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e》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或许"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e》教案"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e》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e》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学会单韵母e,能读准音和它的四声;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古诗,并背下来。

3 借助儿歌和图画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e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e的发音。

教学方法:

引导、导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a、o,重练声调

1 教师做a、o的口形,请学生猜是什么单韵母。

2 认读a、o的四声,重点抽读二、三声。

二 观察图画,学习读音,记字形。

1 小插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白鹅”的“鹅”发一声该怎么发?

2 看老师发e时嘴巴是怎样的?(嘴巴扁,不动,面带微笑,声音响,长。)

3 学生照样子练习发音。

4 再看画面:发e音时,看见字母e就想到画面上的什么图形?怎么记住这个e。

5 请学生给单韵母e创编发音、字形口诀儿歌,并跟读。

三 学习e的四声

1 让学生自主学习。

2 指名练读,教师相机指导。

3 按下列顺序练读四声,让学生感悟、掌握四声的高低升降规律。先横着读,后竖着读,最后随便指认读。注意采用激励的手法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āǎ

ōǒ

ēě

四 游戏巩固e的四声

1 哪个音不见了。

2 教师做口形,比手势当哑巴,学生发音。

五 指导书写,注意姿势

1 学生观察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 教师细心地范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3 学生书空后,再动笔写。

4 指3名学生上黑板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5 教师巡视学生作业,及时指正,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拿笔姿势。

六 读古诗,涂色添画

1 谁会背这首古诗了?背一背。

2 教师领着学生背诵。

3 鼓励学生拿上自己的水彩笔涂上颜色,添画一些东西,让你课本上的画面更丰富。

4 看看自己的画,再美美地背这首古诗。

板书:


Fwr816.COm小编精选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一比》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词卡和图片。(黄牛、猫、鸭子、鸟、树、花等动植物的图片.苹果、枣、杏子、桃等水果的图片。量词卡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词

1.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植物?

2.词卡与实物对应。

学生将带拼音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音节、词语。

3.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先请个别学生认读,再全班跟读,最后开火车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讣学生认读。

二、学习韵文

1.自己读韵文。

2.小组合作学习

比一比,认识量词。

图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

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提出疑问,开展互相解疑的活动。

3.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

三、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生字,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

2.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课件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2.出示"小",让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3.教师范写"小",学生仿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1)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

你发现用颗数的时候,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数鸭子用"群",在哪些时候还可以用上"群"?

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3)数杏子时用"堆",在哪些时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数?

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2.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把扇子一辆汽车一块西瓜一个杯子一双手一台电视机一幅图一座房子

一台电脑一双筷子-张桌子一座桥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排椅子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杯水-枝笔一份报纸

一扇窗户一棵树-把剪刀一个书包

一条绳子一串香蕉

3.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4.创编儿歌。

5.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比一比谁说得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西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o》教学设计


这篇《西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o》教学设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o》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学会单韵母o,能读准音和o的四声,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 能找到儿歌中含o的音节,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

3. 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书桌一拳头。”

教学重点

读准单韵母o的音和它的四声,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o的二声和三声,正确书写。

教学方法

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拼音卡.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拼音卡,认读a和它的四声。

二. 观察图,学习读音,记住字形

1. 请孩子们看大屏幕,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 公鸡是怎么叫的?学一学。

3. 我们在学公鸡叫时,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4. 我们今天学习的单韵母o的形状也是圆圆的,发音时嘴巴也要像它一样圆圆的。(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读准字音。)

5. 小结,启发孩子自己想办法编顺口溜读准和记住o的读音。

三. 教师示范,练习o的四声

1. 让孩子尝试着认读四声。

2. 教师示范,孩子跟读。

3. 师生共同一边打手势,一边读o的四声。(采用不同形式练习读认,如:分组竞赛,小老师教读等形式,重点是二.三声的教学。)

4. 出示拼音卡,按顺序练读四声后,再打乱顺序辨别认读。

四. 创设情境,巩固o的四声

1. 教师当哑巴,做o的口形不发音,用手比划o的四声手势,请孩子发音。

2. 可以做“哪个读音不见了”的游戏。即把带调的字母都列出来,任意捂住其中某个让孩子猜。

五. 指导书写,端正姿势

1. 孩子观察o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 o的写法与零的写法一样,抽一名孩子上台在黑板前写。

