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示例范文五篇

对生活没有计划的人,还没开始就输了。在工作中想要达到某一要求时,我们可以开始写一份工作方案了。只有不断地打磨,我们才能写出一个好方案。你是否在寻找一些方案模板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示例范文五篇"这样的内容,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示例范文五篇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示例范文五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各村(社区)、镇辖各单位:

为着力提高全镇农民的法律意识,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根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市委农办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际和农村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思想为基础,全面实施**市“七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则和决议,深入宣传宪法和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依法参与农村基层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为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法治基础。

三、工作内容

1、镇政府设立法律辅导站。配备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司法所司法所的作用,每年定期开展“送法下镇”,对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帮助。

2、每个村委会建立法律图书角。在村委活动室开辟专门场所,并配备一些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书籍,随时对农民开放,使广大农民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司法所定期将法制宣传资料发放到各村,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

3、各个村及社区建立法制宣传栏。将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定期载入专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具体案例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

4、培养法律宣传员。村“两委”干部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对农户的法律知识培训,利用板报和村委活动室集中学法,重点学习农户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其成为学法用法的带头人。

四、具体措施

(一)法制宣传队伍到乡村。组成**镇司法所为主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法制宣传巡回工作组,深入到各个村委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二)送法制宣传资料到乡村。针对农村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由**司法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印通俗易懂的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免费发放到各村委会和农户家中。

(三)法制讲座和法律咨询到农村。组织普法宣讲团,针对农村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面对面的法制讲座。

(四)法律援助到乡村。在农村建立法律援助点,做到村有联络员、镇有工作站,全面建立起法律援助体系。

(五)人民调解落实到乡村。建立健全村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将人民调解作为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六)专项治理到乡村。镇综合治理办公室要联合派出所组织人员,开展打黑、除恶、反邪教等专项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和专项治理活动,保障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七)民主法治建设到乡村。充分发挥镇民政办、纪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村民委员会依法建制、以法制村、民主管理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五、实施步骤

“法律进乡村”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月至**年**月):宣传动员,制定工作方案,培育典型,部署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第二阶段(**年**月至**年**月):制定“法律进乡村”工作标准,推广典型经验,全面推进。

第三阶段(**年**月至**年**月):全面检查验收,要按照方案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对所有村委会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六、工作要求

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方案,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一)加强工作指导。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落实各项措施,指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要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主动地向镇党委、政府部门报告。要不断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要加大督促力度,使农村普法工作健康发展。

(二)要充分利用专栏、横幅等载体,大力宣传农村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扩大农村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三)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与量化标准,把责任落实到人和部门,分批分期、限期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探索和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平时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相结合的做法,进行严格考评、兑现奖惩。

(四)积极探索实践。要在开展农村普法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选择有效方法和措施,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五)切实抓好落实。各村委会要将开展农村普法工作有关情况及时报送**司法所,以便了解掌握农村普法工作进展情况,更好地推动全镇普法工作。对各村委会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司法所办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并将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在活动中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将由镇党委政府予以表彰。

(篇二)

**区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增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习法律的自觉性,树立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意识,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根据**区《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西委办发[**]3号文件)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要求,全面实施“**”普法规划,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为努力建设和谐、平安、法制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宣传宪法和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依法参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使各级农村领导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管理、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努力发展新农村

建设的大好形势,为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和建设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通过深入开展农民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民工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农村街道、村及村民小组的干部和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村民中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学习。街道、村干部每年的法制教育集中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以会代训不少于7天。其他村民不少于1天。

街道、村干部和村民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合同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农民法律知识读本》。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街道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乡村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街道干部、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是“**”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普法对象。要对“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普遍进行学习法律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乡村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宣讲能力。区普法办每年举办两次街道干部、农村“两委”干部、乡村教师培训班,通过法律知识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两委”干部、乡村教师颁发学习法律知识合格证书,并确认其为新农村普法宣讲员,作为乡村普法骨干,带头学习宣传法律.带头自觉遵守法律。

(二) 街道成立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平台,村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组。一般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选2名有威信、有文化、有法律知识和宣传能力的教师或村民担任法制宣传员(俗称“法律明白人”)。具体负责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村民法律知识的咨询与解答工作。

(三)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基层司法所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出村前要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在农民离开本村外出打工之前,或节假日回乡时,采取赠送法制宣传单、公开信和填写一份答卷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外出打工农民学法、遵法、守法、维法的关口前移。

(四)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动乡村普法对象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农村学校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乡村教师普法骨干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政治课、法制课的作用。一是在每个乡村学校聘任法制副校长,由法制副校长在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集中开展知法守法教育活动。二是每月举办一次专题

法制课,课上每个同学讲一个发生在你身边或你所知道的遵纪守法小故事或违法必受罚案例,大家交流,每次主题班会都选出几个“我喜爱的小故事”,年底,根据每人入选故事的多少评出“故事大王”,给与奖励。

(五)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每个街道的司法所应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行政村要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图书角可设在村委会也可设在法律明白人或法律宣传员家中。有条件的村可结合每年冬季党员教育活动,开办农民法制夜校。结合实际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六)重视发挥学法中心户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区普法办免费为农民提供法律知识学习教材与资料。村民的法律知识学习,应以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和有线电视等各类阵地进行学习,注重充分发挥各村学法中心户的作用,带动村民学法。

(七)坚持对村领导干部学法、普法工作组织与实施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统一计划和考核标准,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推动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实施步骤

