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在工作中想要让自己的工作时间变得更加有效,我们需要一些的时间制作更为细致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帮你从容地应对和解答工作中的未知数,帮你把事情的细节不断量化。什么样的工作计划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参考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这样的内容,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文章标题: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新”。是关键的问题是“以人为本”。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如果不抓“发展”,其他一切事情都无从谈起。再是建设新农村,还搞老一套,新农村就会新不起来。三是建设新农村,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广大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共为建设出力,共享发展成果。所以我认为这三个方面,既是核心,也是重点。

我村是**市的一个郊区村,有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理优势。有田土山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说是万事皆宜,所以取名叫“**村”。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村民674户,总人口3540人,其中本地人口2420人,外来人口1120人。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水稻面积826亩,旱地60亩、水塘26.4亩,森林面积805亩;有各类企业46家。20xx年全时总产值完成1.6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亿元,农业和其他产值0.44亿元。有完全小学一所,师生共440多人。

根据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初步制订了本村近五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总的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拓创新。一是创新发展思路。在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前提下,把发展优势工业、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作为发展重点,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激发群众的发展潜力;三是创新发展原则。做到“四坚持、四不搞”。即坚持突出特色,不搞一般化。坚持量力而行,不搞盲目攀比。坚持民主协商,不搞强迫命令。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四是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主要依靠本村农民自身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五是创新发展方法。在农民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有效方法,努力争取国家扶植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具体情况,分项制订了发展目标。①“生产发展”。以工农业为主。实行全面发展,力争全村总产值在20xx年的基础上,近五年内,力争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②“生活富裕”。通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力争全村人平纯收人在20xx年的基础上,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③“乡风文明”。大力宣传“八荣八耻”。教育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村容整洁”加快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近五年内完成全村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项工程⑤“管理民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不断加强民主建设。力争在五年内建设好有现代特色的新**村。

(三)发展的五年规划。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整体的规划布局,分项制订了如下发展规划

1、发展教育事业。为**村完全小学兴建一栋科技大楼,完善教学设施。再是兴办农民夜校,开通远程教育,完善有线电视100人户。

2、建立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建立好两个工业园区。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合理利用土地,保持一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前提下,利用柳家湾等五个组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创建成片近500亩的无公害蔬菜瓜果基地及娱乐、休闲长廊。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内,力争完成六大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造道路。二是改良饮水。三是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环境。沿主要干道,逐步全部种花种草栽树。完成变压器增容,从林芷园至黎家冲主要干道首先安装路灯。沿**路建好十一个垃圾站和三个垃圾处理站。四是完成山塘、河坝整修,作好防洪防旱准备。五是开发清洁能源引进沼气利用技术,逐步普及村民用沼气

5、巩固和发展公益事业,以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群众。具体抓好七件实事。①创建老年协会和村民活动中心。②健全村爱心慈善基金会,帮助弱势群体。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连续11年无计划外生育的基础上再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④积极推广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参合率达100。⑤健全治安网络,加强治安调解,切实维护社会稳定。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⑦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发展的组织保证。为了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五年规划,必须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来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党群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负责组织实施建设规划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实施建设规划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体组织在实施规划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到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为建设新农村献计出力,真正把**村建设成为村庄美、村风正、村民富的社会主义新**村。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fwR816.coM精选阅读

