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知识点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兰亭集序知识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兰亭集序知识点

学习总结(1):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由整理]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诗文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

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开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jī)年

之后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虚词运用】

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曾不知老之将至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以之兴怀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暮春之初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介宾短语后置(于 宾语也叫状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省略句:

1、省略句:

⑴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②悟言(于)一室之内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重点句翻译】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

【用课文中的话填空】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_。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_____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____、氛围: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____________。

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应酬周旋谈起,其语句是____________,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______。然后指出,正是这种共同的感慨,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慨,其语句是_______。

第三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

【兰亭集序的情感】

第一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自然

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

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学习总结(2):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二)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B.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C.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

(三)古今异义词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四)一词多义

1.之:

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

以之兴怀(代词)

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

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2.修:

茂林修竹(意为高)

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乃重修岳阳

楼(意为修建)

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

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

B.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C.省略句:

①(大家)列坐(于)其次。

②(大家)引(之)以为流觞(之)曲水。

③晤言(于)一室之内。

④放浪(于)形骸之外。

学习总结(3):

《兰亭集序》教与学知识点梳理

一、基本常识

1、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

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趣通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竟今:读zeng多作姓

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士

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环绕

一觞一咏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

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三、理解分析

1、结构脉络

(一)叙宴集盛况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

(3)盛况流觞曲水,一觞一泳

(4)感受信可乐也

(二)发人生感慨

(1)为人处世的方式

静态晤言一室

动态放浪形骸

(2)感慨抒怀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三)明作序要旨

(1)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2、重点语句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为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

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

这句话一是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的生死的看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长寿和短命,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他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与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显然是荒谬的。作者在第三段引出孔子死生亦大矣的观点,以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无常而作生死之事之叹,来说明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荒诞。

3、写作特色

(1)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

第一段叙事、描写,二、三段议论、抒情。先叙兰亭之会盛况,描写山水景致,而后由乐入悲,转入对生死问题的议论,抒发感慨之情。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兰亭集》为游宴诗集,作者借为其写序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并批判了崇尚玄学的当时存在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使本篇立意高远,不同凡响。

四、补充拓展

1、补充注释

(1)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变化。

(2)一死生齐彭觞不是庄子的

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自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

(3)滥觞本文有引以为流觞曲水句。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江河发源处水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崏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后以此来比喻事物的开始。如:楚辞中的谣歌可以看作是我国五言诗的滥觞。

2、知识拓展

(1)东床东晋名相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即指王导的家族。《晋书。王羲之传》载: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也称坦腹。

(2)《兰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兰亭序》帖后,爱不释手,常常朝夕观览。贞观十年,让冯承素、虞世南、禇遂良等人摹拓十本,以赏近臣。死后将其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次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以冯承素临摹最为逼真,较有影响。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个半印,故又称为神龙本

(3)课外阅读王勃《滕王阁序》,比较两序的风格异同。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送徐无党南归序


送徐无党南归序

学习总结一:

送徐无党南归序

修改词条

原文[由整理]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因此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①,是三者因此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②,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③,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

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感性的话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释

注:①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加强自身修养,用来建立事功,著述文章以传世。②班固艺文志:即《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唐有《开元四库书目》,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③汲汲营营:匆忙地、不停息地工作、谋划。看后感

翻译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应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刻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发奋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必须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状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

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刻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应对死亡,他们的状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但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

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但是,我期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学习总结二: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因此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因此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

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逾远而弥存也弥:久长

B.不见于言可也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称:称道,赞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而散亡磨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是三者因此能不朽而存也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亦因以自警焉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11.下列对原文有关资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

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可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四、(24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3分)

译:。

(2)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4分)

译:。

(3)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3分)

译:。

13。给下方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3分)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参考答案:

9。C(荣华:草本之花。)(3分)A项主要考查根据对称结构的进行推断,B、D项考查根据上下文确定词语的大意。

10。A(A.均为介词,到。B.转折连词,但是;连词,表承接。C.的原因;介词,用来。D.介词,用;介词,经由、透过。)(3分)

11。C(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与原文不符。)(3分)

