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

订目标,做计划,大量的行动起来。为了按照领导的指示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的跟进方案的内容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哪些方面值得借鉴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

为切实抓住我省建设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大战略机遇,呼应市委、市政府滨湖新区开发建设、“路桥大会战”和“干部服务大建设”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实施“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积极推进庐城大建设,推动庐城面貌大变化,进一步加快我县城市化进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以《庐江县庐城总体规划(20xx-2025)》为依据,高起点规划建设城东新区,全面改造老城区,加速城市路网、住宅、市场、环境等建设,实现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面貌明显变化,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根据庐城总体规划要求,今年拟开工建设项目115个,需完成拆迁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扩展4平方公里。其中,续建、新建道路25条,桥梁3座,建设里程36.4公里,投资5亿元;老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13个,拆迁面积7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各类建设项目200万平方米,包括商品房70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新建和改建各类市场10个;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新建公园、广场2个,绿化景观带3条,并适时启动森林公园建设。

(二)建设任务

1、完善城市路网。一是城东新区在全面完成3条主干道路建设的基础上,开工新建东山路、经三路、纬二路等3条道路,改造庐巢路,适时启动东外环、晨光路二期,道路建设里程10.7公里;二是续建老城区“十一路一桥”,即:汤池南路、移湖南路、迎松西路、庐白路、沙溪东路、方塔路、金坝路、顺港路、迎松东路、潜川东路、丝绸路和东门河大桥,道路建设里程7.7公里;三是新建和拓宽改造老城区“八路二桥”即:新建越城南路、五里南路、黄山南路(黄山路桥――泥河路)、建设路(汤池南路――合铜路)、文昌东路(街心公园――军二东路)、黄山北路(北内环――老年公寓)及中塘河一号桥、二号桥工程,拓宽改造军二路(兆河路――庐江三中)、北内环(合铜路――庐江三中),建设里程18公里。

2、加快城东新区建设。继续推进庐江中学新校区建设;启动县医院城东分院、广电中心、城东公园(包括会展中心、图书馆、艺术馆、魁星楼等项目)、晨光小学、星级宾馆、晨光综合服务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城东分干渠一期治理工程;积极筹划商业大市场、城市综合体等商业设施建设;启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环山公园和夹山蕻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并创造条件适时启动。完成城东新区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

3、突出抓好旧城改造工程。对三里岗片区、西门岗湾片区、白岗片区、三中片区、牌楼北路片区、观音桥片区、农机二厂片区、鲍井新村北侧片区、马园片区、何庄福安片区、肉联厂片区、路下片区、东门横街片区等13个老城区、棚户区进行改造。

4、实行市场建设大会战。按照“改造半年、新建一年”的总体时间要求,改造、迁建、新建一批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重点建设“十大工程”,即:加快推进金鹏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新建城南农贸市场、城西农贸市场、城东农贸市场、城东汽贸市场、城西汽贸汽配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改造城北中心菜市场、小乔水果木材市场。

5、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县医院门诊楼、县中医院门诊楼、二中体育运动场、电力商业大厦、世纪华联商业大厦、鸿福大酒店二期、微创医院二期、安德利物流中心二期、安德利片区改造、城东小学、城南小学、三里小学等项目建设;实施塔山广场和一批城市游园、街前广场以及公厕、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建设;规划巢宇庐江汽运公司、长城汽运公司和精神病医院搬迁,并结合汽车站搬迁,适时启动小乔广场建设。

6、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开工建设廉租房200套,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80套,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政府性投资建设安置房面积50万平方米。在重点推进众发名城二期、竹桂园小区、金港湾小区、东方华庭、春天家园、骏业四季花园、融和家园、幸福大街等16个续建小区的同时,规划新建6个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

7、实施活水增绿工程。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庐城活水规划,并对东门大河、县河进行分段整治;对城区道路进行逐路整治,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原则,精心设计道路绿化,提升道路绿化标准,提高城区绿化水平,并对各条市政道路逐路进行综合配套。

8、推进城区管网建设。加

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第2页

快老城区污水支管网建设,力争全年建设里程25公里,实现老城区雨污分流;进一步加快老城区8公里供水管网改造,新铺庐城供水管网3.2公里;同步推进老城区的军二路、塔山路、越城路及新建和改造道路的燃气、通信、广播电视、供电等管网线改造和建设。