3. 师生评议,教师再示范写o,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要领。

4. 孩子练习写字母.执笔前看看“跟我学",学习握笔写字的正确姿势。

5. 利用展台展示,比比谁写得。

六.学习儿歌

1. 看书中的儿歌,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在儿歌中找出红色的单韵母o。

2. 教师示范读儿歌。

3. 孩子跟着教师读儿歌.可加以拍手打节奏或配以动作读,增添孩子学习兴趣。

七.总结教学,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单韵母o,读准了o的四声,能在四线格中书写,掌握了正确的拿笔.写字的姿势,小朋友还创编了许多精彩的儿歌,收获可真多啊!

八.板书

o

ō ó ǒ ò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u w》教学设计


《u w》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学会单韵母u、大写W和音节wu,能读准音,认清形。

2 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u、W,注意正确的书写格式。

3 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借助图画、儿歌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U、W、wu的认读和u、W的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u、w、wu。

教学方法:

启迪、导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i、yi及其四声。

二学习韵母u

1 出示乌鸦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 学生反复读“乌”,借助“乌”读准韵母u。

3 示范发音,观察口形,编顺口溜:“突出嘴巴u、u、u”。

4 认清u,指导书写。

⑴看图想想u像什么,你怎么记住它?

⑵观察笔顺图,小老师指导书写。

⑶观察u在拼音格里的位置。

⑷检查坐姿和执笔,学生练习书写,评价。

5 练读u的四声。

三学习大w

1 单韵母u还有一位朋友,它是谁呢?

2 提示:它和单韵母的读音是一样的。但一定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

⑴学生自由练读。

⑵开火车读。

⑶辨认u和w。

⑷学生编顺口溜记住读音:“大写w,小写u,大w小u都读‘乌’”。

3 出示图片:怎么记住w。(房屋倒影w,w,w)。

4 指导书写。

⑴让学生观察笔顺图,说说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⑵学习新笔画:斜下斜上v。

⑶书写笔顺笔画。

⑷观察w在拼音格中的位置。

⑸学生书写,要求做到“三个一”。师生评议。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wu

1 课件演示认识wu,告诉学生它也读“乌”。想想怎么记住它?(大w带小u,紧挨在一起,它是音节wu。)

2 熟读wu和wu的四声调。

3 练习用四声调组词。

4 区分:u、w、wu,说说他们的异同。

五看图读儿歌

1 看图说说树上有什么?树下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 自读儿歌,用横线标出带“u”的音节。

3 教读,读后交流。

六巩固练习,完成“读读连连”

1 放手让学生做,然后讲评。

2 指导读wá wa,练习读轻声。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情节,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学习文中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线索。

前课准备:

1、熟读课文,熟记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了解文学常识。

2、能够根据文本注解和学案提示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

3、阅读《补充习题》中的“预习提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标题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1、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本文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篇以长城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

2、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二、学一学:我非常聪明

1、给加点的词注音

焦灼(zhuó) 湿漉漉(lù lù ) 飒飒( sà sà )蔫巴(niān)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绽(zhàn )开 愠怒(yùn)抽噎( )

2、 解释词语

惶惑:疑惑不安。 酸涩:又酸又苦涩。

围追堵截:围剿、追击,迎面拦截。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焦灼:非常着急。

踉跄:走路不稳。

愠怒:愤怒,生气。

蔫巴:枯萎。

抽噎:抽搭。

3、提出预习中不懂得问题

三、议一议:我潜力无穷

1、 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线索理情节

组织交流,围绕文章的题目,请用几个含“草”的小标题来概括文意

4、阅读课文,思考,交流

战士误食野草 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发展和**)

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红军过草地的第四天,二班战士因误食有毒草野菜而中毒,二班长杨光摸黑寻找部分向上级报告。

第二部分(6—16)故事的发展:杨光找到一支红军小队伍,恳求医生前往救人,而医生也有紧急任务在身,于是杨光拦住路口不让医生走,一时陷入僵局。

第三部分(17—36)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杨光的举动惊醒了昏迷之中的周副主席,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野菜,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结尾)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聆听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从中获得巨大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四、讲一讲我特别自信

1. 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题记”?

