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道主义价值认识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道主义价值认识,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政治宣言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具有重要的时代及历史意义。“人道主义”不加定义和属性地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是以胡锦涛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思想解放成果的一个结晶,体现执政党具有世界全局的胸怀,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一次非常重大的转变,标志着执政为民,造福与人的理念更趋清晰。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内涵。对促进和加快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人道主义者赫尔达在其著名的《人道主义的通信集》中说:“我们人类特征的内容之一,就是尽一切可能以培育人类,并使他完美化。这是人道者的理想实质。”“人类的一切机构——如果他具有合理性——的唯一目的,就是使我们人类人道化,这就是将野蛮的和半野蛮的人改造成人,使我们人类首先从小部分起,达到理智所承认的义务所要求的、我们的愿望所羡慕的形式。”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保障和实现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各项权利。可见,人道主义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人为本与人道主义精神本质一脉相承。这是现代社会确立的基本理念,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为科学发展观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价值知识体系对人类普世价值观念的皈依和敬畏,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价值。

人道主义并不是泊来品,“以人为本”更不是西方产物。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就蕴含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包含着朦胧的人道主义情怀。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现世幸福生活,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形成了“人道主义”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深刻阐述和丰富。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写道,“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因此,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所以,“以人为本”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及其思想常被别人误解。其中误解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这二者对立起来。有人把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有人则认为“以人为本”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原则,但不是最根本的,更根本的原则以“人民为本”;认为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特殊性,即人有阶级的区别、社会有制度上的差别;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是唯物史观,不是以人为本原则。其实,尊重人、维护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八十年代初,理论界曾对人道主义抱批判态度。改革开放使这种情况开始改变。一方面,各种人道主义思潮蜂拥而入,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潮影响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对“文化大革命”的沉重反思,使人们不得不承认理论上全盘否定人道主义的失误。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追求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目标,为了人而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中国残疾人事业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残疾人的素质和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面对新的挑战,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将会中国8300万残疾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增添无尽的活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因此,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应该理清以人为本、人道主义与残疾人事业之间的联在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蕴涵和体现着人道主义精神

提倡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遵循人的本性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人道关系和人道理想社会主义的人道思想和人道原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不人道现象,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帮蒋介石打仗,杀了多少人,是什么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各有各的含义。社会主义是最人道的,共产主义是最人道的,保护绝大多数人”。XX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庄严地写进了宪法。这在中国人道主义发展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造福全体人民,把发展的主体定位于广大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首要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指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本”是指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依靠力量。这种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科学发展观,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与满足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与我们党民主执政的理念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基本人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进入党中央文件,并被视作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不加限定的“人道主义精神”提法相继出现在中央文件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公开讲话中,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不断发扬的表现。因此,今天在党的文件中采用“以人为本”的提法,从开始引起理论界的思考,到今天被社会所认可是用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理论的核心价值的重新认识。对它的理解与评价应该是与对人道主义的理解和评价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多次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具体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由此可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时代的新高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社会主义的新观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的发展首先要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尊重人性的基本规律,把人性规律当作我们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出发点,把人性当作我们治理社会的一切规范性价值的源泉。