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大学新生不满所学专业,志愿填报失败是主因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六成大学新生不满所学专业,志愿填报失败是主因”,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嘿,20xx年,是真的来了。纵观考生相,有在眼睛一睁一闭中照常过着每一天的;有争分夺秒K书型的;还有心里想着改变但高呼着思想有多远,考试就给我离远点的经历了前段时间的大考小考,总结回顾自己的学习,进步了吗?收获了吗?站在20xx年的齿轮上,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当新年的阳光打在你脸上的时候,你是否应该用一种新的态度、新的认识、新的面貌去赢接20xx年的高考呢?我们希望,下一次和你见面时,阳光已经照亮你的梦想。

拿到我们本期杂志,看到志愿两字时,你是否还会倔强地说:那是高考之后的事儿啊,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如果你现在还是这种想法,那笔者只能摇摇头说你out了!

问话志愿,还等什么

《中国教育报》在20xx年高考后曾以《高考招录检验考生和家长智慧》为题对考生志愿进行了分析,并把许多考生选专业形象地称之为盲人摸象。笔者认为,这些考生之所以失明,是因为缺乏赖以明察的基础,之所以缺乏明察的基础,是因为缺乏充分的准备。而要准备充分,是需要花精力和时间的,但许多考生和家长往往却认为填报志愿也就两三天的事,高考后甚至成绩公布后再准备也不迟,但这样的准备是难以做到充分的。最后在填报志愿时只能是举棋不定,左右徘徊。希望你们在看了以下的内容之后,能够对志愿有新的认识。

这是一个,注定要被疑问缠绕的话题

这是一个注定要被疑问缠绕的话题。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会有因为志愿问题导致落榜的考生悔不当初!其实,也有为数不少的已经走进大学的新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发出同样的感叹。

前不久,据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经济导报》报道:本科新生和高职高专新生对就读专业的满意度分别为40%、42%;有60%的本科新生和58%的高职高专新生对就读专业很不满意和不满意。据称,这是专门跟踪调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截至20xx年11月15日的数据。

六成新生? 如此高的比例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也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而某省20xx年两位考生的高考志愿留下的一连串疑问,则会让你有些难以解惑。

太多的疑惑,

这志愿让人难以揣摩

先来看落榜生小斐的志愿。小斐是理科考生,所在省当年本科一批理科省控线为498分,这位考生高考成绩为493分,因是省级三好生,可享受10分加分,加分后的投档成绩为503分、超省控线5分。但小斐却在录取前填报志愿时未填本一院校志愿。是要放弃本一院校?可小斐却在本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了本一征集志愿。是因为无校可选?在所剩无几的征集院校中她却尽其志愿表所限,填满了4所高校。是因为当初填报志愿时认为自己498分的高考成绩未上本一线?难道当初不知道自己还有10分的加分?是因为自己在本一院校中没有竞争优势,而把志愿的重点放在了本二院校?太多的疑惑,还真让人难以揣摩。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小斐志愿吧。

小斐所填本一征集(平行)志愿A、B、C、D院校分别为重庆医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所填本二(梯度)志愿第一至第三院校为:上海海关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在本一征集志愿投档中,小斐被投进本一征集志愿D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因本一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被投D院校,说明该生投档成绩未上所填A、B、C征集院校投档线。结果,因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征集录取分为507分,以所报专业满,不服从专业调剂为由将其退档。

从小斐所报北京体育大学专业志愿看,所报专业仅新闻学(体育新闻)一个,也许考生并不看好其他专业,也许考生因为自己的成绩在一本无多少优势,而把宝压在了本二院校,从策略上说可以理解。但从其所填二本志愿看,疏漏明显。其所填第一志愿院校上海海关学院录取分历年较高,小斐虽有加分垫着,也未能攀上这一高枝(录取分数线507分)。上海海关学院20xx年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早在升格前的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时代,就以其高超的录取分数线让许多上了二本线的考生也只能敬而远之。该校在20xx年小斐所在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为556分,远超专科省控线(460分)近100分,直逼当年一本省控制线(560分)。而升格后的本科时代,该校在小斐所在省虽为二本批次录取,其录取分数线却让许多上了一本线的考生也要冒一身冷汗,如该校20xx年录取分数线为644分,超本二省控线(534分)111分,超本一线(593分)就高达51分!

