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确定要大力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大做强派出所,充分发挥其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作用,是公安工作适应社会变革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趋势。当前,公安工作的重心正在逐步向基层单位倾斜,而加强社区警务作为派出所基础性工作的构成要素和主要载体,成为公安工作改革的切入点和重中之重。
一、发展社区警务的重要意义
社区警务是指警方和社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建立并规范社区警务制度是我国警务改革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这种新型警务运作模式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社会渊源。公安机关早期就制定了专群结合的基本工作方针,警察驻区、守区有责、为民服务、群防群治一直是公安基层工作的传统模式。我国的社区警务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潮流中经历了由应运而生到停滞不前,再到多方借鉴、不断改进,最终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治安形势也愈加复杂化。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承担着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营建安定祥和的社会大环境和无数个治安良好、和谐有序的社区小环境,积小平安为大平安,就必须要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真正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努力构筑集打、防、管、控、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实施社区警务对于加快实施“四区”战略,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努力提高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努力打造“平安北辰”,是我区社区警务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自2003年以来,公安北辰分局按照市局的规划和部署,积极推行社区警务制度,已经在镇、街的居民区内建立社区警务室151所,警员151人。尽管如此,我们的社区警务制度还不够成熟,还应该加强对这一新型警务模式的调查研究,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完善我区的社区警务工作。
二、实施社区警务的基本模式
社区警务具有灵活性、多元化的特征,可以(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进行合理的调整,而不应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结合我区实际,新时期社区警务的运行模式应包括:
(一)建立现代化社区警务室,用先进设备武装社区民警。社区警务室是公安机关面向群众的最近窗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枢纽。为此,要本着便于服务群众、利于提高警务效能的原则来筹建。首先,将社区警务室纳入社区居(村)委会办公用房整体建设。解决社区民警办公用房问题。其次,以实现警务信息网络化、数字化为目标,逐步配齐配强社区警务室的硬件设施和民警装备。目前,已计划开发社区警务网络软件系统,为各派出所的每个警区(4至5个社区组成一个警区)配备一台警务专用电脑,为每名社区民警配备警务通、350兆手持电台和警用交通工具等办公设备。
(二)合理配置社区民警。逐步实现“一警多能”。目前我区实有人口已超过43万人,分局所属社区民警共151人,基本实现了“一区一警”,符合公安部规定的社区警力配置标准。在警力仍然不足的条件下,“一区一警”的格局向我们提出了“一警多能”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向素质要警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既专且能的社区警务队伍。
(三)按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原则,明确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社区民警的职责和任务,即扎根社区、深入群众,以调查熟悉人口和开展辖区巡逻为主要勤务方式,广泛开展情报信息收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等工作。这就要求社区民警既要提高对本辖区人口的熟悉程度。又要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形象分;既要突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执法职能,又要体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职能;既不能放松对辖区人口、地理位置等社区静态的控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又要通过巡逻、收集各类情报信息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动态的控制,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的过程中、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以增强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发展和谐的社区警民互动关系。处理好警民关系是顺利开展各项警务工作的前提条件。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线,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优良传统为我国推行社区警务制度打下了

