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实践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当我们第一次开始学习演讲时,我们可以提前写下适合自己的演讲稿。演讲稿存在的作用是为了让演讲者降低因为紧张而出错的概率,有哪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本可供借鉴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实践”,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实践

——平泉县发展民营经济的调查与启示

民营经济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把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已成为各地争相发展的首要目标。平泉县近几年来进行了成功实践。他们始终坚持把民营经济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立县、市场兴县”三大战略,使民营经济呈现出速度、规模、效益、后劲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并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的重要支撑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截止2003年底,全县民营经济纳税额553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8%;实现增加值80400万元,占全县gdp的37.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0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4.5%;新增有照个体工商户2250户,累计达到6261户;新增民营企业109家,累计达到796家;新增注册资金15189万元,累计达到45357万元。全县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专业市场发展到12个,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开办县级民营工业园区4个,入驻园区企业30家,建设专业小区和专业村30个。

一、主要做法

(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为全面理清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平泉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落实国家有关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保护私人财产合法权益的同时,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有关部门多次到浙江、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在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去年年初,在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了“平泉要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通过讨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广泛共识:即对于平泉这样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县份,只有放开才能发展,放胆才能突破,不发展民营经济就没有出路,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难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在这一主导思想的引领下,经过四大班子充分酝酿,反复讨论,确定了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扶持民营企业大户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放心、放胆、放手地推动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尽快将民营经济打造成为建设承德经济强县的重要支撑力量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上,突出坚持“六个依托”,即:坚持依托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矿产资源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市场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工业园区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城镇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依托能人和大户发展民营经济。

(二)营造宽松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在政策环境方面,平泉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创办工业园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市场兴县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市场准入、用地、融资、收费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务环境方面,成立了“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集中缴费大厅,首批县直20个行政审批部门共42人入驻中心,划转职能96项,同时对年纳税额在5000元以上的373家工商企业和个体大户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投资商给予全程领办服务,一帮到底。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在法制环境方面,继续加大了“三乱”和“五霸”的整治力度,成立了经济环境治理委员会,设立了经济“110”,重点解决企业征占地过程中的漫天要价问题,着力查处对投资者出难题、找麻烦,甚至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依法保护民营经济法人代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舆论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发布会、联谊会等多种渠道宣传平泉在投资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让投资商了解平泉。同时,县电视台开辟了民营经济专栏节目,一方面宣传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及时报导在发展民营经济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民营大户,积极营造优化发展环境的强大声势,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了“亲商、安商、扶商、护商、富商”的浓厚发展氛围。

f132.CoM更多演讲稿编辑推荐

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发言稿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在此我代表河北苹乐集团全体员工向这次论坛的主办方——河北省个私协会表示感谢!谢谢你们为我们企业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感谢各级党委、政府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强大的政策支持。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新水平”。

大家知道: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举措,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下面就我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及如何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解决“四个问题”、实施“五个战略”、创新“三个理念”、推出“六个举措”。

1、解决“非国民待遇”问题,避免民营经济遭受“政策面和制度面”种种歧视。

2、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滞后问题。

3、解决民营企业因信用成本、商务成本、信息成本而造成整个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4、解决人才缺乏、人才储备不足而导致企业发展迟缓的问题。

二、在民营企业发展中实施五个战略。

1、实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2、实施技术创新品牌战略;

3、实施人才开发引进战略;4、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5、实施规模发展战略。

三、各级行政部门应推行六个新举措:

1、营造全民创业氛围;2、培育创业主体;3、拓宽创业领域;

4、优化创业环境;5、创造融资渠道;6、加强民企建设。

四、树立三个新理念:

1、坚持“民办为先”确立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

2、坚持“民营为主”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新水平。

3、坚持“民企为重”拓展民营经济发展新空间。

五、做为各级行政部门如何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条件。

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扫除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尽快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加大对民营企业树典型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将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提升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2、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政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各级行政部门及涉及民营经济相关管理部门应树立“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为天职”,为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做到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六、民营企业老板如何把握机遇,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把握机遇,实施企业创新经营。