三、积极营造“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的舆论氛围

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力营造有利于“推进年”活动实施的舆论氛围。县委宣传部要制定“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整体宣传方案,县电台、电视台、巢湖日报(庐江版)和政府网站等宣传媒体要开辟“城市建设推进年”专栏或专题,广泛宣传“推进年”活动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宣传在“推进年”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和事,宣传“推进年”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活动,对被采纳的意见给予奖励。县建设、国土等部门要着力强化城市规划和建设宣传,重点宣传各建设地块的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时序安排、工程进度。对拟出让地块采取树立标牌等形式,标明土地性质和土地权属,扩大土地出让的宣传影响面,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城市开发建设。

四、建立健全“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推进机制

为切实抓好“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庐江县城市建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政协主席、县委副书记任副政委,常务副县长任第一副指挥长,县四大班子相关负责人任副指挥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指挥部下设重点工程办公室、宣传组、维稳法律服务组、项目招商和资金保障组、组织人事组、规划建设组。实行“一个重点工程(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个包保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的工作机制,在县直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排出工程进度时间表,明确责任,强力推进。组织部门要按照各片区项目工作组的需要,从相关部门、镇、社区抽调精干人员,具体承担拆迁等工作任务。

县委、县政府设立“‘城市建设推进年’工作特别贡献奖”,对在庐城大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甚至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对少数无理干扰和阻挠城市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

五、强化“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

(一)加快规划编制。对被列入今年城市拆迁的13处地块,规划建设部门要依据庐城总体规划,立即着手聘请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各片区控制性详规及修建性详规,设置好出让条件。整个工作要求在3月底完成。

(二)优先启动安置房建设。有关部门根据拆迁安排,优先启动安置房建设,做到未拆先建,先拆先安。要以良好的安置区位、优美的小区环境、完善的公建配套、过硬的房屋质量为标准,切实抓好安置小区建设。

(三)完善招投标管理。设计、施工、监理招标要高效规范,县招管办设立“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重点工程招投标“绿色通道”。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所需大宗材料(水泥、钢筋、商品混凝土、土方平衡等),由县城投公司按有关规定统一招标采购。绿化工程施工实行打包招标,苗木分年竞争询价。

(四)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庐江县建设工程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庐城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办法》、《庐江县安置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庐江县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拆迁工作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庐江县“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庐城镇社区执行征地拆迁政策的奖惩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城市建设推进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f132.com扩展阅读

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县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改善镇区形象,提升镇区品位,促进乡域经济分说快速发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推动镇区在规模、环境、承载能力、管理水平等4个方面再上新台阶,全力打造“靓丽镇区”。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进一步调整镇区管理工作标准,建立完善管理和考核制度,实行常态化管理。二是抓好镇区死角管理,重点解决蔬菜市场、集市等群众关注的问题。

2、加大建筑市场的管理。完善建筑市场管理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市场规范运行,农民工工资得到及时支付。责任人:*

3、全面提升镇区功能。一是进行镇区主干路路灯改造。二是完成镇区部分排水管线清淤工程。三是加快镇区供气管网配套设施建设。责任人:*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八大建设”领导小组要按照“四个干”(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的机制,对照年度任务,进行细化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2、加强宣传。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镇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人人关心城建、支持城建、参与城建的浓厚氛围。

3、加强督导。对照台账,对责任单位的推进情况进行月收集、季总结,随时掌握情况进度。

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实施意见


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实施意见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实施意见,请大家参阅!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倡导节地生态和文明节俭办丧事,保护好生态环境,根据民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21号)、省民政厅等九部门《关于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民发〔2016〕25号)、**市民政局等十个部门《关于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民发〔2018〕33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规范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塔)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寻府办字〔2016〕219号)以及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对“绿色殡葬建设”考核的有关要求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大力推进我县绿色殡葬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保持生态质量全国领先,打造美丽中国**样榜”和市五次党代会、五届一次人大会关于“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全县树立绿色殡葬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完善政策措施、引导移风易俗,逐步建立起科学文明的殡葬服务体系,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目标任务

