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当我们在职场中不断成长开始前行时,我们不妨对各阶段的工作都制定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也是工作计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可省略。工作计划包括哪些部分?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xx文广新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文广整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每年创作书、美、摄等文艺作品50多件,歌曲《真爱人间》获省政府“五星工程奖”银奖、市“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油画作品“农民日记─承包后的第一年”在省政府“五星工程奖”评选中入围,农民画“致富旋律”作品在中国美协巡展并获金奖。文广服务赞誉有佳。出色地完成县委、县政府重大活动新闻宣传和文艺活动服务,丹顶鹤文化艺术节和经洽会文艺活动服务影响深远,广场文化活动富有特色,“三送”活动深受城乡群众欢迎,新闻外宣央视用稿列全省县级台之首,电视新闻《全国秋收接近八成,丰收已成定局》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头版头条播出。惠民工程成绩突出。“十一五”期间,投入“双入户”资金8000多万元,新发展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双入户”16万户;投入农村文化站房建设资金1500万元,新建、扩建农村文化站房14家,农村文化设施投入超历史;计划投入2.5亿元的文化艺术中心已通过评审即将在新城区建设。市场整治成效显著。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了全县文广电市场在健康有序轨道上繁荣发展。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网吧、音像、娱乐等文化服务项目分布均衡,发展有序。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明显提升,网络监管由单一市场秩序管理向文化内容监管延伸。广电设施稽查推进有力,非法安装地面设施、盗窃有线电视信号等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打击。内部改革提升效益。“十一五”期间,我们先后对广电台广告中心,网络中心和部分县直文化单位进行内改,将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利益机制延伸到文广单位及创收部门,改革不仅激活了机制,改善了服务,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效益。出台政策推进发展。为加快全县文化事业产业发展,20xx年6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有力推动了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文化娱乐业、印刷复制业、数字影视业、特色旅游业等一大批朝阳产业迅速发展,服务性收入2亿多元,创税20xx多万元,文化产业占全县经济发展份额有了一定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基层文化生活仍不够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内部配套还不完备;文化经济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广电网络整合资金投入缺口较大;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还比较少;文广人才队伍与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的需要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拔尖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二、“十二五”时期文广新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港海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转折时期,也是加快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的机遇时期,它将为全县的文化事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加快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县委、县政府把文化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之一,对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文化xx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现有的网络进行双向网改造及“三网”融合,都将为广电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十二五”时期,xx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三、“十二五”期间全县文广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大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按照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统筹整合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为途径,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坚持政府投入和文广体制改革“两到位”,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第2页

产业“两分开”,坚持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推进文广新事业和产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塑造一批特色文化街,扶持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兴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培养一批优秀人才队伍”,(下称六个一批)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镇区和社区基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到20xx年末,建设完善覆盖全县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体制充满活力,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明显进步,文化设施配套完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初步形成强项突出、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县经济增长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力争达到5%,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多彩,创作生产一大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力作。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成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

──文广产业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形成具有xx港海经济特色的文广产业,使之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

──文广市场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积极支持和引导文化消费,促进文广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广电传媒宣传日益活跃,品牌栏目亮点纷呈,专题节目富有特色,为宣传xx,推介xx提供新闻支持和舆论服务。

──文广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推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的文化名人、节目制片人,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广电编播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三)工作步骤

到20xx年,全县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到位,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到位,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到位;县文化艺术中心、凤凰传媒xx书城开工建设,全县文化事业、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到20xx年,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壮大,明湖水上乐园、中影国际xx影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以环明湖为核心的明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轮廓初步凸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网点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淮杂两团改制任务,组建“xx综合演艺公司”、广电网络公司和文化综合执法队伍。到20xx年,全县文化小康指数大幅提升,文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文化大县、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初见成效。

(四)工作重点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立足县情实际,充分挖掘我县独特的文化资源,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六个一批”工程。

(1)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坚持政府协调、市场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不断创新文化品牌的发展机制,坚持在形式上求突破、在深度上下功夫,在发展上创特色,以文化品牌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1.文化活动品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居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开展“我爱xx,我爱我家”、“激情鹤乡,感动xx”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和一定规模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老年文化等品牌活动,拉动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2.企业文化品牌。重点扶持“双山”、“双灯”、“振阳”、“捷康”、“农垦麦芽”等重点企业和快速成长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在企业文化设施、阵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内容和形式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提升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一批知名的企业文化标志性设施品牌、倡扬企业精神的活动品牌、鼓舞职工奋力争先的文艺力作品牌。

3.节庆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县直文化单位、镇区文广中心、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作用,组织开展并定期展示踩街、民间会串等民俗文化,包装并创新一批如荡湖船、打莲湘、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节目,渲染节庆气氛;全力办好“丹顶鹤文化艺术节”及经贸洽谈会文艺服务活动;依托特色培育开发体育节、全民健身节等新型节庆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节庆文化品牌。到20xx年,各项节庆活动初步形成规模。

4.宗教文化品牌。依托“息心寺”、“菩提寺”等宗教场所,培植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市场,吸引上海等大都市的有宗教信仰的企业家和客商来我县观光投资,拉动宗教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

5.旅游文化品牌。精心打造生态湿地绿色旅游、华中工委红色旅游、丹鹤白色旅游、海盐文化蓝色旅游、寺院庙宇金色旅游的“五彩缤纷”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建成名副其实的东方湿地鹤乡,碧水蓝天的生态港城。

