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文章标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心得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认真学习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著,对当前形势和目标任务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元月29日领学了胡锦涛同志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文章后,我又进行了细致的研读,进行了一番思考。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谈一谈自己粗浅的心得。一、辩证分析形势,正确把握大局。目前,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有所增多。能否在“紧环境”下谋出“宽思路”和“新出路”,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先机,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一要正确认识形势。虽然当前宏观环境趋紧,但紧中有活,紧中有余地,紧中有机遇。宏观调控不是降低发展速度,而是为了提升发展质量。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政策,仔细研究政策,深刻理解政策,了解控的是什么,保的是什么,促的是什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快过“绿灯”、不擅闯“红灯”,更不能自设“红灯”,束缚自己的手脚。二要正确认识自身实际。2004年全县海洋与渔业工作总结已经出来了,我摘录部分供大家参考:海域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实现了“三化”。一是普法宣传工作正常化;二是规划制定科学化;三是使用权运作市场化。渔业经济呈现新态势,呈现出“三优”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产业贡献率不断提升;二是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不断显现;三是技术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以项目推进为重点,海洋与渔业活力大增强。具体做好“三争”。一是争取国家专项投入。全年共争取国家各类渔业专项近千万元,二是争取“三资”投入渔业。先后有浙江、辽宁以及本省客商来我县发展特种养殖、水产育苗、水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等行业,投入资金在6000万元以上,如由我局引进的海安客商在黄沙港镇投入千万元兴办了一座现代化的水产饲料加工厂,该项目已投产见效。三是争取工业项目。已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个,项目总投入3000万元。行政执法工作开创新局面,着重抓好“三严”:一是严明管理制度;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机关建设再上新水平,突出抓“三种能力”建设。一是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是以提高服务经济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三是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从上述情况看,取得的成绩十分喜人,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要正确认识发展机遇。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困难时期,越是孕育着发展机遇;越是调整时期,越是容易拉开差距。我县地处沿海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基础;是全省土地面积最大县,同时拥有不断向大海延伸的滩涂,发展的空间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在这关键时段,只要我们把握新方向、抢抓新遇,实现新突破就完全有可能。可以这样说,我县海洋与渔业形势正于最好的机遇期,只要我们抓得早、抓得好,一定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跃升。要克服“怨”的情绪,“收”的倾向,“等”的心态,坚决做到“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发展信心不动摇。把“快中求好、稳中求进”作为当前工作的指导方针,既要认清形势,更要看到我们拥有条件和机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迎难而上,顺势而为。二是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动。按照“跻身全国百强县”的要求,咬定2005年海洋与渔业发展目标,细化责任,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坚持发展重点不动摇。在县委提出大力培植“三大优势”产业的工作思路中,就有我们海洋经济一块,特色经济、集群经济也占上边,我们要通过优势产业的实施,来增强海洋与渔业经济实力。二、围绕科学发展,抓牢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内涵,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我局的实际出发,要做到坚定不移突出富民优先原则,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培植水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坚定不移地培强海洋经济优势,重点培强南美白对虾、海蜇、海淡水育苗等新兴养殖业。三、咬定全年目标,扎实抓好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着眼长远,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更要狠抓当前,以发展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时值年庚岁未,我们要为来年的工作,早谋划、早打算,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四、炼就过硬本领,创造良好业绩。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既让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眼界、增添了活力,又对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权、地位观、利益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中流砥柱。1、在学习磨炼中增强本领。要以学习为追求,以坚持学习为份内之事,勤学理论知识,笃学业务知识,善学实践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炼,增强“四个本领”。要增强统筹发展的本领,就是能协调各方发展,兼顾各方利益,要善抓大事,既统筹兼顾,又不齐头并进,平均用力,工作再忙、头绪再多,重点要始终紧抓不放,推动全局工作的更好开展。要增强依法行政的本领。学习《行政许可法》、《渔业法》、《海域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加快转变职能,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海洋与渔业,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多方矛盾。要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敢于挑担子,更要善于挑担子;敢于负责任,更要善于负责任。要增强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本领。要多深入群众生活一线,广泛开展各种宣传、谈心活动,让我们的工作为群众所理解和拥护,让各种矛盾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化解。2、在强化基础中提高队伍。要建强组织,配强干部,加强廉洁自律。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要通过一年半左右时间的学习教育,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的素质提高了,党组织的肌体就更纯洁、更具活力。3、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价值。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对基层、企业和群众遇到的困难,要超前考虑、主动服务,积极帮助解决。对涉及管理、审批的事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大力开展“两项革命”,积极推进“三办作风”和“四零环境”,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群众和基层干部的积极。4、在求真务实中创造业绩。要注重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坚持不张扬、得实惠,防止图虚名、招实祸,不做表面文章。要实实在在地考核,在考核中要突出经济建设,突出项目推进,突出协调发展。认真研究科学的考核方法,制订科学的考核细则,确保把机关工作人员和下属企事单位的工作成绩考真考准考实。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全面部署我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全公司党员和干部职工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努力推进金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讲两点体会。
一、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19日至21日,中央召开了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精辟分析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深刻阐述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的要求和主要任务。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增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推进我公司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事业科学发展本文 的重要保证,意义十分重大。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需要,是践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需要,是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司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突破
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各项工作、促进科学发展,是学习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特点,也是最终目的。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司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抢抓发展机遇、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来开展,紧紧抓住关乎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住主要矛盾,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金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突破。
