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五册《听听,秋的声音》听后感范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小学语文第五册《听听,秋的声音》听后感范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这篇《小学语文第五册《听听,秋的声音》听后感》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中的一些声响,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王老师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验诗的意境。
一、展开想像,让诗歌丰厚起来
由于诗歌的语言很精炼,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去描绘诗中的意境,王老师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比如在理解黄叶告别大树的时候,王老师这样问学生:“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说:“黄叶轻轻地、慢慢地从枝头飘落,就像跳舞一样。”学生的回答既形象,又充满了动感。特别是在理解“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时,学生从“丰收的歌吟”里想像到:那里有农民伯伯的笑声,散发着阵阵香气,还有农民伯伯的汗水,小朋友们的欢笑声,小朋友们吃果子的声音……这时,王老师巧妙地问道:“小朋友们还会说些什么呢?”“爷爷,这果子真好吃!”学生的回答是那样天真,而老师更是机智地抓住了话尾,说:“哦,这是赞美声。”
另外,王老师还在学习了五、六小节之后,问学生:“除了这些声音,你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一个个小动物仿佛就浮现在他们的眼前,于是,小喜鹊、小蚂蚁、小青蛙、小蜜蜂都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为美丽的秋天唱起了赞美的歌韵,也使课文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想像不仅活跃了课堂,更让诗歌变得丰厚起来。
二、耐心等待,让问题明朗起来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始终是那样的兴致盎然,而在理解“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时,对“暖暖的叮咛”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一开始,有学生说:“那是因为大雁飞在天空,离太阳很近,太阳光照着很暖,所以是暖暖的叮咛。”王老师马上意识到不对了,连忙说:“它会叮咛些什么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哦——哦——,好,好,我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显然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要的答案,但王老师并没有着急,继续耐心地引导学生:“什么样的叮咛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呢?”学生似乎还是不太理解,一个说:“它们会说明年我们还会回来的,你们要等着我们。”看来,学生对“叮咛”的意思还是没有理解。于是,王老师问学生:“叮咛也叫什么?”“叮嘱!”一个学生插嘴道。“是的,叮咛和叮嘱的意思是差不多的。那你知道大雁会叮咛些什么吗?”一个学生说:“它会提醒小动物们该做窝了,因为冬天快要来了。” “它让小朋友们多穿点衣服,小心感冒。”“它叫小松鼠多找些松果,准备好过冬的粮食。”“它让小青蛙快点挖洞。”……因为学生了解了“叮咛”的意思,回答也就精彩了。是呀,这些都是“暖暖的叮咛”。
我觉得王老师在课堂上能够不急不躁,耐心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等待学生精彩的发言,就像春天等待花开的刹那,是那样美好,那样沁人心脾。有时候,我们就应该拥有这种等待花开的耐心和信心,只要我们给学生机会,他们一定能还我们一个精彩。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三、精心预设,让课堂高效起来
在今天的课中,我觉得有两个地方值得商榷:
1、词语的认读:王老师出示词语后让学生自由读一读,然后指名分行读,这些都没有问题,也是循序渐进的。接着,王老师就让学生开小火车读,这时问题就来了,连着有三个学生读音不准,使小火车卡住了,显然学生对这些词语还是感到了生疏。然后,王老师把读音比较难的几个词语带读了一遍再开小火车,比前一次明显顺畅多了。所以,我觉得在指名读之后可以让学生齐读一遍,这样可以帮助程度稍差的孩子熟练起来,最后开小火车的话,可能读词语的节奏更有层次感。
2、延伸拓展:在学完全诗后,王老师让学生说说“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仅仅说出了小动物的名字,而没有展开,我觉得可以模仿课文中的某一小节来说,学着做做小诗人。当然,假如时间允许的话,甚至可以写上一段啊。
不过,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正确与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如有不当,请王老师谅解!
另外,王老师的亲切、温柔给人一种舒适感,迅速而漂亮的板书让人心生羡慕,从容不迫的教态预示着成熟。正像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王老师今天的引领不就像是火种吗?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带领学生感受了诗中浓浓的秋情,给我们带来了一堂较为精彩的家常课。

fwR816.cOm同步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听听,秋的声音


这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听听,秋的声音》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听后感


一直听说,一年级的孩子都很喜欢体育张老师,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么有爱心的老师,孩子们当然喜欢。今天张老师在学子广场上公开课,他上的内容是“前滚翻”,我发现张老师上体育课已经找到感觉了。

