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改专题报告心得体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或许你需要"教师听课改专题报告心得体会"这样的内容,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听张四保老师的课改专题报告,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为什么要课改?首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 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市、县、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听《新教育》专题报告心得体会


听《新教育》专题报告有感
 
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日照市教育局、各区县教育局、各学校的领导、教师共800余人于2011年3月5日来到日照市实验学校报告厅,一同参加了“新教育实验研究”专家报告会。上午,新教育实验研究院的卢志文院长作了题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及区域推进”的报告,下午由淄博市淄川区金茵小学的杨世臣校长和常丽华老师分别作了《营造书香校园 塑造孩子幸福人生》、《守住自己的教室》的报告。

上午,卢院长就《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及区域推进”,先主要讲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接着分析比较了应试教育体系下的追求、专才教育体系下的通识教育追求、阶段教育体系下的终身教育追求,最后重点讲述了新教育面临的挑战、新教育的核心追求、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和六大行动以及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误区,新教育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聆听卢院长的报告,让所有与会领导老师对新教育有了一个更深入的全面的认识,对下一步如何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指明了方向。卢院长的“幸福”与“痛苦”的矩阵的生动分析,让我深刻明白让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午,首先由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的杨世臣校长做了题为《营造香校园 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的专题报告。杨校长站在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开展新教育实验的管理“机智”,如何给实验教师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如何打造名师,名师又是如何带动名校的。杨校长主要从如何树立共同的读书理念;如何优化教育环境、打造高品位的物质文化以及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杨校长在整个报告过程中充满了激情,慷慨激昂,幽默诙谐,赢得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杨校长的“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首先做到”、“假期”以及“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的书信”等等事例,都表明了杨校长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不断提升的管理机智、他的好学善思、尤其是他的自信和乐观激昂真的很令人折服。

接着常丽华老师以实验教师的身份,讲述了自身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实验历程。常老师今天做了《守住自己的教室》的报告,整个过程朴实无华,具有诗意般的解说,优美动听的音乐,使老师们听的入迷。常老师主要将过去的五三班和现在的“小蚂蚁班级”进行比较,展示了她逐步成熟、完美的实验历程。听了她的报告后我真的很佩服常老师,每天坚持也随笔,每天给孩子们写便条,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如何度过在校的每一天,如何过着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让每一位家长情不自禁的参与进来,最后获得所有家长的支持。看着常老师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张照片,看着小蚂蚁班级每一次充满特色的活动,看着常老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发明的”的一个个奖项……我真的能感受到常老师的幸福。好想跟常老师一样专心班级管理,专心新教育实验研究。今后我也尽量抽时间 多读专业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视野,跟常老师一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聆听和谐社会专题报告心得体会


提高认识 积极构建和谐税务

在聆听布教授关于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后,做为一名税务干部,使我对税务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以下结合税务部门的工作实际,谈谈构建和谐税务的认识和看法。

一、构建和谐税务的重要意义

1、构建和谐税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是国家财力的基础和重要的经济杠杆。通过税收征管筹集财政收入,参与社会分配,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促进社会稳定;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税务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2、建设和谐税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税收是国家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和宏观调控手段,调整的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所有的社会单位和千家万户的利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推进和谐税务建设,正确处理好各方面重大税收关系问题,切实实现税收与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构建和谐税务是加强税务系统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党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落实到税务系统,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发展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税务系统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税收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实现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税收的内涵

(一)公正执法。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税收政策,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

(二)诚信服务。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健康良好的征纳关系。优化纳税服务,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为纳税人提供法制、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

(三)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征管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廉洁奉公。建立和完善符合新时期税收工作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廉政教育先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完善制度体系,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监督制约,规范税收权力正确行使。治理党风政风的突出问题,严厉惩处违法违纪人员。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团结奋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使和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成为国税干部的核心价值观。

三、构建和谐税务的现实途径

和谐,即和美、和气,协调、协和。党的xx大定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按照这一内涵看待和谐税务,它应是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廉洁的税务。就税务系统内部而言,表现为税务人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活力迸发,税收事业全面、稳步、协调、持续发展;就其外部而言,表现为其与经济、纳税人及其他行业、部门的关系处于共进共赢和谐发展的状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和谐税务:

1、建立和谐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在治税理念上,我们应该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的灵魂,是税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税收工作全局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税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完全可以看成是加强税收法治建设的一种简约称呼。但是时代在前进,税法要发展,如果今天我们仍然满足于宣传依法治税的必要性或重大意义等,而不去实实在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税法理念、原理、制度、规范,解决税收征纳过程当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倒退!因此,必须把依法治税的理念与具体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超越税法普法宣传教育的阶段,真正为税收法治的实现起到修桥铺路的作用。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和谐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