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发展规划


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发展规划

加快村镇建设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结合《育溪镇总体规划(修编)》,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育溪镇版图面积380平方公里,所辖23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1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万人。育溪镇区建设规划由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23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由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城市建设学院编制。镇域村镇结构由中心城镇、集镇(脚东、马店、月潭河)、中心村、基层村按一主两翼,一线串珠结构构成。育溪镇区为中心城镇,总框架为三横两竖,主要道路系统为一条国道一条省道两条县道5条镇道。近几年来,全镇严格依据规划,加强了对集镇、村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了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村容镇貌逐步得到改善。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项目强镇、调整富镇、商贸活镇、城建美镇为发展战略。以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点面结合,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加强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村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尊重民意。加强组织引导,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资源,搞好服务,广泛尊重民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规划先行,夯实基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规划,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一村一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和发展模式,根据农村现状,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做到改造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不强求一律,不搞一刀切。
4、试点示范,循序推进。坚持先易后难、抓好试点,总结经验,搞好以点带面,做到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四、发展目标
全镇村镇建设发展的具体目标是:村镇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镇容村貌明显改观,村镇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村庄道路基本硬化,主次干道硬化率达60%,村庄饮水符合标准100%,污水、垃圾处理率达60%,绿化覆盖率达到60%。育溪中心集镇建设成为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
五、工作重点
1、突出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加快育溪中心城镇建设,对于带动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中心城镇建设,不断拓展城镇骨架,引导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通过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商贸物流发展,增强中心城镇的集聚能力,服务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育溪镇区为中心城镇,镇区规划范围东起胜利村委会,西至育溪河大桥,南抵皂当路,北起小河桥联合光明段。到20xx年,人口规模达到20xx0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80公顷,村镇建设以改变镇容,改善环境,塑造亮点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城镇实施开发建设,实施居住、休闲、商贸、工业分区。20xx年以完成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在镇区主干道实施改善镇容镇貌、道路维修、自来水改造、集镇垃圾处理场、联合住宅小区建设为重点,拉通方天路,拓展集镇骨架,完善集镇功能。适时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到20xx年,完成皂当路以北基础设施配套,通过招商引资,沿线布局3-5家骨干企业,打造镇域工业经济的支撑企业。
2、着力抓好文明新村建设。高标准建设好光明、胜利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镇范围内实施“五改”、“五通”工程,即(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房)、(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通宽带),建设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文化活跃、社会稳定的新农村。
1)切实加强村庄整治。突出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大力实施以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境卫生、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环境美化。到20xx年底,完成脚东至院院10个居民点村庄整治,形成刘河、胜利、联合、光明、马店等样板区,到20xx年底,完成50个居民点的整治,镇容村貌、卫生明显变化、改造农村危房100户,结合土地治理项目,通过迁村腾地,新增耕地300亩以上,修建示范性农民新居小区一个。
2)加强村庄道路建设。建设通

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第2页

村道路,完善村内道路网,村庄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60%以上,通村主干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
3)完善给排水系统。全镇农村村庄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做好水源地卫生防护、水质检验及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步伐。村庄排水以明沟和暗渠为主,普遍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双层沉淀等简易设施,有条件的地方铺设排水管道,采用氧化沟、生物塘、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集中式处理污水,大力推广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率达到60%。
4)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完善。村委会、文化活动场所、商业服务等建筑结合公共活动场地统一建设。村级组织办公和村民议事用房,文化活动场所、便民超市、村级卫生室等设施统一设置,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带头和辐射作用。
5)引导规范村民建房。制定切实可行的居民点详细规划和整治方案,满足建设与管理需要。改建住宅的平面布局,尊重当地生活习俗,使用功能方便合理、日照充足、通风良好,内设水冲式卫生间,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厕所,改建住宅的设计,施工满足质量、安全要求,体现节地、节能、节水的方针。农村个人建房一是要严格审批程序,按照《城乡规划法》和《当阳市村镇建设规划和用地管理办法》要求申报;二是要符合用地和建设规划,严禁分散建房,住宅层数2-3层为宜,屋高3米左右,坚持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模式、统一层数、统一层高);三是加大对未批先建和违规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
6)开展清洁镇村工程建设。对农村垃圾和坟墓实行集中管理,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60%以上。着力抓好“一建三清四改”(一建沼气池;清理各种垃圾杂物、清理柴草垛、清理路障;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改善村庄环境,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集中管理、集中处理,每个自然组建1-2个垃圾收集点,配齐村级保洁员清运工具。到20xx年村及村民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7)加强绿化建设与生态保护。全镇绿化覆盖面达60%以上,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常绿植物,利用再生能源取代燃烧柴草,利用太阳能、沼气等天然能源和再生能源,减少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公用水池定期维护,及时清淤,保持水面洁净。保护植被,严禁乱砍乱伐,防止水土流失。
六、保障措施
1、加强规划管理。根据总体规划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修订和完善村镇发展规划,形成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衔接配套的完整的规划体系。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即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和“一书一证”(即选址意见书、村镇房屋建设许可证)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工作机制。加大对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对随意改变规划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是投入。广辟门路,建立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为主,国家、地方、企业等共同投资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突出抓好以环卫、绿化、道路、给排水、小区为重点的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改善村镇环境,提升村镇品位,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3、坚持建管并重。村镇可持续发展一靠规划,二靠建设,三靠管理,强化建设管理是建设好村镇的重要环节。管理工作要突出三大内容,即规划管理、村容镇貌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完善村镇建设的成果。
4、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到位。镇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