考生所在省二本为梯度与平行相结合的志愿模式,即第一与第二(平行)志愿之间为梯度志愿,第二至第四志愿为平行志愿,较之完全平行志愿A院校志愿来说,第一院校志愿应填得更加谨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志愿一旦失误,很有可能失去本批次的机会,且第二平行志愿所填院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多是以这些院校在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未完成计划前提下才有可能。因此第二平行院校志愿则应考虑在近年多有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的院校中进行选择。而该生所选院校近年均在第一志愿就录取满额,没有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的记录。

从小斐的志愿和结果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并没有对所报院校信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填报志愿也就比较茫然,落榜也就难以避免。

如此志愿,

不被疑问缠绕都难

再来看另一位考生小谢的志愿。小谢虽已被云南大学调剂录取,但看了下面该考生的志愿列表,不被疑问缠绕都难。

本一院校及专业(方向)志愿(院校后括号内的数字为该校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数):

A。云南大学(13):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财务管理 服从调剂

B。重庆交通大学(53):

1.工程管理 2.测绘工程 3.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C。贵州大学 (33):

1.土木工程 2.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D。长安大学(47):

1.工程造价 2.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E。大连海事大学(17):

1.电子信息工程 服从调剂

本二院校及专业(方向)志愿(院校后面括号内数字为该校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数):

一。西南交通大学(20):

1.土木工程(工程造价) 2.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3、土木工程(工程检测与评估) 服从调剂

二。重庆邮电大学(4):

1.电子信息工程 服从调剂

三。成都理工大学(75):

1.工程管理 2.测绘工程 3.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四。上海海关学院(1):

1.国际商务 服从调剂

小谢本一至本二院校志愿共填了9所高校。这9所院校的专业志愿,小谢有的只填了1个,有的填了2个,最多的也就3个,但均服从专业调剂。按小谢所在省志愿填报规定,每所院校可填6个专业志愿。小谢为何最多只填3个甚至只填1个专业,却又服从专业调剂?是没有专业可选?小谢所填院校,除上海海关学院和重庆邮电大学分别只有1个和4个可选专业外,其余院校最少也有13个专业可选,最多的达到75个专业。服从专业调剂的小谢既然有专业可选,何不自己先调剂调剂?而服从专业调剂,也就意味着这些院校所列专业均愿意接受。既然均愿意接受,难道就没有相对自己而言更愿意接受的专业?如果有更愿意接受的专业,何以要放弃表达意愿的机会?

小谢的高考志愿给我们留下了的太多疑问,而这些疑问也隐含着填报志愿的艰难,填好志愿更难。看来小谢还真被志愿难住了,似乎对所填院校的专业不甚了解,否则不会将有限的选择权轻易放弃。但愿小谢调剂录取的专业是自己满意的专业,但愿这位大一新生不是那60%中的一员。

填志愿前,

不妨留下充裕的时间先问问自己

一位211院校的招办主任在分析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原因时说,调剂专业,尤其是高分考生调剂专业后很失落,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每年都会听到很多考生抱怨:如果我之前花时间搜集志愿方面的内容,现在就不会这样踌躇不定。假如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要多看志愿几眼。但时间不能倒流,留下的是考生和家长的无奈,而所填志愿呢,其结果难免如同小斐、小谢的那样让人实在看不懂。其实,从笔者搜集的大量案例看,类似小斐、小谢的志愿太多太多。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要不就是认为这所院校也可以,那所院校也不错,举棋难定;要不就是认为这个专业不熟悉,那个专业不了解,无从落笔,其结果,必然匆忙行事,难以正确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院校,或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选择意愿。

因此,填报志愿前不妨给自己留下充裕的时间先问问自己,心仪的院校心中有数了吗?这些院校近年的录取分数搜集了多少?这些高校是否与自己的实力相匹配?这些高校的录取规则了解吗?这些高校的专业了解多少?是否有中意的专业?有没有预防于万一的备选高校和专业?

