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春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计划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初入职场更好的提升自己,我们需要按步骤制定方案,方案就是在一个计划前需要提出的实施方法。不必为写方案而烦恼了!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乡镇春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乡镇春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实落实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1号文件精神,确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我乡养殖业健康发展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乡春季动物防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牛出败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规模养殖场(大户、小区)按照免疫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2、各种免疫的抗体水品常年保持在70%以上。
3、普及“免疫卡”的发放与张贴,要求到每一个养殖户。
4、建立内容真实、具体、详细的免疫档案,对已免疫的牲畜口蹄疫、狂犬病佩戴免疫标识。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5日-----10日)政府要召开会议,层层进行宣传,高度统一思想认识。二是根据生产实际,落实好动物防疫责任片。坚决实行绩酬挂钩。三是筹措资金,及时调运疫苗,器戒及相关防疫物资。
(二)免疫注射阶段(3月10日-----4月20日)。3月10日-----18日完成牲畜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的免疫任务,3月19日----4月1日完成高致病猪蓝耳病、猪瘟的免疫任务。4月2日----4月10日完成狂犬病、牛出败的免疫任务。4月12日全面完成补免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4月13日----4月18日)乡政府、动物防疫站将组织人员按照乡政府制定的《考核评分细则》对各村的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将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年终评先和处罚的主要依据。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职责。成立春季动物防疫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免疫期间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担任。具体到村各村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责任机制,组织好乡、村动物防疫员开展动物免疫注射工作。
(二)、后勤保障。一是乡财政要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疫苗、器械等防疫物资的专项经费及春防工作经费。二是乡动物防疫站要根据全乡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做好春季动物防疫物资的储备工作。按照“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又不造成物资浪费”的原则。组织疫苗、器戒、消毒约物等防疫物资的正常供应。
(三)、强化免疫。各村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确实可行的办法,努力完成春防免疫工作任务。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将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热爱本职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二是由政府领导特别是包村干部牵头,分成若干个免疫注射小组,进村入户对辖区内的动物实施拉网式的免疫注射,力争做到“五个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大户、小区)及老疫点区作为免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出现丝毫的免疫漏洞。与此同时,要随时掌握好畜禽进出栏动态,及时完成补免工作任务。三是要严把免疫质量关,组织乡村动物防疫员认真学习。四是完善标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要建立内容真实、具体、详细的免疫档案。全面实施“免疫卡”的管理。对已免疫牲畜口蹄疫、狂犬病的动物佩戴免疫标识。五是尝试“抗体检测”,运用免疫抗体的整体水平,检测动物春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各村要进一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立即行动,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动物春防工作任务。确保我乡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各村要积极主动地对辖区内的动物春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乡政府将排除督查组对春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和检查。并将结果在全乡通报。
(三)实行责任追究。对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扎实、免疫不到位而导致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将依法严肃查处。

F132.Com编辑推荐

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以防控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积极推行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按时间、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1、疫情控制目标:确保我镇不发生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情,有效控制其他动物疫情。

2、免疫密度目标: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家庭牧场饲养动物程序化免疫达到100%;免疫动物的标识佩戴率、免疫档案建档合格率达到100%。

3、免疫质量目标: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70%以上。

4、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出证率达到100%,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5、防疫监督目标: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家庭牧场等重点部位实现全方位监管,并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监督检查覆盖面达到100%。

6、时间要求:***月22日开始,***月31日结束,共分二阶段,第一阶段为***月22日-***月15日,进行猪瘟、鸡新城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猪牛羊口蹄疫疫苗、未免小反刍兽疫羊的免疫,建立免疫档案,佩戴免疫标识;第二阶段为***月15日-***月31日,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完善免疫档案,***月31日全镇进行秋防工作汇总,***月1日后接受各级检查。

三、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是各村、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动物秋防工作,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二是党委政府成立秋防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具体抓落实,实行责任制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实行双轨目标责任制管理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县人民政府与镇人民政府签订的责任状,县畜牧兽医局与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的责任状,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实行责任管理。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对防疫结果负责到底。四是严格实行“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即站所驻村干部、村干部、防疫员负责一个片区的动物防疫工作。站所驻村干部、村干部负责登记造册、解决防疫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保证免疫密度。防疫员负责防疫注射、佩戴标识、确保免疫质量。做到密切配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2、实行签字管理制度。各村在领取防疫物质时要实行登记签字,同时各村在实施防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入户登记、打针挂标、农户签字的操作程序开展工作,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的行为。免疫档案要实行“三签字”(即村干部、防疫员、养殖户)。

3、加强法规宣传。畜牧中心要通过组织宣传车辆、发放宣传资料、粉刷固定性标语等形式来加强宣传。

4、加强督办。一是镇党委政府在秋防期间组织专人对各村的防疫工作进行督查,严格疫情报告制度。二是由畜牧中心组织专人对各村的防疫工作进行协助。三、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程序。

