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

为了号召和响应对领导对工作的安排和要求,写工作计划的时候又到了。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增强人的逻辑思维与直觉判断能力,你能否写出来一份好的工作计划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

文章标题: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

我所在的**村154户645口人,现有耕地面积巧94亩。按照稳粮、兴牧、优果的发展思路,目前全村粮食面积达到1000亩,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00亩,肉牛存栏增至100头,生猪存栏达500头。澳洲青苹面积己达150亩,红提葡萄面积100亩。服务业方面,全村从事商贸流通的人数65人,三轮、四轮等从事运输的车辆50辆。20xx年全村组织劳务输出146人。100的村民用土了自来水;60的生产用路得到硬化,基本满足人们的交通和出行需要,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全村发展电话户138户,闭路电视人户率达90;全村拥有l眼机井,加之抽黄灌区的覆盖,使800多亩良田得以灌溉,全村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投人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去。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结合实际,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重点抓好澳洲青苹示范园区建设,培育主导产业,抓点带面,辐射全利;以养殖大户为龙头,按照“政府引导、信贷扶持、龙头带动、大户支撑”的思路,大力发展养殖业两年内全村牛存栏达到200头,生猪存栏达到1000头;同时,要通过建立农村各类经济协会、建立支部示范园区,促进全村种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全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继续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飞以上代赈、西部人饮解困、重点村扶贫、沼气能源开发等项目。20xx年,全村力争新修生产用路3公里,建设沼气池30口,新修引水渠1000米,扩大灌溉面积200亩,积极争取实施国家土地开发整理100亩。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村生活条件。

(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网络作用,抓好党员电教科技致富工程,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发放科技资料、聘请专家专题讲座和组织参观等形式,多渠道组织培训,发挥现有党员科技示范户、农民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的典型引路作用,召开经验交流会,结合基层党的建设,大力开展“三培养”活动,让党员和农民群众普遍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技之长。

(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步伐

首先以文明路建设为重点,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围绕村庄主干道栽植风景树,进行绿化美化,修建排水渠;二是集中抓好未硬化的2公里道路建设,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三是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抓好村容村貌集中整治,修建公共垃圾池5个,清除现有违章占道,治理柴草、沙石乱堆乱放现象;拆除违规建筑,制定村庄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人力、财力浪费,使村容村貌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其次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休,全面加强软环境建设。搭建多种平台,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和“环境美化,庭院绿化,街道亮化,人际关系和谐化”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建设,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会新风尚,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信用户评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文明化水平。第三是深人开展“平安**年”创建活动,健全村级治保调解组织,设立治安中心户,定期排查民间矛盾纠纷。组建巡逻队,开展联防联保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五)、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劳务输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是当前增加农民收人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今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这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决策,对于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践证明,劳务输出是提高农民智力,加快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变为人为资源最好的一项举措。

(六)、强化民主政治建设

全面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健全和完善“村支部对民主管村的领导权,村民代表大会对民主管村的决策权,村委会对民主管村的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民主管村的监督权。的“四权”制度。推行阳光工程,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建立“村干部年度述职”、“重大决策听证”、“定期质询村务’制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学习贯彻《公民道德纲要》,制定《村规民约》,依法进行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保障党员和群众依法行使民生权利。


《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


FWR816.cOM精选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xxx”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支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突出工业拉动、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着力建设好具有吉林特色的高效创新型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建设好创新型吉林农业

建设创新型农业,就是要把发展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统筹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创新能力,科技支撑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培育建设好创新型农业、创新型农村、创新型农民。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和要求,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xxx”末期,农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递增6%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75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比~年增长2倍,实现利税300亿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75亿元,比~年增长72%;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363亿元,比~年增长48.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50万人,比~年增长45.6%;农村城镇化率达到52%。农村公共事业有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重点要在“五个一”上寻求突破