如此多的信息需要搜集、整理、分析、取舍,对于将要步入20xx年考场的考生来说,半年的时间并不富裕。赶快行动吧,还等什么呢?

FwR816.COm小编推荐

90后新生六成有职业规划


9月,又到大学新生入学时,因为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改革、复杂的社会信息对孩子成长的冲击,每届学生身上都带有一些不同的时代烙印,这一届新生与往届有什么不同?记者带着问题,走进了大连理工大学。

昨日下午,大工机械工程学院20xx级新生辅导员王杨刚从新生寝室走访回来,正跟身边的两名学生干部聊着这届学生身上的变化。以前新生入学的状态用茫然两字形容最贴切,而现在的学生头脑中藏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六成学生是揣着职业规划走进大学的。王杨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许多人对90后颇有争议,但这群孩子们却给了老师很多惊喜。

家长假期帮孩子恶补自理能力

有人说90后孩子离不开父母的保护,观点很片面。不能说他们没有缺点,一些新生不会洗衣服、不会钉扣子、依赖父母给铺床独立生活有点吃力,但他们的适应能力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这是跟往届学生不同的地方。

王杨回忆,5年前新生入学时,不少家长不放心,怕孩子干不好这干不好那。今年新生入学,一名新生最多由8位家长护送过来,乍一看跟从前没啥区别,但仔细了解后发现,家长跟着孩子来大连是顺便旅游,而不是帮孩子分担内务。王杨在了解学生情况时,发现不少家长都有意识的在假期当中,给孩子恶补自理能力,女生通常学习做饭、做针线活,男孩则学习干家务。

即使是生活能力稍差些的学生,他们也能迅速融入大学生活,这也是家长放心离开的原因。入学才四天,不会洗衣服的学生也开始学着洗了,平时在家不干活的学生也开始擦地、擦玻璃了。

王杨告诉记者,学生的变化主要缘于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家长最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从这些生活基础的角度出发关心孩子,现在的家长则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锻炼和发展上。最明显的表现是,以前总有家长怕孩子吃苦,今年学院有360名新生,军训没一个请假的,家长来电话说一定要让孩子锻炼意志,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还没开始军训,学生也表态即使身体不舒服,也要跟着一起去操场,哪怕帮大家拿水、递毛巾,也要跟着集体,这种渴望融入集体的适应力是老师没想到的。

机械学院不再缺跳舞高手

每年迎新生,学生干部之前都已看过新生档案,学生会各部门会根据档案,提前物色有特长的新生作为候选。王杨说,4年前,文艺部干部接到一个才艺突出的新生,会兴奋得大喊几声,像挖到宝一样;现在,走访学生寝室时不经意聊几句,一下午就发现了5名钢琴过九级的学生。过去,机械学院的女生少,办文艺晚会时想找几个会跳舞的女生很难,现在,问谁会跳舞,不少人举手。

现在随意在班级中问几名学生,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学生们因为各自的不同特点,会在学校内迅速找到一些可供交流的话题,形成一种集体协作的氛围。王杨说,就拿将要举办的新生诗朗诵比赛来说,口才好的、文笔好的、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参赛的策划方案。

王杨说,现在很多学生知识面比老师都广,创造性思维能力比以前的学生强很多。这与高中教育环境的变化有关,现在许多高中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渗透了一些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有趣课程。而且,每到假期,学生都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考察活动,这是从前没有过的环境。

刚来就请教就业去向问题

在王杨的电子邮箱里,积攒了几十封家长发送过来的电子邮件,其中有七封是新生报到之前就收到的。我真的很意外,以前哪有家长会给老师发电子邮件啊,沟通都是通过手写信件或是打电话,现在用的则是电子邮件、 Q Q、 M S N现在的学生和家长不仅在使用信息渠道方面进步了,对于学生大学生活的规划,也看得更远了。

王杨告诉记者,前些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主要是嘱咐老师帮忙看管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很少有人会设想将来孩子能发展成什么样。但现在,许多家长在带孩子报到时就着重提到,孩子高中时做过什么社会实践、上大学前参与过什么公益活动,并且跟老师商量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