5、强化疫情监测、提高预警能力。为防止染疫生猪进入流通环节,要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加强对生猪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监管。重点是50头以上的大户监测,免疫后抽血抗体达标。

6、畜牧中心要及时组织消毒药品,确保满足供应,同时要指导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定期开展消毒工作,落实定期休市消毒制度。确保养殖环境卫生。

7、落实工作经费。镇党委政府把防疫工作经费、物质储备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8、畜牧中心要加强防疫物资管理,做好物质储备。镇畜牧中心要及时做好防疫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以及相关器械等防疫物质的储备。

四、 严格防疫责任追究制度

各村必须落实驻村站所干部、村干部、防疫员的包村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责令改正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按照有关纪律规章给予处分和处罚,对因在工作中不认真、不负责而造成防疫措施不到位、防疫结果不达标、虚报谎报防疫情况而造成疫情扩散和引起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当事人的行政、法律和经济责任。

镇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


镇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

各村(居)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安徽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加强我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我镇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镇动物防疫工作职责,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 主要工作目标:

1、名确职责,强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机制。

动物防疫工作在镇人民政府负总责的前提下,逐级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村、组和包村干部、村两委等具体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局面。对因免疫工作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不履行强制免疫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促其整改并追究其责任。

2、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

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免疫,做到动物防疫工作年度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督促、有检查。要坚持集中免疫和每月补免日制度。在免疫注射过程中,要坚持村干部带队制度,对个别不配合免疫的农户,要集中力量实行强制免疫,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要求: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整体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全面落实狂犬病的免疫,羊小反刍兽疫病和禽H7N9流感,指导养殖户做好猪流行性腹泻等其它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免疫记录和档案,全面推行《动物免疫证》入户和畜禽标识工作。

3、做好动物防疫物质保障。

动物疫病防控经费要列入村财预算,确保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做好防疫队伍人员的防护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4、加强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

按要求完成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样品采集任务,并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和加强免疫,确保畜禽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

5、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

要密切注视本辖区内的疫情动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及应急预案、技术规范要求建立村报告网络,做好动物疫情排查工作,一旦发现可疑重大动物疫情,应立既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采取边报告、边隔离、边消毒、边处置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6、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督查。

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每一阶段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进行严格检查,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补缺补漏,确保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7、加强动物疫病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宣传册、等,广泛开展动物防疫知识和动物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意识,自觉结受动物免疫,不消售、不食用、不乱扔病死动物。

8、加强动物防疫队伍管理和。

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六大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按照"县管、镇聘、村用"愿则,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的落实。

9、积极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布置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具体考核内容:

(一)、动物防疫工作机制

1、动物防疫工作要有计划、有部属、有督查档案。

2、建立"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各村要建立防疫物质保障制度。

(二)、动物免疫工作管理

1、动物免疫密度要求: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100%,对所有的犬实施狂犬病和羊小反刍兽疫病全面免疫,猪、禽和大牲畜病死率分别控制在5%、13%、1%以下,《动物免疫证》入户率100%;畜禽标识佩戴率达100%.

2、全面推行村级动物免疫日制度,进行月月补免和加强免疫,同时填写免疫档案。

3、免疫档案建立:免疫档案内容:按畜主、免疫时间、免疫地点、免疫动物种类数量、疫苗用量、疫苗生产厂家、疫苗种类、疫苗批号、防疫员、反应情况、畜主签名等逐项进行登记建档,村要有汇总表,汇总表要有村领导签字和公章,专业户和饲养场列入属地管理,免疫档案掌握到户,免疫结束后以村为单位汇总,并及时将免疫情况汇总表交到南照镇动物防疫站。

4、疫苗、耳标使用规范。

5、按规定要求领用、保存、使用疫苗,确保疫苗注射的可靠性,真实性、有效性。

6、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免疫抗体监测采样任务。

7、按要求及时上报动物防疫进度。

(三)、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1、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制度完善。

2、对村级动物防疫员有监督管理、考核记录齐全。

3、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培训手册填写规范。

(四)、被上级抽查合格的将在年度考核时加分,不合格的酌情扣分,按时完成我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方案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方案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切实抓好全乡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抓好2015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201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积极探索动物防疫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扎实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长效机制,确保全乡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跨越式发展思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做强做优生猪产业,突出发展肉牛、肉羊和鹅产业,加快发展禽蛋产业,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把畜牧业建成**乡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把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提升动物疫病科学防治水平,使动物疫病防控全覆盖。加快养殖方式的转变,以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为**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乡人民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养殖者和从业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动物防疫工作机制。

