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基层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基层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 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分化与组合, 同时, 对统一战线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充分认识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统战工作积极服从、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责无旁贷。在具体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各项任务中,基层统战工作应当适应新期待,肩负新责任,做出新贡献。

一、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是基层统战发展的必然要求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根本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带来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生产领域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 社会消费分层及收入分层现象不断加剧, 不同群体的利益和矛盾分化也更加明显, 使当前社会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结构, 从而推动了基层统战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延伸。以往主要着眼于单一领域的统战工作开始逐步扩大到经济、社会等领域, 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

2、统战成员范围的扩大是直接因素

随着社会的转型, 社会成员间的分化与组合不断加剧, 阶层、职业、身份、地域等方面的流动变化逐渐加大, 统战成员更加社会化和复杂化, 尤其是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阶层的出现对基层统战工作提出新要求。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对新的社会阶层的20字工作方针, 即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 新的社会阶层成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统战成员的高度社会化必然要求统战工作的布局社会化, 由此推动统战工作由上层延伸到基层, 由大城市延伸到乡镇、社区、村(居), 由机关单位延伸到各类社会团体、非公企业等多个领域。

3、统战组织基础的变化是推动因素

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变, 统战工作更趋向于基层,而“上热、中温、下凉”的组织基础现象依然存在,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方式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分化, 大量社会成员已由单位人成为社会人, 单位体系的社会动员力量明显下降, 相对地弱化统战工作原来赖以开展的组织基础。而各类社会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 层次不断提高, 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各类社会组织日益成为公民尤其是新阶层人士参与社会发展、实行民主监督、维护权益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为统一战线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任务。

二、基层统战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思路

一是搭建履职平台,发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稳压器”作用。

抓住各级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推进社会建设的新机遇,面对当前社会结构和统战内部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以畅通参与和服务通道为着眼点,积极推进统战工作不断向基层农村和社区延伸、向新的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组织延伸、向特殊的社会群体延伸、向网络信息平台延伸、向思想道德领域延伸,不断扩大统战工作的社会开放度,提高统战工作的社会参与面,拓宽统战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领域和范围。通过打造以上这些工作平台,延伸工作触角,积极地组织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积极地参政议政,充分尊重并保护好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更好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推动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打造独特优势,发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粘合剂”作用。

统战工作本身就是党的群众工作,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统一战线的广大成员就是各个界别中的代表人士,直接来自于人民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同时,统一战线渠道畅通、上通下达,统战工作对象分布范围宽广,社会联系面十分广泛,能够接触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群众。所以要利用好、发挥好自身的优势,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参观视察、座谈交流、联谊交友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各界群众的联系,与他们进行零距离地接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积极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中的非公经济人士在创造财富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大力开展扶贫开发、救急助弱、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尽可能地帮助困难群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困难群体渡难关,切身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创造良好环境,发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助推器”作用。

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汇聚力量。所以从本质上讲,统一战线工作就是联系人、团结人的工作。高度重视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及时掌握社会各方面群

基层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第2页

众、各阶层人士的思想动态,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全面客观地看待形势,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促进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联系,真心实意地打交道、交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利益表达、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要与广大统战成员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体谅包容中求同存异,在交流沟通中加深理解,不断地扩大团结面,把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都紧紧地团结在统一战线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为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推进基层统战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统战工作服从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是其发展的必然,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基层统战工作机制, 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工作思路,强化“三大作用”

首先是选准角度,发挥优势,强化服务经济作用。要充分发挥统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积极支持和帮助代表人士通过多种方式参政议政,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其次是协调关系,加强联络,强化凝聚人心作用。要积极主动协调统一战线五大关系,注意发现、培养、选拔党外代表性人士,为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创造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再次是严格管理,加强引导,强化维护稳定作用。针对辖区信教群众和宗教活动场所较多的情况,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支持各宗教场所加强自身建设,培养爱国爱教的新一代代表人士,促进宗教活动正常健康开展,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创新工作内容,实现“三大延伸”

首先是统战工作领域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延伸。动员和组织统战成员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要求,重点在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参政议政、出谋献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二是统战工作范围从本区域向海外延伸。加强与港澳台、海外社团和代表人士的联络联谊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凝心聚力促发展。三是统战工作中心从镇级层面向社区层面延伸。要深入社区调查了解社区统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手把做好社区统战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三大转变”

首先是从坐等领导支持向主动争取领导重视转变。加大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勤思考,常汇报,积极争取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改善统战部门的工作条件。其次是从统战部门独自开展工作向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转变。要积极探索,努力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参与的区(县)统战工作新机制。再次是从以统战部门为中心开展工作向形成镇、村(居)两级网络转变。加强村(居)统战干部的培训,调动村居统战干部做好统战工作的积极性,健全基层统战工作网络,确保党的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深入细致的贯彻落实。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县级公安机关是参与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内涵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自身实践谈一下粗浅看法。

