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有感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有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读《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有感

1.关于未来教室和未来教师。

在新技术推动下的未来世界,名师不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体的教室存在与否也成为一个未知数。和传统教师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的角色相比,未来教师更倾向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不再仅仅占有知识,而是借助先进的技术,通过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适时向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知识的传递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改之前的单向流动为双向互动,教学活动逐渐成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服务。

2.教师转型势在必行。

教师的转型更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回归。如今,要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对知识的创新和探索的基本职能,标准化、快速化的教育理念显然是不可行的,需要回归农业时代所追求的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培养,这也更能体现我们所倡导的教育公平。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说是教育理念的回归,但同农业时代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或者未来的智业时代,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作为基础,有新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教师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教师恰恰可以真正回归主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个性化培养,实现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梦想,总之,身处教育变革中,面对着数字时代原住民,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教师都必须转型。如果不转型,必将被这场教育革命所淘汰。

3.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教育变革的主力军们具体要怎么做?如何从知识的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型呢?

在有识之士看来,首先是观念的转型。与其被动地等待被学生挑战、被新教育革命淘汰,不如主动变革。

其次,从每天做起,从每堂课做起,逐渐减少知识的灌输,增加教学活动的安排,一点点地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传统教师把学生管得太紧、太严,转型路上,教师要敢于对学生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放手不等同放养,要善于安排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有需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也就是说教师从台前退居到幕后之后,要在严抓与放手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再次,技术要先行。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再把它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很好地整合,可以设计出很好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可以说新技术是教师转型的引爆点。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解放军烈士传》有感


《解放军烈士传》,是我读过书中感触最深、最难忘却的书。
书中讲的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那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二百六十多位英雄的事迹。其中,徐成章、罗纳川、邱训民 等烈士的事迹最为感人。被誉为红军虎将的邱训民烈士和神勇志士徐成章烈士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为了不当敌人的俘虏,拉响了手榴弹,冲向敌 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罗纳川烈士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的酷刑坚贞不屈,严守我党的秘密,最后英勇就义的。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烈士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过去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解放、世界的和平义无反顾地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离别父母妻儿奔赴革命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写下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赞歌!
回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泰山苍茫,江水泱泱。烈士之风,万古长存。烈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爱国家、爱民族,为中华崛起好好学习、发奋图强!

读《我的老师是怪物》有感700字:读《我的老师是怪物》有感


我的老师是怪物!当你看到这个题目后一定会很惊讶吧?为什么这个老师是怪物呢?接下来,请听我慢慢道来。

这个怪物老师叫米奇,和米老鼠一样,很有趣的名字吧!米奇老师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到我们班的。那天早晨,当胖冬瓜校长领着走起路来像杨柳扶风似的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发出了一片惊艳的呼声:哇塞!

待校长走后,怪物老师开始自我介绍了: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米奇!说完,捣蛋鬼左大龙大声叫道:米老鼠耶!全班同学顿时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可米奇老师没生气,竟然点点头说:嘿嘿,我就是米奇,我就是米老鼠!她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看见她那俏丽的脸不知为什么发生了变形,转眼之间就变成卡通片里米老鼠的脸。米老师是魔术师耶!同学们惊呼。

米老师的脸庞一下子又恢复了原样,她摇摇头说:我不是魔术师。接着她的头竟然向后转了一百八十度,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脸都变得煞白,有的同学甚至发出了毛骨悚然的尖叫。我不是魔术师,我是一个怪物,我是怪物老师!米奇老师又把脸转了回来,恢复了正常。她说话的声音冷极了,全班顿时鸦雀无声,我们都有一种置身冰窟之感,就连平时威威风风的左大龙,这时也像木雕一样惊住了,脸上写满了惊恐。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么漂亮的女老师竟然会有像恐怖片里怪物一样的举动!不过,跟怪物老师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已见怪不怪了。

之后米老师还带我们去了太阳上!不过,我们是穿着泡泡衣上去的。

和米老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结束了。因为校长反感米老师的教学方法,把米老师解雇了。

米老师是在下雨天走的。校长守着教室,不让我们送米老师。米老师提着箱子,在操场上朝我们微微笑了一下。这笑里有许多的不舍、无奈。我们眼眶湿润了。如果以后米老师还来带我们的话,我宁愿天天考试!

看完这篇文章,你们的疑问解开了吧?这个怪物老师是好的怪物,不是坏的怪物,并且她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可校长最后还是把她解雇了。我希望我也有这么一个老师呀!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暑假有幸读到《教育的智慧》这本书,收获真是不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教育的智慧》就如同一盏明灯,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特别是书中有一些精典的语句,影响着我: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林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母鸡为爱护小鸡而奋起,狗为护幼崽而狂吠,这些都是一种本能的反应;父爱和母爱虽然比动物对幼崽之爱要丰富和广阔得多,但就其本质来看,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本能性行为。然而对学生之师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是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是一种促使学生成才的真情。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是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长期地坚持这种性质和功能的师爱,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就必定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是我们作教师必须坚持的一种信念。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好学生。那他就很可能慢慢放弃对班上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武断定论:我把你一碗清水看到底你好不了啦。因为这种判断是与教育效能感相悖的。因此,我们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并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以感染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

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应该从培养思维品质入手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重点必须放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这些内容给了我很多启示,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常常说,教育需要智慧。何谓智慧如果说教育的智慧之源来自于可教的信念,那么,教师智慧的表现则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鲁迅先生因为藤野先生公正无私的精神和崇高宽广的胸怀而对先生非常敬仰。鲁迅每每念及总有说不尽的感激。只有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不息的学习热情,教育者的指挥之源才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师才是完美无缺的。

智慧的特征是什么智慧的特征是喜悦,欢乐,幸福。充满智慧的人总是快乐和幸福的。喜悦是智慧之花,幸福是智慧之果。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幸福,享受智慧就是享受幸福。智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幸福生活,这主要表现在对知识教育和知识化生存的超越上。

教育的智慧实际上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又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境界。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精进才能领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了达到灵魂工程师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一定都是智者了么?我看不见得,至少我觉得自己就不是一个智者,只是一个比学生多半桶水的学习者。在我看来,智慧人人都有,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决定的。

教育制度的改革对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曾不断的探索、深思,但是闭门搞研究终究是不会有所突破的。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一书中的这些精典话语总在我脑海中回荡,我也想把这些话读给我的朋友们。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