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第2页

坚实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社会成员构成和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公安机关的任务日益艰巨,工作模式已经由静态管理向动态控制过渡。在转型过程中,非社区性质的临时任务多了(如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大型文体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外宾的警卫、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等),民警与社区居民互相了解协助的机会少了,群众投身公共安全防范的热情减退了,出现了做群众工作难的被动局面。新时期社区警务制度着眼于于解决民警下片难的问题,提出了扎根社区、深入群众的要求,目的就在于重建警民鱼水情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警民联防、和谐互动的效应。社区民警通过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树立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引导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公益责任感,通过发动和组织居委会、治保会、联防队、“4050”和辅警人员参与社区防控工作,弥补警力不足的缺陷,努力建设一个警民双方为营造安全社区而共同努力的大好局面。
三、推动社区警务建立健全运行、考核、保障机制
(一)警务运行机制。以为人民服务、保一方平安为宗旨,建立高效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一方面要从体制上保障社区民警能够“下沉”,真正把社区当作自己的“责任田”,把社区警务室当作自己的“根据地”。为此我们采取了加大派出所治安警力投入和加强内勤工作以及最大限度地为社区民警减负降压的措施,改变了社区民警接手的治安纠纷调解、治安案件查处等非社区警务工作络绎不绝,民警疲于应付的的局面,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落实了责任区民警每周至少30个小时的下片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实行社区警务弹性勤务制,在时间分配、工作安排等方面给社区民警留有自主安排的余地,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丰富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克服懒惰麻痹思想,避免守株待兔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服务群众、打击违法犯罪、创建平安社区的热情,使基础工作越做越扎实。
(二)警务考核机制。以提高社区警务效能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警务考核机制。社区警务考核机制应坚持科学合理原则、简便实用原则、突出绩效原则和规范适应原则。考核标准一是有利于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规范化和良性循环;二是有利于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有利于增加警务工作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有利于实现警务效能的最大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警务保障机制。以加快社区警务正规化建设为中心,建立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也就是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对社区警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人力方面,设置‘“一区一警”的格局显然是受当前警力资源所限制的一种过渡方式,社区警务具有纷繁复杂的特点,一个偌大的社区仅靠一人的力量来管理恐怕是不够的。要尽快实现“一区二警”、“一区多警”的构想,还需要加快精简机关、扩充基层的步伐。同时,要大力提倡和实践向素质要警力的思想,加强对社区民警队伍教育培训的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社区民警岗位练兵比武,以干代学,以学促干,要通过培训和磨练不断提高每名社区民警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财力方面,市局和分局要加大对基层派出所的资金投入,应本着经济实用原则将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兼顾提高社区民警的福利待遇。物力方面,在保障社区警卫室的必要设施和社区民警的必需装备不缩水、不落后的基础上,应着力开发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先进技术设备。
通过健全社区警务“三项”机制,逐步促使公安民警智高一等、技高一筹,有力地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和创建“平安北辰”的目标。
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警钟长鸣,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近段时间,本人自学了《论和反腐败斗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党内法规、文件,集体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片,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再次敲响了警钟,增强了更自觉地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现就从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方面,谈谈自己的:

一、牢固树立为民掌好权的思想

党员干部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力、行使权力;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这个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资本,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这是做人、为官的起码要求,也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起码要求。党员干部要忠心耿耿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努力工作,尽职尽责,秉公行事,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经受住名、利、权、位的考验,面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不沾不染,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

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得民心者得天下”。政权的得与失全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与否。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发展等各项事业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和实践。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脱离了群众,继而形成了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对立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党要紧紧的依靠群众,才能永远保持其先进性。我们机关的党员干部,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坚持政务公开,提高的透明度,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三、狠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歪风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自由主义影响党的作风、破坏干群关系,我们必须坚决地反对。当前我们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在一些人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自由主义作风,要从加强教育、提高觉悟入手,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及解决问题,充分调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养成洁身自好和谨言慎行的生活作风

领导干部要自觉置身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置于法制的约束之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往往被虎视眈眈的犯罪分子作为拉拢腐蚀干部的突破口,汉源事件沉痛的教训表明,腐化堕落往往是从八小时外的毫无节制的吃喝应酬、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不能自拔而开始的。我们通过健全、完善和强化权力制约机制,使每个党员干部树立监督意识,明确人人都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防范出现“个人逃避监督”的现象。党员干部要自重、自警、自省、自律。管好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看;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防腐拒变的典范。

五、做到静心和尽心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要保先,只有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加强修养,自觉利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只有创新思维,确立把发展作为开展实际工作的第一要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只有严格自律,坚持清正廉洁,树立良好作风,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做到这些,我认为关键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一个静心平和的心态,有一双净心干事的手脚,有一股子敬心敬业的精神。

