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要应对突发状况就应该做好准备,为了做好眼前的工作,我们需要提前做好一份详细的方案。方案应以目标实现为导向,写方案从哪些方面着手比较妥当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推动我市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某某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础。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出发,认真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两基”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稳步、健康发展,实现××市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思路:
(一)突出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进科教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框架。
(二)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保持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运行机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释放教育发展的活力。
(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保障,坚持依法治教,落实政策,强化责任。坚持教育公平、公正原则,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初步构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秉承传统又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新成果;终身教育的框架基本建立,满足市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计算机教育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教育扎实推进;加大危房改造力度,三年内消除学校危房;通过布局调整实现资源重组,使学校布点合理,教育资源效益得到应有发挥;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并为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使教育的各项事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建立教育评估和监测机制,加强教育质量监督。
(二)具体目标:
——学前教育
20xx年,全市3-6周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8,城乡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市区构建较完备的0-6岁“托幼一体化”教育网络,同时大力提高城乡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并向农村城镇延伸。全市城乡形成网络合理、教学配套、条件优越的幼儿教育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
20xx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普及,“普九”工作全面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城乡小学都能按时入学,三类残儿入学率达95以上;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辍学率城市控制在2以下,农村控制在3以下,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85。市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地区水平。
大力发展特教事业,完善三类残儿随班就读指导网,并建立健全特教科研网络,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初中职业教育,使之能熟练掌握1-2项实用技术。
——普通高中教育
到20xx年,在巩固现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12年制教育,全市高中阶段普及率达85以上,其中市区初中升学率稳定在85以上,农村力争达到75。
——中等职业教育
20xx年初步形成与普教、成教有机沟通,长期与短期结合,国家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职前职后相结合,城乡相结合,初级高级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多时空入学、多平台毕业、多资格就业”,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沟通普职成,连接职前职后,加强中等职教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成人教育
20xx年全市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力争使50以上的乡镇文技校达市级一类文技校标准,年实用技术培训保持在2万人次以上。绿色证书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科教兴村计划,覆盖所有乡镇,建设一批农科教结合的示范乡和示范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大学、中专、函授等远程教育手段,使终身教育延伸到每个乡镇(街道办)。
——师资队伍建设
疏通教师进出渠道,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全市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由32.4、37提高到40和45,其中市区分别由46、53提高到60以上,高中教师中应有一定比例的硕士研究生。全力实施名师工程,全市形成一支由1000名校级骨干教师,2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优质师资队伍。
——办学条件
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到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第2页

20xx年,全市乡镇(街道办)撤并45所完小和教学点,49所完小降为教学点。扩大保留校校园面积、新建教学和生活用房;黎口小学、汀浒小学、华侨小学完小建成示范性寄宿制学校,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断完善保留校的配套设施,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准,逐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一个乡镇办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一至三所完小和若干个初小教学点的农村小学办学模式。
扩大××中心小学校园面积,新建综合大楼;××小学创办市级第二实验小学,利用度假区优势,打造品牌,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市一中争创一级达标校,初中部易地搬迁,校本部创办独立高中,新建标准运动场和400米跑道,添置教学仪器,新建实验大楼和校园网,力争创建省级示范学校;旅游职业中专进行整体搬迁新建,创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占地300亩、在校生2500人以上;××中学扩大校园面积,新建标准化运动场;××中学20xx年全部撤并到兴田中学,20xx年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
(三)政策措施:
1、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利用和扩大教育资源,加速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扶持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对符合办学方向、具备办学条件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在土地征用、配套费征收、校舍租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发展民办教育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健全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体制,落实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正确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使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2、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立事权、财权、人权相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发扬各自优势,办出各自特色。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三保”机制,即保教师工资、保学校正常运转、保学校危房改造和必要的建设与发展。完善重点工作通报和责任落实制度。
3、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开展以“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为内容的“四制”改革,不断优化干部教师队伍,按“转换机制、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着力做好精简内设机构,压缩非教学编制,推行全员聘用制工作,妥善处理好内部人员的转岗、待岗培训和分流。改革分配和奖励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整体推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教育人才政策,运用职务评聘、工资倾斜等政策导向,促进教师有序流动。鼓励和引导优秀毕业生、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定期到各类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轮流执教。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编制管理,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设立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新教师试用期制度。
