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一个人正如同一只时钟,是以他的行动来定其价值的。想要快速完成领导下发的任务,我们需要对工作制定好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有什么写方案的技巧吗?或许"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9月15日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部署演练方案。正式演练在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择时进行。

三、演练准备

1、征得相关领导、专家的技术指导,首先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5、信号发出:万再贤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级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山继聪

成员:校班子及各班班主任

(2)教室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班主任(或当堂科任教师)

职责:

①“地震警报”(一长哨声敲紧急集合钟)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或当堂课的任课教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六、紧急疏散安排:

1、“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教室疏散指挥员安排:各班当时上课教师

78、81班:前面4排从前门,其余后面几排从后门按顺序撤到简易教室前的帐篷;

80班:从后门依次按顺序撤到跑道冲刺处;

79班:依次从后门(原先的前门黑板处换成后门)按顺序撤到大门以内阶梯以下;

77班:依次从后门撤到大门以内79班站剩下以后的空地;

76班:依次从前门按顺序撤到球场与第一幢教工宿舍楼之间的道路。

(2)办公室人员:依次按顺序撤离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

(3)后勤人员:依次按顺序撤离到篮球场。

(4)没有上课的教师(包括家属):依次从建筑物内撤到空旷的地方。

3、救护组人员安排:

杨真平携带紧急药箱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待命,若有伤病员及时处理,若有伤情较重的师生及时送医院。

4、演练拍照由华德法负责。

五、地震逃生演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在疏散前各班要把教室前后门都打开,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分组,要求学生从前后门逃生。听到疏散信号时,班主任或上课的老师指挥同学们分别从前后门撤到教室外,再按指令顺序跑步到疏散地点。

2、疏散过程中,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3、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自行成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5、此次演练教室为避震演练,室外为地震疏散演练。演练中要注意活动连贯性。

**中学

20xx年9月15日


F132.com精选阅读

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 演练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意识,让师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 演练组织机构

(一)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李爱忠

副组长:李学英

成 员:各处室主任

(二)演练实施小组

指挥长:李爱忠

1、组织协调组:德育处、少队部

职责: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实施期间协调指挥;相关信息和报告的上传下达等。

2、宣传报道组:教导处、教研处

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等。

3、学生引导组:各年级主管及各

职责:负责演练过程中学生疏散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后勤保障组:后勤处、财务处

职责:负责演练所需物资的准备,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现场秩序,统计学生撤离时间,保障参演人员的现场需要。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地震发生那一刻,就近避震。

2、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发生后(已停止震动),疏散到空旷、安全地方。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2013年5月 日(星期 )上午 时 分( )。

(四)演练信号:以校园广播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避险信号:警报声长鸣30秒;

紧急疏散信号:警报声点鸣30秒。

四、演练准备

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演练前几天,充分利用班晨会、早读、课及品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示范应急避震规范动作,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班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言。

五、演练要求

1、各就各位,各负其责,演练时各有关人员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

2、周密安排,严谨严肃,把演练作为实战应对,谨慎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3、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镇定,确保安全。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特别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寻找遗失的物品,防止踩踏事件)

5、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得串行线路。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中山街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应急避震演练(1分钟)

1、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2、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请同学们紧急避震。”同时警报声响起(长鸣30秒)

3、班主任立即打开教室前后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保持镇定,快避震。”并指挥学生就近躲避在各自的课桌旁,用单手或书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卷曲身体,减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

(三)紧急疏散演练

1、1分钟后,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现在地震暂停,立即疏散”。同时警报声响起(点鸣30秒)

2、班主任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大家起立,赶快撤离教室,到学校操场避险。”同时立即赶到教室门口,维持秩序,保证畅通,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前门安排坐在前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后门安排坐在后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让学生用双手抱头或用书本护头并小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

3、 各班撤离顺序及撤离路线:

撤离顺序:一楼、二楼、三楼同时撤离,二楼、三楼离楼梯口越近的班越早撤离。

撤离路线:

南楼: 四年级1-6班、五年级4、5班,从楼梯两侧快速撤离后直接到操场集合;

中楼:一年级3、4、5班就近线路向银杏广场撤离;1、2、6班由北边通道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3、4、5班及五年级6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三年级3、4、5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北楼:五年级1、2、3班就近向操场撤离集中;六年级1、2、5、6班由东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3、4班由西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4、楼梯口疏导教师及职责:

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中楼:南边2、3楼梯间:

北边2、3楼梯间:

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楼梯口疏导教师职责:指挥学生迅速有序下楼,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下楼时走楼梯内弯,二排行进,一个紧挨一个,不准学生在走廊或楼梯相互拥挤,避免跌倒踩踏,若发现有人摔倒,要让后面的学生立即停下脚步,不能向前靠近,并让学生尽快地爬起(或帮忙扶起)。

5、学生疏散完毕后,教师撤离。(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

6、学生疏散到操场庭院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告诉学生:不推挤,不起哄,不要弯腰拾物,不要逆人流前进,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若发现有人摔倒,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7、以班为单位集队,清点人数,并向年级主管报告,年级主管向校长报告。

8、查实各班人数无误后,指挥长宣布演练结束。

七、演练总结

1、指挥长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

2、班主任及时总结本班演练工作。

3、整理演练资料及时存档。

4、各班主任保存此演练预案以备后用。

中学安全疏散(紧急)逃生演练方案


中学安全疏散(紧急)逃生演练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当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工作,我校特进行制定本安全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一方面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逃生技能。本次演练安排在2017年9月中旬不定时某一天。

一、处置事故的组织:

1、领导小组:

组长:黄廷华(校长)

组员:王辉、袁龙、梁先林、武孔涛、李晓洪、代昌斌、赵琦、朱习慧、苟星、陈桂林、王荣凤、刘燕、郭红菊、李海堂、于丹、韦军(袁粼粼)、张信珊(曾敏)、各学科教师。

3、安全疏散逃生演练现场指挥小组

总指挥:黄廷华

现场指挥:李晓洪

二、组织实施安排:

1、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中层以上领导和部分教师负责在各教学楼楼梯转弯处指挥疏散,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领导安排:

一号楼梯:袁龙;

二号楼梯:梁先林

三号楼梯:武孔涛

四号楼梯:代昌斌

操场指挥:王辉

(2)、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

1、当时在教室上课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有次序下楼疏散;

2、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班主任、教师立即前往最靠近办公室的楼道口等待本班学生(如本班学生不经过该楼梯口,则先下到一楼,再前往本班学生经过的楼梯口等候本班学生),遇到本班学生后立即协同任课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到操场,按出操位置安排集结队伍(如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指挥,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带)。

3、上体育课的班级立即在操场集合,由上课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到安全地带集结。

4、到达操场后迅速清点人数,报总指挥。

3、救护组人员安排:

(1)校医携带紧急药箱到篮球场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2)门位处于待命状态,如有其它情况准时开关校门

(3)校车随时待命,运送伤员到医院。

(4)带领本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后,不担任班主任的男教师如当时没有带班任务,则立即到大操场主席台待命,参加救护工作。

三、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2、疏散集合地点:按出操位置在操场集中,如情况需要,再听从指挥安排。

3、通过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目的,各班级要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4、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个个参加,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

5、疏散过程要按知识进行,保证演练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又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每班成单列,右手扶栏杆,不追跑、拥挤、推搡,更不得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班主任与随班教师在听到警笛后,立刻打开教室前后门,引导同学疏散,要求学生做到:

(1)冷静判断;

(2)应绝对服从老师的组织;

(3)按预定的撤离线路有序地撤离;

(4)不拥挤、推搡;

四、可能出现的火灾逃生

从火场中逃生要熟悉环境,及时防烟,要稳定情绪,要克服惊慌失措,冷静选择逃生办法和途径。顺逃生指示路引逃生。

洛湾中学

2017年9月13日

学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预案


学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预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避险疏逃生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高效、快速、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2015年4月14日(星期二)下午第三节

2、演练地点:**中学

4、演练内容:疏散逃生演练

5、参加人员:指挥联络组、安全疏散组、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卫组

全体学生

6、摄影:

7、标语:(****中学应急疏散逃生演练)

8、广播:

9、计时:

三、演习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指挥部成员

总 指 挥:

职 责:

副总指挥:

职 责:负责领导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

总 协调:

职 责:指导演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各组的工作。

策 划:

职 责: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预案的制定

现场指挥:

职 责: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应急疏散预案的具体实施,确保应急疏散行动能够按照预案顺利进行

成 员:

职 责:

1、按照演习预案开展演练

2、协调各方面工作

3、负责本单位安全工作

4、总结演练得失

四、推演方案

(一)准备阶段

1、制定演习预案(2015-4-8之前完成)

2、召开相关会议,明确职责及注意事项

A、2015年4月10日召开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布置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工作。