明确:(1)、在文章的开头用一两句话或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题记”是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的手法,因为它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选作“题记”的文字要么是富有哲理的话,要么是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话,要么是能引人深思或受启发的话,且这段文字都是和文章紧密相连的。(2)、本文借用了藏族同志的一段话作为“题记”,含义颇深。在红军走过的地方,建一座糖厂且是最甜的地方,既说明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感人的事迹,也隐含着我们今天甜蜜的生活就是他们换来的,还让我们体会到藏族同胞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读了“题记”,使读者顿生敬意,会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去读完全文。

2.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3、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2).就这样,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这一段动作描写具体地展示了杨光在烂草地上行进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同志生命安危的无限关切之情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4)先是“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主席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4、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

周副主席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紧接着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作者描写一系列动作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的词:“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

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接下来写周副主席“非常明确”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主席的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5、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五、练一练:我定会成功

拓展练习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提示:与同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完成课时训练

六、本课小结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e


教学目的
 1、阅读《白鹅》,认识“白、鹅、河、乐、热”五个字。
 2、学习韵母e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e。
 3、继续学习四声的读法。
教学重点
 1、背诵儿歌。
 2、e的写法及四声读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时间

教学任务:学习儿歌、认读生字、学习韵母e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鹅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有一首古诗就是来赞美白鹅的,谁会背呢?大家来一起背古诗《咏鹅》。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白鹅的儿歌,同学们愿意学吗?板书课题:白鹅。学生齐读。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学生结合书上的图自由读儿歌。
 2、同学之间互相试着读读,看谁读得。
 3、指名学生读儿歌。
 4、师范读儿歌;领学生读儿歌。
 5、学生自己再读;同桌互相读;指名学生读儿歌,多种方式读。
 6、学习生字。
小黑板出示生字:白、鹅、河、乐、热。
(1)学生自读生字。
(2)师领学生读生字。
(3)在儿歌中找出生字画下来,自己读一读。
(4)指名学生读生字。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学生互相读;多种方式读。
(7)休息一会,学生自由读儿歌、认识生字。
三、学习韵母e及其四声。
 1、我们把“鹅、乐、热”这几个字拉长音来读一读,看看尾音发什么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单韵母e。
 2、你们看这个韵母e像什么?怎样来记它呢?谁能来总结一句歌谣。(白鹅戏水e e e水中倒影e e e)
 3、学生自己读e 的发音;师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4、根据四声调的儿歌,自己来读读e的四声。
 5、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6、学习韵母e的写法。
(1)复习o的写法。
(2)出示小黑板,师示范写。(e占中间一格,从里面起笔,一笔写成)
(3)学生用手练写。
(4)学生自己在书上练写。(先观察黑e再描红)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1、背会儿歌。
 2、会写字母e。

  第2课时时间

教学任务:背诵儿歌、巩固练习、写好韵母e

一、背诵儿歌
 1、学生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背课文。
 2、学生小组内背课文。
 3、指名学生背课文。
 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内进行表演练习。
 5、学生班中分角色表演。
二、检查认字情况。
 1、小组内检查生字情况。
 2、师指名学生认读。
 3、全班齐读生字。
三、写e及四声。
 1、在拼音本上写韵母e,注意写字姿势,要求学生写字要认真,要写规范,要写得漂亮。
 2、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四、作业
在拼音本上写一篇e。

板书设计

3 白鹅
 白 鹅 河 乐 热
———————————
———————————
———————————
———————————
课后附记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i y》教学设计


这篇《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i y》教学设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i y》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读准单韵母i、大写y和音节yi以及四声。

2 能在拼音格中正确收发室i、y,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借助图画、儿歌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i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i的发音。

教学方法:

引导、导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开火车认读a o e和四个声调,读得又快又准。

二、 看图学习单韵母i

1、 出示毛衣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 出示字母卡片i。毛衣的“衣”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让学生自己试着发“I”。

3、 抽学生试读,评价后再试读。

4、 小老师教读,教师点拔示范。学生齐读,个别读。

5、 观察发音时,牙齿是什么样的?师生合作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ii”

6、 学习i的四声。让学生按四个声调的顺序尝试利用手势读一读。打乱四个声调的顺序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三学习大写Y

1、 谈话引出:小朋友,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跟“i“的读音一样,只是样子不同。出示y.

