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

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是涉及面广泛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我今天从自己学习和工作实践的角度谈一点看法和体会,仅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依法行政
(一)对依法行政的认识
第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最重要的环节。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这是我们执政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依法治国反映了我国社会治理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 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贯彻党依法执政的理念,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够依法进行,促进经济社会活动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则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治国的理念是把国家各项事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办事;重点是用制度制约权利,最重要的环节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环节,因为依法治国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环节涉及到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方面,从涉及的范围看行政行为基本都占到了70%以上,没有依法行政,就谈不上依法执政,也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
第二,依法行政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依法行政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而是每一个行政机关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是行政机关所有行政工作全过程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因此国务院把这项工作界定为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仅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居于关键地位,而且按照科学发展观在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谐社会是法制社会,行政机关就必须依法行政。各级行政机关承担着各方面的管理职责,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直接处理各种具体、现实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只有推进依法行政,使行政机关各方面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各种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郭庚茂省长在谈到依法行政时指出: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要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是很准确很深刻的表述。
第三,依法行政是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基本准则。
依法行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基本准则。所谓基本准则是从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到实现目标、从依法行政基本原则到基本要求所形成的规范。这些规范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熟知,也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依法行政的目标,就是从20xx年算起,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我们所说的法治政府是与法治国家相对应的法治政府,是立体多面的法治政府,包括了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等各个方面。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再阐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对行政行为最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就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按照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办事是很高的要求,所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需要所有行政机关共同努力、为之奋斗的历史任务。
(二)怎样才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做很多工作,涉及到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国务院1999年11月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提出了依法行政的任务;20xx年3月发布了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作出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由于市县政府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因此国务院20xx年5月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对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又专门作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规定。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一步一步去落实,就能够不断的推进依法行政。但是,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纲要》和两个《决定》,我认为首先要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
第一个方面,需要得到

