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

根据工作的需求,是时候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做一个统一谋划了。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模板,每天按这模板来写工作计划。有没有撰写出一篇合格工作计划的指导要点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提高全县工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华容向工业强县的跨越。二、发展目标
大力提升纺织、蔬菜食品、矿产建材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果蔬汁、洋酒饮料、新型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通过扩规、提质、创新等手段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我县工业新的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具体发展目标是:
---工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24%,到20xx年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平均递增25,到20xx年达到60亿元,在三次产业中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利税总额1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5,到20xx年达到150亿元以上;
---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0家,创省级著名品牌20个,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额完成5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是要做强纺织产业。对现有的纺织企业要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繁荣产品品种,争创驰名品牌。同时,大力引进彩色棉新品种,不断吸收外来资本投入,逐步将纺纱规模扩大到30万锭以上;整合现有的坯巾织造企业并新建8-10家,发展坯巾联合生产,使生产规模达到织机1800台(套),年产坯巾2万吨;新上1至2个印花染整或电脑绣花项目,不断扩大印花、绣花和染整生产能力,年印、染、绣巾被达到2万吨;大力发展床上用品、服装等下游产品,新建2-3家成品衣加工企业,年生产成衣达到150万件;力争用5年的时间,纺织产业实现新增产值20亿元,安置就业2万人以上。形成完整的纺纱、织造、染整体系,拉长产业链,把我县建成国家缝纫线纺织产业基地,湖南纺织第一县。
二是要做大蔬菜食品产业。蔬菜加工要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以田丰蔬菜、雄风食品、升华食品、插旗芥菜工业园等企业为龙头不断发展壮大。扶持发展净菜等精、深加工生产,着力攻克无公害莲藕、莲米、菱角米等水生蔬菜和蕨菜、雷蒿等野生蔬菜的加工、保鲜技术难关,打造10个以上蔬菜加工品牌,达到年加工蔬菜120万吨生产规模,加工转化率达到90%以上。不断提高淡水鱼等水产品的加工综合利用率,以华凯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并不断改进产品包装,抢占市场份额,争创特色品牌。发展蔬菜汁、水果汁、大米、油脂、茶叶、蛋类、禽类、珍珠等新兴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以洞庭精米厂、黄山头米厂、华泰米业等企业为龙头壮大米业加工和产品的深度开发;以东盛油脂、幸福油脂、塔市油脂、注滋口油脂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油脂加工业,提高下脚料综合利用率,食用植物油年生产量达到5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加速珍珠护肤品、保健品等珍珠系列产品的开发;打破乡镇界限,优化茶叶资源,组建大型茶叶加工联合集团并不断提高茶产品质量;新建3至4个蛋类、禽类加工项目。酒业要在啤酒、白酒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兴华啤酒要扩大pET纯生鲜啤新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建2条易拉罐生产线,使年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在3亿元以上;状元酒厂等白酒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改投入,实行规模生产,白酒年生产量要达到万吨规模,产值过亿元;开发低度洋酒、果露酒等新产品,低度洋酒、果露酒年生产量达到1万吨规模,产值在5亿元以上。加大矿泉水、豆奶、牛奶等食品饮料的开发扶持力度,以南山矿泉水、丽峰饮料等企业为主加速发展,使矿泉水生产量达到500万桶,奶饮料达到5万吨规模。发展一批具有潜力的,能带动基地发展的大规模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积聚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实现农工对接,以工哺农。到20xx年,形成产值过10亿元,就业人员在7000人以上的酒业和食品饮料生产区,并带动包装、印刷等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着力把酒业及食品饮料业培育成我县工业新的支柱产业。
三是要做优矿产建材业。对花岗石、高岭土等资源开采型企业本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要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关停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小塘口,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重点开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品成材率。同兴石材、恒兴石材、华建石材、华顺板材等石材加工企业要在巩固提高普通板材、墓碑石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异形板材、精雕工艺品、文

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第2页

化装饰品等高档产品,提高附加值。同兴石材、华建石材还要不断扩大企业外向度,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到20xx年,花岗石年开采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高岭土年开采能力达到30万吨,加工高岭土精泥10万吨;板材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平方米,墓碑石、精雕工艺品加工能力达到1万立方米。砖瓦生产企业要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发展空心复合砖,新建5-8家空心复合砖、墙面砖、釉面砖生产企业。大力发展人工速生林,充分利用速生林、棉杆、芦苇的资源优势,发展高、中密度纤维板和复合地板等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及纸浆板生产,新上2至3个新型建材及纸浆板生产项目。中密度纤维板和复合地板到20xx年要达到20万立方米,兰峰建材要达到年产100万吨水泥的生产规模。
四是要拓展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机械制造等技术产业。选择一批增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化项目,使其异军突起。通过招商引资,新建2-3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华隆生物要提高生物活性小分子复混肥的产量,并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到20xx年达到年产销20万吨,产值在2亿元以上。昊天化工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氮磷钾复合肥,恢复碳酸钾肥生产,发展商品液氨,并逐步向“二甲”方向发展,将规模扩大到年产碳铵20万吨、商品液氨5万吨、氮磷钾复合肥5万吨,产值达3亿元,形成以珠头山为中心的化工科技园。加速加快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扩大达普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规模,加大太阳能灶、太阳能空调的研究开发力度;华容水泵、景港风机、万庾打浆机等制造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发展规模;要力促“马自达”汽车配件制造大项目落户我县,带动我县制造业发展。逐步使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化工产业、制造业发展成为新的工

FwR816.cOM编辑分享

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全区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工业驱动战略,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高强度投入、跨越式增长、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为建成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X”奠定坚实基础。工业发展规划如下:
㈠瞄准一个目标
“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工业经济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效应进一步增强,建成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强区”这一奋斗目标。
㈡构建两大平台
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生产力布局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和楼宇集中,构筑两大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提高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利用的集约化水平。
——园区工业。立足XX区情,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在中下段地区加快推进港城工业园区、鱼嘴工业园区、复盛和望江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正确处理四者关系,形成港城、鱼嘴集中带动,复盛、望江配套补充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楼宇工业。高起点制定都市楼宇工业发展规划,在西部、中部地区培育发展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楼宇工业,通过利用存量空置楼宇(厂房)培育一批、规划建设发展一批,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就业的平台。
㈢壮大三大集群
——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依托长安公司,以建设“汽车名城”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业已形成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加入全球采购体系,培育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物流为一体的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
——电子电器产业集群。发挥YY海尔工业园区的集聚带动效应和电子电器制造业关联性强的优势,以海尔产品为核心,以其他电子电器产品为补充,拓展产品门类,形成家电及汽车电子设计、研发、制造、物流产业链,打造YY最大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
——物流装备产业集群。以寸滩港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港口经济,重点发展集装箱、专用车、机场设备、港口吊装设备制造和销售服务产业,以生产物流装备为主,培育物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㈣发展四大行业
——食品加工。依托观音桥农贸市场、商圈及物流优势,将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集中扶持一批名牌传统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集中和规范食品加工企业,引导、推动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形成包含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包装等众多环节的完整的食品加工链条,使我区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
——生物医药。依托西部广阔的市场潜力,丰富的生物资源,巨大的成本优势,在对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医药科技现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取向等内容进行充分研讨的基础之上,采取政府积极支持,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业。
——包装印务。适应广告、印刷、包装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结合寸滩港现代物流中心、XX城商务中心、观音桥商贸中心建设,推动我区现有包装印务企业提档提速和新发展一批包装印务企业,做大做强包装印务产业,构建西部印务产业基地。在构筑印务产业基地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积极丰富印务产业文化内涵,将发展包装印务企业与发展都市工业相结合,做大做强我区印务文化产业品牌。
——新建材、新材料。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依托科技进步,加快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型产业的发展。适应建筑行业的新需求,发展新型建材工业,不断把我区建材工业培育成为土地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工业废渣得以有效利用、能源消耗得以有效降低的新型产业。围绕我区汽车产业的优势,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及其配套产品。
㈤实施五大战略
——投资促进战略。开拓创新工业投资领域,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在对工业产业增加投入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和资源优势,保持支柱产业投资的领先位置,加大重点产业和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重点抓好汽车及汽摩零配件、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投入。通过有效的工业投入,促进我区工业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战略。工业科技工作要以工业产业技术升级为主线,从全区经济发展对工业的需求入手,围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凝练共性和重大科技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选择一批关联度高、应用面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加大科技攻关、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产业结构