6.演艺文化品牌。积极发挥艺术表演团体的作用,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20xx年,全面完成县淮剧团、杂技团转企改制,通过深度改革,整合资源,组建演艺公司,打造一批反映xx特色、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艺演出团队。推出海防营威风锣鼓队和南庄村农民艺术团等文化团队品牌。扶持县夕阳红、万年青、红旗文工团、民间淮剧协会等一批文艺社团,举全县文艺创作人才之力,生产一批优秀剧(节)目,通过开展送戏下乡、举办夏季乘凉晚会、举行全县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7.校园文化品牌。大力提倡淮剧和杂技进课堂、上操场,借助中小学校的力量,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文艺人才,扩大和提升我县“中小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规模、质量和层次。

8.社区文化品牌。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扶持社区群众性特色文艺队伍,大力发展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继续打造“社区一家亲”、“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社区文化品牌。

(2)塑造一批特色文化街

特色街建设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工程,要按照“丰富内涵、提升档次、拓展规模、扩大影响”的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在特色街建设中的主导、引导、指导作用,进一步挖掘、整合、利用资源,力争三年内打造3--5条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街。理顺特色街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引进一批具有鲜明特色、成长力强、社会知名度高的名牌、名品、名园、名店,建设一批符合街区特色的交易中心、演艺中心、健身中心,以文化树形象,以文化促发展。

新建特色文化产业街要以朝阳步行商业街为依托,向太阳城、振阳街、沿河路、人民路等周边商业区辐射,形成文化产业链,实现核心商业区向文化产业城转变。朝阳步行商业街及太阳城美食街要完善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鼓励支持和引进文化休闲和娱乐等相关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和旗舰店,力争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集旅游、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步行商业街。

沿河路文化街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等国办文化的优势,依托近海文化村、超越神话ktv、天上人间ktv等引进的优秀文化娱乐产业项目,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放大文化娱乐、购物休闲、收藏鉴赏、学术交流、赏古阅今等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文化业态的集聚力和文化品牌的辐射力。

德发路合德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在发展科技产业中强化文化元素,突出发展软件业、动漫业,形成科技文化品牌,逐步建成科技文化的孵化基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园区。

南苑招商场、新亚招商场和温州国际装饰城要巩固在全县各类商品流通领域的重要地位,努力发展成为商流、物流、文化流、信息流发达的各类生活用品、科技文化用品中心。

(3)扶持一批重点产业项目

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重点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业、广电传媒业、文化旅游业、印刷复制业、动漫产业、演艺业和文化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业街区特色明显、文化产业布局合理、发展强势的新格局。

1.文化科技创意业。充分发挥科技在我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高新技术支撑功能,重点发展以高端软件产品开发、动漫网游、软件外包、商业流程外包、it服务、人才培训、it技术与产品发布与展示等文化创意产业。设立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对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小型创意企业予以扶持,使之做大做强。

2.广播电视传媒业。加快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积极推广数字电视、互联网新业务,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清晰、内容丰富的电视节目。

3.特色文化旅游业。围绕“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主题定位,充分利用我县红色革命老区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丹顶鹤文化、高尔夫体育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乡土民俗文化以及xx港、双山、双灯等知名企业资源,加强整体宣传推介,推出以特色旅游为主线,集商贸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餐饮美食旅游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扩大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及建设力度,开发海洋旅游项目、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培养新的旅游亮点,拉动旅游业发展。

4.特色产品制造业。充分利用我县“中国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搞好农民画创作,形成旅游纪念品制造、书画装裱与复制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玩具制造业、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业、工艺美术制造业等制造型文化产业。以现有印刷制造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印刷、数字印刷、地方包装产品印刷,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加快出版物交易平台建设,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优化出版物批发、网络信息、仓储配送、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服务功能。到20xx年,印刷复制和图书交易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

5.文艺表演演出业。发挥xx淮剧团、xx杂技团等文艺单位的资源优势,努力创作原创作品,着力打造文艺精品,积极培育演艺产业主体,加快以艺术展演为主的文化产业链发展。开拓演艺文化市场,引进先进、特色文化项目,倡导高雅文艺演出,营造文娱演艺消费新热点,力争文艺演出业收入年均增长5%。

6.文化休闲娱乐业。整合城乡网吧资源,加快单体网吧向连锁化、品牌化网吧过渡,到20xx年底力争连锁网吧占全县网吧总量90%以上。到20xx年,全县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项目更加丰富,市场细分度进一步提高,精心打造娱乐文化经营特色一条街,确保休闲娱乐业的收入年增长6%。

(4)新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

文广基础设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沿海港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广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县目前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设施的现状,“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县域经济发展定位,统一规划,多方筹资,着力兴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海滨城市特色的文广设施。

1.兴建文化艺术中心。县文化艺术中心是xx县社会事业重点工程,位于县城新区,规划用地3676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2.5亿元,是集文化馆、影剧院、会议中心、展览馆和文化广场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群。

2.新建广播电视演播大厅。为进一步提升广电新闻传媒品位,规划在新城区新建一座能容纳300人的广电演播大厅,力争重建一座广电发射塔,不断提升广电基础设施档次。

3.新建多功能图书馆。按照国家一级图书馆和省级文明图书馆的标准,在文化馆原址上,兴建5000平方米图书馆,原图书馆改造为少儿图书馆。

4.新建现代书城。与凤凰传媒集团合作,在原合德镇镇政府所在地投资1亿元建设凤凰传媒xx书城,拟定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同时要大力发展连锁店、便民书店、社区书店、校园书店、超市书店,增强城市文化配套功能。

