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在工作上,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要求,我们可以在工作之前就制定好完善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能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做好工作计划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惠及民生、保障安全的指导方针,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确保内产品供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畜牧产业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确保肉食和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妥善处理好养殖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加快推进养殖业环境问题治理,不断加强畜牧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畜牧养殖与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匹配度。

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新红利,推进科学种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法治观念和思维,完善畜牧业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依法促进创新、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构建创新驱动和法治保障相得益彰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坚持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建设与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当前养殖粪污污染突出问题入手,兼顾农业和水利内源外源污染控制,加大保护治理力度,推动构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努力促进畜牧业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试点先行与示范推广相统筹。充分认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制约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扩大示范推广范围,稳步推进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要求,着力构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畜牧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着力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结构更加优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畜牧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

到2030年,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畜牧业产能。

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按照“猪、粮安天下”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逐步建立起畜牧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新格局。在畜牧业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较好地区,稳定发展以生猪为特色的畜牧业生产;在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问题突出地区,实施适度禁养,调整结构,治理污染等措施,加大畜牧业生态建设力度,保障生态持续发展格局。

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推进“过腹还田”。积极发展草牧业,支持苜蓿和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二)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畜牧业农村环境。

防治养殖粪水污染。全面加强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养殖业的投入品监管,提高使用效率,减少畜牧业内源性污染。到2020年全县畜牧业防疫面达覆盖率达到40%,

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机械化水平,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化利用,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到2020年和2030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全面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20xx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健全兽药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展“**花猪”、“黑羽绿壳蛋鸡”的专项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预警体系,遏制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

(三)实施多元开发,突出发展规模化养殖

坚持市场运作,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带动、效益推动和对外招商等行为,实现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和各种经济成份积极参与畜牧业生产。

规模化养殖是我县畜牧业转型的主要标志,也是畜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集中精力抓好规模养殖是今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因此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这一进程的快速实现。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牢固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发展现代畜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施,实现环境资源、效益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五、规划发展目标

到2020年,使我县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230万头、4万头、2万只和5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40万头、2万头、1万只和280万只;全年肉类总产达到12万吨,畜牧业产值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六、区域布局

针对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按照全县“三区”划分原则,将全县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优化发展区。

以占圩、黎圩、甘坑、瑶圩、王桥、岗上积、圩上桥、小璜为养殖发展主产区,畜牧生产条件好、潜力大,但也存在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畜牧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

到2020年实现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奶业和肉牛产业。推动适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加大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力度,推进“免疫无疫区”建设。

(二)适度发展区。

以邓家、虎圩、杨桥殿、珀干畜牧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畜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大力发展旱作节水畜牧业、草食畜牧业等生态养殖,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七、保障措施

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健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落实畜牧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类法律法规,加强跨行政区资源环境合作执法和部门联动执法,依法严惩畜牧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的监测与督察,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

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投入保障体系,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生态并重转变,投资重点向保障兽医公共安全和主要畜产品供给、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倾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畜牧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领域,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财政等激励政策,落实税收政策,推行第三方运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各方力量投向农村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将畜牧业环境问题治理列入利用外资、发行企业债券的重点领域,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切实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

健全完善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并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政策。研究实施精准补贴等措施,建立健全畜牧业资源生态修复保护政策。支持优化粮饲种植结构。

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方面推动协同攻关,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创新养殖业科研组织方式,建立全县养殖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进一步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资源和力量。健全养殖业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资源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

促进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项目+基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单位+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力度。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按照规定对于在畜牧持续发展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给予奖励。

推进畜牧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畜牧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畜牧碳汇交易制度,促进低碳发展。培育从事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和组织,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有偿服务。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 畜牧持续发展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部门合力。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创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耕地红线、资源利用与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纳入乡镇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目标责任制,为畜牧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Fwr816.COM同步阅读

十三五粮食发展规划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十三五粮食发展规划》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十三五发展规划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加快**市粮食经济发展进程,创新粮食经济发展模式,保持区域粮食市场稳定。依照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按照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精神,结合我市粮食行业现状及可行性发展,特制定“十三五”期**市粮食流通管理工作规划及发展思路。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的要求,充分发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搞活社会粮食流通,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经济,创新亮点,做到适当,市场稳定,实现农民增收,增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推动我市粮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优化粮食收储体系,确保储备安全。

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落实国家最低保护收购政策,适时启动托市粮收购,切实管好各级静态储备粮、动态储备粮、临时代储粮,积极配合北粮南运的转运和疏散。进一步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建成和完善六大仓储基地。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在搞好本级储备粮收储、管理的基础上,力争市级粮储存量达到粮食主产区要求,确保存粮库点和仓库符合储存条件,全市储备粮油的储存达到“一符四无”(一符即账实相符,四无即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标准,确保区域粮油安全。

(二)粮食执法体系及粮油检测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粮食执法机构进一步健全,管理更加精细化。通过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统计,及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情检测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全面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及省、市粮食管理办法,粮油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企业经营更加有序。到“十三五”期末,粮油流通监管系统更加完善。健全和完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准。重视产品质量的检验和监督,积极发挥粮食部门的监管职能,在粮食产品从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落实监管职责。

