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金融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听从上级领导对工作内容与要求的临时改变,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规划了。工作计划便于上级的督促和指导,所以在撰写自己的工作计划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当前我市金融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当前我市金融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赶超发展战略,积极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努力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上半年全市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务迅速扩张,存贷款超常规增长。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33亿元,较年初增加109.8亿元,增长17.6%,同比多增46.6亿元,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贷款方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68.7亿元,较年初增加72.5亿元,增速达24.5%。贷款新增额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列南昌、赣州、九江、上饶之后,居第五位。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87.6亿元,较年初增加24.5亿元,增长38.8%;农业贷款余额77.8亿元,较年初增加16.5亿元,增长26.9%;票据融资余额35.5亿元,比年初增加19.1亿元,翻了一番。至6月末,全市异地融资余额达到56.5亿元。
(一)围绕工业发展,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支持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围绕“两高一前移”的信贷工作目标,充分抓住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幅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投放。6月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87.6亿元,较年初增加24.5亿元,增长38.8%,超出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3个百分点,超出全省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医药、陶瓷、纺织等十大产业基地和工业园企业,重点支持了百神药业、新明珠、新中源、青龙高科、三龙电气、东鹏陶瓷、宝源彩纺、金源纺织等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为促进中小企业贷款投放,相关部门全力推进企业信贷营销大会履约进程,至6月末,履约金额达48.7亿元,履约率达到了70.9%。同时,为满足企业临时性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票据融资业务,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达35.5亿元,比年初增加19.1亿元。票据融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融资对象逐步向宜春当地企业集中,6月末,当地企业(出票人或持票人在宜春的企业)票据融资余额达27亿元,较年初新增13.6亿元,增长101%。
(二)紧扣民生保障,大力支持民生工程。6月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达77.8亿元,较年初增加16.5亿元,同比多增8.4亿元,为历年之最。辖内农村信用社发挥了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紧紧抓住涉农贷款这个“牛鼻子”,积极扶持农村种养户、农产品加工户和个体工商户发展,6月末,农业贷款余额达74.5亿元,较年初新增14.4亿元,增长24%。同时,农业银行宜春市分行充分利用被确定为全省农行系统服务“三农”试点行的有利时机,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全面启动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6月末,农业贷款余额达3.1亿元,较年初增加2.2亿元,同比多增2亿元。20xx年来,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保持了较快的发放速度,1—6月,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3.2亿元,其中财政贴息贷款2.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1.87亿元的发放任务。金融机构在支持经济适用住房方面进展较好,1—6月,金融机构向410户中低收入家庭发放经济适用住房按揭贷款1700万元。
(三)关注发展后劲,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发展。6月末,全市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6.8亿元,较年初增加7.8亿元,增长15.8%。全市城市投资管理公司和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策应了宜春城市建设的较快发展,如丰城市城投公司就获贷2.7亿元。随着二季度房地产销量的增加、售价的回升,各金融机构加大了住房信贷的发放力度。至6月末,全市按揭贷款余额为46.7亿元,较年初增加9.8亿元,同比多增4亿元。住房开发贷款出现反弹,6月末,全市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达到10.5亿元,较年初增加1.7亿元。
(四)策应“三大战役”,大力支持中心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强“心”经济,发展中心城的战略要求,全市金融机构适度将信贷资金向中心城区倾斜。6月末,中心城区各项贷款余额99.1亿元(含票据贴现),按可比口径统计,较年初增加29.9亿元,同比多增24.2亿元,增加额创历史纪录。一是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向明月山机场a、b线发放贷款1.2亿元,后续贷款2亿元将在三季度发放;向秀江西岸防洪堤、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项目发放贷款1.7亿元。二是大力支持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向园区企业发放贷款2亿元。三是着力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累计发放中心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043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1443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3600万元。
二、下半年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上半年,我市信贷增长率为24.5%,远远超过全市11.8%的gdp增长率。大规模的信贷投入为全市抗