5.新建数字影院。按照“一城、两港”新兴海滨工业城市规划定位,在3-5年内,在县城以及各镇区完成12家数字影剧院新建、扩建工程,影幕数达28块,座位数达5500座,总投入6000万元以上。

6.规划兴建创意文化产业园。在新城区同步规划推进文化产业集散地,重点打造以明湖为核心的明湖文化产业集聚区。力争用2-3年的时间建成县文化艺术中心、风凰书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新港城高档休闲娱乐会所,明湖水上乐园、3d影视城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与明湖、xx河口风景区、高尔夫球场、息心寺等重要特色景点、景区连成一片,形成以环明湖为主的、生态人文两大特色和谐交融的港城文化生活圈和文化旅游线路。争取通过3-5年建设,使创意文化产业园成为创意企业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创意人才培训基地。

7.完成广电网络升级改造。实施全县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广电网络可承载双向互动数字电视业务、语言业务、互联网业务及其他增值业务,可增加2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整合“三网”(电信、广电、移动),完成全县“三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

8.农村文化设施配套建设。搞好农村文化站房内部配套建设,使内部功能日渐完善,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改善城乡之间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现象。

(5)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力作

“十二五”期间,艺术创作要以弘扬主旋律,服务新港城为宗旨,实施精品化、市场化、集约化、效益化战略,多出精品、快出人才,努力推进群众文艺事业的发展。

1.繁荣各类文艺创作。建立和完善文艺作品创作题材预定制、作品采用收购制、演出收入分配制,鼓励作者多出精品力作。要瞄准各级各类大奖、大赛、大展,力争多拿奖,拿大奖。每年举办1-2期业余文艺创作培训班,创作戏剧、小品、曲艺、小说等各类文学和歌曲作品不少100件,创作书美摄作品120幅(件),每年在市以上演出、展出、发表、获奖作品不少于40件。

2.繁荣民间美术创作。不断探索农民画创作的新路子,努力把农民画推向市场,形成规模,拉动地方农民画产业发展,彰显“全国文化艺术之乡”独特魅力。开展农民画职业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农民画培训班5期,提高班2期,创作农民画200幅,举办好一年一度的农民画大赛展,努力出新人新作。

3.繁荣艺术剧目生产。县淮剧团每年新创作或移植、改编大戏3个,综艺节目1-3台,其中在市以上获奖节目不少于1个。县杂技团每年新创作杂技节目1个以上,组织境外艺术交流50场次以上。

(6)培养一批优秀人才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文化人才是决定xx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要坚持加快培养、大力引进、创造环境三管齐下,努力为文化xx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抓好文化建设顾问队伍建设。聘请15--20名高级文化顾问,为我县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高文化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二是要抓好专业文化人才引进。3年内引进一批文艺创作、文艺辅导、文化创意等20—30名专业人才,成就一批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名书画家、名主播等优秀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三是要抓好镇区文化专干配备。通过考核竞争,在高校毕业生中择优选用、配齐配强镇区文化专干队伍;四是要抓好社区、镇村文艺骨干培养。抓好社区和镇村文艺辅导员培训配备,提高数质量,使具有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文艺特长的辅导员达到150人;五是要抓好社区、镇村文化队伍培训。加强社区和镇村特色队伍的培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5年内新建5处市、县级示范辅导基地,打造30支社区镇村特色文化队伍。

四、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成立xx县文化改革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各有关职能部门、各镇区主要领导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工作责任,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在工作考核中的分值、权重,作为评价各单位各部门工作水平、发展业绩的重要标准。

(二)积极深化文广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文广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我们要按照省市县确定的总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确保改革任务实施到位。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人员聘用制度、公开招聘制度、绩效工资制度、考核监督制度。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艺术生产机制。建立和完善合作开放机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鼓励支持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内,开展与外地企业的合资、合作、合股,全方位壮大我县的文化产业。建立文化产业引入机制,制定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政策引导扶持,调动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借用外力加强开发,提高效益。创新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及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化参与与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

(三)加大对文化经济政策落实和扶持力度。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在文化主管部门建立专门帐户,由县文化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管理与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1、全面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根据中办发[20xx]21号、国办发[20xx]43号、苏政发[20xx]113号等文件精神,各种营业性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和高尔夫球、台球、保龄球、网吧等娱乐场所,按营业收入的3%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2、广电台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等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由县财政全部纳入宣传文化专项资金。

3、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税局在征收娱乐业、广告业的营业税时一并征收,并列入目标考核。对不按时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及经营户,按2‰一天加收滞纳金。文化事业费由县财政按入库数的20%专项上解后,足额拨入宣传文化专项资金。县财政从征收的高消费娱乐项目营业税中划拨50%并按其实际划拨数列入财政支出预算并纳入宣传文化专项资金。

4、支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转企单位原财政拨款不减,根据转企单位效益情况,通过建立企业年金等办法,切实解决企业与事业退休待遇差的问题。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或新办文化企业,其营业税5年内由县财政按实际入库数地方留成部分列支出预算,纳入宣传文化专项资金。去年,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委宣传部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关于转制文化企业名单及认定问题的通知》(苏财税[20xx]35号)对文化企业税收减免作出了明确规定,县文改办负责文化企业减免税收政策的指导,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联合颁布的财税[20xx]105号文件精神执行。

(四)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文广建设事关科学发展、事关小康建设、事关改善民生。我们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广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各方联动,齐抓共管,推动文化改革与繁荣。要整合资源,努力做到全县各项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要细化分解文化建设各项任务,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确保落实到位,抓出成效。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共同促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fwR816.COM小编品读

