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报告中就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问题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人事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推进人才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推进人事人才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谋划”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人事管理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推动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全面推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动农村改革中研究和把握人事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律,结合克州人事工作和人才队伍的实际,立足于人事人才工作创新,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稳定现有人才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谋划人事人才工作,使人事人才工作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吻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定位”人事人才工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推动科学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做保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支持。”人才资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是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决定因素。 作为从事人事人才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定位人事人才工作,把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作为人事人才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坚持人事工作目标自觉围绕人才战略来确定,人事政策措施自觉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来制定,确保人事人才工作在推动农村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人事人才工作。人才人事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人才潜能,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人才能否脱颖而出,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是关键。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从事人事人才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抓住重点和关键,创新实践载体,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建立健全“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制度,在与时俱进中确立新理念,在改革创新中提高新境界,在争先创优中实现新突破。四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人事人才工作。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是人才开发的关键环节,培养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才的根本权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央明确规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的要求,作为人事部门,必须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认识,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把人才素质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人才个性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找准影响人事人才工作的突出问题,围绕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进一步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各级各部门推动工作开展和创新的行动指南和纲领。为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山东省**市工商局坚持早动员、早落实,扎扎实实地学,组织全体干部结合实际,联系实践,用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全局,从积极改革监管制度,全面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认真履行法定职能入手,先后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服务民生、队伍建设、12315举报申诉网络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四化”建设,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履行各项职能,努力开创**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一、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各类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前,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市工商部门大力开展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传销等专项行动。继续完善食品安全“四制一创建”工作制度,严厉查处危害工农业生产和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假冒商品,净化市场环境,认真清查集贸市场经营主体,严格检查上市商品的质量,强化质量监管;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深入调查研究,从法制上、体制上、机制上探索解决经济秩序混乱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长效监管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在兰山区、费县召开现场观摩会,全面推广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四项制度”,比省局要求提前一个季度实现了“无缝隙覆盖”。以达到“四个100%”为目标,突出“两个整治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整治,县城城区以上农贸市场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全面推行了“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制,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92起,案值289万元。开展肉类市场整治,确保了超市内的猪肉全部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查获不合格猪肉4149公斤。加强商品质量监测,对17个品种182个批次的商品进行了抽检。严厉打击商标违法行为,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75起,收缴和清除商标标识13.3万套。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监测媒体发布医疗、药品、保健品等广告1.5万余条(次),责令停止或暂停发布494条,查处广告违法案件163起。深入治理商业贿赂,查办案件176起,在全市治理商业贿赂会议上介绍了经验,被省局表彰为先进单位。严厉打击传销行为,端掉传销窝点47处,遣返1180人次。在两个社区试点开展了创建“无传销社区”活动。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二、创新监管方式,开展高效服务,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底,市局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首批10个“高效服务示范单位”之一,以此为契机,市局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施政务提速工程,推出了服务承诺、一审一核、ab角、首问首办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登记窗口资料,统一公示办事流程、办事手续,为办事者提供统一规范的登记指南和示范文本,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阳光作业”,实行跟踪服务制,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明显提高。目前,市局和各县分局驻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均被评为了“红旗窗口”。市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物流商贸强市”的目标,积极参与**批发市场的培育、规划和提升、改造,支持发展连锁、配送、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使**批发城上市商品达到3万多种,成交额达到510.75亿元,继续稳居全国前三位,**商贸大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发挥综合职能,实施帮扶工程。帮助企业新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0件,国家级“守重”企业4家,并举行授牌仪式,对获奖企业进行了隆重表彰。受市政府委托,承办了“第二届中国(**)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实现成交额3亿元,达成采购意向8.58亿元。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连续第二年召开了“订单农业”现场会, “苍山大蒜”参加了世界地理标志大会,“苍山大蒜”成为我省唯一的世界地理标志产品。发挥个私协会功能,深入开展争创文明诚信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活动,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能培训、人才招聘等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目前,全市各类企业总数达到3.37万户,注册资本总额740.1亿元。全市驰名商标达到12件、著名商标达到80件;国家级和省、市级“守重”企业分别达到18家、200家和350家。三、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执法机制,不断提高维权能力和执法水平去年底,市局在学习借鉴外