首先,心要静,戒浮躁。三国时期,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一名党员干部,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气,就会沉不下心,稳不住神,心猿意马,魂不守舍。这种心态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学习理论浅尝辄止,一目十行。作为党员,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学习“”重要思想,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当前,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党员学理论动力不足,干事业风风火火的现象。也存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由于长期放松自己的学习,思想麻痹,放任自己的严重行为。无数事实证明,心不静无以言学,心不静,贪欲就膨胀,就拒挡不住外部花花世界的诱惑。一旦碰上诱惑就会自乱方寸。这次支部组织集体观看的警示片和四川省委通报的两起近期发生的党员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的查处情况说明:学习不静心,长期放松学习,就会放松自己的要求,最终会断送自己的前程,成为贪污腐败的坏典型。不学习,思想无法进步,理想信念就容易动摇,党性意识就会淡化,思想观念就会僵化;不学习组织纪律,奉献精神会退化;不学习也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学习更不可能改进领导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因此,只有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成。只有潜心学习,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使自己时刻处于清醒状态,发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见五光十色而不眼花缭乱,遇名利竞逐而不心神不宁。联系自己,作为在一个业务部门工作的共产党员,我们往往十分重视对自己所属专业的学习,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学习不积极,造成对政治上的敏感远不及业务上的敏感。

其次,心要净,不存私心杂念。“出淤泥而不染”。在现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下,共产党员要保持人格力量,自重、自省、自励,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社会主义优良道德风尚。贪一己而误终身,图一蝇头小利而身败名裂的深刻教训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也为我们敲响警钟。为子女就业、读书开后门,为朋友说情办事开绿灯,为自己升官就铺路子,这样的行为必为人民所不齿。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诱惑,必然管不住自己。私事办多了,私心杂念也就充斥其间,党员干部必然滋生腐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从自身思想源头上找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始终做人民的公仆。要时常扪心自问:入党干什么?现在干什么?将来给党留什么?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人格力量曾经令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敬仰。孔繁森、焦裕禄、雷锋,一面面公而忘私的旗帜为我们树起了学习的榜样。

再者,要尽心,不能懒散松懈。一名党员,对待自己的事业就是要恪尽职守、扎实肯干、勇于进取、拼搏向上、知难而进、忘我工作。就是要按党的十六大提出“四个新”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一个党员一面旗。”作为一名党员,一位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工作要不断增强责任心。大力弘扬“三实”精神,落实“四干”要求,在工作业绩上保先,力争把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到位。

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XX年12月22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全面概括、内涵丰富,要做的工作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可谓任重道远,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点促面,分步推进。民主管理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全面推动我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各种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加强我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委凝聚力、号召力的根本措施。
一、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几年,我区农村经济在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相继出现,群众上访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X,就必须以更扎实的工作、更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加强村(居)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居)务公开。各村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屏、新闻媒介及版报等载体公告,建立固定的政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编印宣传材料、小册子等形式,把确定公开的事项和内容向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公开。做到既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又达到政务公开的目的。
二、解放思想,进一步扩大村(居)公开内容范围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深入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监督权,大力提高村(居)务公开的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我们就必须进行村(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是除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必须保密和不适宜公开的内容外,凡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定权利相关的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实行公开。对暂不宜向社会公开的事项,也要向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公开。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村级管理水平
(一)规范村级财政管理,完善积累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村提留的收取和管理,对农田、渔塘、山林、滩涂等,要按承包合同按时收缴承包金。集体土地征用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等收入,除青苗补偿、地面附着物补偿、劳动力安置等费用可分配到农民外,其他所得一律作为村集体收入,不得平分到个人。
(二)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帐镇管,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规范和完善村财务公开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收支行为较多的村,要在增加村财务公开次数的同时,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村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要进一步健全村民理财制度,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公开监督结果。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实行重大事项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一事一议,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三)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对村级的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金额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现有的经济担保,要办好资产抵押等担保手续,降低风险。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杜绝盲目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兴办各种公益事业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不得轻易举债兴办。
四、加强领导,确保村(居)务公开快速健康发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村(居)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承担起政务公开的职责任务。
(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规范的村级组织。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村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团结和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要切实承担起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三)加强对村(居)委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村干部掌握常用法律等知识,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本人自学了《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党内法规、文件,集体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片,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再次敲响了警钟,增强了更自觉地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现就从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牢固树立为民掌好权的思想

党员干部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力、行使权力;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这个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资本,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这是做人、为官的起码要求,也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起码要求。党员干部要忠心耿耿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努力工作,尽职尽责,秉公行事,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经受住名、利、权、位的考验,面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不沾不染,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