第一,创新思维方式,在“一转多变”上寻求突破。“一转”就是要转变工作思维方式,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多予”上下功夫;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统筹上做文章;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在工业化上找出路,形成一套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力的工作路数。“多变”,就是要按照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单一农业向复合高效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封闭型农业向开放型农业转变。一是“粮变肉”。大力发展畜牧业,加速推进粮食过腹转化,到“xxx”末期,全省要有30%的粮食转化为肉蛋奶。二是“小变大”。通过发展合作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和专业化生产,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整合成大规模、大生产,形成规模效益。三是“少变多”。通过大力推进粮、牧、多、特、加、劳全面发展,实现由“一元”增收向“多元”增收转变。四是“粗变精”。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和精深加工业。五是“农变工”。通过加大对农民创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由农民向市民、向工人的转变。

第二,创新工作方式,在“一策多法”上寻求突破。“一策”,就是坚决贯彻好党中央、xx“两个重中之重”的战略决策。“多法”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采取传统创新的办法、巧用科学的办法、实际实效的办法、统筹协调的办法、政策保护的办法,千方百计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在农业内部挖潜上下功夫。要把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把资源转化为效益;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研成果和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农业外部拓展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多途径地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开放联合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会展经济和订单农业,加快与发达省份、地区和国家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推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四是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各地要切实落实好国家各项扶持“三农”政策,深入研究制定加大“三农”扶持力度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办法。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创新经营方式,在“一化多能”上寻求突破。“一化”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多能”,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把破解“三农”难题的多功能金钥匙。它能够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最终使我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要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集中扶持发展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成长性、对农户和整个行业有较强带动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到“xxx”末期,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要达到200个,其中,1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龙头企业5~10个,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50个。二是切实抓好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服务系列化的生产要求,规划建设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架起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紧密相联的桥梁和纽带。到“xxx”末期,全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000个。四是高度重视品牌开发与培育。要支持和帮助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打造品牌,以品牌开发市场,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到XX年,创中国名牌产品5个,力争达到10个。

第四,创新组织方式,在“一统多筹”上寻求突破。“一统”就是通过组织创新,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多筹”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优势和主动性,合力兴农。各级各部门都要整合本系统的资源要素,集中投向“三农”,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一是整合金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二是整合城乡资源,实现兴农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发展机制,进一步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状况。三是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的科技创新、投入、管理和奖励机制。四是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千方百计构建适应我省现状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五是整合卫生资源,着力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尽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

第五,创新保护方式,在“一保多安”上寻求突破。“一保”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多安”就是要通过对农民利益的保护,达到安民、安收、安企和安定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整合社会保障资源,探索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二是要切实改变农民工就业环境。要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确保工资足额发放;要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卫生保护;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三是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四是要高度重视实施农业保险。积极研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分保和再保险机制、公共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机制,通过制定农业保险减免税政策和设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等扶持手段,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发展。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

~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始年,也是“xxx”规划建设的第一年,全面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更加务实、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的新措施,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总的要求是:现代农业建设要有新进展、农民收入水平要有新提高、农村改革要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发展要有新举措、社会风气要发生新变化、新村改造要取得新成果、基层党的建设要有新面貌。农业总产值实现1100亿元,比去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要具体抓好六项工作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动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主要体现在十五个方面。即“三个高于”、“三个终结”、“三个强化”、“三个加大”和“三个加快”。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要高于上年;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使农业“三税”划上历史句号;强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奖励补助力度,加大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支持力度,加大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加快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和农民培训步伐,加快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国家这些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同时,我省也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总的原则是: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并且还要不断加大力度。要加强各部门、各方面资金协调和整合力度,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集中投入新农村相关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国外和我国一些省份乡村建设的实践,初步匡算,到2020年,全省新农村建设资金大约需要200亿元,按15年计算,平均每年需投入13亿多元。实际上,我省目前各方面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总量不是很少,比如:农村道路、义务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科技“三下乡”、劳动力培训、农村“六小工程”、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农村改水改厕、民政慈善、村部建设等等,每年30亿左右。现在这些资金都由各部门分散使用。如果把这些资金进一步整合,集中力量、重点投放,每年干几件大事实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省新农村建设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为此,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同时,省里从今年起安排1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启动资金,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多方面投入,尤其是调动广大农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发展实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用农业产业化统领农业农村经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管理农业,切实提高农村经济整体实力。