创新并不神秘,也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认真去做,便都能有所创新。尤其在“二次创业”的今天,应追求新异、独特、最强势的创新经营理念,实施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举措包括:

1、服务创新:要求全体员工转变服务理念,全方位服务用户,实现从“坐商——行商——服务商”过程的跨越。服务向“主动型、知识型、技能型”转变,导入“消费者是老板、消费者永远是对的”新理念,由被动式的“要我上门服务”向“我必须为用户服务”转变;教育员工认识到:只有用户才是我们真正的老板。

2、依靠产品创新,推动企业发展。1)挖掘本企业技术人员潜能,搞好产品延伸;2)运用科技成果加速老产品升级换代;3)借脑引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4)依靠自身科技实力,借助外部力量,利用横向联合,内外结合的方式与科研院所挂钩,利用技术嫁接等方式,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二)、用品牌核心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1、让消费者通过感知、认知接受你的产品。

2、经得起消费者挑剔、乐于接受消费者及行业专家的意见。

3、树立品牌,使本企业品牌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1)树立品牌形象应将企业动态、产品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等行为通过多样化渠道和方式传递给消费者;2)在品牌宣传方面,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特点及自己的资源和优势,认真扎实的规划自己的品牌战略,以事实为基础,借助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宣传。

4、“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赢市场、以名牌求壮大”的发展理念是每个企业强势自主品牌的准则,所以企业应坚持技术高起点、产品高质量、科技高含量的企业发展战略。

5、为品牌拓宽经营销售渠道,以求得到以品牌促进营销,以营销拓展品牌的良好效果,以营销拓展品牌辐射力,持之以恒满足与超越客户要求,在遍及网络的同时,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客户对品牌的满意度。

以上所述是我经商十六年来发自内心的感触,并愿与大家共享共勉:

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珍惜所取得的成就,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志存高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XX年,机遇与挑战相伴,光荣与梦想同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xx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精心实施“人才、创新、品牌”三大兴企战略,巩固和扩大国内外市场,把企业做大,把产品做优,把企业做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xx大精神,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积级拓展市场。以至诚至信、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务实的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使我公司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及研发技术上台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和职工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石家庄和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做出贡献。

以上所述只是我粗浅的观点,希望大家给予指导,提出宝贵意见,也希望不久的将来再相聚在这里,和大家共商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大计,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发挥妇女才智壮大民营经济



