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干部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学生干部是高校内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既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对象,又是教育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实施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学生干部工作也是这样,经常会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其中就是各个关系的处理。因此,要当好学生干部,履行好学生干部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好学生干部作用,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在角色定位上,处理好学生与干部的关系

学生干部,顾名思义,既是学生,又是干部,而且首先是个学生,然后才是干部。学生干部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具有双重身份。如何准确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是学生干部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基本问题。学生是学生干部最主要的社会角色。既然是学生,学生干部就应该与其他学生一样,以学为主,认真完成好各项学习任务,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学生活动,主动融入到普通学生中去,不能脱离学生集体。是干部,又与普通学生不同,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去影响学生,要发挥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公仆,不能搞特权、谋私利,更不能把当学生干部当作做官而一味追求职位的大小和权力的多少。

二、在发展任务上,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学习与工作的矛盾是每个学生干部都会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作为学生干部,不可能像一般同学那样把全部精力或主要精力都用于学习,经常要耗费比一般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经常要影响到课余学习时间,有时甚至还要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从这个角度上看,学习与工作是有矛盾的。在实际生活中,也确有因处理不当而影响学习和工作、进而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案例。怎样才能既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又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干部工作,即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业与工作两不误、双丰收呢?

第一,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好学就不可能是好的学生干部。不能认为当了学生干部、锻炼工作能力比学习更重要,不能因为工作忙而放松自己对学习的高标准要求,更不能因为工作而耽误学习。如果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不好,即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再强,在同学中也很难树立起威信。学生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工作,必须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做到勤奋好学,学有所成。要把当学生干部的压力变成动力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不单纯地体现于活动上的带头上,还体现在学习上是榜样.这样方能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第二,要科学地安排时间。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它总还是有的。”学生干部的工作要用一定的精力与时间,但是,只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总是有的。要善于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工作和学习时间,尽可能把工作安排在课余及休息时间,不随意挤占学习时间;若因紧急工作而挤占的学习时间要及时补上。在学习的时候认真学,工作的时候专心干,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另外,平时既不浪费时间,又善于“挤”时间,像鲁迅先生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学习和工作。

第三,要提高工作效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绝对不是用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最重要的还是效率,就是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工作或完成任务。所以,提高工作效率很重要。效率越高的人,时间安排上越主动,宽松的余地就越大。因此,学生干部在工作的时候,不考虑学习,并且在工作作风上要雷厉风行,不要拖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从而保证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另外,在工作中讲究艺术和方法,尽量发动其他干部或同学一起工作,把工作量分解,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同时在工作时利用零散的时间。