第一,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备的税收立法是依法治税的基础。加快建立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法体系。根据社会发展情况,抓紧修订各项税法。加快税收立法进程,提升税收法律级次;从而,通过健全法律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为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

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我国现行税制是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制定的。目前,已时过境迁,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多方面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了重大改革。税制既要稳定,又应因时制宜地改革完善。基本方向应着力于服务,进一步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推动充分就业等目标的实现。

第三,建立一套运行有效的机制。要创造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就要有一套好的税收运行机制与之适应。什么是好的税收运行机制?我认为首先是有效,简单地说就是要达到纳税、征税成本共同降低的双赢,体现为最省、最快、最简,这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和调整机构的设置、职能的配置和其它相关资源要素的配置。在实际工作中,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作为执法者,人的行为不能扭曲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扭曲经济行为。

2、培养和谐互信的税收征纳关系。诚信友爱是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构建和谐税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满意度,并以此确保纳税人自觉纳税、诚信纳税。具体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服务理念,全面推进纳税服务向深层次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纳税服务不仅仅是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而且是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客为重的服务型思想,确立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的观念,使税收工作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二是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速纳税服务信息化,全面提高办税效率。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试行网上涉税审批,扩大网络申报、电话申报、银行网点申报等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开辟网上服务系统,发挥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优势,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和税收服务社会化,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纳税服务的个性化。针对不同的纳税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程序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规定之外零收费。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纳税人合法权益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征求意见箱,聘请特约监察员,印发服务监督卡,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社会各界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合法权利的实现。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的主线。

3、打造和谐稳定的税务干部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做好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保证,也是建设和谐税务的重要因素,对新时期税收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一要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构建和谐税务文化建设为主线,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心,提高引领税务干部树立共同理想的能力;坚持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提高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动工作积极性的能力;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提高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的能力。

二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税收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税务机关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工作责任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把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由单纯追求提高全员学历层次向提升全员岗位技能转变,以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断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两权监督,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廉政规定,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切实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和薄弱环节的监督,加大惩处力度,重点查处以税谋私、执法犯法、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

五要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构建和谐社会,为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供了广阔舞台。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税务系统的每名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在税务工作实践和自身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

4、营造和谐统一的税收执法环境。要牢固树立心中有法、思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循法的思想,把依法治税贯穿于国税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要加强税收执法。认真执行各项税收程序法,通过严格履行程序,提高税务部门执法质量,把深入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作为提高税收执法水平的突破口,加大学习、宣传、贯彻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并狠抓落实。认真执行各项税收实体法,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切实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统一性,坚决防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行为。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加强法律救济,为纳税人创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二要强化执法监督。加强事前监督,严格执行税收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查备案制度;加强对重点环节执法行为的事中监督,认真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对大额减免税实行集中审核制度,做好行政处罚听证工作;加强对执法行为全过程的事后监督,强化税收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税务行政复议制度。

三要加强税法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治税环境。充分发挥税收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持久地开展税收宣传,培育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四要搞好执法考核。全面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促进执法的规范与公正。组织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税收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外部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价执法人员和税务机关工作好环的重要依据,严格过错追究制,确保执法责任落到实处。

五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良好的税收公平环境,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该罚的罚,该判的判,达到打击一户、教育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加快税、银、库连网步伐,形成整顿合力,进一步完善两权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税收法制水平。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税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包括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等诸多方面。因此,要弄清这个命题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认识、实践,并在实践的磨炼中不断充实、完善、提高。

聆听和谐社会专题报告的心得体会


提高认识 积极构建和谐税务

在聆听布教授关于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后,做为一名税务干部,使我对税务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以下结合税务部门的工作实际,谈谈构建和谐税务的认识和看法。

一、构建和谐税务的重要意义

1、构建和谐税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是国家财力的基础和重要的经济杠杆。通过税收征管筹集财政收入,参与社会分配,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促进社会稳定;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税务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2、建设和谐税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税收是国家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和宏观调控手段,调整的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所有的社会单位和千家万户的利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推进和谐税务建设,正确处理好各方面重大税收关系问题,切实实现税收与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构建和谐税务是加强税务系统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党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落实到税务系统,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发展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税务系统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税收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实现“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税收的内涵
  (一)公正执法。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税收政策,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
  (二)诚信服务。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健康良好的征纳关系。优化纳税服务,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为纳税人提供法制、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
  (三)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征管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廉洁奉公。建立和完善符合新时期税收工作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廉政教育先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完善制度体系,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监督制约,规范税收权力正确行使。治理党风政风的突出问题,严厉惩处违法违纪人员。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团结奋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使和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成为国税干部的核心价值观。

三、构建和谐税务的现实途径

和谐,即和美、和气,协调、协和。党的十六大定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按照这一内涵看待和谐税务,它应是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廉洁的税务。就税务系统内部而言,表现为税务人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活力迸发,税收事业全面、稳步、协调、持续发展;就其外部而言,表现为其与经济、纳税人及其他行业、部门的关系处于共进共赢和谐发展的状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和谐税务:

