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也许下面的“浅谈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正合你意!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浅谈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

本文作者:秦 权 原创投稿
浅谈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
秦 权
一、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法制文化是文化在法制领域的表现形式。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是公路行业在法制教育、依法行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公路行业职工法制意识、法制文化素质的外在体现。它包括对法制文化的认识、法制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原则等。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社会性。公路管养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这就决定了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社会性。比如针对于公路路产路权的界定、维护及治理超限运输过程中的行政执法,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利益。
(二)专业性。公路管养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这就体现了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专业性。比如在治理超限运输过程中对超限车辆的认定,是以国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车辆轴载质量为依据的,超过轴载质量规定值的,就属于超限车辆。可见,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三)服务性。公路管养行业法律法规维护的是公益性产品的合法权益,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法制宣传、行政执法就是为维护公路路产路权服务,这就决定了公路行业法制文化的服务性。只有法律服务搞好了,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地维护公路路产路权。
(四)教育性。建设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公路管养职工熟悉与维护公路路产路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全社会了解《公路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更好地维护公路路产路权。
二、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功能及意义
建设法制文化,是公路行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推进依法治路进程,实现公路管养行业平安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一)有利于增强全员法制意识。职工有无法制意识,法制意识强不强,既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法制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如果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职工没有一定的法制意识,不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就连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不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公路管养行业带有一定行政职能,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行政,在路产路权受到侵害的时候要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特别是在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如果法制意识不强,一方面有可能因执法不公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执法不严而损害国家利益。建设法制文化,一方面,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职工在增长法律知识的同时,法制意识也会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执法,职工在执法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也会增强法制意识。
(二)有利于促进行业平安和谐。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平安和谐,取决于诸多因素,既有物质方面的因素,也有精神方面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法制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如果公路管养行业没有一定的法制文化素质,职工的法制意识淡薄,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不依法行政,就会有可能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就不满意,就会产生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在路产路权受到侵害的时候也不会用法律手段去维护,也会损害国家的利益;再一方面,职工自身合法权益也得不得保障,同样会产生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建设法制文化,就是要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只有整个行业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路产路权,才能用法律手段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
(三)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公路行业法律法规,如果对公路行业法律法规不能够熟练掌握,谈依法行政就是一句空话,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力是素质的体现,依法行政能力就是法制文化素质的体现。一般来说,法制文化素质较高,对法律法规掌握得熟练,依法行政意识较强的人,依法行政能力都比较强。就像写作一样,如果对写作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扎实,就不可能熟练地运用好各种写作方法,就写不出好文章。建设法制文化,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于提升行业社会形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尤其是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制水平的高低。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公民法制意识淡薄,社会处于无序状态,就谈不上文明,在国际社会中就不可能树立良好形象。同样,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也是如此。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有一支法制意识强烈的职工队伍,有一支法律文化素质较高,能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执法队伍,形成

