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系统关于特大干旱后的思考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气象系统关于特大干旱后的思考”,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气象系统关于特大干旱后的思考“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烈日当空,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一缕凉风,使大地像一团燃烧的火球,日复一日。40.4℃虽然不是**气象史上的日最高温度,但夏伏连旱,持续高温41天,持续无降水23天,却刷新了**的气象记录。8月15日,随局领导一起深入部分镇乡进行旱情调查,所到之处,触目惊心。地里,一锄头下去,尘土飞扬;田里,秧苗如火燎似的,裂缝宽达5厘米,深达20多厘米;人们要到几里外才能找到生活用水。苕苗焦枯,玉米蔫萎,蔬菜无收。不仅是一季庄稼没了,投入的种子、肥料没了,还有那最初抽水的费用也没了。一句话老百信全亏了。在城市生活的我们,只是觉得今夏反常,只是不愿在街道上行走,只是一个劲地喊热,躲在空调室、茶楼、冷饮屋或在商场闲逛,期待着喜雨的到来。对于干旱的感知、认识却显得浅显、简单,远不如山区农村靠天吃饭的人们对干旱的感受那样敏感和痛切。有人认为,旱灾致使农作物减产,又不会要人命。其实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显然,罕见的特大伏旱所造成的破坏决不亚于一场大洪水。7月10日-8月31日,持续53天的特大旱灾随着北方冷空气南下,终于结束了。在此期间全县饱受高温煎熬,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平时不易察觉的问题也暴露无遗。首先,一部分领导干部热衷于工业化、城市化、形象化,长期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当大灾降临时束手无策、疲于应付。其次,部分领导缺乏对灾害的充分认识,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不到位,人为的无效劳动灾上加灾。第三,群众发动不充分,上热下冷的情况比较普遍,所谓的抗灾措施投入产出不成比例,面上无法推广。第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加重了灾害的损失。“气候就是县情”。两个月火烤般的生活,**这座城市醒了吗?这次特大旱灾到底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谁不按气候规律办事谁就该挨打。旱灾,它使全县人民饱受煎熬,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农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认真总结这次抗旱减灾的经验教训,牢固树立防重于抗的思想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经过这场特大旱灾我个人有如下几点体会:一、转变被动抗灾理念,落实主动抗旱措施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关键。在农业抗灾减灾工作中,应该转变种植习惯和抗灾理念,要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栽培,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尽量种植抗逆能力强或能错开灾害重发期的作物品种,着力发展旱作节水、保护性栽培等避灾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平昌十年九旱,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应作好以下五项措施:一是以早治旱。早育早栽,躲过干旱季节;二是以水治旱。用好工程水,提取江河水,拦截地表水,开发空中水,挖掘地下水;三是以旱治旱。走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的道路;四是以科技治旱。大力推广应用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旱地规范化改制、使用抗旱剂等先进实用科技;五是以调整治旱。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作物。保护植被,保护环境。实践证明,落实这五项措施扎实的乡镇、村社,农民的灾害损失小,收效大。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乃抗旱之本。“十里挑水不觉远,夜晚偷水不顾脸,抢水操戈不顾亲,打破脑壳为一担(水)”。这首“泉水谣”唱出了**人饱受旱魔肆虐的艰辛。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平昌逢雨就涝、无雨必旱。加之,农田水利设施差,田高水低,使农业生产条件每况愈下。今年,我县大多井干,塘、堰干涸,溪沟断流。大小渠系漏缝比比皆是,水库放水还未到达目的地,大部份水却被流失,致使无水可用。虽然政府组织实施红层打井,集中人力、财力为农民送水,但用水问题仍难以应付。政府应加大力度,落实管护责任,尽早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三、人工增雨是惠及广大群众的实事。今年旱就旱在一个关键时节,庄稼人叫“卡脖子旱”。七下(旬)八上(旬)是水稻抽穗、杨花、灌浆期,庄稼能否有收成,就靠这个时节的风调雨顺。对于旱山乡村的广大农民来说,给钱给物不如下场及时雨,更何况救灾资金毕竟是有限的。人工增雨是利用现代高科技,在空中建库修渠,无雨变成小雨,小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暴雨。6-8月,县气象局多次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雨量,缓解了旱情,深受老百姓欢迎,充分显现了车载火箭的威力和效益。由于我县人工增雨作业装备未归属县气象局,是全市的一大特色,致使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多次错失良机。因此,政府应加强协调将人工增雨作业装备归口管理,实现技术、装备、人员、经费一条龙,以求达到更好的增雨效果,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四、中小型农机的应用是抗灾自救的有力保障。在抗旱减灾工作中,无论是打井抽水、水利夏修,还是喷灌保苗等,各种中小型农机具都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力短缺的矛盾,降低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政府应加大适合山