大力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通过抓好宣传、建章立制、奖优罚劣,提高教师师德水平,落实师德建设领导责任制。加强教师和学校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把培训工作列为学校的基本工作任务,健全培训工作机构,建立培训基地,落实培训经费。制定各种培训计划,抓好学历教育、继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校级管理干部,加强校长的选拔、考核和任用工作,建立健全校长公开选拔和任前公示制度,巩固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制度。
4、积极推进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拓宽筹资渠道,为教育事业振兴提供物质保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提高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办学模式上,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和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运用产业运作方式加快非义务教育发展,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扩大教育消费。建立并完善助学金、奖学金和资助特困生制度;鼓励各校扩大招生规模,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私人办学和捐资助学;运用多种融资办法,为发展教育提供经费支持。
5、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力度。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撤并、搬迁置换等办法,解决教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办学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对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将教育布局规划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协助教育部门制定布局调整方案和组织实施。城乡建设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生活小区必须依法配套建设或出资统建学校等公共设施,对教育布局调整中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收入也必须全部用于教育。
6、优化教育结构、构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完成“两基”工作后,进一步强化“普九”政府行为,坚持依法“普九”。继续采取“流生报告制”、“普九督导评估制”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实现“普九”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加快“普九”工作向两头延伸。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需求,适当调整普高与职教的比例,在保持职教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普高所占比例,保证普教、职教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较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努力在普教、职教、高校之间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机制,拓宽人才成长渠道。不断加强教育网站建设,积极推行远程教学,为社会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服务。努力扩大自学考试覆盖面,利用高等教育和各级培训机构建立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
7、加大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及招生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室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切实执行《××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重点抓好省级和市级重点教育课题的研究,加速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以科研为先导,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结构,认真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积极搞好学习宣传、师资培训、硬件设备等各项配套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倡导点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传授知识、培育创新思维与提高实践能力的统一。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力求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组合,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加快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育平台,积极发展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内容和教育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和师生的评价办法。全面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变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为全面的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全市城乡全面实行《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注重对教师工作实绩的形成性和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评价。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办学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多元化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家长及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体系。
进一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招生、考试制度,消除制约我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现象。义务教育阶段,要进一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观念,以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原则。初中招生实行科学合理的就近入学招生办法。继续坚持全市高中招生加试体育的制度,探索新的体育考试办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实践(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检测。职业高中招生要继续完善“宽进严出”的招生制度。
8、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教。切实转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通过运用规划、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督导评估、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保证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标准和办学行为,落实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加强教育宏观决策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和学校管理队伍,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全市教育系统逐步推行普法教育制度。加强教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逐步实现教育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检查。
9、实施振兴××教育的四项工程
(1)素质教育工程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新的动力,加快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加强课改的组织领导,要在观念转变、政策保障、师资培训、教材选用、经费投入、条件配备、组织实施等方面落实各项措施。认真总结和交流课改经验,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重点抓好中小学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大课改对外学习与交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选拔培养优秀教师和学科骨干。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个育人观念和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艺术教育及劳动技术教育、国防教育。努力办好城村德育基地,将基地升格为股级单位,把基地建成具有多功能的××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
(2)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
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办学水平评估意见及实施细则》,坚持开展办学水平评估,争创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健全完善培养名师、名校长工程,逐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善于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名教师队伍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路的专家型、学者型的名校长队伍。
