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1

(一)基本概念物理量的记忆和理解

将概念、公式和物理量系统的总结在一起加以记忆和理解。

(二)物理方法的活学活用

1、图像法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假设法

4、倒序法

5、几何图形法

6、微元法

(三)经典模型的熟记与掌握

1、追击模型

2、弹簧模型

3、斜面模型

4、传送带模型

5、水平圆盘模型

6、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模型

7、双星模型

8、人船模型

9、爆炸反冲模型

10、子弹打木块模型

11、回旋加速器模型

12、示波管模型

13、粒子在磁场中旋转模型

1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15、流体模型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2

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q=-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

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看过的还: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3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4

(十二)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2.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

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4.由光子的能量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D?D频率和波长。

(十三)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

(十四)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稳定,能自发地变为别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

(十五)玻尔原子模型能级

1.定态假设:原子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的原子是稳定的。

2.能级跃迁:原子从一状态跃迁到另一状态,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3.轨道能量量子化。

(十七)物质波:

德布罗意波: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的粒子没有偏转穿过,少数的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粒子偏转角超过,个别甚至被弹回,由此可得结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十九)原子的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自发放射某些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8分)

1.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A,摩尔质量为M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是 ()

A.分子质量 B.分子体积

C.分子密度 D.分子间平均距离

解析:根据m=MANA可知选项A正确;由于气体分子间距很大,故无法求出分子的体积和密度,选项B、C错误;由V=VANA=d3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AD

2. 如图1-13所示为两分子间距离与分子势能之间的关系图象,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两分子间距离r=r1时,分子势能为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

和斥力也均为零

B.当两分子间距离r=r2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

和斥力也最小

C.当两分子间距离r

斥力也增大

D.当两分子间距离rr2时,随着r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增大

解析:当两分子间距离r=r1时,分子势能为零,但rr2时,由图象可以看出分子势能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内能不断增大

B.洒水车在不断洒水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内能不断增大

C.太阳下暴晒的轮胎爆破,轮胎内气体内能减小

D.拔火罐过程中,火罐能吸附在身体上,说明火罐内气体内能减小

解析:给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质量增加,体积几乎不变,压强增加,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选项A正确;洒水车内水逐渐减小,轮胎内气体压强逐渐减小,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选项B错误;轮胎爆破的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选项C正确;火罐内气体温度逐渐降低时,内能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ACD

4.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流散到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B.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可能减小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可以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是有条件的,A项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而气体压强大小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温度升高,若体积增大,气体的压强可能减小,B项正确.布朗运动是布朗颗粒的运动而非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C项错误.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可以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理论上满足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D项正确.

答案:BD

5.下面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分子间存在引力

B.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C.将打气管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赛,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这时空气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诊 断结论

A原来分子间距r等于r0,拉长时rr0,表现为引力

B压缩时r

C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空气很难再压缩,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活塞产生的气体压强增大的结果

D磁铁吸引铁屑是磁场力的作用,不是分子力的作用

答案:AB

6.电冰箱的制冷设备是用机械的方式制造人工低温的装置,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实现制冷作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开冰箱门让压缩机一直工作,可使室内温度逐渐降低

B.在电冰箱的内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

C.在电冰箱的外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放出热量

D.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的同时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室内温度不可能降低,选项A错误;制冷剂在内管道膨胀吸热,在外管道被压缩放热,选项B、C正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并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D错误.

答案: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2分)

7.某同学学到分子动理论后,想估算一瓶纯净水所包含的水分子数目,已知一瓶纯净水的体积是600 mL,则所含水分子的个数约为________个.(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1023 mol-1)

解析:根据m=V及n=mMNA解得:n=21025个.

答案:21025

8.将下列实验事实与产生的原因对应起来

A.水与酒精混合体积变小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细绳不易拉断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E.冰冻食品也会变干

a.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e.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在横线上填上与实验事实产生原因前后对应的符号).

答案:e d c b a

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为V1的纯油酸中加入酒精,直到油酸酒精溶液总量为V2;

②用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当滴入n滴时体积为V0;

③先往边长为30~40 cm的浅盘里倒入2 cm深的水;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上述溶液,等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薄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形状的玻璃板,放在画有许多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

⑥计算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总数为N,其中不足半个格的两个格算一格,多于半个格的算一格.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遗漏和错误,遗漏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指明步骤,并改正),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d=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意在考查学生对单分子油膜的理解和粗略估算能力.本实验中为了使油膜不分裂成几块,需在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由于本实验只是一种估算,在数油膜所覆盖的坐标格数时,大于半个格的算一个格,少于半个格的舍去;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充分扩散后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油膜厚度可看成分子直径,由题意可知,油酸溶液的浓度为V1/V2,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V0/n,一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体积为V1V0nV2,一滴油酸溶液形成的油膜面积为Na2,所以油膜厚度即分子直径d=V1V0NV2a2n.