听报告时,不少家长站起来提问,大连市有关机械制造的企业都有哪些、学校会不会安排学生接触企业等,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只关注寝室的条件好不好、图书馆的规模大不大。王杨说,学校给每个班级都配了一个班导生,负责指导新生的生活困惑,但学生刚入学最先提问的竟是毕业去向。

现在,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深入人心,学生走进大学时,再也不是将来干啥将来再说的状态了,多数学生都是带着想法走进校园的。这样的学生将会带着目标,在大学时光完成自我能力的升级与打造,当他们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将会是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王杨微笑着说。

仅三成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职业规划很重要


截至目前,20xx级新生对就读大学满意的仅为35%,对专业的满意度为44%。昨日,麦可思公布20xx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不少新生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的憧憬与现实存在较大落差,因此高考生在志愿填报前,应更多了解备选大学与专业的信息,包括课程设置、往届毕业生就业流向等。

这份调查显示,20xx级大学新生中,有37%就读的不是高考第一志愿,42%就读的专业也不是第一志愿。即便在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市/自治区前25%的新生中,也有23%未能如愿就读第一志愿大学,38%未能就读第一志愿专业。

在调查的专业中,本科类满意度最高的为土建类(57%),满意度最低的为生物科学类(24%);高职高专专业中,满意度最高的为建筑设计类(58%),满意度最低的为环保类(31%)和计算机类(31%)。而据麦可思此前对20xx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当初选择生物科学类的本科毕业生,以及选择环保类、计算机类的高职毕业生第一理由均为兴趣爱好。因此,麦可思专家提醒,业余兴趣不等于职业兴趣,特别是青春期学生的兴趣具有易变性,而选专业就是选职业,职业具有稳定性,因此,职业规划和志愿填报不可以一味地跟着业余兴趣走。

从不同性别来看,男生满意度最高的本科专业,是土建类(57%);高职高专中,为建筑设计类(56%)、土建施工类(56%);满意度最低的本科专业和高职高专专业均是教育学类。而女生满意度最高的本科专业为心理学类(64%),高职高专的,则为财政金融类(58%);满意度最低的本科专业是公共管理类(28%)和化工与制药类(28%),高职高专的为计算机类(25%)。

六成应届生是“闪辞族”,专家称关键看职业规划


近日,由北京市教委立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新人在短短三年内,变动两次以上工作的占57%,其中,变动三次以上的占32%。昨天,来自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说明了毕业生闪辞现象,第一份工作65%毕业生坚持不了一年。眼下,大批的90后们开始找工作了,企业老板对他们又有什么期待?昨天,由江苏省人社厅举办的企业HR经理进校园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启动,HR向毕业生传授求职技巧。

近七成人的求职花费在千元以下

常有人感叹:高昂求职成本伤不起。毕业生们究竟需要多少求职成本,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近期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几次招聘会上,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对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做了调查,结果让人有些意外,原来找份工作的总费用并不高。调查显示,求职成功花费的总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占了68%;花了一两千元的,有13%的学生;15%的学生花了两三千元;仅4%的人花了3000元以上。

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资深HR经理周海波认为,求职成本一般包括交通费、餐饮费、房租、简历费、置装费等。在本地求职的学生,一般花费在千元左右。求职成本较高的毕业生,一般是去外地找工作,交通费和住宿费占主要花销。他建议,大学生最好在大学期间就规划好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个明确就业目标,想在哪个城市工作。

简历也是很费钱的地方,不少学生的简历很豪华,内容很丰富,但是累赘信息过多,缺少有针对性的求职意向,工作经历填写不完整,自我评价过高等。

提醒

我们最近参加了不少校园招聘会,一场下来,能收到大几十份简历,但我们往往看简历的第一张纸。周海波表示,往往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关注点不一样,多数单位看简历最注重的是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

首份工作65%的人坚持不了一年

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的调查报告还显示,65%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到一年。其中,不到半年就走的,占37.98%。25.58%的只干了一两年,仅9.3%的大学生能干两年以上。