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心得体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切实解决制约后勤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切实加强后勤科学管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坚持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为基层官兵服务,不断开创后勤工作的新局面。这是胡总书记对全军后勤工作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努力提高保障打赢能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胡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后勤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后勤的职能范围更广,肩负的责任更重,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后勤既要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又要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需要;既要保障国土防御作战,又要保障部队维护海洋、太空权益和战略通道安全;既要保障军事斗争准备,又要保障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既要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又要加快后勤自身全面转型;既要在应对传统安全威胁上提供有力保障,又要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所有这些,都对建设现代后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筹划、科学指导、科学组织,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后勤建设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才能使后勤现代化水平与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相适应,使保障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相适应。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的迫切需要。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来之不易,既对军队后勤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些年国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为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与经费供应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管好用好国家提供的有限财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后勤保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对我们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后勤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后勤保障路子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促进军队后勤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同时也对军队后勤如何适应社会利益调整的新变化,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从国家发展大局和军队建设全局的高度,思考后勤建设与改革这一重大课题,处理好后勤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不断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稳步推进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推进三军一体化后勤保障体制改革,是我军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后勤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合理配置保障资源,提高保障效益。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关键。我们要认真贯彻胡总书记和军委的有关决策指示,坚持三军一体化后勤保障体制的目标不动摇,正确处理保障体制与领导指挥体制、联合保障体系与军种建设体系、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保障效率与建设效益、供应保障与后勤管理等关系,切实解决好制约后勤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组织机构三军一体编成,保障力量三军一体使用,供应保障三军一体组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依靠社会力量办好军队后勤,是我军后勤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推进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前景更加广阔。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积极探索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后勤保障社会化向通用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后勤装备生产维修和后勤科研服务等方面拓展,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后勤建设路子。要把军事设施建设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在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大型基本建设中贯彻军事要求,依靠经济社会发展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要健全动员法规,完善动员体制机制,形成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后勤动员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扎实推进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科学发展观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对军队后勤保障力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我军后勤保障手段基本上处于半机械化水平,信息技术含量低,制约着现代后勤建设的发展,推进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任重道远。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按照整体筹划、突出重点、系统配套、重在实用的思路,抓紧研制具有较高机械化水平和一定信息化水平的系统配套的第二代后勤装备,不断提高后勤装备的科技含量和保障功能。要依托国家和军队信息基础设施,按照统一组织、科学筹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快综合集成建设,形成战略、战役、战术三级后勤指挥控制和业务信息处理系统网络,为全面具备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活动实时可控三种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要继续实施科技兴后勤发展战略,启动后勤科技创新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抓好重要领域的技术创新,促进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加速推进后勤化。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本着一保战备、二保生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实施科学的后勤管理,把有限的经费管好用好,用在刀刃上、用出效益来,是在后勤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军后勤管理中传统经验管理的因素比较多,现代科学管理的含量比较少,尤其是后勤宏观管理的科学水平还比较低。要增强提高后勤科学管理水平的紧迫感,加强现代管理知识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新管理观念,不断提高后勤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后勤标准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全面清理和审视现行标准制度,抓紧标准制度的调整、修订、补充和规范,逐步建立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具有我军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后勤供应标准制度体系。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树立现代决策理念,掌握和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重视发挥专家和咨询机构的作用,克服决策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积极推行预算项目库管理,进一步规范采购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审计监督。要把实施后勤人才战略工程作为推进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继续抓好后勤“五支队伍”建设,大力造就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 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2006-08-08)

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强海兴渔


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强海兴渔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最大的特色、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未来发展的空间在海洋,潜力在海洋,希望在海洋。要推动**海洋与渔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强海兴渔战略。
一、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要围绕“海洋经济强县”这一战略目标,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创业创新精神,精心谋划海洋与渔业发展大局。
二、必须坚持协调发展。要加快海洋与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精心组织实施“一线五工程”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强海洋、促渔业升级,推进海洋与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强化海洋与渔业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海洋与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测监视体系,逐步开展海洋与渔业生态修复,切实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海域资源的集约使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水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
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扎实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更加注重渔民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增加渔民收入,切实减轻渔民负担,坚决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科学发展观心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教育发展