2、 观察i、y笔顺图,试着书写。

A、 学习新笔画,竖(|),点(.),右斜,左斜。B学生跟老师书空画笔顺。

3、 观察书写格式;i、y在拼音格中分别占什么位置?抽学生板书并评价。

三、 学习章节yi

1、 请看:大y带着小i来了,出示yi。它是音节yi,也读作“衣“

2、 认记音节yi,大y带小I,紧挨在一起,它是章节yi.

3、 看着音节,和同桌说说怎能么记住音节yi.

4、 练习读yi的四个声调,采用各种形式认读,提醒学生yi标调时不写点,直接标上调号。

5、 用音节yi的四个声调分别组词。

四、 练习读语境歌,试着背一背。

1、 出示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自读儿歌,用“——”找出儿歌中我们所学的音节。

3、 教读儿歌,再引读、拍手读。齐读并背诵。

五、 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1、 出示图和音节,让学生试着连一连。

2、 学生汇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以此借助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读准音节ya.

3、 练习读yí,ā yí,yā.集体读,个别读。

板书、i、y 、yi

练习:yí,ā yí,yā.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看浪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了解大海,想像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一些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或录像,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火山的资料。

学生

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大海。

教学过程:

一、放映录像,激趣引入

1、放映有关大海的录像或者出示挂图。

2、同时播放欢快优美的音乐,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配乐范读,图文结合

1、在音乐和图像的背景下,教师范读全诗。

2、孩子们听教师范读,随文展开丰富的想像,初步感知全文。

3、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有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

2、把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多读几遍,看能否弄明白。

3、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议论一下,看能不能弄懂。

四、再读课文,师生共同解疑

1、按自己的理解全班朗读课文。

2、提出同桌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3、教师和同学共同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这些诗节。

五、美读美悟,展开想像

1、教师配上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领略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进入陶醉的境地,然后,启发他们自由想像。

3、把自己的想像说给大家听,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评价和鼓励。

六、评比激励,朗读训练

1、以各种方式开展朗读,同学进行评价。

2、以评价为契机,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3、再次美读全诗。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教案范文


《小贝壳》是一首儿童诗。诗人充满童心童趣,以饱满的情感大胆想象,以潮退后留下的小贝壳引发诗情,从小贝壳的“皱纹”上拾捡音符,采用天真而精粹的问答式儿童语言:“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来表现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拓宽了儿童学习的空间,唤起了儿童无限的遐想,引发了儿童对生活的关注。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壳的特点,向贝壳问问题并想像贝壳会怎样回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课文内容,了解贝壳的特点。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大海挂图,贝壳实物,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5)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2.教师出示大海的挂图,小结:是呀,大海多美呀!水蓝蓝的,一望无际,沙滩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贝壳呢!(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贝”“壳”。

4.指名读题目。

5.大家一起读题目。

6.你们见过贝壳吗?(学生自由发言)

7.展示贝壳实物,感受贝壳的美丽。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0)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找生字。

2.反馈找生字情况。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自主学习生字。

(2)指名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全班齐读。

(4)游戏巩固。

4.朗读课文。

5.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并思考:我问了贝壳什么问题?贝壳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三、读文,理解内容(15)

1.教师指名反馈问题,并出示响应的句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句子。

3.指名扮演“我”和贝壳,一问一答。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生自由读课文。

6.反馈读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5)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贝壳

bèi贝 ké壳 ɡào告 sù诉 suàn算 wéi为

duì对 nà那 tiáo条 lù录 dài带 zhī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学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8)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2.认读下列词语,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拓展想像(12)

1.教师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贝壳。

2.指名说说自己的贝壳是怎么来的。

3.引导回忆:文中的小朋友看到贝壳,向它问了什么呢?贝壳会怎么回答他的呢?

4.以回答的方式朗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5.看着这么多漂亮的贝壳,你们想向贝壳问什么呢?贝壳会怎么回答你?

