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常委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地方人大常委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不断创新人大工作,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一、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抓住结合点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紧紧围绕人大职能,找准抓住最佳结合点。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具有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任免、法律和工作监督的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在履行上述职权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列化、具体化,在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加以贯彻落实。《监督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应当围绕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这就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履行职权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政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大工作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决定重大问题应请示报告,审议重要事项应体现党的意图。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政,是人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这种监督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既监督又支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以确保国家机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因此,创新人大工作,只有不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找准人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道路,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效。

二、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性,找准着重点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必须找准着重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议定大事,为科学发展夯定坚实基础。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运用自身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决定重大事项,对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关系重大。因此,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重点。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人大在重大事项决定的内容上,应高度关注发展的均衡协调。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全党的共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必须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保障发展、一切推动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在重大事项决定中首先应得到体现。我们要坚持做到“三性”:第一,协调性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结构调整的改革深化,出现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大等诸多矛盾。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必须关注发展的整体协调和发展要素的有效整合,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五个统筹”落实到各个方面,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第

二,全面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此必须坚定不移。发展又不仅仅只是经济发展,同时也应是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发展滞后,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此,地方人大审定重大事项,必须统筹平衡,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三,可持续性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必须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各项发展都要顾及环境资源的影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选贤任能,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法律规定人大具有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实质上是人民把国家权力交给了可以信赖的“公仆”。一个地区究竞能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关键是把人选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不负人民的重托,把“一府两院”的领导成员选好,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大选举任免工作,必须加以改进和创新。当前,改进的主要之点是如何把对上对下负责更加一致起来。为此,第一,进一步扩大推荐权,让更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推荐,由少数人选人变为由多数人选人,充分尊重民意,防止和改变“眼睛向上的人上了,眼睛向下的人下了”的怪现象,真正把那些群众认同度高的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拔出来。第二,进一步改进任免办法,真正做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推荐人选,人大应与党委组织部门同时介入;任命之前,应进行任职法律知识考试;任命之时,应由被任命人发表任职演讲承诺,并在国徽下宣誓。总之,选举任免工作应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第三,进一步完善任职考评监督机制,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权民授”意识和服务责任感,激励其真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三是强化监督,致力促进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最主要的着重点,就是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其实质是防止行政、司法机关滥用权力,其职能是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促使国家机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环节。要不断加强监督和大力支持政府转变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放到加强宏观调控和解决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上来。要重点督促和支持政府解决社会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大工作本质上是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的工作。人大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重视民生、保护民利、维护民权,必须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事情做起。通过专题审议、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多种方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以法行政,执政为民,解民忧愁,为民谋利。同时要把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将人大监督工作的年度计划,听取、审议政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及其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扩大公民对人大监督工作的有序参与,以增强人大监督的活力和实力。

三、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性,突破热难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关键是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发挥人大作为民意机关的优势,把亲民、爱民、为民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环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真正提高人大工作实效。

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最大限度地了解民意、反映民意、实现民意,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本质任务和基本职责。了解民意最终是为了实现民意,而民意反映的大多数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地解决了这些热点难点问题,也就能促进科学发展取得实效。因此要创新了解征求民意的方式,增设人大代表专线电话、网站投诉信箱等多种形式,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畅通,全方位地了解民意。同时运用新闻媒体、听证会等,让群众直接表达意见;办好群众来信来访,使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发挥代表的联系选民的作用,真正把民意转化为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要尽可能融入人大有关决定决议之中,通过人大履行法定职权的行为,反映和体现民意。人大及其常委会还要对“一府两院”加强跟踪督办,落实人大审议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就是确保民意真正能落到实处。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人大工作的主力军。为此,要不断完善代表活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激发人大代表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责任性。通过积极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组织代表培训、代表述职、经验交流等形式,凝聚人大代表,提高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同时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对“一府两院”部分组成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定期向人大代表通报政情、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等,活跃代表工作,激发代表参政议政督政的热情。只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增强人大代表的推动力,才能加速科学发展的进程。

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短短的50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完善人大制度,这就迫切要求大力增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创新能力。我们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用战略的眼光、全新的理念指导地方人大工作,提高运用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宪法和法律对地方人大的职能作了规定,但较为原则,完善操作层面的任务也很繁重。这就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框架内,方法上、在理念上、制度上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创新人大工作,针对地方人大在行使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中遇到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具体操作的新方法,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推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依法履行好人大工作职责,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作出更大贡献。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优秀范文:地方人大常委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地方人大常委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观是新世纪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新时期地方的根本指导方针。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以科学统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不断创新人大工作,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一、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抓住结合点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紧紧围绕人大职能,找准抓住最佳结合点。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具有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任免、法律和工作监督的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在履行上述职权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列化、具体化,在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加以贯彻落实。《监督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应当围绕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这就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履行职权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政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大工作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决定重大问题应请示报告,审议重要事项应体现党的意图。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政,是人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这种监督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既监督又支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以确保国家机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因此,创新人大工作,只有不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找准人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道路,才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效。

