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廖俊波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却将短暂的一生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共产党员学习廖俊波,就应该学习他的“三种精神”,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立足本职岗位,为群众谋福利。[本文/ ]

学习廖俊波“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公仆情怀。廖俊波说过“帮助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学习廖俊波,就要做他这样的共产党员,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党的历史上,不管革命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新的形势下,人民群众有新的期待,他们渴望生活得更富裕、更平等、更自由、更和谐、更健康。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统筹兼顾群众的这些要求。当前,不少地方一味围绕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群众利益的维护,这样的发展方式与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背道而驰。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制定规划前到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在落实推进中请群众参与督促检查,在工作完成时请群众评议评判,让群众的意愿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把发展的目标、方向、成果与群众的希望、要求、诉求统一起来。

学习廖俊波“事不避难有担当”的实干精神。“拼,严,快,实”这是廖俊波任职期间人们对他评价用的最多的四个字。“为官避事平生耻”,我们学习廖俊波,就要做他这样的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心办事、用心谋事、细心想事、全身心做事、满怀激情抓发展,满怀豪情干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区和深水区,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正确处理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扎扎实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群众最讲实惠,要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医、住房、教育、养老、就业等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学习廖俊波“两袖清风来去”的清廉本色。不收受任何红包礼品、不接受任何吃喝宴请、不让身边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办事,多年来,廖俊波一直恪守从政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为官。打铁还需自身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铭记“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的格言,始终坚持一身正气做人,一尘不染做官,一张白纸做事。爱莲说将莲花誉为花之君子,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党员干部要学习莲花一尘不染的特性,增强党性的纯洁性。要严格交友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多交诤友、益友、廉友,少交小人、贼友、贪友,做到心中有杆秤。要慎独慎初慎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挡住金钱、美色、地位、浮名的各种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内心打造信念铸就的钢铁堡垒。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定格在2017年3月19日那场车祸,雨天路滑,小车侧翻,带走了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带走了广受赞誉的“一线总指挥”。廖俊波虽然永远离去了,但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基层干部应学习廖俊波的为民情怀。

作为“一线总指挥”,廖俊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自身职责使命。深入一线、了解一线,才能做出最真实的判断,廖俊波就是这样践行着职责使命,他主动深入现场,跑田坎、走泥路,勘察现场,考察地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经济开发区不断向前发展。他心里装着政和人民,知道山区政和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是如此奋力拼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作为一线总指挥,廖俊波面对的是一个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的贫困县,但是他却不安于现状,没有得过且过,而是始终牢记党的嘱托,铭记组织的信任,不忘老百姓的期盼。他深入调研,与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用脚步丈量了每一寸土地,凭着苦干实干,上行下效,硬是让政和摘掉了“穷帽”,破除了“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标签,让政和县进入福建省发展十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廖俊波的主动担当作为,取决于廖俊波心中装着老百姓。

“笃行而不倦”。流金的岁月,似水的年华,廖俊波把周末和节假日都贡献给了政和老百姓,在他的带领下,创造出了“政和速度”。他真正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皆因心中有民;政和的干部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皆因有一名优秀的“一线总指挥”。廖俊波是一冲锋在前的“大侠”,带领党员干部实现了政和山乡巨变,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发展速度。廖俊波始终把政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职责使命,真正做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他对得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荣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应该学习廖俊波的为民情怀。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发展会遇到多少困难,但是只要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就能够用忘我工作来换取骄人业绩,就能够用辛苦付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学习廖俊波同志事迹心得


学习廖俊波同志事迹心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廖俊波同志用他短暂的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诠释了什么样的党员是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党员,什么样的干部是基层一线需要的好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扎实干好基层工作,用实干、实绩赢得民心。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把群众时刻装在心里,群众就不会忘记。广大党员干部都是来自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工作岗位也是组织赋予用来服务群众的,群众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我们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时刻把群众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心系百姓、无私奉献,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焦裕禄、孔繁森和任长霞等好干部,群众之所以对他们怀念和爱戴,正是因为他们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廖俊波同志身遭不幸,群众深感惋惜,悲痛不已。如果不是廖俊波同志的真心为民付出,又怎能得到群众的拥戴和感激呢?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基层工作干的好不好,群众的评判最准确。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群众把夸赞廖俊波同志的对联张贴在自家门口,多年一直未拆下,以醒目的“俊波您好”为横批,上联“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凝聚民心国家强”。这样的好评不是凭空而降,而是源于廖俊波同志对基层群众困难的了解和上心,源于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决心和力度。为群众服务,为人民谋福,群众定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基层干部只有扎实肯干、勇于担当,才能做成事。廖俊波同志的心头不仅有民生,更有责任担当。老百姓常说,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面对政和县的落后现状,他以“铁人”、“工作狂”的干劲,致力于打造园区经济,园区成就有目共睹迅速跻身全省“十佳”,老百姓甚至用“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来形容他的付出。面对基层脱贫攻坚的重任,他深入基层进行一线总指挥,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进行一线带兵,对症下药解决顽疾,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政和县近70%的脱贫。

“政去人声后,百姓记心头”,来自于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与好评是对廖俊波同志无私付出的肯定,每位党员干部都应以廖俊波同志为镜,做党和人民的好公仆。

廖俊波事迹感悟


廖俊波事迹感悟

对“为民、务实、清廉”的认识

廖俊波同志不仅是县委书记的榜样,而且是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他把毕生的奋斗与党的事业融汇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的福祉联系在一起,生动诠释和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让我感悟很深,对“为民、务实、清廉”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应当努力做到清正爱民,感情上贴近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追求,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目的,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

务实,就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

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坚持以廉为重,正派做人,坦荡为官,从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等方面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保持清正廉洁。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