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或许"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


伸开的五指没有拳头厉害,松散的关系没有集体有力。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要指导学生创建班集体,要协调任课老师形成教师集体,更要团结家长组成班级家长集体。班主任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目标一致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

主要有以下几种联系方式:

1.家访。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了解,仅看静态的学生档案是不够的,学生的反映虽然是动态的,但反映有时失真,为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旨在与家长互换情况、沟通情感,争取实现协同教育。

2.电访。对班级学生出现的一些偶发性事件,运用手机、电话等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校同步关注孩子的一切情况。

3.家长会。这是广泛联系家长解决普遍性问题,吸引家长参加教育的重要方式,可定期召开,使家长访校活动制度化;(班主任 )也可随时召开。一般由班主任发起并组织。家长会前应有充分准备,力求目的明确、选材恰当,会议内容应事先通知家长。切忌家长会开成纯粹的表扬会或批评会。

4.书面联系,如家校联系卡、家长通知书等,使老师与家长经常互通情况,有利于相互配合教育学生。

5.网络班级。三人行是中国第一个以老师、学生、家长的交流为基础的大型交互式网站,旨在促进家校沟通。班主任可创建自己的网络班级,实现即时信息发布与共享,家长实时参加家校互动的活动。三人行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通过多方面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靠拢接近,从而产生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班主任的几种“生存方式”


班主任的几种生存方式


一、双赢。教育学生时,不要用冷冰冰的制度来压学生,否则,学生会很反感。不管是歪理还是正理前提是必须从爱护学生出发,都要从对学生有何益处的角度讲,多一些关怀。当然,用硬性规定来提醒学生甚至惩罚也必须有,但一定是带着对学生的爱和关心出发的,必须讲究方法和说话技巧。

二、班主任该做的是观察打听分析指派相关的班干部或自己出发解决问题继续观察后续效果。当然,班主任最经常做的应该是观察。俗话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言权,观察、仔细了解之后,对症下药,或想办法解决问题,或批评、或鼓励,都有了依据,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也就更有针对性。

三、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班主任最忌讳的就是做开山勇士。这么一来,班主任一个人的光芒就把所有人的光彩都盖住了,班里的学生会很不爽的。(班主任 )同样,如果你在任课老师的课堂上把违纪学生揪走,则该科老师也肯定会觉得丢了面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学生了解情况,弄清不良情况背后的原因,然后和班干部、部分学生一起商量措施,交付班干部去执行,然后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并全程关注和监督事情的解决过程。然后交付班干部去执行。

B,看到其他老师课堂上的问题,交代课代表向老师反映,由老师先想办法处理。一句话,把别人背上的猴子扔回去,全盘接管那简直就是犯罪。

四,做事抓重点。比如近期:周三、周五、周日晚自习前特别混乱的问题,每晚6:00-7:30之间有小声讨论的问题,应该重点抓。

班主任工作艺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艺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一、以诚相待,和家长以心换心。

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讲求艺术,巧妙应对不同类型家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班主任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班主任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批家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班主任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班主任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打一顿,既没使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也可能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使孩子对班主任极为反感,感到老师很可怕,很可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班主任工作 )父母不知道在打骂孩子的同时,他们也犯下了新的错误,与其惩罚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要使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老师来家访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决不夸大问题,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使家长明白,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一定要加强,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相反的,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些家长来学校和我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

三、要善于与学生家长交朋友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对孩子们关心,去细心地呵护每一位孩子,并把这些工作中孩子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家长一起快乐地分享,我们就会与家长做朋友,家长也就会和每一位老师亲近乎。一旦老师与家长成了朋友,家长就会成为我们老师们的朋友,成为我们的左右臂,那我们的工作就会更轻松,更顺利。

四、要充分利用家访的机会,寻找机会从各个方面宣传学校的教学亮点,吸纳更多的优秀学生到优质的学校读书,为学校招生服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最终赢得家长对我们班级工作的认同,对学校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家长无忧的办学目标的广为宣传,那我们的学校将越来越兴旺。各位同仁,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秘诀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秘诀


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其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此就不多说了。因为他已然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通讯联络方式快捷、直接的今天,真的是随时随地好沟通了。但不管方式怎么变,我们沟通的内容、交流的焦点、预期的目标等依然没多大改变,真正改变的是我们面对的家长。首先是家长已有先前的班主任先入为主,有一定的交流经验作为参照;其次班主任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无所知,一切从零开始。

一、用真诚善待家长,做家长的朋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家长与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正是因着同一个目标培养孩子成才而走在一起的,因此,可以说我们是真正的同志。在与家长接触时,我们要尊重家长,善待家长,见面时的微笑,电话里的轻声细语都能给家长一个感觉:我们孩子的老师挺好的。在批评孩子的事上更不能把对孩子的批评转变为对家长的不满,相反应该委婉地让家长明确孩子存在的不足并积极争取与家长形成合力,为孩子的事齐心协力。这样在不经意间,拉近教师和家长间的距离。反之,就容易使家长产生距离感,对你敬而远之,导致他对你的不认同。

