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小学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欢迎你的品鉴!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
综合课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表演
卡片 课文插图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读准的字音。
3、认读词语。
4、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C、出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的挂图。
学生看图后再自由读课文里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
综合课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表演
卡片 课文插图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读准的字音。
3、认读词语。
4、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C、出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的挂图。
学生看图后再自由读课文里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


这篇《小学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禾”、“午”、“辛”、“苦”四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盘”、“粒”、“皆”三个字只识不写。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充分朗读古诗。
2、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拍摄一组照片;让学生读熟《新补充读本》中的《<锄禾>大意》一课,观察农民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以疑导入
1、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开展了诵读古诗的活动,老师有个建议:全班按照男女生分成两大组,我们来比赛背古诗,看哪一组背得多、背得好,好吗?
(比赛非常激烈,男生、女生不分胜负,时间关系,比赛到此结束。我宣布:男生、女生并列第一!)
(刚才大家刚才的表现,我宣布:男(女)生获胜!希望女(男)生不要失去信心,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获胜!)
2、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的观察力,请看一张照片(出示照片):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去的一个地方,对了,是我们学校的食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3、在雪白的墙壁上,有这样两行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句诗,选自古诗《锄禾》。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课题,读题。
4、那么,为什么要把这句古诗贴在食堂里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锄禾》,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好吗?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9页,摆好读书的姿势。听清要求:根据拼音读准每个字,轻轻地读完两遍后,圈出四个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
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
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往哪开?)
(2)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注意节奏,听老师读: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范读后说: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把第二个字延长了一些,你们也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先自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三、理解诗题,练习说话
1、看课题,“锄”可以组什么词?看图,这就是锄头。读词“锄头”。注意“头”读轻声。锄头是做什么用的?(松土、除草)
2、课题中的“禾”可以组什么词?看图,这就是禾苗,绿油油的禾苗,多可爱呀!读词“禾苗”。
3、“锄”与“禾”连起来就是古诗的题目,“锄禾”就是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的意思。
4、出示句式,训练说话:
(1)_____(谁)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看图,把话说完整。
(2)_____(什么时候),____(谁)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这样就把话说得更完整了)
5、从哪里看出时间是夏天的中午?(积累词语:火辣辣、当头照。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_____(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用锄头给禾苗除草。
(这样就把话说具体了)
6、你还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老爷爷满头大汗,汗水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_____(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用锄头给禾苗除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越说越具体了)四、 细读古诗,朗读感悟
1、小朋友,诗人李绅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所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锄禾》。(师配乐范读)
2、学习第一二行:
(1)古诗中的哪两行直接写出了刚才我们看到的、也是诗人看到的——“农民锄禾”的画面呢?(出示一、二行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诗意)
把你看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评价:好——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真让人受不了啊!
我仿佛看到了老爷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呢!
不好——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到这太阳光还不怎么热,你能读得再热一点吗?
我好像没看到老爷爷在流汗,想一想该怎么读?)
(3)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① 小朋友,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里都要种田。每天,农民们在地里除了给庄稼除草,还会做些什么呢?(干了要浇水,有虫子了要喷洒药水等)
② 老师的爸爸妈妈也是农民,每天早上天刚刚亮,他们就起床到地里干活去了。晚上他们总是到天黑看不清了,才从地里回来。记得有一次他们从傍晚时开始用皮管给庄稼打水,直到晚上9点多才结束。吃晚饭也是轮流吃的。你们听了感到怎么样?
③平常你看到你的家人从地里干完活回来,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也是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衣服上、手上、鞋子上都是泥土,喷洒农药以后身上会沾上难闻的农药味)
(4)反复朗读:
是呀,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都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
① 夏天,火辣辣的阳光当头照,农民们依旧——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②渴了喝一口凉水,热了擦一擦汗珠,农民们每天都是这样辛苦——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③为了使庄稼有个好收成,农民们每天都不嫌脏,不怕累地劳动着——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过渡:诗人李绅看到了“农民锄禾”这样一幅画面以后(板书:看),想到了什么呢?(板书:想)
2、第三四行:
(1)指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估计学生会说“盘中餐”、“皆”)
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有谁知道碗里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
(2)指导朗读:
①出示“辛”:古人把“立”和“十”合起来表示辛苦的意思。“立”就是站立,不仅要站,还要站着干活。站立了多久呢?这里的“十”就告诉我们有十个小时,比我们一天在校的时间还要多。据老师观察,农民一天的劳动何止十个小时呀!你们说,农民的劳动辛苦吗?这粮食来得容易吗?(板书:来之不易)读出这种意思。(重点读好“辛苦”,要读到心里面去)
② 这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呀!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粒米等于一滴汗”,为了这白花花的大米,农民们不知流了多少汗啊!——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④这米饭是多么来之不易呀!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总结古诗,解决疑问
1、同学们,诗人李绅看到了——引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由此想到了——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跟老师一起写“辛苦”。(板书:辛苦)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配乐读)
3、(出示食堂照片)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两行古诗贴在食堂的墙上吗?对了,学校里是要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明白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板书:爱惜粮食)那么,大家做得怎样呢?请看老师在食堂拍到的一组照片。(出示在食堂拍摄的照片)
4、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对这两位同学说什么呢? [是呀,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惜粮食。我们还可以用这句古诗来对这两位同学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让我们把这首古诗牢记在心中。齐背古诗(配乐)。
6、这首古诗配上音乐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想听吗?(播放歌曲)可以跟着唱一唱。
六、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小朋友,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读好书,还要把字写好。认读生字“禾”、“午”、“辛”、“苦”。
2、怎样记住它们呢?可以联系教过的字来记忆。
(1)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禾”(“木”字加一撇)、“午”(“干”字加一撇)
也可用“减一减”的方法记“禾”(“和”字减去口字旁,把点变成捺)、“午”(“许”字减去言字旁)
(2)用部件法记“辛”(立了十个小时)、“苦”(草字头加上“古”)
3、在习字册上各描红一个生字,注意姿势。
4、指导“禾”、“午”:
注意第一笔撇的不同之处:“禾”第一笔是平撇,而“午”的第一笔是斜撇。
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指导“辛”、“苦”:
当中最长的一横要写得足够长。
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关于农民的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
看:锄禾
想:辛苦
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小学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


《影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认读“影、前”等11个生字,学会写“飞”字。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一组。
课前准备
1.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
2.课前带学生做一次踩影子的游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在体育课一起玩了什么游戏?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影子的课文。[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习与此密切联系的新知作铺垫。]
2.揭示课题:9 影子。(学生齐读课题。)
二、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1.师:现在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拼拼音,实在有困难的可以问问老师。
2.创设情景,进行摘苹果游戏,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①播放课件: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看,它们来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快。(个别读)
师:看,生字宝宝的拼音走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齐读)
②你们读得真棒!生字宝宝可高兴啦,它就坐在一个个红苹果里面,你们想把它摘下来吗?