1、建立和谐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在治税理念上,我们应该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的灵魂,是税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税收工作全局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税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完全可以看成是加强税收法治建设的一种简约称呼。但是时代在前进,税法要发展,如果今天我们仍然满足于宣传“依法治税”的必要性或重大意义等,而不去实实在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税法理念、原理、制度、规范,解决税收征纳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倒退!因此,必须把依法治税的理念与具体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超越税法普法宣传教育的阶段,真正为税收法治的实现起到修桥铺路的作用。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和谐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第一,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备的税收立法是依法治税的基础。加快建立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法体系。根据社会发展情况,抓紧修订各项税法。加快税收立法进程,提升税收法律级次;从而,通过健全法律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为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我国现行税制是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制定的。目前,已时过境迁,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多方面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了重大改革。税制既要稳定,又应因时制宜地改革完善。基本方向应着力于服务,进一步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推动充分就业等目标的实现。第三,建立一套运行有效的机制。要创造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就要有一套好的税收运行机制与之适应。什么是好的税收运行机制?我认为首先是有效,简单地说就是要达到纳税、征税成本共同降低的“双赢”,体现为最省、最快、最简,这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和调整机构的设置、职能的配置和其它相关资源要素的配置。在实际工作中,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作为执法者,人的行为不能扭曲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扭曲经济行为。

2、培养和谐互信的税收征纳关系。诚信友爱是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构建和谐税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满意度,并以此确保纳税人自觉纳税、诚信纳税。具体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服务理念,全面推进纳税服务向深层次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纳税服务不仅仅是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而且是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客为重”的服务型思想,确立“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的观念,使税收工作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二是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速纳税服务信息化,全面提高办税效率。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试行网上涉税审批,扩大网络申报、电话申报、银行网点申报等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开辟网上服务系统,发挥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优势,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和税收服务社会化,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纳税服务的个性化。针对不同的纳税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程序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规定之外零收费。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纳税人合法权益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征求意见箱,聘请特约监察员,印发服务监督卡,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社会各界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合法权利的实现。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的主线。

3、打造和谐稳定的税务干部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做好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保证,也是建设和谐税务的重要因素,对新时期税收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一要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构建和谐税务文化建设为主线,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心,提高引领税务干部树立共同理想的能力;坚持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提高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动工作积极性的能力;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提高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的能力。

二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税收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税务机关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工作责任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把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由单纯追求提高全员学历层次向提升全员岗位技能转变,以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断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两权”监督,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廉政规定,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切实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和薄弱环节的监督,加大惩处力度,重点查处以税谋私、执法犯法、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

五要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构建和谐社会,为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供了广阔舞台。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税务系统的每名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在税务工作实践和自身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

4、营造和谐统一的税收执法环境。要牢固树立“心中有法、思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循法”的思想,把依法治税贯穿于国税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要加强税收执法。认真执行各项税收程序法,通过严格履行程序,提高税务部门执法质量,把深入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作为提高税收执法水平的突破口,加大学习、宣传、贯彻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并狠抓落实。认真执行各项税收实体法,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切实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统一性,坚决防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行为。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加强法律救济,为纳税人创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二要强化执法监督。加强事前监督,严格执行税收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查备案制度;加强对重点环节执法行为的事中监督,认真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对大额减免税实行集中审核制度,做好行政处罚听证工作;加强对执法行为全过程的事后监督,强化税收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税务行政复议制度。

三要加强税法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治税环境。充分发挥税收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持久地开展税收宣传,培育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四要搞好执法考核。全面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促进执法的规范与公正。组织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税收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外部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价执法人员和税务机关工作好环的重要依据,严格过错追究制,确保执法责任落到实处。

五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良好的税收公平环境,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该罚的罚,该判的判,达到“打击一户、教育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加快税、银、库连网步伐,形成整顿合力,进一步完善两权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税收法制水平。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税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包括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等诸多方面。因此,要弄清这个命题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认识、实践,并在实践的磨炼中不断充实、完善、提高

听教研室老师专题报告心得体会



今天我听了莱州一中教研室xx老师的专题报告,收获很多。现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受。

教师的工作就是 教书育人,要想做好这一些,教师就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走向成功。

