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谈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人民的名义》谈共产党员的价值观,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人民的名义》谈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人民的名义》演绎了官场百态,将职务腐败、庸官懒政、小官大贪等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笔者也从此剧中体会到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价格观。

陈岩石是一个朴素清廉的退休老干部,是真正参加过战争,扛过炸药包的人,他所代表的共产党员的价格观----责任担当。虽然剧中未体现他在战争时期的事迹,但他一句“我们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足以体现出陈岩石时时刻刻想着人民的责任和担当。离休前,陈老是一名副检察长,他看不惯赵立春的贪腐行为,曾多次举报赵立春,有些人也不喜欢他,称他是块老石头,但这不防碍人民喜欢他,山水集团出现困难时职工的身边总有他挺拔的身影。他的儿子陈海被人陷害撞成了植物人,他没有报怨,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高度忠诚,他的那颗心不仅仅系在自己的小家,更多的是想着大风厂的下岗人民,为人民担心。[本文/ ]

李达康,京州市的市委书记,剧情开始的时候特别是丁义珍出逃,与他的前妻欧阳菁贪污事件的描述,让人总把李达康设定为他们背后的大BOSS。然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看到却是一个有着“光明坦荡”情怀的共产党员形象。他不仅是一个工作狂,更是一个正义无私的人民好官,不为亲属谋福利,不向权钱屈服。在对待易学习的事情上,沙瑞金批评李达康太在意他的政治羽翼了,的确,李达康也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仆,他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但在大事大非面前他却毫不动摇,在赵立春担任省委书记时,他的儿子赵瑞龙多次找到李达康让他批复美食城的项目,被李达康拒绝,在人民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面前他坚决地选择维护人民的利益。面对侯亮平任命资格评选一事时,他敢于一个人不举手,不随波逐流,这不仅仅是性格耿直所能解释的,而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光明坦荡”价格观的充分体现。

侯亮平,京州市反贪局局长,可以说侯亮平是整部剧的主线人物。从剧情的开篇一直到结尾无不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敢作敢为”的价格观。剧中的第一集讲述侯亮平抓捕项目处长赵德汉的事情,在正式抓捕文件还没有下达的情况下,侯亮平毅然对其进行了抓捕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审讯,使一个小官大贪的案子浮出水面,这就是敢作敢为的体现。面对京州市反贪局局长的任命,在明知原局长陈海被人陷害,京州市反腐形式恶劣的情况下,不顾生命危险踏入反腐的泥坛深坑。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侯亮平这名共产党员“敢作敢为”的价值观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当刘新建被抓捕之后,一直深藏背后的利益集团为了引他入局主动向他摊牌,在明知自己面对的是一场鸿门宴时,却不顾大家的阻拦毅然决然地以身涉险深入其中,这就是和平时期一名共产党员“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慨。

易学习,一个绝对的人民好公仆形象,20多年以来一直未升迁,但绝没影响他坚持为人民服务,踏实肯干的共产党员的本色。多年来虽然一直是一个处级干部,但在易学习的身上却有着共产党员多重的价值本色。他没有心机,一心为民,在金山县集资修路的事件中主动为李达康顶雷,曾以为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当听到他面对王大路的不理解说出“虽然责任在李达康,但是除了他没有人能修好金山县的道路,也没有人能带领120万群众脱贫致富”这段话时我明白,在易学习的心里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一身正气,不畏权贵,代表着赵家权贵的美食城建在了月牙湖上,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为了解决污染问题,作为高新区的区委书记易学习一直主张拆迁美食城,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他表态如果不拆掉这座美食城就辞官回家。易学习的做法代表了大量的党员干部,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忍受着权贵的干预,如果有一点点价值观的动摇就会造成非常致命的影响。

《人民的名义》的剧情还在演绎,共产党员的事迹还在被人民传颂,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就体现在千千万万个投身改革开放,成就中国梦的共产党人的身上。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观人民的名义谈感恩