只有用人道主义这一完美的道德原则(也是“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的应有之意)匡正我们的一切制度和规范,“把人当人看”,“使人成其为人”,社会的任何强制都要符合法律和道德,我们的治国方略才能回归常识和理性,充满科学的精神,才可能事半功倍,真正走出中国几千年历史兴衰更跌的周期怪圈,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二、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作为当代人道主义的新形态,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理论基石。十七大报告明确阐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充分说明我们社会的一切强制和自由又都是有限度的,强制是为了维持我们社会的存在,自由可以促进我们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要逐步向宪政民主时代过度,充分保障和尊重人权。一句话,“以人为本”意味着我们的一切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都要尊重人,从人出发,尽量减少异化,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拒绝人道主义,不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人的尊严,令无数中国人不仅是在文革期间,而且在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付出惨痛的血泪代价。历史和实践证明,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仅有助于我们肃清封建主义遗毒,消除现实生活中种种不人道的现象,而且有利于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道主义注重人的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从事的残疾人事业中大力弘扬和实行人道主义,这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残疾人同样是现代化推动者,也是社会文明的共享者。努力提高包括残疾人在内全体公民思想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残疾人有着强烈的回归和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成果的愿望。人道主义精神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理解、尊重、帮助和关心残疾人的氛围,让他们得到尊严,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价值,最终回归及服务于社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有利于我们树立残疾人事业主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今天大力弘扬和实行人道主义,培育残疾人群体的主人翁精神和民主意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党的“以人为本”这种执政理念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成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的伟大动力。

1984年3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新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进入了新阶段。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人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年人、尊敬军烈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1988年3月11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组建标志着中国残疾人事业进入了“政府更加重视,社会更加关注,残疾人组织更广泛、更全面”的新的发展阶段。1991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确定每年5月的第3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心下,中国残疾人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取得了非凡成就。

XX年9月7日,胡锦涛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事迹的《自强之歌》(XX年卷)题写了序言。胡锦涛指出,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腔热情地关心残疾人,切实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给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共享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XX年12月3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职人员代表,并观看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满腔热忱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残疾人的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维权等民生问题快速得到改善。从残废到残疾,从救济到自强,从接受到回馈……近20年来,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残疾人各项权益正在逐步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而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权保障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表明,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道主义精神本质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残疾人事业特点的人道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核心内涵。

同样,党的“以人为本”这种执政理念在“5.12”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成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灾难、发扬人道主义的一面伟大旗帜。

汶川特大地震惊天动地。同样惊天动地的是,在这场灾难中开展的对人的生命爱护、尊重和强调作为救灾首要任务的对人的大抢救。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要继续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群众。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不顾随时发生余震的危险几乎走遍了四川所有的重灾区,并反复强调“救人是笫一位”,“救人,是我们当前抗震救灾战斗的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援救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绝不放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军民和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各项救灾工作,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在这抗震救灾过程中,无论是抢救被困人员,还是医治伤员,无论是安置受灾群众,还是恢复重建的每一个细节,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人的生命价值放在最崇高的位置上,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人道主义精神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救灾理念。