气象系统关于特大干旱后的思考区作业的中小型农用机械的推广、补助力度,整体提升农业生产的装备水平,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下一定的物资基础。五、准确及时地舆论导向是开放性抗灾的必要条件。进入7月中旬以后,省、市、县媒体才对旱灾有所报道,总体来看,给人是平铺直叙、不痛不痒的感觉。反观重庆、湖南等地的旱灾、洪灾舆论比我们造得浓烈得多,既有中央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新闻调查,又有大型赈灾义演。通过这种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深深地振动了世人的心,形成了政府与人民抱团抗灾,全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倾情解囊的感人局面。这说明一个道理,舆论可以强化悲情,悲情可以凝聚人心,万众一心就能战胜任何灾害。虽然四川的旱情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但我们的舆论造得还不够,甚至于还有瞒报、少报灾情现象。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关于读书的思考


关于读书的思考

人自出生,就开始探索世界。包括三个途径:一是直接方式,即亲身经历;二是间接方式,汲取他人经验;三是思辨,透过已知推导出未知。

读书属于第二种途径,虽不是唯一,但是很有效的一个方式,通常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

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用处多,却往往被狭隘理解,或者片面化。[由整理]

读书常被当做工具,用来追逐名利。然而现实太残酷,仅有少数人能博得功名。失意者要么苦苦坚持,争取有生之年早日中举。要么心灰意懒,感而叹之:百无一用是书生。

许多大学生刚参加工作,往往什么也做不好。有人总结: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水平。此刻的院校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既是穷人逆袭的独木桥,又要教书育人。本来只是兼职追逐名利的工具,却造成读书只为名利的表象,因此被世人病诟。

读书不只为学习,也包括消遣娱乐。很多网络小说、鸡汤美文,对于认知世界没有多大帮忙,却很有市场,因为能够满足人精神需求。对此不必褒扬或是指责,应抛开光环、不带偏见视之,此读书和打牌钓鱼并无不一样,正如食色性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认识世界两种方式,缺一不可。相对快捷的还是读书,毕竟书也是万里行的经验。

书种类

类繁多,包括自然科学、历史、军事、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各学科之间又相互联系,有系统的学习才能更好理解运用。比如在古代,中国学者多精通诗词书画,西方学者多擅长逻辑物理几何数学。

二、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秦桧、严嵩都是才高八斗的读书人,却遗臭万年,此刻大学教育也培养出不少自私自利的社会精英。

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书的问题,也不是人性问题。读书人中流芳百世的更多,如屈原、文天祥、铁铉等等,包括近代一些伟人,多为读书人。

回到之前提到的读书之好处。读书之目的是认识世界,而世界包括外部世界,以及人自我。两种读书人之差别,就在于是否认识自我。

老子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佛家所谓菩提,即梵语中的觉悟一词。悟者,吾心也,认识自我。一古希腊神殿上也刻有铭文:认识你自我。

如何认识自我,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指的是以小见大,比如小小细胞,却蕴含生命之蓝图;最微观的粒子,却能体现宇宙运行之规律。

而我认为也能以大见小。比如学天文,识宇宙之浩瀚,才知人非宇宙之中心、才知人非万物之主宰,才懂敬畏天地、才懂尊重生命。读历史,见历史之长河,才知人的由来、才知何为是非,在历史演变中才会给自我定位,

才会看到前进之方向。

外部世界就像是镜子碎片,掌握越多,通常看自身也越清晰。但通常不等于必然,古人知识远不如我们丰富,却不必须比现代人肤浅。或许是更善于拼凑碎片,或许是更善于多角度审视自我,或许有人根本没想过认识自我。

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理,明白所有的理,便是圣人,这就是格物致知。方式很理想,无奈宇宙永远探索不尽,镜子永远不完整。王阳明认为心即理,所有的答案就在心里。心即宇宙,不必格物致知,直接审视内心。这又难免主观唯心,脱离了客观,原始人可不会成圣。正如孔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三、以上所说,全是错。

一个深奥的问题,三言两语怎说得清。非我故意胡说,语言即是如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此文之人,或许得到结论却是和我相反。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极不完善,不论汉英。逻辑学通常认为内涵越广,外延越少,反之亦然。比如说以下三类:甲(人)、乙(人,中国的)、丙(人,中国的,JG学院的,龙姓)。显而易见,任何语言都受制于其内涵和外延。

当初公孙龙言白马非马,亚里士多德提三段论,必须时期内争议很大。皆源于当时词汇不足以及语法缺陷。

此刻很多无神论者试图用这句悖论否定万能的上帝:上帝能否造出自我也举不起的石

头。我是无神论者,也不禁觉得荒唐。人类语言的缺陷,却让上帝背黑锅。

没有任何语言能描述终极问题,正如禅宗云: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但人类读书的方式不断在进化:读(听)文字->看图->看视频->感受虚拟现实等等。不知未来是否会出现一种完美的语言,或是以后根本不再需要语言,正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真有,不知是永恒还是末日。

参与一次教研活动后的思考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课后,到附小参与市结盟共建数学教研活动,有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太顺利的课好吗?