(三)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档优质稻米产业工程。

充分发挥“全国产粮大县”优势,依托自然的气候环境特点,在稳产高产的基础上,把握高品质稻米标准,大力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工程。争取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水源干净的大围山、张坊等地区为基地,建立高档优质稻生产区,实施有机化种植,为市民提供优质放心米。在我市现有粮食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引导以粮食购销公司、红旗米业等粮食龙头企业为主体,主推1-2个高档优质稻品种,集中连片推进粮食种植优质化、区域化、规模化,建设和形成布局合理、优质、稳定的高档优质稻粮源生产基地,改善种粮效益。

(四)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粮食食品品牌。

重点扶持“**河”粮食品牌,争创“绿色食品”、省“名牌产品”。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组建集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充分发挥粮食品牌的扩散效应、产品聚合效应,以优良产业和名优品牌为核心,整合商标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形成产品系列,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知名品牌市场份额。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储备粮油管理和应急网点建设。

建立和完善东盈、南丰、西满、北盛、百宜、永安六大中心储备库,完成百宜、西满粮食储备库的新建和整体搬迁,建立健全粮食储备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机械化运转系统。普遍推广应用散粮装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以及环流熏蒸系统,逐步推广应用自动施药系统,推广运用计算机台帐管理、电脑测温,提高我市粮食仓储管理智能化水平。严格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强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力度,每年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管好市级储备粮油,确保储备粮油安全。落实粮食应急管理预案,建立乡镇(街道)应急网络机制,应急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依法行政和行业指导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对全社会粮食行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粮食企业、粮食经营户有效服务,提高管理实效。一是加大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在市域范围内开展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治氛围。二是加强依法管粮力度。粮食局每年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公路等部门开展一至二次粮食联合行政执法,对全市从事粮食收购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执法监督检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确保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全市的全面落实。三是加强对经营企业、经营者粮食经营台帐的监管及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统计和监管,严格粮食收购资格的办理审核工作。四是加强对市场粮食销售动态的监测、购销调控力度及市场粮油质量的监测检验工作,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五是加强粮油食品安全管理。联合食安、质药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粮食、食用油的生产、销售监督执法,确保市域粮油食品安全。

(三)培育和发展粮食龙头企业。

粮食龙头企业对调节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地方粮油事业的发展。完善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延伸点,提高国家粮食企业的粮食收纳能力。加大粮食收购企业、加工企业、用粮转化企业、主食化产业企业的扶持和发展,着力打造以“**河”为品牌的粮食中高端产品加工企业、以玉米、大豆加工为主体的粮食转化饲料加工行业、以面粉加工为主体的主食产业、以茶籽、油菜籽为主要加工原料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以五谷杂粮为主的酿酒行业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成为我市粮食产业和发展粮食经济的龙头。在我省稻米深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稻米深加工项目,鼓励永安军粮加工基地(红旗米业)、百宜粮食加工基地等国有粮食加工企业与中储粮等企业合作,加快稻米深加工技术的转化,形成粮食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整合,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整合粮食产业资源,引导广大中小粮食加工企业主动向龙头企业靠拢,组团运营,发展产业集群。

(四)切实推进粮食产业化工程。

做优粮食产业,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工程。加快**市超级杂交稻丰产高效示范及高档优质米工程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粮食食品品牌。积极鼓励土地有序流转,让土地适度集中,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设和形成布局合理、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高档优质稻粮源生产基地。加强粮油品牌建设,整合市内粮油企业各种资源,优化结构,努力打造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消费者依赖的粮油名牌产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的自主创新作用,建立健全粮食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大无公害、绿色环保和有机粮食产品生产。

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方案和抚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全面推动我县“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积极倡导和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各项健身活动,增强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努力实现我县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社会事业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特制定**县“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升级为路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推进规划创新,使规划工作和成果体系体现战略性、增强约束性、突出指导性,为建设品质大**提供可靠的规划保证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二、总体目标

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县为根本,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使全县人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科学素养进一步增强,开拓体育市场,建设抚州地区体育产业大县,不断提高体育服务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之间体育协调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体育事业发展融入到品质大**的建设中来,发挥其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体育惠民。

3、坚持继承创新。主动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坚持开放民主,坚持开门规划。广开言路,问需为民,问计于民,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体育工作者的意见。

5、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围绕我市“三大战役”和“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推动**县城市建设,凸显体育特色。

四、基本任务和措施

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的基本任务: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体育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事业性体育机构为骨干,以社团性体育组织为助手,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和完善县全民健身领导机构。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协会向乡村、社区发展和延伸,提高乡镇体育活动站覆盖范围和功能作用,努力使县、乡、村等各级群体组织有效对接、统一管理,实现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组织“有牌子、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标准,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二是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积极推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建立健全县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制定国民体质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力争“十三五”末5%以上的群众接受检测,指导全民健身科学发展。