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认识思考第2页

党委的有力领导和支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府领导机关带头履行职责。首先,需要得到党委的有力领导和支持。在我们法制办召开的纪念《纲要》颁布五周年座谈会上,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离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关键是目前有些地方党的领导人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理念还不强,越到基层表现的越明显。前不久省委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的主要问题列出了“十重十轻”,其中就有“重人治轻法治”的问题。其二,需要得到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是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也必然是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工程。《纲要》规定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第一责任人必须负起责任来,政府和部门的依法行政才有可能顺利推进。郑州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郑州市的依法行政就走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其三,需要政府领导机关带头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是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实施主体必然是政府的领导机关,所谓政府的领导机关是各级政府的办公厅(办公室)。只有政府的领导机关认真履行依法行政的职责,积极规划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带头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才能引领政府部门和下级政府依法行政。有一种认识认为依法行政是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因为依法行政工作不能等同于政府法制工作,政府法制工作是政府诸多工作中的一项业务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政府法制机构只是政府领导和政府领导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和顾问。为了搞好依法行政工作,政府法制工作当然需要加强,但不能代替政府领导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领导工作和领导作用。
第二个方面,需要增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我们国家由于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原因,与现代法治国家相比,在调整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比较习惯政策调整和伦理道德规范,相对缺乏民主法制的传统。因此,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下,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都亟待提高。一是法律意识,说的是有没有正确的依法办事的思维能力。比如,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有12年了,我们很多同志到现在还不能准确的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特别是基层,在层层依法治理过程中,把依法治国仅仅理解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有的地方甚至仅仅是依法治老百姓。依法治国的目的是要通过法定程序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民主权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政治文明,核心要求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古代有法家和儒家,我国古代法家的思想和文化也是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有正面意义,但我国古代的法家主要还是讲人治,讲专政,讲严刑峻法。现代法治理念是19世纪末传入我国的,现代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与民主相一致的,所以讲的是民主法制,法制不与民主结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专制。再比如,我们说依法治国很重要,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法律作为社会的调整器,仅仅是截取有法律干预之必要的那部分社会生活,构建成法律关系,塑造为法律秩序,治理社会要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道德的、思想工作的、法律的手段并用,关键是法律手段使用的好,其他手段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纲要》里讲依法治国时明确提出要和以德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二是法律素养,说的是有没有正确的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会不会使用有关的法律规范处理。法律毕竟是一门学问,法律规范专业性很强,不深入学习研究,有时难解其意,更不要说很容易的融会贯通了。所以需要一些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员。但是,在社会各方面法律意识都在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机关领导人和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很具有紧迫性,很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坚持不懈地认真搞好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第三个方面,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依法行政。关键是要做到五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前进有目标,学习有典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重点是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开展依法行政考核,对工作开展好的予以表彰,对推进依法行政进展缓慢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取消综合评先的资格,由于不依法行政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要严肃纪律,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的情况要向上一级行政机关和同级人大常委会定期报告。
(三)依法行政取得的成效
为什么要谈一谈我们依法行政已经取得的成效,这是因为一些同志认为在我们这样体制的国家搞依法行政没有多大作用,还有一些同志认为依法行政搞了这么些年好像没有多大效果。这种“无用论”和“无效论”都会影响我们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所以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依法行政取得的成效,以坚定我们推进依法行政的信心,坚持我们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总体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也不断稳步推进。在总结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时候,不能忽视由于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全国和我省各级行政机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决策、公正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增强。我们知道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特别是一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那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注重了提高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比如,我们全省行政机关对法律的学习宣传是深入广泛的,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参加过多次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时,都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仅参加《纲要》学习培训的各级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就有31万多人次。执法人员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领导干部考试不合格不能任职。通过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中公然无视法律的现象和反映都大为减少,与此相反的是,重视依法行政的事例明显增多。比如,现在省政府和各部门以及18个省辖市政府和159个县(市、区)政府都明确规定,涉法的文件和事项都要由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制机构不签字盖章,领导就不签发;再比如,一些市县建立的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观念,大大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行政机关依法决策的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知道搞好依法决策和制度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前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民群众对一些行政机关和领导决策的方式是有意见的,形容为“领导说了算”、“一言堂”、“拍脑袋”的决策方式,有的人民群众说我们是“三拍”干部,既“决策前拍脑袋、决策中拍胸脯、决策后拍屁股”。这些年,全省行政机关不断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目前,省政府和绝大多数市县政府以及所属部门都出台了规范行政决策的专门规定,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现在,社会对政府盲目决策和随意决策的评论已经大为减少,与之相反的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行政决策。我们还注重了从源头上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加强对行政决策行为的监督。过去有一段时期,由于行政机关的决策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红头文件满天飞”,是造成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越权执法、交叉执法以及影响国家法制统一的根源。自从20xx年国务院进一步要求对规范性文件加强备案管理以来,我省逐步建立起“四级政府三级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体系,省政府除了自身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主动向国务院和省人大常委会备案外,还专门发布规范性文件备案的有关规定,要求全省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各级行政机关下发的文件中已经基本上看不到有关“三乱”的规定了,与之相反,要求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文件正在增多。比如,去年省政府收到所属各部门和18个省辖市政府备案的规章、行政决定、命令、通知等规范性文件4028件,基本都通过了审查,只有11件因为存在一般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
三是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方式明显转变。我们知道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在受计划经济影响形成的行政管理模式下,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主要依赖行政手段,方法比较简单直接,甚至生硬,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主要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行政机关干预、干涉企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的事例不胜枚举,人民群众称之为“强迫命令”和“瞎指挥”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趋向法制化,行政机关正在转向更多的使用法律的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和调控经济活动,并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全省行政机关从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与此同时,全省行政机关深入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行政机关一般不再介入;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更加注重增加行政行为的公开透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越来越多的行政机关还通过“一个窗口对外”、“行政服务中心”等方式,积极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目前,全省所有省辖市政府、大多数县(市、区)政府建立了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省直40多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建立了行政服务大厅。
四是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得到规范?。我们知道规范行政执法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大量的经常性的活动,行政执法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行政执法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重复执法、越权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经常出现一些“野蛮执法”行为,还有就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加强了对全省行政执法人员树立正确行政执法指导思想的教育,使他们深刻理解行政执法活动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了对全省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上岗执法;加强了对全省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确认,清除了一大批临时聘用人员和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对合格的全省近26万行政执法人员由省政府统一颁发行政执法证件,并且上网公示;加强了对全省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确认,通过对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清理,使一大批行政执法部门内设机构、组织和不具备委托条件的事业单位不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合格的执法主体向社会公布;加强了对全省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责任的认定和划分,梳理出了 “权力清单”,在网上予以公布;加强了对全省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程序的规范,通过行政执法部门内部制度建设,明确执法程序,用正当的程序,保障行政执法的准确性。通过加强了以上工作,行政执法活动越来越规范,可以说有了全面的进步。