这些充分验证,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人民的政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既是对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功能的全面开发,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这不仅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历程是一致的,与党的执政建设的目的也是相一致的,与人道主义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不但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也提出党完成执政任务的路径。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构成社会和民族文化传统之精神实质的价值体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旗帜,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生动实践。对残疾人群的尊重是人道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人道主义精神。胡锦涛同志多次在上海特奥会、北京残奥会期间及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强调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方面的充分肯定。正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对人道主义精神的积极推动和践行,现在,人道主义思想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基本的社会思想之一。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曾经说过,如果中国不能普遍形成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不能深入人心,社会道德上没有一个大的进步,要想根本解决残疾人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就是因为人道主义思想二十年来得以大力弘扬和实践,全社会才得以形成一种良好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现代文明观,中国残疾人事业最终在这二十年中得以取得全面健康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会上再次强调,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发扬北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权,推动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维护残疾人权益,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作为残疾人工作者,在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中,继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北京残奥会体现出的人道主义光芒,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感动不已。而其实,北京残奥会展示在世界面前的,恰恰是中国残疾人事业辉煌成就的落角点------以人为本。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把中国人道主义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唤醒和激发全国残疾人的参与意识和平等观念,使其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思想,从而奋发上进,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过程。

发展残疾人事业就是最广泛的实现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每一个身处逆境的残疾人,他们执着的对回归和服务于社会、参与和创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结果是否成功,其过程都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结成分子。而当社会完备接纳残疾人的软硬件,创造一个能让残疾人与健全人一道均等的共享人类物质文明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个优良的社会风尚巳经悄然形成。残疾人也将在回归和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在残疾人群体与社会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社会关系。我们今天在残疾人事业中大力弘扬和实行人道主义,对于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残疾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促进全社会理解残疾人的困难处境,尊重残疾人的独立人格,帮助残疾人实现自己的人生权利和价值,最终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人道主义的魂魄。只有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才能构建残疾人与社会生存共荣、生命共享、尊严共有的和谐世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共享、共有的人类和谐。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认识


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认识


最近报刊上对科学发展观的讨论比较多,也有一些很重要的内容,但是我今天讨论的角度不是从政治理论的层面和实践的层面,更多的是从社会学、文化学、发展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这是我想和同学们说明的。我想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能对大家去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有一定的好处。所以我的题目叫做: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认识。
大概是将近一个月以前,省委讲师团请我去做了一次讲演,就是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在那个讲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欢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我讲完之后,政协有位领导同志说:我做一些讲演或报告,从来没有用过“欢呼”这个词。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觉得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还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可以说,不但是对我们当前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以我提出了“欢呼”这样一个富有情感的词汇。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我们国家的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来的。而且是总结了已经实现现代化的一些国家、地区、民族的一些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发展中国家全力以赴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是1972年的罗马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实际是一个国际性的战略研究机构。它每年发表一个研究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学术报告。它在1972年的题目就叫做“增长的极限”,就是人类像现在这样采取一种向自然宣战,剥夺自然的这样一种发展的模式,经济的增长达到了极限。以后他们又提出新的报告就是“可持续发展”。因为增长达到极限,但是人类不能停止自己的发展,生产还要发展,社会还要进步,人类的福利还要提高,人类的文化还要发展,所以,不能停止。那么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解决一个人和自然的矛盾。我们那时的总理在有关的报告中也提出来,中国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到现在已经又过了十年,二十年了,中央又在前面加上了“全面”和“协调”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总体的表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总体的表述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现在想讲一讲“以人为本”的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科学发展的一个基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这个发展为目标。这是有严格的区别的,不以人的发展,或者不以人的物质和文化的获得为它的目标,只追求经济目标,这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发展观,就不是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求发展,来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以人为本”的一个根本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执政为民是一致的。