三是到“十三五”末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人数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全县居民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增加。争取一个省级以上全民健身设施示范项目,建成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的网络化格局。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四是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经常性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等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比赛,举办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健身项目展示活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广泛建立单项体育协会、行业运动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各类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站、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等明显增加,基层体育组织经常性、制度化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达到总人口的1.7‰以上。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普遍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组织落实、机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群众体育的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群众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夯实群众体育基础,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二是要以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为抓手,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对达到使用年限的健身器材逐年进行更新。进一步扩大体育健身设施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功能;加快在公园、绿地配建体育设施,逐步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园林化;进一步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功能性、公益性强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网球等场馆(池),满足市民多样化健身消费需求;开展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小区创建活动。三是以基层体育组织体系建设为保证,指导群众经常性体育活动,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经常性体育活动。完善全市体育社团管理,推动体育社会化发展。扩大体育协会覆盖面,规范和加强对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管理、指导服务和监督,形成群众自我组织、自我活动、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机制。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60名,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系统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完成不同年龄段100人体质监测任务,并上报我县群众体质健康状况。四是以基层体育活动为突破,发展特色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坚持城区体育以社区为主,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主,抓好基层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好区、学校、社区、企业等特色群体赛事,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在全民健身方面:一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工作。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对本县实施计划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保证各项规定全面执行。建立全民健身宣传的长效机制,发挥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宣传全民健身工作。借助县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和各类体育赛事、体育活动,加强宣传,倡导“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健身强体”的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良好风气。二是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面完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并逐步覆盖到行政村。有条件的公园、广场、绿地要规划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大力发展社区和农村体育;不断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各类公共体育设施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8月8日全民健身日,公共体育场所免费向社会开放。不断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三是积极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健身组织建设,按照要求设立县体育总会,建立完善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职工、农民、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人群体育组织,配备工作人员,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强乡镇体育站、街道体育活动中心建设。乡镇、街道主动完善体育服务功能,配备至少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及健身体育设施建设等工作,带动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要突出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大型示范健身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要根据区域特色,结合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创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要组织居民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有品牌、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格局。要定期举办县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置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组织群众广泛参与。五是努力提升全民健身科技服务水平,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建立全民健身科技服务网,提高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信息化水平定期举办科学健身讲座和各类健身知识培训班,大力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全民健身科技服务达标争创活动,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的升级改造,打造全民健身科技服务精品工程,提升全民健身科技服务水平。扩大国民体质检测网点,努力向具备条件的乡镇和街道延伸。推行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定标准。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广泛开展测定、达标活动,对符合标准者颁发证书证章,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和体育技能水平。六是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实施以各类体育健身项目为主体的等级制度,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对吸纳的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授予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称号,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体育指导服务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注册登记、管理使用工作。建立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档案,建立健身指导岗位制,成立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完善网络登记、审批、注册制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经常性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七是推动全民健身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社区体育。要以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农村体育工作纳入全县全面建成和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均衡配置。乡镇要建立完善乡镇体育站、农民体协、老年体协、健身站点等体育组织。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四是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乡镇、街道都要成立老年体育协会。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活动。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五是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坚持把残疾人体育纳入特殊教育和体育教育,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改造要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标准。推广适合各类残疾人特点和需要的健身康复体育项目。

2、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的基本任务:一是分层管理,“十三五”期间,竞技体育的训练体制和管理体制基本上沿袭“十二五”的模式,但在项目布局和管理上又根据实际需要和场地的建设增加要作相应的调整。按照训练层次分为业余重点班、业余、中小学校三个训练层次,按照管理范畴可分为县级业余体校、学校2个管理层次。二是完成市局下达的全省、市体育运动会各项指标,我县将以举重、田径、羽毛球为重点。组织抓好乒乓球、篮球等项目训练,在“十三五”期间重新组建游泳训练。全面迎接省、市各单项参赛任务。三是充分发挥体校作用,体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教练员业务培训工作,积极引进优秀教练员,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和技术含量。体校方面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重视3-4月、9-10月两次选才工作,坚持打造以举重、羽毛球、乒乓球训练基地、田径、篮球学校为主,城关地区其他中、小学校为辅的训练网络,确保体育尖子系统训练和参赛。在“十三五”末,我县布局的训练项目达到六个以上,在训运动员达到35人以上,每年向上级输送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6人以上。

竞训体育具体措施:一是坚持以训练为中心,围绕训练任务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经费、场地、器材的正常供用。二是健全训练体制,加强训练队伍建设。确定由县体育局局长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协助,竞训股专项负责,组成由举重、田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为为布局的竞训队伍,坚持走体教结合道路,加强对训练网点建设,采取学习、训练、二集中的形式,确保训练效果。三是竞训股具体负责竞训工作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组织省、市各项赛事、参赛运动员的选拔及队伍的组织,并负责运动员的注册、训练、比赛工作。四是加强激励机制,健全奖罚制度。对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按县奖励政策执行,对未完成训练工作任务的具体人员追究责任,不胜任的坚决换人。五是对社会办训单位加强业务指导,并充分发挥各单项协会骨干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合办兴办业余体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业余体育训练,推动训练、比赛多样化,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

3、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的具体任务:我县的体育产业主要有电脑体育彩票和体育无形资产的利用两个方面,在“十三五”期间,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机遇,加快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步伐,围绕体育产业的开发,打造全县以三馆一中心为标志的体育品牌(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体育中心),开拓思路发挥其最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体育场馆运营方面,继续加大场馆的开发面,完善和规范会员制,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同时把体育彩票做活、做大、做强,力争销售额比“十二五”翻一番。