五是对行政执法行为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知道行政执法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促使行政机关行履行政职责的有效措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一些行政执法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处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政执法监督不力和行政执法监督缺失,人民群众对“投诉无门”和“官官相护”的现象反映比执法违法更为强烈。因此,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更加注重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监督。第一,全省行政机关共同努力,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第二,努力探索行政问责制,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第三,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依法开展行政复议监督。行政复议法颁布以来,全省行政机关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依法开展行政复议监督。我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总数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每年平均办理8000件左右,占全国行政复议案件总数的十分之一。全省各级行政机关不断创新行政复议审查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重视运用协调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力求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做到案结事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在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开展基本是满意的,这方面投诉越来越少。
依法行政工作虽然与国务院十年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加强民主法制强烈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些行政机关还存在着不依法行政的行为,甚至还有一些害群之马损害着政府的形象。但是,从整体上看,推进依法行政方向正确、步伐坚实,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纲要》确定的依法行政目标前进,按照十七报告的要求,使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关于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政府领导机关的主要职责。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很有意义,必将大大提高市政府办公厅作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水平,也有利于机关内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领导能力、指挥能力和工作效率。
(一)制度建设的一般概念
关于制度的概念,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制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把制度看作是 “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方式”,是“遵循同一规则活动的集合”;有的学者把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行为规则”;还有的学者认为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制度的定义都是围绕着“规则”一词进行的。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任何重要活动都离不开制度,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制度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框架。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对相关对象进行规范、实施奖励或制裁,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或约束作用。制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提供人们可供遵循的行为方式,促成相关人们的共识,把需要办理或者管理的事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摆脱人治,加强法治,邓小平同志讲“还是制度靠的住”。现在国务院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是很深刻的,国务院领导讲,越是紧急的情况越要依法办事,越是重大的事项越要加强制度建设(国务院在爆发禽流感、发生汶川地震和今年年初出现严重旱情时都及时立法应对)。国务院领导的做法和一些地方领导一讲改革就要突破法律规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制度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虽然也有前瞻性,但对制度规定以后有的新生事物不适应,也有的制度制定时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瑕疵,所以要对制度经常化的清理,适时修订或者废止。正确的做法是善于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组织按程序开展清理、修订或者废止等工作,依法及时予以解决,而不能成为个人随意行动、为所欲为的借口。
法学界把我们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一般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抽象行政行为,一类是具体行政行为。划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如,公民、法人和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行政机关,但对抽象行政行为现在则还不能去法院起诉。制度建设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范畴,包括立法和制定规范性文件,也包括一些内部规定。我们常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制定规范性文件和内部规定解决有章可循的问题。
(二)制度建设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一是需要注意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决策可以是抽象地行政行为,也可以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决策可以是行政机关对社会的管理行为,也可以是对行政机关内部的规范行为。根据市政府办公厅是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的性质,我们主要先说一说行政机关对社会管理这一类抽象行政行为的决策,即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首先,是依法决策。依法决策涉及决策的实体(内容)也涉及决策的程序。就内容而言,主要是决策要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政令畅通,不得与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规章、政策相抵触(比如,法定节假日的规定就是国家行政法规,地方不能另搞一套)。就程序而言,主要是制定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其二,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主要涉及决策的实体(内容),即决策内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否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由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全方位的专家,所以科学决策需要借助外脑,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参与和论证。科学决策还需要借助一些科学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分析。比如,决策评估、成本效益分析等。其三,是民主决策。民主决策主要涉及决策的程序,即通过民主的、公开的、透明的程序,保证决策时的民主参与。通过民主程序征得的意见和建议,要经过科学的分析,科学分析的过程则属于科学决策的范畴。民主决策的方式很多,比如座谈征求意见、通过媒体和网络征求意见、信函的方式征求意见,以及决策公示、决策听证等。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当中,依法决策是必须的,因为决策的内容和程序都不能违法,依法决策一般也不会增加决策的行政成本,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要花费一些时间,需要一定人力物力,会增加一些行政成本。因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需要视决策事项涉及范围的大小、内容的重要程度等情况而定,不一定采取所有可以采取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只要能达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目的就可以了。
二是需要注意政府自身的法定权限。职权法定,依法定权限决策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越权无效是行政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比如,我们地方政府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不能涉及外交、国防;一般也不能规定国家管理的对外贸易、金融、国税、商业性强制保险等事项;对国家管理的垂直部门的事务,除了涉及地方需要地方支持的以外,一般不能规定;还有一些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事项,比如公务员级别工资的规定等;再比如,地方政府所有的文件都不能规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对行政收费的规定也有严格的权限规定等。在管理事项进入决策的开始阶段就要首先考虑权限问题,如果是我们的权限我们才考虑如何决策,如果不是我们的权限,我们只是向上级行政机关反映就可以了(比如,今年“五一”能否放七天长假的问题,一些媒体和学者一炒作,有的地方政府就头脑发热,做出违反国家规定的安排,到头来还得自己纠正)。还有就是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的法定事权,上级行政机关也要注意留出下级行政机关依法决策的空间。我们现在许多文件都是上下一般粗,照抄照转,除了不负责任的因素外,主要还是在法定职权方面研究不够、注意不够,这实际上是一个依法行政的能力问题。同时,这样现象的存在浪费了许多行政资源。
三是需要注意履行政府综合协调的职能。政府在日常行政管理活动中会遇到大量影响工作的问题和矛盾,其中比较重大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在决策和制度建设中予以及时解决,为了实现决策和加强制度建设的目标,就要依据职能,对相关部门、单位、人员和相关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使其最大限度地协调一致,相互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化解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领导机关大量的、复杂的、繁重的工作往往都是集中在协调的工作中。我们办公厅的同志要在发挥办会、办文、办事秘书机构作用的同时,更加注意发挥决策机构的协调作用。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是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一定要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站在政府和全局的立场上协调问题和矛盾,不要在协调工作中推诿、扯皮,影响协调工作的效率;不要成为某个战线、某些利益团体的代言人,更不要成为政府协调问题和矛盾的内部障碍。协调问题和矛盾最权威、最便捷、最根本、最长久的办法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协调,法律规定不清楚或者还不健全时,可以先采取“成熟一条出台一条”和“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的办法解决。
四是需要注意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决策和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要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第一,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把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作为决策和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即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注重在决策和制度建设中使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对象“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的设置趋向更加合理,赋予行政机关权力的同时加大和明确行政机关的责任;第三,要从以往的重视实体逐步转向实体与程序并重,在决策和制度建设的内容中更加注意程序正当。此外,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内在逻辑结构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尽量不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语言或者生僻和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字。
(三)几项重要的内部工作制度
1、关于政府工作规则。
2、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
3、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4、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以上所谈的体会和看法仅供同志们参考,讲的不对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依法行政专项教育心得