小韩是90后,今年7月份进入一家公司,干了两个月就想跳槽,她形容自己是入错了行,我以为办公室文员只是写写公文和领导讲话稿,没想到事情很多,比如策划组织单位活动,陪领导去酒局应酬,加班赶文案是家常便饭,我觉得疲惫不堪,每天都很焦虑。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唐涛表示,90后员工常玩闪辞,第一次工作持续时间短、频繁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冲动闪辞的原因,分别为缺乏发展空间、工作内容单调乏味和工资待遇不理想。

提醒

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徐博分析,刚工作时心理有落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看毕业生的责任意识以及抗挫折能力,毕业生一进来,不可能马上就能顶上去,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刚工作的第一年月薪也许就2500元,但一年后有可能一下子涨到5000元。

近半数毕业生工作和专业不对口

《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显示,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占55%,不对口的占45%。记者了解到,虽然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没有做这方面的详细调查,但是有一个数据能很好地说明,工作与专业不吻合的占了绝大多数,据统计,当问到毕业生找工作最看重哪些?仅6.84%的人看重专业对口。

你们知道我的专业是什么?徐博昨天在现场问南农大的学生。当他告诉大家,他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这让很多学生吃惊,这也太不对口了吧。我20xx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顺利进入一家知名软件公司上班,月薪平均2000多元,在当年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是两年后,我厌倦这份枯燥的生活,公司曾给我做过职业测评,其实我是个性外向、善于与人沟通的人,而我发现自己所干的工作就是每天对着电脑,有时一天都不说一句话。于是我辞职来到南京,应聘一家外企的HR,而我因为有计算机专业的背景,再加上沟通能力,很轻松地被录用了。

提醒

徐博认为,工作与专业吻合并不是十分重要,而关键是看职业规划,比如你今后想从事哪个行业,那么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及获得一些证书,来证明自己并不是对这个行业完全不了解。

近七成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通过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中北大学首期职业发展志愿者项目公布一项调查数据,通过对10个专业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只有三成多的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有详细规划,近七成的大学生没有规划或者不知道怎么规划。

大学生为何缺乏职业规划?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如何?大学生如何制定职业规划记者进行了采访。

调查报告

迫于经济压力而就业

该问卷共调查500名大学生,涉及环境、电器、信息、制药等10个专业。调查内容包括专业的满意度、职业发展方向、毕业后的意向等项目。

结果显示,四成学生表示想毕业后直接就业,考公务员和考研的各占两成,其余的想出国或创业。而学生们想直接就业的原因,其中有四成是迫于经济压力,不足三成的人是真正喜欢工作。现在就业压力非常大,早就业早积累些工作经验,工作以后有机会还能继续学习。中北大学大三学生刘建林介绍,他们班很多人都放弃了考研,大多数人都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

尽管很多学生打算就业,但是通过调查,七成的学生不了解、甚至从来没考虑过未来的职业发展情况。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首选是单位的福利待遇,这样的学生占到近四成。选择职业以深造机会和个人兴趣为首选条件的人各占一成。毕业后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生存,所以不得不考虑收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中北大学大四学生张之恒说。

不过,学生们对薪酬的要求比往年有些下降,期望月薪在2000到3000元的最多,为40%;期望月薪在3000到4000元的占29.2%;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的占20.9%;期望月薪在2000元以下的只有不到10%。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中,只有不到四成的学生做过详细的职业规划,还有四成不知道怎么做,一成认为有没有规划无所谓,一成甚至没有听过职业规划这个概念。

调查分析

学校缺失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贯穿着人的一生,但这正是在学校教育缺失的一块内容。中北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高级职业指导师刘宝华说,其实填报高考志愿,就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一成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还有近半数的学生不确定是否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在入学前选择专业时,很多学生都是冲着所谓热门和好就业的专业,而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走进大学后,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什么。毕业时,又有很多人没有考虑到事业发展会怎么样,在找工作时主要是选择单位的背景,能否出国,待遇有多高等,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问题。在学校大家主要关注的还是专业和文化课,对职业规划的了解和学习仅限于各种专家的报告和讲座。一名大三的学生表示。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规划十分重要,但前提是正确认识自我。刘宝华介绍,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在高考之前就应当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通过规划选择自己有兴趣、同时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上大学以后,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所处的环境,重新认识自我,调整个人职业规划,并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的准备,努力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此次,中北大学开展的职业发展志愿者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既能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具有相当择业技巧与探索能力,同时也能将自己所学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知识通过咨询、宣传等方式影响更多学生的职业发展志愿者。最终通过助人实现自助,使大学生学会科学认知自我,促进学习生活,有效规划人生,并最终成功就业。