至2020年,全县年遗体火化率达到100%;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节地生态葬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建大墓、豪华墓、“活人墓”、骨灰装棺二次葬现象得到遏制; “三沿六区”(沿铁路、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河流主干道两侧;耕地、林地,城市公园、经济开发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水库、河流堤坝附近水源保护区)无新建坟墓,旧有坟墓全部植树遮挡;县以上殡仪馆全部达到部颁标准,火化设施污染物排放限值达到国家标准;100%的行政村建有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骨灰入墓安葬率达到50%以上;依法依规管理殡葬市场,无侵权坑民“殡托”现象。殡葬事业基本实现“七化”目标,即: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改革有序化、骨灰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和殡葬设施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坚定不移实行火葬。 坚决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划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的批复》(**府字〔2015〕30号)文件,全县取消土葬区,死亡遗体一律实行火化,到2018年底全县遗体火化率要达到100%。各地要把巩固提高火化率作为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和工作绩效考核,依法推行遗体火化,不断提高火化率,消除遗体直接土葬和骨灰二次装棺葬现象,全面落实全民免费火化制度。严格执行凭火化证发放丧葬费及相关补贴政策,强化信息共享和执法检查,严防跑冒滴漏等违规现象发生。

(二)推行骨灰入墓安放。要启动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从2018年起县、乡(镇)、村都要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塔)建设作为城乡基本公用设施布局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城乡建设规划,2018年上半年,各地要完成对“三沿六区”行政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的建设规划。规划中要选择荒山瘠地建设公墓,严禁占用耕地、林地建造坟墓,教育引导不用水泥石材建墓,大力倡导建设骨灰堂(塔)。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逐步提高骨灰入墓(安放堂、塔)安放的比例,至2020年,骨灰入墓(骨灰堂、塔)安放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

(三)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鼓励和引导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格位存放及骨灰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要积极推广骨灰楼、廊、堂、墙等立体安葬方式,建设节地型、小碑型、艺术型墓位,单人或双人合葬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8平方米,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循环共用单个墓位,倡导为不保留骨灰者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推广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的安葬方式。支持已建成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公墓进行生态改造,选择位置好、绿化好的区域开辟为节地生态墓区,至2018年底,每个县(乡、镇)至少建成一个有示范效应的公益性节地生态公墓(骨灰堂)。

(四)实施生态修复行动。按照“教育引导、严格管理、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原则,党员干部示范带头,重点对铁路、公路主干道、河道沿线两侧500米范围内影响观瞻的坟墓和城镇建成(规划)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三沿六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乱埋乱葬坟墓进行整治,对成片乱埋乱葬坟墓采取植树、种草、绿色等遮挡、覆盖措施,融入周边自然环境,使视线范围基本看不到坟墓;对零星坟墓或无法遮挡的坟墓,给予家属适当补助,迁移进入公益性公墓(安放堂、塔)或指定的集中安葬点;对毁林造坟、毁田造坟以及违规建造的大墓、豪华墓、“活人墓”坚决依法拆除。同时,要采取有效监管措施,严格杜绝在“三沿六区”规划区内建立新坟。

(五)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加强城乡丧葬活动管理,把文明治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单位和美丽乡村的考评标准,一并部署、一并检查、一并落实。引导城市群众治丧和悼念活动在殡仪馆或集中治丧殡仪服务场所内进行,严禁在城区街道、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建灵棚、沿街游丧、抛撒纸钱,严禁在禁火区域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严禁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及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村群众文明办丧、节俭办丧,遏制盲目攀比、奢侈浪费重殓厚葬之风。完善丧葬陋习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办法,从根本上遏制办丧扰民现象。

(六)提供惠民公益性服务。要大力推进乡镇殡仪服务站和社区殡葬服务点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殡葬咨询服务平台,健全殡葬信息员制度,建立完善以殡葬服务单位为中心,城乡殡仪服务站、社区殡葬服务点为补充,社区(村)居委会为咨询服务点的殡葬公共服务网络。殡葬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服务标准,实施殡葬“一条龙”服务,落实“六公开”服务制度,创新网络预约、悲伤抚慰、人文关怀等服务项目,严格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协助丧属科学处理逝者遗物及办丧废弃物。公墓单位要积极为采取节地生态安葬丧属设立“网上公墓”提供便利,利用清明、冬至等传统祭祀节日组织开展文明低碳公祭活动。