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第2页

优化,提高我区工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产业集聚战略。在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和布局规划中,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发展专业化配套协作生产体系,从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树立产业集群理念,增强工业经济的后劲。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长安、海尔、中集等三大产业集群,依靠三大产业强势龙头带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特色鲜明、多业并举的产业集群。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实施集群战略中逐步打造强大的产业链条。
——品牌带动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培育出一批名牌企业,并以名牌企业为龙头,推动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加紧组织制定XX发展工业经济名牌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完善对名牌的评价和推荐工作;依法行政,整顿市场秩序,保护名牌,严厉打击各种假冒名牌产品的侵权行为;加强质量、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强化名牌意识宣传,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激励区内更多的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结构优化战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企业调整结构的内在动力。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我区高技术领域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生产力布局,逐步解决结构趋同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以培育我区现有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严格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切实提高能源、原材料工业水平。
㈥狠抓六大举措
——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发展活力。加强领导、转变观念,理顺工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工业管理部门从“企业主管部门”向“行业主管部门”的转变,提高工业管理部门对工业经济的管理、调控和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加大投资强度,夯实发展基础。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社会参与的方式切实加大工业经济投资强度。引导企业对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新产品新技术引进等领域的投资强度。引导重点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资金投入,提高我区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发展动力。引进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水平。要尽快建立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营者市场或经理市场。解决好经营者的筛选和产生机制的问题,使企业的领导人实现从行政官员到企业家的转变,通过市场优化配置经营者资源。建立经营者享受与其奉献相对应的薪酬制度。对真正有贡献的人给予高额的回报,对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可以实行股票期权制度,也可以采取年薪制。要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
——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把服务企业作为自己的份内事,摒弃那种“我管企业”的旧思想,确立“我为企业”的新思维。制定推出“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24小时值班联络制度”、“联系企业制度”、“项目负责人制度”、“企业维权投拆制度”等优质、高效的服务机制。尽快启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担保中心,并依托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担保中心,对于重点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要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确保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强化政策支撑,转变增长方式。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制定适应我区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用好用活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实行大、中、小项目并举,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举方针。尽快出台实施工业名牌带动战略和名牌产品发展规划,引导我区工业资源向名牌集中。通过强化工业发展规划,引导我区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楼宇集中,在工业发展区域上形成合理布局,使园区间、楼宇间形成功能互补,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发展工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制定工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我区实现工业强区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依托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工业教育,建立工业教育基地,培养大量专业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场地建立工业人才培训基地。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方式,形成培养、输送、就业相结合的良好机制,同时缓解全区就业压力,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县十一五规划思路


县十一五规划思路

县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就业增加、社会稳定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奋力赶超,积极推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战略目标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县综合竞争力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进入全市前列,实现经济全面繁荣、科技教育进步、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目标。
(一)经济总量目标。到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2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876元,一二三产业分别达到15亿元、83亿元、1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7、28.1、16.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22.2,人均占有647元,比20xx年增加407元。
(二)结构目标。到20xx年三次产业由20xx年的27:54.8:18.2调整为13:72.2:14.8,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xx年的73增加到87,提高14个百分点。
(三)投资消费目标。到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1亿元,年均增长21.5。
(四)对外贸易目标。到20xx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00万美元年均增长50.3,其中出口总额达到9300万美元,年均增长50.6,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万美元年均增长。
(五)人民生活水平目标。到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8元,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000元,年均增长10。
(六)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xx年全县年末总人口达到77.3万人,年均增长6‰。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普及高中教育。市内二三新增就业6000人。土地、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区域布局
在继承和完善"十五"规划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县自然资源与经济地理区位及社会经济的宏观走势,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规律,"十一五"期间,采取经济杠杆、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一个长廊、二处园区、二条示范带、三大特色片的"一、一、二、二、三"区域布局框架。
(一)突出一个"中心"
县城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具有较强的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县城设施相对齐全、交通相对便捷、能源相对充足、二、三产业相对集中等优势,向环境园林化、交通高速化、商贸智能化、工业现代化发展。重点抓好两园、三路、五街的建设和开发。一是进一步完善万福公园,综合开发东明湖公园,按照"花、草、树相搭配,桥、亭、阁相错落,灯、泉、雕相辉映"的整体格局,努力形成平原地区县城的湖光园景,力使县城"美"起来、"亮"起来;二是完成曙光路、解放路、工业路三条城区内主要道路的延伸,构筑四通八达的城区骨干道路交通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曙光路严管街、五四路示范街的设施配套和加快向阳路步行街,民主商业街、东关文化街的开发建设,集中布局商贸流通项目,拉动商贸、金融、信息、文教等三产业的发展,力争县城"活"起来,"强"起来。
同时,要努力消除城市化体制障碍、膨胀县城人口规模,实施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快资金、人才、技术聚集,提高县城综合实力,力争"十一五"末城区人口达到万人,面积平方公里,将东明县城建成特色突出、经济繁荣的现代中小城市,从而带动全县城镇建设、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建设一个经济长廊
东明县城区东距菏泽市30余公里,而牡丹区新址又在菏泽市西郊,西距东明县城还不足30公里。这一区段内有菏东公路贯穿其境,五个乡镇和中原油田采油六厂位于其中,目前东明城区向东发展、牡丹区向西发展的趋势优为明显,并且,区间内的五个乡镇和采油六厂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较为显著。因此,"十一五"期间,通过东明县城区向东辐射和牡丹区向西辐射的带动作用,发展"东菏经济长廊"是十分必要的。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除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外予以优先支持,项目上予以统筹安排外,还要重点抓好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服务餐饮业网点等沿菏东公路两侧的各种市场和服务业建设,逐步形成一条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经济隆起带,进而带动长廊两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强化二处工业园区
目前,我县石油化工、农副产品

县十一五规划思路第2页

加工两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园区城镇一体化的要求,坚持工业化、外向型、现代化的办园方针,本着"高水平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园区电网、路网、供排水、供气、供暖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入园项目超过100个,将两个园区建设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示范、城市建设的样板,以吸引更多的投资集聚园区,增强全县经济发展能力。
(四)搞好两条示范带
东兰公路、106国道是贯穿我县境内的两条交通枢纽;在全县地理位置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两条大动脉,"十一五"期间,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两条干线沿线进行集约开发的力度,将其变成小城镇建设和辐射全县近二分之一的乡镇、村庄经济发展的示范带。沿线东明集、马头、三春、刘楼、沙沃五个乡镇驻地要各建一处居民区,一处商贸工区,一处美化区、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一条中心街;沿两条道路两侧的村庄,要立足特点,重点建设科技示范村,优质高效农业带头村;通过各种渠道的开发建设,将两条示范带建成经全面繁荣、科技教育发达、社会文明和谐、群众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亮丽风景线。
(五)发展三大特色区
农业是我县的立县之本。"十一五"期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地域特征为依据,突出比较优势,着重搞好以"三大区域"为特色的农业开发。一是城效区域,重点发展瓜、菜、花、果等特色产业;二是基本农田区,重点发展粮油、西瓜、中药材、林果、苗木、桑蚕等相关特色产业;三是沿黄滩区,重点发展畜牧、速生林、莲藕、水稻和水产养殖业,使其成为我县农、林、牧、鱼综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区域。
四、发展重点
(一)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彻实抓好“三农”工作。我县农业大县,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民富则全县富。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统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发展"三大特色片"的区域发展布局,重点抓好24万亩优质小麦、30万亩瓜菜、15万亩速生丰产林和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着力抓好以牛羊为主的饲草型、节粮型家畜的规模养殖,努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着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围绕小麦、花生、棉花、大豆、西瓜等大宗农产品,在现有的五得利面粉、东欣油脂、棉纺织厂等"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力争上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项目:投资0.28亿元的3000吨/年生产大豆分离蛋白项目、投资5.2亿元的20万锭/年棉纺项目、投资0.35亿元的4400吨/年水刺非织造布项目、投资5.2亿元的6000万米/年产轻磅轻薄牛仔布项目、投资3亿元的20万吨制浆造纸项目、投资5.86亿的万头奶牛养殖育种项目等项目要在20xx年前建成投产,以构建加工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同时,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十一五"期间,把劳务输出作为一大产业来抓,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网络,规范民间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争取全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量达到50。
四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认真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支持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稳委地推进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试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和因病致贫问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以膨胀规模为重点,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更没有现代化。要实现东明经济跨越工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率先突破。重点是抓好项目建设,走骨干企业带动的路子。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在重点抓好石化集团150万吨常减压、60万吨催裂化、方明化工5万吨环已酮、棉纺厂无纺布、鲁冰花二期、大树实业5万吨乳制品、青岛双鹰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十一五”期间,着力抓好一大批新项目建设,投资12.9亿元的200万吨/年焦碳项目、投资3.9亿元的20万吨/年煤气制甲醇项目、投资1.5亿元的1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项目、投资21.48亿元的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及公用工程项目、投资1.5亿元的5万吨/年石蜡润滑油项目、投资1.5亿元的6万吨/年环已酮、投资7亿元的1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投资2.78亿元的100万吨/年延迟焦化、3万吨/年MTBE项目、投资0.85亿元的10万吨/年C5深加工项目、投资15亿元的1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投资1.8亿元的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烃项目项目、投资7.5亿元的煤制甲醇项目、投资0.48亿元的20万吨/年加氢项目、投资0.78亿元的0.5万吨/年无纺布项目等15个项目要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建成和投产,以膨胀工业规模,扩大工业总量,推进全县工业化进程。到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8.7,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28.4,利税总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30.9。
(三)以城镇建设为重点,提高经济载体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对于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城市建设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浙进,突出精品、突出特色、突出格调、突出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经济载体功能。一是在县城建设方面要合理布置城市区域,重点建设好以黄河路以东为主的商贸区;以民主街和五四路为主、向阳路为轴线的商贸区;以曙光路两侧为主的行政机关办公区;以民主东街两侧为主的文化区。同时加大对老城区的改造力度,对老城区常年失修、路面狭窄的街道,要按规划拓宽取直,配套道路基础设施,建筑后退到位,达到硬化、亮化、美化的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增加县城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十一五”期间,县城城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二是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要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驻地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县城周围、公路干线及传统集镇的建设,逐步建成县城、中心镇、一般集镇三个城市的城镇体系,以辐射和带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十一五”期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创新招商理念,围绕我县资源、区位、产业优势,搞好项目策划,论证、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改策、事关经济发展后劲的项目。建立项目编制、洽谈、签约、实施全过程责任制,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落实招商引资政策,继续实行三分之一的工作法,走出县门、分区域、带指标、引资金、引项目。通过扩大招商引资,为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五)以提高人的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富民强县。“十一五”期间,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确立人力资本开发、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和逐步提高公平的公共服务等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人力基本开发。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积极探索和推广普通高中课程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主体,抓住培育、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版权所有
二是着力促进充分就业。“十一五”期间,要围绕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三个方面,特别是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大中专生毕业就业、被征地农民就业三个重点,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就业政策和资金保障机制,增加就业岗位。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每年输出劳动力不少于6万人次,要提高劳动者素质,理顺劳务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提高保障覆盖面和标准,建立符合县情、较为完善、全县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养老保险要基本覆盖全县各类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农村养老保险要扩大参与面,并积极探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衔接的办法,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