B、2015年4月13日晚6:30,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掌握避险疏逃生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为演练做好准备;进行演练前总动员,确保演练成功进行。

3、**年4月14日上午发布演练告示,使师生在演练时做到不惊慌。

(二)实施阶段

1、4月14日下午第二节后,关闭校门,各组人员各就各位,总指挥陈小明校长宣布演习开始。

2、现场指挥黄书玉副校长强调演练时的注意事项、任课教师的职责及疏散线路。

3、启动疏散警报(1分钟)。各班级当班科任老师听到疏散指令后,开始组织本班学生按事先指定的线路,以最快的速度有秩序地疏散到田径场。(三个楼梯同时进行疏散)

(三)总结阶段(由演习总办调周鹏飞副校长总结此次演习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五、注意事项

1、各班班主任要做好本班学生健康状况排查,因身体残疾或病痛不宜参加疏散演练者,可不参加演练或安排同学帮助撤离。

2、演练中应遵守疏散顺序,集中注意力听从疏导老师的指挥,不打闹、不推挤,不得擅自冲撞,安全第一,宁慢勿急!途中若有人摔倒,后面学生或楼层疏散引导人员应立即大声叫“停”。随队的班主任(课任教师)要立即命令学生停止行进,等险情排除后,再组织学生疏散。

3、参加疏散演练的师生不得穿高跟鞋、拖鞋,确保本次疏散演练的安全有序。

4、按附图所示指导学生明确演练撤离的路线。学生撤离时,应按每一层延迟40~60秒撤离,指挥员将依次发出“请××楼××层学生开始疏散”的广播信号,请遵照指挥员发出的信号疏散。

5、疏散警报响起时,科任老师按要求组织学生有序疏散,确定班级学生全部撤离后,与学生一起到达班级集中地点,马上组织清点人数并报告给年段长。

6、年段长、下年段行政负责本年段学生的疏散秩序和不同楼层的疏散衔接,确保本次疏散演练的安全有序。

****中学安全领导小组

2015年*月*日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一)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尤其是住宿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本次演练从实际出发,操作演练人员以此时段实在校上班人数为准,其他组织人员进行观摩总结,力求接近真实。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公寓内全体师生

3、时间:20**年5月11日下午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部署演练方案。正式演练在20**年5月12日下午3:00开始进行。

三、演练准备

1、征得县地震局专家的技术指导,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宿舍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来临,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相关人员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 指 挥: 李克强

副总指挥: 杜小娟 刘 峰 李继斌 王永利

成 员: 郭常伟 刘楞虎 李国山 杨大永 徐亚平 王元忠 刘东红 孙桂明 闫淑梅 孙丽丽

(2)宿舍内指导组

1.一层成员负责开门。2.一、三、五成员为当天值班教师,对逼真演练负主要责任,二、四、六层成员为当天不值班教师,在岗位观摩并协助本次演练。3. 地震警报”(一长哨声)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4.“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5.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6.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件。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全体同学,涞源中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二)公寓楼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公寓教师及值班班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床下旁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枕头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公寓,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

2、每宿舍靠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值班教师迅速将本楼层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下楼。

3、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4、具体演练撤离路线根据《学校地震逃生通道示意图》中规定的路线确定,并告知每名班主任。

5、五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

七、 演练总结

1、由总指挥李克强校长组织,各组成员汇报。

2、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二)

为了加强对地震逃生工作宣传管理,使学校各方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地震逃生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一、学校概况

学校60余亩,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小学部教学区相对复杂,离大操场相对较远,但通道较多;中学教学楼布局简单,离大操场的通道只有两条。学校有48个教学班,27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职员工。大操场和校园空地面积大,如遇有地震灾情,足可容纳本校师生避难。

二、指导思想:

以“生命高于一切”为理念,以保障师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以就近疏散为原则,建立健全处理地震逃生的长效机制,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法则,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地震逃生工作。

三、演练时间:

20**年15日上午9:20开始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领导小组

总指挥:赖建容

副总指挥:杨景华、黄显清、梁雪梅、钟长淑

成员:张志明、张晓容、林玉平、钟明斌、江雪梅、张刘莉、

张玲、李真高、郭英、宋世平、贺永平

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政教处

职责:制定、实施演练方案;组织协调相关工作;总结演练经验和不足,已备下次完善。

2.教室室内指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协助老师

职责:

(1)地震警报(表示地震震动摇晃)响起,组织学生就近应急避险。

(2)警报结束,组织学生迅速分两路纵队同时从前后门分散。

班主任和协助老师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集合。(协助教师前面带队,班主任组织学生并押后)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到达指定的“安全地带”后迅速清点学生人数,及时上报“安全地带”行政组长,后逐级上报领导小组。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人员:详见人员安排

职责:

(1)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2)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安全地带工作组

(1)大操场组(一年级、二2、二3、二4、二5和三1、三2、三3、五1、五2、五3、六1、六2、六3班指定位置,共计19个班):组长:杨景华 成员:江雪梅、 郭英 、 舒凯、石磊

(2)中学部操场组(七、九年级和八5、八6指定位置,共计15个班级):组长:黄显清 成员: 张玲 贺永平 周中华

(3)校前区组:(学前班、二1、二6、三4、三5、四3、四4、五4、六4指定位置,共8个班)

组长:梁雪梅成员:林玉平 钟全炜 辜立琼 邓光培

(4)停车场组:(八1、八2、八3、八4、四1、四2指定位置,共6个班)

组长:钟长淑 成员:张小容 薛晓飞

安全地带工作组职责:

①组织师生在指定位置避震

②及时清点所在区域师生人数,找寻失散学生

③稳定师生情绪、维护秩序,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5.卫生医疗小组:

组长:邹渝(负责中学部操场、停车场医务) 曹胜容(负责大操场、校前区医务)

6.后勤服务保障小组:

组长:张志明 成员:钟明斌 陈艳 胡丽芬

7、综合组织、协调小组:

组长:赖建容 成员:张刘莉、张玉明、丁作文

职责:负责演练指挥和协调

五、逃生线路沿线工作人员安排

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范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地震逃生演练是学校每个学期都必不可少的活动策划,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三篇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一)

为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本学期(具体时间待定)在学校举行师生安全应急演练四次。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逃生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前准备

1、演练前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的环境条件,阐述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

三、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xx xx xx

摄 像:xx

信 号:xx

(2)教室室内指导:各班班主任

教室室内指导职责:

① 、“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 、“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教学楼前做操位置。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指导学生按疏散线路撤离教室,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成员xx

教学楼楼梯:xx

三、

二楼梯口: 东:xx 西:xx

一楼楼梯口: 东:xx 西:xx

楼梯拐角: 东:xx 西:xx

疏散线路沿线工作职责:xx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五、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信号员宣读:全体师生,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x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x分钟)。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或双手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4个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3分钟。

3、“地震警报”信号结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二楼:

顺序是:x班、x班从教学楼西楼梯,x 、x、x年级从教学楼东楼梯在老师指导下站2队列撤到教学楼前平时上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三楼:

七、x班、x班从教学楼西楼梯,x班、x班从教学楼东楼梯在老师指导下站2队列撤到教学楼前平时上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六、演练总结

1、清点人数。

2、请xx校长总结讲话。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二)

一、演练主题

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

二、演练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三、演练科目

本次演练共三个科目:1.地震避险;2.震后疏散。3、抢险救护

四、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相继进行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1.时间安排:20xx年x月x日

2.地点安排:校内。师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内进行地震避险,然后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xx

成员:xx xx

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分管或负责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2.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xx

成员:安全办公室相关人员

职责:

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

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

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

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

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2)宣传报道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

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

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3)疏散引导组

组长:xx

成员:各级部组长 各班主任 楼层值班

职责:

1.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

2.及时扶助摔倒及受伤师生;

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

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

组长:xx

成员:xx xx

职责: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5)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成员:xx xx 楼层值班

职责:

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2.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

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

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

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

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八、演练准备工作的安排

1.演练准备相关人员会议:20xx年x月x日x时在x楼会议室召开全体工作组成员会议。

2.各班班会安排:20xx年x月x日下午各班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演练相关培训。

3.准备工作检查:20xx年x月x日进行准备工作检查。

九、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1.教学楼分东西区,分别从东西楼道迅速逃生。

2.集结地为教学楼南操场。

楼层值班教师名单:东楼梯1-4层分别为:xx xx xx xx

西楼梯1-4层分别为:xx xx xx xx

十、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1.演练准备:20xx年x月xx日x时

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

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

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

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2.避险演练:20xx年x月x日x时

1)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施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师生优先选择课桌(实验台)下方进行避险。避险空间不足则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在课桌(椅)旁下蹲避险。

3)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

4)其间教师最好能打开房门,师生力争在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3.疏散演练:20xx年x月x日x时,