一是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今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要确保453万公顷以上。其中,玉米面积要达到290万公顷,水稻稳定在67万公顷以上,大豆保持在67万公顷左右。粮食总产量要力争实现26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7亿公斤。为了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今年全省粮食直补资金规模要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并确保在“五一”之前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粮食主产县奖励补助力度,去年全国用于产粮大县“三奖一补”资金155亿元,今年又新增30亿元,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把这些资金用好、落实好,尤其是要重点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把突出抓好龙头企业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大力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向龙头企业项目建设投入等办法,加快对原有项目改造升级,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加大扶持,使之尽快提高经济效益。今年省里要统筹规划建设2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中区,省里新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要重点向集中区摆放,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要重点向集中区倾斜。省政府决定安排1亿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按照省里扶持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资金的50%进行配套,长春市要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通过努力使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同时,乡镇企业要积极开展“创业杯”竞赛活动,省里设立专项基金,扶持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高效精品畜牧业。要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特别要充分认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切实巩固我省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要加快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步伐,全省牧业小区要达到3500个,其中省级标准化牧业小区要达到1500个,规模化饲养比重要达到80%,推进生产方式向集约化和规模化转变。畜牧业总产值实现480亿元,增长8%。

四是大力发展高效园艺特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要把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作为主攻方向。今年省里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10个高效园艺特产示范园区和12大类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全省新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要达到450个,监测面积达到187万公顷。

(三)强化支撑保障功能,增强综合发展能力。

一是积极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抓好江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城市防洪工程的同时,今年省里多方筹措水利建设资金5亿元左右,重点推进中部引松、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哈达山和四湖沟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启动“农村清洁能源工程”。以秸秆气化、沼气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利用为重点,提高农村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同时,重点加强对松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与防治工作。深入推进东部山区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83亿元,改培天然次生林6万公顷;中部粮食主产区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全年完成4.85万公顷;加快西部生态草产业化建设工程。要狠抓各项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确保连续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三是努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素质。要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40万人,其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5万人。通过努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330万人。要在京津沪等大城市进一步打响“吉林保安”农民工品牌。为此,在国家加大“阳光工程”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省里将增加配套资金规模。同时,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大配套资金投入额度。

四是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这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措施。科技创新重点是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新技术的研发,推广标准化生产、超级稻、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地膜覆盖、旱作节水等20项农业实用新技术。为此,省里将安排专项资金,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统一灭鼠、生物防治玉米螟“三项重大农业增产技术”的补贴工作,扩大推广面积,增加补贴规模,尤其是要大幅度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额度。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进一步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普及。

五是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要在重点规划建设好粮食、果品、蔬菜、长白山特产、道地中药材等大型专业化批发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农村要素市场,不断扩大农村内需。要大力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今年要重点组织办好第六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等国内外展洽活动。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尽快形成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林业等四大行业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依托“金农工程”,整合信息资源,搭建农村信息交换服务平台。

六是进一步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今年起,省里将启动实施67万公顷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为此,在中央继续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的同时,省里要相应增加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农机具购置、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和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七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年进一步扩大“两免一补”扶持范围,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年试点范围扩大到24个县。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补助、农村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同时,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一是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二是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三是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提高县乡财政自我保障能力。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比重。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选择部分乡村进行化解债务试点。四是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保证资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五是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六是继续探索多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此外,要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搞好征地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发展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重大任务,共同责任,必须形成合力,协同动作,齐抓共管。省委、省政府将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明确责任,统筹运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具体负责情况综合、组织协调、调查研究、督查指导。各地要参照省里做法,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的组织领导,从今年起,省里将组织有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农村,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市带县、城帮乡”活动,促进城市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同时,省里也决定从~年起连续几年从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抽调大批干部,派驻村屯,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目的是:宣传政策,落实项目,协调资金,调处矛盾,化解纠纷,锻炼干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六)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为全面推开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重点抓好30个乡镇、1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内容包括规划布局、改造内容、建设标准、相关政策、组织领导、实施步骤。总体时间要求是:3月底前,完成方案制定,搞好布局选点,确定建设内容,明确相关政策;4月底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5月底前启动实施试点;10月底基本完成100个村阶段性改造任务,2年内完成30个镇改造计划。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要在加大国家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广泛参与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能力。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放活,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依靠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


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入手,建设节水环保型社会,建立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提高农村水利管理水平。

