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鞋机城建设的工作意见

每当我们苦恼眼前的工作太多太复杂的时候,一份工作计划就可以帮助我们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在职场中,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非常重要。那么怎样的工作计划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工作计划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加快鞋机城建设的工作意见”,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加快鞋机城建设的工作意见

加快鞋机城建设的工作意见

按照“做大做强制鞋机械”的总体思路,为推进中国%26#8226;xx鞋机城建设工程,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鞋机城竞争力,提高鞋机城的配套能力,提高鞋机城创新能力,提高鞋机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突出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优化入鞋机城项目,加快结构调整;加强规范引导,强调投入产出,促进集约发展;推进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使鞋机城成为投资环境好、产业集聚快、竞争能力强的经济增长群。

二、预期目标

力争到20xx年底,鞋机城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达到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入亿元,鞋机项目投入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突出鞋机城载体建设

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建设。强调土地的集约利用,推广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提高投入产出强度,明确每亩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产出销售收入及税收指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鞋机城内路桥、电力、供排水、通讯及污水集中处理等网络化程度。举全镇之力打造“中国%26#8226;xx鞋机城”,确保鞋机城年内接纳项目10个以上,建成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入鞋机城企业8个以上。与此同时,切实抓好融资机构建设,强化鞋机商会运作,为企业提质增效构筑平台。

(二)加快鞋机城项目建设

加大鞋机城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把招商引资情况纳入鞋机城目标考核。20xx年至少组织二次有针对性的鞋机招商引资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专题招商、小组团招商、产业链招商,有选择的引进项目。切实把好鞋机项目入城关,对入驻鞋机城的项目,从投入产出、先进程度、与鞋机城产业的关联度、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着力引进一些技术水平较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和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同时,围绕大项目的发展,重点引进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项目,鼓励进入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节约利用土地。积极鼓励鞋机城建设标准厂房,特别是多层厂房,帮助鞋机城争取建立多层厂房的优惠政策,支持鞋机城充分利用有效土地,扩展用地空间,提高鞋机城的容积率。引导鞋机城开展“无土地招商”模式,鼓励鞋机城企业利用现有厂房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腾笼换鸟。确保全年接纳实施项目30个以上,协议引进镇外资金12亿元以上,其中亿元项目2个,5000万元项目5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

(三)注重外向开拓

加大招引外资项目力度,利用韩资实现新突破;年内确保新上项目6个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50万美元,充分发挥台兆兴、艾格尔等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优势,千方百计实现对外贸易倍增计划。

(四)开展创特色品牌鞋机园区

为引导园区注重培育特色产业,有选择的引进企业,逐步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以优化园区产业、产品结构,发挥园区产品特色优势,提高产品档次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拉长增粗产业链条。确保制鞋机械年内新增定报企业10家以上,新增税收超200万元企业2家,超百万元企业5家、超50万元企业7家。打造特色品牌工业园区,实施特色工业园区品牌战略。

(五)大力推进鞋机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为提升鞋机城发展水平,引导企业在鞋机城中建立一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发挥其对鞋机城内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使其成为鞋机城吸引人才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对建立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积极争取省、市有关政策的支持。

(六)注重科技创新。

紧紧抓住江苏省轻工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被区政府列为实事工程的极好机遇,加快建设速度,促进轻工机械产品升级换代,带动全镇工业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与此同时,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努力提高科技贡献份额。年内组织申报国家、省科技专项10项,国家专利50项,通过国家、省、市级新产品鉴定8只,创建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3家,争创省市级名牌产品3只,争取科技无偿资金100万元以上。

(七)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以鞋机商会为载体,成立11家企业为担保公司,注册资金220万元,为鞋机企业融资提供有力保证。

(八)加强协调,切实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难题

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发现鞋机城存在的各种问题。坚持鞋机城问题台帐登记制度,坚持每周协调园区问题制度,加大对鞋机城存在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切实解决鞋机城存在问题,促进鞋机城健康发展。

(九)加强鞋机城环境建设

一是引导鞋机城创新观念,建立高效运作的鞋机城管理体制和高素质的鞋机城管理队伍。二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鞋机城内企业和项目建设各项手