(3)教育综合改革工程
加强统筹协调,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要进一步调整各类教育的规模、结构、布局,使教育进一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和成人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教育和培训。坚持农村发展依靠科技和教育,教育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方向;坚持教育部门与农业、科技等部门密切合作的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逐步形成农业、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各类教育的沟通和协调,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工程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完善××教育网站功能,加强局机关与学校的网络交流;发挥电大的作用,形成市级远程教育网络,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市情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多规格、多层次、多功能、突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的、覆盖全市的开放教育系统。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积极筹建网上学校。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F132.Com编辑推荐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实现省教育强镇目标,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实现xx镇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特制定《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xx镇教育发展现状
xx镇共有各级各类办学机构()个。普通中小学8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6所,成人学校1所,在校生()人;民办学校3所(其中民办高中1所);幼儿园()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在园幼儿()人。
“十五”期间,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全镇各级各类教育出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受教育水平。目前xx镇幼儿入园率为90,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完成率99.73,初三毕业生全科及格率(),升入普通高中比例为(51.97),升入职业高中(中专)(38.81),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为90.79,高考升学率95.67。
(二)师资队伍水平。全镇现有公办在职教师386人,其中专任教师()人,研究生学历占(),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100),初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小学专科以上学历占()。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校级干部()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校长本科以上学历占60;高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总数的(),初中专任教师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总数的(),小学专任教师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总数的()。
(三)校舍建设水平。中小学生人均占地面积()平方米,其中高中()平方米/生;初中()平方米/生;小学()平方米/生。全镇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高中()平方米/生,初中()平方米/生,小学()平方米/生。目前,xx镇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工程已全部结束,提前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任务。
(四)仪器设备配备水平。全镇所有中小学的办学设施全部达到市标准化学校标准。中小学仪器品种配备率98,件数配备率93,图书生均册数,高中(10)册,初中(10)册,小学(10)册,xx镇成人学校通过了东莞市示范性成人学校的验收,xx中学、xx广荣中学、xx中心小学、xx第二小学通过了东莞市一级学校的验收。
(五)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镇共有电脑室()个,有电脑()台(可上宽带网),生机比为高中(9:1)、初中(12:1)、小学(16:1)。有5所学校接入宽带网,建立多媒体教室()个,xx中小学学籍实现了电子化管理。有4所学校图书室实行了电子化管理。
(六)教育投入水平。20xx年教育事业经费共()万元,其中教师人员经费()万元,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基建费()万元。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人才强教战略的实施与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与当前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不相适应,教师专业化培训水平不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教师培训资金严重匮乏,名教师、名校长的培养工作需要强化。
二是教育投入不足。普通中小学办学经费紧张,尤其是20xx年我区将迎接省教育强镇验收,在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等硬件建设上差距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三是教育科研工作力度不够。教育科研力量不强,对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新课程改革研究不多,教育科研在服务教育教学实际,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引领作用不明显。
四是现代化终身教育体系不完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平衡,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不完善。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均衡、规范、改革、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建设教育强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牢固树立“科教兴镇”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实现xx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和xx“发展港口经济、建设滨海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通过艰苦、扎实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瞄准当前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结合xx镇实际,构建具有现代化教育特点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第2页

和xx镇教育特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为主题,坚持高标准规划,建立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现代化教育,并适度超前发展。
3、科学性原则。保证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4、实效性原则。制定规划要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通过规划的实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xx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20xx-20xx年,xx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开放性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省教育强镇,促进教育均衡、全面、和谐发展。为此,我镇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至20xx年,全面实现达标化教育。全镇学校全部达到市一级学校标准和省示范性高中标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人人享受平等的高标准的受教育权利和条件。
第二步,至20xx年,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100的干部和专任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育、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基本建成适合于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教师急需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校园网覆盖率、电子阅览室覆盖率、校校通、班班通覆盖率均达100。