教育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我们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认为,教育系统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均衡公平、全面协调和持续、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通过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与人的协调发展,统筹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等不同办学主体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全社会和全体公民都能充分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教育的指导意义,我初步理解,感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农村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由人所推动,又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无疑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要将人的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我们省来看,当前,要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关键之一,是要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就是要加快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它包括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农村教育要适应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的需要,进一步改革我们教育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使之体现人本化、人性化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全体人的发展,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抓好农村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和持续、适度超前发展,是农村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一是均衡与公平发展的原则。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指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既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各级各类学校间的分配,各地区教育之间的分配。教育的公平是指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是平等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的发展条件和水平差距还比较大,不同条件的学龄儿童受教育机会差别也比较大。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也不公平。有的学校按成绩编班,好的师资、好的设备都投向重点班,这就是不公平。这与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目标是相违背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把均衡与公平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二是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协调发展,一是指导教育发展的充分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在全面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非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二是指教育内部各个层次、各种类型教育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否则,就会影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功能的发挥,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三是持续、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需求必然持续增长。实践证明,教育事业适度超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周期。所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由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二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防止不切实际的发展,切实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抓好六个统筹,是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这六个统筹,是为前面三个原则服务的,也可以说是三个原则的具体化。从教育发展的实践看,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通过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科学配置得以具体落实。当前,要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从我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看,必须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统筹:

第一,要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农村教育的发展,整体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对于实现全面小康。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以人口、社会、经济、科技和资源为外部环境,必须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统筹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

第二,要统筹教育与人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在如何发挥教育的功能方面,更多的是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相对忽略了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精神需求等方面的作用。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倾向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十年来,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在实践领域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统筹教育与人的协调发展,就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打破把人单纯作为工具来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回归到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与能力,形成现代公民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上来。特别是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改革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多样化的农村教育形式,逐步提高农村教育层次,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三,要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第四,要统筹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从世界教育发展的情况看,办学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适应人们对教育选择的多样化需求的一种普遍趋势。在我国,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相继出台,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确,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壮大。民办教育办学机制比较灵活,有利于激发教育活力。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工作措施上切实做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尽量为民办教育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引导、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快发展。

第五,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许多同志把工作重心放在“普九”巩固提高上,这是对的,“普九”毫无疑问要抓实、抓好、抓到位。但同时其他类型的教育也要下功夫抓好。不然,农村教育发展就会出现缺陷,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要统筹教育发展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加快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科学把握发展速度和节奏。其次,要在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大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现在有的县大量举债建设一所高中,一味地把一中或示范性高中做大做强,我觉得这种方式并不妥当。在普及高中教育阶段的过程中,政府追求的是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均衡的教育质量。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尽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均衡、公平的教育,而不要将高中教育水平差距人为拉得太大。要努力提升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办学实力,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三是要按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教育发展也要讲投入与产出,讲效益。与经济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当前教育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经费浪费等。因此,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同时,要严格教育经费管理,努力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与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前我们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既面临新的、不可多得的机遇,又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在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正确把握我县农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必将使我县教育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工作