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


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针,高举“弘扬**精神、繁荣**文化、唱响文化**”旗帜,深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和文体广电事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繁荣,为实现“文化强市”和打造省会副中心、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文体工作新格局。强力推进“一三五”工程:瞄准一个目标,即建设文化强市;加强三大建设,即加强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实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式、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方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式、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区域联动发展模式等五大转变。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三、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源,创新管理,实现公共文化机制重大转变

1、健全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党政班子的管理能力,建立管理规范、责权明晰、效能突出的管理体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坚持关心激励与严格管理并举,实现管理权限与责任追究统一,提升善做善成的领导能力,锤炼从严从实的优良作风,践行亲民利民的工作理念;加强队伍管理,全面推行一岗双责,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2、优化管理手段。加强协调联系,强化监督指导。进一步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服务体系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式的转变;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

3、深化人事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日常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责权,通过双向选择和竞聘上岗等形式激发队伍活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方引进人才,立足岗位成才,着力培养一批勤学深思、善于谋事、履职尽责、扎实干事的优秀干部。

4、创新运行机制。转变观念,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鼓励民间团体参与文化事业,积极创新机制,实现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方式的转变,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5、做强文体产业。盘活体育中心、文化馆、博物馆、欧阳予倩大剧院等国有文体资产,通过走“产业兴文”、“市场活文”之路,在履行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同时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参与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服务体系运营机制,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激活文化市场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

(二)优化配置,发挥优势,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效能

1、全面提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品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纳入**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积极做好**文庙和谭嗣同故居及墓祠基础设施建设立项及相关工作;提质改造欧阳予倩大剧院和文化馆文化艺术综合楼;整合资源,集中智慧,打造一批代表**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先进水平的示范点;新建5个、提质5个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10个示范性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6-10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将文化屋场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融入标准化服务体系,有效整合资源,延伸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内涵,不断夯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基础、提升品质。

2、大力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效能

一是提升场馆服务质量。建设总分馆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积极拓展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的覆盖面和内涵,与长株潭和湘赣边地区互联互通共享,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完善补充图书数量和质量;深入推进文体场馆和爱教基地的免费开放,为群众参与文体活动提供便利。二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和丰富服务内容,继续开展送戏、送图书、送体育器材“三下乡”活动,对体育器材空白村实行重点投放;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全面铺开“幸福屋场我的家”文化进屋场活动;深入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活动,将皮影戏、花鼓戏等非遗项目和流动博物馆进乡镇、进社区(村)、进文化屋场、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的“五进”活动,打造成文化服务新品牌,扩大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三是全力打造文艺精品。围绕“中国梦”、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湖湘宝地 美丽**”等主题,深入开展文艺创作和展示展演,努力打造一批戏曲和歌舞精品并在全省全国获奖。

(三)精心策划,塑造品牌,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优化文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产品供给,启动和实施文化交流战略,实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式的转变。全面收集和挖掘**名山、名河、名人、名品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元素,打造一台上水平的演艺节目,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文化的魅力和风采。组织开展好元宵节系列活动、“经典剧目免费月月看”、“欢乐**”广场文艺活动和“欢乐潇湘—长沙篇·舞动星城 歌涌湘江”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湘赣边区域“边区大舞台”文艺活动、春秋两季祭孔大典和第三届欧阳予倩戏剧艺术节;争取国家艺术基金和省市艺术资金扶持,推动大型现代花鼓戏《耀邦兄弟》提质改造和全省巡演;办好第十一届机关运动会、第二届“**杯”百强县(市)男子篮球邀请赛;策划组织**国际马拉松赛事,力争将本土赛事打造成为全国性品牌赛事,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四)完善机制,传承发展,开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局

1、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立本级非遗保护工作非编制序列的常设机构,建立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遗产责任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预警机制;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锦绶堂)的机构编制,做好国家、省、市、县级文保单位的项目申报,强化文物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对无编制爱教基地的监管和业务指导。

2、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完善**文庙、谭嗣同故居及墓祠的保护规划;完成**文庙维修、防雷、安防、基本陈列等项目;对全市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村落、宗祠、庙宇、古遗址等)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提出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总体方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序组织维修和开发利用,留住乡愁,保留本土文化特色,实现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式的转变。

3、推动非遗项目申报挖掘。申报并成立**文庙祭孔音乐、菊花石雕刻技艺等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传习所;确定并申报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江氏正骨术、客家山歌、**皮影、**花鼓戏等4个省级,**豆豉、**油饼、**夏布和**油纸伞等4个长沙市级非遗项目。挖掘一批本级非遗项目,做好**沿岸非遗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编制出版**非遗项目丛书。

4、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抢抓**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的重大机遇,以**为龙头,以**为主轴,整合沿河文化遗产资源,全力推进楚东村传统村落内文物保护单位项目申报和工程实施,重点做好锦绶堂及楚东村的文物本体修缮、环境整治、陈列展示等各项工作,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实施“名镇、名村、名景”文化发展策略,整合区域资源,打造文物旅游片区。恢复春秋两季祭孔大典,争取将祭孔音乐搬上舞台,通过文化引擎带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