第三步,至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远程教室覆盖率达80,80的学校达到现代化标准,10的学校接近现代化标准。即学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目标,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合理的课程计划,有较高的实施水平,有完备的校舍设施,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管理手段,校长和教师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优良的素质,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显明的办学特色,在全镇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形成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开放性、终身性、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机制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建成现代化教育强镇。
具体目标:紧紧围绕“十一五”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确定4项具体指标。
1、受教育率。至20xx年,学前教育3—5岁儿童入园率96以上,园外儿童受教育率99;6周岁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生在校巩固率99.8,初中毕业生全科及格率80;残疾儿童入学率9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5以上。
2、教育经费。至20xx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20;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1200元人民币。免收初中和小学生的学杂费。
3、办学条件。至20xx年,全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按照新的标准全部更新,全区中小学85达到市一级学校标准。至20xx年,多媒体教室覆盖率、校园网覆盖率、电子阅览室覆盖率均达100,师机比1:1,生机比高中5:1;初中10:1;小学10:1。至20xx年,全区中小学远程教室覆盖率85,教学资源库存量达6000g。
至20xx年,生均园舍面积建筑达到5.5平方米以上;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初中校舍建筑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十一五”期间,将城区中小学校舍扩建工程、新建居民小区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工程作为基本建设的重点工程。
4、师资队伍。至20xx年,全区中小学干部本科学历达到90,到20xx年培养出2名市级知名校长3名镇级优秀校长、5名年轻骨干校长、10名后备干部;90的校长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管理技能;50的校长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其成果优秀;60的领导班子达到一流班子标准。
至20xx年,幼儿教师专科学历达到90,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到95,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95,职校教师本科学历达到90,高中教师本科学历100,研究生学历达到10;培养20名德技双馨型教师、20名科研带头人,30名学科带头人、60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师德合格率达99以上;教师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70以上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达中等以上。
三、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工作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六大工程”。
(一)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战略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道德养成性教育相结合,从多个层面拓宽德育渠道、挖掘德育内容、扩大德育队伍、扩展德育形式、拓展德育方法。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全面启动“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的基础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坚持组织学生学军、学农、学工等社会实践活动,搞好学生学农基地、科技活动中心、劳动技能训练中心三大基地建设。紧紧抓住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校园艺术化,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各学校普遍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是坚持和完善“以行政为领导,以业务部门为中坚,以学校为主体”的课改运行体系。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力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模式,以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实践,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以特色学校创建为牵动,实施“特色兴教、特色兴校”战略,逐步形成德育、美育、体育、艺术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科技活动创新、双语教学、教育科研、学生个性发展等特色,通过培育、拓展、深化特色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是坚持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实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立足于xx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切实抓好“双语教学”,树立全球性观念,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双语教学落到实处,逐步修改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使其与国际化标准相统一。
五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理念,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群众性体育竞技活动、业余训练、卫生保健、青春期教育等项工作,切实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二)实施成人教育振兴战略
成人教育要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成人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成人教育为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新型的高技能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是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建立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并举,结构合理,功能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大力培育优质成教资源。成人学校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
(三)实施幼儿教育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幼儿教育要在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大力推进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主办与主管职责,规范示范园与中心园的办园标准,充分发挥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的示范与基地作用,全面实施“幼儿教育蓓蕾行动”,深入开展“多元智能”实验,开展以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培养为主的系列品德教育活动,开发园本课程,抓好教师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加强幼儿园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办园质量,提高幼儿教育入园率,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形成以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
二是提高幼儿入园率。到20xx年,全镇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6,学前儿童受教育率达99。
三是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所)建设。“十一五”期间,至少创建1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幼儿园。中心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彻底改变村级幼儿教育相对薄弱的局面。
四是贯彻教养并重的方针,全面提高师资质量。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积极发展0-3岁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进一步完善早期教育指导、培训机构,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
(四)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战略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加快教育发展和幼儿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一是积极发展一批质量好、特色明显、社会信誉好的民办学校。到20xx年,xx镇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总数要达到5-6个,民办幼儿园5所。
二是鼓励举办民办或中外合作非学历教育。控制高中阶段民办教育发展数量,适度增加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数量,努力做到“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