正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国情出发,顺应广大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追求生活文明的迫切要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这一蓝图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挥水利基础产业的作用,实现水务事业的新突破,是摆在水务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水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水务工作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要抓住关健环节,当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农田灌排新技术、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一个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心里最期盼,要求最迫切的问题。

一、 水利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十五期间,我市水务工作成效显著,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防洪保安建设:累计投资****万元实施了堤防加固除险系列工程,完成蓄滞洪区撤退路5条、救生桥7座、避水楼3座;发展节水农业:累计开挖深浅机井****眼,疏浚河渠131公里,推广铺设防渗管道68万米,新增节水面积11万亩。节水型社会建设:投资1280万元实施了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127个村开挖了饮水井,在全市农村推广施行了供水计量改制。优化水资源配置: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宏观调控水资源供需平衡;完成域外调水引岳济淀工作。抓好桥闸涵站维修和重建:投资985万元,共修建桥梁闸涵160座。

问题:农业生产的水利基础和农民必要的生活设施仍然薄弱,农村生态与环境的形势不容乐观。农村水利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广大农村还缺乏基本的生活供水设施,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按现行饮用水标准,全市**村饮水不安全,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二是农田灌排设施薄弱,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田灌排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存在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总体上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不强。近年来工程逐渐老化,维修改造不及时,灌排设施的保障能力减弱。三是水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相当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水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等生产、生活、环境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预期效果的理性选择。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水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20个字,涉及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与农村水利密切相关。因而每一项目标的实现,都对农村水利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保障农业生产的要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

“生产发展”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灌排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促进水利工程技术与种植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生活宽裕”要求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生活宽裕有两个条件不能少,一是开辟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增加农民收入来说,目前农业仍然是许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而加强灌排工程建设是提高增收保障程度的重要途径。从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目前最缺乏的是农村供水设施。农民吃饭问题解决后,饮用水问题上升为首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水污染的加剧,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要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实现“生活宽裕”创造条件。

“村容整洁”对水环境整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清洁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村容整洁的重要条件。

“管理民主”要求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取得新突破。要实现农村水利建设主要由政府决策和组织、农民被动服从和参与,向政府扶持和引导、农民自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乡风文明”要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农村水利直接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对农村新风尚的倡导具有很大影响。政策制度安排得当、规划建设科学合理、管理服务规范有序,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为倡导农村新风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哪怕是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争水、抢水、械斗等情况

新农村建设中水务工作思路第2页

的发生,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邻里关系。随着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因而农村水利工作要更加重视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加重视管理的规范和有序。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水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农村水利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极好的发展机遇。当前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发展节水灌溉和农村水土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任务,为新农村建设尽快取得实效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

保障饮水安全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体现,是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十一五”期间,用5年时间解决1.6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部明确要求,要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喝上干净的水。作为基层水利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要求,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是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思路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并抓好地方自筹资金的落实,同时要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的机制的改革,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使农民获得安全饮用水,维护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做好农村供水总体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市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经过周密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这个时间比水利部规划的全国目标要提前3到5年。保证规划目标的落实,是解决问题的关健。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了我市20xx年度要办的15件大事实事,其中,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推进联村供水列为第一项,可见重视程度。市水务局计划在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在城镇周边和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延伸现有水厂的管网,需要新建水厂的地方,也要尽可能建设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到户;做到规划要与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相结合。

20xx年完成50个以上村的供水改造,实现“一户一表、水表外移、全天供水、计量收费”,提高人饮质量,提高农村的城市化供水系数,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二是建管并重,完善运行机制。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建设和管理难度大。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在过去几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践中,积累了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工程监理、落实管理责任等一整套好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面广量大的小型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广和完善这些做法。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村安全供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加强技术指导,适时举办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农民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和增强健康意识。

四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管理。要把农村供水、排水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研究提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标准和指南,引导农民搞好废污水、垃圾处理;研究农村生活排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关键技术及设备,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

(二)以综合节水为着力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要大力推进以节水为中心的灌排技术。搞好农田灌排设施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排保障能力,是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 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灌溉用水占整个用水的75%,比重大,节水潜力也大,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推广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更为合理的农田灌溉形式,实施深层水与浅层水配比开发,发展农业灌溉咸淡混浇工程,有效的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经济水利的根本性转变。