(七)弘扬绿色殡葬新风。在殡、葬、祭各方面、全过程厚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低碳实施的价值取向,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群众基础的殡葬行为规范。积极推广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仪和殡葬用品,坚决抵制迷信低俗、奢侈浪费等不良丧葬风气,切实增强参与绿色殡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依托现有殡葬设施资源,建设富有影响力的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持续开展公墓祭扫、禁烧纸钱、禁放鞭炮活动,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积极组织集体共祭、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追思活动,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引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绿色殡葬建设作为“绿色崛起”、为民办事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实殡葬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殡葬管理协调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要恢复执法能力。县、乡两级要强化殡葬执法队伍建设,过去有编制有人员的要恢复开展工作,人员不足的要补充,没有成立殡葬执法队伍的要配备执法人员,并配备一定的交通工具,切实改善殡葬执法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绿色殡葬建设执法水平。三是要加大殡葬事业的投入。财政部门要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健全殡葬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推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和绿色殡葬建设。要在进一步完善以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为主要内容的惠民殡葬政策基础上,研究建立绿色殡葬激励奖补制度,对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及骨灰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态葬法、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循环使用墓穴的殡葬服务单位及使用者亲属,对组织开展节地生态安葬服务和低碳文明公祭活动的殡葬服务单位进行奖励和补助。

(二)强化部门配合。民政部门要在牵头做好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审批监管工作的同时,要依法依规介入民间殡葬服务市场,管理好“风水先生”等民间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引导殡葬服务新风尚的建立,定期组织“风水先生”等民间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学习国家有关殡葬改革法律法规,对不遵循国家殡葬法规的民间殡葬服务从业人员一律不允许从事殡葬活动。国土部门要切实保障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土地供应,在用地计划上优先安排、保障供地,对符合划拨用地范围的非营利性殡葬设施建设项目可实行划拨方式供地,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巡查举报制度,严厉查处非法侵占土地建墓行为。农业部门要履行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美丽乡村建设等职责,结合农民培训做好农民群众节地生态安葬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查处在基本农田上建坟,在流转土地中滥占地、乱建坟等行为。林业部门要强化林地管理,对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建坟建墓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在乱埋乱葬坟墓前需植树遮挡的给予支持。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殡葬基础设施、殡葬设施更新改造和绿色殡葬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社区殡葬服务点设施建设。规划部门要做好城乡骨灰安葬设施的规划选址,城管部门要加大城区游丧闹丧行为的治理和查处。科技和环保部门要将火化设备的环保节能改造、技术革新列入重点扶持项目,强化污染物排放监管,推动环保殡葬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

(三)强化宣传引导。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媒体、自愿者、殡葬服务机构和村(居)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绿色殡葬建设的重大意义。制作 “讲文明,树新风”绿色殡葬公益宣传片,定频道、定栏目滚动播放,深入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宣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习俗和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加强对群众治丧观念和治丧活动的正面激励引导,逐步引导群众变革传统殡葬观念,破除传统殡葬的陋习,树立绿色殡葬的新风。注重实践养成,坚持清明、冬至等重要节点集中宣传与日常引导相结合,不断完善绿色殡葬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注重宣传的时效性。积极组织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开放日、殡葬服务进社区等活动,赢得人民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培育和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

(四)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3〕23号)和《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办发〔2014〕1号)及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办发〔2014〕5号)文件、**县人民政府《关于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寻办发〔2014〕17号)要求,强化党员干部从严律己、依法从政意识,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行遗体火化,带头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带头推行丧事简办,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治理乱埋乱葬,教育和约束直系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按要求举办丧事,主动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把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要求纳入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中,积极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依法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去世后违规丧葬行为,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及时移交执纪部门或司法部门处理。

(五)强化评价考核。要把绿色殡葬建设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殡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各部门施政目标,将文明治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综治、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建设美丽乡村专项整治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一并部署、一并检查、一并落实。各级民政、发展改革委、科技、财政、国土、环保、规划、城管、农业、林业部门要按照省(市)委、省(市)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要求,落实部门职责任务,承担工作失职的责任,每年年底前,对照省(市)委、省(市)政府对我县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绿色殡葬建设考核指标,对本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向本级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殡葬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提交工作情况报告。