职业规划需要5个W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少走弯路。大学生给自己制定职业规划是可以根据5个W法则。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赵正杰介绍,5个W法则其实就是5个问题,内容是:Who are you?(你是谁?)What you want?(你想干什么?) What can you do?(你能干什么?)What can support you?(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大学生可以按照这5个W的顺序将问题问自己一遍,就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大概的规划。

首先回答我是谁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地分析,把自己的优、缺点都一一列出来。

其次回答我想干什么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尽管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兴趣爱好不同,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兴趣爱好会相对固定,可以选一个能作为职业的兴趣爱好作为自己的目标。

然后要回答我能干什么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所选择的职业应该与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匹配。如果能力与目标差距很大,就选择一个短期的目标,逐步靠近自己的理想。对于自己潜力的了解可以从兴趣、毅力、遇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

接下来要问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

环境可以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客观环境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企业制度、升职空间等;主观的环境包括:领导态度、亲戚关系等。环境可以帮助职业发展,也会制约发展的空间,因此职业规划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通过前面四个问题的答案,大学生就能找到目前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选择有利因素最多、不利因素最少,自己喜欢做的职业,最后一个问题最终的职业目标就有了答案。

最后,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案。其中包括:应该学习什么专业知识?提升哪些能力?参加哪些社会实践?到哪些单位实习?预测自己在单位的发展情况,自己要先从哪个岗位干起?向什么职位发展

此外,还要制定一些抗风险计划。比如:竞争非常激烈怎么办?职业发展和自己期望的不一样怎么办?甚至如果工作不适应或被解聘怎么办

尽管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很多,需要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但确定职业规划后就要持之以恒,全力向自己的目标前进。赵正杰说。

八成大学生无职业生涯规划


校园招聘季来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该有怎样的打算?近日,国内知名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推出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八成大学生不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近三成大学生职业选择随意性强。

近七成大学生不会职业规划

据面对职业发展规划,你的现实处境是怎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5%的大学生表示很想好好规划一下,但不知道如何着手,14%的学生只是偶尔畅想未来,没有具体计划,9%的学生经常做职业规划,但就是不能按计划执行,仅有8%的学生做到了认真规划职业发展,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另有4%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是形式主义,找工作比职业规划更重要。

职业指导专家表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自己和职业,对自己的认知可以从兴趣、性格、优势、专业等方面来思考,对职业的了解需要从岗位工作内容、企业发布的招聘要求、职业发展趋势几方面来锁定,再将两者相结合,由此制订职业发展的计划。

近三成大学生职业选择随意性强

据打算怎样选择你未来的职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会依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选择的学生占44%,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者占46%,依据自己的优势技能来定的学生占44%,表示会关注就业市场,什么行业发展趋势好就做什么的学生占29%,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者占19%。

指导专家表示,尚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大学生,选择职业时应从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职业发展目标等几方面着手,也可以通过职业测评了解职业兴趣、职业风格,建议通过几个意向岗位的实习来确定职业选择。大学生在关注就业市场时,不可盲目追随热门的陌生行业,最好选择既能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吻合,又能与之共同发展起来的行业和职业。

半数学生可以考虑跨专业求职

调查结果显示,表示会按所学专业选择职业的学生占50%,如果没有本专业职位,可以跨专业就业的占40%,表示不会考虑专业,家人会为自己安排工作的占3%,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占7%,毕业后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为零。

职业指导专家表示,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现实状况下,灵活就业观值得倡导,已有近半数学生可以接受非本专业就业,但要避免完全是被动接受的。因此,在校生的职业兴趣培养不应单一化,在锻炼自己的第一优势技能时,也不要忘记强化次优势能力,只有这样,才可在求职局面被动的情况下依旧能掌握择业的主动权。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