有许多课,老师对教材解读非常的细腻,同时也把难度降到最低,让学生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能让学生减少走弯路,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思考二:谁让老师上课没时间的?

描述:《三角形边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出现两条边的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时,老师很匆忙的将答案抛售出来,放弃了给学生再一次探究的机会。

(我不在现场,是根据执教老师的描述的,但反思中老师有许多老师在反思中都说到如果时间允许会怎样怎样做,或者说到下课后一定要补上这一课。为什么老师们在公开课中无法放弃原有的教学预案,把时间放在学生真正需要引导的地方上来,而是先选择跟着教案走。我想这不仅仅是教育机智的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思考三:为什么在实验与预设的有较大出入的时候,学生还能按照老师需要的生成走?(假生成与教师暗示牵着孩子走)

片段《统计与可能性》

师:仔细观察白球和黄球,你有什么发现呢?

(表格中呈现六个小组,其中五个小组摸30次,黄球分别是20、11、11、16、14,对应的白球分别是18、19、19、14、16,还有一个小组摸30次,黄球15次,白球20次。)

生:每个数都很接近。师:很接近指什么?生:和我的猜测一模一样。

生:我发现黄球是单数,白球也是单数,黄球是双数,白球也是双数。

师:黄球与白球数接近吗?

(该生是说到一个规律,如果能引到总是总是30,而不是暗示接近效果就不同)

师:3个黄球3个白球摸到黄球与白球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

师:为什么会差不多呢?(板书:数量相同)

师: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老师太急着把结论抛出来了,这三个结果几乎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孩子们是很聪明的,有老师的暗示,学生自然会跟着你走。但给予多次探究后,在由学生总结,我想就不会出现停留于老师所给的表层上。)

思考四:探究留于表层,没有引发学生思考。

片段描述:放铅笔的游戏,选出4支铅笔放在笔袋里。

第一关:任意摸一支,不可能是红铅笔。

师:你是怎么放的?

生1:我放两支蓝,两支黄

生2:我放三支黄

生3:我放三支蓝

……

第二关:任意摸一支,可能是红铅笔。

生1:我放一支红铅笔,两支蓝铅笔

生2:我放两支红铅笔,两支黄铅笔

……

(无小结,如果能问:这些同学这样放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第三关:每次任意摸一支,摸50次,摸到红铅笔与黄铅笔的次数差不多。

生1:我放两支红铅笔,两支黄铅笔

生2:我放一支红铅笔,一支黄铅笔

……

(每次闯关完,教师就匆匆转入第二关了。其实只要在每次学生汇报完毕后追问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含量就提高了。如第一关:这样放都摸不到红铅笔,放法都不同,但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生:只要不放红铅笔就不可能摸到红铅笔.第二关这样放都可能摸到红铅笔,放法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呢?生:不管怎样放,只要有红铅笔就行了。第三关,则归纳到:只要红、黄笔的支数相同就行了。)

思考五:为体验而体验,出现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片段:《时分的认识》

师: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老师说开始,你就趴下,你认为时间到了就把头抬起来,注意不能打扰别人,也不能再趴下。(开始实验后,陆陆续续孩子们抬头了,等到最后一个孩子把头抬起来)

师:估计不到一分钟的孩子举手;超过一分钟的呢?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估得更准吗?(孩子们再次趴下,开始游戏)

(第一次游戏,一分钟后,还有几个孩子没抬头,有一个超过50秒才抬头,这时全班都在等着他,如果这名学生一直到3分钟后才抬头呢?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等着他呢?其实,只要在钟表中设置一个声音,学生就会明白自己估的是长是短了。和钟表几乎同时抬头是谁呢?老师采访问:你有什么好办法,怎么估得这么准呢?先进行方法的指导,然后再一次进行游戏,才能有效。)

思考六:评课一定要站得高,才能从更高程度上把握教材

第一次听钟建林老师的讲座,虽然是挑刺比较多,但还是评在点子上,也能给老师们启迪。

一、是从形式与内容上介绍。课前谈话目的是为了拉近距离,缓和气氛;二是为了教育做铺垫。如果能两项兼顾更好。我也曾写过相关的案例,其中最让我感觉巧妙的也是属于这类。

二、教学上如何做到深入与浅出

钟老师从自身实习中导师的话开始讲起,能把自己想讲的说清楚就行了,重点讲明白,反思明白自己讲什么?让老师们思考:一年级的孩子能教函数吗?我的想法是当然能,就看你怎么教了?如何浅出的教给学生呢?他举的例子是:9+2、9+3、9+4、9+5……观察有什么特点呢?他还指出教学是从书到学生之间的一种活动,要学生理解必须浅出,当然深入是保证,只要方向是对的,才能深入到学生的视线。 (写于12月3日)