各地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关于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适应社区建设发展需要,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创建现代化新型社区,借鉴外地市、区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我区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建设“数字丛台”、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按照“行政提速、服务提质”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区管理为龙头,社区服务为重点,利用2至3年左右的时间,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搭建一个网络互动平台,拓宽政府与居民、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丛台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力,探索实施一条具有丛台特色的建设数字化社区的新路子。

二、遵循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宗旨,按照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要求,积极拓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入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各类传输网络、资源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

3、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作用,以区机关为中心,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市场需求拉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努力推动全区信息产业的发展。

4、注重实效,梯度推进。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应用,突破重点,以数字化社区建设为突破,带动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

三、主要内容

(一)加快推进全区网络平台建设。全区整个网络建设实行双系统,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部分。在内网建设上,利用现在比较成熟的adsl宽带网平台,搭建内网专用网络,实现区政府对各街道、社区的联网,保证组网的安全性。同时,加快推进全区的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在外网建设上,区信息中心单独建设一条光缆连接互联网,用于区政府网站、社区综合服务网及其他对外应用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城域网以及adsl宽带网平台实现访问、采集信息等各类需求。

(二)加强“三级四网”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四网”。一是社区综合服务网。以区、街道、社区互联网联接为基础,建设包含各种政务、商务、公益等信息服务的网站,最大限度的为社区公众提供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二是建立服务热线电话网。在最大限度整合全区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统一明确一个社区服务专用呼叫号码,并充分利用通信公司现有资源,通过租赁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快速便捷的服务。三是建立实体服务网。整合各社区的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社区门诊等便民资源,发挥社区综合服务网和服务热线电话网的中介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实体服务。四是建立社区服务管理网。采取区、街道、社区分布式三级管理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网上信息查询、信息汇总、文件传达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三)加强数字化社区的硬件建设。区级硬件建设,原则上以区信息中心现有设备为基础,以现有机房为中心机房,增配网站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网络中心的数据处理、系统维护、网络安全和日常管理等能力。街道一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重点是做好街道内部的网络建设,基层科室的微机配备,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的配备,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等工作,提高街道的现代办公条件。社区一级,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服务居民、提高效率的原则,重点是加大社区内部的网络建设,以及网络教育中心、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力度。

(四)加强网络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信息化建设的规定,实现网络接口的标准化,信息采集、报送和应用的规范化。要建立健全有关网络运行、信息维护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数字化社区的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制定丛台区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建立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督查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信息和网络的安全。

(五)加强街道、社区两级信息化工作培训。针对目前全区信息化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在加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围绕信息采集、网络维护、网页更新等各方面知识,通过专题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聚地加强对街道、社区两级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在各社区组建一支10—2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由区、街道负责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信息化业务培训,形成一个“社区建设为大家,人人参与社区建设

关于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第2页

”的浓厚氛围。

四、推进步骤

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200*年*月至*月):试点探索阶段。启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初步建立一个区、街道、社区三级统一的数字化网络平台。通过实地考察筛选,确定光明桥、丛东、联西3个街道,地质局、煤炭设计院、永新里3个社区作为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单位。

第二个阶段(200*年*月至*月):逐步推广阶段。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选择5个街道、10个社区,进一步扩大数字化社区建设范围。

第三个阶段(200*年*月至200*年*月):全面实施阶段。力争到200*年上半年,将我区所有社区全部建成数字化社区。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关系全区居民的民心工程。各有关部门,乡、街道和社区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作为构建和谐丛台的重要内容,尽最大努力从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投入,确保整个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以区长杨晓和为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继臣,区长韩咏梅为副组长,区发改局、民政局、人劳社保局、残联、计生局、卫生局、财政局、文教体局、司法局、建设局、综治办、科技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郭建军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白周廷、詹金东同志兼任。

3、资金保障。要本着节约、可行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寻求多方支持,实施多渠道筹资。在区财政进行一定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跑争力度,要积极争取获得省、市专项资金的支持;要整合辖区资源,争取辖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想方设法,共同保障建设所需资金。

4、营造氛围。要通过书写板报、散发宣传单等多种途径,积极宣传数字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的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为推进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欢迎阅读范文网《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