(五)活动引领,机制创新,实现文化体育产业跨越发展

通过创新机制,引导和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团体参与文化体育产业的运营。以多种方式举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充分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地域优势、本土特色的文化体育产业品牌,积极培育和发展重点文化体育产业,构建以**元素为主题,以**特色为主体的文化体育产业体系。文化活动以推出名作,塑造名品,歌咏名河,颂扬名人为内容;体育活动以开放型、品牌型、外向型为主要形式,重点打造**品牌形象。将**深厚文化底蕴作为我市文化体育产业的基石,运用“互联网+”等新手段,树立“文化+”、“ 体育+”的思维,准确把握文化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特点,拓展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重点推出**文庙祭孔音乐保护与传承演绎、欧阳予倩文化娱乐城、体育健身休闲公园、文化馆艺术培训基地、国家级品牌赛事、区域性大型展会等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较高文化品位的产业集群项目。继续增加体彩销售网点,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完善销售奖励办法,实现体彩销售新突破。

(六)加强监管,依法行政,推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优化政务服务,实现文化市场监管机制的转变。承接并开展好省、市下放的各类审批事项;对下放到经开区、大瑶镇的行政审批权限运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推广应用全国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平台;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严明执法,加强监管,坚持开展“扫黄打非”、安全生产、文明创建工作,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创建“平安、文明、法治”的文化市场。

(七)注重培育,严格管理,着力加强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启动人才培训计划,争取引进3—5名紧缺的专业人才,选送、进修、培训一批优秀人才,设立专业人才培训课题研究小组,激励岗位成才。加大对文化专干、文艺骨干、群众文艺人才的培训力度;全面启动“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鼓励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文化志愿者服务,为文体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人才保障。积极钻研新常态下文化体育工作的新内涵,将谋划发展与上级精神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与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结合,切实做到敢于负责、勇于担责、顺势而为、履职尽责、扎实干事。大力践行“三严三实”和“一线工作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铁律管干部,铁腕抓作风,将干部职工队伍打造成一支责任意识强,文化意识浓,创新意识好,执行意识高的优秀团队。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稳中求进、竞进提质目标的落实之年。第一季度,各县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市文化工作要把握以下要点。

一、指导思想

**年

全市文化(含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下同)工作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全省宣传文化工作会议、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全面推进文化襄阳建设。

二、工作目标

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明显发展,文化服务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在全省的位次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三、工作重点

我们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一)围绕增强建设文化襄阳的自觉和自信,深入推进十八精神学习贯彻行动

党的十八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战略部署而召开的重要会议。十八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深刻阐述,为文化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全局。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明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文化建设四项任务,抢抓“黄金十年”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坚持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襄阳、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的重大决策上来。针对当前文化襄阳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新思路、制定新对策,努力突破文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推动襄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围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行动

3、强力推进市区“两馆一院一中心一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襄阳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学校)等市区地标式文化设施建设。襄阳大剧院、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博物馆、大剧院今年完成主体工程;艺术学校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动工兴建;各项目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4、全面落实县(市)区“两馆”(文化馆、图书馆)改造和扩建任务。已经纳入省项目库的“两馆”建设项目,今年要如期开工建设;未纳入省项目库的,今年要全部挤进国家计划“笼子”,并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重点启动市区虎头山、南漳雷家坡等8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2个台站在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6、抓好“乡镇文化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至少有一个乡镇文化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

(三)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基本文化权益保障行动

7、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申报和建设。进一步优化申报报告、充实创建规划、研究创建制度、完善设计方案,培育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创建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创建成功。

8、深入抓好文化惠民活动。继续开展送戏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工厂、进学校“五进”活动,全年完成送戏下乡100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3万场次以上,开展“欢乐襄阳”文化惠民活动150场;举办“群星音乐厅”活动12场以上,举办“好戏大家看·优秀剧目展演”活动12场,新建社区流动图书站30所;继续做好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流动图书站等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完成城乡“公共文化地图”和“公共文化服务指南”的编制和完善工作。

区城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委、区府的领导和重视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为民服务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北仑,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序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既定工作目标。

一、五年来主要成绩

五年来,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北仑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在市对六区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年度考核工作中一直名列前茅,其中,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考核前3名。20xx年位列全市并列第1。五年来共获得127次省、市、区级集体荣誉,其中省级荣誉4家,行政执法大队被XX省城建协会评为20xx年度XX省城建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市政处获省市政行业协会先进单位,执法大队城区中队被省建设厅、团省委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新碶中队被评为共青团XX省委颁发的省级“保护母亲河号”荣誉称号;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获XX市园林绿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北仑城管义工办事处被评为市先进办事处,城管局窗口被评为区文明示范窗口;局市政处连续二年获市“灵桥杯”行业考核第二名并获市政管理优胜奖;园林处被XX市城区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先进单位,城区中河路绿地第三次荣获“茶花杯”和第五次获“市园林绿化养护示范点”荣誉称号,小山公园获XX市公园行业文明优质服务窗口称号;环卫处在全市20xx年度考核中获第一名并获“市容环卫杯”奖;排水处获cod减排优胜奖,并获市08年度污染物减排十佳企业;数字城管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业务技能大比武团体第三名;执法大队现有5家市级文明中队。

(一)市政设施畅通优质。牢固树立以民为本,品质建城的城市发展理念,营造路平、桥通、管畅、灯亮的城市硬环境。五年来,按年均递增31.3%速度,我区中心城区(不包括各街道乡镇)共投入市政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资金101090.6万元。实施硬质景观改造,维修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工程116项,涉及道路50余条,累计改造砼路面44462平方米,沥青路面48590平方米,人行道98932平方米,相继完成了西河塘路改造、10座泰山路危桥抢修、“门户区”景观改造等大批民生工程,截止20xx年11月,建成道路101条,总长171千米,道路总面积411.3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面积371.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39.4万平方米,桥梁100座,排水管道248.9千米,道路路灯12351盏。关注民生,解决热点,缓解停车难,实施人行道改造工程,累计新增各类停车位2100余只;缓解出行难,累计新增盲道80余公里,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主干道;在全市率先实施公交候车亭人性化改造,已改造标准化候车亭11只。经测定,市政设施综合完好率达90.95%。