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得民心者得天下”。政权的得与失全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与否。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发展等各项事业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和实践。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脱离了群众,继而形成了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对立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党要紧紧的依靠群众,才能永远保持其先进性。我们机关的党员干部,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坚持政务公开,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三、狠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歪风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自由主义影响党的作风、破坏干群关系,我们必须坚决地反对。当前我们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在一些人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自由主义作风,要从加强教育、提高觉悟入手,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及解决问题,充分调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养成洁身自好和谨言慎行的生活作风

领导干部要自觉置身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置于法制的约束之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往往被虎视眈眈的犯罪分子作为拉拢腐蚀干部的突破口,汉源事件沉痛的教训表明,腐化堕落往往是从八小时外的毫无节制的吃喝应酬、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不能自拔而开始的。我们通过健全、完善和强化权力制约机制,使每个党员干部树立监督意识,明确人人都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防范出现“个人逃避监督”的现象。党员干部要自重、自警、自省、自律。管好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看;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防腐拒变的典范。

五、做到静心和尽心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要保先,只有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加强修养,自觉利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只有创新思维,确立把发展作为开展实际工作的第一要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只有严格自律,坚持清正廉洁,树立良好作风,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做到这些,我认为关键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一个静心平和的心态,有一双净心干事的手脚,有一股子敬心敬业的精神。

首先,心要静,戒浮躁。三国时期,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一名党员干部,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气,就会沉不下心,稳不住神,心猿意马,魂不守舍。这种心态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学习理论浅尝辄止,一目十行。作为党员,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当前,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党员学理论动力不足,干事业风风火火的现象。也存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由于长期放松自己的学习,思想麻痹,放任自己的严重行为。无数事实证明,心不静无以言学,心不静,贪欲就膨胀,就拒挡不住外部花花世界的诱惑。一旦碰上诱惑就会自乱方寸。这次支部组织集体观看的警示片和四川省委通报的两起近期发生的党员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的查处情况说明:学习不静心,长期放松学习,就会放松自己的要求,最终会断送自己的前程,成为贪污腐败的坏典型。不学习,思想无法进步,理想信念就容易动摇,党性意识就会淡化,思想观念就会僵化;不学习组织纪律,奉献精神会退化;不学习也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学习更不可能改进领导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因此,只有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成。只有潜心学习,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使自己时刻处于清醒状态,发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见五光十色而不眼花缭乱,遇名利竞逐而不心神不宁。联系自己,作为在一个业务部门工作的共产党员,我们往往十分重视对自己所属专业的学习,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学习政治理论不积极,造成对政治上的敏感远不及业务上的敏感。

其次,心要净,不存私心杂念。“出淤泥而不染”。在现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下,共产党员要保持人格力量,自重、自省、自励,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社会主义优良道德风尚。贪一己而误终身,图一蝇头小利而身败名裂的深刻教训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也为我们敲响警钟。为子女就业、读书开后门,为朋友说情办事开绿灯,为自己升官就铺路子,这样的行为必为人民所不齿。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诱惑,必然管不住自己。私事办多了,私心杂念也就充斥其间,党员干部必然滋生腐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从自身思想源头上找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始终做人民的公仆。要时常扪心自问:入党干什么?现在干什么?将来给党留什么?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人格力量曾经令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敬仰。孔繁森、焦裕禄、雷锋,一面面公而忘私的旗帜为我们树起了学习的榜样。

再者,要尽心,不能懒散松懈。一名党员,对待自己的事业就是要恪尽职守、扎实肯干、勇于进取、拼搏向上、知难而进、忘我工作。就是要按党的十六大提出“四个新”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一个党员一面旗。”作为一名党员,一位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工作要不断增强责任心。大力弘扬“三实”精神,落实“四干”要求,在工作业绩上保先,力争把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到位