三、朗读课文(10)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课文。

2.学生自由大声读。

3.指名读,其他评议。

4.大家试着读一读。

5.老师示范读,学生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6.学生学着老师把课文读好。

四、指导写字(10)

1.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5.让学生自己说说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6.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7.学生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8.作业展示,集体评议。

五、布置作业(5)

1.背诵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小贝壳

问:“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

答:“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

篇二

设计理念:

1、本着艺术综合的教学理念,以美术为切入口,兼及游戏、音乐、舞蹈等。

2、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小贝壳描绘新形象,展现个性化的设计。

3、将美育融合在本课当中,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贝壳的自然美、艺术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小贝壳描绘新的形象,展现个性化的设计,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2、演唱歌曲《拾贝壳》。

教学重点:

1、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美感,即发现、感受、表现大海以及贝壳的自然

美、艺术美。鼓励学生发挥想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2、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拾贝壳》。

教学准备:

1、 海滩、太阳的背景图。

2、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 织 教 学(听《拾贝壳》音乐拍手走进教室)

二、师 生 问 好

(师):hello, my children! (生):hello, my teacher!

(师):同学们,快乐有趣的艺术课又要开始了,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欢乐的世界尽情的欢唱吧!(师生问好歌)

三、趣 味 发 生

(师):好,现在老师问,你们来回答:

(师):小猫怎么叫?(生):喵 喵 喵

小狗怎么叫? 汪 汪 汪

小鸡怎么叫? 叽 叽 叽

【过渡:(师):老师今天很高兴又能看到咱们()班的同学,而且等一会我们还会在一起画画、唱歌,你们喜不喜欢啊?(生):喜欢。(师):如果你们表现的好啊,老师还有奖品送给你们。那么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了,请坐好!】

四、新 课 教 学

(一)创 设 情 境,导 入 主 题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出一道游戏题。老师出示四个提示,请你们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

水 盐 蓝色 生物 (生):……

【在游戏中,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并逐渐养成帮助别人的良好习惯】

(师):真聪明,是大海。你们见过大海吗?知道大海是个什么样子吗?

(生):……

【播放课件】(学生边说,教师边播放关于大海的课件)

【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大海的基础上,发现、感受、表现大海的美】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提起大海,我们就会想到【播放课件】蔚蓝的海水、宽广的海面、神奇的海底还有金色的沙滩。【出示背景图——沙滩】你们想想,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出示背景图——太阳】的海边,沙滩上最漂亮、闪闪发亮的是什么?【出示贝壳实物】 (生):……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它——【板书课题《小贝壳》】
(二)认 知 与 体 验

(师):你们了解贝类吗?你们知道都有哪些贝壳吗?

(生):知道……(不知道)

(师):现在让老师来介绍一下海滩中的这个小成员吧!贝类和其它海洋动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贝类一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单片的贝类,一种是双片的贝类。海螺属于软体动物中的贝类,是单片的贝类,外壳呈螺旋形;蛤、蚶是双片的贝类,贝壳能开闭自如。(以实物讲解)

(师):那你们知道贝类的外壳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

(师):当贝类很幼小时,就会利用包裹在身体外的外套膜分泌钙质,钙质不断堆积起来,逐渐形成外壳。“宝贝”这个词你们听过吧?这个词原来是指漂亮又珍惜的贝类,当人们还没冶炼黄金和白银的时候,曾把一些贝壳当货币使用,俗称“宝贝”。

(三)、自 主 探 究 与 创 作 表 现

1、 制 作 方 法

(师):现在你们回忆一下,贝壳都有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椭圆形、菱形……

(师):说了这么多,可见贝类的外壳是形状各异的,什么样都有。

(师):那谁又能说说它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生):……

(师):双片的贝壳,外壳上有一层层弧线,记录了它的成长过程。而单片的螺类,随着外壳一层层向外扩展,形成了优美的螺旋体。

(师):在你们的记忆中贝类都有什么颜色?