答案:将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错误的步骤是⑥,应该是不足半个格的舍去,多于半个格的算一格 V1V0NV2a2n

1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空中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有表面张力

B.布朗运动表明了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C.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能源是不会减少的

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2)如图1-14所示,一个绝热活塞将绝热容器分成A、B两部分,用控制阀K固定活塞,保持A体积不变,给电热丝通电,则此过程中气体A的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拔出控制阀K,活塞将向右移动压缩气体B,则气体B的内能________.

解析:(1)布朗运动表明了固体颗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B错误;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道,能量是守恒的,但能源是会不断减少的,能量与能源的意义不同,C错误.

(2)给电热丝通电,A容器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拔出控制阀K,活塞将向右移动压缩气体B,对B做正功,气体B的内能增加.

答案:(1)AD (2)增加 升高 增加

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7105 J,气体内能减少

1.3105 J,则此过程中气体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J.此后,保持气体压强不变,升高温度,气体对外界做了5.0105 J的功,同时吸收了

6.0105 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________ J.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W=1.7105 J,U=-1.3105 J,代入U=W+Q可得,Q=-3.0105 J,Q为负值,说明气体要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为3.0105 J;同理W=-5105 J,Q=6105 J,U=W+Q=1.0105 J,即内能增加了1.0105 J.

答案:放出 3.0105 1.0105

12.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取出烧瓶,

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套在烧瓶颈上,封闭了一部分气体,然后将

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1-15所

示.

(1)在气球膨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密闭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该密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熵增加

C.该密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

D.该密闭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2)若某时刻该密闭气体的体积为V,密度为,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密闭气体的分子个数为________.

(3)若将该密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球逐渐膨胀起来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0.6 J的功,同时吸收了0.9 J的热量,则该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 J;若气球在膨胀过程中迅速脱离瓶颈,则该气球内气体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析:(1)一切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B正确;气球膨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A错误;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的撞击容器壁产生的,C错误;因气体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密闭气体的体积大于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D错误.

(2)该密闭气体的分子个数为n=VMNA.

(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U=-0.6 J+0.9 J=0.3 J;气球在膨胀过程中对外界做功,气球内气体的温度必降低.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6

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个西瓜,因小失大。

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就要学会主动地暂时放弃,暂时放弃费时费力的难题,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容易题,拿到更多的分数——古人田忌赛马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做题顺序的选择,因人而异。在平时训练中要尽早选定并稳定一种方法。

高考物理知识点最新总结相关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7

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θ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

(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

功的单位:焦耳,1J=1N·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

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

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8

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1)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n=0,1,2,……)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相关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9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总结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

(1)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2)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3)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12〕,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5)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见〔第三册P16〕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 {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00×108m/s,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注:

(1)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电量最大时,振荡电流为零;电容器电量为零时,振荡电流最大;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3)其它相关内容:电磁场〔见第二册P215〕/电磁波〔见第二册P216〕/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见第二册P219〕/电视雷达〔见第二册P220〕。

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高考物理提分技巧

一、回归教材、研究教材内容

我们参加了很多场次考试,做了大量的练习题,但不能盲目练题,或者一味追求做题数量。要更注重练题的质量,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我们要研究教材内容,让考点回归教材,对重要公式、定理进行推导,把教材读薄读透,掌握知识点的运用与迁移。

二、通过物理模型,提升思维能力

物理中有很多的物理模型,而物理模型不过是应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参考案例罢了,不能机械地理解这些模型,而是要掌握分析这些物理问题的方法,灵活应用。以竖直上抛运动为例,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后,应学会分析处理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加速的一类问题。

三、善于总结、融汇贯通

在物理学科备考中要善于把类似的习题进行归类总结、对比分析,建立知识体系,总结各知识点的考查方式。

四、整理错题,查缺补漏

在最后的备考时间里,各个省、市的模拟题、押题卷相继面世,但是最高效的复习方法还是应该回顾错题,把曾经的错题重新做一遍,这样不但更有针对性地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而且还能快速地把知识盲点复习一遍,因此建议同学们多花点时间练习错题。

高考物理怎么快速提高

公式理解记忆

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会接触很多的高中物理公式,怎么才能够记住这些公式呢!高中生怎么才能够学好高中物理呢!如何才能够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分数?这些都是需要高中生每天思考的问题。高中生想要学好高中物理,首先就需要对这些公式理解性的记忆。

大量练习物理题

有的物里知识点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要真正地应用到屋里体重,这些学生会感觉非常的困难。就是这些学生理解了公式的含义,理解了这些知识点的含义,但是没有办法真正的灵活应用到物理题目中,就需要这些学生大量的练习物理题。

带着问题来学物理,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的思路,积极的配合老师,要勤于动脑,不要被动的等老师公布答案,同时课下也应该带着问题去学物理,想想这个知识点考要查的内容有哪些,这样考的目的是什么等等,不思考任何学科都是学不好的。

遇到问题要及时攻克掉,千万不要积累问题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很多,很多知识点又很抽象,学习的节奏又很快,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解决,否则越积越多,物理知识的学习连贯性也很强,前面的知识没有弄懂,后面的知识自然也学不会。学习物理一定要把基础打牢,这样才会得高分。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