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为了能够高质量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工作,为了让工作有更好的推进,我们要制定工作计划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广泛的听取群众的意见。怎样将一篇工作计划写的充满合理性呢?也许下面的“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正合你意!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连接中心城市、辐射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XX政发〔2012〕22号),结合市委

、市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XX发〔2012〕4号)精神,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域统筹,把加强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围绕培育小城市的目标,强化规划引领,通过政府推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产业带动和区域联动,加快小城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特色发展之路,使小城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6年,全市建制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新增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新增镇区人口75万人。即墨市龙泉镇、田横镇,胶州市李哥庄镇、铺集镇,胶南市王台镇、泊里镇,平度市南村镇、新河镇,莱西市姜山镇、南墅镇等10个省示范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建成区人口达到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3%。同时选择2个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示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力争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过1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5亿元,建成区人口过10万人的小城市,努力把我市小城镇建设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主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载体,成为经济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次中心,进入全国小城镇的先进行列。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规划编制管理,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围绕小城镇发展目标,以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修编或调整小城镇总体规划,在镇区划调整后6个月内完成。加快编制小城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与小城镇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在一年内完成。加快编制小城镇详细规划,到2013年底实现规划建成区详细规划全覆盖。镇政府负责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或调整,具体编制工作要委托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承担,按法定程序和有关规定评审报批,报市政府备案。省示范镇总体规划修编或调整,各有关市负责编制,由市政府审批,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按法定程序和有关规定评审报批。滨海公路沿线组团区域内镇的规划,按照《XX市城乡规划条例》和《XX市滨海公路沿线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政发〔2006〕45号)组织编制。同时,强化小城镇规划监管,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责任单位:五市政府、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
(二)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把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产业集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核心,根据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沿革、经济基础等条件,明确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农林牧渔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传播等新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在小城镇集中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并纳入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和全市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镇商贸中心为依托,在中心镇建设集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培育形成镇级消费圈。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要按照全市工业产业规划优先向省示范镇转移,鼓励周边小城镇和村办企业迁入省示范镇产业园区,建立项目收益共享机制,处理好省示范镇与周边小城镇、镇村之间的利益关系。坚持园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产城一体、镇园融合。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省示范镇可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责任单位:五市政府、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委、市农委、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

FwR816.coM编辑精选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山委[2013]87号)精神,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根据《**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发[2013] 号

),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目标,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促进人口集聚、城镇扩容提速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幸福新**”。
二、工作目标
按照“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入社、产业集中发展、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强镇、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积极培育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力争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6年,镇驻地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人口达1万人左右。
三、具体措施
(一)规划先行,修订完善村镇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着力构筑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建设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按照全区“一轴、一区、五片”的规划要求,完善村镇规划体系,完成小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等专项规划修编,形成“功能分区明确、中心辐射增强、资源配置合理”的发展格局。加强小城镇重要节点、新建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引导沿北留路、薛源路东西轴线,府东路、祥和路南北轴线“双轴”发展。加强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性、严肃性。
(二)镇村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做靓特色小城镇。按照“东拓、北进、西跨”的发展思路,优化城镇功能分区,重点推进道路、供电、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uB l9s -4q116r+Z1na$7edtxCOj8+8j&S色的小城镇。完成薛源路、府东路硬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祥和路、幸福路。启动梅园社区三期工程,完成小城镇综合开发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梅花河沿岸绿化美化亮化,配套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到2016年,镇驻地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人口达1万人左右。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在镇驻地近郊彭庄、乔山和大多数土地流转入社的武王庄、土山、华东等村,兴建新型农村社区,抓好社区内集医疗卫生、家政服务、幼儿教育、文体健身、计生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特别是土地合作社社员到社区购房居住,吸引合作社分红资金投向城镇及社区建设。加快幸福庄、花山头、乔山、郭庄等沿街商品房开发,增加小城镇商气人气。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及挂钩试点,扩展小城镇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空间。
(三)产城互动,做好三篇文章。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的城镇化。以产业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着力做好“以工促镇”文章。坚持工业强镇战略,科学规划,精心布局,不断提升翼云工业园区承载能力,配套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集聚发展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巨安建材环保脱硫制品生产线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扩大纺织服装生产能力,做大做强华派伊姿服饰、迪利制衣、光璨制衣等企业规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永兴、圣园、育昶、栗源等企业提升产品档次,扩大自营进出口权,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启动优利达彩印项目二期工程,宏达塔机项目尽早投产达效。着力做好“以农促镇”文章。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在发展壮大合作社的基础上,鼓励扶持**土地合作社、富硒板栗、梅花山核桃种植、曹家寨地瓜种植等合作社,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流通等二三产业,在翼云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板栗、核桃、樱桃、花椒等支柱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经营等领域,使农民变“市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着力做好“三产促镇”文章。