全区的“法律进乡村”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月至**月)。

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法律进乡村”工作底数。

二是研究制定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三是抓好试点.培训骨干。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月至**年**月)。 重点工作: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法律进乡村”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采取有利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区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年**月至**年**月)。 重点工作:一是各街道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要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二是区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街道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街道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乡村”作为“**”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街道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自优势,认真组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好工作落实。街道和村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的责任机制,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教材、有阵地、有措施,确保法律进乡村的效果。

(二)制定计划,落实制度。各街道要做好本级规划的制定工作,

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乡村”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

(三)各街道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区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法律进乡村”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项推进活动,促进“法律进乡村”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三)

为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基础和环境,按照《**市**区推进“法律七进”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依法治省纲要》,紧紧抓住依法治省在基层落地见效和打牢夯实全面深化改革基层基础根本落点,紧密结合固本强基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以深入持久有效的依法治村示范创建活动,引领推动全区“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全面扎实开展。

二、工作目标

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农村干部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依法管理、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和遵章守法意识明显提高;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完善规范《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提升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平安农村建设逐步推进,社会矛盾明显减少,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法制宣传教育,每个村民小组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加强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联合相关单位围绕《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农闲、赶集、节庆等时机开展法制宣传、放映法制电影、发放普法读物和普法宣传用品,送法制专题片到乡村,编写“农村常用法律知识问答”送法进农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法制讲座、“以案说法”等活动,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农民工春节期间集中返乡等时机,开展劳动合同、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二)加强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法治文化墙、法制农家书屋、村民法制学校、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通过开展法治文艺节目巡演,培育法治文化示范户,将城乡规划、计划生育、民事纠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在基层传播、普及,努力营造人人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加大涉农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充分发挥司法所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将人民调解作为服务农民群众的重头戏。及时排查、调处、化解以征地拆迁、两违整治、环境保护、土地承包、农民工工资拖欠为重点的矛盾纠纷,做到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纠纷“零冲突”。

(四)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向农村残疾人、五保户、困难户等弱势群体发放“法律援助卡”,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面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区组成9个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89个村(社区)签订《法律服务进村专项协议书》,引导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主动担任村级自治组织的法律顾问,自觉介入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务实高效的法律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基层依法行政。

(五)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按照《**省依法治村示范创建指导标准》,围绕组织建设、民主建设、法治建设、村规民约、和谐发展五个方面深入持久地开展依法治村示范创建活动。要把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作为落实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抓手,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工作的督促指导;各村要成立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工作小组,依法科学制定村规民约。组织部门要把制定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司法行政部门要结合“法律服务进村”活动,为制定村规民约提供法律服务。民政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抓住群众关注重点,加强对村规民约制定完善工作的跟踪督促。

四、工作步骤

全区的“法律进乡村”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月至**年**月):宣传动员,制定工作方案,培育典型,部署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第二阶段(**年**月至**年**月):扎实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全面推进。

第三阶段(**年**月至**年底):结合依法治村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检查验收“法律进乡村”活动的成果,要按照方案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区各乡镇(街道)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把“法律进乡村”作为“**”普法和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重要载体,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区级各部门要结合走基层活动,深入联系村,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法律进乡村”活动有效开展。

(二)制定计划和制度。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要给合实际,制定“法律进乡村”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档案有记录。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栏、村广播和有线电视等的作用,通过印发简报、开通网络论坛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宣传。

(四)加强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深入基层指导、检查、督促“法律进乡村”活动,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形成领导重视、分工明确、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的格局。

(五)创新方式方法。以“法律进乡村”活动为抓手,在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上,要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指导等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农村基层普法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要用农村现实生活中生动鲜活的事例去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将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内化到农村干部群众心中,让普法在广大农村找到根基和养分,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六)总结推广经验。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要不断总结经验,推广“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依法治省纲要》和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坚持贴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不断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提高乡村民主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增强乡镇领导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常识和法律途径,健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使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得到依法化解,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护;强化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使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和建设法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对象

“法律进乡村”是指乡镇、村组干部和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村民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学习。乡镇、村干部每年的法治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其他村民不少于20小时。

四、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基层群众自治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宣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法律制度。

(二)深入学习宣传农业农村发展法律法规。开展《种子法》、《畜牧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宣传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法律制度。

(三)深入学习宣传农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法律法规。开展《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宣传诚实信用原则以及相邻关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法律制度。开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宣传违法和犯罪的区别、违法犯罪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电力通讯设施保护等法律制度。

(四)深入学习宣传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法治宣传。继续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五)深入学习宣传纠纷处理程序法律法规。继续开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继续开展《人民调解法》、《信访条例》、《**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五、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乡村党员干部的普法教育。每年组织全县乡镇分管领导和村“两委”负责人进行法律常识更新轮训1次以上,并进行测试。各乡镇每半年组织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党员、法律明白人开展1次以上专题法治讲座。建立乡镇党委会、村党支部大会会前学法制度,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开展法律常识测试1次。

(二)积极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县司法、执法部门制定以案说法的办法,形成以案说法工作长效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开展分众式普法,推动普法和执法、司法及法律服务有机结合。编印案例普法宣传手册和通俗易懂的普法资料,深入开展“案例普法集中宣讲”活动,相关部门单位组成法治宣讲团(组),采用案例解析的方式,深入乡镇全面普及宪法、民法等法律常识以及部门行业法律法规。结合农村场镇逢集开展“法治赶场”活动,赠发法治宣传资料、发放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和典型涉农案例宣传活动。