(二)生态景观优美宜人。围绕森林北仑创建,打造园艺精品,努力营造“林在城中,城中映景、四季有花、宜居生态”的景观效果。五年来,全面实施“增绿添色”、“绿地全新改造”、“高羊茅草坪及老化灌木更换”、“裸地补种”等绿化改造工程,对70多个绿化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重点实施了明州路、中河路示范路景观建设、中河路(四明山路至泰山路)、黄山路(凤洋一路至新大路)等精品亮点景观工程,完成了城区102028平方米道路绿化改造和100101平方米裸地绿化建设,苗圃累计培育各类时令花卉134.9万盆,菊花10万盆。截止20xx年底,建成城市街旁绿地32处,总面积32.54万平方米,植行道树道路95条,累计种植25755株,投影总面积303265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香樟为主,灌木、草本、花卉为辅的生态体系。实施精品绿化项目,着重完成了城区82个点的“花境”建设,通过堆土造势、叠石造景等现代园艺表现手法,增加了近百余种新植物,丰富了生态群落,为群众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生态画卷,带来了美的享受。积极开展全民绿化,由10家单位义务认养绿地43.4万平方米,成功举办“雪龙”杯20xx年XX区家庭花卉盆景展、城管义工“齐添一片绿叶、共享低碳生活”等形式多样的系列爱绿护绿活动。目前,建成区绿地率35.3%,绿化覆盖率3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平方米,3项指标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的标准。

(三)市容环境洁净清新。从无至有,大力发展环卫事业,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十一五”期间共新增各类大型环卫车辆80辆,累计达154辆,比2005年底增长108.1%;新增环保果壳箱1803对,累计达2450对,增长278.7%;目前,城区建成占地10亩装潢垃圾中转站1座,城乡共有垃圾中转站10座,拉臂式垃圾中转站38座,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状况,解决了垃圾二次落地、二次污染现象,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到100%。推行定人员、定路段、定时间、定标准、定奖罚的“五定”管理责任制,完善城乡环卫考核机制,城区环卫保洁面积从2007年179万平方米增加至322万平方米,18小时保洁面积进一步扩大到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机扫率达到60%,保洁区域延伸至农技弄、镇小路、福泉路等23条主要小街小巷,现有小街小巷保洁面积43443平方米。着重缓解群众入厕难,克服选址难题,“十一五”期间共改造公厕16座,新建公厕12座,目前,城区共有公厕28座,比“十五”末期增长75%。其中,为满足我区大型国际赛事和各类活动需要,新增了2台车载式移动公厕。注重生态环保公厕的建设和发展,新增2座生态木制公厕和1座泡沫公厕。完善公厕配套设施建设,新增高强度反光膜公厕导向牌55块,便于市民夜间辨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四)公共空间和谐有序。创新理念,理顺机制,疏阻结合,综合治理,文明执法。2006年12月,我区首家高塘综治警务中心宣告成立;2007年,高塘村成立了综合警务室,进一步深化了公安、城管协同快速反应机制,并建成了高塘夜宵城,实现了首次“引摊入室”;20xx年北仑建成了可容纳310固定摊位的小商品城,彻底缓解了中心城区流动摊贩社会性管理难题。同时,始终坚持城市管理人性化操作,采用“聚、建、迁”三步曲,实现“入室经营、规范管理、规模发展”,全区现共建成摊贩集中疏导点12个、修补类和书刊报亭等便民服务摊37个,共疏导各类摊贩1167户,中心城区流动摊贩得到了有效规范。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出发,在全市率先采用3g网络技术,于20xx年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覆盖22.4平方公里城市区域内的144个网格和138103个城市部件。自20xx年1月份“数字城管”系统试运行以来,共处理案件29739起,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为城市网格化管理提供了硬件保障。行政执法大队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2500起,罚款18278915元。其中,一般程序案件2596起,罚款16022565元;简易程序案件19904起,罚款2256350元。城管指挥中心24小时服务热线共处理、分流群众投诉16000余件。 (五)公用行业健康发展。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局属各处、中队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强化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共建成污水管网为329公里,在建污水管网为44公里,建成区管网密度为3.3公里/平方公里,岩东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15052.17万吨,为营造“蓝天、碧水、绿色、洁净”的生态北仑做出了积极贡献。维护燃气市场健康稳定,中心城区现有供气能力1.5万户的气化站1座,2万户混空气站1座,天然气北仑门站1座,11座小型瓶组气化站,全区已建成燃气管道300公里,配套居民住宅燃气管道4万户,其中已经点火用气的用户达2万户。注重燃气安全,以“十小”行业整治为重心,大力开展燃气市场安全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十一五”期间共开展小液化气专项整治200余次,取缔无证供应点87家,规范47家,暂扣钢瓶1200余只,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用气环境。深入开展节水管理,强化节水意识,着力推进节水宣传进社区、节水措施进家庭、节水知识入人心,现有节水型小区(社区)14家。进一步发挥中心公园管理职能,做好喷泉、儿童娱乐设施等重点部件的维修和保养,增加特色水体绿化200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休闲生活环境。


