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眼强化法律监督(心得体会)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眼强化法律监督(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眼强化法律监督(心得体会)内容显示中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固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做好很多工作,但重视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意义无疑是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正确把握,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法律来调整,需要法治来保障,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因此,为了顺利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强化法律监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从检察机关的职能看,法律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监督纠正诉讼活动中的严重违法现象,有效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保障、促进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履行侦查(对部分案件的侦查和补充侦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职能和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在逐渐加大,利益摩擦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突出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加,刑事犯罪高发,同时,随着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我国也正处于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
就检察机关来说,必须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思路,深化监督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改进监督的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既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防止打击不力,又要依法保护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立足检察职能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对一个时期内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检察机关要在党委的领导下,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密切配合,适时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坚决防止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推进立法,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和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的监督,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分析研究产生违法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形成。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近来发现的个别错案,检察机关和其他执法、司法机关要高度重视,历史地具体地分析错案发生的原因,检讨执法、司法理念和工作中的问题,吸取教训,完善制度,但也不能因此束缚工作的手脚,使执法思想和理念走向另一个极端,影响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
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加强对失足者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对未成年犯、从犯、过失犯和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区分不同情况依法从宽处理。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更要严格掌握刑事政策,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尽量缩小打击面,避免激化社会矛盾,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二、通过依法惩治和预防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促进依法执政和严格执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进行监督,即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和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最严重的表现,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根源。对这种犯罪决不能姑息,必须依法严厉惩治(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
我国法律之所以将查处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权力赋予检察机关,首先是因为检察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在国家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权力制约的原理看,由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检察机关行使这项权力,更有利于加强对国家机关和所有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其次是因为绝大多数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实质上都是执法行为,为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对这种执法行为的监督,理所当然地应该纳入法律监督的范畴。多年来,检察机关不辱使命,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的部署,依法积极履行查办职务犯罪的监督职能,还结合办案卓有成效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事实充分证明,由检察机关行使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侦查权,是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正确选择和科学的制度安排。
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改革发展的大力推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渗透到各个领域,有的还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勾结、交织在一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对检察机关来说,必须在坚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着力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正确履行侦查职能,依法惩治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加强惩治是反腐倡廉的一个根本性措施。惩治有力,不仅能够及时终止一些公职人员正在进行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而且还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带动反腐倡廉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对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依法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软。要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重点查办发生在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犯罪案件,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犯罪的案件,严肃查处利用职权侵犯公民权利和利益的犯罪案件。同时,对那些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拉拢腐蚀干部、危害严重的行贿犯罪,也要坚决依法查处。当前,查处职务犯罪工作,要特别强调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人犯了法都不能逍遥法外”的指示,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职务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二是要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社会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教育工作、制度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全面加强,需要全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就承担法律监督任务的检察机关来讲,就是要结合查办案件工作,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加强对职务犯罪发案原因、特点和规律的研究,特别是要注意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积极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行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条件和土壤。要配合有关部门,针对公共投资和公共建设项目以及案件易发多发的行业和领域,深入开展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同时,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和宣传,提高广大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抵制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行为,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通过对诉讼活动特别是司法工作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司法是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成员间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底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公正的司法作保障。