加快鞋机城建设的工作意见第2页

续办理的周期,在鞋机城中推广项目代办制,提高项目落地效率,专人跟踪项目建设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并建成投产,为鞋机城内的企业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加强鞋机城硬环境建设,加大鞋机城建设的投资力度,借鉴有效经验,积极创新模式,引入社会多元投资,加快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鞋机城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引导鞋机城企业间的合作,促进行业自律,规范行为,共同发展。


fwR816.coM精选阅读

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各镇人民政府,张庄、新都街道办事处,新区、西区管委会,区直有关单位:

20xx年全区村镇建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为主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全区村镇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现对全区20xx年村镇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规划修编,提升镇村建设品位。

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全区村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科学修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发展与农村居住点集中建设的新形势,合理调整镇村布局空间,在确定先行启动点的基础上,按照全区集中居住点控制在100个以内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并按法定程序予以实施。坚持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规划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卫生、消防、环保、水电、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向重新布局的集中居住点倾斜,优化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二是搞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郭猛镇、潘黄仰徐村要完善提高城乡统筹示范镇、示范村试点规划,并在面上推广施行。其他镇建设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分控制地块,并提出各种地块建设控制要求,指导具体项目建设,实现控规全覆盖。对于近期需要建设和改造的区域,尤其是工业园区、居住小区等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地块,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规划供水、排(污)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广播电视、广场绿地、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三是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认真实施规划,做到没有规划不选址,没有详规不供地,没有设计不审批。区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规划设计要点,对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指标严格把关,不达要求不得开工建设。规划建设部门要加强行政监察,对城乡各类规划的执行实施动态式、全过程的监察管理,对违反规划程序的要立即纠偏改正,对违背规划的行为要严厉审查处理。要积极施行区、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四级规划建设监督,注重发挥基层建管部门的职能作用,逐步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监察全覆盖,真正维护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镇村生态环境。

各镇(街道)要按照加快建设城镇化、工业化的要求,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镇要年投入达万元以上,重点镇要投入达5000万元以上,对集镇主街道进行建设、整治和出新,进行建设一批园林式街道、规模型住宅小区、高品位公园绿地、标志性建筑和精品水景等项目,使集镇成为宜居佳地、创业平台。一是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小城镇“六个一”精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形象。重点镇重点重抓出典型,着力解决总体水平位列前茅,突出亮点不够典型的现象;一般镇塑创特色提升形象,着力解决赶超重点镇,跻身50强的争先意识。各镇要着重建设镇村道路、供水、排水、路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功能,不断提高小城镇人口集聚、提升产业能力。围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义丰、秦南、大纵湖、龙冈等镇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其他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分散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要进一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重点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村设置垃圾收集点,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配备专业环卫保洁人员,实行全日保洁,日产日清;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乡镇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新置或完善水冲式公厕,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是提升镇区绿化建设层次。按照建设国家生态区的总体要求,各镇尤其是重点镇要加快实施道路绿化、公园绿地、滨河绿带等“五个一”绿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化面积40公顷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以上。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加速推进资源集中、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为城乡建设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开发资源,筹集资金,加快建设,使市场牵引力与行政支持力有机结合。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发挥重点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全区城镇化水平,确保年内重点镇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一般镇城

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第2页

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

三、加大创建力度,打造优美康居镇村。

继续以创建康居示范村、园林式小城镇为载体,加大创建力度,全面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使我区初步形成设施基本配套,功能日趋完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一是争创园林式小城镇。按照省、市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要重点从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与管理4个方面抓好落实,并要积极总结推广义丰镇“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创建经验,指导大纵湖、大冈等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水绿盐都”品位,努力树创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二是创建康居示范村。要继续完善潘黄仰徐、秦南泾口,提升康居示范村建设品位,力争到年底将郭猛杨侍村、葛武郝荣村创建成省级“康居示范村”。其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依据“行政推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市场运作、镇村联动”的原则,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扩展综合整治村。按照继续组织村庄整治工作部署,要重点建设整治省建设厅确定的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村,面上重抓“一园四线两高速”道路两侧的绿化提升、村庄出新。将村庄环境整治试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典型示范带动,使环境整治示范村全面达标,进一步优化村庄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四、加快集聚建设,推进镇村“三集中”