二、用细节取信家长,做家长尊敬的人

家长把孩子放在了你的班上就等于是把孩子的一切交给了你,他所有的对孩子的期待、理想可以说是寄托在了你的身上。这样说真的不夸张。因为对你而言,一个孩子只是几十分之一,而对家长来说是百分之一百,这我们早就知道了。(班主任 )一般家长对学校老师都有一种近乎天然的信任,总与你保持一种敬意,但作为班主任仅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真正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种种进步、成长、快乐,包括他的健康、安全都方面来让家长相信你、承认你,继而尊敬你。因为这些才是家长真正要求的,也是作为班主任应该给予的。而要以此来取得家长的充分信任,还是得抓住一定的契机。

三、用专长指导家长,当好家长的参谋。

家长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然而更多的家长是关心但不知如何着手。一谈起学习家长往往会惭愧地说这些内容我们不太懂也不会教他,或者会骄傲地说这段时间一直在让他做这方面的课外练习,于是对孩子学习上不够优秀表示出或无能为力或大失所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完全使出自身优势,利用自己对孩子的了解、观察,及掌握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为家长出谋划策,那无异于是家长的及时雨,是真正对家长、对孩子的帮助。

还是相信那句话只要心是近的,路就不会太远。用心,你会创造出一份美好的境界;用心,你会收获一份真挚的情意。

班主任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


班主任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


在我们班主任的现实工作中,经常要与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有时在沟通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请老师们不要急,这有一篇文章,愿与您共同分享。

班主任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这种交往,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积极主动地与家长的联系,以利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的方法。班主任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班主任应当了解,要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沟通机会,并且都愿意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同时,沟通的参与者都被沟通活动所吸引,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充分准备是实现良好沟通效果的必要程序。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事先约定,我们称之为正式沟通;二是不期而遇式的非正式沟通。如果是前者,班主任就要对所谈话题进行精心考虑,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计划。(班主任 )如果是后者,班主任就要善于临阵磨枪,将孩子在校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向家长反映,并提出希望沟通的目的与计划。

(1)沟通前先将沟通的目的、内容及有关概念搞清楚,并将沟通内容对沟通对象的影响弄明白。

(2)计划沟通内容时应尽量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既可获得更深入的看法,也易于获得积极的支持。

(3)应充分考虑沟通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沟通对象的性格及过去沟通的情况,以便做到是什么山,就唱什么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沟通效果。

(4)班主任要会控制沟通的节奏,主题应明确,不要离题太远。

(5)注意获得有效的资料与信息,并注意提供必要的答复。沟通后要设法与科任教师交流,让科任教师了解沟通的内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6)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发指示、命令、演讲、报告、座谈、个人谈话等沟通方式,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7)沟通时不仅要着眼于现在,也要着眼于未来。沟通固然是为了工作得以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实现预期的目标,促进学生及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绝大多数都是不期而遇的非正式沟通。因此,班主任平时对每位学生都应心中有数,同时要熟练运用各种沟通策略与方法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副班主任工作心得:家长会,架起家校联系的桥


当老师一年,已经经历过数次家长会,虽然没有了初次以教师身份面对家长的羞涩,由紧张、恐惧、不安渐渐地希望与家长沟通来更好的了解我的学生们。
作为副班主任,没有班主任的忙碌和责任,急切的想帮上一点忙,可是顾老师总是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连连说“没事,没事”,末了让我把2班活动的照片和视频传给他好与家长联系,虽然因为帮不上忙而感到羞愧但也作为2班的一份子欣然接受这份简单的任务。
从下午1点半-4点半,3个小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看着一张张殷切的焦急的充满期待的脸,虽然讲得口干舌燥依然心情激动。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虽然为人父母了却如学生样的拿着期中卷子,这般认真的态度不禁让我感动。
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叛逆期,很多家长反映周末回家会把房门一关,装出“闲人勿扰”的架势,很少会与父母沟通交流,而我们老师呢,也只能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或是寝室生活的片刻瞬间,也很想了解在学校以外的情况。而家长会给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彼此了解学生孩子的机会,有效地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通过家长会,也获得了三个方面的信息:有些学生很想学好英语却力不从心,他们的父母告诉我期中考后很苦恼,为什么努力提高,可是成绩却毫无起色,其实有些学生不善言辞,难以表达自己的烦恼,像这样的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目标,可是急于求成,光有决心却在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这样的信息给了我一些思路,主动地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很有必要;当然,在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也能收获令人欣慰欣喜的消息。如:学生很喜欢上cathy老师的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生动又实际的学习材料,具有亲和力,而且英语流利得像外国人等等;最高兴地莫过于家长兴奋的告诉我孩子因为喜欢上我的课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兴奋,这样的感激,给我的内心注入了一股暖流,自己的辛苦付出大概就为了这么一刻吧,受学生喜爱,令家长满意。有一幕,让我记忆深刻,有一位焦急的家长翻阅学生的听写本,却发现自己儿子的听写本找不到踪影。其实我对这个学生也很担心,三番几次的苦口婆心收效胜微。经了解,这名学生在家里也是随便应付家长,英语学习主动性及其缺乏,周末从来不背课文,不记单词,这样的学习态度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危害性的。我把英语作业情况、弹性作业等跟她说了一下,当天晚上家长就发短信给我,儿子的英语学习态度非常失望,自己已经在督促他做作业和复习背诵了,并希望我不要放弃他。我也希望通过家长配合老师,这名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够进步,英语成绩有所提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