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方案

若想要事情顺利进行,就必须提前撰写方案。如果我们的任务十分庞大且重要,我们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方案,方案可以指明工作目标,那么方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方案”,感谢您的参阅。

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方案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方案,请大家参阅!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1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石政[**]13号),根据《池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按照优先安排解决砷超标、血吸虫疫区和群众积极性高、配套资金到位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则,统筹兼顾各乡镇间任务和投资平衡,2017度计划解决0.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0.16万人)的饮水安全任务,项目涉及小型集中供水工程20处。项目总投资258.1万元。其中国家资金129.1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29万元。为确保完成我县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按此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一)认真抓好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模式和布局,明确工程建设处数,将待解决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落实到村组和农户,建档立卡。

(二)合理选择工程类型及供水方式。我县为山区县,人口密度较低,利用我县地理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引山泉水,建自流引水工程,建设具有**特色的供水工程。

三、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建设需要

根据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和资金补助标准,我县农村群众(新建项目)平均解决1个人饮水安全问题需要投资510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占80%,省、市、县等地方配套资金占20%。

(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

(二)落实配套资金。县级配套资金由县财政分年在预算中安排,并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将省级以上经费和本级财政配套资金拨付到专户。鉴于**县地理位置特殊、人口分散,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的直接的责任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为规范资金管理程序,规避资金财务风险,有必要在乡镇(财政所)设立资金支出二级专户。乡镇负责实施的饮水工程由乡镇政府负责资金支付管理,工程资金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拨付到乡镇财政专户。县级工程管理局负责实施的饮水工程由县级工程管理局负责工程竣工、验收、财务管理等各项事宜。

(三)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要继续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经营”的原则,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鼓励各方参与,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农村供水市场。同时,要引导和组织好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兴建农村饮水工程。入户工程的材料费和安装费,原则上应由用水户自已解决。对按规定可向群众收取的费用,要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是关键。县政府成立了**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安全饮水工作。严格按照《**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把“四关”,即施工队伍资质关、设备进货关、工程质量关和竣工验收关。承担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必须具备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资格证,开工前必须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明确各自责任。主要管材委托政府采购中心招标采购,通过招标,降低管材单价,确保管材质量。加强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情况检查、督促,严把工程质量关。工程完工后,乡、村级自验,县(区)水务主管部门初验,省、市级统一组织抽查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工程管理单位运行。同时明确了工程管理责任人。

五、明晰产权,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一)落实管护主体。县区、乡镇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和落实好本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先明确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在充分尊重受益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工程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搞活经营。在经营管理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由用水合作组织自已管理,也可以实行承包、租赁、拍卖使用权等办法进行管理。

(二)强化行业监管。农村饮水工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应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不得改变工程用途,在拍卖、转让时要经过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工程管理委员会、用水合作组织、业主、供水单位接受水利、卫生、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报告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质询和评议。

(三)合理制定水价。建立有偿供水制度,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水利部门要与物价部门、受益群众一起,根据工程运行、维修、养护、折旧、人员工资和群众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供水水价。

六、加强领导,密切协作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保障我县饮水安全工作顺利进行,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县政府批准了项目法人单位组建方案。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签定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项目所在行政村两委负责人为责任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主要责任在县级人民政府,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列入县政府目标考核范围,要认真组织检查考核。

(二)加强部门协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点多面广,任务艰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县水务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主要责任单位,要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充实力量,负责编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年度实施方案,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卫生部让负责提出急需解决的地氟病、地砷病、血吸虫疫区需改水的范围,宣传、普及饮水安全知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监测。