保证司法公正,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建立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科学公正的司法制度;二是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执法,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在履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职责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职责。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实质上就是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防止司法权的滥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多年来,检察机关充分履行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认真纠正侦查工作和审判工作中的违法现象,为维护司法公正作出了不懈努力。但总的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受这种因素影响,当前司法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特权思想和司法不公现象还大量存在,人民群众对打官司难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因此,检察机关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法律监督的要求和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司法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从当前司法不公的现状看,要加强检察机关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主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尽快修改完善有关立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程序、手段,完善对犯罪嫌疑人羁押工作的监督和对刑罚执行工作的监督制度等,为检察机关强化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二是检察机关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尽职尽责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侦查、批捕、公诉等各项具体工作中,都要大力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敢于纠正司法不公现象,坚决依法查处司法领域的腐败案件,确保司法公正。三是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监督制约。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同时也担负着重要的司法职能,其自身的执法活动是否公正,对整个司法公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以保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依法正确行使。
四、通过对侵犯人权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查处,依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和所要实现的目标。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人权的保护,特别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更为人权保护提供了宪法依据,使我国的人权保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检察机关在保护人权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一是通过打击犯罪,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免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权利;二是依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对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破坏选举,以及严重渎职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三是依法保护诉讼当事人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正当利益;四是依法保护公民的控告权和申诉权;五是通过加强对看守所工作和刑罚执行工作的监督,依法保护在押犯罪嫌疑人和服刑罪犯的合法权益。
近几年,在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护方面,检察机关不断更新监督观念,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2003年以来连续开展的清理纠正超期羁押专项监督工作、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人权犯罪专项工作,以及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上访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治理刑讯逼供这一司法工作中的历史顽症,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部署开展了刑讯逼供专项监督工作,这必将在人权司法保护方面迈出崭新的一步。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检察机关的人权保护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必须高举“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旗帜,把这项工作深入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固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做好很多工作,但重视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现在,我局又开展了构建和谐单位的活动,它能够为职工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基层的精神。今后,自己一定要牢固树立“勤奋、创新、严细、自律”的工作理念。时时处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立足本职岗、勤奋工作、团结互助、争创一流。增强树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自觉维护机关形象,注意协调同事间、内外部、上下级的关系,诚信待人、热情助人,以实际行动营造团结向上、诚信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现在,我局又开展了构建和谐单位的活动,它能够为职工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基层的精神。今后,自己一定要牢固树立勤奋、创新、严细、自律的工作理念。时时处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立足本职岗、勤奋工作、团结互助、争创一流。增强树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自觉维护机关形象,注意协调同事间、内外部、上下级的关系,诚信待人、热情助人,以实际行动营造团结向上、诚信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得体会(民主党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得到了全社会的热烈回应。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友党的xx党,同中国共产党七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xxxx市委员会是xxx的地方组织,在xx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本会上级组织和中共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参政为民,为推进宜宾xx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撤地设市以来的9年里,紧密围绕xx市xx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和反映社情民意,xxxxxx及xx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共xxx件,其中xx件评为优秀提案;xxxxx和xxxxx的建议,两次列为市政协全会的一号提案,率先提出改善xxxxx环境和建立社会xx体系的建议。这些重要提案和建议受到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采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促进了xx市xx事业发展。同时组织动员广大xx会员,积极响应中共xx市委的号召,踊跃参与农村扶贫、捐资助学、促成社会就业、帮助xx企业发展、化解纠纷矛盾等项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多次受到本会上级组织和市级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发的5号文件,最近省委又出台了贯彻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体现了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自身建设的加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两个文件精神,在加强本会自身建设的同时,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与中共宜宾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为xx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是抓好文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全体会员学习好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的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继续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本会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xx多做贡献。
二是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要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始终不渝地抓好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成员的自我教育,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三是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和谐xx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xx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和实现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政党格局中的参政党,更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使命,与中共xx市委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和谐xx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联系xx界的特点和参政党的政治优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做到在政治协商上做友党、在民主监督上进诤言,为xx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发展作为本会参政的第一要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市委和市府的科学决策多献良策,促进xx市xx事业和谐发展;要继续组织动员有条件的会员参与社会服务,为扩大社会就业、推进民营xx发展、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5号文件和省委xx号文件,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共同为推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心得
---