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基层公安机关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是公安工作从理念到方法的重大转变。

(一)准确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在我国政治体制下,社会管理是指党委、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进行协调、组织、监控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的过程。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正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传统的社会管理是把社会管住、不出乱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不仅是把社会管住,而且要增加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

基层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热情服务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一是保障民安。如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变“被动防”为“主动防”。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两抢一盗”犯罪等。进一步加强交通、消防和危爆物品管理等,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对民生的重视。二是维护民权。坚持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理念,用足用好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仅保护好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使之在人身权、财产权等方面都得以抚慰,还要维护好犯罪嫌疑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执法,增强他们的理解与信任。三是促进民和。树立和谐理念,讲究工作方法,致力于化解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在治安行政调解中,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因家庭、邻里、同事之间纠纷引起的其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尽量调解处理等。

(三)充分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公安机关在传统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不断显现。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矛盾涉及的领域广、波及的群体多,各种难以预料的社会风险明显增多,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就我县情况看,每年因回汉民纠纷、医患纠纷、征地拆迁、交通肇事逃逸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余起,且有不断增加趋势,这些群体性事件群众关注度高,影响社会稳定。基层公安机关只有通过变革,不断提升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才能进一步增强履行职责任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的原则

原则具有指导性作用,不同的原则会产生不同的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视野和方法。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出发,找到创新的理念和方法。

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在“探索”中创新。探索是研究、是发展,探索的实质就是创新。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在探索中创新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积极探索维护政治稳定问题,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难题;积极探索打击违法犯罪问题,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经济领域犯罪难题;积极探索治安管理问题,解决好“社会人”、特殊人群、公共安全管理难题;积极探索互联网管理问题,把握好网上斗争的主动权;积极探索队伍管理问题,解决好盘活警力资源,激发队伍活力难题。二是在“比较”中创新。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发现,才有创新。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面对基层公安工作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基层公安机关只有跳出公安看公安,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队伍抓队伍,用开放的境界和心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克服和纠正自身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在“扬弃”中创新。创新不是全盘否定,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扬弃”是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基层机关要继承过去公安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当前社会治安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内在规律,找出破解办法,创新工作措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社会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者应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灵活

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第2页

有效的措施。当前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一要在当前警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刑警、交警、治安、消防、国保、网监、出入境等部门和警种,紧密合作,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措施,努力推进警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二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要争取把流动人口管理,特殊人群帮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等内容列入政府规划。

(二)密切联系群众,和谐警民关系。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基层公安机关要十分重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大走访”,主动和群众沟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动,使公安工作主动走向群众、贴近群众,为管理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载体,充分宣传公安工作;推行阳光警务,扩大警务公开的范围和深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三是采取召开座谈会、警民联系会、警营开放日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求,有针对性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四是加强派出所等一线执法单位在接处警、治安管理、执法办案等方面的监督,有效遏制工作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现象,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

(三)排查化解矛盾,转变工作方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推进,必然带来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从宏观层面看,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但从某一群体或个体看,则又可能存在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期公安机关面临的社会矛盾大多属于利益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方式上,要从重视打击、控制向重视协商、协调方面转变。一是坚持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加强信息预警,重视源头治理,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二是坚持发展的理念。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三是坚持有限警务的理念。明确基层公安机关化解矛盾纠纷的范围、重点,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及时移交,不能什么都管,结果什么也管不好。注意邀请乡村干部及相关人员参与调解,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四)抓好机制建设,确保工作的连续性。社会管理是具有长期性特征,只有加强机制建设,推进工作的常态化,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等新方法,对实有人口,暂住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实行档案管理、动态管理,解决好人口管理服务问题。二是建立健全打击效能提升机制。抓住影响辖区稳定的命案、“两抢一盗”、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等热点问题,认真研究违法犯罪的活动规律、特点,改进严打方式,做大做强打击犯罪主业。三是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创新公安行政管理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机制。建立点线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五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以“大情报”系统建设应用为抓手,探索建立刑侦、治安管理与防控、基础工作之间的情报共享协作机制,规范信息研判、信息传递、实战应用流程,实现信息与实战的高度融合。