1)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

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

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

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4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填写报告表,附件五:集结人员报告统计表)。

十一、演练的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其中“不准超速”规定为:1-3年级不应超过快走,4-5年级不应超过慢跑。

3.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十二、意外情况处置

1.演练引导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情况允许时可发出“向后转”的指令。

2.演练引导老师和就近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1)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2)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

4.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及时停止演练。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5.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十三、总结工作

1.20xx年x月x日x时,总指挥进行现场点评。

2.及时上级演练活动材料备案。

地震逃生演练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落实区文教局有关安全教育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通过地震应急预案现场演练,让低年级学生在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组织机构

组 长:校长

组 员: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三、演练程序

班级演练: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向学生讲解地震自救知识,进行班级模拟演练。

参考资料: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旁、墙角或桌下,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尽量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在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及时纠正。

四、演练时间:各班班队课时间。

五、注意事项

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是各位教师切记提醒学生不要慌张,安全第一,防止学生以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应急抢险疏散演练方案


应急抢险疏散演练方案

一、应急抢险演练的目的

**镇新潭村白家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受余震影响滑坡的紧急情况下,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旨在检验各工作组职责的分工落实力度、应急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应急疏散和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

二、应急抢险演练的任务

本次抢险疏散应急演练的任务是:受余震的影响,**镇新潭村白家梁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不稳定滑坡,情况十分紧急。按照《**镇抢险应急疏散预案》,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并安置危险区的住户,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抢险演练的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抢险演练的组织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五、演练时间

2016年6月6日上午9:00—12:00(8:30在**镇人民政府集合)

七、演练地点

1、灾害隐患点:**镇新潭村白家梁地质灾害隐患点。

2、撤离安置点:农业示范基地

八、演练流程

灾情总体设想:**镇新潭村白家梁地质灾害隐患点受暴雨的影响,随时会山体滑坡。直接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1、灾情的上报

2、起动**镇应急预案

3、人员的集结

4、人员展开(需要用车4俩)

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活动目的:

1.使全校师生熟悉学校的紧急疏散通道和疏散路线。当遇到火灾或其他险情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紊地紧急疏散全体师生。

2.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时间:20XX年4月9日下午第三节。

三、参加人员:一至六年级师生共450人。

四、疏散演练指挥小组:

1、总指挥:梁鉴扬

2、副总指挥:谢绍泮

3、小组成员:张奕向、袁丽娟、冼业健、陈金来

4、计时:曾东海

5、医疗救护:程世洁

6、应急演练信号:曾东海(由总曾东海老师统一发出信号,钟声响,演练开始。)

7、各楼梯疏散引导小组成员:

新楼东楼梯:黄昌影(下)、蒙健秀(楼梯转台)

旧楼梯:郑炳彩(下)、刘雪(楼梯转台)

(注:各班学生的疏散引导人员为当时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其余空课教师务必主动到就近楼梯口组织疏散学生,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8、各班疏散后的安全集聚点及疏散顺序:

大门口校道:一年级

北球场(北→南):二(2)班、二(1)班、三(2)班

南球场(北→南):三(1)班、六(1)班、六(2)班

排球场(东→西):五(1)班、五(2)班、四年级

9、各楼层负责人:

新楼一楼:陈金来

新楼二楼:袁丽娟

旧楼一楼:张奕向

旧楼二楼:冼业健

10、信息汇总员:曾东海

五、火灾疏散演练事项说明:

1、参与火灾紧急疏散演练的师生必须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听从指挥,严格按照安全自救撤离的程序进行,确保安全、有序、快速。

2、在听到疏散信号后,各个班级立即排成2列纵队,按照疏散顺序迅速离开教学楼。各楼层要共用楼梯的,本着距离楼梯从近到远的次序依次撤离。

3、在离开教学楼往安全点疏散时,请大家一手扶着墙,另一手拿半湿毛巾遮住口鼻弯腰前进(学生自带毛巾)。

4、学生快速撤离的过程即使东西掉了也不能停止疏散。

5、各班在班主任、科任老师的组织下,先分班级按要领练习疏散到指定安全集聚点。分班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

6、学校全部师生的疏散,在两分钟内完成为合格。

7、班主任、任课教师直至本班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后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8、演练期间任何教师不得请假。

9、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六、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流程:

1、火灾情景模拟:

新楼:陈金来

旧楼:张奕向

2、信息员发出警报、宣布疏散开始。

3、按照紧急疏散路线撤离教学楼,在指定安全地点集合;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班长负责向信息员汇报疏散时间和人数。