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工商工作实际,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大12315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市局12315指挥中心,形成了市局—县、分局—工商所三级维权平台。对12315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扩容,将全市12315电话并线,开通网上投诉、视频投诉和短信受理投诉功能,先进的“视频投诉调解系统”已经在全市各主要商场、集中社区、大专院校正式运行,今后将逐步向农村推进。对全市的消费者申诉举报,由市局12315指挥中心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督办、统一反馈、统一考核。面向社会叫响了“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您发现假冒伪劣商品时,当您发现工商人员违法违纪时,请拨打12315”的宣传口号,使12315成为了服务大众和接受大众监督的平台。自2017年11月12315试运行到2018年8月,共受理咨询25016件、申诉3318件、举报2003件、建议101件、检举61件,处结率、反馈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把12315打造成了一条政府畅通民意的和谐通道和为民服务的连心桥。同时,加强同公安、质监、药监、卫生、烟草、农业等部门的联系,对接到的需要相关部门查处的案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互通有无,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加强协作,内外联合,逐步构建“大监管、大执法”格局,形成上下同步、连贯统一、快速高效的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机制。今年5月,市局12315指挥中心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工商系统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市局还认真贯彻全省系统创新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风险度分级和经济户口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了监管机制。改革行政执法方式,推行了行政指导、合理裁量、统一掌控、案后回访“四项制度”,在两个县分局试点推行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建立了重大案件集体核审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制度,促进了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查办一般程序案件1.1万起,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8%。没有出现一起行政诉讼败诉或行政复议改变案件性质现象。四、增强“忧患意识”,严格宗旨教育,建立一支廉洁勤政、服务高效的工商队伍**市工商局是个具有3600多人的大局,为打造一支让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高素质的工商干部队伍,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用改革的精神、争先的激情、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来促进工商工作再创新。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六项禁令”和“五项禁令”,继续认真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将每月5日定为全市系统廉政自省日,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加强职务监督,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治理上预防和制止腐败行为。今年5月,市局在全系统开展了解放思想和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继续解放思想,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对工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其思想素质和执法水平,切实增强全体工商干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和能力,着力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公仆意识教育,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宗旨。今年初,市局和5个县分局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3个县分局获得了省级文明机关称号。科学发展观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切行政行为奠定了出发点,也将更好地完善工商部门实现自身职能和社会效益的手段,**市工商局通过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工作理念、机制和方式方法三个创新,坚持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四个统一”,努力打造法治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工商”,努力建设高素质队伍,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能监管,达到高质量服务,力争实现在全省系统争一流、在市直部门争先进的工作目标。(

党组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组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提出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强调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信阳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全面贯彻《决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途径,努力打造城镇这一承载工商业发展的载体、蕴含文化的容器,构建信阳加快发展的大舞台,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强化领导,更新观念,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保证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一是要认识到位,应全面加深理解城镇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成效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领导到位,应成立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城镇化工作合力。三是要把城镇化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强监控,强力推动。四是要重点突出,采取搞好城乡规划修编;搞活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建设新路;整合行政区域,优化配置城镇化发展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等措施。

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

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双百”城市目标,实现由欠发达中等城市向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的战略目标,找准了推进城镇化的定位和方向。应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等战略和高速公路、铁路、能源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奋力推进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跨越,努力在郑州、西安、合肥、武汉四大城市辐射圈的交汇处营造中部崛起的新支点,形成以信阳为中心,以潢川、固始为次中心,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的城市布局框架,建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布局合理、等级协调、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区域经济带动中心。

三、重点突出,打造中心,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着力打造中心城市,发挥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浉河、平桥老城区改造,进行成片开发改造和“城中村”治理,使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加快开发建设羊山新区、工业城,加强鸡公山、南湾湖等景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日臻,迅速提高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和承载能力,形成功能分区合理、一市多区的城市格局。

潢川、固始在信阳城镇体系规划中定位为次中心城市,未来信阳将形成以中心城区、潢川、固始为三大支撑点,以国道312为轴线的崭新的“三点一线”经济隆起带。两县应抓住省级城镇化重点县和扩权县机遇,紧紧围绕打造区域中等城市目标,加快向中等城市发展。

四、统筹发展,彰显特色,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其它各县城应努力建成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如新县县城应围绕“蓝天绿水红城”建设作旅游文章,淮滨县城应围绕“打响淮河牌,做好水文章”,商城县应围绕建设桂花城目标等等。要以硬件建设为重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建设不同的特色城市。

实施“千村百镇(乡)”建设,加强村镇建设。要结合实际开展试点和创建“中州名镇”、“四类乡镇”等活动,建一批明星城镇,推动小城镇建设;以“三清”、“四化”、“五改”为主要内容,加强村庄治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不断加强村镇建设工作,加大村镇基础设施投入,迅速增强城镇综合功能、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多头并举,改革创新,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

城市(镇)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市场化带动城镇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走以城镇建城镇、以城镇兴城镇路子,逐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经营意识,从整体上运作城镇经济,使资源配置从城镇的内部转向更大区域范围。综合运用城镇的土地资源、地域空间、城镇功能、经济容量、城镇环境、城镇形象等经营要素,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统筹推进道路、供排

党组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第2页

水、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商业、住宅及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打牢产业基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不断发展城镇经济,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应充分利用建设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现有企业嫁接改造、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商贸流通、大市场、大商场、旅游、文化、教育等,实施全方位招商引资;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产业链式化、聚集效应大、新创造就业机会多的项目,做大做强信钢、华豫、华英、羚锐等能源、治金、食品、制药、化工、建材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新型物流企业。