F132.Com编辑推荐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指导,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为目标,进一步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基本住房条件安全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原则。
危房改造工程实行县、乡两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危房改造资金除各级财政补助外,要以群众自筹为主,充分调动危房改造对象的积极性,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捐助活动,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开展帮建援建活动,确保危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二)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在节约土地的前提下,注重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县建设局要指导乡镇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建房规划,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建房面积和户型必须充分考虑农村住房水平和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翻建、新建住房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其他贫困户建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建筑面积可根据家庭人口规模适当调整。要采取集中建房和分散建房相结合,就地改造和异地重建相结合,宜散则散,宜集则集,引导群众建设具有防灾、抗震功能且经济实用的住房,严禁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带或易灾区域规划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要体现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等。
(三)坚持统筹建设、分类实施的原则。
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茅草房改造等工作,整合项目和资源,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要根据危房改造调查摸底数据,分期、分批、分区域、逐乡镇整体全面推进。要严格实施分类救助,首先实施房屋最具危险性、最困难的危房户。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做到危房鉴定标准公开、改造标准公开、补助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
三、目标任务和补助对象
目标任务。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重建1200户,其中修缮加固100户,由县自筹资金20万元(见附表)。
补助对象。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和农村特困户。依据《农村危房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鉴定属于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房(c级)的房屋,按照全省统一补助标准,c类危房的修缮加固每户补助0.2万元,d类危房的拆除重建每户补助1万元。
四、审核程序、时间要求及质量标准
审核程序。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补助标准和补助对象审批制度,由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实行补助标准和补助对象公示制度,补助对象的住房状况、补助标准等基本信息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要与农户签订农村危房改造协议书,明确补助标准与竣工时间、质量、面积等要求。
时间要求。今年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计划,要求在20xx年6月1本文 0日前完成。
质量标准。通过修缮加固和拆除重建改造后,必须达到《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中的a类完好住房和当地抗震设防标准。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成立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领导组,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指挥和协调。
组 长:张顺民 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左顺春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陶思茂 县建设局局长
刘华宇 县财政局局长
杨正洪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安永华 县民政局局长
陶其华 县农业局局长
陈香才 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杨 聪 县审计局局长
张泽辉 县防震减灾局局长
卢德 县监察局副局长
艾 强 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钟永奇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赵恒昭 县建设局副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建设局,由陶思茂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项目实施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二)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共同负责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搞好资源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第2页

建设局负责编制农村危房改造的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导,并和项目乡镇组织有关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管理和抗震设防施工技术的培训,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做好建设中的资金安排、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加强资金管理;制定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对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收费和建材价格进行监督管理。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协助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选址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帮助解决部分建房户的临时安置、特困户的部分建房物资和生活困难问题。
县农业局负责整合支农资金,配套和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县审计局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县防震减灾局负责搞好地震灾害知识的科普宣传,确定不同区域农村危房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等级。
县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提供全县农村残疾人住房普查资料,明确农村残疾人农户总户数,需重建的户数和需加固的户数;指导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
县监察局负责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实施全程监督,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三)建立责任制度,加强资金管理。
要层层建立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危房改造任务、质量、进度及竣工时限。实行乡镇主要领导负责制。同时,强化资金的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叠加使用在同一项目上。财政资金对农户实行“一折通”直补管理,资金的使用及节约情况须向农户进行公示,并及时兑付节余资金。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四)强化督促检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对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补助资金、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并建立举报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县政府将成立督查组对危房改造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五)做好建房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和各乡镇做好建房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危房改造户基本情况、补助标准及原住房照片等相关资料,要逐户建档立卡。建房档案包括的主要内容:建房对象家庭基本情况(入户调查表)、补助标准,建房前后的住房对比照片(新旧照片上均有建房户家庭成员),农户申请表,建房审批表,及其他相关手续和资料。
(六)信息报告。
实行信息报告制度。各项目实施乡镇要于每月25日前上报工程进度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对危房改造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有相关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报县危房改造领导组办公室(联系电话:6129599)。
附件:20xx年××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解表
附件
20xx年××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解表
乡镇
户数(户)
其中
备注
拆除重建
修缮加固
户数(户)
中央补助资金(万元)
户数(户)
县自筹资金(万元)
××县
1200
1100
1100
100
20
××镇
310
310
310
××镇
100
100
100
××乡
140
140
140
××乡
100
100
100
××乡
250
150
150
100
20
××乡
130
130
130
××乡
80
80
80
××乡
90
90
90

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


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

根据磐政办(2013)30号《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每年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

一、目标

(一)掌握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数据。

(二)了解农村饮水工程的水处理工艺、消毒设备使用情况、覆盖人口、新建改建扩建等基础信息。

二、范围

全县行政区域内各行政村的农村饮用水工程。

三、内容和方法

(一) 监测点设置

按照磐政办(2013)30号《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对全县12个集镇供水、253个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成品水进行检测。(详见监测点分布表)

(二)监测方法

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要求:对12个集镇供水成品水每月检测一次,对253个村集中式供水分别在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抽取成品水各检测1次;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分析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16)规定执行。水质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16)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四)监测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氨氮。

毒理学指标:砷、镉、铬、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与消毒有关的指标:根据饮用水消毒剂所用情况确定相应的指标,如游离余氯、二氧化氯等;如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检测亚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检测氯酸盐。

四、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须采取从现场检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如按规定做现场空白、运输空白、现场平行样、现场加标样等。建立监测数据的审核检查制度,监测实施中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料审查。

五、监测管理及职责分工

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水质监测的行政管理。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水质检测、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数据审核、数据分析,撰写技术报告,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县卫生局及有关部门,并告知县水务局。

各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的水质采样工作,县疾控中心负责到各乡镇卫生院收集水样。

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只要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就是好的策划书。《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方案》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新农村改造建设方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