(三)开展“法律服务进百村”活动。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196个行政村担任法律顾问,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到行政村开展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活动,每名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年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件或到村开展法治讲座。

(四)实施普法“六个一”工程。每个乡镇设立法治辅导站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个,组建法治宣传队伍1支,每个乡镇、行政村设立法治宣传栏1个,每季度更新1次内容,每个村民小组培养“法律明白人”1名,要给每个农户发放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1张(内容包括联村法律顾问姓名、服务项目、联系方式等)。

(五)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外出务工人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送法到工地、到车站、到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农民劳务技能培训计划,对外出务工的农民要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充分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返乡时间节点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暨国家宪法日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六)创新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载体。每个乡镇要打造有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1个以上,各行政村建立“法律图书角”1个,法律藏书不少于100册,“村村通”广播每周宣讲法治2次以上,各村在交通要道和人流集中地段设置固定法治宣传教育标语2条以上,辖区内所有电子显示屏注入法治宣传内容并滚动播放。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以村为单位,每半年开展1次法律服务咨询或专题法治讲座,集中观看1次法治电影;以乡镇为单位,每年举办1次法治文艺汇演、法律常识有奖竞赛,开展遵纪守法户评选命名活动,对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按季度开展专题法治教育。通过组织广大村民旁听庭审、旁听调解、以案说法等形式,创新开展“靶式”、“订单式”、“套餐式”普法宣传。充分利用婚丧嫁娶时机,发挥业余文艺演唱队法治宣传作用。组织策划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各部门每年到“挂包帮”、定点帮扶村开展1次集中法治讲座。

(七)加强农村法治宣传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法治宣传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教育培养,县司法局会同县民政局每年组织各乡镇开展1次“法律明白人”培训,乡镇每年组织辖区“法律明白人”开展2次以上法治培训,各村每年组织“法律明白人”集中法治学习4次以上,切实发挥他们在推进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法治文艺队伍建设、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加强农村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使每个人民调解员都成为“法律明白人”,发挥人民调解员队伍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促进农民学法用法中的作用。

(八)切实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立足于解决“三农”实际问题,针对农村存在的涉法热点、难点问题,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协调各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依法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深入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区、库区移民村等一线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九)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乡镇、村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对辖区的矛盾纠纷及时调处,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将人民调解作为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使之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调解器”。各乡镇、村要设置专门的人民调解室,配备必要的桌椅、档案柜,规范室内布置,对调解的矛盾纠纷按统一的调解文书格式立卷归档,一卷一档,卷宗完整规范。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十)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作为深化村民自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由村民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村监委会监督执行、村法律顾问依法审核,通过引导村民主动参与讨论和制定村规民约,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

(十一)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示范村”创建活动。依法治村示范创建活动纳入对行政村的综合目标考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乡镇、村每年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职权,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要充分认识推进“法律进乡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要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来抓。各乡镇要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乡镇实施方案,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落实活动经费,加强督促检查,扎实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要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抓点示范,现场推进。各乡镇制定完善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市)级依法治村示范村实施方案,每年确定一批抓点示范乡村,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促进全面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开展。要建立工作台账,畅通工作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农村法治宣传员、法治宣传志愿者的作用。

(三)跟踪督查,强化宣传。要切实加强日常调查、定期研究、不定期检查督导,督促工作进度,将“法律进乡村”活动纳入县依法治县目标管理考核和各乡镇年度绩效目标管理考核。要积极探索“法律进乡村”活动的新方法、新载体,提高对乡村普法依法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总结、推广“法律进乡村”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篇五)

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村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法律进乡村”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建设法治马边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适应农村群众需求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两委”干部依法管理、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农民群众法治观念,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进一步推进平安农村建设,社会矛盾明显减少;确保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乡村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三下乡”、“3月综治宣传月”、“6.26”、“12.4”等宣传月、宣传日组织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加强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突出抓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马边彝族**自治条例等地方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村民法治意识。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在20个乡镇宣传《村民委员组织法》、《选举法》、《党章》等法律法规。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社会求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村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意识。大力开展与农村土地征收和承包地流转、农村社会改革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加强对乡村党员干部的普法教育。各乡镇每半年组织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党员、法律明白人开展1次以上专题法治讲座。建立乡镇党委会、村党支部大会会前学法制度,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开展法律常识测试1次。

(三)积极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刊印、录制“彝汉双语”法治宣传资料,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群众权益保障、治安多发性案件、禁毒铲毒法律知识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将民俗风情、谚语等融入到法治宣传中,使“双语”普法从普法资料到普法过程全程贯穿。在彝族年、六一儿童节等传统节日,将身边案例编成具有法理内涵的法治文艺节目等进行普法教育。每月通过《马边法治》手机彩信平台向群众发送2-4期定位高、实用性强、普及面广的普法宣传彩信。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宣传教育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采取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识。开展“法治赶场”、“基层夜话”等活动,赠发法治宣传资料、发放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和典型涉农案例宣传活动。

(四)落实普法“六个一”工程。各乡镇要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法治宣传投入,在每个村建立一个“法治宣传栏”;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法治辅导站,每个乡镇建立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一个村有一名法律服务联络人;每个村民小组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每户发放一张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每季度举行法治宣传不少于1次。

(五)强化农村法律服务工作。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村两委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 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向农村残疾人、五保户、困难户等弱势群体发放“法律援助卡”,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六)加强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法治文化墙、法治农家书屋、村民法治学校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在基层传播、普及城乡规划、计划生育、民事纠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群众适用法律知识。