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社会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结合《当阳市育溪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育溪镇社会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是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三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四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文化下乡活动有声有色。五是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切实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所安、难有所帮,推动社会事业全面、有序发展,让农村居民普遍享受全面建设新农村所带来的成果。
三、基本原则
1、立足镇情,以人为本。结合全镇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
2、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
3、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发展目标
1、巩固农村普九成果,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高标准巩固普九成果,确保义务教育“四率”稳步提升,到**年,小学、初中入学率、完成率均达到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中小学布局合理,教育资源结构优化。全镇所有中小学达到宜昌市标准化教育教学目标。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50%以上。
2、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卫生院配套设施,加快农村卫生室建设,镇中心卫生院、23个村级卫生室分别达到同级甲等标准,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加强重大疾病及地方性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知识,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
3、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群众精神需求。完善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所有村覆盖。建设村级健身活动场所23处,文化活动室23个,农家书屋23间。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扩大覆盖面。积极开展电影“2131”和送戏下基层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动态管理、分类施保下实现应保尽保。完善中心福利院设施配套建设,建成省级福星工程示范院。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基本消灭土坯房。
5、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8%以上,出生婴儿性别化控制在正常值内,基本建立起“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统筹解决好新时期的人口问题。
五、工作重点
1、着手素质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在学校班子成员中开展“学洋思,重管理”学习活动,提高各中小学校服务管理能力,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学郑琦、讲奉献”师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立足岗位讲奉献。在中小学校学生中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感恩意识。高标准完成乡镇目标考核工作。配合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力争在**年前完成镇内所有学校校舍改造。加大现代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推动现代化教育发展。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2、着力公共卫生,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100%。推进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加强对结核病、艾滋病、甲流感等疾病的防控,防控面达到100%。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所有村级卫生室配套电脑,基本实现全镇卫生信息网上直通。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执业水平。继续开展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使全镇人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3、着力文化网络,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按照镇、村、户三级配套建设文化服务中

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第2页

心、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完善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和水平。实现村村都有有活动管理制度、有信息共享工程、有专人负责、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有藏书不少于20xx册的图书室,有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的体育场所。充分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力争在**年前建成育溪民俗文化博物馆。
4、着力困难群众,促进农村社会救助事业发展。
全面建立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住房解困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慈善捐赠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为补充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农村困难人群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供养率达到100%。大力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使有适应指征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关注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切实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对危房实施改造,每年不少于100户,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消除危房户,基本消灭土坯房。
5、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
严格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和完善以现居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全员人口信息核查工作。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扶和特扶政策,引导群众少生优生。全面开展生殖健康服务。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保证性别比正常。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实行分工负责。
由各分管党委成员负责,组建工作专班,层层分解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保障各项规划目标实现。
2、坚持抢抓机遇,拓宽融资渠道。
抓住全面建设新农村所带来的机遇,用好用活政策,整合各种资源,争取项目扶持,积极拓宽投资领域,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3、实行目标考核,完善工作机制。
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每一项规划、每一项作业、每一项活动都要有部署、有督办、有考核、有记载,以确保善始善终,落到实处。同时要注重协调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社会事业发展的合力。实行目标控制法,通过责任人述职、参与群众评议、社会舆论监督等形式,对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考核。