做好统战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我们XX县委统战部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当前重要工作,按照中央要求,联系XX农村发展实际,发挥部门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牵线搭桥,找准着力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困难很多,压力很大,没有足够的知识、科技、氛围、资金作保障,一切只能是空谈。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下移工作重心,找准能够直接作用到基层的工作突破口,在新农村建设中搭建了“三个桥梁”:
一是政策宣传的桥梁。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首先要看群众理解不理解、支持不支持,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对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优惠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先后组织党校理论教员开展新农村建设主题调研10余次,召集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观看政策宣传片10余部,利用信教群众集会宣传20余次,编发简要读本3000余册,确保了这一政策的宣传到位。二是科技指导的桥梁。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科技化水平是关键。我们广泛联系党外科技人才和各方专家,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目的,组织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和农村基层负责人培训计划,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造就了一大批种养能手、经营能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截止目前,一共举办培训班13期,毕业学员累计达到256人,使得全县221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了土专家。三是资金投入的桥梁。新农村建设,投入是保障。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要求,积极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发动工商企业拿出资金,投入社会事业,为农民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为解决农民子弟上学难的问题,我们发动各行各业的精英积极捐资,创办了教育基金,已累计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款万元。在“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中,为解决各村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我们积极号召厂矿企业、在外工作人士捐款修路,两年来共集资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状况。
二、调动资源,找准切入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的关键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大农业的产出,才能确保农民长期得实惠、农村长期得繁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围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目标,调动各方面资源,做到了“三个先锋”:
一是做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先锋。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按照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增进效益、协调发展的要求,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我们聘请了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对全县32个村进行了调研,拿出了三点调产指导意见,即:在产品结构上,向优质、专用、绿色、特色、特色发展,积极鼓励隆化小杂粮、大棚精细蔬菜、乳制品产业做强做大;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发展名、优、新、特品种,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尧森、舜都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在就业结构上,引导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以农产品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积极发挥县劳动就业中心的中介作用,并加强对转移农民的培训。二是做到了农业工业化的先锋。我们积极号召工矿企业转产农业和畜禽养殖业,在我们的鼓励下,2005年,冶南冶炼企业老板1200万元建起了冶南奶牛场,老官庄铁厂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老官庄奶牛场,殿儿垣煤矿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兴隆奶牛场,这些企业转产发展奶牛业后,安置了富余劳力,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发展后劲,将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变为产业链条上的生产者,将农田河流变为产业化经营的工厂车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的政治待遇,将他们吸引进统一战线中来,使他们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急先锋。三是做到了农产品走出去的先锋。我们广泛联系我县在外人士,使他们了解本地产品,宣传本地产品,推销本地产品,使他们的社会资源变为我县农产品的销售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我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给他们最大的权限,最优的待遇,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村“能人”参与家产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三、激活主体,找准关节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们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最终目标,深入研究农民所需、所急、所盼,加大对农民的引导力度和服务力度,畅通了“三个渠道”:
一是畅通了信息服务渠道。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生产力,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畅。我们联系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专家,建立了联系点制度,通过电话联系,提前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预测。借助全省网络村村通工程,我们多方联系资金,联合移动通信公司,将网络引进农户,使网络进户率达到了85以上,推动了农业信息化进程。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将市场信息提供给农民,并接受农民咨询。二是畅通了农民培训渠道。我们联合XX中学、职业中学、司法局、商务局等单位,组建了一支集文化、市场、法律、科技于一体的农民培训教师队伍,通过新闻媒体、下乡入户、设立咨询点、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科技素质和交际素质。一年来,共录制培训VCD35盘,在电视台专题播放60余次,专题培训100余场,受教育农民达10万余人次。三是畅通了农民转移渠道。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但不能仅仅把农民送出去当作终极目标,我们在转移农民工作中,抓住两个环节,一是转移前要培训,利用县职业中学,利用财政拨款,免费对农民进行各种知识的培训,使农民有一技之长,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二是转移时要有目的,要联系和我县主导产业有联系的企业,送农民出去,即挣了钱,又学了技术,输出一个农民,迎回一个产业工人。从2004年10月到现在,全县累计向县外输出劳务13500人,就地转移35000人,输出和转移劳力总计达485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4.8亿元,基本上实现了农村劳动力有效就业。

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6月18日上午,县委中心组第39次(扩大)理论学习会,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魏晓蕾为全县干部作的《统一战线基本理论与政策》专题讲座。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统战工作的认识。

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发生变化,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肩负着协调各阶级、各政党、各阶层、各团体和各族人民代表人士关系的重任。

统战工作在社会和谐方面举足轻重,城管局作为县政府的具体办事机构更接近民众,要认真完成县委统战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各项工作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势头,积极推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维护县城和谐稳定发展。

做好统战工作,就是要发挥其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做好统战工作,就是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做好统战工作,就是要发挥其智囊团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力量支持。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为统战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要将统战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加强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机关干部进行统战政策学习。