当前我市金融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第2页

击金融风暴,保持经济增长,促使经济走出低谷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但应看到,全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企业创收创利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恢复。上半年,外汇管理中心宜春支局累计核销出口收汇金额9839.2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9%,为近年来首次降低。6月末,全市企业盈利变化指数为-5%,较去年同期下降26.6个百分点,同时,1—6月全市456户重点税收监测企业累计纳税1本文 5.8亿元,同比减少0.5亿元,下降3.1%。一系列数据表明,虽然信贷投放保持了高位投放,但在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企业赢利受限的情况下,信贷投放有着明显的“偏长、偏大、偏固”的特点,同时企业将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相对谨慎,贷款派生为存款的比例大大提高,导致了单位信贷投入的产出效应下降。
(二)信贷增长的可持续问题。从国家政策来看,1—6月,全国贷款净增7.4万亿元,大幅超过了年初贷款净增5万亿元的信贷规划,在超常规信贷投放的推动下,市场流动性大幅提升。最近一个月来,人民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流动性变化,重启了一年期央票,并提升正回购和央票利率和发行定向央票,以市场化手段回收流动性;同时,银行监管部门陆续出台措施,强化贷款流向管理,并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收紧第二套房按揭贷款。目前,国家明确了下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上述政策因素作用于金融机构,一定程度上将在总量和结构上影响下半年的信贷投放。从信贷风险来看,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迅猛,催生了不良贷款反弹之忧。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少量逐月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下降速度也逐月走低。同时,利润同比减少,1—6月,全市银行性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4.3亿元,同比降低了0.4亿元,下半年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压力将增大。信贷投放的金额和结构是信贷政策、信贷需求和信贷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当前政策微调风险与市场风险的交织,必然会对宜春信贷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三)信贷投放的金融环境问题。近年来,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改善,推动了贷款的大量投放,降低了贷款风险,但部分制约因素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为:一是《宜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与银行贷款业务有关抵押物评估及登记工作的通知》(宜府发〔20xx〕17号)没有完全执行到位,致使部分企业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二是贷款担保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辖内担保机构费率较低,但注册资金小、担保资质不能达到银行认可条件,难以为企业提供担保;另一方面,省信用担保公司规模较大,担保资质较好,但费率过高,最高达到6%,基本相当于银行贷款利率,部分企业不愿找其作担保。三是农村金融配套措施不完善。相关部门没有将有价资产的评估、登记、办证等服务措施延伸到农村,致使农村的土地、矿产、水面、坡地、滩涂、住房等有价物权难以得到相关部门的评估登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和农业企业获得信贷资金。如上高县农村信用社拟开通以滩涂、矿产为抵押的信贷产品,由于无处评估、登记,导致业务难以开展。四是部分民营企业法人代表不注重个人信用记录,在个人贷款购房、购车的行为中,多次拖欠银行贷款本息,致使个人信用出现不良记录,影响了所在企业获得贷款。此外,银行胜诉债权执行难、农信社改革优惠政策落实难、党政干部贷款清收难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环境的改善。
三、几点建议
下半年,各金融机构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围绕中小企业、民生工程和重大重点建设项目,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努力控制信贷风险,积极探索符合宜春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企稳回暖的信贷支持方式,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
(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从各方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的原因,又有金融机构的原因,而在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下,金融机构加速金融创新,增加信贷投放,满足企业合理信贷需求大有可为。一方面,适度放宽抵(质)押条件。积极探索土地、厂房以外的资产抵(质)押方式,原则上只要法律不禁止的资产都可以用作抵(质)押,并适当提高抵押率,不断增加对企业的授信额度;以省金融办、省工商局、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出台《江西省股权质押融资指导意见》为契机,加快股权质押贷款的推出步伐;大力推广贸易融资业务,贸易融资一般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对抵押要求较低,贷款风险也较小,能有效缓解产品有销路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和增强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与工业园和产业基地企业的金融对接。金融机构要积极与园区管委会协调,不断充实项目库,强化对企业的跟踪调查力度。同时,建议园区管委会利用贴近企业、熟悉企业的优势,多向金融机构推荐有发展潜力、有信贷需求的优质企业。对纳入项目库的企业,金融机构要早调查、早立项、早申报,争取早见效。