三是加强民办教育机构的规范管理。将诚信贯穿于民办教育机构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民办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民办教育管理,实施民办教育机构联合视导计划,严格执行民办教育审批程序,加强民办教育法人培训,抓好特色学校建设和专业建设。
(五)实施社区教育开发战略
以全面启动有地区特色的社区教育,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实的载体。制发《xx镇社区教育工作方案》,组建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社区合作,有序推进中小学、成人学校向社区开放,进一步完善城乡学习网络,使镇内处处都是学习之所,人人都在学习之中,推动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进一步推动xx镇教育“五大战略”的实施,具体实施“六大工程”
(一)教育整合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以基础教育为重点,以成人教育、幼儿教育、民办教育、社区教育为重要内容,做到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
一是搞好幼小衔接、小学升初中衔接实验。继续搞好两个学段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材、管理等方面衔接的探讨和研究,克服相互脱节、片面、抵触的现象,为学生创造和谐成长的“绿色通道”。
二是搞好普、成教育统筹。进一步研究新时期的教育统筹工作,普通教育要加大职业教育因素,初中要完成教学任务;成人教育要积极探索、主动沟通,与普通教育形成合力,在一些领域有所拓展、取得实效。
三是广开办学门路,满足广大市民的多种学习需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广开办学门路,普通中小学要在社区内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放学校部分办学场所,努力满足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的需求;成人学校既要完成学历培训、也要积极举办各级各类非学历培训;民办学校、社区教育要通过多种办学形式为各类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提供便利条件。
(二)资源优化工程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及广大市民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教育环境和各种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认真搞好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按照新的标准对教学设备进行全面更新,建远程教室()个,建多媒体教室()个,配备视频展示仪()台,建电子阅览室5个,新增微机()台,教学资源库存量达到6000g,新增图书()万册,更新学生桌椅()套、黑板()个、阅览桌()个、阅览凳()个、卫生箱()个、讲台()个、讲桌()个、图书架()个、资料柜84个、杂志架129个、电脑桌()个、电脑凳()个、办公桌椅()套、改造实验室()个。
(三)教育均衡化工程
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教育投入走向合理,教育资源分配均等,仪器设备统一标准,师资队伍相对均衡,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人人享受平等的高标准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条件。
一是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增加扶困助学资金。
二是认真制定和把握新建学校校舍和内部设施配备的标准,建校规模及内部设施配备要一次性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
三是重新修订《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幼儿园规范管理细则》,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深化对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民办学校的联合视导和评估工作。
四是认真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确保60的初中、80的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
五是继续实施干部、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四)科研先导工程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整体推进区域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重点深化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校本课程研究、校本教研和学生发展性评价等研究,探求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科研、教研与教学实际的结合,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完善科研组织网络、管理网络、课题网络。明确教育行政部门、进修学校、中小学校各自的职能,层层落实责任,增强干部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干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是坚持“以课题牵动课改、以科研促进课改”,努力使课改与教科研相结合,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采取课改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校本培训优势。
四是坚持课改与教学创新相结合,抓住关健环节,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是坚持课改与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提升办学水平。
六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科研成果作为评价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的必备条件。
(五)队伍建设工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支专家型的校长队伍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十一五”期间,要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战略,积极搭建人力资源发展平台,促进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推进“三名”工程的实施,全力打造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为xx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积蓄雄厚的人才资源。
一是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强化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交流制,完善校长聘任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优秀人才储备库。
三是进一步完善干部、教师奖励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聘任机制。
四是落实《xx镇中小学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坚持以德为首,实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计划;坚持学历牵动,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坚持面向全体,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六)教育评价工程
建立与区域教育发展相匹配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运用现代的教育评价手段,加强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评价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研究,充分发挥督导评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激励、规范和保障作用。
一是强化督导工作。建立一支行政管理型和专家型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思想觉悟高、素质高、工作效率高的督导队伍。以督学为本,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状态、教育教学质量等情况的督导;以督政为重点,加强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经费、贯彻教育法规等情况的督导。
二是建立健全督导评价机制。制定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评估细则,落实学生综合管理评价工作,切实抓住各类教育的特点,发挥导向作用,建立和完善符合xx镇教育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价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政府对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联系点制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尤其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倾听广大教师和农民群众的呼声,主动为教育办实事,要把教育工作的实绩作为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政绩考核和干部选拔的重要内容。