乡镇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乡镇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一、基本情况
**街村是凤凰镇政府所在地,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53亩,林地4500亩。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909人。现有3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村域经济以商贸业和农业为主。村内有明、清时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一条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村内有个体工商户233户,是柞水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二、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国之家-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工贸性旅游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xx年至20xx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街村五、六组(皂凤公路**街段)水泥路。
(2)架起六组两座跨皂河沟大桥。
(3)改造、扩建自来水厂,延伸输水管网,接通五、六组自来水。彻底解决五、六组的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4)巩固、改造社川河河堤,实施交通小区外河堤水泥靠板工程。
(5)争取立项建设通子房沟的跨河大桥一座。
(6)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以子房为主发展大棚菜和设施农业,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围绕古民民居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1)制定古民居保护开发规划。
(2)成立古民居保护开发旅游公司,实行企业化动作。
(3)抓好公厕、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
(4)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古镇开发宣传网页。
(5)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建设子房寨等外围景点,围绕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6)搜集整理凤凰古镇的一系列历史及人文景观。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沿社川河堤建堤路结合工程,沿河堤栽植垂柳,营造生态景观。
(2)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3)有计划地对街道、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4)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5)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层居民建筑,节约土地。
(6)完善自来水价格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
5、规范整顿市场,繁荣商贸经济
(1)划行规市,消除马路市场。
(2)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6、加强村民教育,深入开展“五学”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
7、繁荣文化市场,支持鼓励老年协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8、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9、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
10、维护社会大局,为村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机制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一、基本情况
**街村是凤凰镇政府所在地,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53亩,林地4500亩。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909人。现有3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村域经济以商贸业和农业为主。村内有明、清时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一条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村内有个体工商户233户,是柞水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工贸性旅游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xx年至20xx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街村五、六组(皂凤公路**街段)水泥路。
(2)架起六组两座跨皂河沟大桥。
(3)改造、扩建自来水厂,延伸输水管网,接通五、六组自来水。彻底解决五、六组的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4)巩固、改造社川河河堤,实施交通小区外河堤水泥靠板工程。
(5)争取立项建

乡镇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第2页

设通子房沟的跨河大桥一座。
(6)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以子房为主发展大棚菜和设施农业,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围绕古民民居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1)制定古民居保护开发规划。
(2)成立古民居保护开发旅游公司,实行企业化动作。
(3)抓好公厕、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
(4)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古镇开发宣传网页。
(5)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建设子房寨等外围景点,围绕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6)搜集整理凤凰古镇的一系列历史及人文景观。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沿社川河堤建堤路结合工程,沿河堤栽植垂柳,营造生态景观。
(2)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3)有计划地对街道、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4)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5)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层居民建筑,节约土地。
(6)完善自来水价格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
5、规范整顿市场,繁荣商贸经济
(1)划行规市,消除马路市场。
(2)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6、加强村民教育,深入开展“五学”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
7、繁荣文化市场,支持鼓励老年协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8、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9、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
10、维护社会大局,为村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机制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20xx-20xx)
(征求意见稿)
“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由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为了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设目标。
——生产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把我县的农村经济结构调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构建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格局。逐步建立完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大力推行豆麦杂、豆薯杂、豆米杂等轮作模式,扩大无公害、优质作物面积。重点围绕农、畜、山特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开发和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到20xx年,农村一、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20xx年的79%∶8.9%∶12.1%调整到59%∶18.9%∶22.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89.1以上,畜牧业标准化饲养比率提高到43,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渔业总产值达1206万元,年均递增5.8;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
——生活宽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到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实现45316.2万元和5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2,其中非农产业收入达到35以上。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比较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十一五”期末,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1.5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救助比例和标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步形成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乡风文明。“十一五”期间,全县各乡(镇)行政村全部通沥青和水泥路,建设通村公路537.2公里。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6.7以上。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十一五”期末,全县4500农户普及清洁能源。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双高”普九工作。巩固提高农村教育“普九”成果,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5年,4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具有非农产业技能;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以上;卫生乡村达标率75以上。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鼓励扶持农民建立文化大院、文化室、图书室、电影放映队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十一五”期末,全省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覆盖到所有乡镇。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
——村容整洁。治理乡村环境。实现村屯四旁绿化,鼓励农户庭院美化,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态舒适的新乡村。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到村、到屯,并与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新农村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纠正和整治违反规划私批滥建行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管理民主。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形成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的新风尚。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遵循的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按照市场供需关系,确立重点发展项目和产业调整方向,避免盲目性和趋同性。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第2页