(二)做好对锂电产业的金融跟进。各金融机构要努力创优融资环境,把金融服务工作贯穿于锂电项目引进、锂电产业培育的全过程中。一是及时跟进项目进度,积极开展以订单、仓单、信用证、应收账款等为质押的贸易融资服务,对大项目、大企业要探索和发展银团贷款。二是灵活运用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金融产品,扶持重点项目和企业做大做强。建议市政府采取财政托底担保、土地抵押等方式,吸引金融机构向锂电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三是辖内外汇管理支局要对锂电企业外汇业务申请实施限时办理制度,审批类业务自受理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办结;须报省局审批的业务,三个工作日内向上转报,并在省局批文到达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办结;进出口登记、变更等日常类业务,最长办结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工作日。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目前,全市共有3个农村金融试点项目,一是上高县被确定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县;二是农业银行宜春市分行被确定为全省农行系统面向“三农”服务试点行;三是农业发展银行宜春市分行在铜鼓县试点林权抵押贷款。今年以来,各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如上高县大力推进信用共同体贷款、大额农贷业务,优秀上高人贷款、商标质押贷款、水稻种植保险等业务,取得了较好成效。下半年,各金融机构要坚持“一个注重、两个不限于、三个符合”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思路,即注重实效,不限于试点县、不限于既定的品种和服务方式,只要符合当地实际、符合国家政策、符合风险控制要求,各金融机构可在多领域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以确保全市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在全省站前列,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三农”的有力支持。开展农村金融创新,离不开配套措施的支持,目前,迫切需要将资产评估和登记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建议有关部门探索符合农村资产实际、切合农村资产特点的评估、登记办法,以帮助金融机构推出新的农村信贷产品。
(四)努力对接中心城区六十个建设项目。对中心城区喜迎国庆六十周年而开工建设的六十项目,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及时跟进,对已签订贷款协议的项目,如明月山机场、霏欧凰家俱等要及时将资金安排到位;对已有贷款意向的项目,如芦州大桥、九鼎牧业等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做好贷款调查和申报工作;对尚未接洽的项目,要派信贷人员去调查了解,认真对接。
(五)积极推动多元化融资。在当前多元化的融资格局下,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直接融资渠道不失为有效途径。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在全省范围内较早启动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工作,力争利用现有政策支持,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筹集更多的资金。发行企业债券涉及发改委、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建议市政府明确专门的机构负责债券发行的各项前期工作,积极对袁州区医药、煤电循环经济、高安建筑陶瓷等核心企业较强、产业集群较完整、企业关联度较大的企业群,进行加工、整合、包装,组织和帮助一批企业达到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条件。同时,由于担保机构对于债券发行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市现有担保机构难以承担债券发行担保的情况下,建议由市政府联系省内外大型担保机构(如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或具有担保能力的大型国有企业,落实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担保增信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目前,创业板开板在即,建议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创业板发行的动态,着手对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并进行辅导,对已列入上市资源,具备或基本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必要的跟踪、指导和服务。
(六)扎实做好信贷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央行信贷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引导金融机构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人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制订了《宜春市信贷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制度》,该《制度》在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中央银行信贷政策、信贷结构调整、金融运行效益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动态跟踪、监测和评价,对金融机构开展客观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奖惩措施。下半年,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对照《制度》的指标体系做好信贷工作,努力满足经济发展有效信贷需求,切实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七)切实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保持信贷投放的稳健增长,亟需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强化政策执行力。各部门、企业和个人要切实将《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工作的通知》落到实处,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创优信用环境,建议市政府组织人员对该文件的落实情况开展一次督查。二是增强约束力。辖内人民银行要依托征信系统,整合信用信息资源,真实全面反映信用信息,并建立起全市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债权银行、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定点追踪,联合整治,及时曝光。对经过司法程序并判处金融机构胜诉的案件,要加大执行力度,切实保障金融机构债权。三是提升担保力。建议参照新余市担保机构运作方式,一方面以财政资金充实担保中心,另一方面以政府部门拥有的办公楼、店面等实物资产注入担保中心,不断充实注册资本金,以达到银行认可的担保条件。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成立民间担保机构,增加企业的选择余地。进一步密切与省信用担保中心的合作,增加省信用担保中心对我市企业的担保额度,并积极建议省信用担保中心降低担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fwR816.coM精选阅读