根据新一轮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城镇发展的定位,积极推进农村“三集中”建设,按照项目高新化、建设城市(镇)化、环境生态化、发展特色化的总要求,以“两纵两横两高速”为框架,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力度,积极打造发展平台,广辟就业渠道和空间;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建设规模;推进区域特色市场建设,不断繁荣城镇,发展城镇,引导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镇购房、务工、经商。二是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居住点)集中。所有农民自建房、迁建房,一律集中到规划的村庄集中居住点和镇区集中居住小区建设,严格禁止零散建房;所有建房都必须严格按照区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套型和结构建设,严格超宽超高和违章乱建;所有迁建房在规划点落实宅基前,都必须落实原房宅基的还田方案,并限期还田到位,严禁“一户多宅基”。三是推进中小企业向集镇工业园区集中。在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公建配套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工业企业零星分布,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园集中,引导沿街企业“退二进三”,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度。

五、强化服务职能,改变镇村整体面貌。

加强村镇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各方面力量。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加强协调,主动参与,努力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的工作格局。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各镇村镇建设工作,是区委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目标,全力推进村镇建设工作。二要进一步搞好管理服务。要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组织推广新农村建设实图集;做好农村建房抗震保安、节能保温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工作;加强农村建筑工匠业务培训和管理工作,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保证。三要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对村镇建设工作要根据组织、规划、创建、建设、整治、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自查、分档、评优的办法进行专项考核,在各镇(街道)自查基础上,区级组成考核组,根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采用全面检查和实地抽查等形式,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激励创先,快出经验,多出成果,确保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

为实施“产业兴镇”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推进工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全镇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将我镇20xx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一业特强,多业跟进,特色赶超,产业兴镇”的要求,以特色镇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启动一园一区建设,着力招大引强,培植龙头企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二)发展指标

(1)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0.9%;(2)工商税收5500万元,增长25%;(3)增量投入5亿元以上;(4)引进外资15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5)新增纳税超百万企业4个,超50万元企业8个;(6)新增定报企业不少于10家;(7)新产品开发20只以上,通过省市级鉴定10只;创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3家;申报省以上科技专项10项;申报国家专利50项;(8)创省名牌产品1个,市名牌2个。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加大特色镇建设力度,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一重抓鞋机企业发展,形成市级产业集群,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二注重石油机械提质增效,做大石油机械市场。三引导纺织企业发展,扩大纺织能力。四做大磨料磨具企业,提升磨料磨具品牌。五发展冶金铸造行业,扩充冶金铸造企业队伍。六促进其他行业发展,达到产业兴镇的要求。明年争取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8家,50万元以上企业20家。

2、着力构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镇三套班子领导、机关干部全部联系到企业,每人结合一个重点企业,实行挂钩帮扶,落实包保责任,为企业提供信息,解决突出问题,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服务措施,为企业用地、供电、信贷提供优质服务。明年目标:一园一区配套设施到位,启动质检中心,加强鞋机商会的力量,建立一个集群金融服务平台,鞋机集群成立一个金融担保机构,为中小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环境优美乡镇争取通过省级验收。

3、重抓招商引资,注重外向开发。首先大力推介我镇工业产业基础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和民间资本投资,加速产业集聚和发展壮大,尤其以新规划的一区、二区为平台,力争完成引资10亿元,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主要做法:一是围绕产业链招商。针对我镇工业企业的特点,产品结构情况,既注重上游产品的招商,也注重下游产品的招商。二是强化专业队伍招商。明确专人长年招商,落实招商指标,严格考核制度。三是强化重点区域招商。围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就地招商。四是借助客商引商。加大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力度,利用产品特点招商。五是激励全员招商,大打招商人民战争。实现高起点投入,高技术合作的路子。其次注重外向开发,力争外向型经济新突破。以鞋机博览会为契机,实施外向新突破。20xx年力争协议注册资金300万美元,完成外资到帐15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劳务输出150人。

4、发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全镇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双强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创业能人投资创办工业企业。20xx年争取发展民营企业150家,个体工商户1000户,注册资金2.8亿元。意大利园区达到新进项目10个,外资50万美元。