生态效益相统一。
——坚持群众自愿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用政策、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产业结构,不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积极向上争取和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向主导产业倾斜,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全面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农民按标准生产。加强场县联合共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农业标准化覆盖面。20xx年,全县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十一五”期末,全县实现90万亩的标准化种植。养殖业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发展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和现代饲养场,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十一五”期末,全县实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农户占50以上,力争规模化养殖比率达到70以上。
(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扶强扶壮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我县农、畜、山特产品加工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坚持不懈地推进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十一五”期末,争取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家,牵动农、畜、山特产品基地面积160万亩,基地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
(六)继续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加快优质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化率,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扩大认证数量、开发总量和加工规模。“十一五”期间,创建绿色食品基地11个,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新增无公害食品标识10个,有机食品标识7个。全县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1万吨;创建北药生产基地12个,北药种植和改培面积达到12万亩,完成4个北药基地GAp认证,生产总量达到20xx吨。全县种植业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80,粮食产品优质化率达到85。
(七)加快发展外向化农业。广泛开展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全省对俄经贸战略升级为契机,依托口岸优势,加强对俄农业劳务合作,建设粮食、蔬菜、畜产品对俄出口基地,开发俄方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化农业。“十一五”期末,建设粮食、蔬菜、畜产品对俄出口基地3个;全县赴俄农业劳务人员300人,开发俄方土地10万亩,创收达到2200万元。
(八)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形式,重点推进院县共建、场县联合,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搞好良种繁育与推广、农作物标准化种植以及科技入户等项目。重点建设3个县级科技示范园区(**乡、**镇、**乡),6个乡级科技示范园区,建立9个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区,确立9个标准化种植辐射区,不断增加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示范项目,全县农业科技示范户要达到30。
(九)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村沼气“一池三改”项目,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村9个、示范户4500户。
三、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十)挖掘种植业内部增收潜力。坚持走优化结构、提高单产、改善品质、降低成本、转化增值的路子,重点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增产增收。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以优质大豆为重点的粮食作物、以北药为重点的经济作物以及饲草饲料作物,提高种植业效益。20xx年,全县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单产达到145公斤。搞好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十一五”期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十一)做大做强畜牧业。以绒山羊养殖为重点,积极推进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增强畜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做大做强绒山羊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到20xx年,全县绒山羊饲养量达到60万只,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户2800户。二是推广普及科学养殖技术。重点做好绒山羊、肉牛、奶牛、生猪、蛋肉鸡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工作。加大畜牧综合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培育典型示范户、树立科学养殖示范场(户)等形式进行推广普及,达到缩短饲养周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禽生产能力、提高养殖效益目的。三是提高良种畜禽覆盖率。大力推广应用畜禽品种杂交改良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逐渐地扩大全县良种畜禽覆盖率。“十一五”期间,畜牧产品优质化率达到65。四是加强畜禽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防疫网络建设,配齐乡村防疫人员。重点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工作,突出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免疫注射、监测工作,免疫注射率达到100。同时,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预机制,开展畜禽常规免疫、消毒灭源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十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推进劳务对接,坚持出国劳务、异地就业、小城镇吸纳、开辟新产业四路并举,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十一五”期间,新转移及输出农村劳动力7000人。到20xx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达到50以上。一是强化劳动力培训。以国家“阳光工程”和省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为载体,发挥职教中心、农广校、农职高中等培训基地作用,有组织开展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十一五”期间,完成引导性培训1.9万人、技能性培训0.7万人。二是建立劳务输出基地。重点在俄罗斯建立输出基地。同时扶持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山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强就地转移吸纳能力。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工优惠政策,深化维权工作。成立农民工维权组织和农民工协会,开通维权电话,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十三)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加快贫困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善贫困村屯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的素质,开辟增收途径。加快贫困村道路、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提前完成沪嘉乡福庆村、福阳村等5个省级贫困村的脱贫任务。全面开展救灾救助活动,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到20xx年,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650元,相对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060元以上。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十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通过招商引资、联大靠强、引进龙头企业等措施,以农产品、矿产品、林木产品资源精深加工作为项目开发的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扶持世界生态村、丰实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神龙刺五加加工厂、畜禽肉类速冻加工厂等重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及企业知名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依托口岸优势,重点发展边境贸易以及对俄旅游。“十一五”期末,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7以上;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
(十五)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重点搞好试点村镇的规划和建设。加快构建小城镇的产业支撑体系,积极发展旅游、物流、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引导各类企业和农产品向小城镇扩张,引导农民向城镇流动就业,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全面提升小城镇人气,打造经济强镇。“十一五”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