执政为民也是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这里我想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人和文化的关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但是人又被文化所装备。什么样的文化装备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就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人。所以以人为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用什么样的文化来装备人的问题。所以人的文化和文化的人是“以人为本”的很重要的一个内涵。马克思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都集中在人的身上,因此,以人为本就包含着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1848年的《经济哲学》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但是,这个早期的著作里包含着许多的重要思想,包括美学思想。在这里面他提出人性复归的问题。因为资本主义造成人心的异化,那么共产主义最后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复归,因此,以人为本与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是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与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是结合在一起,是从这个理论和这个思想中产生出来的。“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提出,正反映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科学的发展观,国际社会学界关于现代化的指标,关于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有许多的规定,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规定,有的6条,有的9条,有的12条,他们的表述不完全一样,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但是,无论哪个学派的现代化指标体系,都包含着两个内容,一是继续发展,有的人说的叫经济起飞,另一个是社会进步,这两个方面,是任何一个社会学派对于现代化指标的规定。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起飞,这是所有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都注意到的问题,都注意到的目标。但是社会进步这一点,许多国家和民族,或者说是许多的政府或者是很长时间内,或者是一定时期内被忽略了,对社会进步这一方面被忽略了,所以讲经济繁荣,文化贫困;经济发展,文化滞后,这个就是社会进步方面被忽略了,而一个民族要真正实现现

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认识第2页

代化,必须具有社会进步,必须有人的现代化这一条。有一些非洲的国家,因为石油的资源,他们是很富有的,有的国家的人均收入是相当高的水平。他们在70年代曾经设想用钱来买现代化,高薪聘请国内外的专家,高价收买国外的先进技术,花很大的资金买来先进设备,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买来一个现代化。但是正像国际经济学界一位著名的教授叫英格尔斯所讲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落后,不仅仅是一大堆落后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国民心理素质的落后。在当时的非洲的国家,有的还是部族,它距离现代化的程度还是相当遥远的。当时法国有位教授叫杜鲁教授,就写了本书叫《非洲走入歧途》,就是用钱买来现代化,没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结果这个杜鲁教授被驱逐出去了。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们认识到钱买不来现代化,许多先进的机器放在那里用不上,因为文化程度极低甚至是文盲,甚至于很浓厚的个人思想,对于机器是拒绝使用的,因此大批的先进机器扔在那儿,后来他们又把杜鲁教授请回去,说我们是错的,杜鲁教授是对的。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也是一个比较偏的表现,在一般的情况下,要注意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忽视的状况。
所谓社会进步,包括城市的、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包括生活的基础设施的发展。我记得,8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省委组织了3个调查组,我是负责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的调查,还有沿海地区的调查。我负责的这个调查组是一个最先进地区的调查,当时各市的副市长都参加这个组,担任副组长,根据各市的汇报,许多相当发达的市,有相当的现代化水平的,还有许多,他们叫做吹胀,就是社会基础设施的欠账,包括煤、电、水、住宅等等,社会进步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社会文化设施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这一点,我们现在还是滞后的。
我一直有一个也许不是正确的看法,就是我们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在经济发展的前进的脚步方面是快于文化的发展,快于社会的进步的,甚至于我们在道德方面,在思想方面,在社会风气方面,在社会心理方面有滑坡的现象,这既是社会进步中的一个不足,又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在今天的报纸上就看到两个消息,一个消息就是温家宝总理提出来,当前要特别注意控制投资规模,要控制发展的速度。大概两个月以前就发生过争议。在学术界发生过争议,包括国外的,有三种意见,一种说中国现在的经济又有过热的现象,一种认为不存在过热的现象,我们国家的两个代表性的经济学家,他们执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三种意见是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讲,中国的经济过热一点也好,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过热和不过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所谓过热的话,就是不够协调,工业内部各个行当之间的不协调,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不协调,工、农、商之间的不协调,马克思讲的生产、运输、分配,这三个环节、还有协调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问题。还有一个报道就是我们国家现在自杀的现象很严重,每分钟有一个自杀的,还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我记得,大概是80年代中期,我是美国的亚洲研究会的会员,亚洲研究会是分地区开会,80年代中期在加拿大开会的时候,有一个东方国家的学者的一个报告讲,中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自杀大国,第一自杀大国是匈牙利,我看过那个数字,但我推测指的是绝对数,不是相对数,若是相对数第二位,我们人口基数那么大,那自杀的人太多了,而且今天讲的自杀的人数,这个我觉得是很奇(怪),就是我们原来预计的现象不是这样的,农村的多于城市的,男性多于女性,以前是女性多于男性,年龄是18到35,这就是一个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间,社会构造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个需要调整。
在全面发展里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起飞和社会进步要保持一种和平意义的协调发展,这里特别要讲到的一个就是人的协调发展。刚才我讲到了英格尔斯,英格尔斯专门有一本书就讲的是人的现代化,他很强调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的目标里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的智力:智慧和能力,人的智力的发展终于对它所处理的对象,就是客观的对象,能够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其中他特别讲到了能源,再造性能源的创造,如此等等,都包含了人的现代化在里面,所以一个社会要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思想、现代化追求、现代化理想的人来做。那么现代化的人的产生又需要有现代化的社会环境,所以两者是互动的,互相推动的,人的现代化前进一步,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人在推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间,推动了自己的现代化,自己实现了一定现代化,又可以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走一步。所以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的现代化一个必要的前提和保证,而且又是社会现代化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中央提出科学发展的这个战略思想的时候,做出解释的时候,提出的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两者发展的一致。这是我想讲的一个。