体育产业具体措施:一是强化体育产业发展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个主体、各种资源、各类资金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切实加快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用品制造和零售业等本体产业发展。二是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坚持把体育彩票发行作为“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完善制度,继续加强电脑体育彩票发行、监管工作,增加体育销售网点,开发彩票品种的新玩法,对过时的玩法进行改善,千方百计增加销售额,确保“十三五”末全县体育彩票居于全市前列。三是提高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我县“三馆一中心”的品牌效应,在举办大型体育竞赛活动,采取冠名、拉赞助等形式多方筹措体育资金。四是扩大体育融资渠道。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体育事业发展。凡在我县举办的大型体育活动,力争全部有社会力量的赞助支持。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对体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按照《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xx—20xx》的要求,把体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规划中,确保本单位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体育事业发展。

2、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机制的要求,努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体育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要完善各类考评奖励制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体育人才整体素质。

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机制,奖优罚劣,激励先进,提高执行力,保障和推进全县“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十三五发展规划


最新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最新十三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推进“现代港城、实力强市、城乡一体、生态xxxx”建设的攻坚时期。谋划好“十三五”发展基本思路,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迈上新起点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从经济发展看,经过“十二五”的持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xx年至20xx年,在黄冈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我市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先后荣获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科技入户、农机科普、城乡绿化、民政信访、职工维权、文化执法、统战宣传、烟草行业、供销合作社、科普活动先进单位。20xx年前三季度,全市GDp总量达125亿元,同比增速10.5%,位居黄冈各县市区之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6.2亿元,同比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118.69亿元,同比增长22.2%;财政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2亿元,同比增长13.2%。

从城乡建设看,经过“十二五”的大量投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初显。以城乡一体化总揽全局,全面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市场体系、生态环境“七个一体化”发展。在全省县市级率先编制完成全市城乡总体规划(20xx—2030年),构建融主城区、西部工业区、中部工业区、东部滨江区、北部生态区、生态农业和旅游特色镇为一体的“一主四区两特色一百个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乡总规统领、镇处规划衔接、专项规划支撑、控制规划指导、建设规划配套的一体化规划格局。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

从社会发展看,经过“十二五”的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就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育收费监管和教育投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市文化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创建全省优秀平安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体制机制看,经过“十二五”的全面探索,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体制机制创新达到新境界。在工作谋划上,确定了“强工兴城、强农兴文”的“双强双兴”发展重点;在工作举措上,落实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行动”;在环境保障上,推行了“520”服务模式和“四减五制三集中”审批制度改革;在实体经济上,建立了“三大园区、五大集中区”和“五大支柱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基本架构;在城镇建设上,明确了“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宜居宜业”的推进抓手,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举措,形成了具有xxxx特色的方法路径。

二、发展面对新环境

进入“十三五”,我市将进入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健时期,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一)“十三五”时期xxxx发展面临的机遇

1、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我市处于“1+8”武汉城市圈、长江黄金水道,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纵深推进,项目和资本聚焦我市的态势正逐步显现,政策、体制与资本的叠加效应将逐步释放出来,为我市发挥比较优势,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素转为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发展。我市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整体较适应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市经济发展依然能逆势而上、稳中竞进的重要原因。学习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加快跨越发展,将成为“十三五”的主旋律。

3、绿色产业革命给xxxx产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当前,以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为主体的“低碳经济”正方兴未艾。我们xxxx可依托绿色产业技术、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依托田镇“两型”社会试验区园区平台,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xxxx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会在继续保持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内需型经济,这将对内陆城市发展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三五”时期,我市能源、土地等重要资源将面临长期偏紧的严峻局面,同时,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两型”社会建没的任务更加艰巨。

3、区域发展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我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合作和产业关联带动不强,与自身周边城市群间的合作还没有形成一体化,在区域发展竞争上面临新的压力。

三、发展面向新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现代港城、实力强市、城乡一体、生态xxxx”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兴市、科技强市、开放先导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和谐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为建设现代港城和综合实力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抢抓国家和省、黄冈市正在实施的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大别山试验区、黄冈“临江四城”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在生态xxxx建设上创造新业绩,着力构建临港产业、综合交通、综合物流三大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两个同步增长”,力争到20xx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好黄冈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四、发展面临新任务

(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我市经济面临的最大现实仍是发展不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发展实体经济,一靠产业,二靠企业,三靠园区,产业是骨干,企业是龙头,园区是平台。围绕“三个百亿”工程的实施,要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综合实力的高度,做大做实做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促进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内生型外向型协力驱动转变。要把工作的突破口定位在放大园区效应上。把园区作为核心增长极来抓,全力以赴打好园区建设攻坚战,夯实高点起跳、高位跨越的新平台。按照建设大园区的思路,在开发上实行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在功能上实现政务、商务、服务“三配套”,全面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和辐射功能,进一步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资本向园区流动、人才向园区集结、要素保障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园区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在培植大产业上发力,在引进大项目上攻坚,在创建大品牌上突破,使园区成为工业化的平台、城市化的载体、产业提升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保持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激发经济发展新生动力。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大力做好项目的规划和储备工作,谋划和实施好一批大产业、大交通、大流通、大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减轻资源环境负荷,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促进全市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碳化发展。

