也跟着被取消,有资源、资产的村组还能支付村干部报酬和日常开支,没有的只能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干部无心干比较普遍,同时包括路、桥、河、闸、农机等的购买、维护保养;五保户、困难户的抚养;抗旱排涝、选举等费用的支出等各项公益事业怎么进行?仅靠政府实施、靠村一事一议显然是不现实的。三是免征农业税后,给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政权带来重大考验。财政收入多的镇尚可,财政收入少,且农业税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的镇,日子相对就十分难过,工资发不出、工作难开展,几百万、上千万的债务难化解,进而必然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为此,本人建议:一是作为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法,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要以群众需要什么和是否需要作为政府的工作职责。改过去的“收、批、管”为“帮、扶、助”,政府要加大向“三农”转移支持力度,全面建立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农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要减少考核、压缩会议、精简人员;要将大多数干部的主要精力转移到经济服务领域,主攻招商引资,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展,求得农民的致富和政府的稳定。二是作为村干部,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方位提供服务。群众缺方向,你要带头创业、自主创业、带领他们发展;群众缺发展路子,你要帮助了解市场、寻找订单,发布各种有价值信息;群众缺技术,你要建立基地,提高免费技术培训。三是作为农民,要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大力发展。免征农业税,减少了农业发展运行成本,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轻松优越。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这时农民要大胆闯,大胆试,不要固守自封,小富即安,要以创造财富和增加收入为基点,艰苦创业奔小康。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示范区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环境就是造福人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是当前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应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区环保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创模成果,全面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向生态化、知识化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京口和镇江的“两个率先”服务。

一、科学编制生态规划,强化生态宣传力度。依照全市建设生态示范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导向,以树立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重发展技术含量高、起点高、环保基础设施标准、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为重点,编制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舆论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宣传教育。通过在区电台开设“谈天说地话环保”专栏、在《京口周刊》开设环保之窗专栏、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宣传活动、推进领导干部及中小学生环保渗透教育、举办班对法人代表进行宣教等活动,在全社会增强环境意识,确立环保先行的理念,形成全社会自觉投入、共同参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引导人民群众和生产企业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取向,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注重资源节约、科技先导、质量效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友好消费行为。以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树立生态价值观念,鼓励绿色消费,引导清洁消费,节约消费。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物要高出10倍以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要占到GDp的8以上。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争取在实践中领先一步,积极开展企业产品生产的小循环。通过调查了解,宣传引导,选择2—3家条件好的企业进行试点,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建立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推动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参加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由点及面,逐步推开,向区域经济即包括工业园乃至城乡建设的中循环延伸。这一阶段将以京口科技工业园为重点,按照生态产业发展链发展的要求,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或杜绝废弃物的排放。通过企业的小循环和区域经济的中循环为逐步实现整个社会的大循环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三、严格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实现环境影响评价由建设项目向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区域环评相结合的转变。严格实施项目“三同时”的环境监察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验收的规范化管理。应用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建立建设项目跟踪监管制度和“一厂一档、一项一档”的动态管理系统,稳步推进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从源头控制污染。同时,加大对擅建项目的查处力度,确保建设项目环保预审率达100,杜绝新污染源产生。

四、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做好区长环保目标责任状的年度任务分解和考核落实工作;加强对清洁能源区的管理及声控区、烟控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持建成区烟控覆盖率和声控覆盖率100;切实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控,确保其设施正常运行,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城市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治理力度,积极防治二氧化硫污染,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大力提高全区绿化覆盖率,不断创新绿化方式、绿化设计手法,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空间绿化发展,丰富绿化品种,增加绿化层次,形成绿化体系。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五、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在强化执法力度、开拓执法领域、规范执法上下功夫。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全区联合执法大检查,增加节假日和夜间检查频次;坚持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强化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督促好、运行好、维护好、保养好污染防治设施;完善排污申报登记及年审工作,提高排污申报的准确性,建立动态的污染数据库,全面掌握污染总量的变化情况;加大排污收费征收力度,进一步规范收费程序,拓宽征收面,严格按照以管理促收费,以收费促管理的原则,依法、全面、足额地征收排污费;加强环境信访调处工作。继续实行环保110联动,进一步规范环保信访工作程序,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类环境污染事故。

师德建设之我见


师德建设之我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历史重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只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这也就是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要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德育素质。
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除了全面的知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有爱心。
这种爱心是指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心。教师必须热爱教育(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事业,爱学生,爱学校,时刻守住心灵的宁静。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呢?这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爱儿童!”罗素说:“凡是在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娱乐中,建立和架起感情桥梁。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爱生之情可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他人做曲线传导。教师的爱一旦浸入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仅会使学生萌发出善良、崇高的情感,而且能点燃起他们智慧的火花!
第二、要虚心学习。
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存在差异,他们之间的知识水平差别也很大,学生中不乏有“青出于蓝”者,因此一个素质高的教师不仅会向书本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学习。向学生学习不意味着教师的幼稚,恰恰相反,它标志着教师的真正成熟。
第三、要有较高的教学技艺。
教师的技艺包括“口技”和“手技”。“口技”指教师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出口成章。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体,教师向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主要是通过讲授进行的,因而掌握语言艺术、学会说话的技巧,对于教师来说尤其重要。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做到状物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抒情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言志能使学生精神抖擞,说理能使学生心明眼亮。教师一旦具有高超的语言技巧,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能给自身增添许多诱人的光彩。“手技”是指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还要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教师应能够将其所做、所感、所思、所悟论述出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播开去。教师的字不仅要端庄大方,而且笔顺笔画要合乎规范。
第四、要有德。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小一颦,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励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宽容的态度。”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生,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证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他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他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促其成才。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