5、引导企业创新创牌、加强职业培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引导企业不断加快产品的开发。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以企业为平台,成立科技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所,吸收高技术人才,开发新产品。四是调整职业教育方向,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为企业培训适用人才。五是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六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企业培育和提供高素质员工。

6、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向纵深发展。近几年,我镇已成功地破产了一些企业,还有部分企业已接近尾声。明年将加大攻坚力度,全力进行扫尾工作。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紧密协调,要将改革与企业盘活、技改投入、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机制创新,激发活力,起死回生的效果。

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现代化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开展现代农业(林业、渔业,下同)园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使之成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从20xx年起,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100个左右、每个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亩以上、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200个以上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500个以上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使区内实现良田(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配套,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周边同类产区高20%以上,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农民普遍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主要目标是:

设施装备优良。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农田(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旱涝保收率90%以上。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应用广泛,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80%以上。

技术模式先进。园区内农作制度合理,种养模式先进,土壤基本无障碍因子,生态环境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高,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

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每个园区至少形成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

经营机制创新。园区内经营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产业要素集聚,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高,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40%以上(山区达20%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协调发展。

管理服务到位。园区建设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运行制度完善。园区内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理到位。园区所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人员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基本实行专业化服务。生产经营主体普及应用“浙江农民信箱”。推行首席农技专家对口联系,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任务明确、职责到位。

(三)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园区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实际,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要坚持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原则,园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整合相关资金、资源进行建设。四是要坚持软硬件并重、水平领先原则,设施装备等硬件要和责任制度、先进科技、经营管理机制等软件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

县级政府要根据《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抓好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其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道路建设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林业发展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确保园区用地(海)较长时间内不被征占用。同时要合理布局农业功能区,优化种养业结构。各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应按省定统一版本建立电子地图、数据库。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经市级政府审核后报省有关部门审批;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方案由市级政府审批,报省有关部门备案。要坚持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细化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现代农业综合区原则上3年内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原则上2年内建成。

三、完善农业经营机制

积极引导农业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意见范文第2页

等参与园区建设。支持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园区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园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鱼塘、林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视实际情况科学配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四、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

坚持产学研结合,组建以产业为主线、产品为重点、高层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实行农业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对口联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引进、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园区逐步培育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积极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能量循环养殖等新型种养模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五、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严格依法保护耕地和林地,大力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土壤地力培肥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田水利、标准鱼塘、机耕路、排灌渠道、泵站、电网、库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备,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完善土壤地力、生态环境及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管理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六、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园区为依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借助园区的先进设施和经营能力,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农业投入品供应、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七、强化政策支持引导

园区建设应明确项目业主和建设主体。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通过盘活资产、产权质押等途径,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建设园区。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扶持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农(林、渔)业产业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林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用于园区内项目建设。

省级扶持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年度建设、分项目扶持的方式实行申报制。省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各地申报的园区进行综合评估后立项,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设施、机械购置、种子种苗、科技推广、贷款贴息等环节。凡已列入粮食生产功能区扶持项目的,不再列入园区扶持项目。省有关部门要制定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具体建设标准、项目评估和认定管理办法,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和动态评估,凡是年度考核未完成计划的,次年起不再安排新的建设项目。

八、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和保护

园区建设项目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授予“浙江省现代农业(林业、渔业)园区”称号,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各地要对园区实行项目化管理,每个园区要明确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负责人为管理责任人。特别是路、渠、电、机埠等基础配套设施要落实专人管护。基础设施破损、缺失的要及时修复。要严格保护园区土地,对因重大建设项目须征占用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并按“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同等质量”的要求,落实相应的补偿措施。

九、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地要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都要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的议事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整合相关资金,落实政策措施,形成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要牵头编制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将园区建设列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加投入,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农业、林业、渔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优先扶持园区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园区建设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农业用地政策;科技部门要积极支持园区的科技开发;金融、保险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园区建设,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水利建设工作意见