③识记生字: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怎样记的?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吗?(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习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并引导好朋友合作演示前──后,左──右等字义。)
小结:记生字的办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开动脑筋,就能学得又快又好!
④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三、利用课件,理解课文
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动画片,想不想看?好!那你们可要看仔细,比比谁最聪明,能发现他们的秘密。
1.课件展示:同学们看!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看看影子有什么变化呀?[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进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活动的画面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减缓教学难点的坡度。]
2.反馈:同学们看完了,你发现了影子有什么变化呀?
(1)先在四人小组里面说一说,然后再告诉老师,好吗?
①个别学生说。
②学生补充。
(2)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可结合课文点拨:你还发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3.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4.再看动画,指导读句。
(1)师:真聪明!(出示课件)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小朋友在前面拼命地跑,影子在后面拼命地追。小朋友回过头来一看,看见了什么?影子像什么呢?真有趣!谁来读读这句?
指名读后评议,再齐读最后配上动作读。
(2)看,影子又在动了。影子跑来跑去的,主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就像什么一样?这句谁来读读呢?指名读后评议。他读得有趣吗?那听听老师读怎么样?(师读)老师读得有趣吗?齐读,并配上动作。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读得真棒!现在我们要分组读课文了,比比谁读得更有趣,你们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分组读)
2.刚才老师看到了有的同学的动作很美,听到了有的同学的声音很甜。下面我们站起来再读读,看看谁的动作更美,声音更甜。(齐读)
3.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读得很好,不仅动作美,而且声音也很好听。我们请他上来给大家读读好吗?
五、表演升华,体验快乐
1.教师激趣:大家读得真好!看,这是什么?(师在屏幕上比小鸟飞的动作)你们想做吗?(指名表演)
2.刚才你们的表演真精彩,很有创意,想象也丰富。在生活中除了太阳下和灯光下能看到影子,你还知道什么地方也能看到影子?找找你的周围有影子吗?
3.小结:刚才我看到了有的同学找了很多影子。是啊,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六、指导书写“飞”
过渡: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比划的是什么?它在干什么?(在飞)
1.出示“飞”:大家还认识它吗?它叫什么?(齐读)下面我们来学习写“飞”。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飞”的哪一个笔画我们没学过?(师板书“”,介绍笔画名称。)这个笔画与我们学过的“九”的哪个笔画有点相同?(出示卡片“九”进行比较。)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仔细观察“飞”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大家伸出小手来书空一遍。
4.翻开82页找到田字格中的“飞”字认真书写。
七、课外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朗读和做游戏自己发现、了解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下课后你们可以再做一做游戏进一步感受影子的变化。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
综合课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短文、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训练
练习法
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文章、童话故事或图片等资料,并画一幅春天的画
三课时
第一课时
㈠情境导入:
(出示挂图):春天来到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㈡ 我会认
1、出示生字卡片:
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底--低
丁--灯 鸟--鸣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交流: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有什么新发现?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4、出示小黑板:
平--评(评论) 油--邮(邮局)
方--访(访问) 桥--轿(轿车)
齐--挤(挤满)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来认识这些生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说说怎么记这个生字。
㈢ 展示台
1、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每天都能认识新的汉字朋友呢!
2、小组内互相传看作业本,识记同学的名字。
3、你想认识谁的名字,就下座位去向他请教吧!
第二课时
㈠ 我会读。(复习导入)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几个描写春天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正音)。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㈡ 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什么句子(学生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提醒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的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㈢ 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短文(正音)。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把短文背会。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配画面背诵。
第三课时
㈠ 出示挂图,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春 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㈡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春姑娘。听说大家都很喜欢我,能不能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关的古诗、课文呢?”
B、学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
C、指名说、背、评议。
D、说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境2:“找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B、分小组交流。
C、指名说、评议。
3、创设情境3:“赞美春天”
A、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们动听的歌声、五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B、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
C、明确要求:
◆请创意组的同学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并写上描写春天的句子。
◆请演艺组的同学加上动作,歌唱春天。
◆请剪贴组的同学根据收集的图片合作贴出一本春天的画册,可以配上诗句或课文。
◆根据三个组的内容,准备几个问题向对方提出。
D、三个组依次上台展示介绍,接受对方组的提问并回答(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唱的歌里有些什么)。
㈢ 总结
1、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我真高兴你们送给我这么多美丽的图画、好听的歌曲、还有那么动人的故事,谢谢!”
2、教师谈话: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3、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齐唱。
教后记:
教学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一文,希望“小学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