六、科学管理,塑造形象,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对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营造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氛围。以打造中国茶都办节庆、开展“六城联创”等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宜居城市和节约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和绿化工程,集中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内河,兴建广场、游园、绿地和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市个性,体现人文关怀,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海关党组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海关党组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求真务实
立足**关区,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这次召开的“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党组民主生活会的总结与思考,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既是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基础,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保障。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海关本届党组成立以来,一直把求真务实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想事、干事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我认为,求真务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从关区实际出发,立足省情,把握关情,自觉地把**海关工作融入到全国和全省的大格局中去,找准自己的定位。二是要有全国海关“一盘棋”思想,充分认识到每个直属海关都是中国海关的一部分,都要对国家和海关总署绝对负责。三是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比如黑龙江作为边境口岸大省,对俄边境口岸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提出打好“边关牌”、打好与俄罗斯远东海关合作的“外事牌”。四是要狠抓工作落实。办实事,求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图虚名而招实祸,一定要使我们所做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执行能力和领导水平
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行能力,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海关属于国家事权、中央事权,作为垂直管理部门,对上级要有高度的垂直管理意识和较强的执行能力,对下级要有较高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判断形势、把握大局的能力,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准确定位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敢于负责、勇于自我纠错的能力,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的能力等。没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领导水平,海关就无法实现科学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增进合作共事的主动性
要坚持在讲大局、讲党性、讲原则的前提下加强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团结出效率、出干部,团结还有利于大家的身心健康。班子的团结、关区的团结更是广大关员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提出,自己工作和精神的家园要靠我们自己动手来营造,人人都是团结的主角。一个集体不团结,领导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一般情况下,很少有故意不讲团结的群众,只有不注意讲团结的领导。当领导的要靠自己的以身作则,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主动愉快地去完成我们的工作任务,让中央放心,让广大群众满意。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勤政廉政
 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是海关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它们将长期存在,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防范这两大风险,是海关工作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领导干部要廉洁公正。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做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勤政廉政。廉政加勤政与一个海关的稳定、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训和经验都证明:没有廉政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就难能发展,没有发展就不能建成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向上的海关。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海关
实现科学发展要求我们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又是科学发展的目标。我们追求的和谐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是在依法行政、为国把关与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科学有机结合中构建的和谐;是在体现“忠诚、公正”海关精神,保持海关执法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的前提下营造的和谐,而不是以牺牲原则、法外施恩,让地方或某些企业利益影响和冲击国家利益所换取的和谐。要继续坚持“开门建海关”的理念,对外通过为国把关,树立海关执法权威,通过热情服务树立海关执法为民形象;对内我们相互信任,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为每个关员实现自我价值、施展和贡献其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平台。

人事局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以科学发展观来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的发展观对做好人事人才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市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人事人才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既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实地推进。

2、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人事人才工作。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应该看到,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人事人才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等“三支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科学地评价机制有待于建立,如何营造适应优秀人才成长地环境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新时期组织工作要有更高的、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实践。

3、人事人才工作要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保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紧紧抓住改造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善于掌握和运用统筹的方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党政领导干部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这个条例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到每一位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没有献身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就很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而也很难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人事人才工作要从大局出发,引导每位人才务实、奋进、拼搏,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身地力量。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涉及到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各方面的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人事部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事人才工作,在坚持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绩观提供保证。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必须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在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工作实绩。二要坚持看政绩用人才,努力在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用人导向上,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坚持看政绩用人才,必须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坚持看政绩用人才,必须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看待人才的政绩。三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各类人才对政绩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政绩的能力。要认真落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任务,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端正对待政绩的态度。四要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要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对决策的监督。要认真抓好**集中制建设,特别是按照集体领导、**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学习科学发展观体会(人事局)


学习科学发展观体会(人事局)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学习科学发展观体会(人事局)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4、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以科学发展观来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的发展观对做好人事人才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市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人事人才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既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实地推进。2、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人事人才工作。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应该看到,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人事人才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等“三支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科学地评价机制有待于建立,如何营造适应优秀人才成长地环境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新时期组织工作要有更高的、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实践。3、人事人才工作要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保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紧紧抓住改造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善于掌握和运用统筹的方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党政领导干部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这个条例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到每一位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没有献身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就很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而也很难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人事人才工作要从大局出发,引导每位人才务实、奋进、拼搏,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身地力量。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涉及到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各方面的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人事部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事人才工作,在坚持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绩观提供保证。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必须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在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工作实绩。二要坚持看政绩用人才,努力在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用人导向上,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坚持看政绩用人才,必须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坚持看政绩用人才,必须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看待人才的政绩。三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各类人才对政绩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政绩的能力。要认真落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任务,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端正对待政绩的态度。四要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要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对决策的监督。要认真抓好**集中制建设,特别是按照集体领导、**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