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买球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只有老师教案课件写的越好,在教学过程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新北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买球,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买球
8—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打算去采购。
看:(投影p82的插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1个足球8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生2:1个篮球9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生3:买9个足球,再买9个篮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
二、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解决问题一。
1个足球8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乘法算式:8×9或 9×8表示9个8
完成表格,编制8的乘法口诀
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足球的钱数 8 16
小组交流,编制八的乘法口诀,其实之前的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口诀中学习了,学生只需要编出: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即可。
2、解决问题二。
1个足球9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乘法算式:9×9表示9个8
完成表格,编制9的乘法口诀
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篮球的钱数 9 18
小组交流,编制八的乘法口诀,其实之前的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口诀中学习了,学生只需要编出:九九八十一即可。
3、 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
4、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是9、18、27、36.....十位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个位上的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
一九得就,比10小1,二九十八,比20小2,三九二十七,比30小3......
三、背诵记忆口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买球 练习课
8—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背诵8、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8、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在实际情景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口诀。
1、齐声背诵8、9的乘法口诀。
2、学生开火车背诵8、9的乘法口诀。
3、点学习中等靠后的学生起来背诵8、9的乘法口诀。
二、练习巩固。
1、笑脸图,下面两行是用过的,上面的四行是没用过的。
用过的:2×9=19 或 9×2=18
没用的:4×9=36 或 9×4=36
一共有:6×9=54 或 9×=54
(考察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应用及背诵情况。)
2、第二题。先理解题意,再完成问题。
皮球:8元 毽子:5元 羽毛球:3元 网球:9元
(1)9个皮球多少钱?
(2)9个网球多少钱?
(3)30元买4个网球,够吗?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尽量提简单易解的问题。)
3、采用对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互动活动中回忆8的乘法口诀。可以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4、计算题。根据学生学过的口诀独立完成此题。注意认真审题,看清楚运算符号。
8×4= 4×6= 8×2= 8×8=
7×9= 6×9= 4×9= 8×5=
9×8= 7×8= 9×9= 2×8=
3×9= 2×9= 8×7= 6+8=
5、通过“想一想”“算一算”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意义和口诀之间的联系,以便能够快速正确的进行计算,并巩固口诀。练习时,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然后么根据口诀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练习册《买球》

fwR816.cOm同步阅读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共有几天


教学内容:

一共有几天

教学目标: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 你们都过过生日吗?笑笑的生日也快到了。看:投影p80的插图,笑笑多么高兴!你们猜猜还有几天就是笑笑的生日?淘气为什么那样高兴?

2、四个星期呢,5个星期,…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 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记忆口诀。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完成p81第1、2、3题。巡视并指导。

2、第4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完整图意,再列出算式。

3、开放性题,第4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想吗?

六、布置作业

1、估计你和你的家人一天喝多少杯水,那一个星期呢?把了解的情况制定统计表。

2、一课一练p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有多少张贴画


有多少张贴画
8—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粘贴画,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喜欢吗?(出示课件主题图)老师要把这些画送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积极发言的同学,加油!
你们能看一眼,不用数就知道有多少张粘贴画吗?让我们一起估一估,一共有多少贴画吧。(板书课题:有多少粘贴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摆一摆、说一说(电脑演示)
根据所摆的图形,完成表格:
摆了几组 1 2 3 4 5 6 7 8 9
用了几个粘贴画 6
小组交流完成表格,并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2、归纳整理6的乘法口诀。根据已有的编口诀的经验编制6的乘法口诀。
一排有6张, 1×6=6 一六得六
二排有12张, 2×6=6 二六十二
三排有18张, 3×6=6 三六十八
四排有24张, 4×6=6 四六二十四
........
3、整理口诀。
4、记忆6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粘贴画了吧?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5、如果只记得六八四十八,忘记了六九是多少怎么办?
六八就是8个6,六九就是9个6,8个6再加以个1个6就是9个6,用48+6=54,当你忘记哪句口诀是就想想乘法口诀的规律就能算出来了。
6、记忆背诵口诀,同桌之间相互背诵。
7、对口令。
同桌之间对口令,巩固记忆6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应用。
用不同的方法推算6×7的结果。看懂题意,用圆圈代替粘贴画,根据图意理解6×7的意义,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书上练习,练习册。
教学反思:

有多少张贴画 练习课
8—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背诵6的乘法口诀。能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6的乘法口诀。能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齐声背诵6的乘法口诀。
2、学生自愿熟练背诵6的乘法口诀。
3、教师抽查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的背诵和记忆情况。
二、巩固练习。
1、算一算墙上有多少张手抄报?(有6行,每行有9个粘贴画)培养学生用多种计算手抄报的张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还可以平均分成几部分来数。
6×9=54(张) 9×6=54(张)
2、填一填。通过数线的形式巩固6的乘法口诀,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利用了哪句口诀
3、引导学生先看清题意,再计算出结果,然后连线,独立完成后订正。
4、算一算,每个图中有几个格子?
用灵活的方法算出一个用多少个格子,加深对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图2:将左边多余的那个移动到中间缺口的那块,正好是3行,每行有6个,一共3×6=18个
图3:将最上面的2个分别放在第二行的左边和右边,正好是2行,每行6个,一共2×6=12个
5、先引导学生想一想6×9表示什么意思,在把9个6拆成两部分相加,先在点子图上圈,再填写下面的算式,答案不,只要学生做的对即可。
三、游戏巩固。
1、 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2、对口令。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五、布置作业

新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一共有多少天


一共有多少天
8—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星期有几天吗?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关于星期的信息,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请学生读一读淘气和笑笑的话,从而引出问题: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四个星期呢,5个星期,…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完成表格。
几个星期 1 2 3 4 5 6 7 8 9
共有几天 7
2、 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一周有7天,就是1×7=7 口诀: 一七得七
二周有14天,就是2×7=14 口诀: 二七十四
三周有21天,就是3×7=21 口诀 :三七二十一
.......
3、寻找规律。
今天编制的口诀里,有哪些口诀是我们学过的?哪些是我们今天新接触的?
4、记忆口诀。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口诀,并说一说每一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5、交流编制口诀7×8=?的其他方法。
刚才经过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和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整的编制出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和我们一样,现在正好也学习7的乘法口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编的吗?(把书翻到80页,看看能不能看懂,并说一说,填一填。)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想一想,7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四、作业布置。
小练习册。
教学反思:

一共有多少天 练习课
8—4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齐声背诵7的乘法口诀。
2、学生自愿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
3、教师抽查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背诵和记忆情况。
二、习题巩固。
1、看图列式,利用7的乘法口诀。
左图:7×4=28(个) 4×7=28(个)
右图:7×6=63(个) 9×7=63(个)
2、看口诀写算式。根据乘法口诀的意义,写出从一个口诀中引申出来的2个乘法算式。
七八五十六 七七四十九 六七四十二
7×8=56 7×7=49 7×6=42
8×7=56 7×7=49 6×7=42
3、根据口诀写算式。
7×9= 4×8= 8×7= 2×7=
2×5= 7×1= 6+7= 7×5=
7×6= 3×7= 9×2= 4×9=
4、读一读,讲一讲。使学生通过这两段话,初步感受数学与文学作品的联系。
5、画一画,填一填。
根据乘法的意义,完成此题。
三、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估计你和你的家人一天喝多少杯水,那一个星期呢?把了解的情况制定统计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买衣服


买衣服
教学目标
1、 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 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 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 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 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3、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1件衣服怎样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统计


一、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编排特点

1.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统计学生体重的变化和视力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什么课外小组、过往车辆,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

2.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卡片、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主食、喜欢什么体育比赛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特长是什么,知道一些生活常识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用的。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合理的预测,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3、4题,让学生根统计结果据预测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根据五年级比二年级近视的人多,根据一周每天电视机销售情况和学生需要增添什么图书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

四、具体内容

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相比,的变化是:在已经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复式统计表;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5个单位。

例1

(1)是在前面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统计全班同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的体重,先分别用单式统计表表示,再引出复式统计表。

(2)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第3问,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做一做

课外小组的项目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2

(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某路口20分钟过往车辆的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2)在1格表示2个单位的基础上,体会1格表示5个单位的必要性。

(3)没有条件进行现场统计的学校,可通过放录像或做游戏的形式进行统计,统计时注意用画正字记录,便于用1格表示5个单位。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统计图,如果统计中出现不是整5的数据,可在条形图上方把数据标明,条形图位置要基本准确。

(4)回答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第3小题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

做一做

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市场经济意识,体会统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五、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3.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4.注意让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新北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买球”一文,希望“新北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买球”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