全市水利建设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立足民生搞配套,改善生态抓提高”的总体思路,以加快水利现代化为统领,整合水利建设资源,健全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利建设转型升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二、目标任务
新建圩口闸45座、排涝站45台套,维修圩口闸100座、排涝站50台套;疏浚农村河道450万方;加修圩堤100万方;新建小型电灌站310座。启动川东港工程,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完善城市防洪工程,完成幸福河整治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水环境整治,编制完善全市退渔还湖规划,加快退渔还湖进程。
三、工作重点
1、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围绕建设较为完备的引排水系,集中精力,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川东港整治工程沿线征地拆迁工作,启动青龙桥建设工程,确保全面完成幸福河整治工程。
2、完善防洪排涝体系。立足防灾减灾,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完善防御水旱灾害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响应制度,对影响安全度汛的险工患段等薄弱环节,逐一落实处理措施,确保安全度汛。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对病险圩口闸、排涝站进行维修改造,计划维修圩口闸100座、排涝站50台套。积极抓好圩堤加修,提高防洪标准,重点对乡镇结合部、坝头、庄圩、场圩等圩堤险工患段进行除险加固,完成圩堤加修土方100万方。继续完善城市防洪工程,新建长安北桥,新开红星美凯龙南河道125米,畅通森林公园与乌巾荡公园水系,扩大城区防洪保护范围。
3、加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围绕水利现代化目标,推进电站提水灌溉,新建小型电灌站310座,对配套灌排沟渠进行清理、整坡和夯实。实施**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三期工程,在西郊、老圩、钓鱼等乡镇建成3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计划拆建圩口闸45座、排涝站14座,新建排涝站9座、小型电灌站98座,砼衬砌渠道71公里,圩堤硬质化6.8公里,加修圩堤土方11万方,新建圩堤土方3万方。
4、组织实施农村河道疏浚工程。按照河道疏浚规划,**年计划疏浚县级河道4条,工长29.55公里,土方52.5万方;疏浚乡级河道9条,工长25.8公里,土方37.5万方。启动农村生产河疏浚整治工程,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结合废沟废塘复垦,对急需疏浚的生产河进行清淤,恢复其原有生产、交通功能,畅通圩内水系,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同时增加土地面积。**年全市生产河疏浚整治工程总投入资金3000万元,计划完成生产河土方360万立方米,复垦废沟塘1200亩以上。
5、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取水许可制度,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加强计划用水、定额用水管理,着力提高用水效率,突出节水管理能力建设,提高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强化排污许可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积极实施退渔还湖规划,加快退渔还湖进程,加强河道、湖泊保护,全面落实管护措施,保持湖泊健康稳定;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体发包、加强监管”的原则,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督查考核,确保水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6、全面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认真落实工程管理措施,加大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各类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编制重点河道保护规划,严格实行河湖岸线开发利用行政审批、建设项目占用水域有效补偿制度,切实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理。加强执法巡查,及时查处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占用水域岸线资源、擅自取水排污、非法采砂取土以及设置阻水障碍物等行为,加强水域、岸线等资源管理。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把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市发改、财政、农业、农开、国土、供电、林业、宣传等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投入保障、建设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水利事业发展。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介入,对重点水利工程实行效能监察。市水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牵头统筹做好各项水利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2、加大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加大水利投入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不断加大水利事业投入,确保当年本级财政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建设。认真落实“城市建设维护税15%用于城市防洪建设、土地出让纯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同时,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严格执行“一事一议”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对各类中央财政项目,要加

全市水利建设工作意见第2页

大财政资金配套力度,确保足额到位。
3、科学制订规划。各地要围绕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把水利建设规划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力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务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农业、农开、林牧、国土等部门的协调,全面把握工程现状和有关项目规划要求,本着统筹整合、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水利现代化规划,明确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措施,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目标和分年实施方案。要进一步做好上争工作,通过项目包装,争取国家、省更多的水利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增强水利发展后劲。
4、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保护范围,探索建立专管、群管和代管等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建设好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并在有条件的乡镇选好配好村级水利工程管理员,强化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积极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供水联合体等合作组织,逐步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5、强化督导考核。市委、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水利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督查,定期通报督查情况,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及时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各乡镇、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农村水利建设的特点,突出工程质量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重点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水利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审计、财务等专业部门的依法监管和受益群众的民主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宽裕型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现就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农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学先进,赶先进,立足南通,进位争先,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高效化、外向化和集约化,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非农化,不断开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推进粮油稳定发展和蔬菜优质化,全县优质粮食播种面积110万亩,粮食产量50万吨;双低油菜播栽面积10万亩以上,总产2万吨;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8万亩。

