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2.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3.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8.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3.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14.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于时也 ;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1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1.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2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4.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2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8.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9.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0.蝉寒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36.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37.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8.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查看更多>>>

一篇优秀的范文怎么样动笔呢?文档处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销和营销,范文的研究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争相探索的新领域,“高一政治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这篇文章范文人编辑认为值得一读现推荐给您。

高一政治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篇1】

预习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每个同学都应该把它作为学好思想政治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如果同学们不作预习,就会在上课时感到生疏、突然。如何进行预习呢?

(1)列预习提要。

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书上,做出标注,在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

(3)勤思善想

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持之以恒

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高一政治必修知识点归纳总结【篇2】

(1)集中精力、专心听课

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是保证提高同学们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

因为,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同学们才能听到教师讲的什么、问的什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才能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的质量。

也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作好笔记,为课后的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但个别同学对此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听课的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上政治课时练字、画画,或看其它书籍,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讲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后作业有哪些,一概不知道。这样的学生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

(2)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

听课时,同学们眼、耳、脑、手并用。具体地说,就是要求

查看更多>>>

处理工作内容多数大都是一些文本写作上的事情,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不妨静下来上看看别人的范文怎么写。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看看范文的构思方式,那么,你可能也需要试着写一下范文了!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栏目小编整理的“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1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昼夜长短的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

球,

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

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

?

? ? ?

?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特性: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2

地理是地理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地理学科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总体是丰富多彩的,如: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中的“十二五”期间“高中地理第二轮复习”、“十二五期间地理第三轮复习”、“十二五期间地理第四轮复习”和“十二五期间地理第五轮复习”。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对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注重教材内容的复习,并且在课堂上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现将本期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地理知识的教学要求高中地理知识点繁杂,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甚至会对整个教学

查看更多>>>

接下来范文资讯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是“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如何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实用的范文呢?利用文档处理工具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更为实时的协作支持,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运用范文模板。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1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2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自转运动,地轴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时

线速度:赤道,向两级递减

公转运动

太阳自西向东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归年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慢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书本18页图1—3—5)

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目前是23°26′

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自画)(书本19页图1—3—6)

回归年: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日的时间间隔。

…………………………………………23°26′n

………………………………………23°26′s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晨线:由到

1)产生昼夜更替昏线:由 到

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使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

查看更多>>>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扩大范围和增加难度。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2.掌握抛体运动的位置与速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抛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例题分析再次体会平抛运动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践,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一节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平抛运动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这一节我们将从理论上对抛体运动的规律作进一步分析,学习和体会在水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并通过应用此方法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抛体运动的规律.

[新课教学]

一、抛体的位置

我们以平抛运动为例来研究抛体运动所共同具有的性质.

首先我们来研究初速度为。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手把小球水平抛出,小球从离开手的瞬间(此时速度为v,方向水平)开始,做平抛运动.我们以小球离开手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时.

师:在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力情况如何?

生:小球只受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平方向不受力.

师:那么,小球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吗?它将怎样运动?

生:小球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将保持v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我们用函数表示小球的水平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如何表示?

生:x=vt

师:在竖直方向小球有加速度吗?若有,是多大?它做什么运动?它在竖直方向有初速度吗?

生: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加速度g.做自由落体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为0.

师:那根据运动学规律,请大家说出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生:y=1/2gt2

师:小球的位置能否用它的坐标(x,y)描述?能否确定小球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

生:可以.

师:那么,小球的运动就可以看成是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运动的合成.t时间内小球合位移是多大?

生:

查看更多>>>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行星的运动)看本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断、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教育。

2、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月——地检验的推倒过程

教学难点: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太阳对 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使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得物体离不开地球呢?是否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

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 ,可是地面上的物体距地面很远时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没有明显减小。如果物体延伸到月球那里,物体也会像月球那样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 种力。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

(1) 牛顿对引力的思考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劂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如月亮),其引力也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牛顿进一步猜想,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质,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其大小都与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牛顿对定律的推导