浅谈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第2页

和谐平安的内外环境,这个行业、这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就高,社会形象就好。实践证明,加强法制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增强职工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有利于创造和谐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有利于提升行业社会形象。
三、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行业文化是行业整体文化素质的体现,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是公路行业整体法制文化素质的体现。而行业整体法制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职工本身自觉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外,更重要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讲,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制约,与社会接触的面比较窄,产生法律纠纷的情况并不多,从实用主义角度讲,有没有法律知识,对于自身的工作、生活的直接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并不高,要想通过职工自觉学习来提高法制文化素质,看来不太现实。所以,必须采取灌输的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从普及法律常识的层面讲,可采取知识竞赛、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让职工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而对于行政执法人员来讲,就必须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与公路行业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依法行政创造条件。从增强法制意识的层面讲,可采取研讨的方式,组织广大职工对法制文化进行专题研讨,从而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法制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只有全体职工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法制意识增强了,才能形成行业法制文化。
(二)创造依法行政良好环境。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就像小苗需要优质的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没有一个有利于法制文化建设的环境,法制文化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公路管养行业是一个公益性较强的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一方面,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路况质量,为社会提供畅通的通行条件,另一方面,又必须按照《公路法》规定,维护好路产路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甚至会影响到地方政府、企业的利益。比如,治理超限运输,就可能影响到一部分人甚至地方政府、企业的眼前利益,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企业和既得利益者的理解,才能创造一个好的执法环境,如果政府部门不支持,企业和既得利益者不理解,没有一个好的执法环境,超限运输就无法治理,公路路产路权就难以维护,就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关键是政府要主导,要考虑长远利益而不仅仅考虑眼前利益,要考虑全局利益而不仅仅考虑局部利益,要加强《公路法》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提高对维护公路路产路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爱路护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建设公路行业法制文化,提高全体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是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是保证。从普法的角度讲,每个职工都应当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路产路权,但从公路管养行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来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每个职工都对法律法规知识达到相当熟悉的程度,所以,重点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这是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的基础。如果在执法岗位的职工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就不可能做到依法执法;另一方面,要提高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的重要保证。如果在执法岗位的职工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不可能做到公正执法。在路政案件查处、治理超限运输岗位,由于极少数执法人员的素质低劣,出现吃、拿、卡、要及乱收费、乱罚款甚至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扣留驾驶证、行车证等行为,这些行为,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影响极为恶劣,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公路行业形象。所以,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非常重要。只有执法队伍的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提升整个行业的法制文化水平。
(四)制定依法行政保障措施。建设法制文化,除了有一支法制意识较强的职工队伍,有一支法制文化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有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的执法保障措施,才能确保法制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是要建立健全一系列依法行政的管理办法,对行政执法的每个环节、每个程序进行规范,强化对执法过程的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执法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不依法行政的奖惩制度,对依法执法、公正执法的进行大彰旗鼓的表扬和奖励,对不公正执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对违反党纪政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分,对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只有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才能使法制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观的本质要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能不能关心、尊重和理解执法对象,能不能换位思考,既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又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利益,做到理性执法,这是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而现实的情况是,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处于不平等地位,执法对象往往处在弱势位置,尤其是少数素质较差的执法人员,肆意践踏法律,无视执法对象的人格尊严,既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损害了公路行业的形象。为此,在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二)重在教育原则。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为公路管养科学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从维护内部稳定的角度讲,有必要对全体职工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只有全体职工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法制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创造和谐平安的内部治安环境。从行政执法的角度讲,需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队伍。所以,必须把法制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教育上。
(三)预防为主原则。公路行业法制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防止职工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从职工自身的角度讲,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制文化素质的提升,法制意识的增强,最大限度地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从行政执法的角度讲,通过法制文化素质的提升,最大限度地防止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不公正执法行为的发生。
(四)联系实际原则。就是要联系公路管养行业实际,公路管养行业仅带有部分行政职能,涉及的主要是《公路法》以及相关的规章、条例等,如果在法制文化建设中不联系公路管养行业实际,要求职工学习一些与公路管养无关的法律法规,虽然有利于拓展职工的知识面,但达不到“精”的要求,不利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当然,还要联系公路管养行业职工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这个实际,尽可能地让职工掌握一些基本的、实用的法律知识,从普法的角度来提高职工的法制文化素质。
法制文化是一个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提高全员法制文化素质,对于增强全员法制意识,促进平安建设,提升行业形象,意义十分重大,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升行业法制文化水平,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作者:云南省玉溪公路管理总段)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浅谈公路行业安全文化建设