县“十一五”卫生人才发展规划


县“十一五”卫生人才发展规划

县“十一五”卫生人才发展规划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期间,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为大力实施人才兴卫战略,实现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新响水的宏伟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卫生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我县卫生人才工作现状
(一)主要成绩
“十五”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县已形成包括党政机关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在内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为我县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1、人才队伍总量逐年增加。到20xx年月底,全县卫生人才总量达到人,其中,党政机关管理人才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
2、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到20xx年月,全县卫生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人。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中级职称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
3、人才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为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人事人才政策法规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人才资源配置、使用等各个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先后出台了,为加强全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主要问题
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卫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人才问题仍是我县卫生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1、人才密度较低,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全县卫生人才总量不到人,每万人口仅拥有专业技术人才人,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人才层次较低,高层次人才相对紧缺。目前,局机关管理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占;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高公文写作级技术职称仅占,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只有人。
3、人才分布与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短缺现象突出。乡镇和社区卫生人才短缺现象尤为严重。专业技术人才中,单一专业的较多,既懂技术又精通管理以及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相当一部分人才集中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中。
4、人才使用不够合理,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有些单位不能合理使用人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的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领导的人才意识和人才观念不强,人才政策落实不力,人才智力引进的力度不够,人才资源开发投资渠道不够畅通,人才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条件不够优越,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人才管理体制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增强人才意识和人才观念,加快整体人才资源开发,制定完善一系列政策,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改善环境条件,加强继续教育,大力引进我县卫生急需的各类人才,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搞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目标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卫生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实现医疗体制及其效益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为实现人人享受比较好的医疗保健打下基础,对人才队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人才队伍发展的新突破。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优化环境为保证,充分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抓好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坚持“第一要务”与“第一资源”的统一,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科学的人才观指导人才工作,准确把握人才的内涵,全面、辩证、科学地看待人才,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做到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并举,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并重,知识型专业人才和技能型

县“十一五”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第2页

实用人才并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推进人才结构和分布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大力优化人才环境,切实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围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促发展,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保障。
(二)总任务
人才队伍发展要稳步增加数量,全面提高质量,合理调整结构,积极开发效能。党政机关管理人才队伍要按机构改革要求,以提高素质为主要任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基本满足我县卫生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三)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人才兴卫的总体目标,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
1、总量目标。人才总量有显著增加。到200年,全到卫生人才总量达到人左右,占总人口的;到20xx年,人才总量达到人左右,占总人口的。
2、素质目标。人才素质不断提高。200年,高层次人才达到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人才总数的以上,高级职称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以上,中级职称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其中,机关管理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达到,新进入我县卫生队伍的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达到以上。到20xx年,高层次人才达到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人才总数的以上,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3、布局结构目标。人才分布更加合理,人才在城乡、不同专业之间合理分布。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重点
1、加强卫生领导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的要求,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中央关于《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要求,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严格录用制度,及时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班子。落实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回避、考核等管理规定,坚持任前公示、任职试用、离任审计、辞职辞退、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制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活动,抓好党政干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有计划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中长期培训,力争5年内40岁以下的领导干部全部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抓紧培养一大批我县卫生急需的专业人才。到20xx年,培养遴选名市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在全市有知名度的学科技术带头人。
3、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需要,有计划地为社区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急需人才。对在岗位工作的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期培训,争取时间内将45岁以下的乡村医生培训一遍。
三、主要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快实施人才兴卫战略
1、确立人才兴卫的战略地位。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掌握卫生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实施人才兴卫战略。各级领导同志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兴卫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实施人才兴卫战略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二)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壮大人才群体规模
抓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培养人才,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最高原则,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人才培育体系。面向现代化,就是根据卫生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人才;面向未来,就是着眼于我县卫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使人才培育目标与卫生发展目标相统一。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搞好各类人才的在职培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活动,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岗位成才。引进人才,要坚持按需引才的原则,立足于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多层次需求,大力引进卫生发展紧缺的各类人才。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的原则,大胆、放手、科学地使用人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释放人才的潜能、实现人才的价值。大胆,就是要用人不疑,充分信任,对优秀人才,要敢于起用,特别要敢于让优秀青年人才挑重担、挑大梁。放手,就是要根据人才所担负的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从人、财、物力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科学,就是要知人所长,按才授岗,把人才放到最适宜发挥其专长的位子,使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1、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各类人才。根据全县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加强与人才密集地区和高等院校的联系,通过公开招聘形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20xx年,引进各类人才年均递增以上,引进总量达到人左右。
 2、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认真抓好现有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实,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创新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知识更新培训。按照规定要求,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补贴等。
3、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建立完善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出国(境)培训相结合、用人单位自办与个人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型综合培养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
(三)狠抓机制创新,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1、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人才队伍的不同特点,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任用、奖惩等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加快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
2、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约束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探索实行任期制。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组织推荐、社会招聘、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管理人才选聘制度。
3、建立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破除一切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消除人才地区、部门、身份、所有制限制,疏通人才流动渠道,允许各类人才在县内合理流动。发展人事代理业务,放宽户籍准入政策,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定期服务、技术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加强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强人才流动的法制化建设,保证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
(四)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管理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强化工作职能。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各单位要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奖励等。
3、狠抓人才工作落实。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每年组织一次人才工作督查,检查各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和各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 

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文章标题: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县加快发展,实现“工业立县、开放兴县、特色强县”三大战略、构建“和谐龙游”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龙游县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提升龙游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国家、省和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龙游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xx~20xx年。
一、科技发展现状
(一)“十五”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县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效果明显。到目前止,全县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培植突飞猛进。全县共有100家企业被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已逐渐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十五”期间,建立了12家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有文章需求,请到* 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注:去掉中间符号在*搜索第一个网站]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省认定的研发中心有5家(浙江光华有限公司、001集团公司、龙游五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龙游绿得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腾龙竹业有限公司),001职校为国家级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

2、专利意识逐步增强,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工作。为了全面实施“工业立县”战略,鼓励技术创新,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有关专利资助政策,决定设立专利专项基金,每年30万元,滚动使用。申报与授权的专利总[您阅读的ˇ -◇ 互联网服务最好的资料站点!注:去掉中间符号在*搜索第一个网站]量列衢州市各县区首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申请专利达393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型专利200项,外观设计专利157项。专利产业化初见成效。通过努力,一大批专利项目已形成产业化,新增产值7亿元。为了促进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创办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园”。

3、科技服务不断增强。与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得到加强,取得良好的效果。组织了“首届全国特种纸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有27位国家著名造纸专家、教授及市内外50多家特种纸企业人员200多人参加。科工会活动,网上技术市场喜得丰收。连续几年获省网上技术市场管理先进单位和市“科工会”组织考核一等奖。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十五”期间共争取上级支持项目32项资金1000多万元,而且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了工业110的重要作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到20xx年,全县培育3家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扶持30家信息化应用试点企业。“十五”期末,亿元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产品覆盖面达到100,企业主要生产装备的智能控制率达到50,连续工艺过程实行计算机网络化控制的覆盖面达到50。全县80以上企业建立网站或通过中介网络开展信息交流,30成为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会员单位。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4、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19.5,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显著。造纸、竹板材、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材等优势产业逐渐形成特色。农业经济稳步提高,以笋竹、畜牧、水产三大高效生态产业为抓手,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社会事业科技进步获得较大进展,在人口卫生、资源环境、公共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科学普及工作进一步加强,公众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二)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龙游的科技发展中,主要还存在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科技实力弱,科技进步水平低,分别居全省65位、36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不大,居全省43位,科技经费投入不多,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居全省78位。二是科技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有待提高。三是科技服务业还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要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还很缺乏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发挥科技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