发挥妇女才智 壮大民营经济

xx居委会位于故里──xx镇镇区,共有17个居民小组,2546人,具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特点,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以全国“三八红旗手”为代表的xx妇女敢领时代风气之气,敢想敢干、有作有为,充分发挥好女半边天的作用,引导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到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服装加工业。xx村交通便利,市场活跃,以妇女们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优势,应当从哪里入手呢?我们认为,成衣加工既不需要场地,也不需要厂房,缝纫机一支,就干起来了,这样投资小、见效快、又便于妇女兼顾家务,鉴于这种考虑,xx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自己只身一人到外地学习服装剪裁加工技术,学成加家后,她贷款800元钱搞起了成衣加工, 办起了全镇第一家服装加工门店。由于她的服装做工精细、物美价廉,前往服装店购买服装的顾客络绎不绝,很快红火起来,从79年农历11月半开始到年底盈利三千多元,一下子吸引了全村妇女,大家看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致富门路,很多妇女都愿意干,可是有的没技术,有的缺资金,党支部和妇代会就帮他们贷款十多万元,并举办技术培训班,使服装加工由原来的一户很快发展到几百户。
为了扩大视野,每年xx妇联还组织骨干到郑州、武汉、浙江、上海参观学习,及时掌握服装发展趋势和信息,不断改进技术,更新样式。因此,生产的成衣款式新颖,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生产的产品销往湖北、山西、新疆、河南四个省28个县市,xx有人到外地出差,给儿媳妇买件上海式时装合手回来一看,还是xx的产品!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宣传党的政策,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发动,促使这个产业在稳定巩固的前提下,有一个新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到六佰多户,从业的老少妇女两千多人,年加工成衣30多万件,成了郑州周边地区中、低档成衣的批发中心。妇女们由过去的两眼盯地、三顿钻灶头转向了经营商品上街头,去京、串府、奔码头,这些妇女成了企业的组织者、产品的生产者、原材料的供应者和商品的推销者。如今xx的妇女,下地是农民,进家是工人,出门是商人,集农、工、商于一身,成了发展经济的台柱子。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妇女们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显示出来了,她们从成衣加工起步,走了富裕路,相应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她们过去在家里是“出气筒”,现在一下子变成了“金宝宝”,经济上独立、生产上自主、生活自强,男人感慨的说:“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如妇女做针钱”。
二、互帮互联,同走致富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家富带多家富,在成衣加工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xx妇联没有忘记,还有一部分妇女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还没有走上致富路,帮助她们脱贫致富,作为重点加以解决,明确提出:一人带一人,一家帮一家,一片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号召专业户和困难户及朋友具体进行结帮带,从技术上指导,从经济上扶持,取得了显著效果。如七组老党员王玉敏,经她帮助就有二十几家,又如亲帮亲,邻帮邻,先富起来的十组妇女高玉珍、刘殿英等多方帮助本村和邻村困难户脱贫致富,郑庄村农户郑有德因病欠外债几千元,一家人整天发愁,郑有德几次要上吊自杀,郭永霞就自己的钱给他买了两台缝纫机,一年多除还清外债外还存了五千多元,就这样用扶助的办法,促使了本村成衣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十几村三千多人投入到成衣加工这个行列。

突出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提升县


突出民营经济主体地位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沱江市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长江三峡和三峡的东大门。西汉元年始置县治,因“蜀江自此如乔木分枝”而得沱江之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1996年撤县设市。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称“鱼米之乡”。全市国土面积13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98万亩。全市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人口50.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29万人,农户9.8万户。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要求,坚持“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突出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努力把沱江建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促进了市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9亿元,同比增长12.9%;完成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15.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增长26.1%;实现外贸自营出口439万美元,增长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50元,增长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23.7亿元,增长12.1%。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元至9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5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财政收入2.1亿元,增长20.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880万元,增长34.3%;完成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12.25亿元,增长5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4亿元,增长13.3%;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56元,同比增加290元,增长15.5%。民营经济已成为市域经济的强力支撑,2003年全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516家、1131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58家;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2%;全市民营企业实交税金12143万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64.9%;全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9070人,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82%;全市民营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拥有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1、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我们按照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要求,从1997年开始,在三峡市率先对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全面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民营化改革,全市原有412家国有集体企业,全部通过实行“企业产权置换、职工身份置换”而转制为民营。在2002年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暨县域经济现场会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其作法和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改制过程中因企制宜实行“三个一批”:一是依法破产,盘活一批。对技术落后、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和民营化重组。近几年来,先后对市针织内衣厂、市床单厂、市汽修厂等企业实施破产清算,彻底解决了其债务、人员包袱。二是股份改造,转让一批。特别是对原有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企业,通过经营者回购职工股、国有股的方式,由经营者集中控股经营,实现经营者高持股、高风险、高回报。酒业公司、三宁公司总股本的60%以上转让给了经营层,助力公司国有股份全部转让给了经营层。三是卖断产权,出售一批。对既无当家产品、又属传统产业、重组盘活困难的企业,采用整体拍卖、一次卖断的方式彻底改革。

以上《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实践》由范文资讯网演讲稿栏目资深小编整理编辑而成,希望能帮助您的写作和演讲需求,也请您继续访问更多关于2024“有关经济发展的演讲”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