关于促进我市林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促进我市林业发展的建议


当前林业产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把林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把林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提供了宽松的宏观环境。林业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木材供求年缺口将达到1.5亿立方米左右,同时,发展林业产业效益较高,每亩成片造林的年均收入和间作物收入都在1200元以上,为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不竭动力。在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中,我们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真正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事、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的好事、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实事、树立城乡崭新形象的要事。
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致富百万人民,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与时俱进。思路决定出路。今年春季,兴化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林业“双五”行动计划,即建设五项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绿色屏障工程、绿色湿地工程、绿色扶贫工程、绿色城镇工程。打好“五个战役”:领导干部绿化工程战役,副乡级干部工程必须新栽树木2000株以上,正乡级干部工程必须新栽树木5000株以上;乡镇事业单位参与发展林业产业战役,乡镇农经站、农技站、多服站、兽医站、水务站、水产站、农机站每个站栽植意杨5000株以上,以林求生存、促服务;中学共青团员营造“共青林”战役,每个中学共青团员栽植意杨3至5株,既陶冶思想情操,又发展林业产业;市级机关林业扶贫战役,按照新的年度扶贫挂钩要求,每村栽植意杨1万株以上,以此化解村级债务风险;创建城镇“花园式”单位战役,全市××*市级花园式单位达10个以上,兴化市级花园式单位达30个以上,树立文明单位新形象。通过林业“双五”行动计划的实施,全面完成冬春植树造林500万株任务。
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致富百万人民本文 ,必须进一步创新机制,克难求进。在新的创业征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创新机制去解决,我们在发展林业产业中必须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始终,跳出思维的惯性,走出思想的误区,步出思路的束缚,以创新的观念网指导实践,以创新的思想破解难题,以创新的机制增强活力,以创新的手段落实措施。当前主要是通过机制创新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以科学机制调动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承包制、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允许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林业,鼓励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发展林业,促进资金、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形成投入机制、承包机制和分配机制的优化组合,使我市林业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致富百万人民,必须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真抓实干。林业产业是具有时代特征、符合经济规律、体现市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奋力赶超。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时刻牢记肩负的重任,定了算、说了干、干必成,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和不怕困难的拼劲,不屈不挠,百折不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农民贷款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民贷款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民贷款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市西部,辖3镇7乡1个国营农场,118个村居委会1633村民小组。现有国土面积3208平方公里,有耕地542978亩。20xx年末总户数80406户,其中农业户数72440户,占总户数的90.1%,总人口336189人,农业人口308518人,占总人口的91.77%。20xx年农民人均总收入4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2元。受现有金融体制和相关政策的局限,农民贷款难一直是制约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难题。当前为我县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而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只对企业、团体提供服务,不为农民个人贷款。为农民个人提供贷款服务的就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20xx年底,农行发放惠农卡6411张,发放小额贷款3497万元(其中甘蔗种植3297万元、茶叶种植200万元);有46344户农户在信用社贷款,贷款总额13428万元。
二、农民贷款难的原因
(一)从金融机构本身分析
自从1996年以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全面撤出××,独家经营的农业银行也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将营业网点撤并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段,并将农行资金以农业为主转向了工商业并举,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城镇。农村信用社便顺理成章成了农村金融主力军。那么,农民能否从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满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信用社的意愿和行为。
1997年人民银行颁发的《农村信用社管理规定》对农村信用社性质的表述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这一定义体现了国际通行的金融原则,即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再加上一个非盈利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就完整了。这一定义同时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目标:主要为社员服务。这是合作制的初衷,也是合作制金融与商业金融的根本区别所在。《规定》还要求农村信用社“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这与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经营没有冲突。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相对独立运作时间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不多,加之在市场经济环境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受地方意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与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差距较大,地方色彩在一定时间内依然存在,“商业化”倾向也日益明显,离“农民自己的银行”还十分遥远。出现农民贷款难的局面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
1、资金筹措困难。尽管脱钩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发展较快,存贷规模有效扩张,20xx年存款余额达到42214万元,发放涉农贷款13428万元,发放惠农资金7112户3765万元,为新农本文 村建设注入了鲜活的力量。但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在信贷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只有申请支农再贷款解决供求矛盾。然而,由于支农再贷款期限短(6个月至1年),逾期罚息过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支付问题。
2、农村信用社服务难以到位。除了前面提到的由于主观上缺乏利益驱动外,服务半径过大,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导致我县农村信用社服务难以到位,也是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县城外,我县平均300平方公里左右才有一家信用社机构,服务半径一般在40公里左右,其中一个乡已没有信用社,最远的村寨距信用社达60多公里,加之信用社业务量大,员工少,办理存款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老百姓对信用社的认识理解不多,有的农民总认为与信用社的人不熟就贷不到款,因此不愿主动与信用社打交道。
(二)从农民自身原因分析
1、农户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在我县,由于广大农户受长期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不高的影响,很多农民都不愿意和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打交道。使得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贷款问题的思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深蒂固。许多村民的中小额借贷款项都不去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而向亲戚朋友借款。
与此同时,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农民渴望致富却找不到好的项目。所需资金仅限于采购农资等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有的惠农贷款名额只被机关干部贷走挪作它用。
2、服务客体的信贷意识低,反弹作用力弱。由于受传统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户信用意识低,重贷轻还现象突出。据统计,20xx年以来,全县不良贷款率曾高达23.39%,20xx仍有9.12%。一部分信贷资金到农民手中就打了“水上漂”,造成了金融部门难贷款,农民贷款难的现象。
3、缺乏抵押物和担保,难以向信用社借到贷款。信用社为了防范贷款风险,农民贷款需要存款或房地产抵押,甚至惠农资金也要正式机关干部作担保,这无疑为广大农民群众设了一个高高的门槛。
三、对策