这里还要补充的一个资料。最近我们的国家统计局有一个统计资料,就是人民所关心的问题,17.27是关心就业问题,15.9关心腐败问题,15.5关心社会治安问题,13.73关心教育问题,0.89关心工资问题,4.0是住房问题,4.34是搬迁问题,2.03是环保问题,这里我们有两点可以注意,一个关心的方面综述起来就是一个社会进步问题,这里可以看到,没有关心速度问题、发展速度的问题,关心工业问题,等等。这里提出的社会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治安问题、教育问题,这里所谓很重要的一个教育问题是教育经费问题,这反映了全面协调发展中一个社会进步问题,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可以注意的,关于工资问题、住房问题、搬迁问题,它的比例数都在10以下,就是说,这些问题是问题,但是不是人们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问题,都在15-21之间。还有一个统计腐败问题的时候,摆在最前面的是公检法、教育、银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几个部门是最不应该有腐败现象的,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我们追求经济指标,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间,一定要同时保持社会进步,这是全面发展的一个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我想谈的第二点。
第三点,从三大反思和三个适度回归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所谓三大反思是人类在20世纪取得重大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福利的发展,人的文化和思想的发展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100年,甚至可以说这100年的发展超过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发展的程度,而20世纪的发展很重要的依靠和基础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但是在20世纪人类发生了许多的问题,因此对20世纪的发展进行了许多方面的反思,我把这些反思归纳起来,我想可以说是三大反思,三个方面问题的反思。这个反思可以说人类进行了100年,在1904年的时候,就是20世纪初,德国有位思想家,也是一位学者,斯皮格写了一本书叫《西方的没落》,就提出了西方文化方面所产生的许多问题,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许多问题,对西方的发展持批判的态度。到1972年,美国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写的一本书叫《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两本书在中国都有中文译本。可以说从世纪初到世纪末,其中还包括德国的法兰克福什派,它对人类在20世纪的发展中间对自然的问题,相对来讲在这方面问题上阐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因此在20世纪定义新的百年反思。
这个百年反思归纳起来是三个问题的反思,第一个就是现代化的反思,或者说是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那么现代性产生了什么问题呢,最高的概括来说就是过度现代化,人过度地依靠了现代化,这个提法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含义,就是过度现代化对传统的破坏过多了、过深了,抛弃过多了,针对这个现象,联合国提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始就是说保护文物古迹、名胜、古典文物,现在提出了口头和非物质精神遗产,包括口头维权,包括手工艺品,这个就是对于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就是过度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破坏过多。
大家知道云南,我们向来认为云南在大西南是落后的,贵州是落后的,但是现在云南成为了一个先进的地方,这是它保护遗产方面的成就,上海市委还专门组织学习团到云南学习。(云南保护遗产)这里有个搬迁的问题,这个搬迁问题不是动迁户的搬迁,而是指一些有意义的有文化价值的旧居、故居,旧的建筑,现在强迫搬迁现象可以说很严重,这就是对传统的破坏,而且,联合国对北京的四合院非常重视,但是现在保留的很少!那么云南由于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对滞后,所以,它有些东西保留下来!记得我在1992年、1993年到日本访问期间,原来定了和一位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助内石先生会见,结果他迟到了一天!他跟我解释,“因为我到中国去刚回来,所以迟到了一天!”他说,我到中国去做什么呢!因为日本的一家大出版社要求我出一本书,介绍中国的三大古都!他说,我去专门考察了三大古都!很遗憾,两大古都都已被破坏,而且无法恢复!只有一个古都还保留,因为它的落后。一个是北京,一个是西安,这两个古都都已遭到破坏!只有开封这个古都,开封是近期发展滞后,所以相对保护得比较好!我回国后就给当时的河南省省长、原辽宁省省长(我认识)李长春同志写信,我把这个情况介绍了,因此我建议开封这个城市在开发、建设的时候保留这个古城!另辟新区去发展!我说从投资,从经济发展的速度的方面来讲,这样做可能会受到批评!但是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一个中国的古城来说的话,作为一省省长是万古流芳,后来,它给我回信说到,我的信已经批给开封市委去做去执行,所以这次意见是对现代化的反思,对现代性的反思。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我觉得同学们将来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争论的很多,很多的古迹被破坏!因为历史学方面有一句话叫做不尊重历史的就不能接受历史的教训,而恩格斯讲过一个进步的党从自己的错误中所学到的也许比成功的经验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因此,对于历史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这是一个反思,对现代性的一个反思。
第二个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前面我讲到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成功,很大成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靠高科技,但是所有文化学家一致认为科技是双刃剑,祸和福是同时存在的!那么科技在20世纪取得成功的同时,有三大破坏!一个是自然的破坏,人类的三大家园,自然家园,社会家园,人自己的心灵家园,三大家园都遭到了破坏,自然所遭到高科技的破坏是严重的,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中国农民,从小种地用锄头种地,用犁子种地,现在基本上还是这样一个思想状态,那么,这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问题,它对地球的损害有三寸,最多五寸,在大跃进的时候,错误的提倡深耕,深翻地才不过七寸、九寸,对地球来说是浮皮潦草的破坏,但如果是面积的破坏,也是很大的问题了!如果你用炸药去破坏,那就是几米,几十米!如果用原子能破坏,那就是几十公里,这对地球的破坏是伤筋动骨,所以这不是科技的责任,是人类的科学政策的责任,人类的科技政策产生了问题,这对自然产生了破坏,现在每小时都有一个物种在灭绝,现在人类还不能了解某一个物种的灭绝对人类有什么问题,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曾经看到过这样的现象。1958年打麻雀,全国各大城市打麻雀,麻雀没被消灭,但是麻雀伤亡很多,这时出现一个现象,公园里的大批麻雀死亡,(虫子大量繁殖),因为没有麻雀去吃虫子,这是我们在消灭麻雀以前不知道的。当时我们只计算每一只麻雀一年吃多少粮食,但是不知道也不掌握它一年吃多少虫子!这个现象就是恩格斯讲的大自然对人类对它的破坏所实行的报复。这个报复不是说今天做了明天就报复,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以后。最近沈阳的沙尘暴,北京的沙尘暴,这个沙尘暴已经影响到日本和韩国,这个沙尘暴就是我们对内蒙大草原破坏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这个报复是50年后的报复,这是对自然家园的破坏。第二是社会家园。我刚才讲的自杀问题,还有心理障碍的问题,现在发疯的人、有心理障碍的人比较多,上海的专家统计不一致,有的说1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但不管百分之几,绝对数是值得注意的,这都是和社会环境有关“节奏”生活过于紧张,竞争过于激烈,物质生活的享受过于热忱,还有感官刺激过于严重等等有关的。这是对社会家园的破坏所产生的后果。还有一个就是人类心理家园的破坏!人都有两个方面的生活,政治的,业务的,事业的,热闹的,这是人的生活的主题。但是,还有另一方面,内在的,精神的,文化的,后院的,家庭的等等,这样一些生活,这个生活看起来是生活之辅助的,但是这个后院的生活如果是不健康的,那么前院的生活一切都不存在了!