(三)坚持推进“四化同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走在黄冈前列,在推进“四化同步”上进行大胆探索,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创新作为。要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上下工夫,以强力发展现代工业引领城乡产业发展,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城乡产业发展,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城乡产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把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城镇功能,创新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在统筹城乡土地合理利用上下工夫,严格守住耕地红线,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统筹城乡改革上下工夫,建立城乡公共财政均衡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大力促进资源要素配置向农村倾斜。在加大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力度上下工夫,努力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突破。大力创新城乡管理,倡导文明风尚,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构筑竞争优势、推进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不断改革创新科技、用人、开发式扶贫、投融资、土地增减挂钩、生态补偿、资金整合等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全面增强发展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人物,造就一批高素质企业家,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推进环境创新,坚持用硬措施加强软环境建设,着力打造高质效的政务环境、高回报率的投资环境、开放包容的商务环境、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一切创造活力得到迸发、创新源泉得到汇聚、创业才能得到施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优服务环境,努力实现在黄冈乃至全省“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目标。推进工作创新,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发展特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使xxxx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五)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xxxx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从起点上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发展差距。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切实打牢人民群众安身立命的基础。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重点抓好基本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医疗是民生之需,要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县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县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县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xxxx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大纲》,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

(一)发展成就与经验

“十二五”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1、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粮食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较快。20xx年,全县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1.18万亩,其中水稻18.15万亩,玉米1.875万亩,高粱0.03万亩,薯类0.89万亩,豆类0.24万亩,粮食总产8.09万吨;夏收油菜10.46万亩,单产89.43公斤,总产0.935万吨;累计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3万亩,其中规模化种植4.3万亩,蔬菜总产15.45万吨;新增水果基地0.26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6.07万亩,总产5.13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1.21万亩,总产0.37万吨;食用菌种植960万棒,总产0.72万吨;棉花等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万亩,总产0.42吨。完成秋冬种面积18.6万亩。

2、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十二五”期间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明显提高。20xx年全县优质稻面积 17.7万亩,优质油菜 10 万亩,优质率分别达到97.5%、95.6%。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在品种优化、品质提高上进一步发展。东江晚熟柑桔、黑老虎、青钱柳、铁皮石斛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呈现良好发展前景。

3、农业科技支撑力增强。加强基层农技站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维修21个乡镇农技站站房,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农技服务水平。每年推广新品种7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比“十二五”末提高了9个百分点。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面积70万亩次,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收、增效。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

4、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实施了通道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在全县21个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实施了六万亩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通过对基地农户的技术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农户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思想认识,多数农户能自觉地按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程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集中开展种子、肥料及农药等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严禁违禁农业投入品用于农业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加强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论证工作,提升了县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十二五”期间,累计农产品例行监测25000批次,监督抽查100批次,快速检测12000余批次,总合格率99.9%。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3个,其中有机农产品个(莼菜),绿色食品4个(香菇、菜心、学斗、芥兰),无公害农产品8个(大米2个、红茄2个、生姜、杨梅、萝卜、猕猴桃各1 个),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5、农业市场化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农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增强。20xx年源田生蔬菜公司生产的菜心、芥蓝、鹤斗等蔬菜产品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绿色蔬菜产品证书,以此为契机,公司在临口镇杏花村建设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蔬菜生产5000多亩。公司与农户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统一农户生产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树立和打造地方优势蔬菜品牌,推动了全县绿色蔬菜生产的发展。通道春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生产高淀粉红薯2000余吨,产品荣获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楚源食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七彩泡椒”、茶油市场销路很好。绿兴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临口镇发展千亩玫瑰生产基地,计划生产玫瑰花精油等系列产品。全县共有各类农业专业社385家,在发展订单农业生产,促进农产品外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农业项目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实施了通道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中华水韭原生境保护点建设、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村清洁工程等一批农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余元,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7、休闲农业发展起步。围绕“农业促进旅游兴”,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立了万佛山风景区沿线、百里侗文化长廊沿线、县溪-播阳公路沿线3条油菜花观光带,在临口镇杏花村建立千亩玫瑰、百亩兰花观光园,在黄土侗文化村建立了集观光、科普于一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园。截止20xx年底,全县共有星级休闲农庄4家。

“十二五”是我县实施农业项目较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五年。五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加快通道农业产业发展,推进通道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和把握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必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不断强化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二是必须立足稳定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必须强化科技支撑,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要引进发展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挥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六是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使之成为我县农业产业的亮点及重要增长点。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加快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把“三农”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将更加强化,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发展的环境更加有利。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实力增强,我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强农惠农扶持力度将持续加大。二是县境内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山地面积多,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有很大空间。三是随着包茂高速、贵广高铁的开通,制约通道农业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农产品运往“两广”及港澳地区更加便捷,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三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但也要看到,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制约因素客观存在:一是农业基础地位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新时期农业作为“接二连三”的产业,其重要性在全社会还未被广泛认知,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亟待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内部机构、人员编制大都仍沿续过去传统的设置,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职能未能充分体现,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传统专业占比大,知识亟待更新,能力亟待提高。受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制约,近些年新鲜血液补充难,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力量显得薄弱,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老化、素质偏低。二是农业有效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农业是个露天工厂,比较二、三产业,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回报期也长,加之农业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投资农业的风险大,地方政策投资农业的力度与周边县(市)比相对较小,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催生的农业大项目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带动能力还不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依法治农护农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广大技术人员、农民、涉农企业的法制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整合充实和提高。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与重大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质量安全、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面向国内外市场,瞄准现实和潜在需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引导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促进优势农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同时,切实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通过科学调整布局,政策扶持引导,强化科技支撑,全面增强我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能力。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我县优势产业和区域基础,发挥各乡(镇)的交通、市场、资源等方面比较优势,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耕地、形成块片特色产业发展区域方向推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效益和竞争力。