二00六年三月份,我参加///县委党校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一个城市中的城乡结合部来说,正在迅速向城市过度变化,在这样特殊的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不是经过短期努力所能达到的。笔者认为,也只有使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才能使到整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发展。目前,影响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促进的措施也各自不同,在改造居民居住自然环境同时,应注意根据时代的特点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改变生育观念,扶助弱势群体,强化社区管理,以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要真正构建和谐社会,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经济发展为主心骨。是当前城市城乡结合部的重大政治课题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化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虽然没有大城市大发展的浓厚范围,但是却有着土地资源、劳力资源丰富和政府政策倾斜等诸多优势,城乡结合部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正确处理好“洗脚上田”后农民发展观念向工业化发展的转变;正确处理好立足沿街档口做生意向厂房经营的转变;正确处理好人们进入城市中心发展向立足本地区投资设厂的转变;正确处理好自吃其力向引进外资外力转变。不拘一格逐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新格局,努力实现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加快工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其中既有利益矛盾,又有是非矛盾,以及实际工作中大量复杂的具体矛盾,解决不同的矛盾所采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坚持总体把握、统筹兼顾、协调解决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握矛盾演变特点和规律,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统筹兼顾。要坚持用法制手段调节经济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各种主体之间的利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任何一方利益的实现都可能促进其他方面利益的实现或为这种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既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保持社会稳定。使各方利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要密切观察、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理矛盾既要周到细致、合情合理;既要旗帜鲜明,又不可失之偏颇。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官僚作风和腐败行为。继续改善干群关系,正确处理干群矛盾。要以强化人事监督为切入点,使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顺利实现,做到合民心,顺民意,真正地促进权力监督与人民监督的有机融合。
要坚持德法并举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城市化和谐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各个社会群体与个人都模范地遵循共同的法律规范,使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得以明确和实现,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统一协调、有序运作的和谐体系。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使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和国家机关的各种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规范的秩序之内,使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有所遵循,这是保障城市结合部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要切实改变人的生育观念
经济的增长,不等于人生育观念的进步,作为乡镇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我感触很深。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改变人的生育观念,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才能打开新的局面。当前城乡结和部地区人口聚集的主要刚由农民转变过来的城乡居民和进城打工的外来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在这些人群中仍然存在。采取措施,引导这一人群改变生育观念是搞好城乡结合部地区计划生育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由法治向成为人民群众自觉行为的基础工作。按照当前的形势,一方面要采取有利措施依法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另一方面必须认真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这就需要党和各级政府进一步在法律、法规、政策上给予积极保障。我曾认为各级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法律、政策和项目的时候,从设计、执行到监控、评估的全过程,都要注意是否会对男女两性产生不同的影响,避免对性别的歧视,以保证女性能和男性一样平等参与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立法、司法、执法有关部门,有必要重新审视一系列与两性利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认真分析这些法律和政策是否关注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两性差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否在法律政策框架内对女性的特殊需求给予重视。正在制定中的公务员法,希望多听听女性的声音,多听听妇女组织的意见,多一种视角考虑问题,公正体现不同性别的利益诉求,为及时了解、认识和反映男女两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发改委和统计部门应将分性别统计纳入国家的统计制度。有关部门的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都应该注意收集分性别的统计数据,特别是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组织人事等领域,逐渐建立和完善分性别的数据库。只有这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人民群众中反复宣传,认真贯彻,才能不断改变人的生育观念。
四要努力扶助弱势群体
帮助弱势群体,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措施,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互助环境。首先,要形成共同关爱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环境。弱势群体是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产物,在现阶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就是相对存在、不断变化的。“没有常穷久富家”,他们都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也是改革主体的组成部分。对于改革中产生的弱势群体,最根本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广开就业门路,促进持续发展。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广辟就业渠道,积极救助,努力形成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好风气、好环境。其次,要开展工程救助,使改革中弱势群体成为一个动态群体。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再就业,对有能力参加工作而长期不能就业的居民,应当吸收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结合社会保障,提高其劳动报酬。再次,要进一步扶助弱势群体青少年,强制适龄青少年入学。对于达到初中文化以上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要组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第四,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暂时陷入困难的群众要认真负责地、满腔热情地给予关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五要继续完善社区管理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单位功能弱化所留下的空间,由此来加强对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面对城市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政府要逐步调整自己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要适当放权,调动民间力量进行自我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机构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家从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中退出来,并不意味着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随之而来。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个体素质以及社会动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整合城乡居民,通过社区建设增强居民认同感、公益观念和社区参与意识。使由国家的代表机构决定的意图,通过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多数居民的同意得到实现。
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引人注目的重要举措。1991年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目的是加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进一步整合,必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社会的文明、和谐、进步。
和谐社会重在建设,城乡结合部的社会和谐更要注重管理。要结合当地区域实际,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引导群众屏弃旧观念,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矛盾纠纷。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

浅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浅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浅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和利益多样化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我们参加这次研讨班的各民主党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集中精力,认真研读,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理清了思路。下面谈谈这次学习的体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中国改革开放26年以来来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面临的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困难、反腐败任务艰巨、价值观差异增加、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所以,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不仅能够快速增长,而且能够和谐发展的路子。
我们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的社会,它不是一个空想的“乌托邦”。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一种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和快速发展的机制。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和伟大的历史过程。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篇大文章。
从现实的针对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的发展理论做出贡献。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