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和畜禽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全县桑园面积15万亩,蚕茧产量1.8万吨;生猪饲养量110万头,其中三元杂交商品猪占60%以上;家禽饲养量4500万羽,出栏2100万羽,产禽蛋20万吨;山羊饲养量78万只,出栏4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16.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2万吨。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县新(扩)建投资额超100万的现代农业园区160个,投资额超2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50个。

推进“三资”开发农业,全县吸引“三资”开发农业投资总额5亿元,其中县外民资1亿元,新批注册外资额万美元,注册外资到账额500万美元。

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全县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万人,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份额达80%以上。

推进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建设,全县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个以上,品牌农产品超市销售额2亿元。

推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资源是决定项目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和挖掘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十大特色产业,即: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蚕桑、家禽、家畜、水产、蔬菜、海洋特色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建立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三大产业的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全县在河北里下河地区建立2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在河东、河南地区建设2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1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推广种植弱筋小麦“宁麦9号”、“扬麦13号”;油菜推广“秦油7号”;玉米大力推广种植“苏玉19”;水稻推广抗条纹叶枯病的“扬粳9538”,淘汰抗病性差的“武育粳3号”。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产业配套的发展思路,全力提升蚕桑主导产业。加大桑园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大力组织实施桑园更新改造和填平补齐新扩工程,加快老桑更新步伐,着力消除水旱互包,在河北里下河适度发展新扩成片桑园,稳定桑园面积15万亩。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小蚕饲育自动加温补湿器,小蚕共育率90%以上、方格簇使用率95%以上。实施桑园合理套夹种,提高夹种指数,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大力培育家禽、家畜产业,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规模蛋鸡养殖场良种普及率达100%,二元母猪存栏提高10%,三元商品瘦肉猪出栏提高8%,食草动物肉鹅、羊子等存栏提高20%以上。同时围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畜禽生产环节,强化产品质量监控,扩大市场份额,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畜禽产品占生产总量的70%以上。大力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档次,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1~1.5万亩,发展设施栽培面积确保3.8万亩,力争4万亩。充分利用河道沟塘,大力培育水产养殖产业,全县河豚养殖450万尾、鳗鱼养殖3000万尾、鲟鱼养殖20万尾、双季虾养殖亩以及6万多亩的“四大家鱼”的养殖。大力培育海洋特色产业,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发展紫菜、贝类养殖,全年海水养殖面积10万亩,其中紫菜养殖2.5万亩,贝类养殖7.5万亩。开发深度加工,着力提高紫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围绕改善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强城镇绿化,完善绿色通道,实施镇村绿化示范工程。全县成片造林3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四旁植树50万株。

2、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强化项目农业建设载体

资金是发展项目农业的基础,要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第2页

长三角积聚和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猛攻农业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农业建设。突出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引导投资者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连带扩散效益。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特色、区域优势,集聚各类资源,整合生产要素,限制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全县建立各类生产示范区90个,即粮油业建成万亩无公害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万亩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千亩无公害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蚕桑业建成万亩蚕桑标准化示范区2个、千亩丰产桑园示范区5个、百亩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示范方50个;畜牧业建成禽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无公害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小区5个、新建标准化万羽鸡场5个,标准化千头猪场5个,标准化百只羊场5个;水产业建成无公害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5个。二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实施品牌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全县要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全县年销售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严禁发展简易大米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四种类型的龙头企业。(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蚕桑、畜禽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中洋集团、家惠油脂公司、康德生物制品公司等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3)做强一批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骨干型龙头企业。重点做好茧丝绸加工产业链、紫菜加工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大对茧丝绸集团、兰波公司等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与农户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建成外向型、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型”龙头企业。(4)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天成饲料公司、海安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全县提升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市场2个。同时龙头企业要积极实施生产标准化、产品名牌化、营销外向化战略,扩大农产品出口。全县要新增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5个。积极储备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项目,县级、市级和省、国家级龙头企业要分别有200万元、1000万元和万元以上发展项目。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加快鞋机城建设的工作意见》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电子商城建设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