优秀范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切实管理 努力社会主义新农村
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XX年12月22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全面概括、内涵丰富,要做的工作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可谓任重道远,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点促面,分步推进。民主管理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全面推动我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各种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加强我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委凝聚力、号召力的根本措施。
一、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几年,我区农村经济在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相继出现,群众上访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X,就必须以更扎实的工作、更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加强村(居)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居)务。各村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屏、新闻媒介及版报等载体公告,建立固定的政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编印宣传材料、小册子等形式,把确定公开的事项和内容向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公开。做到既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又达到政务公开的目的。
二、解放思想,进一步扩大村(居)公开内容范围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深入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监督权,大力提高村(居)务公开的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我们就必须进行村(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是除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必须保密和不适宜公开的内容外,凡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定权利相关的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实行公开。对暂不宜向社会公开的事项,也要向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公开。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村级管理水平
(一)规范村级财政管理,完善积累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村提留的收取和管理,对农田、渔塘、山林、滩涂等,要按承包合同按时收缴承包金。集体土地征用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等收入,除青苗补偿、地面附着物补偿、劳动力安置等费用可分配到农民外,其他所得一律作为村集体收入,不得平分到个人。
(二)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帐镇管,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规范和完善村财务公开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收支行为较多的村,要在增加村财务公开次数的同时,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村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要进一步健全村民理财制度,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公开监督结果。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实行重大事项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一事一议,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三)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对村级的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金额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现有的经济担保,要办好资产抵押等担保手续,降低风险。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杜绝盲目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兴办各种公益事业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不得轻易举债兴办。
四、加强领导,确保村(居)务公开快速健康发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村(居)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承担起政务公开的职责任务。
(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规范的村级组织。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村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团结和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要切实承担起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三)加强对村(居)委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村干部掌握常用法律等知识,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切实加强师范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切实加强师范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事业;教育是改变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命运的最有效途径;老师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爱心的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主宰一个民族兴衰的基石。百年大计,系于教育;教育大计,系于教师。最近,我到中小学和高校就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作了点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要振兴教育必须有一支师德和业务水平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母机,决定了教师成长的先天素质。教师的素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拓展和更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创新的世纪、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的世纪。诚然,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就要加快师范教育的改革。教师教育体系的调整,始于自上而下的体制调整。本世纪初,中等师范基本上从教师教育体系中淡出,除少数升格为师专外,大量中等师范学校改办高中、九年(或十二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其中不乏转制为“公办民助”。需要反思的是,符合小学教育规律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人文艺术的熏陶、服务少儿启蒙的专业思想的养成等中等师范传统特色,是否迁移到“大专”、“本科”的初等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模式之中?至于师院升格师大,师大追求“综合化”,无论自身条件如何,举“教师教育”之名,却又不得不行“综合大学”之实,其中“招生驱动”、“排行引领”、“生存需要”种种非教师教育因素,似乎不依意志为转移,从而导致以下师范教育培养的种种弊端。
一是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由于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待遇总体上偏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严重偏低,再加上师范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致使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报师范,不敢报师范。师范院校也追求综合性,致使师范生培养陷入了非良性循环境地,整个师范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二是师范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陈旧单一。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手段都是老一套,缺乏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据基层反馈,近几年的师范毕业生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进展情况非常陌生,对新课程不了解;师范技能的训练普遍有所放松,现代化教育技术、“三字一话”等基本功的训练,在一些学校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证;教育实习环节和教学实践环节没有完全到位,师范院校的教学、实验学习场地的建设和师资的配备,没有跟上扩招的速度,使教育实习流于形式。
三是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不够完善。盲目扩招导致师范专业的培养规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失衡,初中毕业五年制专科师范生质量已近失控。其次非师范教师资格认定仅是“纸上谈兵”,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纸空白。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源头上直接导致教师素质的下降。
那么,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呢?关键要在三个方面提高认识,加强工作。
一、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母机,要确定师范教育的战略地位
我国有近500所师范院校,近200所综合性大学设有师范教育专业,近千万中小学教师承担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
1.加强师范教育是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结底要靠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可以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掌握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系于师范。在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在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文化的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加强师范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民族忧患意识、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2、加强师范教育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战略基石
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样,就把教育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向了新的重要阶段。教育的创新包括教育理论、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各方面的创新,但归根结底是培养知识经济社会迫切需要的创新人才。而正是在这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母机,决定了教师成长的先天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特别是未来的教师作为新世纪教育创新的主体,如果自身不具备创新的精神与能力,就根本不会有真正意义的教育创新。因此,加强师范教育改革,建设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创新的基本条件和迫切要求。
3、