五、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十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重点搞好**乡**、**乡**1260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全县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873公顷。加强农机化建设,加快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万千瓦,全县新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12个。加强土壤肥力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全面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七)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县建设通村公路537.2公里(四级)。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农村供水、排水等设施建设,优先解决污染等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县要新建饮水井25眼,解决25个村屯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6.7%。启动环境整治工程,突出搞好改路、改厨、改灶、改厕和改圈,做到垃圾、粪便集中存放,污水通过明渠、暗沟排放,柴草垛不入村,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和面貌。
(十八)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全面启动“康居工程”,推进农民住房砖瓦化。组织设计一批平面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农房设计方案,向农民免费提供设计图纸,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新型住宅。同时,依据村镇建设规划,有计划地撤并50户以下的自然屯,加快推进城郊村、镇中村以及中心村的社区化建设和改造。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小城镇聚集。“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村住房砖瓦化率89%。
六、发展公共事业,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十九)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优化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懂经营、会管理、多技能的新型农民。“十一五”期末,农村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
(二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做到常态化,重实效。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继续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一五”期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以上,卫生乡村达标率75以上。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二十一)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强化乡(镇)综合性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心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培养农民文化队伍,大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二十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向低保制度转轨。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以大病救助为重点的医疗救助范围。加快敬老院整合改造步伐,提高集中供养比例。积极探索对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十一五”期末,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比例达到80以上。
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二十三)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深化乡镇职能改革。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编制只减不增,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健全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政策,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扩宽就业安置渠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三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改善资产质量,加大支农信贷资金规模。强化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大力培育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帮助农民化解自然风险。
(二十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运行行为,保障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到20xx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0个,农村经纪人队伍达到300人。
八、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二十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围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到20xx年,全县省级“五个好”乡(镇)党委达到50%,市级“五个好”乡(镇)党委实现全覆盖;村党组织省级“五个好”村党组织达到10%,市级达到60%,县级实现全覆盖。继续深入开展“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评选工作。到20xx年底全县享受每月元津贴待遇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达到18名。大规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20xx-20xx年全县农村基层干部实现轮训一遍。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加大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力争把60%的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20xx年,全县60%的村党组织要有“支部加协会”等形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xx年党员电化教育网络实现全覆盖。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20xx年,建设青年产业示范基地10处,力争培养各级各类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经纪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30名。
(二十六)加强民主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20xx年,全县个乡镇和80%的乡村达到示范单位标准,进一步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探索和推进乡(镇)一级直接选举,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二十七)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成立县级普法讲师团1个,乡(镇)普法讲师团9个,到20xx年举办农村普法培训班90期,培训人员4500人。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到20xx年全县市级以上安全村总数所占比例在78.1%的基础上,每年递增2%。
(二十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的文明程度。20xx年,全县农村七星级以上文明户比重达到60。创建省级文明村标兵3个,省级文明村7个。市级文明村达到40%。发展家庭经济和创建学习型家庭相结合,树立50个“美在农家”创建典型。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每村组建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活动。
九、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十九)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要选派干部进驻乡村,指导帮助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任务,建立责任清晰,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十)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层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到村、到屯,并与小康村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编制规划要坚持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新农村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纠正和整治违反规划私批滥建行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结合全省“百乡千村”建设活动,20xx年,全县选择个乡镇和个村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积累经验,典型示范,指导全县。
(三十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包乡包村制度,实行定点帮建。要切实履行县带乡、乡帮村的责任,把投资建设重点转向农村。今后每年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用好国家的支持政策和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金融机构都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农民住房、农村助学等贷款投放。加强军民和警民共建活动,鼓励社会团体、龙头企业以及社会志愿者支持新农村建设。同时,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尽快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格局。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文章标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对于我们加快发展、富民强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极大地鼓舞了各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今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为此,根据《门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经广泛调研和征求群众的意见,特制定____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自然概状
____村位于门源县以东24公里,东邻仙米乡,南与阴天乡接壤,西邻泉口镇,是____镇政府所在地,境内省道民门公路穿境而过,地理环境比较优越,是门源东部地区的商贸集散地和交通要道。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2730米,年均气温1℃,年降水量为510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昼夜温差大,冬长寒冷,夏短凉爽,无绝对无霜期,自然灾害较频繁。