二、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性,找准着重点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必须找准着重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议定大事,为科学发展夯定坚实基础。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运用自身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决定重大事项,对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关系重大。因此,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重点。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人大在重大事项决定的内容上,应高度关注发展的均衡协调。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全党的共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必须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保障发展、一切推动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在重大事项决定中首先应得到体现。我们要坚持做到“三性”:第一,协调性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结构调整的改革深化,出现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大等诸多矛盾。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必须关注发展的整体协调和发展要素的有效整合,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五个统筹”落实到各个方面,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第

二,全面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此必须坚定不移。发展又不仅仅只是经济发展,同时也应是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发展滞后,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此,地方人大审定重大事项,必须统筹平衡,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三,可持续性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必须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各项发展都要顾及环境资源的影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选贤任能,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法律规定人大具有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实质上是人民把国家权力交给了可以信赖的“公仆”。一个地区究竞能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关键是把人选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不负人民的重托,把“一府两院”的领导成员选好,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大选举任免工作,必须加以改进和创新。当前,改进的主要之点是如何把对上对下负责更加一致起来。为此,第一,进一步扩大推荐权,让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推荐,由少数人选人变为由多数人选人,充分尊重民意,防止和改变“眼睛向上的人上了,眼睛向下的人下了”的怪现象,真正把那些群众认同度高的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拔出来。第二,进一步改进任免办法,真正做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推荐人选,人大应与党委组织部门同时介入;任命之前,应进行任职法律知识考试;任命之时,应由被任命人发表任职演讲承诺,并在国徽下宣誓。总之,选举任免工作应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第三,进一步完善任职考评监督机制,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权民授”意识和服务责任感,激励其真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地方人大常委会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担负着依法决策、监督、人事任免等多项重要职能,必须立足自身职能,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依法促进科学发展观在本地区的贯彻和落实。

一、通过实施对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重大事项决定权中,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决定重大事项,事关地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科学发展来自科学决策,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认真总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经验,以民主决策推动科学决策。一要推进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此,地方人大在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时,必须统筹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要推进协调发展。要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契合点,实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把“五个统筹”落实到方方面面,实现协调发展。三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地方人大在决定重大事项时,必须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要在科学决策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主决策。实行民主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人大工作应着力推进民主决策的规范化,该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到位,该经过的程序不能省略,要从制度上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

二、强化监督职能,促进国家机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确保科学发展观在各项具体工作中的贯彻落实。一要监督和支持政府转变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人大工作要督促和支持政府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放到加强宏观调控和解决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上来。二要督促和支持政府改进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发展观与政绩观是互为影响的,发展观引导政绩观,政绩观实践发展观,发展观出现了盲区,政绩观就会陷入误区,因此,地方人大应督促政府改进考核机制,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和奖惩制度,使科学发展观在政府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扎实推进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三要督促和支持政府及时解决社会反映集中的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大工作本质上是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的工作,因此必须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事情做起,通过视察调研、专项审议、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依法妥善处理关注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依法履行人事任免权,从组织上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一个地方能否科学发展,关键在领导,把人选好,事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局。地方人大要不负人民的重托,把“一府两院”的领导成员选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要进一步改进任免办法,真正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要深化拟任人员任命前的考察,深入细致地考察被任命人员的工作、生活、作风等情况;要严格任前法律考试,让拟任人员知法懂法;要实行任前询问制,规范任免工作程序。二要进一步扩大推荐权,让更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推荐,充分尊重民意,真正把民意认同度高的人选出来。三要进一步强化干部任后监督,实行效能监督,完善绩效考评,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履行职责。

总之,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的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并用这一科学的理论指导人大工作实践,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本地区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优秀范文:地方人大常委会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地方人大常委会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观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担负着依法决策、监督、人事任免等多项重要职能,必须立足自身职能,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依法促进科学发展观在本地区的贯彻和落实。

一、通过实施对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重大事项决定权中,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决定重大事项,事关地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科学发展来自科学决策,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认真总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经验,以民主决策推动科学决策。一要推进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此,地方人大在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时,必须统筹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要推进协调发展。要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契合点,实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把“五个统筹”落实到方方面面,实现协调发展。三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地方人大在决定重大事项时,必须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要在科学决策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主决策。实行民主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人大工作应着力推进民主决策的规范化,该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到位,该经过的程序不能省略,要从制度上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