(七)加强农村法治宣传员队伍建设。县司法局会同县民政局每年组织各乡镇开展1次“法律明白人”培训,乡镇每年组织辖区“法律明白人”开展2次以上法治培训,各村每年组织“法律明白人”集中法治学习4次以上,切实发挥他们在推进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加强农村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使每个人民调解员都成为“法律明白人”,发挥人民调解员队伍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促进农民学法用法中的作用。

(八)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作为深化村民自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

(九)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围绕组织建设、民主建设、法治建设、村规民约、和谐发展五个方面深入持久地开展依法治村示范创建活动。要把贯彻落实村规民约作为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抓手,让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推进“法律进乡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法律进乡村”活动纳入县依法治县目标管理考核和各乡镇年度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各乡镇要按照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乡镇实施方案,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落实活动经费,扎实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要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突出重点。注重学习宣传与村民尤其是辖区重点普法对象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注重健全村委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自治章程,实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

(三)加强督查。要切实加强日常调查、定期研究、不定期检查督导,督促工作进度,要积极探索“法律进乡村”活动的新方法、新载体,提高对乡村普法依法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宣传报道。要加强对“法律进乡村”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指导水平;要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拓展“法律进乡村”工作的形式和途径;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努力营造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开展“依法治村”创建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F132.coM小编推荐

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xxxx区开展清洁乡村“清洁同行好‘亲戚’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迅速在全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为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巩固活动的整治成果,更好地为辖区村(社区)办实事解难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以实现城乡、村(社区)容整洁、有序、美观、文明为目标,采取辖区重点村试点先行的方法,认真组织辖区机关干部职工、学校教师、部队官兵、企业员工开展“清洁同行好‘亲戚’活动”,为城乡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不断优化农村(社区)人居环境。
二、目的意义
开展“清洁同行好‘亲戚’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积极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生动展示,通过清洁同行,更为了解农业、熟悉农村(社区)、服务农民(居民)。积极做好“清洁同行好‘亲戚’活动”,亲情一路同行,对于进一步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社区)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主题
xxx区xxx名干部开展“清洁同行好‘亲戚’活动”
四、活动启动时间
xx月xxx日(星期xxx)上午xx:xx至x:xxx
五、同行内容
组织辖区内机关干部职工、区直挂点单位、学校教师、部队官兵、企业员工与村居民挂户结对,定期赴村(社区)与结对户一起对住宅小区、居民群众房前屋后、单位庭园等场所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织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清除、清运垃圾,帮助村(社区)建立专门的保洁队伍,建立健全卫生清扫保洁制度、卫生保洁公约和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组织开展卫生示范村、户创评活动。通过结对来促创评活动,引导村(居)民重点搞好农家院落、厨房和厕所卫生,清洁房前屋后,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六、同行措施
1、协调帮助村委在村主要村道,设置宣传标语、宣传栏,书写星级美丽之家、卫生示范村、户和清洁乡村活动创建标准、卫生保洁制度等,为深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开展教育培训。以提高村(居)民卫生素质和文明素养为目标,定期到结对户家或深入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向结对户广泛宣传开展活动的意义,不断提高农(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使文明卫生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3、开展长期同行活动。组织辖区机关干部职工、学校教师、部队官兵、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清洁乡村工作中去,引导他们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定期或不定期到结对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促进村(社区)容村(社区)貌进一步改善,乡风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工作要求
1、开展“清洁同行好‘亲戚’活动”安排到村(社区)清洁同行名额不限,各镇(街道办)要高度重视,建立责任制,村(社区)“两委”结合村(社区)情实际,主动对接清洁同行队伍,作出较为科学的清洁同行安排。
2、要充分发挥同行队伍在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得力措施,充分调动城中村及村(社区)、自然村(居)民的积极性,有的放矢地做好清洁同行工作。
3、要全面了解情况,积极配合主动协调上级部门,共同解决城中村及村(社区)、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工作有突破、有创新,群众满意认可,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八、其它事项
1、重点村挂点领导由挂点单位负责通知落实;
2、学校教师采取党员带头自愿报名,教育局统筹负责落实;
3、部队官兵由区双拥办协调驻区部队,企业员工由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协调辖区企业方式确定参加清洁同行人选;
4、结对户(挂点单位及辖区机关干部职工、学校教师、部队官兵、企业员工与住户结对)名单由相关街道实行无缝对接;
5、请区委宣传部负责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


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一)

办事处各科室、辖区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辖区“五五”普法规划,按照上街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要求,在辖区内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简称“法律六进”活动),现就该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辖区“五五”普法规划和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为主题,大力教育公民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辖区公民的意识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导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要求

1、要大力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要大力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治安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努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

3、要大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要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创造体现时代特色的法治文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理进程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主要内容

(一)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1、适用范围及对象:办事处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的事业单位人员。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宪法、重要法律法规以及与机关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郑州市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理论学习参考》等。

3、方式方法

(1)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核制度、以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

(2)加强机关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带头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概念。

(3)加强公务员学法制度建设,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工作,逐步实现机关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

(4)积极参加全省评选10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建立100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双百”工程活动,在全辖区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和学法用法示范单位评选活。

4、活动目标

(1)办事处各科室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参学率达到100%,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带头学法用法。

(2)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法律素质显着增强,实现三个提高一个具备:即各级领导干部普遍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公职人员普遍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和水平,社会组织普遍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普遍具备履行职务所需要的职业法律知识和职业法律素质。