(生):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师):很好,可见贝类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

(师):看看,画贝壳的方法已经出来了。(教 师 示 范)

(师):第一步(生):画贝壳的外形(基本形)。

(师):老师觉得光画外形似乎太单调了,你们想想,我们怎么样能让贝壳变的更丰富、更漂亮?(生):画贝壳的花纹(添内容)。

【总结:我们可以给贝壳添画点状的、线条的、块面的或者各种图案的花纹,相信同学们会把你的贝壳添画得更漂亮,更特别!】

(师):贝壳的形状、花纹都画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

(生):给贝壳涂上漂亮的颜色(涂颜色)。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说出画贝壳的整个过程)

【该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2、动 手 创 作(播放歌曲《拾贝壳》,让学生边创作边听歌曲,使学生在创作的同时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好歌曲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了解贝壳了吗?接下来就请你们为小贝壳穿上漂亮的“衣服”,再画几个你所喜爱的贝壳。 (生):做 画

3、作 品 展 示(创作完毕,老师把好的作品放在背景图的相应位置上。)

(师):同学们画的好极了,现在老师就把小贝壳放回到它的故乡——大海的怀抱。
【第(二)、(三)环节使学生发现、感受、表现了贝壳的自然美、艺术美】

4、拓 展 交 流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漂亮的贝壳,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充满垃圾的沙滩和一个污染恶劣的大海中,它该多可怜啊!它会对我们人类说什么呢?

(生):1、我想有个舒适的家

2、 我想有个温暖的家

3、我想要个干净的空间……

(师):要想给小贝壳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我们现在起要怎样做呢?

(生):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引发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心灵美】

【过渡:(师):同学们,有一位赶海的小姑娘知道我们这么懂事、可爱,特意送给了我们一首很美的诗……】

(四)学 习 体 验 与 表 演 合 作

1、情 趣 导 入

【出示课件】大海的画面、小诗

教师朗诵: 海边的小贝壳,请你告诉我

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这么多

贝壳笑呵呵,悄悄对我说

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的歌

你听……

2、学 习 歌 曲 《拾 贝 壳》 (采用听唱、说唱的方法)

⑴ 教 师 范 唱

⑵ 读 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我们是不是在哪听过啊?(生):……

(师):对,我们在画小贝壳的时候放的就是这首歌曲。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读读它的歌词吧!(生)……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下面老师按节奏来读,你们进行模仿,看看哪位谁模仿的既快又对。(生):……

(师):大家模仿的好极了。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伴奏来说唱一下好不好?你们边说边跟着老师做动作。(熟悉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强、弱)

【该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及记忆力,也为唱好歌曲打下基础】

(师):大家表现的都非常的好,老师给每组都奖励一面小红旗。上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的自制的打击乐器大家都带来了吗?(生):……

(师):好,下面我们就拿着自己的打击乐器边说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大家说好吗?(生):好。……

【通过加入打击乐器,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⑶ 听 录 音 范 唱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位赶海的小姑娘吧,她也想为我们演绎一下这首歌曲,下面欢迎赶海姑娘演唱歌曲《拾贝壳》。 【课件展示】

(师):她唱的好不好? (生):……

(师):我们能不能比他她唱的还要好?我们比比看。(边做动作边演唱)

⑷ 歌 表 演

(师):你们唱的真棒!现在,老师找几名同学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想做小小表演家!

【该环节激发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⑸ 拓 展 交 流

(师):表演的好极了!同学们,你们说小贝壳到底美不美?(生):美
(师):是啊,在大海里面不仅有美丽多姿的贝壳,还有很多其它的海洋生物,我们一定要象爱护小贝壳一样爱护其它的海洋生物,大家说好吗?

【启发学生珍爱海洋生物,激发了学生的心灵美】

五、教 师 小 结

今天大家都很开心。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做了一只只漂亮的小贝壳,还把它们送到了大海的怀抱,小贝壳为了感谢大家,送给了我们一首好听的歌曲《拾贝壳》,大家都会唱了吗?呦,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和小贝壳说再见吧!(边唱歌曲边拍手走出教室)

篇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感知贝壳的不同的形状、花纹、颜色等,产生对贝壳的喜爱之情。

2、鼓励学生发挥想像,用自己的方式为小贝壳描绘新的形象,展现个性化的设计,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3、通过朗诵、涂色、歌唱等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对贝壳的喜爱。

教学重点:发现贝壳的美丽多姿,喜爱贝壳,能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

1、准备一组幻灯片:火车行驶的图片、海滩的背景、贝壳及贝壳的工艺品图片、歌曲《拾贝壳》的词、曲等。

2、搜集贝壳及用贝壳制作的工艺品的实物。

3、编辑适合本课教学用的有关背景音乐和音像资料。

4、电子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程序:

一、设置情境,组织教学,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过海边吗?提起大海,小朋友们一定会想起蔚蓝的海水,宽广的海面,金色的沙滩、神秘的海底。海边的小朋友最喜欢在海水退潮的时候到沙滩上玩了,因为这时候他们可以在沙滩上捉螃蟹,捞海鱼,还能捡到许多贝壳呢!如果你也想到海边玩玩的话就和老师一起开火车到海边去。

(多媒体播放《开火车》的音乐,并演示火车行驶课件。)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师生同唱《开火车》第一段。)海边到了。

二、新课探究

■ 亲近大海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赶快睁大眼睛看一看,竖起耳朵听一听吧。(多媒体演示大海的影视资料)<师相机解说>

咦?这些人弯着腰在干什么、捞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引出贝壳的话题。)贝壳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海滩上看一看吧。(多媒体出示海滩图片)

■ 和小贝壳交朋友

1、发现贝壳的美

(多媒体出示海滩的背景,)有没有小贝壳呀?原来小贝壳们睡着了,还在做着美梦呢,我们把小贝壳请出来好吗?老师一个人声音小,叫不醒它们,我们一起喊:小贝壳,我们来做朋友吧!

瞧!小贝壳们来了。(多媒体演示小贝壳出现在海滩上)小贝壳说:欢迎远方的小朋友,瞧瞧我们多漂亮,仔细瞧瞧我们的颜色、形状、花纹,你能说说我们是什么样子吗?

(多媒体出示贝壳的放大图片,并把准备好的贝壳实物传给学生。学生充分观察、抚摸后,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贝壳有白的、有红的、有蓝的、真是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像……有的像……再看它们的花纹,有的一道一道,有的是一点一点,多好看。

2、为小贝壳设计衣服

小贝壳说:小朋友们说得对,我们很漂亮,可是我们有几个小伙伴正哭得伤心呢!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53页,瞧这几个小贝壳没有漂亮的衣服,哭得多么伤心呀!怎样才能让它们也高兴起来呢?(启发学生说出为小贝壳设计衣服的办法。)那你赶快拿起画笔为小贝壳设计新衣服吧,看看谁给小贝壳穿的衣服最漂亮。

(播放《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学生动手设计创作,师巡视指导,及时鼓励。)

谁对自己画的衣服比较满意,举起来让老师看看好吗?(生自愿展示各自的作品。)小朋友们真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行。老师看你们画得也确实不错,小贝壳一定很喜欢。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选出一个最漂亮的我们都来欣赏欣赏。(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和小贝壳说说话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为小贝壳设计了这么漂亮的衣服,瞧小贝壳们笑得多么开心呀!它们在感谢你们呢!小贝壳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送给小朋友们一首儿歌,我们来读一读吧!

(多媒体出示海滩图上的字幕。)和学生一起读读《小贝壳》儿歌。

4、欣赏工艺品

老师听见有的小朋友说:小贝壳,你真像美丽的小公主。还有的说:小贝壳,以后遇到困难就给我们打电话吧,我们会帮助你的。小贝壳听了非常感动,要带着我们去看看用贝壳做的工艺品,看小贝壳着急的样子,我们还是去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贝壳制作的工艺品图片,并出示准备好的贝壳工艺品实物。)从小朋友的神情,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更加喜爱小贝壳了,小贝壳这样热情,我们怎样回报它呢?除了小朋友们说的,老师提议我们共同送给小贝壳一首歌好吗?

5、唱一唱

(多媒体出示歌曲《拾贝壳》的词。)

■ 请小朋友们读读歌词。

■ 我们来听听歌曲。(多媒体播放范唱音乐。)

(多媒体出示歌曲《拾贝壳》的词曲。)

■ 教唱第一段后,学生练习。

■ 学唱第二段。师重点指导唱结束句。

■ 多种形式巩固歌曲后多媒体领唱。

三、结课

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也玩得很高兴,舍不得离开贝壳小朋友。可是我们还要回学校上课,学习知识,只好和小贝壳说再见了。以后有机会再来和小贝壳玩好吗?我们一起开火车回去吧!(多媒体播放《开火车》的音乐,师生同唱第一段。)我们现在回到了学校,小朋友们请下车。小朋友们再见!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e》教案”一文,希望“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e》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