4、火灾应急演练总结。

大学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大学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为有效指导我校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师生的避险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根据省教育厅、省地震局联合制订了《安徽省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指挥长由丁明副院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

办公室设在保卫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实施期间协调指挥;制作疏散逃生标识,相关信息和报告的上传下达;保卫处负责的通道门打开等。

宣传组设在宣传部,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演练总结,广播站地震警报声播放等。

学生引导组设在学生处,负责演练全过程中,学生疏散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

后勤保障组设在公管处、后勤集团,负责现场医疗救助,各种楼门的打开、教室打铃发开始疏散演练信号等。

基教中心、图书馆负责演练期间本楼的疏散引导和通道门打开。各系部负责地震知识教育,疏散演练的宣传动员和思想教育工作,预先在班级宿舍自行演练,学校统一演练中成建制上课学生班级的具体实施。

二、预演、动员和教育

为保证演练安全顺利进行,避免发生误解、恐慌和地震谣传,演练前,进行以下协调宣传预演工作。

(1)保卫处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视情通报当地应急管理、地震、公安等部门和周边单位。

(2)宣传部负责通过广播、网站和悬挂张贴宣传横幅等方式,预告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

(3)各系负责组织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宣讲疏散演练方案,让每一名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熟悉疏散的路线和地点,掌握应急避震和疏散的方法。

每个班级必须预先自行进行班级的教室和宿舍地震避险和逃生演练。

三、演练时间地点

1、全校统一演练时间:2012年3月30日上午,南区10:00,北区9:40。

2、演练地点:南北校区各教学实验楼、北区图书馆。

3、参加演练人员:南区1-11号楼内在教室上课和自习的师生,北区1教、2教、化工楼、综合实验楼、基教中心楼、图书馆内上课和自习的师生。

4、组织指挥人员:领导小组各成员。安全疏散员:上课老师、学工教师、学生干部、图书馆工作人员。

四、演练疏散线路

1、南区疏散线路:

1#、3#、5#教学楼人员到教学附楼东侧马路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两楼之间有危险不要在此停留。

2#、4#、6#教学楼人员到教学附楼西侧马路和蓝球场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两楼之间有危险不要在此停留。

7#教学楼到南大门北侧马路和草坪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不要乘座电梯,主楼平台有危险不要在此停留。

8#、9#、11#教学楼到行知路(东门西侧马路)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

2、北区疏散线路:

1教、化工楼到1教南侧树林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2教到运动场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综合实验楼、基教中心楼、图书馆到澡堂北面草坪或篮球场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快速下楼。

3、演练当天开门具体要求:

南区:后勤集团、各系负责打开南区所有参演教学附楼实验楼门,保卫处负责打开南区主楼所有门。

北区:后勤集团负责打开1教、2教所有通道门,保卫处负责打开综合实验楼、化工楼所有通道门,基教中心负责打开基教中心所有通道门、图书馆负责打开北区图书馆所有通道门。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五、演练标识准备

房屋走廊设置地震应急疏散指示标识,楼内人员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疏散。在校园空旷处设十处地震避险场所标识牌:南区一期1教3教5教东侧树林马路,南区一期2教4教6教西侧树林马路篮球场,南区一期南门前草坪,南区一期8教楼前马路南草坪,南区二期运动场与体育馆之间马路,南区二期图书馆西侧空旷处,南区物业学生宿舍卫生所前马路空旷处。北区1教化工楼办公楼之间树林空旷处,北区学生宿舍1号2号3号楼一食堂四合院西侧运动场,北区图书馆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4号5号6号楼之间草坪和篮球场。

六、演练实施

1、避险科目:

(1)3月30日上午,南区10:00,北区9:40,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响起:“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紧急避震”,同时,后勤集团负责打铃,电铃响起(长鸣30秒),宣传部在南北区播放地震警报声(网上下载),地震警报长鸣声响起30秒;

(2)安全疏导员(上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图书馆工作人员)立即打开身边的大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快避震”;

(3)学生防震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关闭电源,就近躲避在课桌下、实验台下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单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

2、疏散科目:

(1)30秒后,广播响起:“现在地震暂停,立即疏散”,同时,电铃响起(点鸣),广播站播放地震警报短促声;

(2)安全疏导员告知学生“大家快速疏散”,同时立即赶到指定位置(楼梯口,转角处,大门口等),维持秩序,保证通畅,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受伤人员,待学生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要求:教学楼中低层(1-4层)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高层(5-7层及以上)学生5分钟内撤离完毕。