3、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原则。充分认识优势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强部门联合协作,调动各方积极性,统筹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行动协调、持之以恒的良好机制,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协调、和谐发展。

4、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优势产业的积极性,不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三)主要目标及重大工程(项目)

1、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8万吨以上,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深入推进中稻高产攻关活动、旱粮振兴计划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提升粮食作物品质,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玉米和高淀粉红薯。充分利用冬闲耕地,扩大油菜生产面积,力争2020年油菜生产面积12万亩以上。加快发展现代粮油加工,坚持全加工、全利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粮油生产综合效益。

(1)实施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项目。

(2)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3)实施“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4)实施红薯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扩建项目。

2、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要求,优化农业结构,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跨越发展。大力发展晚熟椪柑、黑老虎、蓝莓、铁皮石斛、青钱柳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建立特色优质水果基地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5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3万亩。

(5)实施5万亩特色水果标准化生产与加工项目。

(6)实施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与加工项目。

(7)实施绿色蔬菜生产与加工项目。

(8)实施中药材综合产业建设项目。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生产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到2020年“三品”认证达50个,产地认定面积达15万亩。

(9)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项目。

4、强化农业科技驱动作用。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攻关,以现代种业、配方施肥、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物联网信息化为重点,加快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就业,继续开展农民阳光工程培训、科技培训、创业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及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10)实施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1)实施新技术推广工程。

(12)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13)实施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工程。

(14)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项目。

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自助合作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健全农村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深入推进新网工程、粮食现代物流工程、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连锁农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设。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15)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16)实施农产品储藏保鲜及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项目。

(17)实施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项目。

(18)实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项目。

6、加强生态农业治理。加大野生柑桔、兰花等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及青蛙的保护,严防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农业有害物种入侵,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村清洁生产、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行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构建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积极开展耕地重金污染修复治理。

(19)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

(20)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程。

(21)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

(22)实施农业野生植物保护项目。

7、做好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文章。依托我县优良的农业环境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为“旅游兴县”提供有特色的优质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与农业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重点突出万佛山旅游景区和百里侗文化长廊沿线的旅游农业建设。以临口万佛山生态农业科技园为核心,实施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蔬菜和玫瑰观光、体验、采摘、休闲园区,深挖旅游农业潜力,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围绕百里侗文化长廊建设油菜花观光带,举办油菜花节,推介侗族民俗文化,跳出单一的农业发展之路,改变农户生产经营理念,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及侗寨景点化建设。

(23)实施万佛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三、保障措施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从我县县情和农业发展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综合施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四化同步、四个全面的总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健全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发改、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和21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通道县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产业的组织协调、产业发展资金筹措和产业督促、检查、指导等相关工作。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有关部门签订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把建设任务作为考核各乡镇、有关部门综合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乡镇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面完成各项计划目标。

(二)出台政策,加大投入

继续争取国家资金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进一步完善县财政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预算要把农业作为重点来安排,确保财政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各部门要充分整合项目资金,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研究和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出台关于支持农特产品经营、加工、营销、税收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金融扶持力度,完善干部职工发展农业产业和深入创办实体的激励机制,全方位推动产业实施。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各乡镇有不同的产业发展优势,要结合本乡镇实际,合理规划布局,要做到粮经不争地、不重叠,最大程度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制定和完善各个农作物标准,努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发展。分类指导好产业发展,为实现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做好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优化种植、规范化种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施用、病虫害预测及防治等实用技术,整合科技项目支撑产业发展,以点带面,带动大面积生产。

(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是认真抓好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农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乡土人才培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二是抓好农村劳动力二次就业培训和转移工作,增加农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根据实施项目需要,因地因时制宜,适时采取专训、以会代训、现场培训、出墙报、黑板报等方式来传授实用技术;四是扎实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经常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种植区,到田边、地头现场指导,让农户掌握相关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五)规范执法,完善服务。完善农业综合执法机制,改善执法手段,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深入开农业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守法安全理念,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确保信息畅通,增加服务功能。

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


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积极应对经济新变化,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形成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商贸服务水平,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加快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化与xx公司合作,稳定出口增长,扩大进口规模,“引进来”与“走出去”双管齐下,内外贸互动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一)“十三五”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以上。实现商贸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健全,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城乡消费市场统筹发展,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十三五”末,全区进出口总值达到 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 %以上,全区各类进出口企业达到 家以上,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 家以上。进出口平衡发展,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着力市场主体培育,打造商贸流通载体。完善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商贸网点建设,推进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围绕商贸聚集区,实施特色街区建设工程,发展中心商业区、大中型综合超市或连锁超市、大中型农产品综合批零市场、餐饮娱乐夜市街、物流配送中心、专业市场等,打造快捷、高效的商贸流通载体。