——立足乡情,科学防治。结合全乡畜牧业发展特点,准确把握动物防疫工作发展趋势,科学判断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合理设定防治目标,着力开展科学防治。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全乡不同区域特点,按照动物种类、养殖模式、饲养用途和疫病种类,分病种、分畜禽、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分类指导、差别化防治。

——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整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资源,确定全乡优先防治病种,明确各职能部门责权,突出重点区域、环节、措施,加强示范推广,统筹推进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提升能力,强化保障。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防控长效机制。

(三)防治目标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免疫进度,规范免疫操作技术,提高免疫密度,保证免疫质量,消除免疫空白点,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口蹄疫、禽流感、猪瘟、蓝耳病、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其他畜禽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一)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适时补针,不留空白,确保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7种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标准,家禽、生猪、牛、羊发病率分别控制在6%、5%、4%、3%以下。

(二)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三)大牲畜、猪、羊和禽的疫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5%、3%、2%、6%以内。

(四)猪、牛、羊强制免疫应激反应率和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和0.3%以下。

(五)全乡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达95%以上,其中规模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l00%,散养户免疫户口册90%以上。整村推进示范村(居)委会电子免疫档案建立达l00%。

(六)规模养殖场(小区)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农村散养户产地检疫率达到80%以上,屠宰场的屠宰检疫率达到100%,输出省外的猪、牛、羊耳标佩戴率达100%。

(七)积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数字化系统。

二、总体思路

统筹安排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探索“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动物防疫新机制和“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防疫新技术(简称“321”防疫新技术)的动物疫病防治模式,着力破解制约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性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条件保障,实施计划防治、健康促进和风险防范策略,努力实现重点疫病从有效控制到净化消灭。

(一)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

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重点病种,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为实现免疫无疫向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基于疫病流行的动态变化,科学选择防治技术路线。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病种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二)促进畜禽健康

按照国家使用动物健康标准,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对重点疫病设定净化时限。完善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等监管制度,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定期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推行无特定病原场(群)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扶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逐步降低畜禽散养比例,有序减少活畜禽跨区流通。引导养殖者封闭饲养,统一防疫,定期监测,严格消毒,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三)防范外来动物疫病风险

配合**动物监督检查站,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风险管理,加强动物调运检疫监督管理,健全疫情监测制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强化技术和物资储备。完善引种风险评估、检疫、隔离、登记、可追溯管理等制度,全面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监视监测能力建设。

三、实施步骤

(一)一是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1月14日乡政府召开由各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畜牧站全体职工、各村兽医员的会议,进行动员宣传,高度统一思想认识。二是根据生产实际,落实好动物防疫责任。坚决实行绩酬挂钩。三是由畜牧站及时调运疫苗,器戒及相关防疫物资。

(二)免疫注射阶段:全面推行“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和“生猪三苗两点”注射防疫模式,高质量完成本辖区的动物防疫工作。春防集中免疫时间为:2015年2月至3月。秋防集中免疫时间为:2015年7月至8月,其余时间为常免补针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明确职责。成立动物防疫领导小组,组长:董文龙,副组长:董学文,成员:唐忠碧、唐晓能、吕继飞、张家文、各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各村兽医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畜牧兽医站,由唐忠碧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免疫期间的组织实施工作。具体到村,各村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责任机制,组织好乡、村动物防疫员开展动物免疫注射工作。

(二)责任到人,实行分片包干:第一组:负责发达、本块两个村委会的强免工作,成员由陈学长、徐进平、苗文碧、唐晓能组成;第二组:负责德沙、把左两个村委会牲畜W病的强免工作,成员由黄正能、朱祖平、张家文组成;第三组:负责**、石盆水两个村委会牲W病强免疫工作,成员由唐忠碧、毛付才、孔关柱、李兴武组成。

(三)强化免疫。各村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确实可行的办法,努力完成春秋两防免疫工作任务。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将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热爱本职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二是包片人员要仔细、认真的态度进村入户对辖区内的动物实施拉网式的免疫注射,力争做到“五个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大户、小区)作为免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出现丝毫的免疫漏洞。同时,要随时掌握好畜禽进出栏动态,及时完成补免工作任务。三是要严把免疫质量关,组织乡村动物防疫员认真学习。四是完善标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要建立内容真实、具体、详细的免疫档案。对已免疫牲畜口蹄疫的动物佩戴免疫标识。五是尝试“抗体检测”,运用免疫抗体的整体水平,检测动物春秋两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立即行动,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动物春、秋两防工作任务,确保我乡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各村要积极主动地对辖区内的动物春、秋两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乡政府将派出督查组对春、秋两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和检查,并将结果在全乡通报。

(三)实行责任追究。对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扎实、免疫不到位而导致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将依法严肃查。

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只要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就是好的策划书。《乡镇春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春季传染病防治演讲”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