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心得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心得”,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心得

3月18日—21日,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我和来自泰安各县市的教师共计200余人聚集在美丽的泰山学院,满怀着期望与渴盼,欣喜与兴奋,参加2016年泰安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三天的时间认真听取了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董金裕的《从积累到内化——谈儒学推广之道》的报告,台北丽山中学徐茂韦老师的《论语解读》,鲁东大学苏景春谈《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新泰曹晶老师《关于教师成长那些事儿》的思考,泰山学院郑冬梅教授关于《教师礼仪专题》,济南大学王本法教授的关于《求身心和谐,谋生命健康》等报告。不同风格的报告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接受了洗礼,再次体会到工作以后学习的乐趣。

现将自己的培训心得分享如下:

(1)传统文化——必须坚守的教育阵地

纪伯伦曾经说过:"这个世界走得太快以致忘了为什么出发".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可是我们传统老祖宗的东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一点来自台湾的两位专家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在台湾,尽管经历了一段时间传统文化课程的冰霜期,但是在许多有远见的教师和学者的一再坚持下,他们重新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他们的教师和学生身上都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味道。相比而言,我们大陆这边的课程对于传统文化却多有忽视,尽管很多学校也开了这门课,但是大多形同虚设。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为高考的指挥棒服务,而不是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

有人说:台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块阵地。不知道这句话是否为真,但至少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我们的教育已经在远离传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时候改变了。

(2)数字化时代——传统教育的新挑战

不管你愿不愿意,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不管你能不能接受,教育数字化已经成大势所趋。近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来自鲁东大学的苏景春教授指出:数字化时代是从信息化转向高概念时代。数字化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自己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学学习内容;课堂上,再将预习中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教师可直接展示相关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一般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一会儿,然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答、补充或者延伸。这样的课堂聚焦了学生的学,至少从模式上改变了学生的地位。

虽然我们了解到翻转课堂的很多优点,但是面对新的事物我们总是也会提出我们的疑问或者困惑。比如头脑中又会冒出这样的问题:"翻转课堂"是否会成为新一轮"一刀切"式的课改、折腾教师的"大跃进运动"?或者变成应试教育的新"助手"?还有身边的同事也提出了更多的具体操作困惑。比如,哪些学科更适合"先学后教"式的"翻转课堂"?是不是同一学科的每一部分知识都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我知道我们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大胆使用新模式,在试验中总结出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学习永远在路上——教师的个人成长

在本次培训我们有幸认识了一位身边的优秀老师——来自新泰的向阳实验学校的教师——曹晶。曹晶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利用碎片化时间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自己也得到了飞快地成长。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教务处主任,继而成为学校的副校长。从曹晶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师德高尚、师能全面、教艺精湛、教技突出。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干教师毕生的追求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不沦为一名庸俗的教师,而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呢?我想曹老师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终生学习,陶冶情操 ;身体力行,注重修养 ;人格魅力,实至名归; 细心积累,厚积薄发 .我最为感动的是曹老师的敬业精神,每次对待新的任务她老师都会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每次完成都有体现出曹老师的认真态度,不苟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会鞭策我继续前行。

(4)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意味着对儿童生命世界的引领和人类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尽管我们目前的教师职业活动还很难达到这一高度,但至少我们内心中应该怀有一份敬意,不至于使教师职业堕落为纯然谋生的职业,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心灵性。在每一位老师的报告中,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来自一线的普通老师,无论是大陆的教师还是宝岛台湾的教师,我都深切的体会到了每位老师从职业中感受的幸福。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从教育研究中体会自己的幸福人生。

成长永远在路上,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经历国培 发展自我

**年底,接到学校通知,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我有些不情愿,原因有两点,第一、专业不对口,我是语文老师,却培训科学学科。第二、我家没安装网线,上不了网。当我想推拖时,校长的一番话让我打消了推拖的念头,校长说,很难得的机会,网上远程培训是这些年的发展趋势,许多农村都实现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没有坏处。我抱着克服困难,尽力而为的态度开始了培训。

体验与感受

首先,我解决了没有网路的问题,接着就按学校给的地址去登陆报名。没想到三天都无法进入,好在有一起参加培训的同事帮了忙,终于打开了国培的网页大门。当我看到专家的讲座视频时,我更加兴奋,并拿起纸笔,认真地做起笔记。小学科学的内容相对简单,我能理解。此次培训内容是八个专题,每一专题都有专家的讲座,示范课及一两道作业。第一次登陆后,我熟悉了这种培训形式,并试着用鼠标点点这儿,点点那儿,打开了一些其他的

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研修班学习心得


2012年6月25日至7月4日,有幸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研修班的学习。在培训学习期间中,我克服了旅途的劳累和身体的不适,遵守培训研修学习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聆听邹寿元、黄牧航、闫德明等专家学者们的专题讲座及生物科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们再次讲授的专业课知识,同时还与各兄弟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转眼之间,十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时间虽短,感触良多,收获也不少。下面是我的粗浅体会。

一、 开拓视野,充实自己

知识是要不断的更新的。特别是生物科学发展是很快的,知识更新很快,教材的知识总是具有滞后性,所以尽管教学多年,却总会在教学中发现知识不够用,迫切需要获取相关的新的专业知识。这次的学习,生科院安排的结合中学教学中各方块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拓展,以及在课堂内外的与老师们与同行的交流探讨,对原先模糊不清的变得明晰了,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而欣喜。例如,听了黄秀明老师的动物生理课的拓展后,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变化等知识更加明了。听了宾金华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的课后,对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更加清晰。周先叶老师的关于种群的增长及调节的授课,再加上课堂的讨论,原先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每个老师的授课,都有让我有所收获的的地方,很感激这些的老师的认真负责。