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第2页

“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加快社会发展步伐,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需要突破资源约束和环境改善压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城市整体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这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出了四个方面战略需求。一是社会和谐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扩大生产领域和就业空间,显著改善公众的卫生与健康保障条件,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进步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值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三是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提高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及新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耗方式、结构和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效解决现实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大力推进新的农村科技革命,使农业成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县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县,到20xx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五大工程”的建设和“三大战略”的实施,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提升我县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社会进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我县的城市竞争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和谐龙游”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切实把握好五个原则:

1、坚持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大力推进工业科技进步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服务业的科技进步;在科技继续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资源、健康、安全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研成果由“论文成果型”向“经济效益型”导向转变,突出企业在产学研互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2、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在加强科技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加快技术市场的形成与完善,鼓励市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

3、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带动相结合的原则。以提升支柱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科技水平为重点,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广泛吸收外部科研成果,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支柱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既要加强原始创新,鼓励发明创造;又要加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更要注重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人才兴业战略的体制环境,培养、吸收和用好各类人才,建设以专业化、产业化人才为重点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材的制度政策环境,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

5、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产业相结合的原则。以培育7个特色产业为重点,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将我县初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城市。

“十一五”期末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预期达到下列目标:

1、科技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新品种覆盖率、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应用率、人口与健康、生态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共安全等领域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市前列。

2、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50以上,大部分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立企业研发机构。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到3家以上,建立产学研基地5家。

3、人才高地效应明显体现。全县专业科技人员比例和结构较为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比例不断提高。

4、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县本级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比例提高到2.5。

5、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显著提高。全县年专利申请量提高到50件以上,形成8-10个国内市场知名品牌。

6、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迅速提升。全县年技术合同登记额提高到5000万元。在孵科技企业达20家。

7、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预期提高到42.5。

8、公众的科学素养显著提高。

三、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十一五”期间,龙游将紧紧围绕特种纸、笋竹等五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社会进步及公益事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重点对下列18个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群进行攻关。

(一)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发展是强县之基、富民之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1、特种纸产业。

(1)以创建省级高档特种纸高新特色基地为目标,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特种造纸、污染治理及节水技术和装备。

(2)加强国内顶尖的特种纸研究院校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内部自主研究开发和应用。

(3)开展特种纸的关键技术纤维改性及非植物纤维的利用研究,研发专用型、低克重、高强度、超薄、宽幅产品,形成一批高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种纸产品。

(4)注重引进与整个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以拉长整个造纸产业的产业链。

(5)通过产权融合、资本技术合作等途径,促进强强联合,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块状经济。到20xx年,特种纸产量要达到25万吨,在全国比重超过10,销售收入要达到30亿元。

2、笋竹产业。

(1)以建设中国竹板材加工基地为目标,强化工艺改进和新技术运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xx年实现15亿元的年产值,全力打造中国笋竹加工基地。规模企业达到40家以上,其中产值超亿元3家,超500万元企业12家以上,超1000万元企业30家以上,创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品牌产品5个。

(2)研发以竹地板为代表的竹子重组成型材;注重环保型板材开发、林副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以及木质废料的回收利用;重点发展高分子复合竹纤维材料;重点研发竹条染色替代炭化技术、竹地板吸水性技术的研发。

(3)生产工艺继续向自动化、连续化、高效节能方向发展,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过程逻辑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4)加快产业延伸,全面提高竹林生态综合效益。

3、食品加工产业。

(1)应用食品保鲜、杀菌等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加工装备,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系列化,多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

(2)重点是加强柑橘、发糕、畜禽、茶叶、大米、辣椒、笋竹为原料的食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速冻、速干,即食、保健类新产品;开发果品采后处理成套设备;整合提升小辣椒、发糕、柑橘、茶叶、莲子等传统产业。

(3)重点加强食品包装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提高食品包装技术和设计水平。

(4)大力发展本土特色食品和生态、保健食品等优势食品行业。重点开展富硒白莲、富硒油茶、富硒大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较大地增加富硒产品的附加值,更好地开发龙游县志棠白莲这一名特产品。重点加强超过滤蜜、蜂王浆、蜂胶、蜂蜡、雄蜂蛹、蜂毒等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向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深加工方向发展。

(5)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延长农产品生产链、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构建农产品的技术开发和质量体系;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机电产业。

(1)为提升和壮大龙游电子产业,重点支持电视接收天线、电动自行车、数字卫星接收机、射频同轴电缆、数字天线等领域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2)以培育电子产业集群导向,梳理、整合现有扶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形成扶持电子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突出战略性龙头企业技改贴息。加强电子产业招商引资,努力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光、机、电产品。

(3)机械工业以风动机械、压力容器、汽摩配、紧固件、五金工具、铜材线缆等产品为重点,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对我县五金机械进行改革提升,实现产品更新升级,培育后续主导产业,实现年产值达30亿元的五金机械产业。

(4)加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传统工业全面升级。加强CAD/CIMS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5、建材化工产业。

(1)重点开发水泥添加剂材料萘系复配超缓凝高效碾压混凝土减水技术及其系列产品。加强对环保型阻燃剂的应用研究,促进阻燃剂的生产与发展,同时加快阻燃剂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研究阻燃剂体系的协同作用,将不同的阻燃剂进行复配。研发适宜不同用途的新型高档绿色涂料,纳米改性高分子材料油漆、纳米改性塑料材料等新材料新产品。

(2)开展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工程应用技术研发,启动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型墙体和装饰材料。

(4)以纳米材料应用为重点,促进纳米材料在化工、建材、轻工等基础产业中应用;推广化工生产中绿色催化、合成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生态化。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提升化工产业层次,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规模。

6、服装纺织产业。

(1)推进纺织设备升级改造,提高精纺、织造水平。

(2)重点实施纺织品印染后整理技术、高仿真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高效低污染造纸技术等重大项目,形成年产值15亿元的纺织服装生产能力。

7、新兴产业。

发展水晶工艺饰品、旅游休闲用品、印刷型文化用品等产业,重点引进和发展生物医药、节能新材料、自动集成控制、网络通信器材、[范文为◇ 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 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搜索第一个网站]高效环保设备等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后续支柱产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专业化多类型的产业集群。

(二)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围绕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技术跨越,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科技进步引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县农业科技的发展。

1、笋竹栽培。

(1)加强竹林培育,加大科技兴竹的力度,扩大丰产林的面积,每年实施低产竹林改造15000亩,全面提高竹林的产材、产笋总量,推进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2)重点推广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竹林丰产级综合利用技术、笋竹两用毛竹林栽培技术、红壤丘陵区竹类植物应用与促成技术。

2、粮油、果蔬栽培种植。

(1)加强优质粮油作物、名特优蔬菜、花卉、果树等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重点推广抗病虫转基因水稻、超级稻、富硒水稻、富硒油菜等新品种的栽培技术。

(2)大力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测土肥综合技术、集约化耕作种植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

3、水产养殖。

(1)主要对珍珠,青虾、龟鳖、各种鱼类等水产品的繁育养殖,实施种苗工程,建立种苗繁育基地,不断改良品种。

(2)大力引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实施良种科技,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

4、畜禽规模化高效养殖。

(1)加速引进国内外畜禽优良品种;加强杂交技术的应用推广;建立畜禽良种选育及扩繁技术体系;建立无疫区及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现代养殖示范区。

(2)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建立畜牧生态养殖区。

5、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与控制。

(1)加强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跟踪监测、农产品加工质量跟踪及在线检测体系建设。

(2)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综合集成技术、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和产供销一体化组织技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提高农产品安全卫生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申报和著名商标认证。

(3)以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产品为中心,重点推广无公害蔬菜、稻米,有机水果、茶叶、绿色畜禽、水产品的先进生产技术,把我县建立成绿色农产品基地。

(三)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的龙游社会,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对社会科技支撑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域进行研究。发展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和文化事业;生物质检工作及食品安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卫生体育事业及全民健康等。

1、公共安全技术。

(1)重点围绕防灾减灾领域,开展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与系统建设、城市火灾预防技术与先进消防装置技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智能化控制技术、自然灾害预警技术及应急防御等技术研究。

(2)建立覆盖全县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形成较完善的疫情预警预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助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3)健全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镇街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2、人口与健康技术。

(1)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技术。开展社区卫生、卫生监督、重大疾病控制等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建设,充分利用公共卫生信息资源,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信息标准,建立起公共卫生综合数据库、突发公共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医疗救治资源管理系统等,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的服务网络,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县公共卫生系统的服务能力。

(2)重大疾病的临床诊疗研究。针对心脑血管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开展新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3、城市建设技术。

(1)在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

(2)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充分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GIS技术等先进手段,通过进一步建成和完善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城市治安卡口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加强安全防范技术研究。

4、生态与环境技术。

(1)建立网络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在重点区域、水域建立自动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应急反应预案和系统,并自动监控系统与人工报警系统的有机结合。

(2)污染控制和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提升支柱产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开展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及气、水等污染源的治理技术研究。