首先,要

查看更多>>>

1.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例如: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的概念的理解,也包括对一般、抽象的力的概念的理解,还包括力作用于物体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理解等。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力的概念,我们在繁杂的力学问题中,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运动问题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力,通过这些问题不断加深对不同性质的力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对抽象的普遍的力的概念的理解。如:静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加速,也可以使物体减速,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但一对静摩擦力总不做功(做功代数和为零).洛仑兹力的方向总跟速度垂直,总不做功,它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这是洛仑兹力的最大特点,其它的力都不具有这一特点.力产生加速度,反之如果发现物体有加速度就判定一定是力产生的等等

2. 注意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

对一道物理题在弄清题意确定应用的物理规律和研究对象后,就要对对象进行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对问题形成鲜明的物理图像。这样才容易排除一些错误观念的干扰,找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尤其是对一些较难的、灵活性较大、情景较新的问题,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才容易找到解题的关键条件或问题中的隐蔽条件。如,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b,电量分别为+q,+2q,它们以一定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v,2v,相撞后分别沿与原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当a速度大小重新回到v时,则b的速度大小应该( )

a 等于2v b 小于2v c 大于2v d 无法确定

很多情况下,一般我们都会根据经验,这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很简单答案就是a等于2v,我们再仔细想想整个物理状态和过程,相撞过程中发生了电荷的转移,相撞后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力变大了,所以此题答案应为c大于2v

3. 正确对待解题

高考是通过物理试题的求解成绩来区分考生能力的高低、优劣,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当然应该表现为求解各种物理题方面,所以,解一定数量的较多类型的问题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解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解一道物理题时心里要清楚,解这道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检查我们对概念、规律掌握的程度,培养和提高独立地、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物理习题是不可穷尽的,现在流传的高中物理习题已经在万题以上,每年的高考试题又出现不少新题,对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2。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由整理]

3。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4。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5。南北纬的决定: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6。东西经的决定: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决定: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14。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

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

查看更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

学习方式:探究式启发式

二、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我在上学校的路上拾到了几个脏兮兮的小玻璃球,老师用水给它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容器中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但不易夹出)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太滑,摩擦力小。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

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 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并请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的手、脚运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生思考回答。

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

教学设计

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 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注意实验过程中要匀速拉动木块,并思考: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前面来拿需要的材料。

(教师提示学生控制变量的方法)

(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4)学生以组

查看更多>>>

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悲凉的沙漠也化成了美丽的风景。

只有极为偶然的机会,看到几本《儿童画报》,让我的梦不至于枯萎。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季风的熔炉,卷碎一切痛苦,每当情感再次荒芜,我一遍又一遍地将往事反刍,咀嚼你的呵护,品味我的冷漠与残酷,这一回我的确深深地对不住。拨开生命的衣裳,双手捧着真诚献给你,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女孩,对不起》)

队长下田头,腿上卷裤头;村长下田头,手里有烟头;乡长下田头,秘书跟后头;县长下田头,抢镜头。(讲究词语的音韵和谐美)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1、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展望往事……2、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课件展示: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干活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局部。)

(学生思考)

(课件展示:乡村是一种古老的存在,蓑衣和草鞋是乡村里特有的文字,古朴而且韵味深远。当三月的细雨唤醒早春的大地,蓑衣和草鞋便装点出了一份温馨的古朴,在细微处显出农家特有的诗意。)

1、我是一把沉寂的琴,正被你的青春和圣洁的思念,优美地举起。(吴晓《给奏琴的少女》)2、我是曾装饰过你一夏季的罗衫,/如今柔柔地折叠着,/和着幽怨。/襟上留着你嬉游时双桨打起的荷香/袖间是你欢乐时的眼泪,/慵困时的口脂,/还有一支月下锦葵花的影子,/是你在合眼时偷偷映到胸前的。〕

谬误总爱偷穿真理华丽高雅的衣裳,卖弄纯洁卖弄博学,所以情感会禁不起诱惑,近谬误而疏真理。

a、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意味着冬天就要来到。b、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会场乱哄哄的,可余静一来,很快就安静下来。

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皱了的绸子,给余静的手一抹,现在又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

这帮官们,眼睛处处盯着钱,言行不一致,尽干祸国殃民的事。

这帮官们,黑眼珠子只盯着白银子,句句话忠心爱国,样样事祸国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知识点 必修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考物理知识点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
展开更多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栏目为大家提供丰富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2024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等内容,希望丰富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