12。(1)然而在当时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

上他(或难以望其项背)。(推尊以为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思考修身学习的道理,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摧勉各1分,告以是言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3)我本来也相当喜爱写文章,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固1分,自警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13。十月一日/过瓜洲坝/仓头/百里洲/泊沱灉/皆聚落/竹树郁然/民居相望/亦有村夫子聚徒教授/群童见船过/皆挟书出观/亦有诵书不辍者。(1-2处错扣1分,3处错扣2分,超过3处0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腐朽、消失罢了。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应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草木鸟兽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刻再久也能够留存。成为圣贤并且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著作了。一个人能发奋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必须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状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没有著作传

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在当时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尊崇颜渊,认为自己比不上他。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渊。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的多达百余篇,少的也有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刻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言辞工整,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应对死亡,他们的状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亡,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大概都是这样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但是只懂用一辈子工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此名声显著人前

。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但是,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思考修身学习的道理,因此在你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你。然而,我本来也相当喜爱写文章,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一:都

B.固亦生且死于其间且:将要

C.不见于言可也言:著作

D.稍稍见称于人稍稍:渐渐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好处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其因此为圣贤者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不知东方之既白

C.而散亡磨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亦因以自警焉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6.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资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的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

醒。

17.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3分)

译文:

(2)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3分)

译文: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4。B(且:连词,并且,和)书村网mcqyy

15。B(A。的原因∕用来的;B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表转折,但是∕表顺承,然后;D介词,用∕介词,由,透过

16。C

17。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18。(1)颜回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其1分,待1分,言1分)

(2)我想挫减他的锐气,勉励他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他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他。(摧1分,于1分,告以是言倒装句1分。)

毕业的一点点感言


毕业的一点点感言

日子一天天计算,但也在眨眼间让一个阶段飞逝而过,大学四年无论在别人眼里我是如何,可在我自己心中已经有了很不一样的变化,一路的蜿蜒起伏,挫折、喜悦、承受、挣扎,亦或是堕落,就这样不管遇到什么不堪的事情,发现其实它总会过去,我们终于能够渐渐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开不开心都是自己的,如何过都要过。

毕业是检验与收获我们四年所得的时刻,将它推向青春的至高点,压力也会如影随形,校园里充满了喜悲,无论是眼泪还是人才,其中的含义也因人而异,就我个人的经历和理解,我想有竞争才会有不公平,人有千差万别的想法,在同一个利益的驱使下会选择不一样的手段去获得,当然也会有不能免俗的卑劣。在我们毕业之际,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唯一与高考不同的是我们成年了,多了一份责任,大学在无形中教给我们的是如何面对,用一个蜿蜒曲折的道路证明人生必须前行。如果你因为挫折而放弃,无论原因是自暴自弃还是别的什么,我认为都不可取,既然怀着不满的情绪,那么说明你明知自己有竞争的能力,有竞争的欲望和上进的心,如果你具备了这些,你就是一个有赤诚之心的热血青年,都说青春是资本,而青春最大的资本就是不怕失败,我们现在的失败都只是阶段性的,迈过这些小坎,就能翻山越岭,用自己的积累和经验,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融合去证明自己。

没有高度的山峰不会那么让人敬畏,没有广度的天空不能任鸟飞行,没有经历的人生不会值得回忆,没有拼搏的成绩不应该去羡慕。我们肯定自己的所得,拟定新的目标,继续前行。

教育实习体会:一点阳光·一点青春·一点爱


时间的齿轮不断推进,历时两个月的实习就此结束了。当回程的汽车缓缓驶出校门,我们不断回首,目送着三水实中在我们身后渐行渐远……五十几个日月星辰、风霜雨露交织成长长的道路,将我们九个人的命运与实中紧紧相连。回想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有过汗水与泪水交织的苦涩,也有笑声与歌声洋溢的幸福。我们一路迈着坚定的步伐,以笑脸面向阳光,在青春里挥洒激情,将爱满满装载进心里……

实习准备时——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美丽初遇——让我们同在一起

九月二十号,天气晴朗,我们一行九个人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来到了三水实验中学。除了我们两个队长,大部分队员都是在照片以外第一次真正见到这所学校,很快安顿好行李物品,我们便开始在学校以及周边进行我们的“探索之旅”。

