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1、集合

2、函数

3、基本初等函数

4、立体几何初步

5、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6、基本初等函数

7、平面向量

8、三角恒等变换

9、解三角形

10、数列

11、不等式

1集合

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如(1)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2)全体英文大写字母

集合的分类: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

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

差:以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

注: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

注:空集属于任何集合,但它不属于任何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

集合的性质:

确定性: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没有确定性就不能成为集合,例如“个子高的同学”“很小的数”都不能构成集合。

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不能写成{1,1,2},应写成{1,2}。

无序性:{a,b,c}{c,b,a}是同一个集合

集合有以下性质:若a包含于b,则a∩b=a,a∪b=b

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级做r

集合的运算:

1、交换律

a∩b=b∩a

a∪b=b∪a

2、结合律

(a∩b)∩c=a∩(b∩c)

(a∪b)∪c=a∪(b∪c)

3、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例题

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且a∩b={-3},求实数a的值、

∵q95;a∩b={-3}

∴q95;-3∈b.

①若a-3=-3,则a=0,则a={0,1,-3},b

查看更多>>>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教师已经熟悉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七年级数学教师如何制定下册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教学内容

本期教科书中的所有章节: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第十章:轴对称。

二、奋斗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三、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四、教学进度

第六章第一周

查看更多>>>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正确运用。

不等式基本性质3。

本章关键:彻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号(“≠”、“”)表示的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无限多个数值,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由几个(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

(8)利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它的解,明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未知数的值,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一次方程组的两种基本解法,能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3、根据给出的应用问题,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三元一次方程组,从而求出问题的解,并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查结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加减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本章的难点是:

1、会用适当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正确地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次方程组。

本章重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特别是对幂的运算及乘法公式的应用要达到熟练程度。

本章难点是:对乘法公式结构特征和公式中字母意义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灵活应用。

1、幂的运算性质,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2、单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3、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4、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5、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义。通过式的变形,深入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

1、认识事物的几种方法:观察与实验归纳与类比猜想与证明生活中的说理数学中的说理;

2、定义、命题、公理、定理;

3、简单几何图形中的推理;

4、余角、补交、对顶角;

5、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一个公理两个定理。

公理:两直线

查看更多>>>

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悲凉的沙漠也化成了美丽的风景。

只有极为偶然的机会,看到几本《儿童画报》,让我的梦不至于枯萎。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季风的熔炉,卷碎一切痛苦,每当情感再次荒芜,我一遍又一遍地将往事反刍,咀嚼你的呵护,品味我的冷漠与残酷,这一回我的确深深地对不住。拨开生命的衣裳,双手捧着真诚献给你,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女孩,对不起》)

队长下田头,腿上卷裤头;村长下田头,手里有烟头;乡长下田头,秘书跟后头;县长下田头,抢镜头。(讲究词语的音韵和谐美)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1、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展望往事……2、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课件展示: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干活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局部。)

(学生思考)

(课件展示:乡村是一种古老的存在,蓑衣和草鞋是乡村里特有的文字,古朴而且韵味深远。当三月的细雨唤醒早春的大地,蓑衣和草鞋便装点出了一份温馨的古朴,在细微处显出农家特有的诗意。)

1、我是一把沉寂的琴,正被你的青春和圣洁的思念,优美地举起。(吴晓《给奏琴的少女》)2、我是曾装饰过你一夏季的罗衫,/如今柔柔地折叠着,/和着幽怨。/襟上留着你嬉游时双桨打起的荷香/袖间是你欢乐时的眼泪,/慵困时的口脂,/还有一支月下锦葵花的影子,/是你在合眼时偷偷映到胸前的。〕

谬误总爱偷穿真理华丽高雅的衣裳,卖弄纯洁卖弄博学,所以情感会禁不起诱惑,近谬误而疏真理。

a、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意味着冬天就要来到。b、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会场乱哄哄的,可余静一来,很快就安静下来。

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皱了的绸子,给余静的手一抹,现在又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

这帮官们,眼睛处处盯着钱,言行不一致,尽干祸国殃民的事。

这帮官们,黑眼珠子只盯着白银子,句句话忠心爱国,样样事祸国

查看更多>>>

新的学期又到了,在这关键的时期里,我要认真,仔细地规划每一分钟。认真投入到学习中。曾经有一位老师对我说,态度决定一切,要以良好的态度去面对学习。挑战自己,相信自己,我个人认为,人一生的时间的有限的,时间不等人,我不会放过从我身边中的每一份时间,挣取把握好身边的每分每秒。

环顾学习生涯,我觉得最薄弱的科目是语文,化学。强项是数学和物理。每次月考都有化学,语文拉分,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我应该加强。我觉得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在掌握的基础上,做专项训练,按层次补缺和提高。我还需要建立一本错题集,将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和尚未弄懂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逐一解决,形成巩固。在复习中应该提倡务实精神,也应该重视规范化和格式化,要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因为任何一次不规范的答题都有可能造成失分。

1、因为我最薄弱的一项科目是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作文干巴巴的,不生动。

空闲时间多看课外书,每天记1~2条好词佳句,按老师的指导进行写作练习。争取每次作文练习都在95分以上。

2、提前老师的讲解做考纲和全品的题目,前天晚上认真预习。多做深,精的题目,拓展思维。

3、每天坚持朗读外语作品,养成良好的语感。认真识记考纲后面的单词,严格避免中考因单词而失分。认真复习和预习全品的考点聚焦和附录,要求重点掌握语法,句型。注意活学活用。

4、循环复习和背诵常用原子质量表,元素化合价,酸、碱、盐溶解表,严格避免因为忘记它们而在中考中失分。认真识记和归纳老师给出的化学方程式,要求活学活用,知道反应条件,反应结果。

5、认真识记物理公式,物质常量,电学和光学是物理里我最薄弱的环节,我要跟随老师的总复习,认真,仔细的巩固电学和光学知识。根据考纲认真复习各点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做笔记。

6、根据考纲认真复习历史知识点,在未来的2个多月里循环复习,加强记忆,认真记忆老师归纳的口诀,表格,利用它们能很好的记忆知识点,关注今年发生的时事,联系时事与中学历史的联系。

7、根据考纲与全品上面的题目和知识点循环复习,背诵。不能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认真参考其他地市的中考题目。

以上的学习计划要认真实施,成功在于行动,过一段时间要仔细分析检查现状,与制定的计划。

查看更多>>>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十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20xx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20xx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20xx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20xx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xx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

查看更多>>>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知识点】: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查看更多>>>

这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二)》知识点归纳》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 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

【知识点】: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 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

【知识点】:

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 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

【知识点】:

1、正确计

查看更多>>>

这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知识点

学习总结(1):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由整理]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诗文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

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开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查看更多>>>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的教案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英语知识点 初三英语上册知识点 初二英语上册知识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 初一数学教案人教版上册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英语知识点 高一必修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三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 离骚知识点 中考知识点
展开更多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栏目为大家提供丰富的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2024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