二、强化监督职能,促进国家机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确保科学发展观在各项具体工作中的贯彻落实。一要监督和支持政府转变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人大工作要督促和支持政府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放到加强宏观调控和解决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上来。二要督促和支持政府改进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发展观与政绩观是互为影响的,发展观引导政绩观,政绩观实践发展观,发展观出现了盲区,政绩观就会陷入误区,因此,地方人大应督促政府改进考核机制,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和奖惩制度,使科学发展观在政府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扎实推进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三要督促和支持政府及时解决社会反映集中的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大工作本质上是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的工作,因此必须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事情做起,通过视察调研、专项审议、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依法妥善处理关注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依法履行人事任免权,从组织上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一个地方能否科学发展,关键在领导,把人选好,事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局。地方人大要不负人民的重托,把“一府两院”的领导成员选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要进一步改进任免办法,真正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要深化拟任人员任命前的考察,深入细致地考察被任命人员的工作、生活、作风等情况;要严格任前法律考试,让拟任人员知法懂法;要实行任前询问制,规范任免工作程序。二要进一步扩大推荐权,让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推荐,充分尊重民意,真正把民意认同度高的人选出来。三要进一步强化干部任后监督,实行效能监督,完善绩效考评,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履行职责。

总之,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的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并用这一科学的理论指导人大工作实践,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本地区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使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地方人大作为地方权力机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地方人大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要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义,注重突出“三个重点”,力争“三个突破”,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突出干部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力争在思想认识上取得突破在支持、监督和推动本地区实现科学发展进程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人大干部队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建设水平,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人大干部队伍的素质提升工作。要着力解决学风不够浓厚的问题,在人大干部队伍内积极开展创优争先和比学赶超活动,更加注重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人大干部队伍履行职权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人大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的二线思想、瞻前顾后、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坚决克服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要积极争取县委的支持,加大人大干部队伍内外交流力度,建立起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要结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实际,不断充实新鲜血液,从根本上解决好工作人员缺乏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服务“三会”、服务基层、服务好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突出制度建设这个重点,力争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建立健全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程序、增强工作实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三权”,在建立健全制度上狠下功夫,着力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科学发展的良好机制。要积极探索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体制机制,重点解决什么是重大事项、如何决定重大事项、对重大事项决定后的执行情况怎么跟踪问效等突出问题,努力推进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机制,重点加强执法检查、财政预算执行监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审议“一府两院”各项工作报告等工作,特别要更加注重跟踪督促各项监督的办理落实情况,确保监督工作抓实事、出实招、见实效。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大选举任免制度,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机地统一起来,积极探索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任命干部加强监督的方法和制度,真正建设一支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队伍。要进一步规范人大各种会议制度和议事制度,坚持集体议事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与“一府两院”的协调沟通机制,探索建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听取县政府所属各部门工作汇报制度,从而达到更好地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工作、支持政府工作的目的。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突出关注民生这个重点,力争在凝聚智慧力量上取得突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大工作要始终突出关注民生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促进和推动科学发展。要着力促进改善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支持和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切实解决好各种民生问题。要紧紧抓住事关全县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县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上提出的涉及法制建设、社会治安、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财政、农村等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形成科学、可行的决议、决定,以促进和维护我县的科学发展。要把各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综合运用各种法定的监督形式,促进和支持“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要进一步畅通人大信访渠道,支持和引导群众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督促解决一批事关民生、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法涉诉等信访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发挥好人大和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自身优势,认真倾听并积极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充分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权利。要进一步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落实工作,切实提高实际办结率,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点、难点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践行科学发展观要从小事做起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既要学好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素质,更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付诸实践。笔者认为,认真学习和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立足本职岗位,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记得前几年发生过一件事:一国外大公司到人才市场招聘大学毕业生,其中一道面试题“愿不愿意扫地”惹恼了不少人。一自称“可以胜任任何职位”的女生被问及时竟愤然离席,然后又折回来怒斥招聘人:“你们对待大学毕业生如此无理,肯定招不到人才!”试问,大学生去扫地,难道就对不起自己寒窗数年的苦读,难道就是对于整个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吗?实际上不难想象,招聘方的根本用意旨在考察应聘人的心态,即能否以一颗平常心,从最简单、最细小的事情做起。
古人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如果大学生连“普通劳动者”这样的身份都无法接受,连扫地这样的小事都不愿做、做不到,那也不要指望找什么工作了,也就不可能成就大事业。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窥斑能见豹、小处见真章,一个人的素质乃至一个民族的素质,也往往能在一件小事上得以彰显。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如此,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
现在,我们许多立志做大事、要成功的年轻人,总以为大丈夫处事,当不拘小节,志在扫除天下,自己不应该大材小用的去做一些任凭谁都能做的小事,好像做扫地之类的小事就有辱斯文,就显示不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殊不知,大事皆由小事而成,小事不愿做,不屑做,拒绝做,甚至连小事都做不好,何谈做大事,大事就只能成为空想。
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这是基础,也是根本。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