六月底,惠州一所中学将我们联系到一起,九个人横跨两个校区五大专业组成了我们的实习队。在最初的日子里,我们很快建立了q群和博客,大家从网络上开始相互熟悉。终于忍不住相见的渴望,经热烈讨论之后,我们队决定在考试周之前组织第一次全队见面会。还记得那天天空一直在下着雨,但是本部三位同学不畏风雨的阻拦,依然在约定的时间赶到了大学城与我们相会。初次见面,我们都带着羞涩,但是很快我们就熟稔了起来,一起聊了关于对实习的期望和准备,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都找到了彼此的共同点,也更拉近了实习队员之间的距离。就在那一天,我们确定了正副队长的人选,也明确了各人的职责,从此,我们的实习队完整了,所有的实习准备工作也正式开始了。

二、惊天巨变——解散或转移的艰难抉择

在期末考后,我终于在七月中旬与对方学校取得联系,但却得到一个惊人的答复,对方表示无法提供我们实习的环境。这无疑就像一个晴天霹雳打下来,震碎了我们的心。天空好像突然罩下一大片的灰霾,我们九个人该怎么办?

三、尘埃落定——前方阳光灿烂

有了共识之后,我们又开始商量要往哪里转移。学校提供了几个备用实习学校供我们选择,可是相对的教学条件都比较差,我们的队员商量之后决定自己找实习学校接纳我们。做出决定后我们就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分头进行联系。时值暑假,许多学校都已经放假,要找到领导并不容易,但是我们的队员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找到了三所学校愿意接纳我们。最终我们选择了三水实中作为我们的落脚点。八月初与九月初我们两个队长两次到实习学校进行踩点,送去了我们队伍的简历以及实习手册(包括队规、实习计划、通讯录和实习建议等),同时与实习学校沟通了相关的实习事宜和住宿安排等问题,并且确定了九月二十号到实习学校报到。一切总算是尘埃落定,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一切的辛苦也都有了价值,我们相信只要努力不放弃,前路总有一片灿烂的阳光在等待我们。

实习进行时——挥洒青春的激情

我很快冷静下来,与指导老师和实习科的老师取得联系,并向他们说明情况。老师说现在我们队面临了两个选择:一是解散,二是整队转移。即使我个人内心极度不愿意让这个刚刚成立的团体就这么夭折了,可是我无法把握其他队员的想法,还是决定必须由大家一起来做选择。于是我很快召集了一次网络会议,讨论我们队的去向问题。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九个人一致坚定认为我们是一个团体,缺一不可,无论情况多么困难我们都绝不解散!。

一、安家落户——在喧嚣中沉淀

在三水本地的同学惠玲的带领下,我们逛了一圈校园,初步认识了这个我们即将生活两个月的地方,青山环绕、绿水依依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倍感亲切。然而生活总是随时随地给我们一些小考验,学校外临高速公路,一到夜晚车声呼啸,吵得人不得安眠,且商业区有着半个小时的路程,无论是买生活用品或者想出去做什么都必须走过一条尘埃遍布的长路,但住宿环境的不顺意并没有让我们气馁,也就如我们来之前所说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抱怨,我们在实中的生活可以说是在喧嚣中沉淀。两个月在实在的生活,我们过得简单而充实,九个人就像真正的家人一样相互照应,相互支持,在彼此的鼓励中一步步前进。即使明白实中只是暂住的居所,我们也尽力将我们的宿舍布置出家的温暖,无论实习的工作有多累,我们还是坚持每天打扫宿舍卫生,保持洁净的居家环境。每到周末,我们的队员就会一起到附近的商业区觅食,好好地犒劳自己一周的辛苦,中秋节之前我们更是买了很多的水果和零食在我们的小家开了一次小小的pfavoanuluswessy,这些都给我们的实习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欢乐,也让单调的生活里有了斑斓的色彩。在离开之前我们的队友都戏称“我们是在实中‘安家落户’了两个月”。

二、拜师学艺——课堂内外的努力

在二十一号那天我们正式认识了自己的指导老师,学校只安排给我们每个科目一位指导老师另加每人一个班主任指导老师。一开始大家都难免有点小失落,怕一个老师带两个实习生会让我们少很多锻炼的机会。我们马上跟学校协商,想争取每人一个指导老师,但是学校也跟我们解释这样的安排也是不得已,由于老师人数的限制,又想安排最好的老师来带我们,所以只能这样安排。在考虑了实际情况之后,我们很快克服了失落的情绪,决定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我们的实习工作做到最好。