1、从点滴做起,重视平时的积累,养成习惯。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只有平时做个有心人,注意细小的知识,要养成作摘记和记笔记的习惯,养成通过做习题积累知识的习惯,更要养成积累解题方法的习惯。
2、重视文言文学习,强化阅读、背诵和积累。
今天,潘老师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之行,始于文言;春来草自青,水来渠自成。要想学好语文,就先要学好文言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重视理解,阅读不能停留在知道什么意思的阶段,要在掌握基本的古汉语语法的基础上弄清楚为什么这样理解和翻译;重视字、词、句基本知识的积累;重视背诵。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前提下尽量多背诵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3、多阅读,多练笔,使阅读和写作双丰收。
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勤奋练笔,并且,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条件,让学生多读多写。使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4、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讲课要讲究艺术:首先,导入要新颖,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教师精彩的口头语言必须情真意切、悦耳动听、诙谐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默,妙语连珠,使人心旷神怡。生动、活泼、机智、幽默、有趣的语言,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次,教师还要努力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探讨知识,除了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以外,教师要让学生对有不同见解的问题,展开讨论,互相质疑、互相辩驳,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只要他言之有理,就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求共同提高;对于学生理解不到的地方,教师可适当给以一些启发、引导。教师的教法要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尽可能的“活”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营造教学的民主氛围,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教师要能正确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艺术逐步走向成熟,运用自如.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聆听和谐社会专题报告的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聆听和谐社会专题报告的心得体会》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提高认识积极构建

在聆听布教授关于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后,做为一名税务干部,使我对税务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以下结合税务部门的实际,谈谈构建和谐税务的认识和看法。

一、构建和谐税务的重要意义

1、构建和谐税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力的基础和重要的经济杠杆。通过税收征管筹集财政收入,参与社会分配,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促进社会稳定;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税务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2、建设和谐税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税收是国家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和宏观调控手段,调整的范围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所有的社会单位和千家万户的利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推进和谐税务建设,正确处理好各方面重大税收关系问题,切实实现税收与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构建和谐税务是加强税务系统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我党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落实到税务系统,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发展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税务系统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税收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实现“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税收的内涵
  (一)公正执法。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税收政策,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
  (二)诚信服务。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健康良好的征纳关系。优化纳税服务,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为纳税人提供法制、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
  (三)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征管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廉洁奉公。建立和完善符合新时期税收工作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坚持廉政教育先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完善制度体系,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监督制约,规范税收权力正确行使。治理党风政风的突出问题,严厉惩处违法违纪人员。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团结奋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使和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成为国税干部的核心价值观。

三、构建和谐税务的现实途径

和谐,即和美、和气,协调、协和。党的十六大定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按照这一内涵看待和谐税务,它应是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廉洁的税务。就税务系统内部而言,表现为税务人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活力迸发,税收事业全面、稳步、协调、持续发展;就其外部而言,表现为其与经济、纳税人及其他行业、部门的关系处于共进共赢和谐发展的状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和谐税务

1、建立和谐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在治税理念上,我们应该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的灵魂,是税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税收工作全局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税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完全可以看成是加强税收法治建设的一种简约称呼。但是时代在前进,税法要发展,如果今天我们仍然满足于宣传“依法治税”的必要性或重大意义等,而不去实实在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税法理念、原理、制度、规范,解决税收征纳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倒退!因此,必须把依法治税的理念与具体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超越税法普法宣传教育的阶段,真正为税收法治的实现起到修桥铺路的作用。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和谐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第一,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备的税收立法是依法治税的基础。加快建立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法体系。根据社会发展情况,抓紧修订各项税法。加快税收立法进程,提升税收法律级次;从而,通过健全法律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为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我国现行税制是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制定的。目前,已时过境迁,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多方面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了重大改革。税制既要稳定,又应因时制宜地改革完善。基本方向应着力于服务,进一步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推动充分就业等目标的实现。第三,建立一套运行有效的机制。要创造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就要有一套好的税收运行机制与之适应。什么是好的税收运行机制?我认为首先是有效,简单地说就是要达到纳税、征税成本共同降低的“双赢”,体现为最省、最快、最简,这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和调整机构的设置、职能的配置和其它相关资源要素的配置。在实际工作中,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作为执法者,人的行为不能扭曲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扭曲经济行为。

参加“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参加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月*日,我参加了市委党校组织的由******研究院***院长讲授的乡村振兴专题报告会。*院长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国内外优秀案例全方位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结合我们**市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举措和政策建议,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现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8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健康有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省委、省政府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于2018年5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描绘了蓝图,作出了指导,提供了遵循。市里也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和专项工作方案,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体目标,用好改革、创新两大引擎,突出特色城镇、中心社区、美丽乡村三大支撑,抓好产业培育、公共资源配置、环境治理、脱贫攻坚四项重点。

**区在2018年10月份出台了《**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一三五总体目标,提出了三三五三的总体目标,即,促进产业、产城、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区立足中心城的中心区定位,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重点抓好典型示范引领,充分尊重各类主体地位,在2018、2019年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十佳创建活动,对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经济增收示范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进行通报表彰,同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若是培植好梧桐树,便自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只有做好三总一保障各项工作,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落细,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制度保障。

总而言之,我认为全面、扎实、有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真正将农民全面进步、农村全面振兴、农业全面发展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