浅谈公路行业安全文化建设

本文作者:秦 权 原创投稿
浅谈公路行业安全文化建设
秦 权
一、公路行业安全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公路行业安全文化是公路行业在安全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公路行业职工生产作业过程中安全意识的外在体现。它包括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原则等。公路行业安全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易发性。公路行业虽然不是安全事故高危行业,但却是安全事故易发行业。公路管理与养护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施工作业现场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比如,大中修工程、小修保养作业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水毁抢修作业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沙石材料的采备过程及材料的铺装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边施工边通车的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大,如果职工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不齐全,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就会给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带来不安全因素。可以说,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突发性。公路行业存在安全事故的突发性。比如因水毁坍方、泥石流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就是一种突发性安全事故。这种突发性安全事故往往存在不可预见性,尤其是大面积山体滑坡,按照常规知识和经验是无法判断的。在一些边坡不太稳定的路段,突如其来的飞石常常威胁着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养路职工常年在路上施工作业,被飞石砸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排他性。公路管养行业是公益性服务行业,涉及的不仅仅是职工安全和生产安全,更重要的是驾乘人员及车辆安全,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公路管养行业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无论发生任何特殊情况,只要与安全发生矛盾,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安全,绝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比如对于一些危桥的限载,是根据危桥的承载能力确定的,超过限定的载重量,就有可能发生桥跨车毁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车辆都只能服从限载规定。
(四)实践性。这是公路管养行业生产安全的本质特性。公路管养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公路管养工作的每项安全保障措施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和作业现场,每项安全保障措施有没有效都要在实践中去验证。比如对一些不稳定边坡的处治,采取哪种处治措施,要根据地质情况而定,而究竟哪种防护措施更有效,是经过长期实践的结果。
二、公路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能不能做到职工安全、生产安全,安全意识是基础。如果职工没有安全意识,即使安全设施再好,也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说的是危险的地方人们的安全意识比较强,则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在安全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方,往往人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则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近些年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来看,在一些安全隐患比较多的生产环节发案率并不高,而在一些安全隐患比较少的生产环节反而发案率比较高。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职工在安全隐患多的生产环节安全意识比较强,而在安全隐患少的生产环节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反反复复地进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使管理者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比如这几年在全员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安全文化专题探讨及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教育,对于提高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就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对安全设施的完善,可以增强防范措施,有利于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近几年在一些安全隐患比较大的重点路段实施的安全保障工程,从驾驶员的心理来讲,有了防撞设施,就觉得有了安全保障,就增加了几分安全感,精神就会处于高度放松状态,而精神越是放松,对车辆的操作就越是自如,就越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实际效果来讲,即使车辆控制不住,也会起到防撞作用,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的损坏程度,最大限度地养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一些危险路段设置的安全警示标志以及在一些施工环节、作业现场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都能增强驾驶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的敏感度,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可能避免的安全事故。
(三)有利于增强管理者的人本理念。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把被管理者的利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关爱生命、关爱健康”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尽管人本理念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生命和健康,而生命和健康是要通过安全来保证的。如果一个行业连职工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就谈不上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对员工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一方面,使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有了安全保障,另一

浅谈公路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第2页

方面,管理者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化,自觉不自觉地把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比如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各个层级的管理者都要对安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要求进行熟悉和了解,同时还要思考和研究各个环节的防范措施。而所有这些,无不是为确保员工的安全而为的。
(四)有利于提升行业形象。一个行业的形象是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豪华的办公楼体现出行业形象,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体现出行业的形象,优质的产品体现出行业形象。对于公路管养行业来讲,哪个方面更能体现行业的形象呢?应当说,良好的路况、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更能体现公路管养行业的形象。就道路交通安全而言,完善、规范的安全设施、齐全的安全警示标志,既是负责任行业的体现,又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就施工安全而言,齐全的施工安全警示标志、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井然有序的作业现场,既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又体现出专业队伍的形象。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讲,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如果一个行业职工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谈行业形象就是一句空话。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不齐全、不规范以及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而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累见不鲜的,从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行业的社会形象。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证职工安全,对于提升公路管养行业社会形象意义十分重大。