(二)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城带乡,打破城乡市场分隔,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动。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和村组结合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积极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日用品配送中心发展,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活。配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乡镇商贸中心工程,支持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乡镇新建商业服务设施,推进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

(三)促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建设。全面推进便利服务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促进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商业服务企业在社区服务站设点,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回收废旧物品上门等服务,发展网上购物、网上服务,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化、规范化、产业化。新建居住区要按住宅面积的一定比例,设置以经营生活日用品为主的各类便民商业服务点。通过直营、特许或连锁等方式,大力推进社区便民、便利连锁网络建设,不断改善居民区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增强商业网点服务功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

(四)加快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稳定提高生活型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用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商贸业,加快建设专业市场,提升市场聚集度,增强辐射能力。完善和提升商贸服务整体功能和形象,提高商业文化内涵,形成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环境美的核心商业圈。加快服务业品牌建设,提升特色街同业度,培育一批经营有特色、服务有品位、个性化突出的商业网点。依托金永高速、金武高速、金阿铁路、飞机场等立体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新兴产业物流业。

(五)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推进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制造加工、商贸流通、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生活服务、农业等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依托淘宝网金昌馆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商场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发展网购业务。大力支持电商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流通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强基础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建设涵盖购、销、调、存等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和营销网络,优化业务流通和交易方式,提高电子商务运作能力。积极培育一批以本土行业为重点的商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增加生产企业产品的网上交易量,促进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加快农村流通产业信息化进程,以全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支撑流通企业加强连锁农家店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电子商务培训,鼓励个体户、下岗职工、大学生开设网店,实现创业就业。

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镇十三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根据xx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一安排,按照市委“保底线、保民生、保运转、创环境、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打基础、上项目、惠民生”的总基调,xxxx镇党委政府立足xxxx实际,重新审视xxxx的资源和优势,对xxxx未来的发展科学定位,经党政联席会讨论同意,形成了xxxx镇十三五发展规划,现将发展规划编制资料汇报如下:

一、xxxx镇基本概况

xxxx镇位于xxxx市东部,东邻xxxx县,西连市区,南依汝河,北望嵩山。全镇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近7万亩。共辖37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328个村民组,总人口84673人,是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镇,素有“xxxx粮仓”、“瓜菜之乡”之美誉。近年来,曾获得“全国最具生态发展魅力乡镇”、“xxxx省粮食生产百强乡”、“xxxx省科技示范乡”、“xxxx省科普示范乡”、“xxxx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xxxx省政务公开示范单位”、“xxxx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xxxx省先进综合文化中心”、“xxxx省养老服务示范单位”、“xxxx省农技推广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二、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xxx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富裕镇”这一目标,着力实施“瓜菜富民,科技强镇,产业兴镇”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以调优结构,助农增收为主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负重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1、镇域经济实现五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 6335元上升到20xx年的10555元,财政收入由2020年的458.1万元上升到20xx的1527万元,政府经济运行状况从根本上改善村级运行逐步呈现良好态势。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镇拥有机井总量1384眼,其中机电配套500 眼,灌溉能力明显增强,粮食总产量由2020年55801吨上升到20xx年的70413吨,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用水难问题。

3、畜牧养殖业连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乡镇,境内现有思源奶牛厂、六旺牧业、青源牧业、方圆牧业、中王农牧、志得满鑫牧业等6家养殖企业,目前牛存栏8500头,猪存栏8.3万头,鸡存栏150万只,羊存栏1.3万只,鸭存栏5000只,畜牧养殖已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河山。

4、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辖区内现有高级中学一所,在校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36个,中小学25所在校学生7253人,教职工458人,幼儿园及学前班28个,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及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00%。

5、文化服务发展功能明显增强。xxxx镇现有文化站一个,20xx年新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各类音响、电脑信息共享工程,应有尽有,免费为群众开放。新建农村书屋30个,配发各类科技图书近4万册,培训农村青年800余人,为科技兴农、科技强镇夯实了基础。

6、工业生产相对滞后。目前全镇拥有以康健面业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企业6家,形成了集面粉加工、挂面制作、产品营销为一体的面粉加工产业集群,年加工能力20万吨,产品畅销省内外。明辉假发年产300万套发制品生产线建成投产,在建项目xxxx路易德生物酶制剂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调试安装阶段。

7、道路交通便利,路网完善。xxxx是东南各省(市)通往西北的交通咽喉,省道常付公路穿境而过。东可达xxxx县、许昌、漯河等地,西到汝阳、洛阳等地,境内由县乡公路2条,大季线、前石线、乡道纸张线、七杨线2条,总长13公里,形成三纵一横公路主网络。全镇99%的村实现了村村通,铺上了水泥路,2020年累计完成道路硬化62公里,农民的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8、供电及电讯状况。现有3.5万千瓦变电站一座,全镇37个行政村有95%的村完成了农网升级改造,全镇配变压器155台(工业40台,农业115台),基本上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的需要。月平均用电量150kmh。其中工业用电30万kmh。电讯方面:移动、联通电话和有线数字电视已成为村民与外界沟通、搜集市场信息的主要工具。