依法行政专项教育心得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担负着全省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重任,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广大渔民群众的利益。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总队开展了依法行政专项教育活动,我们三支队按照总队的部署,分阶段学习了中纪委六次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省纪委九次全会等会议有关资料,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和来闽视察讲话以及《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海洋与渔业法律法规,撰写学习笔记,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中认识到依法行政专项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建设依法行政执法队伍的重要性。
一、依法行政在海洋与渔业执法中的作用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海洋与渔业的基本工作方针,也是海洋与渔业一切行政行为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其本质是要做到职权法定、程序法定、严格执法、接受监督。海洋与渔业执法必须健全法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依法行政的落实,就不可能保证海洋与渔业执法的公正性。
海洋与渔业执法关系到广大的渔民群众和海域使用者。执法单位能否正确行使行政权力直接关系到管理相对人的切身利益以及海洋与渔业生产秩序是否健康有序。实践证明,只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才能维护正常海洋与渔业生产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守法者提供最大的便利,对违法、违规者坚决采取制裁措施甚至绳之以法,营造健康有序的海洋与渔业生产环境。因此,海洋与渔业执法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这是建设依法行政执法队伍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两年来,总队的改革整合工作逐步就绪,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如:由于此次整合所涉及的单位较多,工作性质变化较大,有些人还不能完全适应整合后的工作,海洋与渔业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海洋与渔业执法腐败隐患依然存在等等。这些不和谐现象直接影响到海洋与渔业执法的发展。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没有严格地依法办事上,有的是因为漠视法制、法律意识淡漠,有的是因为法律知识欠缺导致执法水平不高。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执法队伍,必须健全法制,落实依法行政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海洋与渔业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采取措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依法行政执法队伍
依法行政是海洋与渔业执法的基础与保障。我们应以依法行政专项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执法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培育法律思维的能力,善于用法律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为我省的海洋与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依法行政专项教育心得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