第三个就是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标准的反思,什么样的生活标准是人类最幸福的生活,一般的讲都是高收入,有高级住宅,有豪华轿车,这就是美满的生活,这是物质的标准。经过20世纪,尤其是在西方个人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盛行的社会里面,经过一二百年社会生活的时间,感觉这样并不能使人的生活真正获得幸福。1992年我在德国住了三个月,是应德国“海尔希伯尔”会议的邀请去访问和讲学的。“海尔希伯尔”是197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去世以后,建立一个“海尔希伯尔”基金,邀请世界各国的作家学者教授到他原来的写作便所去住三个月,他提供一切生活的费用!我也是中国作家第一个到“海尔希伯尔”别墅去写作的,我在那里住一个月以后,德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我,问我对德国的印象,我讲了三点,其中第三点就是说德国的(原西德,因为当时在波恩附近)生活水平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我觉得,更舒适更好。但是我说,并不是每一个德国人都说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德国国际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同意我的观点,他说确实是这样。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概念,比如说婚姻的不协调,你再有钱,婚姻不协调,生活也不会觉得幸福。德国的养老院的条件是非常好的,那不是我们中国人可以想象的,但是德国的住在养老院里的老头、老太太说这是感情的集中点,因为没有儿女的亲情。因此呢,不是物质生活水平高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我知道有两个作家,一个是美国的女作家安娜,50岁自杀,她有自己的私人飞机,每年邀请10个世界各国有名的作家到她的家里做客,招待10天,她每月选择世界上最好的一个旅游胜地去度假,她的物质生活可以说已经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但是她为什么自杀呢?她没有遗书,没有解释,等我看到她的生活状况,我想她独身,就是说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她离婚了,丈夫是否死了不了解,没有子女。因此她缺乏一个完整的家庭的温暖,缺乏亲情,再高的物质生活,甚至说越是高的物质生活就越感觉到生活上的空虚,所以她自杀啦!还有一个是日本的女作家,一个畅销书作家,推理小说的作家,她的版费是很多的,也是50多岁自杀,有的说是酗酒导致死亡,有的说是自杀了,反正她也是单身一个人生活,这个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人生活质量的标准就是最佳的生活方式,最佳生活目标,可以说在现在社会在发达国家甚至在中国目前条件之下,在温饱保证的前提条件下,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情感生活,这是第三个反思。
在三个反思的基础上,就有三个适度回归。适度回归不是完全回归,一个是回归自然。对于自然,不但是要开发,要利用,而且要养哺自然,要保护自然,要敬爱自然,要与自然为友。有一位搞民俗学的我们省的一位教授,他就给我讲,他到云南去考察的时候,他说一个山沟的山涧两边,这边是一个先进的乡,经济发展得很好等等,这个乡的领导年年得奖,涧的那边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敬拜树木神,不砍树木等等。因此这位教授说,按照我的标准,这个乡长(开发很好的乡的乡长)应该受到惩罚,甚至法律的制裁,那么涧的那边那个乡的乡长应该受到表扬,现在看他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云南重视原始自然的保护。那个少数民族地区就是因为他敬爱自然,当然他是出于迷信的程度,但是不砍树,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的很多的东西,因此他是正确的,所以三个适度的回归甚至向自然的回归,成为一个趋势。像美国、德国,住宅都是郊区化,我们中国还没到郊区化的程度,但是现在很多人,我知道北京的许多文化、艺术界的人在通县(北京郊区县)买房子居住,沈阳也有很多,在半郊区,在三环的边上,在美国和德国是郊区化!我在“芝加哥”看到一个美国的经济地图,红色代表贫困阶层,蓝色代表中产阶级,绿色代表富豪!那么芝加哥的经济地图是红色包围了芝加哥的所有的任何地区!就像沈阳的太原街,南湖这边的地方都是红色,贫困阶层住的,绿色应在郊区!蓝色在远郊!郊区就是要更多的接近自然,这是一个回归。
第二个适度回归就是科技向人文文化的适度回归,现在提出了使科技具有人性!什么叫做科技具有人性!还有一句是人性的使用科技。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创造。如果是对环境有污染,对人体有害,那么这个使用就要受到控制,而且是否使用都要考虑!这就是科技政策的一个调整。现在甚至研究零死亡战争,就是打一场战争没有一个人死亡,怎么办呢?就是研究这样的子弹打过去使敌人昏倒六个小时以后醒来,打昏倒了你就没有战斗力了。然后胜利以后俘虏以后你就活过来,没有死亡,零死亡。是不是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人们考虑到这个连战争的手段都考虑到它的人性的东西。我记得有一次在我们省科委讨论的一个软科学的成果的时候,我发言的时候,评审的过程中我讲了这样一个问题,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对人对环境对社会有负面的效应的时候,就要考虑它的使用和对它的的改进。我发现咱们学校的郝世明教授,他也是评委,他跟我说,我们搞材料的现在也有这样一个东西。如果创造了一个合成材料,它的性能甚至比钢铁还要好,但是如果它对环境有污染对人体有害,那么它还是使用手段控制。这主要是人性的使用科技和使科技具有人性。
第三个就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适度回归,比如说保持相对稳定的婚姻家庭,寻找更好的家庭生活方式。现在德国,大家知道是发达国家,大家庭全部破坏了,全部摧毁了,没有了。他们主要的形式是核心家庭,就是父母子女。现在与这个核心家庭所不同,现在的美国家庭它的形式有很多了,不是夫妇俩构成家庭,有单亲家庭,有非婚家庭,有同性恋家庭。就是人类的家庭遭到了破坏。所以现在想这个传统生活方式的适度回归过程中间,像德国现在有这个人为的大家庭,就是张姓和李姓、王姓这几个核心家庭住在一个社区里边,互相的经济是独立的,但是互相帮带小孩,互相看家,互相帮忙。有的负责送报纸,有的送牛奶,好像一个大家庭。就是我想说的这是一个对过去生活的一个回归。像我们中国似的封建大家庭反映了人是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家庭,应该说是三代人在一起比较好的一个家庭。现在法国有爷爷奶奶学校,爷爷奶奶上学校学什么呢?学带小孩的现代知识。我90年代到美国去的时候,辽宁电视报要我写国外通讯。我连续写了几篇,其中有一篇就是关于住宅问题的,我在有关的会议上提出过,以后今后自己的建筑应该借鉴这样模式,几代人的住房,最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关起门来是一家,打开门来是两家。那就是关起门来爷爷奶奶这一辈住一个单元,父母带着子女,第二代和第三代住一个单元,当第二代去上班的时候,爷爷奶奶带孙子,带外孙子、外孙女等等。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而且从心理来讲对儿童的成长会有好处。还有我最近在美国驻华使馆出的一个中文杂志《交流》,现在杂志上登了一篇很大的文章就是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这个简朴的生活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这个标准的基础上过相对简朴的生活。
那么从这个三大反思和三个适度回归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包含着人、自然、社会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我还给大家补充一个有关的资料吧,我们现在社会风气里头奢侈浪费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一家法国的报纸登了一个报道,就是现在在法国消费最多的,也可以说最浪费的是中国的旅游者。他们消费的标准超过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的人。这中国大陆的人,他统计的主要的旅游者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中国的大款,在一个就是官员。官员很多是公费消费,所以它的标题就叫做《中国旅游者肆意挥霍震惊世界》。法国有一个商店接待了一个中国大陆的30个人的旅游团,一个消费50万美元。
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就包括人、自然、社会这三者的协调的全面的发展。其中包括我前面讲的三大反思基础上的三个适度回归。比如说环境意识。现在在西方竞选,环境意识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是互相交叉互相包含的。我们实现的现代化不是一般的现代化,不是西方驳斥的现代化,不是东南亚驳斥日韩的现代化模式,而是我们中国的现代化模式。这个现代化模式就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间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这是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中间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这是我们现代化的一个政治方向和一个最后的归宿。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三位一体的一个任务。那么科学发展观就可以保证这三个目标同步实现。我们所说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就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同时实现它的目标。所以说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间同时要保证我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当然包括我们学生这个素质的提高。应该说我们这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民气氛很多方面都得到提高,文化程度也得到提高,开放意识也得到提高。现代的意识、科学意识、文明程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个是应该肯定的一个方面。也应该说是主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也有道德滑坡,民族素质降低,比如说假货,欺骗,虚伪,腐败,这都反映了一种文化素质方面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间要保证民族的复兴,保证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就回到从前我讲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间,还有保证社会进步,那么同时在实现现代化和保证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间,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保证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的复兴能够实现。在这社会主义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共同富裕。