三、在人际交往上,处理好老师与同学的关系

学生干部是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纽带,是架设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沟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领导之间的枢纽。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老师希望学生干部当好学生的“带头人”起好先锋模范作用,还要充当好“教育管理者”角色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同学希望学生干部要做好学生的“发言人”,要代表学生的意愿和要求,要切实为学生服务,维护好学生利益。老师与同学对学生干部角色的不同期待增加了学生干部处理人际关系的难度。不少学生干部由于处理不好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给自己心理上带来了不少的矛盾、冲突与困惑,也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那么,学生干部如何处理好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呢?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领导与管理是两个概念,但其原因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当领导并不神秘。它与“领袖魅力”或其他一些怪异的性格特征无关。它也不是被选为领导的那几个人的事。领导并不一定比管理更好,或者可以取而代之。事实上,领导和管理是两套各司其职而又相辅相成的行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职能和活动,在一个日益复杂和变化多端的商业环境中,好的领导和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今天,大多数的公司都处在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的状态中。他们需要加强行使领导职权的能力。成功的企业并非坐等领导的诞生,他们积极寻找具有领导潜力的人并把他们放在一个能开发他们这种潜力的位子上进行锻炼。实际上,经过仔细的挑选、培养和激励,有很多人能在一个企业中扮演重要领导人的角色。
领导补充管理,但不能取代管理。公司在提高领导能力的同时,不应忘记即使有强有力的领导,但管理薄弱的话,效果也不会更好,有时候甚至比管理得当而领导不力更糟。真正的挑战是把强有力的领导和强有力的管理结合起来,并且相互制约。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同时做到既善于领导又善于管理的。有些人具有成为优秀管理者而不是优秀领导人的能力,而有些人又正好相反。精明的公司珍惜这两种人,并努力使他们成为自己中的一员。但在培养高级行政人员的时候,个人不能既管理又领导这一点恰恰被很多公司忽略掉了。他们试图培养一种兼领导与管理于一身的人。一旦了解了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后,各公司方可以开始培养其高层人员同时向两方面发展。
管理是有关处理复杂事物的概念。它的实行及工作程序很大程度上是二十世纪一个最重要的发展:大公司的出现。没有妥善的管理,千头万绪的企业很容易弄得一片混乱,威胁企业的生存。而得当的管理则给企业带来秩序和连贯性。
而领导,比较而言,是有关处理变化的概念。领导在最近几年变得如此重要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商业世界变得更具竞争性,更加变幻莫测。技术更新加快,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市场开放,资金密集型企业生产能力过大,石油卡特尔的不稳定,不良债券的袭击以及劳动队伍人口统计上的变化等等都是导致这种变迁的原因。其结果就是:走过去的老路子,或者在此基础上前进一小步,都已不再是成功的准则。在新的环境中企业要生存和有效竞争,越来越需要作重大调整。变化越大住住就要求更加强有力的领导。
想想在军队中的一个简单例子吧。和平时期的部队只要最高级将领领导有方,再加上各级行政管理得当,住住就能生存下去,然而战争时期的部队却需要从上到下各级有力的领导。还没有一个人指出过怎样管理士兵进行战斗,必须领导他们战斗。
管理与领导的不同功能——处理复杂事物和处理变化。这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活动。两套行为系统都包括决定该做什么,建立能完成日程安排的人员及关系网,然后再保证那些人确实在做事。同样的事,但管理和领导却有不同的行事方式。
公司首先是通过计划和预算来管理复杂事物的——为将来(一般是下个月或明年)制定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确定具体步骤。然后调动人力物力去实现这些计划。而领导一个企业进行有意义的变革开始于确定一个方向——提出一个未来设想。

班主任必须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班主任必须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昨晚,刘主任将本级部所有男教师邀到家中,大家欢聚一堂,畅叙昨天的友情与工作,瞻望明天的工作与友情,讨论亲切热烈,气氛融洽和谐。大家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更有信心和干劲了。另外,在席间,我与领导老师们探讨了几大关系,现将讨论后,我对这几大关系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一个班全体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而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从这里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是学校高层与学生联系的纽带,没有班主任,学校就失去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就没有了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的引路人。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可归结为:

(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并利用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影响和教育每一个学生。

(二)了解研究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引导,因材施教。

(三)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各项安排,使上情达至每一个学生。

(四)协调家庭、学校、科任教师、社会、学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思想学习及生活方向走向成熟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意义在于:

(一)让学生明确本阶段目标:

(1)学习上获取知识与技能;

(2)思想上,在外部适应社会,在内部调节心理的协调;

(3)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常识,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节奏,使自己健康成长。

(二)激发学生的各种动机: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之后,班主任老师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思想上主动适应外部世界,努力调节内心世界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使自己在各方面发展进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1)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主题班会

(3)个别谈话

(4)进行家访

(5)利用班集体舆论和班风

(三)指导学生实现目标:学生既有了明确的目标,又产生了实现目标的动机,下一步班主任就要指导学生逐步的接近或实现目标,只有这样,学生的动机才可以维持,学生才能从成功进一步走向成功。

(1)学习上: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识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等等。

(2)思想上:注意观察学生行为,揣摩学生性格,通过学生作业、与学生交谈等各种渠道,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解决学生内心的矛盾以及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心结,使全体学生既有一个良好的外在人际关系,又有一个和谐的内在心理,从而促使自己潜能转化为能力。

(3)生活上: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及生活状况,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关注学生的卫生体育锻炼情况,使学生的身体越来越强壮。

科任老师是负责学生一个学科知识学习的老师,他的主要职责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并结合本学科知识。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目前全党正在积极开展的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使自己感触颇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次全党深入开展的这次活动,使自己同时联想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本来都是很直白的道理,为什么要再次提出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级管理层制定政策脱离基层客观实际的决策原因,也有下级执行层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实事求是的执行原因,但根本的一条都是在发展方面脱离了客观规律,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时间一长,对事业健康发展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经济金融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意义重大,也恰逢其时。