(3)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集体或个人重大违法犯罪案件。

(二)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适用范围及对象:农村干部、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农业法、农村合作医疗章程等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全省五五普法教材《农民法律知识简明读本》和《农村党员干部法律知识问答》、《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等。

3、方式方法

(1)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投入,达到“五个一”,即建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一个法律学习室(农民夜校),每个村民小组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户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学习书籍。

(2)开展“法律五进乡村”活动和“一村一师(律师)”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每季度要参加一次农村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活动,每位村民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有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教育。

(3)“五五”普法期间,对农村党员干部分期、分批进行集中教育培训,每年集中培训率达到20%。

(4)开展农村学法考核测验活动,检验农村学法效果,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书面测验、案例讨论分析、法律知识竞赛、学法演讲比赛等,以激发广大农民学法热情。

(5)根据辖区实际情况,针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进行农村法纪教育整顿活动。

(6)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要规划建设农村法治文化景观景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法治文化活动,组织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为农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

(7)利用现代宣传工具向农民进行法制教育,区广播电视台开办学法专栏,引导农民收听收看中央、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法制节目。

(8)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把法律进乡村活动与依法治村相结合,依法解决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4、基本目标

(1)辖区农村初步形成学法用法的氛围,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兴趣逐渐增强。

(2)农民群众普遍了解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树立基本的法制观念,每户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3)农村基层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较好地树立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法律意识,逐渐学会依法管理农村各项事务,依法解决农村的矛盾问题。

(4)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农村各项事物逐渐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农民的各种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护,农村法治环境不断优化,保持农村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三)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法治社区建设

1、适用范围及对象: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社区流动人口、社区单位。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物权法、婚姻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等。

3、方式方法

(1)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达到五个一,即: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工作站(设在调解委员会)、一个法制宣传橱窗、一个法律图书角、一个法制学习室(社区居民学校)、每个居民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学习书籍。

(2)抓好社区干部、社区管理人员带头学法,对社区干部进行法律知识集中培训,社区干部、管理人员坚持每季度集体学法制度。

(3)开展有组织的社区居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办事处每季度、社区每半年举行一次公益性法制讲座或社区论坛,社区每年组织一次社区居民法律知识学习测验答题活动,适时举办社区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演讲比赛等。

(4)加强城市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1支志愿者队伍,人数不少于3人;鼓励并支持志愿者经常深入社区,结合各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为居民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5)开展社区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服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6)加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建立1个普法广场和1个普法长廊等融标志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固定性普法设施,逐步建立一些社区法治文化景观景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法治文化活动。

(7)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闲散青少年进行集中法律知识学习,组织好中小学生暑假、寒假期间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

(8)协调抓好社区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9)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依法治理,把社区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4、基本目标

(1)辖区各社区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普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

(2)社区干部、管理人员做到带头学法用法,逐步学会依法管理社区事务、依法处理社区出现的矛盾和纠纷。

(3)社区居民家庭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居民家庭成员依法办事的能力普遍提高。

(4)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70%的社区达到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城区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显着提高,促进和保障城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

1、适用范围及对象:辖区内在校学生、教师、员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权法等。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读本》,全国青少年学法教材《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等。

3、方式方法

(1)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2)要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采用有效措施确实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

(3)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社区、村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4)要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形成一定宣传教育规模。

4、基本目标

(1)辖区内学校形成学习法律知识的氛围,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起尊重法制、学习法律的兴趣。

(2)中小学生受到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养成守法习惯。

(3)大中专学生学习掌握法律基础理论知识,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基本具备现代社会必需的法律素质。

(4)学校教师、员工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做到依法执教育人。

(5)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违法犯罪现象减少。

(五)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1、适用范围及对象:辖区内各类企业、企业领导层、经营管理人员、职工及农民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法、工会法、产品质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读本》、《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等。

3、方式方法

(1)建立健全企业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各个企业要制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建立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学法制度(每半年1次);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并参加全区年度法律知识学习考试活动;对企业职工每年进行一次有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并参加全区年度法律知识学习测验答题活动。

(2)加强对企业领导层的法制培训。

(3)加强企业职工学法阵地建设,建立职工法制学习室或园地,在个体经营者集中的市场联合建立职工法制教育阵地,为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配备必要的法律学习书籍。

(4)加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五五期间,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型私营企业都建立起法律顾问制度。

(5)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常年使用农民工的企业普遍达到“五个一”要求:每个用工单位有一个法制宣传教育兼管机构,每个农民工有一本法律学习书籍(参考书《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每个用工单位每年度为农民工集中讲一次法制课,每个农民工每年参加一次法律知识书面答题活动,每个用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法律知识学习活动。

(6)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企业职工法制文艺演出、法制书画展览、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漫画、法制宣传橱窗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

(7)加强企业职工及农民工维权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8)开展“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诚信服务”教育活动和“争创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进企业民主法制建设。

4、基本目标

(1)辖区各类企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和加强。

(2)企业领导层和经营管理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能力显着提高。

(3)企业职工及农民工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参与、依法表达诉求的能力显着提高。

(4)企业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基本纳入法治化轨道,职工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80%以上的企业达到“诚信守法企业”标准。

(六)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适用范围及对象:辖区内科学研究机构、公益性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未能涵盖的单位、单位管理人员、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服务人员及职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物权法及与本单位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读本》、《医疗卫生人员法律必读》等。

3、方式方法

(1)规范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学习、有考试考核。

(2)建立单位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每半年要集体学习法律知识1次。

(3)采取上法制课、法制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单位职工学习法律知识,并积极参加全区年度法律知识学习考试测验活动。