创建文明城市后的几点思考


创建文明城市后的几点思考

自**年**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上下奋力攻坚、砥砺奋进,实现了阶段性重大突破。2016年度更是取得了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创建工作继续领跑全国。宿城区作为**市的主城区,在创建中始终走在前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我们自豪,也让我们倍加珍惜。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及全体市民的支持下,面对兄弟城市竞相发展、加速赶超的竞争态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没有半点马虎和松懈,以争第一的信心和勇气打响创建的攻坚战,力求决战决胜。9月17日,我们以昂扬的姿态,奋发的精神迎来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终极考核”。虽然考核结果尚未见分晓,但要巩固来之不易的创文成果,我们**创文的精神不能丢,创文的士气不能减。一定要通过宣传投入与强行入轨管理多管齐下综合发力,在深化、拓展文明城市内涵,巩固提升文明城市上做文章,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品牌。

一、创文精神要继续弘扬。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工作作风,影响着我们目标本身的实现达成。创建是责任、是使命,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虽然国检已经过去,但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维护的任务更加繁重,从而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迟疑、丝毫的懈怠。因此,面对新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始终做到热情不冷、力度不减、步子不停。国检只是创建路上的一个脚印,我们必须继续前行。“群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我们要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文明城市创建才能持久深入,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运用一切宣传手段,广泛发动,大力开展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群众参与热情高的文明建设活动,在全市迅速形成人人关心文明建设、人人支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新高潮,把**建设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创文精神,就一定能获得全国的赞许与认可。

二、体制机制要继续完善。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是巩固创建成果的重要保证。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三年来,建立了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创城标准也随着变化、市民群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机制也要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创文成果更好地巩固和拓展,更好地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如:要进一步完善创建文明城市的法治体系、社情民意反映和快速办理机制、市民广泛参与机制等。特别是要完善属地化的文明城市建设机制。积极适应城市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制度规范等方面,科学划分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区域、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责任、事权与财权,形成“分工明确、各方有责、条块结合、协调一致”的目标管理体系。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利用。通过调剂闲置国有资产等途径实现资源整合,全面落实各社区的办公、警务、文体活动中心等以及综合执法大队的“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和执法监督建设用房,推进文明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经费投入要力求多元。建设文明城市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工作。它是一项牵动面广、涉及人多、难度高、跨度大、时间长的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广泛深入的社会管理“软件”,也需要实实在在的配套“硬件”,长期的资金投入成为常态。而我市在创建过程中,主要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如果创建后,长期的资金投入还以单一的财政资金为主,势必会造成财政资金压力,且不能满足建设需求。为此,在减少财政压力的同时,确保资金投入适应创文建设需要,就必须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有效推动国家级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一是强化财政经费保障。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创建专项经费用于创文工作宣传、考核、机构运行以及相关项目支出等。二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通过政府招投标等形式,对全年城市各主要道路清扫、整治城市“牛皮癣”等进行公司化运作,实施全过程保洁,营造清洁、有序的城市环境。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建设和运营,稳步提升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建立商业、企业联运保障机制。维护文明城市形象人人有责,商家与企业也不例外。沿街店铺和企业有责任分担相应的维护经费,提升商业街区和企业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

四、常效监管与考核力度要继续加大。实现文明城市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使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就必须加强监管和考核力度,使各项长效机制良性运行而富有成效。主要通过强化主管单位常效监管与监督部门的督察力度,将文明城市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不断提高大家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次重大雷击事故后的思考