三、公路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有无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强不强,是确保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管理者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一方面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会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类安全保障设施,从很大程度上为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如果管理者连自己都没有安全意识,就不可能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更不可能在安全设施上进行投入,单位的安全就很难得到保证。员工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就会自觉加强安全防范,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单位虽然配备了安全防护用品,但由于职工安全意识不强,根本不把安全防护用品当一回事,有的甚至长期堆放在仓库而不使用。为此,必须经常性地加强全员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
(二)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强烈的安全意识是职工安全、生产安全的基础,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则是职工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尤其是一些人力不可抗拒的不安全因素,如果没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就算职工的安全意识再强,也是无法战胜的。安全保障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软措施,即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这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另一类是硬措施,即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就软措施而言,需要管理者在集思广益、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施工作业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就硬措施而言,需要管理者从安全隐患的大小出发,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比如在一些危险路段,是设置防护墩还是防撞墙,要根据安全隐患的大小而定。再如,生产作业现场配置安全警示标牌的数量,也要根据安全隐患的大小而定。一般而言,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的数量应多于低等级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人员要比一般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要严密,一线生产作业人员要比二三线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要严密。只有根据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职工安全和生产安全。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问题不单是哪级组织、哪个领导、哪个职工的事,而是全员的事,也不单是人员的安全,还包括生产的安全、物资设备的安全,涉及的是全员及生产的全过程、生产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个环节留有安全隐患,都会影响到全局。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确保人员和生产安全。主要包括人员安全管理体系、生产安全管理体系、设备物资安全管理体系等。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只有每道生产工序、每个生产环节、每个施工作业现场、每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形成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网络。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工作,关键在落实。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需要去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需要去落实;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需要去落实。如果责任不落实,相互推诿,出现漏洞,就会出大事。现实情况是,有的单位在安全工作上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谈安全工作重要性时头头是道,谈安全设施投入时成本重要,取得成绩表彰先进时领导重要, 出现问题追究责任具体责任人重要。这就是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的表现。由于责任不明确、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一些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客观上由于资金紧张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投入,主观上也有心存侥幸的情况。为此,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必须体现在责任追究上,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必须一查到底,无论是经济的,还是行政的,该追究什么责任就追究什么责任。只有责任得到落实,安全才会有保障。
四、公路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保证公路管养行业全员的生命安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证职工安全是第一位的。当职工安全与其他安全发生矛盾时,首先要保证职工安全,当职工安全与生产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要保证职工安全。
(二)以车为本原则。公路管养的目的就是保证车辆安全通行,公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从方便车辆安全通行的角度考虑,安保工程的实施要从保证车辆安全的角度考虑,危险路段、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的设置要从保证车辆安全的角度考虑。坚持以车为本,就是一切从有利于保证车辆安全的角度去做好管养工作。当车辆安全与施工作业安全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车辆安全,当施工作业进度和效益与车辆安全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车辆通行安全。
(三)安全第一原则。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安全与进度发生矛盾时,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公路管养行业是公益性服务行业,建设平安和谐行业是全体养路职工的共同愿景,只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确保职工安全、生产安全,为车辆通行提供安全保障,才谈得上平安和谐。
(四)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采取各种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把预防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防患于未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是一个负责任行业的重要体现,是平安和谐的重要前提。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对于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促进和谐平安,提升行业形象,意义十分重大,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升行业安全文化水平,为平安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作者:云南省玉溪公路管理总段)