二、 促进思考,发现不足

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多,为什么别人能做得那么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而我就不能呢?邹寿元老师也是一线老师,相信在华附的教学任务也不轻,为什么能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并取得相当不俗的成绩,比如单单是50多篇的论文这一数字就让我们觉得怎么可能做到?肖小亮老师也是一线老师,很年轻,只能XX年的教龄,可是你看他从带学生做课外活动到做综合实践活动到做课题研究,并出书,所获得的那么多的各级的奖项等等丰硕的成果不得不令人佩服!也许,正如闫德明老师和肖小亮老师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比别人多一点。对,比别人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的行动,多一点的付出!这就是成功的秘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教学的有心人,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三、 激发信心和热情中学教师能做研究?在此之前,总觉得是不可能的,聆听了专家们(如邹寿元老师)对教研的诠释,理解到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中小学教学研究应属于应用型研究,应定位为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上所进行的研究。定位清晰之后,打消了我的怀疑,原来,中学教师也能做研究的。专家们又“手把手”地传授地做研究的基本方法。黄牧航教授的“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门化”以及李娘辉老师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打开了做教研的一扇窗,接下来当我们尝试做课题研究时就可依样画葫芦了。我的信心和热情被激发出来,是的,要转变观念,不要只想当个教师匠,相信,当我们有了信念,坚持做教学的的有心人,我们也可以做教研,也可以把教师这一职业做得专业化。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是很容易变成庸散的懒惰的。正如此前的状态,每天忙着日常的教学工作,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做试题,周而复始,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的思考,没有时间对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没有总结没有提炼。感谢这次的培训机会,让我能重新回到母校,做回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促进师生不断进步。

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进修心得领会


20xx年xx月xx日,我作为首批学员,荣幸地参加xx省教导学院举办的国培筹划——省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培训进修。起重要感激省教导厅为我们搭建的┞封样一次难灯揭捉习和交换的平台;其次要感激张xx院长和万xx师长教师严密细心地工作,使我们在培训进修的每一天都认为收成很大年夜。我们深知参加本次集中培训对本身来说意味着什么。固然天很冷,但我们珍爱此次进修的每一天,不放过进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我们都在尽力地进修,力争做到不辜负黉舍引导的期望。在培训进修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触感染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全部培训的过程就似乎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发!同时又仿佛是一剂“高兴剂”,给了我无穷的工作豪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做个有良知的教师,对学生须要关怀时不会淡然忽视,更不会动辄体罚凌辱孩子幼小的心灵。教师的忽视轻易导致学生自卑,影响到他们平生,教师的体罚凌辱更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健全。给孩子一点呵护,一点鼓励,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成,不是很好的事吗?

其次,关于教师师德问题。

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我们全国教导界的专家、学者对教导方面的前沿的思虑、精辟的理论、独到的看法,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聆听潦攀赖大年夜川传授的《做个好师长教师》《语文教导理念》,南昌市教科所师长教师王玲湘的《古诗文教授教化研究与实践》,青山湖教研室曲青亚师长教师的《小学语文的长文短教》,浙江金晓芳师长教师的《低年级游戏教授教化的实践与研究》等。大年夜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常识和做学问的办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导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研究、尽心尽责的那种酷爱工作,酷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情势;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动!让我感染!学生教授教化治理若何做?几年来的辛苦摸索,留下太多的茫然邮攀困惑!在教授教化过程中,无论给我们上课的是有名专家,照样通俗的师长教师,没有那一个不是谨小慎微的。这些,让我坦荡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改变了不雅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逝世地思虑如今所面对的挑衅与机会,更卖力地思虑将来的路若何去走。在这里就大年夜听取的申报中浅谈几点本身的感悟。

总之,经由过程这十几天的培训,我坦荡了视野,进修了很多的教导教授教化的新理念,新思想,大年夜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年夜地鼓舞,这必将为我往后的教导教授教化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感化。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喷鼻。”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将赓续地进修理论常识,用理论指导教授教化实践,研究和摸索教导、教授教化规律,把科研和教授教化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本身具有所教授教化常识方面的前瞻性。

起首,若何成为有效教师、成为一个聪明的师长教师?专家们认为要做反思—研究型教师。课余反复思虑后,懂得个中深意。国之成长,教导为先,百年大年夜计,教导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导,没有高质量的教导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教师程度的进步显得有为重要。一个优良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有效的教师然后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师长教师。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教导是要倾泻爱的,做一个有着崇高师德的教师,应当是最根本的请求。师德是教导的魂魄。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义务心的学生。对于将来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是不健全的,唯有德才兼备才是社会成长的中坚力量。那么学生的德才除了家庭教导的影响之外,黉舍教导是重要阵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不容忽视的,好苗结好不雅,好苗要靠教师培养。

在全部培训中有几个问题经常激发我长时光的思虑,起首是赖大年夜仁师长教师提出的《做个好师长教师》的问题,还有吴xx师长教师谈到的小学语文教授教化中的问题。

如安在教授教化中具备优胜师德?我想那就是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教师。中国仁攀历来崇尚儒道,但在经济转型、全球化的今天,浮躁充斥着全部社会,校园也不例外,早已不是一片净土。所以,这也是大年夜上到下要进行师德教导的重要原因。

人无完人,教师也是通俗的人,在工作中也会有各类掉误产生,但只要保持住教师的良知,让优胜的师德影响学生,就是成功了。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