一次重大雷击事故后的思考5月23日下午16时34分,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遇雷击,造成7人死亡(其中5人为六年级学生,2人为四年级学生,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14岁),44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5人重伤。雷电灾害是自然界中严重的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雷电灾害的危害将会越来越严重。**的防雷减灾工作自1991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起到了防护作用。但从“5.23”重大雷击事故,看**的防雷减灾工作,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认识不够到位。一是思想上的侥幸麻痹,总认为雷电还没有危害到自己,防范意识薄弱;二是借口推诿,对隐患的整改不力。2004年度,县安监局、气象局、教育局联合对全县乡镇中小学教学楼、教师宿舍的防雷设施进行了普查,县防雷中心也对乡镇中、小学教学楼、教师宿舍的防雷设施进行了规划设计,时过三年,都以无钱为借口,拖而不改;三是防雷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甚至以“雷打不孝”之说来解释雷电现象。四是物业管理部门还没有把防雷设施的安全性能管理列入工作议程,防雷设施的年检无法正常进行。2、高层建筑物防雷装置不完善。企、事业单位建筑物大部分都只有外部防雷装置(防直击雷),而没有内部防雷装置(雷电电磁脉冲以及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私人住宅楼绝大多数没有防雷装置,每年到雷暴多发季节,不是击坏电话就是击坏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电子设备,严重威胁居民生活。3、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和施工,防雷装置不能完全保护,带病运行。4、新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前期可行性评估和设计审核把关不力,流程不规范。为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加大防雷工作的宣传力度,依法将防雷减灾工作深入、细致、扎实的开展下去,以最大限度减少雷电所带来的损失,造福于人民。一、加大宣传力度。**是农业大县,地理环境复杂。据统计,**县历年平均雷暴日数达50天左右。近年来,全国各地严重、频繁的雷击灾害,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由于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活动较少、宣传面较窄,防雷知识普及面小。因此,在防雷知识、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上,一是分析雷击事故产生的原因,开展警示教育;二是利用《气象历书》、报刊、电视节目、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把防雷知识、相关法规普及到户;三是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举办街头宣传和专题讲座。二、规范管理。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和《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认真执行,依法管理。一是要制定**县防雷减灾工作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防雷减灾工作政、事协调运转、快速发展的新机制,以避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之嫌,取信于社会。二是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防雷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三是县防雷中心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四是积极探索联合与协作的路子,总结经验,把防雷减灾工作推向新台阶。三、强化执法。雷电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要认识到防雷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拓展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新思路,坚定不移的走法制化道路,不断更新观念,优化防雷政策环境,做好防雷安全执法检查工作,做到文明执法。四、内强素质。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人。防雷减灾工作,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一批掌握现代防雷专业管理、技术及营销人员,尤其需要防雷企业管理、技术专家与市场开拓的骨干。防雷减灾执法队伍的建设,对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为防雷执法检查过程中,更多的是要知道被查对象在技术上是否违反了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有专业的判断,还要说得明白,执法检查的过程也是宣传和说服教育的过程,不懂业务或业务不精通的人员难以胜任。目前,基层县局的防雷工作人员大部分没有参加过正规的防雷业务学习和培训,理论水平缺乏,可学的书籍有限。再加上个别防雷工作人员总是以气象行政执法者的身份开展防雷技术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防雷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一支具有防雷专业技术精湛、法律法规精通的高素质防雷减灾队伍,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的工作来抓。五、外树形象。近年来,我们在防雷工程领域有所发展。在防雷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注意防雷器材的质量,杜绝使用已淘汰的、假冒伪劣或无证生产的防雷器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法分子经营不合格的器材或钢材,工作人员在选购防雷器材时一定不能

一次重大雷击事故后的思考一味追求本单位利润,忽视工程质量,给企、事业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给企、事业带来损失,给气象人丢脸。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要不断及时更新和完善防雷检测设备,包括:仪器设备、计算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提高科技服务的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树立良好的形象,让用户放心。六、拓展市场。常言说的好,打铁要自身硬,要在保证防雷工程硬件和软件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拓展服务领域,从单一的建筑物防雷,拓展到计算机通信网络、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从防直击雷到防雷电电磁脉冲及其更多的领域,从防雷图纸的设计审核到跟踪服务。总之,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逐步拓展服务领域。七、总结经验。在每个工程结束后,要注意总结该工程的策划、施工、验收各个环节中有哪些优点、缺点、教训,成绩要发扬光大,问题要及时克服,努力提高。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强化管理,逐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认认真真地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五五”普法的思考


从“一五”到“四五”,每一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实施都对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的提高而产生鲜明的推进作用。“四五”普法经过各级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半年后,将进入新一轮五年普法规划——“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活动。如何抓好“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的确值得各级认真总结和思考。

(一)关于“五五”普法目标的确定

“五五”是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然是对“四五”普法的传承和延伸。“五五”普法目标的确立要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一致,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江苏、法治政府的目标相衔接。因此,“五五”普法的目标的确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向新的层次攀升,体现新的高度的要求。“五五”普法要有新的目标,但新的目标不能定的过高。根据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我们认为“五五”普法目标应该确立这样一个目标:即在公民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法治观念和法治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价值观和良好法治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五五”普法目标的确定应当区分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总目标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对领导干部与对一般干部群众的要求要有所不同,城市与农村的要求应当有所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较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要求应有所不同。我们要在提高全民崇尚法治意识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对领导干部、城镇居民、农民群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校青少年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分别提出具体的普法目标任务。

(二)关于“五五”普法的侧重点。

抓重点、促全面,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四五”普法对重点普法对象和重点普法内容作了要求。实施过程中,我们针对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五五”普法规划,仍然要突出重点普法对象,明确重点普法内容,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五五”普法取得积极的和突出的成效。

1、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普法。

推动依法治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是关键。通过20年的普法,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推进国家法治化管理的自觉性并不十分强、十分高,尤其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做到依法执政,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很高的法律水准是很难胜任的。近年来,许多违反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按科学规律办事,随意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法治的破坏及其的恶劣影响,多少年都难以消除。因此,“五五”普法仍然应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的重点,只是普法的目标侧重点不是放在提高法律意识,而是放在增强其法治观念、法律素养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上。