卫浴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感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革命,标志着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的转变。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科学。作为现代卫浴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建设具有自身行业特点,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企业发展现状和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
一、 企业文化建设在卫浴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探索这一问题,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企业文化的内涵。按照企业文化的一般理论,企业文化建设应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建设之基础。二者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凸显出企业文化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来看地位,企业文化建设也称之为文化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继作坊管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管理科学。这种文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再看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集中反映着员工的共有观念和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属企业内部的上层建筑范畴,它是企业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反作用于企业经济基础的动力之源。这种文化是企业独有的,不可模仿,与时俱进。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卫浴行业具有自身特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努力探索创建具有卫浴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植根于行业这片沃土,从而根深叶茂,获得发展、壮大。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从而保证企业的长盛不衰。那么卫浴行业应建立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与企业相应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行为和每项工作得到规范。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彩诺成立十年来,之前也没有注重这些方面的工作。而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开始下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陆续制定多项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企业的良好运作。实践证明片面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片面强调“德治”而忽视“法治”,企业对自身和员工行为缺乏约束力的做法是错误和有害的。
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又不是制度的奴隶,要尽可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创新价值,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这是制度文化建设乃至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人为本去建立既有制度约束,还能发挥个人才能的团队精神,树立企业的价值观,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
然而要真正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是要下一番力气的,因为人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要做到以人为本不是一个口号或一个政治表态所能解决的,它必须落实到企业日常的各项管理中。这就有必要对员工构成进行分析。
我们卫浴行业员工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普通的操作员工;二是特殊员工,即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三是专业技术人才;四是复合型管理人才。这四种人有各自不同的个人需求:第一种人文化偏低,无专长技术,多从事体力劳动,流动性大;第二种人文化程度虽不高,但有一技之长,是卫浴行业不可缺少的;第三种人文化水平高,属专业科技人才;第四种人起着决策、协调、开拓市场的作用。
对以上这四种人要区别对待,在管理上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在这方面我们首先提出一个针对各类人员的,统一的管理理念,这就是:“营销为市场服务,生产为营销服务”。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我们尊重每一位员工追求平等和自身发展的权利。
对第一种人我们要给他们安全感,通过培训提高其生存能力和工作能力。
对第二种人注意发挥其专长,通过多劳多得,优质优价的分配原则调动其积极性,并鼓励创新,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使其有优越感。
对第三种人本着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从感情上亲近他们,在业务上充分信任他们,在发展空间上鼓励他们,让他们有归属感。
对第四种人则从职责上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其有一种成就感。
区别不同类型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2、建立以文化氛围为基点的绿色文化。 我们卫浴行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人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贴近老百姓、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这十年来,卫浴行业发展极快,有一个根本原因是:人们需要装饰,生活需要装饰。
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我们也有过沉痛的教训。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对此卫浴行业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认为卫浴行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建立和营造本企业内部的绿色文化。作为卫浴行业首先要使自己的环境形象得到好的展现,从而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社会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是设计中提倡绿色设计,对环境有污染的产品坚决不予采用。
三是在施工中提倡绿色施工。注意教育我们的员工,我们工作是美化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任何损害环境的行为都是犯罪,我们搞卫浴的人要为环境负责、要为人民负责,要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美好、健康、绿色的环境。
3、建立以学习为基础的互补文化。文化是人类共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各类文化是互补的。卫浴是一种文化,卫浴需要文化。因此学习、研究和发展卫浴文化既是社会的需求,又是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建立学习为基础的互补文化应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一是要学习中国和外国的优秀文化。因为每样产品无不体现着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风格,卫浴行业从业人员只有广泛涉及各类文化,才能具有独特的艺术灵感并在卫浴产品中充分反映民族和时代文化的精髓。这方面的文化应包括历史、美学等多种学科。学习不仅是工作的手段,也是一种企业精神,是企业保持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二是学习现代的设计、工艺技术。现代卫浴融合各种流派,新造型、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这就需要设计行业的员工把握社会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永葆青春。近几年我们企业屡屡在产品和理念中创新就是缘于这样的目的。
4、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诚信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的今天,不可否认“诚信”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一个面对市场的卫浴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诚信。只有这样,企业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我们企业高度重视诚信文化建设。我们将企业理念定为“以诚为先,以信为本”。这就是要通过诚信文化在全体员工中建立起处处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企业运作机制。我们一是对员工进行诚信教育,让大家认识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之规、做事之矩。要求每个员工做到讲实话、办实事。诚信对待工作、诚信对待同志,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以诚信求发展的企业风气。二是诚信对待用户。设计讲诚信,奉献最好的产品效果,奉献美观、实用、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交往讲诚信,不欺诈,不夸口,以诚待人。
企业文化建设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卫浴企业具有其特有的性质,这就需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容,建立起具有卫浴行业特点的,符合本企业实践的企业文化。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时俱进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新形势下的廉政文化建设


