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个《条例》的几点体会(思想汇报)

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书写思想汇报,写好思想汇报是我们对待学习认真的具体呈现。你知道怎么撰写一篇优秀的思想汇报吗?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学习两个《条例》的几点体会(思想汇报),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中国,共产党是拥有6600万党员的唯一合法执政党。执政55年来,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如何发展党内**,加强党内监督;如何加强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摆在全党面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在这个时候,两个《条例》的及时颁布实施,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条例中不乏创新之处,充分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的实践,其共同的主线就是维护党内团结和统一,但两个《条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了惩治与防范并举,自觉性与强制性统一,关爱与制约结合的特色。下面就两个条例谈谈我个人学习后的认识。

从初次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来看,条例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监督内容、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防范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每一个党员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新的内容

一、党内监督,实质在于监督权力,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而在党内,主要的党政负责人的权力集中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党内的“一把手”,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抓好监督,严以律己,也要从严管好配偶、子女,加强对亲友的教育,从严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确保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不出问题。为将监督落实到位,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等,内部措施有**生活会、述职述廉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等,避免了条例的空洞性和执行难的问题。

二、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要落实监督,首要工作就是把制度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条例第三章用10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10种监督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里的大胆创新就是指首次将舆论监督写入了条例,条例同时还就如何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作出了相应规定。这些表明了我们党在强调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并主动接受党外监督。表明了我们党对这种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层面。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腐败,而且必将对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条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条例充分吸收近年来各地的许多成功经验和作法,不再停留在原则的规定,而是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条例在执行中不应该出现的各种弹性。例如如何召开党内**生活会、各种重大决策如何制订、上下级之间和平级之间如何进行权利和权力的监督等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本着“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与以往相比,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的条例经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更加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准确。明确指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纪律作为处在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之间的一种规范,应当起到拾漏补缺,弥补法律和道德之间空当的作用。在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不明的”、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的国家法律的规定,并具体明确了违反党纪后接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针对社会反响严重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服务、重婚、包养情妇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强调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理要定性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出发,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于扩大党内**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

FwR816.COM小编推荐

党员思想汇报:对“两个必然”的认识


这篇《党员思想汇报:对“两个必然”的认识》,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在第三次预备党员培训课上,政治学研究院黄红发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对《***宣言》‘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黄教授首先回顾了《宣言》的基本内容,然后对“两个必然”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通过黄教授的讲解,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应该看到,二战后,资本主义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继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相当的生命力;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它们在社会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的制约。特别是它们吸收并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见到的。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使其固有的基本矛盾消失。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所有制关系方面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未来社会的“新因素”也在不可遏制地成长着,然而,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资料私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二是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以来诞生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同马克思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相去甚远,无一例外的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这些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胎胞里“成熟”地出现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划分社会形态时所始料不及的。正因为如此,***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中国必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并由此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就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因此,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长期共存性。从而,科学地把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它们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有益经验,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超过并战胜资本主义。

思想汇报:努力做到“两个转变”


这篇关于思想汇报:努力做到“两个转变”,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汇报:努力做到“两个转变”

敬爱的党组织: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但此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复杂在即惭愧又荣幸。惭愧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大四我才开始上党课,身边有些同学很早就接受了这种培训。荣幸的是终于有了这次学习党课的机会,感谢党给予了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自豪,也很感激和激动。记得一位老师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我向来很信奉这位老师的这句话。因为与我心目中一直以来认为的死板说教、枯燥无聊的党课相比,现在真正上了,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地幼稚可笑。于是我才真正对于党课学习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上课方式方法上,让我对党课培训班多了更多的喜爱之情。在党诸多讲授中,我不仅从理论上领略到中国*的魅力,而且在活生生的故事以及老师们的旁征博引中触及到党的风采,原来理论的党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和乏味了。

这两节课下来,我都被老师们的精彩讲演所吸引,全神贯注地倾听,并作了详细的笔录。在课后,我还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自己关于郎老师讲演的感想和体会。我想这期党课培训,对于我而言,将会是收获比较大的。

再从党课的内容上来说,因为党课的内容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的有关入党动机、党的发展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理论讲演为主,多的是老师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等与我国社会建设及我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联的生动演讲。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节课老师提到了我们作为一个党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他提到了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细节,让我很受感动。讲到有些同学在学校因为失恋就作出对自己身心造成伤害的事情来,这对于父母来说真的是很心痛。

于是我联想到前不久的武汉市一位高中生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而在江汉一桥跳江一事。不禁感叹,我们有时候是为父母想得太少了,在自己郁闷找不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就选择极端行为,这对于人在中年的父母将会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可以毫不过分地说,他们这一辈子辛辛苦苦的奋斗就这样付之一炬了,他们也许会再没有生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了。

还有就是党课的形式,心理学院学生进行的课前展示对我记忆犹新,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除了激动和兴奋,我想收获更大的则是和同学的心灵的交流。

听了这开始的两节课,使我对原来对党课的印象完全改变了,也使我对今后的课程有了一定的憧憬。所以我决心按党章的规定严苛要求自己,努力在党课的学习过程中,做到“两个转变”:

一是角色的转变。从普通同学向入党积极分子身份的转变,高标准,严要求自己,高度重视党课的培训学习。每一次的培训或者活动我都积极准时参加,不迟到或者早退,并且作详细而认真的听课笔录,并在课余时间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自己对于党课学习的心得体。

二是思想的转变。大部分同学包括自己,对党的认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的感性认识上,我想通过这次党课的培训与学习,我们能够对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升华到理性的认识上来,从而对于党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和生动。我很喜欢这次党课培训的方式和各种活动,谢谢学校党委给予我们的这次生动而有意义的培训。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培训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并争取早日加入党的大家庭。

汇报人:YJBYS

9月党员思想汇报范文:对“两个必然”的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在第三次预备党员培训课上,政治学研究院黄红发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对《***宣言》‘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黄教授首先回顾了《宣言》的基本内容,然后对“两个必然”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通过黄教授的讲解,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应该看到,二战后,资本主义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继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相当的生命力;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它们在社会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的制约。特别是它们吸收并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见到的。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使其固有的基本矛盾消失。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所有制关系方面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未来社会的“新因素”也在不可遏制地成长着,然而,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资料私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二是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以来诞生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同马克思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相去甚远,无一例外的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这些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胎胞里“成熟”地出现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划分社会形态时所始料不及的。正因为如此,***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中国必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并由此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就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因此,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长期共存性。从而,科学地把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它们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有益经验,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超过并战胜资本主义。

汇报人:小编

2012年9月14日

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两个必然再认识


小编思想汇报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两个必然再认识》,请大家参考。
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在第三次预备党员培训课上,政治学研究院黄红发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对《宣言》‘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黄教授首先回顾了《宣言》的基本内容,然后对“两个必然”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通过黄教授的讲解,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应该看到,二战后,资本主义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继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相当的生命力;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它们在社会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的制约。

特别是它们吸收并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见到的。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使其固有的基本矛盾消失。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所有制关系方面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未来社会的“新因素”也在不可遏制地成长着,然而,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资料私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二是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以来诞生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同马克思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相去甚远,无一例外的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这些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胎胞里“成熟”地出现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划分社会形态时所始料不及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社会主义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中国必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并由此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就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因此,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长期共存性。从而,科学地把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它们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有益经验,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超过并战胜资本主义。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