全村共有七个生产合作社,四个自然村,326户农户,文章版权归网作者所有!1523人,劳力613人,共有耕地4604亩,其中退耕还林还草面积864亩,人均耕地2.58亩,共有各类牲畜2390头(只),其中牛366头,羊190只,马、驴、骡131匹,拥有中小型农机具198台(套)。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现状
____村主要以经营农业和畜牧业两大传统产业为主,农业主要以种植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比重较小,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850元,其中农业占28.8,畜牧业占29.04,劳务收入占32.4,其他收入9.76。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____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发展格局,在经济发展中农民增收主要靠农牧业两大传统产业,一直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自然灾害频繁,农产量低而不稳,农业效益低下,科技含量不高,因而在增收上难以形成新的突破,群众增收依然十分艰难。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依托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逐步兴起,有力推动了全村经济发展,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20xx年实施了14.7公里的硬化路工程,4个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全部完成,20xx年实施了“一池三改”工程,170户农户修建了沼气池和育肥大棚,占全村总户数的52,农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小灵通、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村,190户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占全村总户数的58。

(三)村庄建设现状
由于农村建房缺乏科学规划和建房的随意性,村庄布局分散、凌乱、____村的布局形成了____、王家庄、碱沟口沿民门公路、平原式发展的格局,座落分散、排水不畅,且由于群众现阶段生产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差,在道路上随意晒粪、晒草现象随处可见,脏、乱、差现象严重。

(四)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现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1251人,小学1所,在校学生212人,学前教育尚出空白,党员活动室2间,村卫生室1所。

(五)城镇建设现状
由于受地理位置制约和低层次建设,____村民门公路两旁虽然建起了贸易市场和两层商贸楼,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城镇面貌仍然未摆脱乱设摊点、排水不畅、卫生差、不美观等现象,无垃圾场、无公共厕、无路灯、无路牌、无街道绿化、无停车场、无牲畜定点交易市场,镇容镇貌依然难以有新的起色。

三、发展定位及发展思路

(一)发展定位
____村依附城镇,交通便利,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海拔、气候有明显的优势,农业要提升青稞、油菜、小麦、马铃薯等传统品种品质,畜牧业以加快育肥暖棚建设,大力发展牛羊育肥,生猪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积极鼓励和制造条件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大力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面貌,使____村成为门源县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村。

(二)发展思路
以结构调整为基础,发展产业化经营,引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挖掘产业增收潜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人畜饮水、住宅建设、村容整治等问题,改进基础设施;发展以沼气和太阳能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通过阳光工程、农民科技示范入户工程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民主管理和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

四、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20xx-20xx年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第2页

,____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目标,加快经济发展
到20xx年全村总产值达到538.4万元,比20xx年的384.7万元年均递增10,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468.2万元,比20xx年的337万元年均递增11;第二产业总产值达到4.2万元、比20xx年的3万元年均递增10;第三产业总产值达53.52万元,比20xx年的38.2万元年均递增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50元,比20xx年的1850元年均递增10.8。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美化村容村貌
农户住宅统一规划,改造土坯屋及土庄廓,实施庭院绿化、美化、净化,砖木、砖混结构的住房占总户数的90以上;配套建设污水排放渠道,主巷道两旁装路灯;建卫生厕所326所,占100;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28座,太阳灶326个,牛羊育肥暖棚覆盖面达到100;镇区街道两旁及村间道路两旁的绿化率达100。

(三)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修建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村综合活动中心;街道及主巷道两旁设置路灯,设置标准路牌;修建1处停车场,修建牲畜定点交易及屠宰市场,改善排水设施。培育一定数量的“文化中心户”、“科技示范户”。电话入户率达到8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100。修建1所幼儿园,加强学生的学前教育。

(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及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建设一支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坚强有力的村级各组织;培育一批有较高素质、充满生机活力的后备干部队伍;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民满意率达90以上;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文化活动室、幼儿园、医务所等公益设施完善率达100;达到“文明村”、“平安村”标准,“十星级”文明农户占总户数的95以上,“十星级”安全户占总户数的95以上;“文明信用户”占总户数的80以上。
五、建设内容

(一)做大做强农牧业主导产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顺应天市,大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三红胡罗卜、黑饲草麦草等特色种植,到20xx年在结构调整上力求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全力推进种子工程,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良种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良农畜产品、良种化程度达到98以上,三是全面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到20xx年,全村畜牧业生产值达到50以上。五是进一步改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实现户户有暖棚,家家有沼气的目标。