(3)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技术。针对小城镇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饮用水源及其水源地保护、饮用水安全技术研究,建设人居环境优良的小城镇。

5、资源和能源技术。

(1)开展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工程应用技术研发,重点研究传统粘土制品的替代产品、节能建材产品,提高建筑科技含量和“四节”(节水、节材、节能、节地)水平。

(2)推广应用各种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

(3)推进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稳步推进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继续推进小水电,推广太阳能利用。

(5)推广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与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开展城市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针对我县主要农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的处理技术,开展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技术(贮存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保护环境安全。

6、现代服务技术。

(1)开展龙游石窟、民居院、三门源古居的保护、开发技术研究。

(2)加强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网络建设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企业上网,鼓励企业尽快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促进企业商务向电子化、网络化发展。

(3)加强商贸物流的建设。大力推广先进、环保、节能交通技术装备;加快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的开发建设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一基地两中心”现代物流网络,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整合提升商贸业态,逐步形成“一轴三心六街”商业网络,促进我县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实施创新人才培育与环境优化工程。

1、充分利用龙游职教的优势资源,加强技能型人才的战略性和适应性培训。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强对中青年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重点发展产业和领域,选拔和培养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

2、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分配机制、保障机制。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引进和培育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

3、加强科普宣传。促进科学普及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有机结合,加强科普设施和和科普基地建设。送科技下乡,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4、重点加强科技政策法规、投融资、对外开放、科技宣传等环境建设;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氛围。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

1、发挥科工会活动、网上技术市场、工业110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对外科技合作平台,通过网上技术市场对外发布,组织企业对接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邀请科研单位专家来龙游企业技术指导等方式。本着“走出去,走进来”的思想,做好科企对接。

2、开展特色产业论坛。定期组织开展“全国特种纸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笋竹产业高峰论坛”等特色产业论坛活动,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专家的交流;搭建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3、企业与院校共建创新载体。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吸纳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建立特种纸行业的全国信息中心。

4、积极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一是有选择地在外设点,拓展渠道,引进国内外技术与成果;二是落实相关政策措施,降低准入条件,简化相关手续,鼓励外来资金来龙游设立研发机构,给予研发投资企业在税费等方面的优惠;三是不断改善硬件环境,把开发区作为吸引研发投资的主体。充分利用开发区用地、税收方面的优惠条件和完善的后勤服务,吸引研发机构在开发区落户;四是积极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外语、了解国际市场运作规范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我县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水平和力度;五是加强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龙游与金华、杭州和温州经济区内城市的科技发展协作机制,有效配置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共同推动区域内创新体系及其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区域间科技人才等科技要素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开展联合攻关促进重点产业技术升级。

(三)实施自主创新产品“孵化”工程

1、为促进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出台有关专利资助政策,设立专利专项基金,建立“龙游县科技企业孵化园”。

2、为中小型企业和创业者进行科技创业、科技开发等提供技术、经营管理、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介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和创业者的创业风险与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3、县政府每年从县财政科技经费中安排50万元,作为龙游县科技孵化园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创业种子资金等公共平台或专业技术建设。根据入孵主体提供的项目科技含量及研究开发的价值,经项目可行性评定,一般给予5-10万元创业种子资金,予以支持。

4、对新注册企业,自认定入孵之日起,三年内对地方财政贡献部分,全额奖励给入孵主体,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扩大生产。对原来已经注册的企业,自认定入孵之日起,三年内对地方财政新增贡献部分,全额奖励给入孵主体,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扩大再生产。

(四)实施高新产品扶持工程

1、建立“高新技术产品专项扶持资金”。采用财政拿一块、企业筹一块、银行贷一块的办法滚动发展。按企业现状,由政府出面协调银行适量贷款、政府贴息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推动新产品的迅速量产。政府出面,协助企业申报省、国家级新产品计划,争取进入省和国家计划盘子,取得省和国家的财政资助和各级新产品的免税待遇,在企业量产时的免税优惠中,适量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充实到基金中,使得扶持资金能不断地健康发展壮大。

2、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奖励基金。对自主开发或引进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实现以奖代补,从而促进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机制。

3、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扶持。引导、吸引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外资等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投资,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良性投入机制。

(五)实施农村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1、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完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依托县、乡村三级农技信息服务网络,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3、深化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好一批优质肉猪、杂交水稻、名优茶等良种繁育殖生产基地。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供给率、普及率和贡献率。

4、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技服务队伍建设。稳定和壮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对优势农产区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基本素质。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做好平衡协调、项目组织实施、验收、建档、总结等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文章标题: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全面进行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时期,它将对我市今后的长期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实现现代化,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能否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关键将在于“十一五”这一步迈得怎么样。为加快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争取我市工业发展继续走在全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工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五”前四年,___工业发展按照“十五”规划目标和思路,紧紧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任务,加大技改投入、加快开放步伐,克服宏观环境变化和要素制约加大等不利影响,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势头,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加快促进了全市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1、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20xx年,全市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10亿元,增长16%,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为53.3,比20xx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xx-20xx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7%,超过目标计划5.7个百分点。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产值3150亿元,是20xx年的3.01倍,年均增长25%。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xx年预计实现利润160亿元,是20xx的2.66倍。

2、工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五年间,我市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周期为契机,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推进高强度的工业投入,以技术改造为重点的工业投资形成高峰,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攀升和全市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20xx年,全社会工业性投入预计完成445亿元,增长18。20xx-20xx年,企业技术改造预计完成总投入1473亿元,年均增长68%,五年投入是“九五”时期五年的4.45倍。20xx-20xx年四年间,列入省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和国债项目159只,总投资97.72亿元,共争取省级以上贴息资金10642万元。

3、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期间,以浙江华联三鑫pTA一期,浙江玻璃超薄玻璃生产线,浙江京东方真空电子VFD生产线(四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带动力大的投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如京东方的VFD、光宇集团的特种玻璃、菲达环保的烟气脱硫、世纪阳光的节能灯、新昌制药和新合成的维生素E等一批优势产品。特别是非纺投入比例明显提高,20xx年非纺产业投入预计达到315.6亿元,其占全部工业投入的比重已由20xx年的35提高到71。电子、医药、机电等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投资额占比也有大幅度提高,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调整提升产业产品的项目已成为我市工业投入主流,20xx年实施的一批重点项目中,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项目占近七成。

4、骨干企业实力快速提升。20xx年,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88家培育企业,1-10月,共实现产值1033.5亿元、销售收入1015.3亿元、实现利润60.9亿元、利税86.4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总量比重的40.8、42.0、50.0和45.9。预计全年,年销售10亿元以上企业由20xx年的7家增加到45家,年销售3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2家,年销售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家。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从20xx年的23家发展目前的近200家。20xx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我市占居45家。目前我市有上市企业24家,20xx-20xx年新上市企业累计就达15家。

5、经济园区化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通过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园区成为了技改投入的主战场,目前进入园区的项目和投资规模占全部项目的比重已由20xx年的25%和28%提高到目前的75%和80%,工业园区化水平已超过40%。特别是一些块状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如___县滨海的纺织产业、诸暨店口的五金业、上虞杭州湾的精细化工业、嵊州三界的厨具业。20xx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块状经济达6个:___县的印染业块状经济452.70亿元,织造业块状经济342.58亿元,纺丝业块状经济176.5亿元;诸暨市的五金制造业块状经济184.33亿元,袜业块状经济149.87亿元,织造业块状经济148.63亿元。

6、集约化发展意识日益加强。近年来,相继抓了20家技术中心示范企业、34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和35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全市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2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6家。特阔幅染整技术、轮胎常温粉碎、超薄玻璃生产等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新昌制药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天然药物研究所。全市又有5家企业参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第2页

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累计达到43家。目前,我市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36只,五年间获得的累计就达34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只,中国名牌产品26只。

7、工业循环经济深入开展。大力推进企业、产业和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在全市重点用能企业中开展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循环经济示范;在建材、纺织、医药、化工、印染、热电等8个重点行业中开展以产业循环链建设为重点的示范;在各大工业园区内开展生态循环经济建设示范。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示范项目,推广一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大力支持工业节能技术改造、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环保节能产品、产业的发展,促进节能技术的转化和环保产品的产业化。如印染企业的中水回用、热电企业的除尘脱硫、医药化工企业下脚料的再生利用等节能节材降耗活动广泛开展。20xx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预计下降10%,节能量达120万吨标准煤,“十五期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预计年均下降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20xx年的7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7.8%,万元GDp取水量从20xx年的65立方米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5.19立方米。

《“十五”___市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显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中,既有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有近年才暴露出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都在这几年里集中反映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有待加快。实现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市“十五”工业发展的主线,应该说,四年间,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总得看,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规划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传统产业特别是纺织业升级推进不快,我市工业经济总体上仍未摆脱“轻、小、集、加”的特征,产品基本属于产业链分工的低端,普遍不具备非价格竞争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规模偏小,只占全部工业经济总量的25%左右。工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二元特征,就是传统产业多现代产业少,低加工业比重大高加工度产业比重小,普通产品生产能力大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小。特别是化纤、印染、水泥等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形成阶段性过剩产能,影响工业结构的优化。