(二)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面性、基础性的地位,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适度超前发展。具体要做到“四优先”,即在制定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增长;在规划城乡建设和制定年度建设计划时,优先考虑校舍建设和学校布局;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时,优先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师工资,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在发展教育事业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三)深化改革发展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当地政府的教育统筹权,实行教育经费,教师调配,校长任免,教育规化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加强对人、财、事、物等统筹,进一步理顺教育和干部的管理权限。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民办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队伍建设
巩固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和上岗制度,认真开展中小学校校长的继续教育,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经济型、创新型骨干教师队伍。制定有关措施,加强对学科带队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以骨干教师为重点,实施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培训、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在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五)提升科研水平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解决事关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切实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落到实处。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多元整合的学校教育科研价值取向,扎实开展教育课题研究中积极推进教育科研方式的转变,通过实验经费、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倾斜,使一部分教育科研成绩突出的学校成为教育科研的“窗口学校”,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教学第一线,增强科研实效性,以构建新型的育人模式为重点,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广泛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努力提高教育科研层次,力争市、区两级立项课题的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并使部分课题列入省部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范围。
(六)推进依法治教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解决好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运用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领导和管理教育,改进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和质量。增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加强预案研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及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整治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七)完善督导制度
坚持督导与督学相结合,发挥督政和督学的职能,加强督导机构与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和监测手段,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全面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积极开展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检查,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八)推进教育合作交流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内容形式,加强与市内外各校、尤其是名校的沟通与联系,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加强协作、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办学、教育交流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九)营造社会氛围
教育不仅是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而是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全社会都来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关爱教育,大力宣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教育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学校、社会、家庭要相互沟通,积极营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共同创造我镇教育工作新局面。
xx镇人民政府
二○○六年七月十二日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8年至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学校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应该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精神,规划学校的未来五年工作,现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拟定XX县XX中学2008—2010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认真贯彻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抓住机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积极筹措经费,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穿衣”,提升学校形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10—15万元)。
2、抓住“普九提高”工作机遇,建设好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满足学生上实验课的需要(15—20万元)。
3、整治学生运动场,保证师生课余活动顺利开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5000——8000元)。
4、更换教师住宿楼电线,整治好学校房盖,为师生生活排忧解难(5—8万元)
5、更新学生课桌300—500套,改善学生学习条件(4—6万元)。
6、筹建单身职工宿舍10—15套,改善和满足教职工住房条件(25—30万元)
7、加强行政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勤政廉洁、务实求真”的干部教师队伍。
8、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10—20名(语、数、外各科2—4名,其余学科1—2名),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发展储备人才。
9、学校规模保持在1200人左右,创建“县级初中示范学校”。
10、探索乡镇中学走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新路子,尽最大努力争取办成职业中学,为农村和地方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11、力争德育工作方面在乡镇中学中办出特色,完成市级或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县级德育工作科研课题,走科研办学兴校之路。
12、花大力气,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力争教学质量和督导综合评估进入全县同类学校前列,将我校办成垫江南部的名校。
13、努力改善教职工福利,创设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力争职工福利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十一五”规划中的重难点问题
1、关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建设好干部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艰巨而漫长的工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各项工作能否实现的保证。
2、用科学发展统领并指导学校工作,是工作的难点,需要深入学习、引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重点抓好“科研兴校”工作。
3、改善办学条件需要的经费,一方面要大力挖掘内部潜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策和上级补助。
4、创设乡镇中学走职业教育办学之路,要依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内部因素,关键是抓住机遇、自身建设工作。
5、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以质量取胜,用满意的质量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最艰巨、最复杂的一项工程。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来自小编整理,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阅读范文网《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公司发展规划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