(二)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农畜产品交易和加工产业
积极扶持、引进发展以牛羊肉、毛皮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带动全村及全镇壮大牛羊育肥贩运规模、提升发展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按照“公司 农户”、“公司 基地 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积极扶持组建牛羊育肥贩运协会,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信息传达、育肥技术总结推广、市场销售等综合服务水平和优势农畜产品生产的生产组织化、销售市场化程度。
(三)调整劳动力结构,加强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一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纽带作用,集中力量抓好小城镇建设,为就近转移富裕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创造条件,二是要把提高劳动力技能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劳务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强化培训,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技水平,提高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适应发展,三是提高劳动者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广泛了解搜集省内外劳务信息,及时向群众提供劳务市场信息和相关必备知识,引导农民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外出知识,减少盲目性到20xx年全村劳务收入占人均收入的40以上。

(四)发挥城镇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依托小城镇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组建客运公司,使小汽车客运业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运营的轨道;积极发展餐饮、商贸、焊接等第三产业,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实力的个体经济实体或私营企业;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和农家风味的“农家乐”、茶园等生态旅游服务业。

(五)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
针对脏、乱、差现象,从20xx年开始对硬化路及两侧晒粪、晒草,堆物、堆垃圾,乱占、乱圈、乱建等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全面治理。建立1个中心垃圾填埋场,建立4个垃圾集中堆放点,重点解决垃圾乱堆乱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合理规划房屋建设,打破人畜合院的现状,建设使用沼气池,以沼气池的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工程,逐步改变群众生活观念,改变往日的生活习性,实现节省能源;鼓励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户通过自筹资金、合伙、转让等形式实施“平改楼”工程;大力普及农村沼气,以农户为单元,以“一池三改”为基础,在全村每户庭院内建设户用沼气,带动改圈、改厕、改院,提供清洁能源,消灭露天粪坑,解决人畜粪便污染问题;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推进农民生活用能的清洁化和节约化。

(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信息平台建设
争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落实好“五保户”、优抚对象、特困人口救助、残疾人福利等社会保障措施,使100的群众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突出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智力扶持、技术扶持、生产扶持,力争使33名特困户尽快实现脱贫。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重点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60,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完善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建设村卫生室,提高服务水平;广泛深入地开展各项群众性文体活动,创建特色文化村、培育文化中心户7户

(八)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平安创建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依据四个居住点,组建四个治安协会,分别设立“十户联防”小组,实行联片控管、十户联防,做到组组有联系、片片有照应,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上报,做到一方有事、全村支援。加强民族团结,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

(九)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陋习,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实行勤俭办事,坚决取缔“学生毕业披红贺喜”、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营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

(十)加强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以财务公开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贯彻执行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实施村级会计财务管理建设标准化;全面落实民主理财制度,逐步建立以村集体经济收支情况、村干部报酬、村集体债权债务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为重点的财务民主公开制度。其次,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对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等重要事项,实行民主决策。第三,建立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按照“群众急需、共同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上限控制”原则,实行“一事一议”,引导农民筹资筹劳的政策规定,明确具体筹资筹劳的对象、程序、资金使用及财务公开的形式。

(十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党支部活动。建立完善“一制三化”(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员干部“两带三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民造福、为民解困、为民排扰)责任,全面开展“三培双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活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六、建设进度安排

本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力求二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

(一)20xx年
完成新村规划编制和各类项目的申报、立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和绿化工作,初步改善村容村貌。

(二)20xx年到20xx年
全村农户都建成暧棚,全部建成“一池三改”,完成太阳灶配套和卫生厕所;引进优良畜种,改善畜种结构;建成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村综合活动室和幼儿园;对农民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建成中心垃圾填埋点和排水设施。

(三)20xx年到20xx年
完成太阳能和太阳灶配套,完成农户的住宅改造。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工程。

七、保障措施

(一)搞好组织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实际问题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引入专家论证等多种科学决策方式,实现新农村建设重大思想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近两年的建设重点,通过建设成效的展示,进一步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拓宽投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多渠道争取投入资金,包括农户自筹、政府扶持、社会资本投入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投入主体、受益主体和建设主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争取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别、性质和特点,广泛吸收各方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新农村改造建设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