2、工业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从总体看,我市工业仍在较大程度上沿袭着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以低价参于竞争、以消耗换取增长、以污染谋得利润,以行业扩张代替结构调整,以规模扩张代替产业升级,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xx年我市每度工业用电创造增加值为5.47元,仅为历史最高年份1997年的85%;每百元资金创造利润也出现了下降,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百元资金创利仅为6.5元,比20xx年下降15%。20xx年,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比20xx年增长80.9%,38.68%,34.16%,生态环境再也难以承受粗放式增长。纺织,化学原料、化纤、建材以及电力等五大行业其产值和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55%左右,但其煤电消耗却占总量的75%左右。

3、工业经济运行受要素约束影响突出。集中反映在土地、电力等方面。土地方面,以目前用地规模计算,预计到20xx年,全市将无指标用地可供开发建设,20xx年全市第一批计划总投资301.6亿元的100只重点制造业建设项目,共需要建设用地21358亩,年初尚有四分之三的项目用地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在电力上,去年全市电力最高缺口负荷达100万千瓦,缺口率37%,今年的最高缺口负荷仍有70万千瓦,用电形势依然严峻。同时,运输成本提高、劳动力紧缺、出口退税率调整、城市商务成本的提高等因素也对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进入一个较长周期的繁荣,全球市场将趋于扩大,纺织品配额取消的积极效益将逐步显现;全球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快转移,将有利于推动我市产业调整和升级,促进“腾笼换鸟”。但全球战略性资源特别是原油供求将持续失衡,价格波动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尚未完全得到发达国际认可,影响我市工业品出口。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方向,内需有望加快启动,宏观调控将营造更为健康稳定增长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将更趋完善,竞争将趋于有序化,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市场准入不断放开,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将有望改善。长三角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特别是浙江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攀升。但国内要素供给制约将继续加大,基础性资源趋于紧缺;土地控制趋紧,电力紧张将持续一段时间;人民币继续面临升值压力,针对中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加剧。

从我市情况看。市委市政府已提出围绕“三个率先”,争取“六个前列”,将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围绕工业提质,着力加快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广大企业努力适应宏观环境变化,主动应对,加大创新,加快推进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积极效果已经出现,创新趋势更加明显。但在快速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中,___工业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加速呈现,要素制约日益明显,对近期工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思路和主要目标

1、把握原则

一是要把握发展中出现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发展空间急剧扩大,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迅猛,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动力更加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深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发展理念出现更替,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些发展中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认识和把握。

二是要把握发展的重点。“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要有新的增长态势,主要着力点在于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要形成新的增长空间,主要是抓好“腾笼换鸟”,为新产业新增长源提供载体;要有新的增长动力,主要是坚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就是贯彻创新发展的思路。

三是要把握创新的方向。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识日益浓厚、创新发展的路径逐渐明晰、创新发展的效果不断呈现,应该下大力进行总结和研究,进一步把握好创新的着力点,探索有___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把过去规模扩张型创新为主转变为内涵提升型创新为主,重点要在研究开发和品牌营销上下功夫,在管理和人才上下功夫,同时做好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要把握规划重点。规划要着眼于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和制约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在政策上要有针对性,体现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对创新方向的引导,对提供公共性服务资源的引导。规划的效果在于政策执行的效果,要加强政策的落实工作。

2、发展思路

明确发展要求。要实现我市经济发展从注重产能扩张向注重人才和品牌建设转变、产业依托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为主向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创造为主转变、产业发展从“外逼型”的适应性调整向“自主式”的战略性调整转变。以高新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统领、以工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定位为前导、以企业转型和产业引进为途径、以纺织业升级为重点、以培育新一轮增长型产业为根本,实现调整与升级的互动。调整要把握增量选择,既要缝合原有产业链,特别是要提升纺织产业,更要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升级要体现存量(特别是块状经济)提质,重点是依靠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获得明显的增长效应、明显的带动效应和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效应。

明确发展重点。立足产业发展的演变规律与___产业发展实际,选择纺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作为着力提升对象;选择机械、医药这两个有较好基础的产业作为壮大对象;选择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这三个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作为进一步发展对象;选择一批适应国际、国内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趋势的产业和___特点的技术密集型潜在新型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实行内涵提升与外延扩展并重,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引资引智等手段,提升纺织产业、壮大机械与新型医药,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等三个产业,从而做强做大现有优势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内部开发与产业化、引进技术产业化、引才创业等手段,培育潜在新型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明确发展思路。要贯彻“五个三”思路,即实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目的;贯彻加快提升纺织产业、努力壮大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和大力发展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三个方向;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和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___工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提升和经济集约发展等三大目标。

3、总体目标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

??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自营出口年均增长15。

??工业性项目投入年均增长10%。

4、具体目标

(1)五大百亿建设工程,构筑主体产业

在大纺织、机械装备、医药化工、金属加工、电子信息等五大行业实施五大百亿工程,五年累计工业投入20xx亿元,其中现代纺织400亿,机械装备500亿,医药化工500亿,金属加工300亿,电子信息300亿。争取到“十一五”末,五大支柱产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大纺织由50%调整到40%,机械装备由15%上升到20%,医药化工由8%上升到10%,金属加工由6%上升到10%,电子信息由2%上升到5%,五大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达到85%。到“十一五”末,全部工业总量达万亿。

(2)十大基地建设工程,提升先进制造

确定现代纺织、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医药、光电显示、新型建材、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制冷设备、节能环保等10个重点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着重以___工业新城(袍江工业区、滨海工业区、上虞新区)为工业发展核,构建沿杭州湾的现代纺织、精细化工、新型医药、光电显示、新型建材五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新昌重点建设装备制造先进制造基地,在诸暨建设节能环保、有色金属加工先进制造基地,在新昌、诸暨、上虞建设制冷设备、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基地。

(3)名业名企名品工程,建设品牌工业

构筑___名业名企名品三大品牌体系,打造___的品牌工业。加强产业品牌工作,努力提高产业品牌的水平,将“___纺织”、“嵊州领带”、“上虞风机”、“越城家私”、“大唐袜业”、“店口五金”、“三界厨具”、“山下湖珍珠”、“崧厦伞业”、“枫桥衬衫”等10个以上产业品牌建设成为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扩大___企业宣传力度,特别是典型优秀企业的宣传,提高我市企业的知名度,把光宇集团、海亮集团、精功集团、黄酒集团、卧龙集团、万丰奥特、三花集团、龙盛集团、远东化纤、盾安集团等10家以上骨干企业建设成国内甚至国际知名企业。加大名牌建设力度,提高品牌经营力度,争取“十一五”末,累计有50只以上的产品和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并实现___品牌进入中国年度最有价值排行榜零的突破;培育50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30%。

(4)企业培育双百工程,壮大规模经济

实施双百企业培育工程,“十一五”期间,培育百家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骨干工业企业,到“十一五”末,争取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5家,50-100亿15家,30-50亿20家;培育百家优质成长性中小企业,争取每年有10家左右成长性中小企业进入骨干企业行列。

(5)三大内涵发展工程,打造核心能力

深化技术中心建设示范,每年新增10家左右技术中心建设示范企业,到“十一五”末,市级以上技术中心示范企业达60家左右,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5家以上。技术中心示范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以上,全市培育骨干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达到2%以上。深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每年新增10家左右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到“十一五”末,市级以上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达60家左右,建成的信息化企业全部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过程全面实现信息化,广泛开展电子商务。深入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加快推进企业、产业和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到“十一五”末,建成5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10个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区,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四、“十一五”工业发展重点

(一)提升纺织产业

1、提升方向

重点要加强对纺织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引导,促使纺织业从不同产业环节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竞争和发展方式,引导前导原料规模化、化纤差别化、织造印染品质化、服装品牌化,进一步发挥纺织业的独特优势,构筑高度协同产业群的产业组织,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

2、提升重点

(1)以纺织产业为依托,加快形成前导原料生产基地。重点发展pTA,pX,加快形成在滨海区域形成适度的重化产业。

(2)提升化纤行业技术能力,推动纤维的差别化、功能化开发。重点加强复合丝、变形丝、异收缩等差别化纤维开发;积极开展高仿真纤维研发,通过纺丝技术及复合、混纤、交络、变形等手段,增强仿真效果;积极探索细旦丝和多组分混纤等新合纤的开发;加强化纤行业的技术改造,推动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生产格局的形成。

(3)加强织造行业的技术开发、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培育,推动高档产品的开发与生产。重点加强麻纺、棉纺、混纺等的开发和生产;积极发展针织、经编工艺;加大土工合成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医用卫生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开发与生产;推动装饰用纺织品向系列化、配套化、功能化和艺术化方向发展。

(4)加强染整行业技术突破,强化面料品牌化运作。重点要积极采用各类印染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改造印染后整理生产线;大力推广应用花样CAD设计、电子制版、电脑配调色、织物高精度印花、特殊前处理和特种后整理以及计算机过程控制等技术,提高印染后整理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清洁染整技术装备的改造升级;加大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培育。