农村普法和流动人口普法是我区普法工作的薄弱点。“五五”普法应当将农村普法流动人口普法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来抓。最近我们下基层作了一些调查,虽然我们武进在经济上属于较发达地区,但从目前了解情况来看,我区农村的普法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自发状态。大多数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法律知识主要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得的。因此,加强农村和农民群众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教育十分必要,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加强。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青少年应当作为普法的重点并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企业在推进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因此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教育应仍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点。

2、扎实抓好重点普法内容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各个不同重点对象有针对性确定普法的重点内容。如对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主要是进行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其法律至上和依法行政意识。


3、分解落实“五五”普法的重点工作。主要是将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按年度进行分解,并根据具体实际,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确定普法的重点工作,按照动员、实施、总结等步骤,层层推进,抓好落实。

(三)关于“五五”普法的运行机制

继续按照“四五”普法“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监督检查、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来推动“五五”普法规划的落实。重点是进一步强化领导机制,完善日常运行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的检查监督和考核评价制度等,在完善行之有效的普法工作制度上下工夫。


在普法的日常运行机制中,特别要强调依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我省制订了《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常州市也制定了《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实施办法》,我区《法治武进建设实施规划》都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抓普法依法治理的司法行政部门普法教育职责。我们要进一步运用好《条例》、《办法》和《实施规划》,充分依靠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支持,善于借助领导的力量,依法开展普法教育,依法对普法教育进行有效的检查监督,以形成党委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主动参与、司法行政机关与政府各部门、社会各团体和基层组织的有效的联动,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要借“四五”普法考核验收之东风,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年度经常考评和五年综合性考评相结合的考核评估体系,使“五五”普法一开始就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高起点、高标准轨道。