通过交流大家形成以下认识和思考:
一、认识
1、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行政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2、依法行政是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目的是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行政,本质上是规范、约束、监督行政权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3、依法行政体现在六个方面: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
4、依法行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影响依法行政的因素及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1、政府机关内部职责分工不清影响依法行政;
2、行政体制下的唯上工作机制导致知法违法;
3、党政关系对依法行政具有影响;
4、在有些领域还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
5、行政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
6、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7、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主体(公务员群体)依法行政观念淡薄,甚至有些主体都不合法。
三、关于加强依法行政的思考
(一)切实增强**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1、树立法律的权威,解决权大于法的问题;
2、树立**意识,民本观念和服务理念;
3、树立诚信意识,实现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
(二)澄清模糊认识,树立长期奋斗的理念
1、解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2、处理好合法、合情、合理的关系及法律、道德、信仰的关系;
3、坚持立法宗旨,处理好良法与恶法的关系;
4、加强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和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学法、知法、用法,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发挥监督的有效性。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处理好依法行政与大胆改革创新的关系?
2、法律和行政的关系?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2):

镇被确定为辽宁省依法行政示范镇。通过依法行政,解决了三起纠纷,分别为房屋界线纠纷、债务纠纷、土地纠纷。镇政府依法裁决,当事人不服,到县法制办申请复议。县法制办复议后,当事人对复议结果表示满意。几起案件的处理,充分体现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提高了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了法律认识。通过法制办万秀英主任的讲解,对依法行政有了更深的了解,体会如下:

一、 依法行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恰当地规范政府行为,如何规范好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政府从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状态顺利过渡到依法统筹、掌握全局、适当管理、做好服务的轨道上来。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直接的、微观的权力无限式的管理方式,是一种高度集权、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管理方式。在当前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下,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已经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通过依法行政,把企业生产经营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社会总要求的基本平衡,使行政管理切实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政府不仅应按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二、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战略方针。法律是人民制定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民固然得遵守,但依法治国的主要特征首先在于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行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依据代表人民意志的法律,模范地遵守法律行使行政机关职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政府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事务。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贯彻人民的意志,履行人民的重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了使政府有效而正确地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管理好各项事务,就必须通过正确执法,用法律来规范、保障和制约政府行为。目前,我国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有较大提高,如果我们不按法律、法规要求办事,人民群众不会答应,势必影响党群干部关系,影响社会稳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严格地依法行政。

三、 依法行政是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的要求

从国家要求依法行政的内涵看,它包含着法律保留、法律优先、职权法定、依据法律行政职责与行政职权相统一等内容。而依据法律职责和职权相统一,则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职权是宪法、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它与公民的权力不同,公民的权力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但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既不能放弃,更必须严格行使。行政主体在享有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行政职责是义务,不能抛弃或违反。否则,行政职权将会削弱或膨胀。仅凭命令、凭局部经验,凭长官意志进行管理,就易造成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的任意性,以致滥用权力。有的行政机关把职权等同于公民的要求,愿意行使就行使,不愿行使就搁置,这些都是行政职权的滥用。行政职责则要求行政机关切实履行职务,不得失职;必须遵守权限,不得越权。违法施政应当受到地方国家机关的追究和人民群众的指控。所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是依据法律、保证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体现依法行政的核心所在,有依法行使职权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四、 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宪法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体现

党中央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政治体制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依法行政是人民民主国家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行政权力的行使具有快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政府行政机关拥有这种即时即事决策的权力,随时随地都会给社会公民带来巨大影响。所以,迫切要求全面地实行法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要求摒弃与封建专制残余及某些个人偏见相联系的人治因素,摒弃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人治现象,实现全社会普遍平等和依法办事的法治要求,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律至上,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受制于法律。因此,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限制和约束,也是广大公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手段。

五、 今后努力方向

(一)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观念

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依法行政和建设法制型政府的学习讲座,参加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的集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强自学、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努力将《宪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学全、学实、记牢,真正把精神吃透,努力提高法律素质,确保在实际工作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政。

(二)严格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

作为镇政府一名副镇长,在今后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工作,管好自己该管的事情,绝不违法插手各类政府管理权限以外的事情,不断规范分管部门的行政许可权限和程序,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绝不允许相关单位擅自审批或要求审批,并严格审批程序,杜绝各种违法行业,确保各项审批活动都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依法进行。

(三)依托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经济发展

要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自身作用,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立在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之间、重在间接管理,在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之间,重在动态管理,在事前管理和事后监督之间,重在事后监督,在管理与服务之间,强调服务的管理方式,切实发挥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把重点放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严格对重要领域的行政监管等方面上来,减少项目审批环节、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增强企业发展的自主性。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限定政府法制的范围,建设法制型政府。积极参与政府自身建设,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要求,求真务实做好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

(四)强化法制教育,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为政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法队伍是建设法制型政府的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今后我将努力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努力实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经常化、内容具体化,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的行为,认真执行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基本要求,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努力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公开化,对执法违法、执法过错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身作则,使我镇的依法行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

对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并提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六个方面的措施,目的就是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要建设法治政府,就必须推进依法行政。推进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途径。对推进依法行政,本人有这样几点思考。

第一,要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提高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依法行政,靠的是各级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他们是行政行为的具体实施者,其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推进。因此,要花大力气加强对行政主体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

第二,要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规范行政行为。要依法规范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规定其行政权力、责任和义务,使其实施行政行为有法律依据,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其行政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履行相应的义务。对行政违法行为和行政不当行为要有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追究制度、行政行为纠正制度、对被管理者损失的补偿制度等,督促其依法行政。

第三,要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完善监督制度。要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监督体系,使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也使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四,要推进依法行政,还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的历史,缺乏法治传统、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国家。要有效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花大力气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使法律深入人心,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大环境,使依法行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基础。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