通过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思考,自己体会到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方面,尤需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管理层的决策制订和执行者政策执行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首先上级的科学决策是观,是本,若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脱离了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健康发展;其次下级执行者是行、是末,作为基层执行单位既要积极执行上级行的有关政策,更要结合基层的具体工作实际,做到因地制宜的执行。既不能舍本逐末,政令不通;也不能脱离实际、不顾大局,二者必须有机结合、紧密配合,方能促成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当前部分领域出现的背离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多数是上下脱节所致。而且管理层级越多、决策半径越长,背离度也就越大。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这一点体会得尤为深刻。市场竞争形势复杂多变,同业间的竞争也激烈残酷,犹如行军打仗,老拿制定好的作战方案与敌较量,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可想而知。

二要处理好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纵观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强调的多了些,各个条线、各个部门都是踩足油门、你追我赶、加快发展,“超常规、跨越式”曾一度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经济发展了,国民的信心增强了,好象重又激起了五、六十年代“赶英超美”的豪迈气概,作为一个中国人,倍感自豪和骄傲!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等纷至沓来,国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低,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很多人在为“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工作”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困惑不一。有的单位为了完成不切实实际的指标甚至置规章制度和操作风险于不顾,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我想,这样的发展绝不是我们想要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保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协调,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三要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讲了许多年,实践了许多年,但无论到何时,二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仍然是不变的旋律。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全局利益要靠局部利益来保障。道理很浅显,但做好往往很难!而且是管理层级越多越难!因为中国毕竟太大了,各地有各地的具体实际,但高高在上的决策层,站得高、看得远,制定的政策往往超前一些,虽说各地有各地的实际,但政策只能是一把尺子,不可能给每个地方配备一把不同的尺子,一来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个别制定政策牢心费力、二来没有相应的创新与应用的机制保障,关键是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受到挑战,局部利益也只好委屈一下了。而局部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都是全局利益,是全局利益的保障,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挫伤基层工作积极性,从而伤害到全局利益。因而全局与局部的紧密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靠机制来加以保障,才能实现全局利益的最大化。

四要处理好与同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共赢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原来有个说法,“商场如战场”,而竞争绝不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战争,更应该追求的是合作中的共生共荣。如果看过电视剧《闯关东》,更能得到很好的理解。朱开山与韩老海、潘五爷的争、夏掌柜与刘掌柜的斗,最终都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甚至用生命的代价才换回了对合作共荣的深刻体会。但现实生活中,“同行是冤家”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同业之间往往是考虑竞争的多,携手合作的少,畸形的竞争也催生了风险和腐败。如何促进竞争对手之间开阔胸襟、理性竞争、合作共赢,既需要竞争者的肚量和技巧,也是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

五要处理好营销产品与营销客户的关系。前面几方面的关系处理都很笼统,属总体,具体到基层的业务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营销产品和营销客户的关系处理直接关系到与客户关系的巩固加深和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各项发展指标压力较重的情况下,营销产品和营销客户的关系处理有时就本末倒置,甚至为了产品营销任务的完成不顾损害客户的利益,长此下去,必然损害客户关系,最终影响到我行的实际利益。因此,在具体的业务营销过程中,要把营销客户放在首要的位置,真正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通过客户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各项产品营销任务的实现,那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做法最终只能是害了自己。

优秀范文: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优秀范文: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

目前全党正在积极开展的学习和践行观的活动,使自己感触颇多。科学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次全党深入开展的这次活动,使自己同时联想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本来都是很直白的道理,为什么要再次提出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级管理层制定政策脱离基层客观实际的决策原因,也有下级执行层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实事求是的执行原因,但根本的一条都是在发展方面脱离了客观规律,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时间一长,对事业健康发展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经济金融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意义重大,也恰逢其时。

通过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思考,自己体会到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方面,尤需好以下几方面的:

一是要处理好管理层的决策制订和执行者政策执行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首先上级的科学决策是观,是本,若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脱离了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健康发展;其次下级执行者是行、是末,作为基层执行单位既要积极执行上级行的有关政策,更要结合基层的具体工作实际,做到因地制宜的执行。既不能舍本逐末,政令不通;也不能脱离实际、不顾大局,二者必须有机结合、紧密配合,方能促成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当前部分领域出现的背离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多数是上下脱节所致。而且管理层级越多、决策半径越长,背离度也就越大。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这一点体会得尤为深刻。市场竞争形势复杂多变,同业间的竞争也激烈残酷,犹如行军打仗,老拿制定好的作战方案与敌较量,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可想而知。

二要处理好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纵观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强调的多了些,各个条线、各个部门都是踩足油门、你追我赶、加快发展,“超常规、跨越式”曾一度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经济发展了,国民的信心增强了,好象重又激起了五、六十年代“赶英超美”的豪迈气概,作为一个中国人,倍感自豪和骄傲!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等纷至沓来,国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低,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很多人在为“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工作”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困惑不一。有的单位为了完成不切实实际的指标甚至置规章制度和操作风险于不顾,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我想,这样的发展绝不是我们想要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保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协调,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三要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讲了许多年,实践了许多年,但无论到何时,二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仍然是不变的旋律。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全局利益要靠局部利益来保障。道理很浅显,但做好往往很难!而且是管理层级越多越难!因为中国毕竟太大了,各地有各地的具体实际,但高高在上的决策层,站得高、看得远,制定的政策往往超前一些,虽说各地有各地的实际,但政策只能是一把尺子,不可能给每个地方配备一把不同的尺子,一来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个别制定政策牢心费力、二来没有相应的创新与应用的机制保障,关键是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受到挑战,局部利益也只好委屈一下了。而局部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都是全局利益,是全局利益的保障,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挫伤基层工作积极性,从而伤害到全局利益。因而全局与局部的紧密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靠机制来加以保障,才能实现全局利益的最大化。

四要处理好与同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共赢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原来有个说法,“商场如战场”,而竞争绝不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战争,更应该追求的是合作中的共生共荣。如果看过电视剧《闯关东》,更能得到很好的理解。朱开山与韩老海、潘五爷的争、夏掌柜与刘掌柜的斗,最终都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甚至用生命的代价才换回了对合作共荣的深刻体会。但现实生活中,“同行是冤家”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同业之间往往是考虑竞争的多,携手合作的少,畸形的竞争也催生了风险和****。如何促进竞争对手之间开阔胸襟、理性竞争、合作共赢,既需要竞争者的肚量和技巧,也是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

五要处理好营销产品与营销客户的关系。前面几方面的关系处理都很笼统,属总体,具体到基层的业务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营销产品和营销客户的关系处理直接关系到与客户关系的巩固加深和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各项发展指标压力较重的情况下,营销产品和营销客户的关系处理有时就本末倒置,甚至为了产品营销任务的完成不顾损害客户的利益,长此下去,必然损害客户关系,最终影响到我行的实际利益。因此,在具体的业务营销过程中,要把营销客户放在首要的位置,真正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通过客户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各项产品营销任务的实现,那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做法最终只能是害了自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XX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新华社)

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党中央的决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今年3月以来在江苏省、财政部、唐山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浙江大学等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进行试点。23个试点单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抓住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基本实现了统一认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创新机制的预期目标,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累了经验,受到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成果,切实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近年来,党内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搞了不少次,比如“三讲”、“双思”、“三个代表”、“党的先进性”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较好地统一了全党同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创新实践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长效机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的铺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不良风气和倾向。笔者认为,为了使即将分批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加实在的成效,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学习与应用的关系。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稀里糊涂,当门外汉,搞瞎指挥。但是,学习只是途径,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学而不用,顶个屁用。应该说,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外延等概念和理论并不是不知晓、不懂得,而是知之不行、学之不用,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学与用、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这样,无论是对个人决策还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是不利的。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真理,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更要应用应用再应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

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离开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将会走弯路、走错路。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既抓好理论学习,又突出实践特色,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既解决突出问题,又创新体制机制,为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既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全体党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既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查找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理论指导实践,是将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为此,必须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而应“实打实”。