20xx年7月20日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讨论的安排,我局认真进行了部署发动,在集体组织重点学习的基础上,自己还有针对性地学习了相关文件,深深感到这次大讨论活动,不管是对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还是个人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就是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真正做到高质量发展、高效益发展,即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也是是我们做好林业工作的指南针。
搞好林业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五个统筹”,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林业生产,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在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确立林业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发展林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正确估价我县林业发展的形势,努力解决我县林业发展中的问题。近几年,特别是20xx年我县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的林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衡量,与先进市县相比,差距很大。同时因粮价上涨,农业直补政策的实施,农民重粮轻林思想有所抬头,毁林种粮现象时有发生。全县的林业形势不容乐观。林业工作如何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中作出新的贡献,为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全县的林业工作就不能得到很好发展。
针对新的形势,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选准突破口,在提高全县林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水平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议思路,搞谋划。
一是大力宣传,提高全民认识,在全县形成人人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是坚持科学营林,应用高新技术,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选择突破口适时发展大棚换季节水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发展家庭果园;利用农业土地整理项目,搞好农田林网建设。
三是加强林业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林的水平,切实保护我县现有的林业资源。
四是加强林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通过政府招聘林业大中专毕业生、对在职人员实施后继教育等不同形式,尽快解决全县林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为全县林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
五是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造林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保护体制和机制。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对全党提出的要求。因此,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的学习,尤其是干部的学习,还应做好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以利建立科学工作理念,形成广泛工作共识,确定正确工作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须特别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应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发展就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能兼顾解决好某些影响主要矛盾解决的非主要矛盾,如社会事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等。因此,发展可以解决原有的矛盾和问题,也可以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还可以为实现和谐社会,打造基础,完善条件;发展更可以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就集团工作而言,发展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提升更强的实力、创造更大的空间,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必须坚持发展不动摇。
但发展应是科学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应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使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集团的发展也应做到科学发展,真正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谐环境、和谐运行;提升质量、提升效益;打造品牌、打造队伍。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发展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必须惠顾人民,其成果应与人民共享,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所在;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也是后勤工作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构建和谐后勤,和谐后勤是和谐校园的有机组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保证,也应是后勤改革发展的目标。应树立和谐后勤理念,规范和谐后勤管理,做好和谐后勤运行,创造和谐后勤环境,推进和谐后勤发展,完成和谐后勤任务,实现和谐后勤效益共享,达到和谐后勤目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要做到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从集团发展考虑,就是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后勤总体目标、集团工作全局的要求出发,全面组织、筹划、安排工作,推进发展,不仅需要项目的增多、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还需要文化的形成、机制的建立、队伍的壮大、形象的树立、环境的和谐、能力和素养的提高等。
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相互适应、相互配合,强调发展的平衡稳定与整体协同。这正是后勤工作特别需要和特别应该做到和做好的。这不仅是因为后勤在学校的从属地位和生活服务职责决定的,更是因为后勤的工作是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关系全校师生员工生活、保障全校基本运行的工作,没有工作环境的协调,没有工作关系的协调,没有工作机制的协调,没有工作运行的协调,没有工作管理的协调,没有工作发展的协调,没有工作自身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后勤服务保障任务难以完成,顺畅的运行难以实施,效益目标难以达到,事业发展难以实现,因此,协调发展对于后勤特别是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
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方面,我想作为集团需要关注和做好四件事。一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保证又好又快发展和整体协调进步。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在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机制、形成规范严谨的运行、建立聚力凝心的文化、积累丰富实用的经验等上下功夫。三是建立有梯次、好素质、多门类、重事业的管理和专业骨干队伍。四是强化和规范节能减排工作,从管理入手,把对效益的考核评估由单一指标考评改进为综合指标和比较指标考评,为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福祉做出应有的努力。
用科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的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坚持统筹兼顾,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推动整体发展和全面进步。坚持统筹兼顾,要求必须正确应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应特别注意兼顾学校、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受益较多群体与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兼顾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部门、群体之间的利益,确保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后勤员工,为和谐后勤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坚持统筹兼顾,要求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坚持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体系,从制度、政策各个方面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组织施政、职能管理、员工权利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使全体后勤员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后勤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机遇与风险同在,压力和动力共存,要在工作中把握方向、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建立和谐、推进发展,创造卓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国家、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事情屡有发生,煤矿坍塌、食品安全、传染病肆虐、湖河水体污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干部群体享乐主义成风、腐败的范围金额日渐扩大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发起了挑战,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主体论、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很高,弱势群体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体系还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公平,再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健全,三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科学,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依靠“劳动红利”的产业经济模式还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2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是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的。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