(六)城管队伍素质过硬。按照“新队伍、新职能、新机制、新面貌”的建队方针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把好入口关。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签订一份廉政责任状、进行一次典型案例分析,观看一次廉政教育警示片,举办一次廉政建设专题讲座等廉政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格履行党委(支部)议事和决策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履行财务岗位职责和义务,及时处理不符合财务管理规定的苗头性问题,重点对资金使用,小额资金招投标情况,财务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比作风、比效能、比业绩”的三比活动,大力弘扬讲奉献、讲服务、讲团结的优良传统。以短期换岗实习和中长期轮岗为主要方式,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综合发挥党、工、团、妇优势,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文素养,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改善后勤服务水平,打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谐有序的团队环境。

[1][2]下一页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范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稳中求进、竞进提质目标的落实之年。第一季度,各县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市文化工作要把握以下要点。

一、指导思想

**年

全市文化(含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下同)工作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全省宣传文化工作会议、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全面推进文化襄阳建设。

二、工作目标

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明显发展,文化服务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在全省的位次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三、工作重点

我们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一)围绕增强建设文化襄阳的自觉和自信,深入推进十八精神学习贯彻行动

党的十八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战略部署而召开的重要会议。十八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深刻阐述,为文化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全局。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明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文化建设四项任务,抢抓“黄金十年”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坚持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襄阳、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的重大决策上来。针对当前文化襄阳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新思路、制定新对策,努力突破文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推动襄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围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行动

3、强力推进市区“两馆一院一中心一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襄阳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学校)等市区地标式文化设施建设。襄阳大剧院、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博物馆、大剧院今年完成主体工程;艺术学校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动工兴建;各项目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4、全面落实县(市)区“两馆”(文化馆、图书馆)改造和扩建任务。已经纳入省项目库的“两馆”建设项目,今年要如期开工建设;未纳入省项目库的,今年要全部挤进国家计划“笼子”,并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重点启动市区虎头山、南漳雷家坡等8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2个台站在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6、抓好“乡镇文化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至少有一个乡镇文化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

(三)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基本文化权益保障行动

7、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申报和建设。进一步优化申报报告、充实创建规划、研究创建制度、完善设计方案,培育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创建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创建成功。

8、深入抓好文化惠民活动。继续开展送戏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工厂、进学校“五进”活动,全年完成送戏下乡100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3万场次以上,开展“欢乐襄阳”文化惠民活动150场;举办“群星音乐厅”活动12场以上,举办“好戏大家看·优秀剧目展演”活动12场,新建社区流动图书站30所;继续做好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流动图书站等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完成城乡“公共文化地图”和“公共文化服务指南”的编制和完善工作。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模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工作计划模板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稳中求进、竞进提质目标的落实之年。第一季度,各县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市文化工作要把握以下要点。

一、指导思想

**年

全市文化(含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下同)工作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城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全省宣传文化工作会议、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全面推进文化襄阳建设。

二、工作目标

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明显发展,文化服务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在全省的位次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三、工作重点

我们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一)围绕增强建设文化襄阳的自觉和自信,深入推进十八精神学习贯彻行动

党的十八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战略部署而召开的重要会议。十八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深刻阐述,为文化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全局。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明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文化建设四项任务,抢抓“黄金十年”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坚持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襄阳、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的重大决策上来。针对当前文化襄阳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新思路、制定新对策,努力突破文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推动襄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围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行动

3、强力推进市区“两馆一院一中心一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襄阳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学校)等市区地标式文化设施建设。襄阳大剧院、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博物馆、大剧院今年完成主体工程;艺术学校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动工兴建;各项目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4、全面落实县(市)区“两馆”(文化馆、图书馆)改造和扩建任务。已经纳入省项目库的“两馆”建设项目,今年要如期开工建设;未纳入省项目库的,今年要全部挤进国家计划“笼子”,并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重点启动市区虎头山、南漳雷家坡等8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2个台站在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6、抓好“乡镇文化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至少有一个乡镇文化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

(三)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基本文化权益保障行动

7、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申报和建设。进一步优化申报报告、充实创建规划、研究创建制度、完善设计方案,培育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创建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创建成功。

8、深入抓好文化惠民活动。继续开展送戏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工厂、进学校“五进”活动,全年完成送戏下乡100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3万场次以上,开展“欢乐襄阳”文化惠民活动150场;举办“群星音乐厅”活动12场以上,举办“好戏大家看·优秀剧目展演”活动12场,新建社区流动图书站30所;继续做好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流动图书站等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完成城乡“公共文化地图”和“公共文化服务指南”的编制和完善工作。

县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版权局)工作要点


县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版权局)工作要点

20xx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重要的一年。全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化体育工作方针,根据县委“3357”战略,构建和谐达县的奋斗目标,抓基层、促提高,抓重点、促超前,抓特色、促发展,大力实施文体强县战略,繁荣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壮大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达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管理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文体队伍素质。

落实中心组和干部职工学习制度,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各项方针、政策和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抓好和谐支部建设,提高文体队伍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文体系统发展软环境。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细则,建立权责利捆绑方案,加强日常督查,继续实行周内工作安排。对6个直属文体单位和64个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实施岗位目标管理、量化考核。

(三)加强综治工作,确保文体系统稳定。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搞好综治、安全、稳定、信访、计生、精神文明、档案、政务信息公开、市县长热线办理等各项工作,坚持群防群治,常抓不懈,及时排查各类隐患,解决各种遗留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安定稳定大局。

二、文化工作

(一)抓队伍建设,提高文体生产力。

1.搞好队伍建设。解决乡镇缺文体专干和文工团缺舞蹈演员、主持人、创作人才的问题。

2.加大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县文化馆要努力抓好对城乡文体专干、文艺骨干的培训、指导、辅导工作,年内举办一次专干和文艺骨干培训班。