税务系统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会议上从八个方面倡导了作风建设;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局长从六个方面指出了在我们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中共xx市委把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市国税务局党组就此作了全面的安排,都说明各级领导对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视。
一,思想作风是根本
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也是世界观方法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体现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我党的思想作风的内容和特征。就我们国税而言,我们提出的四种意识、“三个创新”、“三个规范”等也都体现着我们的思想作风,是我们实现国税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思想作风的产生来源于良好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就是树立用科学的观点,用客观的方法来认识问题,认识事物,认识他人。若用消极的态度,狭隘的观点,抽象的目光,嫉妒的心态看待事物、认识问题,也定是自己的思想扭曲、消极、低级、颓废,走向可怕的境地。
首先要讲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每一位国家公务人员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是每个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们始终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作为我们想事情、做好事、干成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加强思想的锤炼。具体来说,要克服精神“颓化”,防止精神贫乏,思想空虚;克服信念“淡化”,防止思想模糊,信念动摇;克服意志“退化”,防止朝气不足,暮气有余;克服敬业“惰化”,防止安心不尽心,出勤不出力;克服服务“弱化”,防止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搞自我服务或者“倒服务”,俗称“帮倒忙”;克服道德“蜕化”,防止损人利己,缺乏诚信;克服人际关系“庸俗化”,防止只讲人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二要加强品质的锤炼。一是忠诚的品质,即忠诚党、忠诚人民、忠诚国家、忠诚事业,对个人来讲,是要忠诚于家庭,忠于家庭成员。二是公正的品质,即在政治权力的运用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政治生活中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不搞专制,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在选人用人上,任人唯贤、不任人唯亲。三是坚定的品质,即坚强的意志和品德,特别对于党员干部,具有清醒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顽强的拒腐防变的能力,在追求理想信念的目标上矢志不渝,在政治立场上旗帜鲜明,在政治原则上寸步不让。四是节俭的品质,即廉洁节俭从政,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要加强事业心、责任感的锤炼。一是要担得起使命。要把个人的前途与税收事业的发展、干部群众的利益联系起来,不畏困难,不怕艰苦,迎难而上,勇挑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重担。二是筑得牢防线。当今世界物欲横流,瞬息万变,我们要牢记身上重任,既要守得住清贫,不为物欲所惑,不畏浮华所动,又要耐得住寂寞,树立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不图虚名,志存高远,仰不愧党愧民,内不愧心,“仰头对天不愧天”。三是经得起磨难。“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要勇于到艰苦、困难和需要的岗位上去经受考验,真正体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要通过磨砺、磨练,磨去感情用事,磨出理性;磨去张扬,磨出厚重,磨出大志向、大作为;磨去炫耀,磨出真本领、真才干、真性情;磨去“刺儿”和斤斤计较,磨出豁达和宽容。四是打得开局面。凭借不解决困难不罢休的恒心,发愤图强的雄心,天道酬勤的信心,精诚团结,创造性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其次要讲团结共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团结共事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刻意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有错不说,不是真正的团结,而是一种庸俗的关系论,有悖于团结的真谛。这样的集体表面是一团和气,实际是摩擦不断。同志之间应该以诚相待,在相互沟通中化解分歧,在坦诚交流中凝聚共识,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氛中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尤为重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意见,相互支持不争权,相互信任不猜疑,相互配合不推诿,相互搭台不拆台,才会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九牛爬坡”的强劲合力。
第三要讲大局顾全局。大局意识强调的是全局观念、“一盘棋”思想,要求要从大局出发认识和处理一切事情。我们的大局就是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就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加强思想作风,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服从大局、维护大局。一要增强公仆意识。二要增强执行决策意识(酝酿阶段广泛征求意见,决策一旦形成都要顾全大局)。三要增强宗旨意识。
第四要讲正直。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和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思想作风的直接体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赞誉。我国人民历来崇敬那些具有正直品格的人,屈原、司马迁、包拯、海瑞、林则徐、闻一多等仁人志士都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光辉的形象,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要做正直的人,必须从多方面努力。一要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对单位对家庭也一样要有责任感。二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三要学会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有策略地发表意见。四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背于正直的品格,及时改正不足。
第五要讲诚信。 诚信既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加强作风的基础。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夫子的这句话,道出了古往今来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当今社会,不管你是平常的待人处世,还是干工作、做生意,诚信可以说是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品牌效应。诚信是维系和保持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关系融洽、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实做人,包括在道德上淡泊明志,精神上追求高尚,行为上坦荡磊落。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做到表里如一,心境澄明,不矫饰,戒虚假;在对人对己的态度上,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决不做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人和事,有无名利一个样,心底无私天地宽,诚信是我们立德、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础。
第六要讲自省。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随时检讨自己的言行,对自己做出评价。自省是一种良好的处世态度和思想作风,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1)自省需要克服思维惯性。(2)自省需用心自我提醒,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过。(3)下属应时时劝诫上级。(4)自省使人从逆境走出(5)要善于用失败经验提醒自己。(6)善于自省才有威信。(7)自省使人不断进步。
二,工作作风是关键
工作作风是我们党风建设的核心。胡锦涛同志讲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我党的三大作风中的群众路线和联系实际、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都是工作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市国税局提出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也是工作作风的内容。
首先要讲务实。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质和重要的领导方法。(2)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重实干、务实事,追求各项工作的实效。要自觉地把上级精神、发展形势和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提出最佳的发展思路,通过狠抓落实获得最大的效益和理想的效果。一要排除干扰,干实在的事。二要合理安排,干有效的事。三要把握角色,干份内的事。 (2)要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正确的务实观念,在思想上、制度上、作风上求真务实。一是要有认真的态度。二是要力戒“浮躁”,精于细微。三戒脑漂,一味赶风潮,刻意标新立异,似乎善于创新,实则不然。
其次要讲勤奋。从古到今,人们都对勤奋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业精于勤,荒于嬉”。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讲: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勤奋,对于人生来说非常重要。历史上一切成功于志业的人,都是使用了这个法宝的。司马迁用了几十年时间的勤劳,写成了《史记》;陈景润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鲁迅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
第三要讲精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当前税收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是税收工作实现质的飞跃的有效手段。总局、省局及市局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都作了强调和要求。我们高新区国税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化、精细化也是必然要求。(1)人力管理精细化,最大限度挖掘个人潜能,努力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2)考核考评精细化,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3)科技强税精细化,提高数据增值利用水平。(4)外部协作精细化,营造国税发展良好环境。
三, 领导作风是先导
我们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奉献、权力就是责任的观点,在思想上树立民主意识、和谐意识、团结共事意识。民主是一种进步,民主是一种文明,民主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发扬民主作风是如今执政作风的最佳选择,也是必然要求,更是领导能力的客观体现。“独裁必然失败”。团结共事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目标。我们要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为民、务实、清廉”这六个字,不愧对手中这份权力和责任,不愧对人民群众对你的期望和信任。