(4)公共服务单位要结合服务工作,向社会宣传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公园、车站等管理单位在人员流动密集地点设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

(5)组织丰富多彩的单位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法治氛围,感悟法治文化,培养法律信仰。

(6)深入开展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参加全省“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单位民主法制建设,把单位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4、基本目标

(1)各个单位形成学法用法的氛围,普遍建立法律知识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2)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显着提高。

(3)科技人员及广大职工掌握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普遍增强。

(4)各个单位的民主法制建设普遍得到加强,法治化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显着提高,五五期间,30%以上的单位达到全省“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四、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

(一)“法律六进”活动为期五年,与“五五”普法同步进行,是“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五五”普法工作成效的检验。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全面部署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制定本部门“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

(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法律六进”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取得的实效,努力营造有利于“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深入的舆论氛围。

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用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全镇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推进机关、单位、村、社区、学校、企业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全面提高我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总体要求

1.要大力开展党的精神和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要大力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努力服务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

3.要大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要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创造符合我镇实际情况,体现时代特色的法治文化,为深入推进依法治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1.镇直各机关要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宗旨,使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2.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

3.加强机关公务员学法制度建设,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工作,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培训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实现机关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

4.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对机关执法水平的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5.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建评比活动,以创建评比活动为载体推进机关学法用法。

(二)开展“法律进村寨”活动,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农村法制教育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结合目前开展的“法治村(社区)”活动,实现镇建立一支专(兼)职法制宣传员队伍,镇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每个村民小组要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和其他结合农村实际的方式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2.加强驻村干部、村(居)“两委”干部和村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治安信息员等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以适应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的需要,要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城乡规划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的重点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村“两委”干部的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3.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法律咨询进村寨活动,组织法制宣讲团(组)、法制宣传车、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深入村寨、田间、地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推广“旁听式”调解法,选择典型案件,组织村民旁听,并结合案件调解,向村民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

4.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村入户活动,进一步发挥政法机关的核心作用,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义务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活动,对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援助。

(三)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学法用法意识,促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积极探索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途径,丰富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努力实现“五个一”:即每个社区应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活动。要重点进行社区管理和基层民主自治方面的法律宣传,着眼于手提高社区的自治和服务能力。

(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着眼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情操。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律、讲法治,知荣辱、明是非,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2.继续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措施。政法干警要定期到学校作法制讲座,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专项治理,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3.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村落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五)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大力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1.将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民营企业主的法律学习培训纳入日常管理范围,指导并督促企业要制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关系,努力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全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会、民工管理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通过各种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形式,深入开展各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

3.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为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六)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提高各单位法治化管理水平。

1.各单位要深入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到“五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

2.建立健全干部学法制度,把干部学法用法与业绩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干部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

3.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增强单位干部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强化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依法管理。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是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步骤和安排要与本年度普法计划实施同步。共划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月10日至4月25日)。各级各部门要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4月26日至11月15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狠抓落实,做到部署及时、措施到位,收效明显。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

(三)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级各部门“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同时将该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活动中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机关、单位、村(居)、学校、企业、单位和个人纳入年度普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同时,对在工作中推卸责任、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实行诫勉谈话,并上报其主管部门,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四、活动要求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与相关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法律六进”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

(二)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法律六进”活动要按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法律六进”活动工作,按照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力戒形式主义。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量化标准,把责任落到单位、个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坚持平时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互查、联查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做法,进行严格考评、兑现奖惩,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安排好“法律六进”活动的专项经费,切实保障“法律六进”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落实镇“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增强全镇公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全镇各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要求

1、要大力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要大力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治安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努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

3、要大力抓好服务保障民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建设法治政府、倡导社会责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收入分配、土地经营权流转、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档案收集与整理、开发与利用等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对法律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有机统一。

4、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法律六进”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取得的实效,努力营造有利于“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深入的舆论氛围。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1、范围及对象:镇机关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的事业单位人员。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宪法、重要法律法规以及与机关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六五”普法教材《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等。

3、活动安排

(1)20xx年1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张文宏《计划生育法》学习辅导讲座活动地点:镇政府

(2)20xx年3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乐树龙《治安管理处罚法》学习讲座活动地点:镇政府

(3)20xx年7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彭万鸿《国防法》知识学习讲座活动地点:镇政府

(二)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范围及对象:农村干部、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农业法、农村合作医疗章程等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六五”普法教材《农民学法用法读本》和《农村党员干部法律知识问答》、《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等。

3、活动安排

(1)20xx年3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董新民《计划生育法知识讲座》

活动地点:柘沟村

(2)20xx年8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徐仲林《食品卫生安全法知识讲座》

活动地点:宋埠村

(三)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法治社区建设

1、范围及对象: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社区流动人口、社区单位。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物权法、婚姻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参考教材:全国“六五”普法教材《社区居民学法用法读本》等。

3、活动安排

(1)20xx年4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刘建荣《治安管理处罚法讲座》地点:东园居委会

(2)20xx年9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董新民《计划生育法学习讲座》地点:红旗居委会

(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1、范围及对象:在校学生、教师、员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权法等。参考教材:全国“六五”普法教材《六五普法公民读本》,全国青少年学法教材《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等。

3、活动安排

(1)20xx年4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李树干《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地点:?光湖小学

(2)20xx年11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张寿卿《法制宣传教育讲座》活动地点:韦镇小学