(5)加强服装服饰的品牌培育和纵向研发联盟的打造,提升服装服饰的竞争力。重点要加强服装服饰行业的企业联合,创建一批大型品牌企业;推动服装服饰与化纤、印染等行业形成策略联盟,开展研发,缩短研发时程,提升研发品质;加强无缝内衣、功能服装等的生产,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

(6)加大染料行业的研发投入,着力提升染料及助剂的性能和丰富产品品种。重点要向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环保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发新品种,借助生物技术、表面活性剂以及高科技嫁接等手段,开发新型的染整助剂。

(二)壮大机械与新型医药产业

1、机械产业

(1)环保机械

发展方向:以重点建设诸暨环保机械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在巩固发展电除尘器国内领先地位基础上积极引进技术,以发展脱硫设备为重点,做强做大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同时积极开拓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领域并兼顾发展检测仪器和自动控制领域与噪声、振动控制领域。以诸暨为主形成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环保设备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巩固具有优势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领域,积极开拓水污染治理领域,逐步发展其他领域。重点发展电除尘器、烟气脱硫、气力输灰设备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城市污水治理及再生利用技术与设备、工业废水治理及循环利用工艺技术与设备、节水技术与装备;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处理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

(2)汽车零部件

发展方向:在巩固汽车轮毂、万向节等有传统优势的产品基础上,积极扶持汽车仪表等已经具备一定优势的产品,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相关技术等优势,拓展汽车玻璃、汽车空调配件等产品领域,在新昌市和___县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为一级供应商配套。重点发展轮胎、仪表盘组合、空调系统、变速转向系统、前大灯、组合线束、减震器、悬挂系统、起动马达、制动器、座椅总成、传送带、发电机等领域。

(3)纺织机械

发展方向:充分利用___市纺织机械的现有基础,发挥现有设备制造优势,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大与国外知名厂商的合作,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发展重点:无梭织机、新型纺纱设备、倍捻机、棉麻毛前处理设备、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高智能纺织前道机械、节能环保型纺织机械;加强纺织机械的数控化程度。

2、新型医药产业

发展方向: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在合成技术、发酵技术、结晶技术、分离技术、提取技术等共性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紧缺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积极发展污染较少的新型化学制;加强天然药物综合利用。形成以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和新昌高技术产业园为核心的新型医药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做大做强脂溶性维生素类药、抗感染类药、心脑血管药物等原料药,积极开拓缓释技术、微囊技术、靶向制剂、透皮吸收等方面的技术,研制新型化学制剂,同时加强天然维生素的研发。

(三)发展潜在优势产业

1、光电显示产业

发展方向:实现以VFD为代表的小尺寸平板显示器领域的集群化发展;以半导体照明外延材料及芯片等上游原材料产业为切入点,推进照明电器产业的升级,在___市区形成光电显示产业群。

发展重点:VFD显示屏、LED显示屏、小尺寸LCD液晶屏、OLED的开发及产业化、半导体发光材料,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

2、玻璃深加工产业

发展方向:以超薄玻璃深加工为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以电子玻璃为产业发展重点、以汽车安全玻璃与节能玻璃产业为补充的玻璃深加工产业体系,把___建设成为辐射长三角的玻璃深加工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主要发展领域包括建筑节能玻璃、电子玻璃、汽车安全玻璃、小尺寸显示器件用电子玻璃基板、ITO导电膜玻璃、真空玻璃、镀膜玻璃、新型车用夹层玻璃。

3、铜加工产业

发展方向:在巩固铜管材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鼓励企业积极向铜板带、电解铜箔等领域拓展。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鼓励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___投资铜加工产业,努力在较短的时期内在上虞形成产能较大,产品档次较高,产业链相对完整的铜加工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铜盘管、铜板带、电解铜箔、冷凝管、空调管、水箱铜带材、变压器铜带、引线框架用铜带。

(四)培育技术密集的潜在新型产业

在提升纺织产业、壮大机械和新型医药产业、发展潜在优势产业的同时,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产业化,以及从国际和国内承接一些技术密集性的产业的方式,培育___目前还没有的、符合“两大、两高、两低”原则的、技术密集的潜在新型产业。所谓“两大”是指市场需求量大和产业关联度大;所谓“两高”是指产品技术含量高和产品附加值高;所谓“两低”是指产业低污染和低能耗。

通过积极培育“两大、两高、两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培育___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___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引进技术密集性产业有利于加快___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步伐。

在具体选择承接国内外转移的产业时,可根据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国内区域经济协调的趋势,并结合___的自身特点来确定。如: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生产(人工晶体、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玻璃、特种陶瓷、特种密封材料、特种胶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生产(轻质高强多功能墙体材料、高档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优质防水密封材料、高效保温材料);数字电视机、数字摄录机、数字录放机、数字放声设备制造;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中高分辨率彩色显像管/显示管及玻壳生产;大屏幕彩色投影显示器用光学引擎、光源、投影屏、高清晰度投影管和LCOS模块等关键件制造。

五、“十一五”工业发展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把握政府、企业和中介三个层面,实施“一六八五”工程,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实施“一二三”战略,发挥企业的经济运行核心主体作用;建设“四个”桥梁,发挥中介机构的协同作用,着力实现发展目标。

(一)实施“一六八五”工程,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建设“一个创新体系”,制定“六个一批”导向目录,落实“八项政策”,优化“五个平台”,为___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坚实支撑。

1、建设区域经济创新体系,为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提供动力

区域经济创新体系是实现___工业经济集约化增长的核心手段和动力。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运作机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管理和文化创新,推动企业创新系统建设;通过加强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创新动力系统建设;通过大力培育行业管理机构、技术服务中心、管理咨询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创新服务系统建设;通过加强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成果产业化机制、创新的投入机制建设,推动创新保障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以创新动力系统为基础,以企业创新系统为核心,以创新服务系统为催化剂和助推器,以创新保障系统为支撑的___市区域经济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的集约化增长。

2、制定“六个一批”导向性目录,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在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定“六个一批”导向性目录,通过企业与政府的双向选择,依靠市场运作的机制,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的突破。

(1)制定《一批重点产品导向目录》

充分利用政府导向和杠杆作用,制定一批重点培育产品目录,为集中政府资源,帮助企业进行重点产品的突破指明方向。

结合各个行业的产品发展趋势和___行业发展现状,依照市场前景好、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对产业发展带动性大的原则,初步筛选一批重点产品名单。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调研、专家推荐和企业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确立一批包含企业已有的产品、正在进行研发的产品和还没有进行研发的产品等多层面的、能够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产品名单。

(2)制定《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目录》

重点项目的建设是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举措。制定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从土地、资金等方面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要立足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背景,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初步筛选一批与目前产业结构相补充、对___产业带动性强、质量高的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结合___企业项目建设情况,最终确定一批包含企业正在建设、计划建设等多层面的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3)制定《一批重点技术研究中心目录》

企业技术中心是产品创新的有效载体。要更好地调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针对性确定一批重点技术研究中心,为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提供基础原动力。

结合___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际情况和政府对技术研发中心的认定标准,筛选一批具有国家级、省级资质的研发中心,同时结合___实际情况,再筛选一批没有达到国家、省标准,但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技术中心名单,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双向选择,最终确定一批重点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4)制定《一批重点培育大企业目录》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大企业能够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因此,___需要通过一批重点大企业的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以此带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___具体情况,依照企业销售规模、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销售利润率、研发投入、员工素质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不同行业的大企业的标准,初步筛选一批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名单,然后,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双向选择,最终确立一批主业突出、发展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

(5)制定《一批重点培育品牌》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是企业经营中最大的无形资产。制定一批重点培育品牌,加强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培育,有助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有效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产品辐射力,带动整个___区域内企业品牌的建设,营造良好行业竞争氛围,提升___工业经济的形象。

结合各个行业的不同实际情况,根据行业带动力、资本运作能力等因素,制定重点培育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标准,初步筛选一批符合培育标准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最终确定一批重点培育品牌名单。

(6)制定《一批重点提升的产业集群》

产业群是___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群建设,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致富生产型创业向事业创造型创业转变;二要从同质竞争到差异化竞争转变;三是从小而分散向优势集中转变;四是从扎推块状向专业分工转变;五是从产业链脱节向产业链缝合转变。改变目前产业群内低层次明显的现象,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速向高层次转变的进程。

根据发展路径与思路,重点建设___县的纺织产业集群、新昌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纺织机械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诸暨的环保机械产业集群、___市市区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___县杨汛桥的玻璃深加工产业集群、上虞的铜加工产业集群、杭州湾的新型医药产业集群。

3、落实“八项政策”,强化政府导向

围绕着“六个一批”导向性目录,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有效发挥政府政策性资源杠杆作用。

(1)重点产品支持政策

积极探索重点产品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机制,根据重点产品的不同阶段,制定重点产品支持的不同配套资金扶持政策、管理办法。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给予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上予以不同侧重的扶持。同时,建立起重点产品扶持的跟踪、评估与激励机制,推动重点产品扶持工作的有效开展。

(2)重点项目支持政策

根据一批重点项目目录,依据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对___目前还没有进入实施阶段的重点项目,制定政府在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和政策。积极引导外商或者企业进行投资;对已经进入项目建设阶段的重点项目,制定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重点项目跟踪评估机制,推动重点项目的有效展开,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效果。