三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都是为了群众得实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干部的模范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青山绿水、和谐安宁、美满幸福,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引导和带领群众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共同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四是领导与秘书的关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全体党员参加,当然其中也有很多领导干部的秘书参加。根据以往的惯例,很多领导干部的学习常常是由秘书代劳甚至完全代替。一些领导的会议讲话稿,基本都是出于秘书之手,甚至读书笔记、剖析材料等,都是秘书一手炮制、一揽子下来。而领导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拍拍脑门子、批批字条子。更有一些领导干部哪怕就是参加进修班、研讨班,也让秘书“陪读”。鉴于此,也难怪即便就是在全国范围的整风或学教活动中,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沉湎于声色犬马、贪污腐败,而成为阶下囚的。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定要强化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督查,让领导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全过程地参与,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秘书从“全代替”、“大包揽”的“怪圈”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抓学习、搞研究、促发展。

五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习实践,离不开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实践方式。但是一定要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服从于、服务于科学发展。无论是什么样的创新活动、创新实践,都不能一味地追求名字的好听、响亮,而要更多地关心、关注其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坚决做到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形式坚决不搞,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坚决不做。要以内容统领形式,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造势而造势,将学习实践活动搞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六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主要的障碍是,我们现行的干部考核总是“爱近恶远”——对基层干部眼前的成就看得多些,对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似乎还不太关注。这就形成了干部任用中的一个导向性问题,还容易使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这里,一方面,需要改革干部任用方式,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价值观,要有“不怕今人说不好,就怕后人骂脊梁”的忧患意识,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和得失看淡些,把党和国家的千秋事业发展看得更重些,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文件中走向当地发展的实践中,并在生动、实在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着重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搞好舆论引导,坚持统筹兼顾,努力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应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间、原则和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接下来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掏出真心、付出真行。

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XX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新华社)

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党中央的决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今年3月以来在江苏省、财政部、唐山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浙江大学等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进行试点。23个试点单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抓住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基本实现了统一认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创新机制的预期目标,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累了经验,受到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成果,切实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近年来,党内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搞了不少次,比如“三讲”、“双思”、“三个代表”、“党的先进性”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较好地统一了全党同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创新实践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长效机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的铺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不良风气和倾向。笔者认为,为了使即将分批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加实在的成效,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学习与应用的关系。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稀里糊涂,当门外汉,搞瞎指挥。但是,学习只是途径,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学而不用,顶个屁用。应该说,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外延等概念和理论并不是不知晓、不懂得,而是知之不行、学之不用,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学与用、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这样,无论是对个人决策还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是不利的。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真理,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更要应用应用再应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

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离开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将会走弯路、走错路。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既抓好理论学习,又突出实践特色,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既解决突出问题,又创新体制机制,为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既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全体党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既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查找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理论指导实践,是将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为此,必须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而应“实打实”。

三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都是为了群众得实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干部的模范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青山绿水、和谐安宁、美满幸福,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引导和带领群众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共同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四是领导与秘书的关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全体党员参加,当然其中也有很多领导干部的秘书参加。根据以往的惯例,很多领导干部的学习常常是由秘书代劳甚至完全代替。一些领导的会议讲话稿,基本都是出于秘书之手,甚至读书笔记、剖析材料等,都是秘书一手炮制、一揽子下来。而领导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拍拍脑门子、批批字条子。更有一些领导干部哪怕就是参加进修班、研讨班,也让秘书“陪读”。鉴于此,也难怪即便就是在全国范围的整风或学教活动中,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沉湎于声色犬马、贪污****,而成为阶下囚的。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定要强化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督查,让领导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全过程地参与,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秘书从“全代替”、“大包揽”的“怪圈”中解放出来,用的时间去抓学习、搞研究、促发展。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实践、学习、科学、群众、发展观、发展、领导干部、活动等方面,希望对大家有用。

“转方式、调结构”心得体会(处理好五个关系)


“转方式、调结构”心得体会(处理好五个关系)