(五)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1、范围及对象:镇内各类企业、企业领导层、经营管理人员、职工及农民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工会法、产品质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参考教材:全国“六五”普法教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读本》、《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等。

3、活动安排

(1)20xx年4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陈以凯《治安法规宣传讲座》

活动地点:骏升科技公司

(2)20xx年9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李艳军《妇女权益保障法讲座》

活动地点:银宝集团

(六)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范围及对象:镇内公益性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未能涵盖的单位、单位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服务人员及职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物权法、安全法及与本单位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六五”普法教材《六五普法公民读本》、《医疗卫生人员法律必读》等。

3、活动安排

(1)20xx年4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徐仲林《食品卫生安全法学习讲座》

活动地点:镇福利院

(2)20xx年8月,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杨建东《安全法讲座》

活动地点:金?水液化气站

四、具体要求

1、“六进”活动所进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认真组织本单位人员积极参加。

2、主讲人员要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并做好现场答疑。讲稿送镇普法办存档。

3、具体时间安排由镇普法办协调商定。

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西北方向,平均海拔731米,为***乡场镇所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26户,人口1220人。全村耕地面积691亩,林地面积15004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和务工为主;产业发展以种植纸浆竹、三木药材、有机茶叶、玉米为主;交通要道主要以大老路为主,贯穿***村1、2、4、5、7组。

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以特色产业发展和设施完善提升为抓手,以助农增收和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将灾后重建、旧村落改造、产业发展、连片整治有机结合,全面统筹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加快推动完善新村产业、交通、通讯、饮水、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主权利,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环境治理,切实改善和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坚持产村相融,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做强富民增收产业支撑,全面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和谐、环境优美整洁、产业兴旺发达、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新村。

三、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

(一)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约需资金:60万)

1.***村群众活动中心前修建便桥一座,跨度15米,宽2米,预计投入12万。

2.新增和维修***二组到***村群众活动中心段的青石栏杆500米,每米计划造价400元;***村一组聚居点路面硬化、化粪池排污设施建设150米,涉及13户,预计总投入资金27万。

3. 国道“351”辅道沿线进行微田园打造及房屋改造,预计投入资金21万。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约需资金:2万元)

1.爱心图书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整合已建成的村农家书屋,室内桌椅能同时满足10人以上使用,各类实用图书不少于20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报纸期刊不少于30种,预计投入资金2万。

四、项目保障措施

1.项目责任

县农工办: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落实项目的推进,协助技术人员实施项目工程等工作。

***村村民委员会:负责辖区内项目实施的组织、联系,协助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2.资金管理

全面推行建设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的公示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投入和项目的管理。严格实行资金按项目投入,切实做到立项有论证、预算,中间有检查、监督,完成后有验收、决算,保证扶贫项目、资金公正、及时地用于项目实施中。保证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公正、透明。

3.组织保障

项目村上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专抓项目的建设。

镇“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


镇“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作者:卜范慧 原创投稿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我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以下简称“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全镇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一致的观念;引导广大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加快依法治镇进程,为我镇“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的跨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总体要求:一是要大力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要大力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努力服务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三是要大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要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创造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的法治文化,为深入推进依法治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1、六家子镇党委政府机关要采取各项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强化带头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
2、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
3、加强机关公务员学法制度建设,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工作,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培训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实现机关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继续坚持全镇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统一考试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
4、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对我镇机关执法水平的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5、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创建评比活动,以创建评比活动为载体推进机关学法用法工作。
(二)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农村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在继续实施送法下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每个村建立一支专(兼)职法制宣传员队伍,每个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或一个法制宣传栏。镇属各部门要加大向农村赠送普法资料的力度,结合实际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2、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村法制宣传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我镇每年都要对农村法制宣传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要普遍轮训农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对新任村“两委”干部及时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3、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组织专业文艺团体、群众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演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节目,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推广“旁听式”调解法,选择典型案件,组织村民旁听,并结合案件调解,向村民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
4、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村入户活动,进一步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每年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对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帮助。
5、进一步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农村行政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依法治理水平。要不断促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管理工作规范化,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活动形成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1、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2、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作用,继续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

镇“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第2页

”。
3、加强对学校法制教育师资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实现95%以上的中小学校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好“优秀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评选活动。
4、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村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四)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逐步提高各单位法治化管理水平
1、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五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
2、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单位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与业绩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各单位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
3、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增强广大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建制、依法管理。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考核
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法律六进”活动,采取量化目标考核,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使“法律六进”活动成为“六五”普法期间引导和促进公民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载体。要安排落实好“法律六进”活动的专项经费,切实保障“法律六进”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发挥职能,精心指导
镇党政办公室、司法所和综治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法律六进”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落实分工负责和各项保证措施。要注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推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治文化的创新。要注重发挥好普法讲师团、基层法制宣传员、法制宣传志愿者在“法律六进”活动中的作用,探索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普法讲师团、基层法制宣传员、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要不断总结、推广“法律六进”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六五”普法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加大力度,做好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介,及时宣传“法律六进”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吸引更多的机关、乡村、学校、单位和公民参与到活动中来,创造有利于“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深入的舆论氛围。
(四)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各单位、各部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镇司法所,以便了解掌握全镇“法律六进”活动的进展情况,更好地推动全镇普法工作。对各单位、各部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进展情况,镇普法办将及时通报。