(3)技术研究中心政策

根据一批重点技术研究中心名单,结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办法,制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配套资金政策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办法,实行技术研究中心的动态管理。制定鼓励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引进政策和研发设备购买政策。

(4)大企业培育政策

积极探索大企业对工业经济影响的机制和大企业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大企业扶持配套资金和政策,鼓励进行有效联合、兼并和合作,打造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通过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推动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增强企业实力。

(5)产业集群建设政策

研究制定适合产业群发展的体制环境、创新环境以及经营环境的建设方案和配套政策。通过税收、市场准入等政策,逐步将产业群中初加工、低档次的环节向其他地区(如中西部)转移,形成梯形产品结构,避免低水平竞争;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其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中小企业与其配套,推动专业化分工协作;扶持建立同业商会或企业协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为产业群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撑。

(6)品牌发展政策

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宣传,对在不同等级的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的企业,制定不同比例的累进奖励措施,鼓励企业的广告投入;政府要积极组织宣传,通过推介会、博览会、媒体等形式展示___企业及产品的整体形象;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奖励。加强品牌企业做大做强的扶持力度,鼓励品牌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实施资本运作,促进资源向优势产品、优势领域配置,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7)创新科技人员奖励政策

建立面向创新人才的市长创新基金,激励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市长创新基金的管理办法,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的奖励,提高人才的创新热情。同时,要制定宣传方案,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形成一批科技精英。

(8)产业承接政策

根据“两大、两高、两低”的产业承接原则,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创造良好的政府服务、严明的法制服务和开明的人文环境,优化投资环境,从单纯招商引资和担保优惠政策,向通过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凝聚创新资源转变,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

4、优化“五个服务平台”,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1)打造人才服务平台

设立企业家创新基金,推动企业家就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体系等多个主体定期举行企业家沙龙交流活动,提高企业家素质;在___市区建立企业总部商业中心圈,为企业的发展留住和吸引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制定相应的企业引进人才政策,加强对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以及高级技工的引进。与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政府进行签订劳工合作协议,组织企业进行招聘,改变无序招聘的状况,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2)建立技术研发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研究成果信息网上交流平台;成立技术推广小组;鼓励中介机构从事信息技术中介服务,为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成果共享以及信息收集、传递搭建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3)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经政府门户网站,加强工业经济导向目录、支持政策和措施的宣传,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和政策法规网上发布和咨询,实现查询方便化、内容规范化、维护制度化,方便企业办事和议事,提高企业满意度;建立和完善网上政务办公系统,实现电子公文和电子表格等业务的网络传输,解决机关公文处理自动化;建立和推广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大企业网上审批、跟踪管理评估系统,提高政府和企业办事效率。

(4)建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建立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促进金融机构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提高银行提供的信贷力度;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鼓励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5)培育中介服务平台

完善行业协会管理制度,推动行业协会改变职能和运作机制,加强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信息共享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行业协会运作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

推动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成立产业公共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加强对技术中介机构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促进技术中介机构的技术和工艺研发能力的提高,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和工艺的开发应用,为中小企业降低技术创新的费用。

(二)推动企业实施“一二三”战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围绕政府的一个核心、六个一批、八项政策、五个平台,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一个定位,提升两项能力,做好三个基础工作,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

1、明确企业战略定位,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益

通过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对公司战略定位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企业的实际现状,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战略定位。结合政府行业发展的引导政策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明确企业是通过产品差异化来竞争,还是通过规模化来竞争,丰富企业的竞争方式。

2、提升两个能力

(1)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之一,企业需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使企业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回报,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在进行自我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最大限度利用科研机构的高端技术研发能力,推动合作创新的开展,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

(2)完善企业营销工作,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

加强对各类产品销售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制定符合产品特征的营销方案。加强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在国内外建立销售网络,寻求多种营销方式,提高产品售前售后服务水平,打响产品知名度。根据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反馈得到的市场信息,来对企业产品进行相应的改良,或者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3、做好三个基础工作

(1)完善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现代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建立企业培训计划,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通过企业内部脱岗培训计划、在岗培训计划以及外部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经营人才、技术人才、高级技工以及熟练工人的不足,降低企业招聘和培训成本。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设,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薪酬体系、绩效考评体系,保障企业内部形成相对公平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稳定企业员工队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加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运作,建立常青基业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宝贵资产,企业在明确的战略定位和经营战略的指导下,制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广宣传计划。根据企业产品受众对象,选择广宣媒体,对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功能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有利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会展,在企业内部和产品受众内部形成一种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

(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建立企业门户网站、业务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信息流的传输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企业决策支撑系统、数据仓库系统等,为企业的经营现状分析提供及时报告,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的管理层级,形成扁平化企业组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领导掌控全局的能力。

(三)建设“四个”桥梁,发挥中介机构的协同作用

在政府实施“一六八五”工程,企业实施“一二三”战略的同时,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四大桥梁的协同作用,形成三个层面的有效互动。

1、行业协会的信息桥梁作用

转变行业协会的职能和运作机制;协助政府进行企业家创新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对行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企业家进行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行业市场的研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加强行业的自律与对外协调。

2、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桥梁作用

各个行业公共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负责对各个子行业进行技术跟踪与共性技术攻关;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项目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解决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生产力促进中心帮助没有能力进行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技术改进、提升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3、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桥梁作用

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帮助企业提升销售能力;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进行组织结构变革;帮助企业建立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4、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人才桥梁作用

加强与企业紧密沟通,促进企业劳动力由招工向学校“订单式”招工转变。通过“订单式”等方式,定向培养一大批转移技术能力较强的蓝领工人,为___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撑。


《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医院十一五年发展规划


医院十一五年发展规划

医院20xx年--20xx年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总目标:
以医疗工作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开发培养、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五年内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的二甲医院。
二、医院规模和任务:
㈠医院规模:
⒈开设床位250张。
⒉年门诊量10万人次,床位使用率≥85%。
⒊职工人数300人。
⒋固定资产总值5千万元。
⒌年收入达2千万元。
㈡主要任务:
⒈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医院科技培养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职称管理制度,使专业技术职务真正成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标志。重视继续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建设有活力的学习型医院。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医务人员结合自己本专业特点进行科学研究。
⒉加快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
根据医院规模、人才结构、综合实力及战备目标,支持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制定较优为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努力培育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
⒊引进高精尖医疗设备及技术。
根据医院医疗技术发展需要,按照投资回报、综合效应的原则,购置c型臂造影x光机,用于提供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其它疾病的介入治疗。
⒋深化医疗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运营,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推行全成本核算,完善管理目标责任制,推出部分科室(口腔、美容、体检中心、临检中心)走入市场独立经营。认真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实行计划及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财务预期测、控制,为医院进行总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⒌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思想,合理配置后勤服务资源,走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技术雄厚、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后勤保障队伍,实现“优质、高效、低耗、便捷”的目标。
⒍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创建“绿色医院”。
创建“绿色医院”是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是高新科技加人文关怀。创建心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实现医患关系零距离;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实现服务保障零障碍;创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实现人际关系零隔阂。五年内,力争通过创建“绿色医院”实现“环境园林化、条件合适化、设备现代化、病房家庭化、服务人性化”目标。
三、发展思路:
㈠坚持一个中心。
医院始终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
㈡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问题是医院竞争的核心问题,医院既要培养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善于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又要培养一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目标责任制化。
㈢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费肜,减轻病人负担。
㈣推进创新机制。
进行院体制改革,积极尝试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人事、分配、人才激励机制;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科开展科研、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创造和优化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实现医院人、财、物及各种资源科学全理有效整合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四、实施措施:
㈠以“三个代表”做为我们的行动的指南。
深入学习、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病人利益为最高准则,以医疗、安全、高效为目标,把为病人提供“价格合理、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作为医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㈡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发展做为兴院的第一要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发展和稳定为大局,合理调整收入结构,保持医院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㈢坚持以法治院、以德治院,加强制度建设。

医院十一五年发展规划第2页

持以法治院与以德治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立符合客观规律和医院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要克服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的做法,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㈣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积极开展技术协作交流。
医院的竞争,关键是人才、技术的竞争,因此医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积极与上级医院开展技术协作交流,提高医院医疗技术,增强医院竞争力。
㈤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医疗质量是医院立院之本,是医院的生命线。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立正规的医疗秩序,培养科学严谨的医疗作风,认真落实医疗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医疗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从事医疗活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在实施医院规划过程中,医院投资大,项目多,必须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院的方针。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堵塞各种漏洞,减少各种浪费,严格控制非业务性开支,积累资金,集中财力搞好医疗经营。
㈧优化医院内、外部环境,稳定职工队伍建设。
在发展医院的同时,应努力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关心职工生活,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稳定职工队伍。
实施《20xx--20xx年五年规划》符合医院长期和短期利益,对保持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五年规划》目标具体、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院职工要精诚团结,艰苦奋斗,战胜困难,一定会实现医院规模扩大,综合实力提高、基础设施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的奋斗目标。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公司发展规划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