(3)学生立即疏散到避难场所,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不推挤,不起哄;熟悉疏散线路和应急避难场所;不要弯腰拾物;不要逆人流前进;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4)指挥长宣布演练结束。

小学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小学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做到在突发事件到来之时能有组织、有秩序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特举行本次消防疏散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消防意识,提高消防与逃生技能,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组织机构:

总 指 挥:

副 总 指 挥:

成 员:

组织机构下设六个小组:

1、通讯联络组 组长:

2、灭火行动组 组长:

3、疏散引导组 组长:

4、防护救护组 组长:

5、宣传报道组 组长:

6、后勤服务组 组长:

三、演习内容:

师生疏散、逃生技能。

四、演习地点:

演习疏散地:一,三,五年级教学楼

学生集合地:前操场

五、演习时间:**年5月10日下午4:20 — 5:00

具体时间安排:

4:20 — 4:30 学生在教室听广播,校领导作动员讲话,简要介绍逃生技能和防火常识。

4:30 — 4:40 疏散演练开始,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疏散。

4:40 — 4:45 班主任清点人数,并汇报给演练指挥。

4:45 — 5:00演练点评。

六、疏散演练具体安排:

1、五年级(4)班突然出现火情,警笛长鸣。消防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立即发出指令,通讯联络组广播通知该楼层师生紧急疏散撤离。(广播发出火警报告,广播告诫学生:请大家不要慌张,在各班老师的指挥下,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有秩序地进行疏散,逃生时要注意用红领巾、袖子、湿毛巾(湿手帕)等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到安全地点操场上去,按升旗仪式的位置列队。各班主任老师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声地指挥,教育学生撤离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贴墙根撤离,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

2、灭火行动组马上奔赴现场进行灭火。

3、疏散路线安排:

A.五年级学生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有秩序地两边撤离,五(4)、五(3)、五(2)、五(1)向五(1)班楼梯撤离,五(5)、五(6)向行政楼楼梯撤离。

B.三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有秩序地从三(1)班旁楼梯撤离,然后依次为三(2),三(3)班,三(4)班,三(5),三(6)班。

C.在三年级撤离的同时,一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撤离,一(1)、一(2)、一(3)、一(4)、一(5)、一(6)往功能楼靠舞蹈室楼梯撤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面班级撤离的时候,后面撤离的班级不得擅自撤乱,以免引起阻道,延缓疏散速度甚至互相踩踏事故的发生。

七、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疏散过程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

2、每个年级都有疏导员,班主任老师要带领学生跟着疏导员快速疏散,疏散过程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喧哗、重返课室,这一点,班主任要事先严加教育学生。

3、疏散路途设有安全防护员,防护员发现学生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其脱离险地,同时帮助班主任维持撤离秩序。

4、学生疏散到安全场所后,班主任老师必须迅速清点人数,并报告给指挥员。

八、具体人员安排:

1、灭火行动组

组长:

组员:

2、疏散引导组

组长:

组员:体育老师 一,三,五年级教师

3、防护救护组

组 长:

救 护 员:

4、宣传报道组

组长:

组员:

5、后勤服务组

组长:

组员:

九、准备物资:

1、一,三,五年级学生自带一条小毛巾。

2、四公斤装干粉灭火器5个。

3、宣传横幅2条。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根据我校的特点,特制定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织机构

组 长:李兴仁

副组长:杨刚生

成 员:秦顺洪、何火森、张雄坚、彭 真、肖金宇、武利平及各班。

(二)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职责

1、负责制定、落实防震抗震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

2、负责制定、宣传、落实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3、拟定地震逃生演练的时间和范围。

4、负责对地震逃生演练的组织、指挥、协调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

5、负责地震逃生演练后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6、负责与上级部门、专业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演练方案和总结的上报、归档等。

(三)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分工

1、总指挥:杨刚生

全面负责系《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保证演练的安全、有序、真实、有效。

2、宣传、教育、协调联络组组长:秦顺红、彭 真

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震抗震知识教育,向总指挥报告演练准备和进行情况,协调演练中的各项事宜。

3、职工工作组组长:何火森

参照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职工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做好教职工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4、学生工作组组长(兼计时员):彭 真

参照《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学生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做好本单位学生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5、安置协调工作组组长:肖金宇