构建和谐社会需消除目前所存的不和谐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以民为本”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我们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制度工程更是一个感情工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一句话就是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不难看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以民为本”就是要时时处处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在情感上尊重理解体谅人民群众在行动上为人民群众谋利、谋富、谋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通过身边事、手头事、眼前事体现出来要让老百姓从自身生活中听得见摸得着看得到。
分析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经过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总量增长了倍,平均发展速度为,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却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约为~倍以上。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目前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够予以正确解决,也会危及稳定。比如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关键在于分配不公。目前我国存在一些非法致富现象,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这对群众的情绪是一种严重的挫伤。对国民经济作出战略性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国企改制、搞活,致使大批产业工人下岗。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产业工人和无地农民、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显然是不对等的。利益失衡导致心理失衡,是当前社会情绪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最近“两会”召开以来,几乎全国人民群众的目光,都在关注社会公平,关注贫富差距,关注反腐倡廉,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农民工待遇,关注教育乱收费,关注困难群体,关注物价上扬,人人都说这些问题非常严重,都说这些问题必须解决。但这些问题,到底具体地存在和分布于哪些地方、哪些部门和哪些单位呢?只有把这些问题一件一件地摆到桌面上,才能一件一件地分析,一件一件地解决。怕只怕你等,我也等;你看,我也看;你推,我也推。那样一来,“构建和谐社会”,就真的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市个别部门,都有这样一种倾向,无论是执法部门还是非执法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地争权、揽权、要权、保权。事不怕多,权不怕大,可批可不批的批,可管可不管的管,可收费可不收费的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权力抬高自己的地位和待遇。
但“和谐社会”是用嘴说出来的吗?“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指标,核心是指每个百姓的满意程度,尤其是困难群体的满意度。一些地方政府机关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与居民低矮破旧的住房形成巨大反差,怎么和谐?还有,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而农村贫困地区的“毛细血管”乡间小道却经常断头;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而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常发生;市区夜晚灯火辉煌,而不少乡村漆黑一团这一切都向我(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尽快地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变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
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比法治社会的内涵广,但法治社会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公民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法律为人们提供基本的行为模式和规则,因此应该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良法”,但是若是没有现代化的、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很难相信会制定出“良法”,会实现法治化的目标。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而这一切美好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的调整。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的制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理性精神。理性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而法律应当成为理性的最权威的载体。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尤其重要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不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应当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多党合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中共中央××年月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特别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的一件大事。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重要政治准则,必须认真坚持和遵循;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为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年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发以及年月召开了第次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以后,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了建国以来又一个繁荣的时期,局面大好,催人奋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不断得到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得到加强,各民主党派也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能否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我国社会就更加和谐、稳定;什么时候忽视多党合作的作用,我国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加剧,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妥善协调和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党派、民族、宗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很快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社会面貌和社会风尚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空前团结、和谐。年后,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统一战线被摧残得七零八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实行拨乱反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形成了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最怕的就是嘴上热,身上冷;会上热,会下冷;上边热,下边冷;代表委员热,有关部门冷;人民群众热,领导干部冷。去年以来,呈现了许多新的提法和名词:“加强党的执行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等,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注重民主政治,注重自身建设的决心。相应的,民主党派也存在着如何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如何保持民主党派成员先进性等等问题。建议在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强对中共产党员多党合作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并通过适当方式举行中共产党员和民主党员共同回顾,建国初期多党合作大好形势,党的事业生机勃勃等项活动。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市委书记×××在市委全会上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实现今年的经济目标,我们决不能忘了这个大前提。
×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在新的起跑线上平稳健康、加快发展的一年。全市经济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社会稳定和谐,顺利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长速度近年来首次达到两位数。按可比口径计算,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结构、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挑战。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偏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投资增速偏低,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仍很突出;市商业银行的最终处置任务十分艰巨,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任务很重等困难和问题,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我们也要抓住××被列为全省规划建设五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契机,继续抓紧洽谈引进大型石化项目,培育临港工业;积极开展“三条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为城市发展、工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战略腹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加强“三农”工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种社会黑恶势力和凶杀绑架等严重刑事犯罪;加大力度打击“两抢两盗”,坚决打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增强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关注民生民情,构筑和谐××。
构建和谐××是这次“两会”提出的新目标,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任务,就是要把各项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克服困难,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为全面完成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