二是把握县城工作重点,提高统战工作整体水平。以乡镇为依托,建立由稳定的统战人士参与的骨干队伍,形成县、乡、统战人士组成的三级统战工作体系。

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打牢统战工作基础。对县、乡统战干部进行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方针等政策和理论培训;对统战对象要加强统战政策的宣传,让大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响应统战工作。

四是加强服务意识,促进全县、乡镇和谐建设。对需要生活照顾的统战对象,随时提供帮助;对需要了解政策的,及时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与服务,使统战对象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能积极参加爱心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

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曝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匹马杀出天下,只有团结一切力量,才能使**的发展之路更平坦,才能使**和谐健康发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通过团结社会各界人士,为构建和谐美丽**作出贡献。

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


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文章标题: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
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

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研究加强和改善企业统战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五必须”作一思考。
一、必须有强烈的统战意识
要按照统战工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特点,结合党委工作实际,突出“三变”,增强统战意识。
一是变陈为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当前一些同志对统战工作上存在一些陈旧观念,比较突出的是:“统战工作就是做少数人的工作”,“企业就是出产品,出效益,抓统战不是企业的任务”。这些观念影响着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开展,必须加以消除。
二是变少数人办统战为全员办统战,组建“大统战”网络。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统战政策、方针、目标、任务,使统战工作入心入脑。同时,要走群众路线,形成全员性的关心统战工作,支持统战工作,参与统战工作的氛围,改变少数人办统战的状况,使统战工作建立在群众性的基础之上。
三是变被动抓统战为主动抓统战,巩固提高统战效果。企业基层党委对统战工作也要主动安排,并作为党委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效果,使统战工作贯穿于党委工作的全过程。
二、必须掌握统战成员的基本情况
1、必须掌握统战成员的家庭情况。统战成员家庭情况的特点一般来说结构较为复杂,旁系亲属较多。因而,要细致了解统战对象家庭结构,人口状况,经济情况,生活特点,并建档立案,便于做好一人一事的统战工作。2、掌握统战成员的思想情况。统战成员与外界接触较多,信息来源较广,思想比较活跃。及时掌握统战成员的思想动态,是做好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3、掌握统战成员的工作情况。企业统战成员工作岗位分布比较广泛,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要求。掌握统战成员对工作的各方面要求、建议,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的困难,引导他们发挥一技之长,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4、掌握统战成员的个人兴趣,特长情况。了解和掌握统战成员的这类情况,便于在组织统战成员开展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统战成员不同特点和专长,安排和组织好统战工作各项活动,以发挥统战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必须与统战成员交朋友,在相互信任中共同做好统战工作
与统战成员交朋友,要突出“三送三增”。送思想,增信任。与统战成员交朋友,重要的是思想见面,充分地与统战成员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交谈认识,在交流中增强了解,增进信任,建立良好的互信互谅关系,这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基础。
送精神,增热情。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某种程度上,精神比物质更需求。定期组织统战成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给统战成员送去精神食粮,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听取他们对企业改革、生产组织、企业管理方面的意见,并采纳其合理化建议。
送温暖,增友谊。统战成员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工作在不同的岗位,难免在家庭、生活、工作中出现意外的困难。因此,要本着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的原则,及时了解他们的期望,并实事求是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巩固和发展党组织与统战人员的深情厚谊。
四、必须充分发挥统战成员的作用
1、桥梁作用。通过统战成员的工作,把党的统战方针、目标、任务传递到一切爱国人士和热心社会主义建设的有识之士之中,这对促进统战工作极为有益。
2、统战作用。统战工作一靠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具体工作进行落实,二靠统战成员通过自身的感受,把统战的目标传播到各个层面,这是统战成员在统战工人中特定的作用。为此,要创造条件,为统战成员提供方便,充分发挥他们在统战工作中的作用。
3、专长作用。统战人员是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针对每一位统战成员的不同特长,把他们安排在专业对口的岗位,并为他们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能力,改善企业管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促进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必须规范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基本制度
其一、统战责任人制。党委应有专人负责,在党支部设立兼职责任人,使统战工作在企业基层得到落实。
其二、统战例会制。由党委统战责任人召集,定期召开统战例会,专题研究统战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其三、统战信息建档制。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信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上级组织对统战工作的指示及工作安排;二是职工群众对党委统战工作的建议;三是统战人员家庭、生活、工作、思想动态;四是统战成员对党委统战工作的要求。党委要充分利用统战信息档案,增强统战工作的针对性。
其四、统战情况通报制。建立企业基层统战情况通报制,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通报工作动态。传达上级统战工作指示精神,党委对统战工人要点,要求和任务;第二,通报党委有关重大政策和向统战成员通报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分配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

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等情况,并听取统战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改进工作;第三,通报形势。介绍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以激励统战人员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
企业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五必须”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