在地震演练开始前,规划好安全避险区,并在演练过程中与几位体育老师一起负责学生达到预定安全区域后以班级为单位的集合组织。

三、安全避险区(疏散到达区域)

篮球场A区:部分班级撤离疏散至2号篮球场。

篮球场B区:部分班级撤离疏散至3号篮球场。

足球场C区:部分班级撤离疏散至足球场。

四、疏散路线:

教学楼共分6个楼梯口,

3楼:12计算机1班由3号楼梯口逃生;12 计算机2班由2号楼梯口逃生;123班、4班由5号楼梯口逃生;12会计1班、12会计2班由6号楼梯口逃生。

4楼:12学前教育1班、2班由6号楼梯口逃生;12学前教育3班、4班由5号楼梯口逃生;12电子1班、2班与12数控2班由5号楼梯口逃生;12班、12数控1班由4号楼梯口逃生;12汽修1班、2班由4号楼梯口逃生;12汽修3班、4班由3号楼梯口逃生;12模具班由2号楼梯口逃生。

5楼:12综合办由1号楼梯口逃生;12服装1班、2班由2号楼梯口逃生。

在演练过程中,朱报抄老师负责1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吴铁胜老师负责2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柯洁清老师负责3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陈燕顺老师负责4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刘文峰老师负责5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许春敏老师负责6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高猛、王泽平老师负责学校四个柱子大堂的秩序指挥;刘文东、耿臣老师负责学校宣传栏通道口的秩序指挥;

疏散结束后,各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应尽快集中到A、B、C号避险区域(安全区)。

(三)疏散注意事项:

疏散时要遵循就近、优先、秩序的原则。要从六个安全出口的中间向两边楼梯分流,由近及远疏散。

五、地震应急演练的实施

(一)演练地点、时间与范围

时 间:2013年5月31下午2:30分

地 点:教学楼

范围与内容:上课期间在教学楼区域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地震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

(二)演练程序

1、演练总指挥发出演练启动指令。

2、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第一声信号。

3、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全校停工停课,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就地避震(约1分钟)。

4、约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第二声警报信号,所有师生做好疏散准备。

5、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所有师生员工按疏散要求疏散,注意保持好疏散的秩序。

6、教职工和学生进入临时避险区域,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中、教职工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各班班长、班主任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并及时报告总指挥。

7、确定无异常后,总指挥向学校地震演练领导组组长报告演练结束,请组长指示。

8、总指挥按照领导组组长指示发布演练结束指令,学生以班为单位有秩序的返回教室或公寓,教职工返回工作岗位。

(三)演练步骤

以班为单位的教育与预演练,设立计时员在模拟地震警报拉响后开始计时,各班级迅速按照既定的逃生路线有序地离开教室,以快速集结,安全有序为标准。

(四)、演练准备

1、各班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学习有关地震、防震、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场合下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懂得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我保护和安全逃生。组织好学生的应急避险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

2、班主任要向全体学生做好教育、解释工作,明确地震演练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认识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同时讲明演练的内容、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

(五)、演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讲清楚地震应急演练的意义和要求,讲明是预防性演练,要使全体师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参与演练,避免因演练而引起的恐慌和混乱,防止各种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2、要强调演练的仿真性与严肃性,参加演练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要做到: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遇事不慌、头脑清醒;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3、领导组、各班主任要向教职工、学生认真讲解避震和逃生的要领、技巧,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严密组织好地震预演练,让所有教职工和学生熟悉掌握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和疏散逃生的方法、要领、技巧、路线、避险区域。

4、领导组在演练开始前要认真查看路线和现场,清除一切杂物,保证畅通与安全。

5、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要迅速打开出口大门,确保疏散人流安全疏散;各教室离电源开关最近的学生要自觉关闭教室电源,离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要负责打开教室门并看护好,严防疏散时教室门突然关闭。

6、疏散时要遵循靠右(楼梯间内要靠墙)、冷静、迅捷、秩序的原则;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行动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规定的路线疏散,不得串线;疏散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楼梯扶手,要远离篮球架、电线杆、树木和围墙等。

7、疏散结束后,领导组指挥已疏散到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迅速、有序地进入安全区域,防止二次灾害的危险,并做好人员登记、统计工作。

8、以最后一名学生到达安全区域为止,计时结束,各班班主任向组长汇报本班集合人数,对在演练过程中能够有序、安全与快速集结的班级给予表扬,对在演练过程中出现追逐打闹、秩序混乱情况的班级给予批评。

学生处

二0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欢迎阅读范文网《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