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接下来范文资讯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是“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如何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实用的范文呢?利用文档处理工具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更为实时的协作支持,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运用范文模板。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1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2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自转运动,地轴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时

线速度:赤道,向两级递减

公转运动

太阳自西向东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归年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慢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书本18页图1—3—5)

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目前是23°26′

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自画)(书本19页图1—3—6)

回归年: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日的时间间隔。

…………………………………………23°26′n

………………………………………23°26′s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晨线:由到

1)产生昼夜更替昏线:由 到

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使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

查看更多>>>

处理工作内容多数大都是一些文本写作上的事情,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不妨静下来上看看别人的范文怎么写。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看看范文的构思方式,那么,你可能也需要试着写一下范文了!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栏目小编整理的“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1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昼夜长短的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

球,

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

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

?

? ? ?

?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特性: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2

地理是地理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地理学科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总体是丰富多彩的,如: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中的“十二五”期间“高中地理第二轮复习”、“十二五期间地理第三轮复习”、“十二五期间地理第四轮复习”和“十二五期间地理第五轮复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对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注重教材内容的复习,并且在课堂上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现将本期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地理知识的教学要求高中地理知识点繁杂,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甚至会对整个教学

查看更多>>>

一篇优秀的范文怎么样动笔呢?文档处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销和营销,范文的研究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争相探索的新领域,“高一政治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这篇文章范文人编辑认为值得一读现推荐给您。

高一政治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篇1】

预习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每个同学都应该把它作为学好思想政治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如果同学们不作预习,就会在上课时感到生疏、突然。如何进行预习呢?

(1)列预习提要。

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书上,做出标注,在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

(3)勤思善想

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持之以恒

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高一政治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篇2】

(1)集中精力、专心听课

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是保证提高同学们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

因为,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同学们才能听到教师讲的什么、问的什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才能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的质量。

也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作好笔记,为课后的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但个别同学对此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听课的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上政治课时练字、画画,或看其它书籍,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讲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后作业有哪些,一概不知道。这样的学生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

(2)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

听课时,同学们眼、耳、脑、手并用。具体地说,就是要求

查看更多>>>

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2.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3.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8.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3.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14.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于时也 ;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1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1.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2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4.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2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8.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9.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0.蝉寒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36.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37.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8.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研修总结_数学研修小结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不少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下降。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呢?

1.把握好初、高中教材内容上的断层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高中的教材内容都作了很大的改动,而大多数的高中教师并没有接触过初中教材,因而对初中教材的内容并是不很了解。虽然在课改后初中教材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被大大降低了,但同时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立方差公式,韦达定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二次不等式布解的关系等都需要在高一阶段补充学习。因而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需要了解学生在初中里学了哪些知识,有些知识在初中里没有学过而高中里却要用到这就要在教学中作补充,还有的知识在初中因不是重点只是作为略微了解里但在高中却是一个重点,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深。为此在特别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

2.把握好初、高中教材编写上的不同特点 :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初中教材中和叙述方法也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相对比较少。相对而言,高中数学虽然在课改后难度也有所降低,但总体上相对初中数学来说其中的有些概念就比较抽象,如高一刚开始集合,函数的定义等;并且其后学习中出现的定理及证明都比较严谨,逻辑性强;立体几何证明更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材语言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有的计算繁冗复杂。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因而高中教学过程中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要创设情境,尽量做到再现数学家的发现过程,在同等情境下让我们的学生去探索,并经过引导达到真正认识、理解。

3.把握好初、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2。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由整理]

3。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4。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5。南北纬的决定: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6。东西经的决定: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决定: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14。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

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

查看更多>>>
篇一:高中数学学习总结 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所言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数学应当“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即数学学习题材应当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知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当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运用。显然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所以一堂好的数学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数学课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应该称为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杜威早就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宣称:“生活即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很多学生只能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到现实生活中,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这样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着力体现“课堂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领悟数学的魅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问题情境,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和融入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生活内容,积极拓展教材的生活空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活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每一个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优先发展,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数学被形象的称作“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从而“惧怕”高中数 查看更多>>>

在这次江西省组织的高中教师远程培训中,我认认真真地观看和学习专家的视频课程,学习了课程团队专家们精心选择、精心编辑、精心打造的“课程简报”,并积极参与在线研讨和面对面的研讨,认真完成作业,在思想上有了观念的更新,了解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后将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改变为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下面就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和各学员的讨论我知道:数学的学习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函数模型建立的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分析、研究身边的问题,数学的观察世界、感受世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全方面提高各方面素质。专家和学员们提供的方法很好,寓意深刻,我不断的与自己平时操作相对比,认真的反思了我的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的过程设计是否正确,教学过程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如何,创设情境是否科学,教学效果如何等。

二、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我们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但是,在目前的现实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例如,“学习规范性差:忽视预习,听课的自觉性不强,效率不高,在课后只满足于完成作业,不注重总结提高;学习习惯不理想,不重基础,眼高手低,不注意总结,对问题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运算能力较差,无论计算什么题都想用计算器;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差。”等都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这些行为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没有动力,缺乏兴趣,如何改变这些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教师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有一些积累,但不是很全面,很完善,通过学习,交流,吸取其他老师的经验,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良行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学到了许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宝贵经验,例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表扬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查看更多>>>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十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20xx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20xx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20xx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20xx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xx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

查看更多>>>
篇一:高中数学 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可怕的是,到后来连学数学的信心也没有了。我一直很困惑…… 自从2001年后,有个学习理论强烈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之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2新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怎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权威,变以前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改变一贯的用词:“使学生……”,体现三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心中应时时、处处装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选择例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形成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 必修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模板范文 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教案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1全部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2优秀教案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高一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展开更多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栏目为大家提供丰富的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024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等内容,希望丰富的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