第四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面面观。我们来试验一下,研究一下全面协调可持续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内涵,我现在列举一下。第一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的协调的发展。第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者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第三,马克思讲的人民生产过程就是三个过程、三个方面:生产、流通、分配(分配也就是消费),那么我们生产可以说我们注意到了,那么流通方面,我们可能就有一些问题交流通畅或者不够通畅这是一个问题,我前两天参加市委的一个关于人才问题的一个会议,那个会议有个大学教授,他是日本回国的一个海归人员,他是搞物流的,他就说我们现在物流方面的损失是很大的,比如说住在东部的职工要到西部去上班,仓库在南边,生产基地在北边,工厂在西边,铁路、飞机等等是在东边和南边,所以这样交叉和重复所造成的损失是70里地,这个还是80年代中期的统计数字,现在我估计还要高,因为交通更拥挤了,那么沈阳呢,还没有把人损失的时间算在里头,所以交通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分配。我们已经提出来了解决现在分配不均的问题,差距过大的问题。现在一个歌星一场的收入可以达到几十万,我听电视台的同志讲,过春节的时候请某某歌星来,低于50万不来,还有税扣包括逃税,那就是间接的收入,那么有的下岗工人,他每年的最低生活收入是很低的。这是差距,我们缩小差距不是降低高收入人的收入,而是增加低收入人的收入。现在我们政府采取许多措施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这次全面协调发展包括生产流通分配这样一个方针政策。第四是人口资源环境。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发展协调和全面发展,人口要计划生育,人要生存不能破坏环境,人的生活不要使资源枯竭,如果资源枯竭,那我们就对不起后代子孙。所以全面协调就包括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和协调的发展。这是第四点。
第五,工业、农业、商贸共同的发展。现在我们农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大家知道这次两会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讨论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现在又讲四农问题,就是还有农工,但主要是三农。为什么要农业、农村、农民分工呢?一是现代化必须达到的一个指标就是90的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最高10。在美国、法国百分之一、二、三,就是10的农民养活人口的90,而我们是70的农民养活30的人口,农业的投资,人力的投资过大,这是农业的问题。农民进入城市,这是城市现代化的目标。现在农民如何进城是一个大问题。三农的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现代化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全面协调发展包括工业、农业和商贸的发展,应该说现在我们商贸的发展水平是滞后的,国外利用了我们的廉价劳动力,而人家却挣了更多的钱。
第六,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三者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包含这样的问题。我们传统的意识形态对此非常重视,但是现在我们主要的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讲,我们的意识形态里又增加许多东西。现在美国也使用这个名词叫“政治正确”、政治表现好。他们就说这是从中国学来的,但中国人所讲的政治表现好,主要是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以前是政治运动表现积极;而美国的政治表现好是不歧视妇女,不歧视少数民族,不歧视有色人种,不歧视同性恋。这是他们的意识,还有不破坏环境。
第七,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恩格斯把资料分成三部分:生存资料,保证人们温饱的;享受资料是吃得比较好、住得比较好、交通条件也好等等;第三个是发展资料,有更多人受教育、更多的文化权益等等。全面讲到的文化权益是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我们把文化权益定义为发展资料。
第八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可以说是祖先、我们和后代这三者全面协调发展。对历史的尊重、传统的尊重,发展我们的现在,同时保证后代的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这也是全面协调的一个方面。
第九,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我们现在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是比较重视的,但对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有不足的地方。中央最近发布一个文件就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也就是要推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就其所担任的社会任务来讲,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是解决战术问题,社会科学是解决战略问题,这没有高下之分,但有性质的区别。关于社会如何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发展中会产生什么问题,怎么来解决。这些都需要社会科学来解决的问题。但是化学、物理、原子学、生物学他们不解决这个问题,它们没有这个责任。
最后一个方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良好。这是全面发展的重大指标。不但要生产发展,还要保证人民生活富裕,当然这两者还要保证环境的良好。
我们列举了十个方面,但不只这十个方面。以上就是我对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一些认识,可能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篇一:心得体会: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更好得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让我们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并且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学习、进步。我们不仅要学习其理论思想,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将其贯彻落实到自己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篇二: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观点,是一种指挥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理论,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回归到我们教育领域,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来指导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应该强调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努力的探讨并实施以人文本的教学方式,力求能够在教育事业中雪球可持续发展之路,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公民,也为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应当积极的做出各种努力和探讨。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并落实到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篇三:学习和认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和认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学习和认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心得体会《学习和认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解其中的精髓所在,并将它贯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凭借我们这一代人的满腔报国热情和不懈努力,一定会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内容显示中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