切实加强师范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2页

加强师范教育是大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战略核心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这是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谛。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宏观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新的教育思想,必然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中产生;新的教育理念,应当在教育教学的试验与探索中逐步升华与完善。要真正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历史性转变,核心问题是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转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要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艰难转化历程。诚然,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中最重要、最关键是让教师接受新的理念,变接受为认同,变认同为教师拥有的素质,所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改革教师培养和培训课程是建立一支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队伍的关键。要让未来的教师及时了解新课程实验的改革进程,深刻理解、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意义、内涵、特征和一些课改实验操作方案,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加强其教学实践活动能力,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验实践中、探索中感受新课程理念的魅力,沐浴新课程案例的光辉,品尝新课程体会的甘甜。
二、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前沿阵地,要改革师范教育的办学体制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母机,决定了教师成长的先天素质。我国师范教育的固有缺陷使得我国教师队伍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1.要改革师范教育的招生制度
高等师范院校的生源一直不理想。由于教师职业尚未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一般不愿进师范院校。有的考生刚进师范院校的大门就不想当老师,只不过是把进师范院校当作权宜之计;很多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毕业生也没有当教师的意向。虽然,全国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单独考试、录取或提前单独录取、招收保送生、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免收师范生培养费、增发生活补贴、试办高师预备班等,但这一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好转。
现在的招生制度是制约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吸引、激励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或措施:(1)实行无息、低息贷款或免费的优惠政策。这项政策的目的在于吸引部分家境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接受教师职业的学习和培训,毕业后原则上享受国家这项优惠政策的毕业生必须到农村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教;并辅以实行服务期制度,凡是享受国家无息、低息贷款或免费政策的学生,必须事先与政府签订合同规定服务期限。(2)实行本硕连读学制。在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进入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接受教师职业的培养;本硕连读可实行七年学制,前四年是学科专业学习,后三年中应安排一至二年的时间带着课题到中小学去实践、取得第一线的教育经验,然后继续完成教育硕士学业,这样可以吸收一些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3)实行教师培养提前单独招生办法。要改变以往一流生源进综合性大学或名牌大学、二三流生源才进师范院校的现状,应像军事院校或艺术类院校一样实行提前单独招生,让教师教育优先选择优秀生源,这样有利于改善教师教育生源的质量。(4)调整教育硕士招生考试制度。要为优秀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和良好发展的条件,教育硕士招生应对一线优秀的教师采取特殊的政策,不囿于考试尤其是外语考试,要破格接受他们继续深造,并通过教育硕士制度使他们成长起来,从中产生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真正的教育家。
2.要改革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
要改革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我曾经在湖南师范大学说过,师范大学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师范院校要重点投入师范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不要“见利忘业”,要保证教师专业培养目标实施,师范专业要按规定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并开足课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等方面的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校要建立与师范生培养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安排教育实习专项经费,做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让每个师范毕业生都能成为未来合格的教师。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无疑给教师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然而非师范院校由于培养目标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其教师教育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如江苏省教育厅对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有41.7的师范生认为非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管理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管理相比,并无自己的特色。这充分说明非师范院校在举办教师教育时不仅削弱了师范生的“师范性”,而且忽视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特点。那么如何保证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质量呢?一是要明确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二是要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三是营造教师专业发展和文化环境;四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学校领导应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及政策保障方面重视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经费预算、科研立项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划,在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就业、师范生待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以确保教师教育建设能与整个学校的发展协调一致。非师范院校还应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委员会,对全校的教师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促进校内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培养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3.要改革师范生的分配制度
我国有一千多万教师,和世界发达国家比,我国教师队伍基数大、分布广、层面多,城乡之间、教师个体间存在着诸多差异。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不管从质量和数量都严重失调,农村教师的兴衰就是中国教育的成败。所以要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保证有足够优秀合格的教师。要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要采取每年由师范类学校面向全省招收一定数量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为农村特别是民族贫困县市农村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五年制大专层次的教师。要在省本级教育经费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对培养对象适当减免学杂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由各县市区政府按需向市州教育局申报,市州教育局汇总报省教育厅审定,省教育厅将计划定向安排到培养学校和市州。由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组织本地区志愿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品行良好、成绩优秀(以市州初中会考成绩为依据)、身心健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报名,培养学校与市州教育局共同组织面试,确定预录名单。预录学生与培养学校和县市区教育局正式签订培养和服务协议后,报省教育厅审批录取。学生毕业后,由县市区教育局按照协议安排到乡镇以下小学任教,享受资助的学生任教时间应在5年以上。