观人民的名义谈感恩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知道感恩,心态就会积极健康,德行就会自然增长,事业就会不断进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学会知足,才能不褪本色、不畏艰险、不忘初心,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要感恩组织。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老同志陈岩石为了抢到背炸药包的“特权”,虚报两岁火线入了党,却失去了晋级副部级的机会。对此,陈老却并不后悔,他觉得自己能活到今天,能有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满足,对于组织他满怀感恩。组织之于干部,犹如阳光、雨露、沃土之于草木,只有常怀对组织的感恩之情,才能行远而不褪本色。我们每个干部的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关爱,然而却不是所有干部都能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如“祁同伟”式跑官要官的干部有之,如“孙连城”式不提拔就“不作为”的干部更是不少,全然忘记了面对组织挑选时的那份荣誉和责任,忘记了党旗下的誓言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人的成长,固然离不开个人勤奋和努力,但同样要靠组织培养。客观对待自己,感恩组织,才能保持一份平常心、一份知足心、一份感恩心。

要感恩同事。我刚到部里来时,人生地不熟,工作也完全没有头绪,做事常常出错,感觉压力很大,多亏了同事们的批评指正和关心帮助,让我渐渐融入了组织部这个大家庭。他们在思想上开导我,让我能够减轻压力,轻装上阵;在业务上指导我,让我能够及时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在生活上关心我,让我能够感到集体的温暖。同时,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我,团队的力量驱使着我不断奋力前行,在挫折中学习,在历练中成熟,即使加班到深夜也不觉得辛苦,只有从未感到过的充实,来组织部工作的这段时间,每天我都能感到自身的变化与成长。在人的一生中,除去睡眠,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同事一起度过的,因此我们要心怀感恩,珍惜缘分。因为只有拥有了同事的友谊,我们才能快乐的工作。同事,就是我们的战友和伙伴,是我们前行重要的依靠,只有常怀对同事的感恩之情,才能行远而不畏艰险。

要感恩家庭。记得在高中时曾读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每每读到“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时,我的眼泪似乎就控制不住的要掉下来。在无数个苦读的夜晚,我的母亲也曾这样问着我,每次我总是头也没抬的胡乱应答着,现在回想起来,仿佛一切如昨日。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在离家不远的乡镇参加工作,没过多久调到临湘,又从临湘又调到岳阳,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每天回家,到每周回一次家,到现在每月都不一定能回家,与家人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对于家人,有太多的愧疚,却无法回报,只能怀着家人的期盼和嘱咐,踏实做人、安心工作。在每个加班的深夜,想起家门前的灯光和锅里留的热饭菜,就能使我充满勇气,奋力前行。一个人,从莘莘学子变成国家干部,从普通群众成长为共产党员,离不开家庭的付出和支持。家,就是一个人的起点,一个人出身和成长的地方,只有常怀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才能行远而不忘初心。

拥有感恩的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念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拥有感恩的心,我们便会对自己多一分严苛,对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拥有感恩的心,我们才能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的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与不幸,最终走向成功。

共产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愿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崇高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的多元价值体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更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作为党的教育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和学习先进、适于时代的价值体系,不断使自己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改变以往不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端正社会风气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二、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是教育工作的标尺,是 指导工作的航标。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不断学习优秀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积极开拓教育文化建设内容,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人。要树立责任心,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建设中的责任,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强烈的自我修养意识和坚强的克己毅力,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和品质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要切实按照党的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员,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党员干部观人民的名义心得


党员干部观人民的名义心得

《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剧的播出,它警示我们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这些案例为警钟,从中吸取教训。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我们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各种诱惑,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律己正身,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能力。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朱明国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随时随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坚守底线从而加强自我警示。

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力量,更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警示。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耐得住艰苦,挡得住诱惑。一定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廉洁意识,以反面典型为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工作中,立足实际,做到慎权、慎独、慎微,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定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示能力,面对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过好权力关、金钱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