开展“法律进教堂”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法律进教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按照区司法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法律进教堂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掀起我镇学法用法的新高潮,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此次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律进教( )堂”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施依法治镇,构建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法律进教堂”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信教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强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推动宗教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引领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促进宗教秩序进一步稳定。
三、时间安排和活动方式。
1、此次“法律进教堂”活动自5月初起到12月底结束,具体活动时间有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司法所安排。
2、区司法局、区宗教事务局来我办开展法律讲座,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密切配合。
3、可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对群众进行法律宣传,提高群众的学法热情,使之达到学有所用,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次活动列入年终考核重要内容。望各村,各教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乡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五进实施方案


乡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五进实施方案

各村(居)民委员会、乡级各部门:

根据县“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向基层延伸“五进”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为深化完善我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大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自20xx年5月起,在全乡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进城镇小区、进农村院落、进规模性市场(商场)、进车站、进工业集中区(旅游景点)”(以下简称“五进”)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市、县深化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部署要求,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紧紧围绕“统筹、衔接、攻坚、创新”的总体思路,坚持重心下移、工作前移,坚持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形成党政主导、多方协同、力量整合、群众参与的“五进”工作格局,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长效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党委、政府主导,整合乡镇、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公安派出所行政调解、法庭司法调解和辖区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相关责任单位(部门)力量,在城镇小区、农村院落和车站、规模性市场(商场)、工业集中区(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矛盾易发的地方等群众聚居的区域,建立常态运行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窗口”前置运行机制,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三、工作步骤

“五进”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5月3日—5月10日)

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底数,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召开动员大会,及时安排部署。

第二阶段:先行试点阶段(5月11日—6月10日)

确定“五进”活动示范点,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统一标准,规范设置,健全机制。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6月11日—10月20日)

总结、完善示范点的经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整体推进“五进”活动在本地、本系统全面开展。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0月21日—12月30日)

对照工作目标、职责任务,开展自查自纠,查漏补缺,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推动“五进”活动深入开展。

四、职责任务

(一)明确责任。乡“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综治及“大调解

乡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五进实施方案第2页

协调中心”牵头协调,司法所负责并会同公安派出所、劳动保障所、国土、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指导车站、规模性市场等责任主体组建本单位的矛盾纠纷调解室或根据需要成立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设置调解室。

未单独成立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矛盾纠纷调解室作为辖区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辖区消费纠纷、劳动争议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的前置窗口。场镇小区、农村院落调解室作为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前置工作窗口,由所在村(社区)村委会(居委会)具体负责,按照统一规划和要求实施。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支持、指导、参与“五进”调解室建设。

(二)健全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联动的“大调解”体系作用,规范“五进”调解室窗口运行机制。

1、网络体系衔接。在乡党委、政府主导下,“大调解协调中心”具体牵头协调,从纵向上完善县、乡、村(社区)和辖区“五进”涉及的专业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室相衔接,横向上与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派出所、司法所、群工站等相联系的“五进”调解组织体系。

2、调解力量整合。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和社会力量,培育建立一支以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法律工作者、行业协会社会工作者、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和群众积极分子等为骨干的群众调解员队伍,以警务室民警、司法所、群工站、国土所、社会就业和保障服务站等专职干部(人员)为主体的调解工作“分片包干”帮扶力量,参与、指导“五进”涉及的调解室工作。逐步完善“群众的事情群众办理;群众的问题群众解决”的基层调解工作自治机制。

3、运行机制联动。建立“五进”涉及的调解室矛盾纠纷信息收集和快速反馈、主动预防和及时调处、化解纠纷和服务群众等相统一,与村(居、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流动调解”、“巡回调解”相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完整、规范的矛盾纠纷信息排查、调处台帐和调解工作记录、档案。各村、辖区“五进”涉及行业及主管部门,要把“五进”涉及的调解室“窗口”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工作指导,强化对群众调解员的分类培训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一线调解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宣传。要把“大调解”工作“五进”活动同学习贯彻《人民调解法》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大力宣传“大调解”相关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调解文化“进村入户”,把“调解文化大院”建设同“五进”活动进城镇小区、进农村院落同部署、同安排,广泛开展“以案说法”等多种方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全面提升“大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镇“大调解协调中心”要发挥好具体牵头协调作用,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车站、市场(商场)、工业集中区(旅游景点)主管部门要发挥好责任主体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落实。要认真研究制定“五进”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地方,拟定调解室“窗口”前置的方式,调解组织及力量、牵头及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以及协调联动运行机制等相关事项,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要建立“五进”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二)坚持服务为先。“五进”涉及的矛盾纠纷调解室,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既是矛盾纠纷调解的前置窗口,也是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工作平台,要把调解室建设纳入当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到社会建设大局中去谋划,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去实施。要把“五进”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服务为先,把调解融入到服务之中。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突出工作重点。认真排查分析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及其发生原因,找准辖区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突出工作重点,率先在矛盾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地方现行试点建立完善“五进”调解室窗口,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构建起群众“有诉求找调解室,有争执找调解员”的就近解决纠纷渠道,努力实现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化解矛盾纠纷。

(四)强化工作保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五进”涉及的矛盾纠纷调解室建设工作经费、调解员补贴、个案奖励等常态保障制度,切实纳入“大调解”工作经费保障体系,重点予以保障。确保调解室工作窗口的规范、常态运转,夯实源头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坚实基础。

策划方案,是策划成果的表现形态,通常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策划方案源自于提案者的初始念头,终结于方案实施者的手头参考,其目的是将策划思路与内容客观地、清晰地、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高效地指导实践行动。《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示例范文五篇》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项目实施方案示例范文”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