孙传志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觉得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论断,既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和时代精神。我认识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新飞跃、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思想理论渊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实践的基础上。事实上,也只有在经过了二十多年改革发展的历史变革,既看到了坚持改革开放道路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看到了改革发展中必然反映出的新矛盾、新要求;也只有在当今的世界视野观察中,认真总结世界上发达国家所经历的经验教训,才能总结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只有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我们党才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创新发展的品格和勇气。马克思主义与国情和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在新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新的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中国国情,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根本要求,是“兴国之要”。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反映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宗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需要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各种重大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和系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辉和智慧。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揭示了关于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性意义;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化和升华;关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关于坚持统筹兼顾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思想方法等等。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它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认识、新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更好更全面地反映和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新的执政理念,要求必须更加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实现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的条件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与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开拓,证明了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正确性。十七大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内容显示中报告总结五年来的成功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战略思想,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和展开,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统领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进一步科学认识和回答。科学发展观及其一系列战略思想,在本质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性要求,在实践上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会越走越广阔,必将迎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安排,在省委第八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下,我所领导班子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所领导班子紧紧围绕“营造和谐环境,提升创新能力,支撑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增收”实践载体,认真贯彻落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各项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
形成科学发展共识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新时期新阶段科技工作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我所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材料,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深入思考、广泛进行讨论交流,在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通过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深化了对制约我所科学发展问题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措施办法。进入分析评议阶段后,所领导班子继续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研究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对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茶叶科技工作、推进研究所科学发展等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识。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把支撑茶产业科学发展、促进茶农持续增收作为研究所加快发展的根本方向
茶叶是高效园艺产品,据初步统计,已被我国10个产茶省、300多个产茶省市县列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我国南方山区和贫困地区,茶产业早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同时茶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收益面大,增收快捷和效果直接。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要继续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与茶叶基地县的区域合作,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把技术送到茶农手中,真正地让广大茶农受益。科研工作要自觉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要紧紧围绕产业科技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要按照“科研课题从生产实践中来、科研成果到田间地头中去、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在支撑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增收中发展自我。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研究所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双重制约,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科技创新必须遵循“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在“支撑”和“引领”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实现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我所加快发展的推进动力
当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难题,与传统的体制机制的束缚有关。要破解这些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就要选准突破口,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阻碍科学发展的传统机制体制束缚。我们必须积极顺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理顺内部关系,规范管理,实现科学发展。
提升科学发展能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第2页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