 中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重要指示为反腐倡廉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廉政建设提出了行的明确要求。本文结合煤矿的工作实践,对如何发挥廉政文化在构筑教育、制度、监督“预惩”体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一、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课题廉政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今天,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惩”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在物质、制度、心理的层面上,不同程度地形成和滋生着一种促进腐败的不良文化,它往往能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错位,像病毒一样侵蚀着党的肌体,同时也损害着煤矿企业的党风政风和民风。毛泽东曾说过,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占领。因此,正视不良文化的挑战,制定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弘扬廉政思想,增强廉政意识,倡导廉政道德,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是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惩”体系的重要内容。(二)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自律意识的有效手段。煤矿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干事创业风气,其决定因素就是领导干部。企业党委在贯彻落实各项廉洁从政规定的同时,必须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以正反典型对比教育为重点,利用组织观看电教片、举办廉政班、签订助廉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加强理想信念、职业操守、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使管理人员树立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挣钱的意识和观念,把“自律”教育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受到深刻教育,陶冶情操,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执政能力和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能力。(三)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矿井的内在要求。廉政文化,既体现为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要求,又体现为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政文化是法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煤矿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贯彻落实依法治矿的方针,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企业环境的公平和正义,又有利于党员干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则、勤政廉政,职工群众增强反腐败信心和支持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在全矿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矿井提供可靠的保证。二、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围绕构建“大宣教”格局付诸实施如何建设廉政文化?从煤矿实际来看,就要围绕构建“大宣教”格局,突出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经常化、大众化和阵地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动,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一是加强领导,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性工作,纳入文化工作总体部署,与建设、文明社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在工作中注重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教干部和宣教设施的配备,重大廉政文化活动由党委集中力量统一协调组织开展,并在经费上予以大力保障。注重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廉洁自律、案件查处、纠风治乱、效能监察等工作中,把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增强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抓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大合唱”格局。二是强化教育,突出重点教育对象和内容,增加廉政文化的含量。要把廉政教育纳入“三会一课”、、形式任务报告灯各项教育活动中,以报告会、知识测试、电化教育、读书思廉等形式有重点地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树立一批廉政典型,以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开展警示教育,播放剖析违纪违法案件的警示教育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同时购置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廉政图书,作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教材。三是拓展阵地,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广播、有线电视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优势,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要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优势,以专题报道、通讯等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的报道;利用、演讲等形式,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反腐宣传的声势和效果;要利用网络这一全新的信息平台,增加信息容量,增设廉政书屋、廉政课堂、热点讨论等栏目,增强互动;要利用图书馆、文化宫、广场舞台等文化设施,通过举办展览、放映影视作品、提供图书资料等形式,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四是广开渠道,积极探索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的有效途径。1、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社区相结合,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适时在社区开展了廉政文化宣传、文艺表演、电影展播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定期征求社区群众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延伸到社区。2、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开展“学习型、干事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创建活动,把廉政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广泛进行亲民、爱民、为民教育,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结合煤矿特点,组织反腐倡廉演讲、“两个条例”知识测试、机关服务承诺等活动,把廉政文化融入到干部管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3、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大力推动廉政文化进家庭。召开领导干部配偶争做“廉内助”座谈会,给领导干部家属赠送廉政读物,组织观看《廉内助与贪内助》等廉政影视片,开展了夫妻间常吹“枕头风”,争当“廉内助”、常念“廉政经”、常开家庭“廉政会”等活动,引导和教育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共筑廉政防线,维护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四种关系”要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更好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服务,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一)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教育性和娱乐性是廉政文化活动功能的两个方面。没有教育性,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没有娱乐性,教育也就显得枯燥乏味,很难引人入胜,深入人心。因此,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近年来,田陈煤矿立足自身实际,先后组织开展廉政漫画展、廉政格言警句征集、廉政文艺演出、出版廉政手册等活动,深受干部群众欢迎,让人们在廉政文化活动中接受廉政熏陶和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催生、萌发和培养清新的廉政社会风气。(二)正确处理好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没有领导干部的积极带头,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应有的功效和有力的组织保证;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要将廉政文化的“先进性”与“大众性”有机统一起来。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举措,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要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活动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要通过经常的、广泛的、持久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让职工群众不断看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不断听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信息,不断参与到反腐倡廉的行列中去,打牢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三)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廉政文化,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追赶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文化品味,体现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使廉政文化建设既保持传统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田陈煤矿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不仅注重发挥宣传栏、宣传窗、黑板报的作用,更注重利用网络开设廉政网站、给领导干部发廉政信息、建立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不仅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传统的廉政教育,更注重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宣传工具的作用,扩大了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营造了反腐倡廉的人文环境。(四)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先进的政治文化,也是先进的大众文化。既要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的群众的积极参与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文化氛围,又要提高廉政文化的质量和品味,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实践作用和约束作用。要做好廉政文化建设普及与提高的结合文章,在建设的内容上求新,既注重吸取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又根据时代特点,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在建设的重点上求活,既突出党员领导干部,又兼顾社会普通民众;在建设的形式上求变,既注重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建设的效果上求实,既看到有形的、见效比较快的,更注重细雨润物、潜移默化起长效的,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朝着纵深的方向健康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警察文化建设感想体会