三、教书育人是培养教师的目标真缔,要拓展师范教育的教学内容
教书育人是每个未来教师的教学行为真缔所在,所以师范教育既要重视师范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就不会进步。
1.要弘扬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建设,意义深远。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良好的师德不仅对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和承载高质量教育的基石。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始终放在师范教育的首位。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师德新要求,将师德建设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抓紧落实。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师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新特点和新规律,在内容、形式、手段、制度、机制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把师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进一步健全教师资格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奖惩和定期表彰制度,将师德作为考核教师资格的重要内容。要教育广大教师学习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和当代教育战线先进典型胡昭程等,淡化“官”念,献身教育;要清心寡欲,立志做学问,杜绝一切浮躁的学术风气,不能把各种不良习气带进课堂,影响学生。要把师德建设和未来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师范生认识教育、了解教育、热爱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健康的生活习惯、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
2.要着力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适应未来教师的需要和发展。首先是在内容上理论多,枯燥无味,与教学实际不太贴近;重学术、轻实用;国内各种新的教育流派的观点、特点介绍不多。其次是示范性不强。再次是教学基本功训练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且形式主义严重。
要强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训练。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新时期教师职业技能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大力改革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传统师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师范生的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训练。在切实加强师范生“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确保每一个师范生都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要加强和改进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凡举办教师教育的学校,要建立与其培养规模和培养层次相适应的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安排相应的教育实习经费,统一组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要保证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教育见习和实习期间应安排高水平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管理,严格考核,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中小学校作为师范生的见习、实习基地,并给予适当投入。省、市州的示范性学校至少成为一所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被确定为教育实习基地的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积极配合师范院校做好教育实习工作,切实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3.要改革师范教育课程
尽快制定教师教育学科的课程标准。原有的教育学科课程早已陈旧,必须要适应国际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拓展课程内容,增加应用性的学科课程。要组织力量编写一部分新的适用的教师教育学科课程,但重要的是应把课程的标准尽快制定出来,然后采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式,通过申请立项、专家审定后,最后由国家将课程法制化。此外,涉及到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科教学法的改革严重滞后,这与整个学科教学法师资队伍的基本素养较低和学科自身发展薄弱肤浅有很大关系;因此,学科课程的改革应把学科教学法也纳入其中,并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加以重视。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小学形成了一些新的关注点,如课程的综合化、活动化,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等等。有鉴于此,在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关注以下内容:
教育性课程。强调通过教育性课程使未来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稳定的职业意识和全面的教育技能与方法,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更在于教育课程体系的丰富程度。这体现了加强教育课程的职业性特征和其在师范教育中的特殊地位的考虑。
综合性课程。强调师范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应该包括综合课程理论课和指向于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内容、需要、特征的综合课程,以使学生既能理解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和一般原理,又能掌握综合的知识和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活动性课程。旨在增进师范生对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和直接经验、提高其有效组织实施活动课程的能力以及培养其自身的活动能力。其内容不但包括活动课程,还包括活动课程的理论概述和开发、设计、实施活动课程的方式和方法等。
自助性课程。即由学校提供教育素材和条件,由学习者自主选择、开发、设计并付诸实验性实施的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未来教师能力与素养的要求。
工具性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应用,工具性课程的设计即基于此考虑。其内容应包括: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的技术课程,以常规性语言(汉语、英语)、计算机语言和符号语言(如绘画语言、音乐语言)为主的语言课程,以及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为主的心理学课程。
4.要规范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和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作为规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培养学校和专业未经依法批准的;没有按规定的学制和课程计划组织教学的;没有达到教育实习规定要求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必须到指定的教师培训基地接受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师教育专业培训和教育实习,培训合格后方可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以确保教师资格的准入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站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师范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开创我省教育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