在第一周的见习期间,我们的队员几乎是达到了一种“求知若渴”的状态,不放过指导老师的任何一节课,有时间还会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我们在听课过程中遇到自己有问题的部分,甚至是学生的反应等,还会在课后向老师提问,和老师讨论。我们在备战阶段积极充实自己,为真正站在讲台的日子做好准备。由于我们的实习学校正在推行一个“211课堂”活动(20分钟教师精讲 10分钟学生知识构建 10分钟学生精炼),因此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整个实习期间,我们的队员都会在没有课的时候去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甚至跨年级跨科目,学习不同老师对课堂的把握和对知识的展现方式等。

记得高一年级的级长在一次课后的闲聊之中告诉我们:“很多新老师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课件的内容讲完,却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感情。”这句话让我们的队友都有很大的感触,要如何把一节课讲好,真的是需要课内课外的不懈努力。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讲的清的,更多的是需要靠自己的实践和不断地改进。

在我们真正站在讲台之前还有一个八天的国庆长假,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放松的机会,反而一个忙碌的准备阶段。在国庆期间,我们的队友充分利用时间研读教材和教辅资料,学习优秀教案,也尝试着自己备好课写好教案,并在国庆假期的最后两天回到实中进行试讲。

三、指点江山——你是讲台上最亮的星星

国庆回来后我们的队员就陆陆续续开始站上讲台,由于事先做足了准备,以及学生对新老师的新鲜感让我们的课堂都比较顺利,我们的课堂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当然在讲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缺漏,在课后我们的队友也主动找老师评课,积极向老师寻求改进意见,同时还会利用每天课间到班里巡班的时间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查,根据每一次的课堂做针对性的修改,争取在重复课上做得更好。

在实习期间让我们讲了好久的一件趣事就是“突击上课”,最初的一次是因为一个物理老师因为突然要去开会,于是跟我们物理专业的两个实习生说:“今天早上两节课就交给你们两个去上啦。”天哪,当时已经是早上第一节课快下课,而我们要上的课是在第三、第四节,也就是说我们的备课时间不到一个钟头!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不辱使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怕俗气地说:“这都要感谢我们的队友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我们之前的认真准备,还有感谢自己临危不惧的气度!”后来其他科目也相继出现了这种“突击上课”的情况,有时候我们都会戏称我们已经差不多就是一种“突击队”了。

我们除了自己上课,只有一有机会,我们都会去听队友上课,看着讲台上的他(她)越来越成熟的教态,越来越精准的教学语言,这让在后面听课的人都仿佛看到自己一步步成长的样子。我们一路携手走来,一路上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中坚实的步伐。我们时常对队友竖起大拇指,你站在讲台上,你就是最耀眼的星星。

在我们即将离开实中的那天早上,我们的队员们最后一次走进早读的教室时,很多学生都不舍地说:“老师,我好喜欢你上课,什么时候你才会再来给我们上课?”“老师,你毕业后就来实中工作吧,我们好喜欢你。”……这些话是对我们的实习最大的肯定。

四、早出晚归——班主任工作的苦与甜

说起班主任工作,我们的队友最感慨的就是“早出晚归”。每天两个6:55到课室去,看早读、晚自修,晚自修后还要巡完宿舍才回来,基本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后都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还要烦心班级建设和班里学生的个别情况,还要想想明天要做什么工作……日复一日,处理着单调又琐碎的事情,真的只有一个“累”字可以形容。