警察文化建设感想体会

标题:警察文化建设感想体会
每当一种文化和职业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文化就被赋予了强烈的职业特色。比如曾经轰轰烈烈的商业文化、环保文化等,都是和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从其主题来说,必然是要反映这种职业的特色的。同样,警察文化也是以警察为主体,以警察的职业特色为主要内容。警察是一个外来的概念,而我们的传统的传承则是从捕快和承担着破案职能的县令开始的。由此展开的破案和推理故事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公案小说,一直流传至今。而今更多盛行于影视作品中的侦破故事成为展现警察生活和风采的主要内容。但是,其内容的偏狭和肤浅,甚至是以偏盖全,或者出现谬误,也就注定它不能成为警察文化的体现。依笔者的感觉,警察文化应该是以积极的态度反映警察现实生活中最美好的追求、风貌和道德情操。对于这一点,北京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刘德同志在北京警察文化节开幕式上就曾有过这样的定位。他指出:“警察不仅有自己悠久、辉煌的历史,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社会一个特定的群体,人民警察也在积极创造着行业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精神内涵、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警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更是一种承传、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风貌。以文化为载体,培养警察的时代意识和人文素养,是举行警察文化节的目的,也是历史对警察提出的新课题、新使命。”
警察文化的提出和定位,从根本上来说是警察队伍管理走向人文管理的深化。它更注重的是对于职业习惯和情操的培养。警察文化归根到底是通过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陶冶和影响警察的修养和素质,并且为这个目的创建一个适宜的氛围。众所周知的道理,一个人的个体行为、修养和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舍弃氛围谈提高素质无疑是空想。只有在适宜的氛围里,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建构警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也就是建设警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但于当今而言,我们的警察文化缺少的恰恰是这种正气的氛围。无论是从书籍还是从影视作品来说,只要是涉及警察的,似乎都想树立起人民警察的高大形象,但虚假、空洞仿佛成了这些作品不受人喜爱的通病。近些年没有出现深入人心的有着广泛影响力的警察形象就是一个证明,这也是我们警察文化的遗憾。并且,有关警察文化的影视和书籍的创作仿佛都陷入了一种怪圈:深入警察生活后写出的作品因为太生活化而缺少传奇色彩,没有深入生活不了解警察的写出了传奇色彩却写不出警察的风采。警察的血脉里流动着崇高和牺牲,这才应该是他们文化的主流。奉献、学习、智慧、牺牲,这里所蕴涵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精神内涵、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是只有警察这个行业所特有的,更应该形成以此为中心的警察文化的大氛围。并且,随着警察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让正气观念深入到每一名警察的意识中,影响他们的人生观,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使这一职业向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
警察文化的提出和一系列举措,是很具有前瞻性的。时代的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对我们警察的各项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这种较高的综合素质,很难和我们的时代相适应。没有先进文化的氛围,警察的整个队伍素质的提高以及和社会适应的水平都将大打折扣。通过对警察文化的建设,增强警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抒发他们对警务事业的崇敬之情,揭示他们亲切、热情、嫉恶如仇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工作中勇敢无畏的真实、感人事迹,体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育和发展警察文化,对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地税文化建设考察心得


地税文化建设考察心得

为了因地制宜的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感召力强的古丈地税文化展示平台, xx月18日至21日古丈县局两位同志跟随州地税局文化建设考察小组一行xx人赴张家界市地税局、常德市地税局、株洲市地税局、长沙雨花区地税局、武汉市地税局和武汉市税收博物馆对地税文化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小组参观了文化展示厅、观看了各类宣传视频、听了文化建设经验报告、收集了相关资料、书籍等。通过考察,我们对地税文化建设、有了基本的了解,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对比分析,现将考察心得梳理如下:

看: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张家界市地税局:以“十个一、七本书、八大主题”为支撑,建设了“地厚载物、税乐天下”地税文化建设理念,地税文化展示厅充分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形式格外“高、大、上”,各种资料、音响制品浓缩在小小的电子显示屏上,使得资料保存完成、便于查找。

常德市地税局:以“开放、活泼、丰富”的形式展现文化建设平台,更注重将文化建设融入地税工作,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了“鼓励学习政策”,通过文化建设熏陶培养出一批优秀地税干部,“三师”人数名列全省第一。

株洲市地税局:以“温暖接地气”的形式紧扣 “中国梦”时代精神凝炼了“厚德强责、兴税圆梦”的地税文化品牌。别具一格的将地税文化展示厅与办税服务厅相连,方便纳税人参观,使得“税宣”工作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楼顶开放式的阅览室彻底打破了封闭、压抑的格局,彻底颠覆了对“阅览室”的概念,是一个集“休息、阅览、养生”于一体温馨浪漫多功能室。

xx雨花区地税局: “思为人先、行为税范”的地税文化品牌以“心文化”进行支撑丰富,“虚心、用心、诚心、净心、开心”涉及学习、工作、服务、做事、生活等方方面面,在文化展示厅中将“纳税人学堂”融入其中,充分体现了纳税人至上的精神。

武汉地税博物馆:中国顶尖级三大税收博物馆之一,已成为全国税收教育基地,场馆主体装饰以楚文化为底色,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化手册和全息影视技术,设置了互动照相平台,让人眼界大看。馆藏文物三万多件,收藏了中国首张原件税票(明代),中国最完备的印花税票展示大全,第一次看到结婚证和毕业证也要贴印花税票,真正见识

“苛政猛于虎”,最完备的税收计量工具,第一次见到了圆形、扇形的算盘,最初形态的车船税,真正的“涨姿势”。

想:他山之石,借鉴完善。

参观学习了先进发达地区的地税文化建设经验,怎样结合古丈县地税局实际让文化建设出亮点,成了我们深深思索的主题:

一是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构建“大税收”。在国地税深度合作的大时代背景下,要敢为人先,跳出“地税文化”思维的局限性,站在“大税收”的高度,提炼“税务文化精神”,占领文化建设至高点。

二是与行业特色相结合,提供“优服务”。地税是一个职能部门,他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国聚财,为纳税人服务,所以地税文化建设不论多么采用哪种形式,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为纳税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目前,一些地税文化建设还留于形式,文化展示厅都是封闭式的,我们要放宽胸怀,建立开放式的文化展示厅,将展示厅建设成集地税文化展示、纳税人学堂、纳税人休息室等相结合的多功能大厅,同时,通过地税文化建设,将外在的形式转化为内在的行动,熏陶每一位税务干部,让税务干部真正将纳税人放在心上,诚心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精打细算巧设计,打造“活展厅”。通过一路参观,各地文化建设展厅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打造的,整个布局浑然天成,但有的展厅内容更新不是很及时,内容还停留在2013年和201xx年,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很多文字性的展板在设计时直接与墙壁相联,如果拆下来耗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大,而且一旦更新就要整墙拆卸,影响整个展厅的统一协调性,我们在建设新的展厅时是否能够规避这一缺陷,做到既不影响美观又不影响更新,比如说:税收收入展示,我们是否可以跳出思维,用电子摄影仪等新技术进行实时更新。

四是与古丈实际相结合,产出 “土特产”。古丈县域面积小,资金贫乏,地税收入堪堪过亿,地税办公大楼狭窄陈旧,由于缺乏资金和场地,想要做出发达地区的“高、大、上”几乎不可能,怎样才能花少钱又做好事,我们只能另避蹊径。第一紧扣州局文化建设主题,围绕州局要求和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提炼主题;第二做好移动平台。古丈没有宽大的场地做展示厅,我们可以将展示厅移动到

“掌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税务”,将地税文化展示厅办搭建在“古丈税务公众平台”上,只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用手机微信轻松观看古丈地税文化展示厅;第三充分利用楼梯、走廊进行文化建设展示;第四将办税服务厅旁的纳税人学堂大厅充分利用起来,将纳税人学堂与地税文化建设相结全,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第五既要外化于形,更要内化于行。古丈地税成立了“钓鱼、舞蹈、书画”等兴趣小组,要让这些小组动起来,而不是每年应付性的组织几个活动,发几个纪念品,要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让干部通过各种活动增加交流,提升凝聚力,让干部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从而起到管理干部、教育干部、提升干部的作用,以便于培养出更优秀的地税人才。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诚信服务理解为刻板的服务需要,即态度好就等于服务好,其实不然,服务有其更深刻的内涵,并且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淮南子有训: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合规管理是金融业的生命保障线,对作为上百年历史的银行业来说,客户是其发展的天然基石,质量是其分展的永恒主题,形象是其发展的亮丽衣裳,而制度是其发展的根本保障。

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如今已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合规风险也与银行的其他风险一道,纳入银行的全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如何真正体现商业银行应有的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如何大力倡导建立银行自身的合规文化,都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探究的主题。

近年来,我行始终将完善制度、从严治行作为固本之策,以把握政策、诚信待客、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作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合规建设和风险管理,通过学习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我行利益,最终使每一位员工受益,因为稠州行的发展与繁荣关乎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利益。

合规是我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合规操作是企业合规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合规”包含着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有一个“合格”的“规”;二是大家都去“符合”这个“合格的规”。在我行的内部控制检查中,曾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授权流于形式,疏于审核相关信息;重控管理存在漏洞;查库管理不够规范;对账管理不够到位等等,从中揭示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有章不循,制度执行不严的现象,这些检查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合规就像一个警示牌,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风险防范有时就在一念之间,有责任心的人就能把风险拒之千里,没有责任心的人是害已又害人,我们不能凭感情办事,违规操作,最终自食其果。

当然,制度和规定有时和客户需求会产生矛盾,客户需求往往受到制度和规定的制约,作为员工的我们要把握政策,规范操作,控制风险,绝对不能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人情代替纪律,以信任代替管理,不搞违规操作,坚持以诚相待,以高效率和高质量取得客户的信任。

恪守诚信,合规为本,让我们严守行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言行;没有光辉的事迹,只有平凡普通的工作;没有英雄的形象,只有忙碌的身影。但就是这朴实、平凡和忙碌中,充分说明了我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我希望用我们的努力,用我们优质的服务做出更好的成绩。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