农民贷款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第2页

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信用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制道路
如果把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信用社合作化运动称为中国合作金融的“第一次革命”,那么,1997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的整顿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应是“第二次革命”。尽管广大农民没有真正发动起来,但是,当局的目标选择是正确的。实践证明,继续维持农村信用社官办性质是不现实的,走合作制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培育他们的合作理念,使民主管理组织真正能够履行应有的职责。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职工也要加强教育培训,逐步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接受外部社员的监督,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
(二)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农村信用社组织的合理布局
由于信用社服务半径过大,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信用社宣传、服务均无法到位,留下死角,多数农户从未与信用社打过交道,不了解信用社。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机构应因地制宜重新布局,以最大限度满足辖区内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为原则,在此原则下再考虑测算局部盈亏问题。
(三)按政策要求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补充信贷缺口资金
支农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实行低利率扶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货币政策手段。其主要作用是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通过扩大对农民的贷款投入,既支持农民增产增收,又支持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资产结构,改善经营状况,达到支持农村、农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最近,中央银行对支农再贷款的发放、管理又作出新的要求,要求各信用社正确认识支农再贷款的作用和目的,认真把握支农再贷款投向,进一步改进支农再贷款期限管理,加强支农再贷款规范化和科学管理,支持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无疑为农民贷款又注入了一份希望。
(四)强化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客体的信贷意识
针对部分农民信贷意识低的实际,各级政府及金融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借鉴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按照入世面临的新要求完善信贷条规,增强信贷条规的约束力。只有增强服务客体的信贷意识,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难贷款的问题。
(五)促进农村金融主体多样化,建立农业保险机制来降低贷款风险
众所周知,由于农业的低效产业属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农业信贷的高风险、低效益,必然使农业信贷业务与农业银行的商业银行性质相矛盾,从而使农业银行越来越将业务重心移至风险小、收益高的非农金融领域。应该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的改革方向,改革应该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农业银行应更多为农村地区提供农业贷款,与农村信用社一起担负起农村金融建设的重任,促进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
在形成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来增强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还款能力,从而降低贷款风险,增强其贷款热情,消除贷款银行的后顾之忧。农业保险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系数,农民的违约风险也大大降低了,这样农村金融机构“惜贷”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得到缓解。
(六)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推广贷款抵押的有益途径
应积极推广浙江苍南建立“农民金融档案”、宁夏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有益尝试,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可以将农民手中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甚至机械器具、牛、羊、猪等都纳入抵押范围,从而保证农民的融资需要,消除信用社惧贷心理。针对我的现实情况,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贷款评估机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

文章标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

围绕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改革政策。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完善规范的政府监管制度,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本投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产业化运作的市政公用设施经营管理体制。
二、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

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十一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十一五”全国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污水管网、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应逐步由社会投资主体来投资建设。抓紧组织编制《“十一五”全国缺水县城供水工程建设规划》,加强老少边穷及西部地区缺水县城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快理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确保设施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要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各地要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提高征收标准,加强收费管理。污水处理收费要全部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对于收费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由地方财政补足。对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不落实收费政策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建议暂缓审批该地区城建环保国债项目。
三、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要切实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完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系统和公共交通场站等设施,建设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公共交通设施使用效率。特大城市要有序建设和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进一步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交通组织管理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当前我市金融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形势与政策课总结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