在国庆前的一周里,高一的新生还未完全学会做广播体操,于是我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在课间操时间到课室播放广播操视频给学生看,并要求他们在课室里学习做广播操。由于场地限制,在做操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而喜欢玩闹的学生也总是乘机和我们的队友开玩笑,甚至要求我们一起做广播操。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就是在这么每天短暂而频繁的会面之中渐渐地拉近。学生也由最初的拘束到渐渐会主动找我们聊天问问题,有什么事情会主动找我们解决。虽然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也时常让我们觉得烦觉得累,但是每次学生见到我们都会甜甜地喊一句“老师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我们积累下来的烦躁通通抹平了。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好遇到两个比赛——广播操比赛和年级篮球赛,这两个比赛是要求班主任必须到场的,一开始大家都觉得累,除了处理班级事务之外还要充当学生的业余教练,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磨砺。对于我们队很多女生来说,一开始要训练学生的广播操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幸好有广州体育学院实习生在体育课上教学生动作,于是我们都从视频上自学,然后每天课间操时间在训练场上抓紧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要求他们要规范整齐,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等,到最后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你看我们班的学生做的多好”,自豪的感觉一天天膨胀。篮球赛的激烈亦时常牵动我们的心,赛场上的兴奋经常是我们回到宿舍后的话题,今天你们班又怎么了,我们班谁谁谁打得多好,投了几个三分球等等。我们整天把学生的话题挂在嘴边,甚至有时候会为了谁带的班级的学生比较厉害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让在一旁看的队友笑趴了,当然这种问题始终都争不出结论来的,所以到最后就会看到我们的队友笑成一团。这样的争论没几天就会发生一次,但是我们的队友不但没有因为这些争论而伤了感情,反而越来越亲密,因为我们知道大家都是为了自己学生而自豪。也因为有了这样的争论,所以我们才会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更用心,希望可以做得更好。

当然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我们收获了学生的友谊。比起真正的班主任,我们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心灵上都要跟学生更接近一点,因此学生对待我们的方式也更像是一个朋友,聊的话题也不局限于学业和生活,有些学生还会主动跟我们聊一些情感上的问题。学生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当初所经历过的,只是现在我们的角色从学生转换为老师,我们队友经常交流这方面的信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以朋友的方式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看着学生若有所得的表情,我们就会感觉无比开心。跟学生相处久了,感觉自己也好像回到高中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也会跟学生聊一些以前的趣事,把学生逗乐了,甚至班会课上很多学生都会主动要求我们讲讲高中生活是怎么度过的。年龄的差距就这样一天天的消失,有些学生还会私底下叫我们“哥哥姐姐”,让人一想起心里就是一个甜。

做老师免不了要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我们发现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里可以看到很多问题,学生学的好不好,学生的情绪状态等都能从中看出端倪。

让背影留在地平线外,把爱洒满人间。我们的实习就这么悄然结束了,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在实中实习的日子,记住实中可爱的学生们。所有的苦涩都会随风飘逝,留在心头的将会是甜蜜美好的记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抄作业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个人曾试过整个班级的作业改下来就三个版本。一开始我们队这种状况都感觉比较生气,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其实可以理解,学生就是因为不懂才会抄,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从教学上下手。我们都会利用晚自修到班里去帮学生解决一些问题,辅导学生做作业等,可能短期效果并不一定非常明显,但是我们的队员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教会学生在学习上要动脑思考。

在改考试卷的时候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学生过于天马行空的答案而哭笑不得。学生的思想很活跃,有时候给的答案真的是让你觉得不知道该赞叹还是该生气,只能安慰自己,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

语文组的同学负责国庆征文比赛的评比工作,在国庆后的那段时间,我们的其他队友也经常一有机会就到我们的办公室去看学生的作文,从中发现很多学生当时的思想、感受等,有时候也会发现学生一些很搞笑的小秘密,我们都会拿出来分析学生的想法和状态等等。偶尔我们也会将这当初是一种消遣的娱乐,当然,发现了问题我们都会及时想办法去解决。学生在知道我们发现了他们的小秘密时的惊讶表情每每让我们感到好笑,他们真是太可爱了!

离别到来时——把爱洒满人间

一、离情依依——把握拥有的一分一秒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我们们离开的时间一天一天逼近了,我们的心态也渐渐改变,不舍的感情日渐浓烈。十一月份开始,我们的队友就开始数着离开的日子,一天天感叹时间要是过得再慢点就好了。我们总感觉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没有跟学生说,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塞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上完课也总是舍不得离开教室,就想利用这一点点时间能多帮学生解决点问题。离别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做的只能是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二、挥手离别——轻轻的我们走了

十二号的晚上,我们的队友都到各自的班上与学生告别,回来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是眼眶泛红。离别的话还未出口,就已经让不舍之情溢满心头。

我们选择上课时间离开,一方面是不想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一方面也是害怕自己会舍不得走。在走之前我们每个人为自己所带的班级准备了一份礼物,有的是书有的是笔记本,但是无论如何,里面都留下了我们对学生的祝福和期望,还有说不出口的满满的爱。

五、以小见大——从作业和试卷窥视学生的进行态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