“转方式、调结构”心得体会(处理好五个关系)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接宏观政策,下连微观主体,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尤其是当前的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转方式、调结构将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触及许多深层次矛盾。要调出速度、调出质量、调出效益,必须坚持用统筹之策研判形势、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具体来讲,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既要重经济增长,又要重结构优化
保增长和调结构并非“零和博弈”,二者应是相辅相成。常德目前仍处于爬坡追赶的发展阶段,发展是硬道理,增长是硬任务,对此丝毫不能含糊。但是,调结构同样是当务之急,更要统筹解决好保增长与调结构问题。要通过增量转型积聚增长优势。充分利用低碳商机,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污染增量向绿色增量转化,产值增量向效益增量转型。要通过存量转型拓展增长空间。目前,常德市工业经济挑重头的仍是烟草、机电、食品等传统工业,必须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调结构、扩总量的“重头戏”,瞄准产业链高端,引导和支持现有企业突破核心技术,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工艺流程,争创名品名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力。要通过城市转型生发增长拉力。城市化是新时期结构调整的一条主线,要按照“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的新型定位,大跨度拉开城市框架,大力度推进城市扩容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用新型城市化拉动结构大调整、总量大扩张。
既要重局部突破,又要重整体推进
面对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宏大课题,选择重要部位率先突破是必要的。但是,经济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在经济工作中,不少地方、单位仍不同程度存在片面追求重点突破、忽视整体提高的现象。比如,有的在一、二个支柱产业上单兵突进,而忽视了产业阵营的整体设计、协调发展;有的只注重在见效快的项目上下功夫,不愿在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上花力气;有的过于看重培植典型,而忽视面上推广,等等。其结果,虽有“龙头”,却只是一枝独秀;虽在局部节点上有所突破,却形不成整体优势。在调结构过程中,必须以点“带”面,把重点突破与宏观规划、整体设计、系统优化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经济结构全面转型,而不能以点“代”面,抓重点忘一般。对于牵动结构调整全局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部位、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深层障碍和紧缺资源,要在精力投放、力量安排、资金支持上重点倾斜,用大投入、大改造、大改革促进大突破。与此同时,要做到胸怀全局,着眼带活全盘,促进局部调整与全局调整、重点部位与其他部位、关键环节与相关环节有机衔接、协调共进。
既要重近期利益,又要重长远发展
调结构的内容手段不同,产生的经济效应也就不同。有的见效比较快,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如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等;有的则见效慢一点,或者要经过转化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但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有利,如转换机制、研发技术等。调整结构必须坚持“近抓增长”与“远谋转型”相统一,既要重近期利益,又要重长远发展。要在调优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调活资源。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是当前常德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必须抓紧抓好。但深层次看,资源配置问题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如果资源流动不畅,难以配置到高效益的部位和环节中去,经济增长就缺少后劲。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消除影响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夯实基础。要在扩张产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增强经济长远竞争力的核心支撑,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全面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在抓好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两型”要求。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招商原则,着力引进轻污染、低能耗、高回报的重大项目、补链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这是法治条件下政府和企业必须做的事情。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强化环保意识,不能总在惩罚中清醒,总是被动地应付。
既要重经济效益,又要重民生改善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改善民生不纯粹是个花钱的领域,同时也是促进消费、拉动增长的重要动力。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科学谋划、协调推进。要稳步扩大劳动就业。鼓励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稳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要科学引导消费需求。着眼于形成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坚持短期刺激措施与持久治本措施相结合,在实施好“家电汽摩下乡”、“购房税收补贴”等一些刺激消费的临时性、应急性政策措施的同时,更要顺应中央投资向民生领域倾斜的趋势,加大教育、医疗卫生

“转方式、调结构”心得体会(处理好五个关系)第2页

、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筑牢“社会安全网”,消除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
既要重政府引导,又要重市场运作
行政推动是结构调整的一种手段,过去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抓结构调整,行政手段仍然不可或缺。但应当注意的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调结构中,市场是基础,企业是主体,要保证调结构不偏离方向、不脱离正轨、不陷入低效,政府部门应找准角色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重用发展规划指导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流向效益相对较高的领域,主动退出低效、过剩和不符合“两型”要求的领域。要注重用经济手段引导结构调整,让企业自身在竞争中权衡利益得失、优化资源配置,最终通过市场来淘汰落后企业和过剩产能。要注重用各类平台服务结构调整,为各个行业健康发展提供规范,为各类企业沟通协作牵线搭桥,为各种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通道,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