(二)抓阵地建设,搞好文体基础设施。

1.完成达县文化体育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文工团、体校、体育馆、室外游泳池、网球场、门球场、篮球场、近50亩的全民建身场地)主体工程建设。

2.按照要求,搞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

3.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

(三)抓活动开展,促进文化工作有声有色。

1.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县级大型文化活动6次以上。各乡镇要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化活动,最低不得少于2次。县级各部门年内至少开展1次文化活动。

2.县文化直属单位深入农村常年开展送书、送戏、送资料等文化下乡活动,全年在3次以上。各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组织队伍,坚持经常送文化下村、组,深入田间院坝宣传、演出。

3.协助有关单位搞好“第五届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四川赛区的各种赛事工作。

(四)抓创作展演,繁荣艺术生产。

1.建立奖励机制,实施精品战略,搞好文艺创作的辅导、培训工作,组织专业余文艺团体及创作人员创作文艺作品(包括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小说、诗歌、散文、美术、书法、摄影等),力争每年发表或展出作品1000件以上,同时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编辑出版《达县文艺作品集》。。

2.文工团要排练新戏3台以上,要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洋溢浓郁时代气息。搞好建国60周年文艺演出,力争有重点剧节目在市省级获奖。全年演出不低于120场,其中到乡(镇)、村(社区)、组、户演出占80%。

3.抓好群文理论调研工作,力争有6篇调研材料在省级以上交流和获奖。

(五)抓民保工程,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完成第二批县级、第三批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保护、申报工作。

(六)抓图书管理,搞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搞好图书的借阅和电子阅览室的管理。编写《读书顾问》和《科技信息》资料各6期,开展好世界读书日活动和图书馆服务周活动,加强对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利用,搞好信息共享工程,为社会服务。

(七)抓文物保护,落实“四有五纳入”工作。

加强“文物法”的宣传,搞好“四有五纳入”工作。全面开展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到农村对我县文物进行全面普查。按要求在年内(9月底)完成达县辖区的田野调查工作,摸清家底,为以后的资料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继续做好石桥“石牌坊和红军标语”和“真佛山庙群”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

县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版权局)工作要点第2页

加强馆藏文物管理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无任何文物丢失、损坏、霉烂、虫蛀现象。

(八)抓电影放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继续搞好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巩固数字化电影放映成果,完成每村每月义务放映一场电影的任务。

(九)抓文化市场管理,促进繁荣有序。

1.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2.规范网络文化市场,尤其是加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力度,坚决打击取缔黑网吧,完成网吧视频监控平台建设。

3.规范歌舞娱乐市场,搞好互联网点播曲谱系统建设。严格控制超时经营问题,协助环保部门解决噪音扰民问题。

4.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5.规范农村演出市场。

6.加强音像市场管理,正版占有率达60%以上。

7.辖区内文化经营单位做到情况明、个数清、查处违法经营活动有力,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到位,无火灾、伤亡等责任事故发生。

三、新闻出版工作

(一)新闻出版管理。

加强新闻出版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安全工作,依法对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完成对县属印刷行业的经营状况的调查,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年内培育1—2家在全市乃至全省有竞争力的印刷企业。对出版物市场发行,特别是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尤其是幼儿教材的监督管理。规范印刷、发行程序。

(二)“扫黄打非”。

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大对出版物市场违法经营行为尤其是教辅读物和盗版教材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的印刷、发行经营单位、打复印经营业主和书报刊经营户。

(三)农家书屋建设。

按照上级关于农家书屋的要求,继续完善、维护已建的54家,力争在本年度完成新建50家任务。

四、体育工作

(一)广泛开展全民建身活动。

1.抓好“全民健身周”的宣传,推动全县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各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全年主办体育宣传橱窗、报板不得少于4期,全县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低于总人口的35%。

2.认真抓好各单项体育协会工作,每个乡镇至少建1~2个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表演队伍,并经常性开展活动。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条,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新建农民健身工程目标。利用体彩公益金为机关单位、学校、边远山区乡镇送全民健身器材30件(套),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期。

3.组织动员各单项体育协会、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系统利用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保证全年开展县级体育竞赛活动20次以上。抓好场镇、社区(村)、群众性健身体育活动,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年内县级部门至少要举行1次体育活动,大的乡镇不得少于3次,小的乡镇不得少于2次,其中乡镇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体育活动项目不得少于5个)1次以上

4.因地制宜地抓好老年体育工作,抓好市第五届、县第十九届老年运动会的参赛工作。

(二)认真抓好承担省十一届运动会参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加强对4支训练队伍的指导和管理。

(三)积极参加上级体育竞赛,力争获得优异成绩。

(四)搞好体育人才输送。加强与教育部门配合,力争在年内向省运动队和体育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体育人才10人以上。

(五)抓好农村体彩站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五、文体产业

(一)全县文化产业投入100万元以上不少于2个。

(二)整合全县印刷资源,由政府出面,扶持1—2家印刷骨干企业。

(三)文旅结合、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在加大对景点文物保护的同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建设,完成石桥列宁街和真佛山的整体打造,迎接旅发大会。

(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兴办各类文体实体,增大商业演出场次等。

六、文体惠民工程

(一)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3次以上,义务为全县农村放电影9000余场,建立农村书屋50个,建设好大堰留守儿童服务站。

(二)开展送体育下乡活动3次以上,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个。

(三)搞好扶贫捐助等系列工作。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