城镇建设规划


城镇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县**镇位于省道S221线旁。镇政府现驻地**村,是国家传统文化传统保护院落**大院所在地,距县城58公里。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镇区经济为中心,紧密围绕实现现代化城镇的要求,抓住高寒山区整体搬迁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城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放眼长远,立足观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小城镇发展改革规划要起点高、高标准、高水平,放眼长远,适度超前;建设要量力而行,逐步实施。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小城镇建设要抓住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根据镇情、民情,按照生态环境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长远规划,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改革创新,协调发展。不断总结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勇于创新。广辟融资渠道,坚持以农为本,农商贸并举,大办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重点培植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市场运作新机制的城镇建设新路子。

三、建设目标

**大院以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民俗文化表演经营为主要职能的历史文化名镇,集中体现我镇传统人文风貌的历史文化特色。补充和完善**镇的各项功能和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包括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众多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基地。主要保护**大院整体环境,街巷格局;包括历史地段民居整体风貌、传统商业街道的形象和氛围,具有典型地方民族特色的 “陈锡兰故居”。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至**村,南至**村,西至**村,东至**村,规划总用地面积58平方公里。

五、实施步骤

经过对**大院现存建筑的详细调查和综合评估后,将**古镇的现存建筑分为五类进行分级保护,规划对于不同类别的建构筑物分别实行不同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为: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修改造、拆除。

修缮:针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保护建筑的保护措施。

维修改善:针对保留历史建筑以及部分风貌、质量良好的一般历史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保留:针对保留历史建筑以及部分质量较好,与古镇风貌没有冲突的其他建筑的保护更新措施。

整修改造:针对于历史风貌有较小冲突的其他建筑的整治措施。

拆除:针对应当拆除建筑以及风貌较差、质量极差的不协调建筑和障碍建筑。

一、申报**村、**村为历史文化名村。

二、完成统建点建设。

三、20xx年-2020年将对**镇垃圾处理场进行改造升级。

四、对廖水河进行集中整治。

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意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着力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根据《******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XX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xx年

)》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紧紧围绕生态和民生两条主线,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三网多点”的林业生态网络格局,促进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林业服务经济转型水平,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提供生态基础。
二、建设任务
1.森林资源培育160700亩。其中人工造林107900亩,飞播造林30000亩,森林抚育22800亩。人工造林按工程分:山区营造林工程92000亩,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15000亩,农田林网工程17000亩,社区绿化美化工程932亩,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8000亩,经济林4000亩。
2.林业育苗10000亩。其中普通育苗7000亩,花卉苗木 2000亩,设施育苗1000亩。
三、重点工程
1.绿化基地工程。建设以全民参与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基地12个,总面积14500亩。其中市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工程10000亩;县(市)绿化基地6个,每个面积不少于500亩;区属绿化基地5个,每个面积不少于300亩。
2.道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3600亩。一是完成人民路、林邓线、新洛路等重点道路的高标准绿化,绿化长度80公里;二是按照省政府3年完成高速公路绿化提升工程要求,确定******四条高速公路2013年绿化任务。
3.城市绿化工程。******市中心城区加快推进西部万亩森林生态园建设;启动建设******、******三个城郊森林公园。县级城区主要建设******公园、******森林公园、******公园、******公园、******公园等10个公共园林项目。
4.社区绿化美化工程。完成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美化14个,其中:******各一个;******各两个;******各3个。社区全部按照园林式绿化要求设计施工,绿化面积932亩。
5.花卉苗木工程。在******建设苗木花卉基地6处,面积5000亩。以生产高档绿化苗木和花卉为主,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四、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的重大意义,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形成四级书记抓生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2.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出绿化目标和工作措施,共同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财政部门要保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林业部门要做好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技术服务;交通运输、水利河务、旅游、住房建设等部门要分别做好公路、河渠、堤防、风景区、城市建成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工作。形成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格局。
3.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2013年开始,高速公路两侧30米内绿化每亩每年奖补1000元(市级财政600元,县级财政400元),连奖三年;林邓线两侧及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山脚线以南范围的绿化,每亩每年奖补1000元,连奖三年。鼓励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每年奖励一个规模达到2000亩或产值达到1000万元的林业科技示范园。积极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专业合作社贷款、林农小额免评估贷款等金融服务业务,支持引导林农及各类经济实体扩大造林、营林规模,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限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
4.加强督导,严格奖惩。建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督导体系、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严格按照督导办法和考核标准对各县市区生态建设目标进行督导与考核,并按照《关于建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核奖惩机制的意见》兑现奖惩。大力开展绿化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县、绿化模范单位,以及省、市级绿化模范乡(镇)、绿化模范单位创建活动,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1.******市******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方案;
2.******市******线两侧绿化实施方案;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论文工作实施计划模板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