9、生态建设:全镇拥有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一个,面积2500亩,连片开发初具规模。生态村创建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2个,中山寨、新庄市级生态村13个。

10、文明创建:20xx年以来。我镇狠抓了村街、公路的日常保洁,全方位加大了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力度,成功创建xxxx市2星级文明村5个(李家村、牛王、赵西、武巡、中山寨)、一星级文明村3个(陶村、韩楼、新庄),一星级文明户76户。20xx年新创xxxx市第二批一星级文明村4个(纸西村、中王村、西赵落村、长东村),市星级文明户10个(牛王村马林召、辛庄村韩东博、赵西村相志平、赵庄村李守仓、长东村任进粮、韩楼村刘洋洋、陶村李延峰、武巡村杜玉珍、李家村吴广欣、中山寨村武玉红)。创建工作常态化、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三、存在的问题

1、受土地类型限制,辖区内不宜筹建重大项目,存在征地难、手续难、落地难问题。

2、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二、三产业没有形成气候,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

3、人口多,底子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发展不平衡,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4、村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

5、农业无特色,瓜菜之乡无品牌,农产品还没有形成气候,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四、未来五年(20xx--2020年)的发展思路和想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保创求”的总体要求,以争创省级生态文明村镇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全省有位置,各项工作全市进位次为总体目标,以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好乡村经济群为抓手,强化实施生态靓镇,产业兴镇、文化名镇、法治重镇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好两篇文章(农业、文化),打好四个基础(村镇环境、道路建设、村级基层组织阵地、融资平台),围绕三带一区,打好四张品牌,一是发展西片、西北片瓜菜种植产业带,打好“瓜菜品牌”。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优势;加强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性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打造xxxx瓜菜品牌。二是发展中部畜牧养殖产业带,打好“畜产品牌”。立足xxxx粮多菜广的资源优势,以中王中药保健鸡蛋、思源奶牛、天心种业生产项目为重点,积极打造xxxx畜牧产品特色品牌。三是发展东部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带,打好生态观光品牌。积极推进苗木、花卉、林果等特色高效农业种植,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优势,努力打造xxxx市东部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四是沿省道发展粮食生产加工区,打好“粮食生产加工品牌”。以康健面业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粮食加工能力,打好 粮食生产加工品牌。用一年的时间打基础,创环境,一年时间引项目,抓进度,两年时间促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把xxxx建设成为xxxx市的东方明珠。

产业规划与发展设想

一是对现有的天鸿家俱、裕丰电子等小型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形式,促其扩大规模,上项目,出精品,创品牌。

二是以xxxx陶然果蔬有限公司无公害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提升种植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瓜菜生产,提高科技含量,扩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打造xxxx瓜菜等品牌。

三是以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为依托,运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努力打造xxxx市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实行连片开发,扩大规模种植,优化品种,提质增效。

四是以中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大政策引导和外宣力度,使其扩大规模,科学管理,畅通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形成自己的名牌,为更多市民提供保健药蛋。

五是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让xxxx的农产品闯出xxxx,畅销全国。

六是依托xxxx富足廉价的人力资源和优势,重点引进家庭作坊式小商品加工业(如简单生产家具、扫帚加工、家具制作等)。

七是依托xxxx瓜菜之乡的优势,引进保鲜技术,筹建果蔬冷库,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

八是依托xxxx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方便群众,发展生产,加快商业流通,活跃农村市场。

九是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目标,深入开展三镇联创活动(生态乡镇、历史文化名镇、田园乡镇),通过2--3年的努力,使农业真正强起来,农民真正富起来,农村变得更美丽。

十是以北汝河沿岸为依托,种植苗木花卉,发展观光农业,打造汝河沿岸休闲园区。

十一、依托xxxx文化底蕴深厚及国宝圣地的优势,加大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宣传、保护力度,经过3--5年努力,形成xxxx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历史文化名镇。

十二、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村、达标村、示范村、文明村创建力度,通过2--4年的努力,37个行政村村村达标,村村文明,打造出3个美丽乡村群,2个美丽乡村经济示范村。

十三、扎实做好古村落申报及保护工作,加大古村落来由小编整理、挖掘、宣传工作力度,为打造农家乐旅游景点打好基础,至十三五末,完成1--2个农家乐旅游村,吸引外地游客到xxxx观光旅游。

六、十三五重点项目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计划总投资1026万元,涉及石庄、中山寨等10个村,解决20xx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工期一年(20xx年5月--20xx年5月),20xx年底实现全覆盖,使群众用上安全水。

2、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计划总投资 2100万元,面积1.6万亩,涉及丁村、陶村、武巡、康街、赵庄、中王、焦庄、牛王、纸东等9个行政村,建设年限1年(20xx年1月--20xx年12月)。

3、路易德植酸酶高科技项目续建项目,总投资2.5亿元,20xx年投产。

4、石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总投资0.8 亿元,计划20xx年建成。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