实施综合节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一是组建用水户协会,由协会履行管理职责。并在条件成熟的乡村和企业安装IC卡智能水表,实行定额管理,节奖超罚。二是在严格实施取水许可的基础上,对全市用水大户安装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并对取得用水许可证的企业,根据其生产实际情况下达用水指标,通过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引导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广工程节水,铺设地下防渗管道。

(三)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安全。

 坚持以实现人水和谐、构建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统筹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量水而行,科学谋划全市经济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科学确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用水指标,加强需水管理,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形成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是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严格执行水环境保护法规,这是水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力的手段。二是加强河道和排污口管理。减少污染源,严禁垃圾倾倒河边,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三是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控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四是抓好生态建设。做好农村河道清淤清障,绿化美化河堤自然环境,深度发掘旅游休闲资源,做好树木栽种及管理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加大桥闸涵建设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桥闸涵建设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出行难易,以及是否保障河渠防汛除涝功能的正常发挥等问题。围绕人民群众关注和反映迫切的桥梁问题,做好修建和建后管理,保证发挥最大效益,让人民群众满意。同时要做好与地方道路建设的配合,完善配套措施,加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有计划修建防洪撤退路工程。

(五)完善水利项目制度体系建设。

包括:(1)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发展。(2)完善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以政府奖励资金为引导,以群众自愿投资为主体,以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和人饮安全工程为依托,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3)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养分离,保证工程发挥最大效益。(4)建立有利于促进水利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建立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化解各种水危机和水事矛盾。(5)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认同程度,以调动农民群众参予积极性。



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


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

文章标题: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根据市、县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乡客观实际,我认为当前我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用建设措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思路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具体为:

1、大力加强乡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建基础平台。

①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乡域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依托项目的支撑,抓住整村推进等重点项目的实施,,逐步将**乡建成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近期应抓好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项目的准备与项目库的汇编工作,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3年内,实现**通县、通村公路上等级。

②按照“总体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抓好各具特色的重点推进村建设。重点抓好上店子村建设,在建设中,要做到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设计建成一批造型美观,格调鲜明,具有**民俗风格、反映**地方文化底蕴的民宅,使特色民宅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其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③加强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实施“村村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④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调整教育校点布局、培育农贸市场,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电力供应、电视覆盖、电信服务等配套设施。

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后续支柱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使农民真正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①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各村和不同情况在北梁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和规模养殖,在后山各村在继续做好退耕还林的同时,发展蚕豆种植和畜牧养殖业,全乡搞劳务。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引导农户在退耕地内种植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

②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大卜峪、下店子等后山六村发展蚕豆订单生产,通过天水昌盛公司的介入,实现蚕豆的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用2-3年的时间,将**建成**公司**生产基地。全镇订单**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产业。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羊专业村,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推广退耕地种草养畜,全面推进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创新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把**建成甘谷畜牧大乡

⑤培育好**生态旅游产业。创新旅游载体,大力培植一批旅游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为主体的“农家乐”,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生态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发财致富的当家产业和乡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3、加强农技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育新型农民。

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通过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和“人才工程”,使全乡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同时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创建农村新组织。

一方面

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第2页

深入扎实地开展以实践“三个代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建效机制,继续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为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力,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培育壮大农村新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等各类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完善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及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为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塑造良好新风貌。以“三清三改”工作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所有村委开展“治三乱(乱堆杂物,乱停车辆,乱放物品)”活动,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同时,按照“三清三改”标准要求,逐步实现“四化”乡村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二是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为载体,认真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邻里关系,组织农民群众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抓好特困农民群众救助。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农民就医、上学等困难和问题,使全乡广大农村社会风尚良好、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为主”工作,建立立体的群防群治网络,打击非法、维护合法,构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和道德认知。

二、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乡党委、乡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其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各村委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工作任务。同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纳入村级考核以及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任务落实到人头,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考核奖惩。实行定期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2、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层层发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3、群众参与,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科学规划。乡党委、政府要加强乡村规划的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做到规划适度超前,力求美观大方,富有地方特色,形成生态庄园式,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为旅游产业发展创建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收益最大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委抓起,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新农村改造建设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