首先要讲素质。领导者的素质主要表现形式为:品格、学识、才能、情操、风度等等。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导领导者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所形成的品德、知识、能力、身心等条件和因素的综合反映。它包括:(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决定着领导行为的方向。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政治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治观点。政治观点的核心是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现“三个代表”思想;体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二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廉洁奉公、情操高尚、实事求是、坚持党性原则、秉公办事、刚直不阿,要有民主作风,要有宽宏大度的胸怀,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一切都看不惯,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事业心是领导者基于崇高的信念、远大的工作抱负以及对本职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是其决心和毅力的源泉。作为领导者,应该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四是要具有顽强的进取心。进取心在工作中表现为奋发向上、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等。(2)能力素质。由于领导活动是一种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所以领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相关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和体现。但知识的丰富并不等于能力的提高。能力一般包括基本能力和领导能力。基本能力是指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是发挥领导能力的基础。领导能力包括:驾驭全局的能力、决策能力、识才辩贤的能力和组织协能能力。(3)知识素质。一是政治理论水平。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增强我们的理论修养。二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对于我们国税系统的干部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学习计算机知识,用计算机去管人,用计算机去管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三是学习科学管理知识。包括现代管理学、领导科学、管理心理学等等。四是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不能脱离我们的本行,要学业务,要学税收政策法规,要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执法。五是学习社会知识。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研究历史、地理、民情、民俗等等。(4)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包括领导者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要求具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即对工作充满信心,有强烈的事业心、素质感、荣誉感和成就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具备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没有心理上的障碍,表现在成绩面前能够做到不沾沾自喜,挫折面前能做到不气馁、不灰心;要有宽容豁达的胸怀,毛主席说过:我们要能够团结同志、特别能够团结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并被实践证明反对错的人;要有知人善任、荐贤举能,不怕别人超过自己,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其次要讲民主集中。实践证明,凡是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都能够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一切重大问题都通过民主讨论,形成共识,做出决定,积极落实。与之相反,一些领导班子之所以闹不团结,十个有九个是不讲民主集中制。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内在要求。贯彻民主集中制,一是要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严格按照科学议事程序实施民主决策。三是要勇于负责,善于决断。
第三要讲创新。创新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种时代精神。《易.系辞》中有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揭示了东方哲学的精髓,反映了炎黄子孙变革求新的渴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但创新不等于蛮干,不等于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不考虑成本和效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做到创新与务实的高度结合。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每个单位的先天优势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其发展应有适合其自身的模式和规范。因此,必须结合系统内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地实施创新,使我们的国税事业在切合实际的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四要讲和谐。从“和谐”字意看,“和”者,和睦也,是和睦的一种反映、一种表述,有和衷共济之意,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等,它本身就包含着和以处众、内外和顺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和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在“谐”的解释当中,更多的是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和冲突。和谐不是一团和气,它是科学、客观、法律制度前提下的和谐,这一点不能违背。和谐又是领导者基本能力的体现,它的核心就是公平、公正。和谐的辩证法是根本的领导方法,从领导工作的角度要抓住三个要点,即与己、与人、与事。与己是与自己要和谐,不要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与人是与他人要和谐。社会单位家庭都一样,与事是与矛盾各要素要和谐。我们的单位是个整体,工作是个整体,离不开整体的合力,也离不开他人对你的支持,离不开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三个方面希望大家认真研究。
第五要讲规范。规范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大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治税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税收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们国税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我们国税部门的特点来讲,规范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是行政管理规范化、税收征管规范化、干部行为规范化。
生活作风是重点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是领导干部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行为态度、行为特征、行为风格等的总称。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既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关系单位精神风貌和个人精神气质提高的大事。生活作风其实是一个道德问题,应体现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健康、情趣高尚、作风正派等方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弘扬真善美,抵制消极、低级趣味、腐朽的东西。
我们有的干部信奉吃点喝点、玩点乐点是人之常情,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宽容、原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让他们慢慢放松自我约束,在“温水”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这就是“温水效应”的道理。而在“温水效应”中,青蛙最终被烫死,我们的干部如果在生活小节上不注意,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百丈之楼,基于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干部作风建设,如果不从生活作风建设入手,就失去了根基。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学风、丰富的知识结构、高超的领导能力,只能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锻炼才能养成。如果我们的干部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认识和接受新事物,必然在工作中善于钻研、勤奋学习、自觉更新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自觉增强工作本领。优良的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也是从日常生活作风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四,学习风气是基础
学风是一个团队和个人学习的态度、方法、习惯、思维等的综合,是提高思想水平、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基础。学风透视作风,作风折射党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勤于思考,加强调研,注重实践,在结合和转化上下功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精神是学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我常说,浮躁地看一本书,不如静下心来看一页书。这就讲的是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问题。抓好学习关键是要明确学习内容、讲究学习方法。内容上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掌握四种知识,增强四种能力。就是要掌握现代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科技的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在学习的方法上,要重点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积极将理论转化为理念,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做到多学善思,学以致用,把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再转化为自己理论联系现实的理念、思想、观点。总之,在学习上要做到自觉、勤奋。
目前,我们干部的学风的主流是好的,但学风不正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种:一是“不学”,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强调没时间学,却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甚至沉迷于灯红酒绿;二是“浅学”,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满足于一知半解;三是“空学”,理论与实际脱节,喜欢在名词、概念上兜圈子,装潢虚饰,做表面文章,“说功”比“做功”好,讲道理头头是道,一接触实际却束手无策,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四是“歪学”,奉行“有用即真理”,任意裁剪理论,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甚至把自己不正确的理解说成是理论的原意和上级的精神;五是“死学”,搞教条主义,不顾实际照本宣科,把理论与实践简单对号,照抄照搬,而不去用或者不会用理论武器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端正学风,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我们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之,国税系统思想作风建设任重而道远,事关国家的兴旺与发达,国税事业的成败与兴衰,个人前途的得失与荣辱,来不得半点虚假,掺不得任何水份,使不得一丝幻想。让我们开动脑筋,求实创新,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为实现高新区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和新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