1、 语言富有情趣。

张老师很幽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情不自禁的笑声,孩子们自始至终开心而专注。张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时候,张老师要去前方拿一个球过来,他很自然地指引着孩子:“你的目光跟着张老师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没有一个孩子开小差,张老师已经拿着球来到大家的面前。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尤其是室外课,飞过的小鸟、飘落的树叶都有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很佩服张老师,把五十多个孩子的注意力都收拢了。

2、 教学注重联系。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前滚翻”,张老师先是让孩子玩滚皮球的游戏,然后拿出一张报纸,问孩子报纸可不可以滚,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把它团成一个圆”。张老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并且告诉孩子,我们小朋友抱成一团也可以滚。在这个过程中,从滚皮球到前滚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孩子们更容易去完成这个动作。

3、 舞台吸引眼球。

孩子是最爱表现自己的,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每组一个垫子的中间又放着一个垫子,张老师说:“这是我们今天的舞台!”孩子们欢呼雀跃。张老师要求孩子练习前滚翻后,推选一位翻得的同学表演,结果8个小队,舞台前竟然排了10个孩子。这十个孩子在全体师生的注目下一一表演,小脸上明明白白写着“光荣与自豪”。

4、 表扬充分自主。

在舞台上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都会为同学加油鼓掌,根据同学的表现,孩子们会决定鼓掌5次、4次,遇到好的鼓掌10次,的达到15次,真是佩服这些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已经学会了判断。

我有时候觉得班里的孩子不会听课,听了这堂一年级的体育课,我知道孩子们不会听课的原因在于老师。

小学三年级上册《听听,秋天的声音》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设计理念】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本课的设计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老师方面:教学课件、钢琴曲《秋日私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秋天的音乐厅──创设情景导入

1.导入语:这是一曲秋之歌,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听听,秋的声音!(播放课文的动画课件)

2.师: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呢?(指名说)声音动听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听听,秋的声音吧!

3.指名读课题。(要求要读得美一些,提示中间的标点符号要停顿一下。)

二、聆听秋天的声音──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复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①师: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题12的旁边有一个星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②生随机回答:自学、借助阅读提示……

③师: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的自学提了几个要求,并用直线划出来。

④指名说,课件出示要求。

我会自学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查新华字典、查图解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

(3)找找课文描写了秋天里的哪些声音。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初读课文:

①师:那我们赶快根据阅读提示的第一个要求,亲自去听听秋的声音吧!请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2课,有感情读一读课文。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③师:刚才,我们已经与秋天的声音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了。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再一次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指名分小节朗读)

3.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蟋蟀大雁秋风

三、品味秋天的声音──感悟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

1.选读课文。

师: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一读吧(生再读。)

2.朗读交流。

(1)第一小节

①生读。

②师:能告诉大家,在你读的时候,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画面吗?

③想象说话: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 -----。”(课件出示)

(2)第二小节

①生读。

②师:可爱的小蟋蟀在说什么呢?

(课件)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说:“-----。”

③师:我们和同桌一起来当当可爱的小蟋蟀吧!(同桌读)

(3)第三小节

①生读。

②体会“叮咛”。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大雁会对它的朋友叮咛些什么呢?(课件)

师:星期一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板书“叮咛”)请大家再来看看“叮咛”这两个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一记它们?

师:是啊!用嘴巴一遍又一遍地说就是叮咛,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话呢?

(课件出示)大雁对( )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课件出示田野图片)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

④师:我们也来学学大雁、秋风和我们的朋友说一说吧!(齐读)

(4)学习第4.5.6小节

①师: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再好好去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呢?

②指名说。(课件:关于各种声音的图片)

③师:是啊,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了(板书:……)秋的声音,在……(师引读第5.6小节)(课件)

3.朗读全文。

师: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我们心中是多么高兴呀!让我们再拿起书,一起快乐地齐读课文,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吧!(播放钢琴曲,配乐朗读全文。)

四、赞美秋天的声音──仿写诗文

1.师:秋天的声音多么美妙啊!我们都来当当小诗人!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来写一节小诗,赞美秋天的声音。(出示课件)可以想想如果你是小花,你会发出什么声音,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汗水,你会发出什么声音,你又会说些什么?或者还可以想象你是其它的景物呢。

2.学生仿写诗文。(在手抄报留空的位置上写。)(师鼓励学生可以多写几节小诗。)

3.交流。

五、作业超市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想好手抄报的解说词。(准备在“分享秋天”的活动课上,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在秋天里的快乐、发现与收获。)

后记:【第三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出一份关于“秋天”的手抄报。

秋天,孩子们对她再熟悉不过了,每个小孩对于秋天的感受也都不一样。我借助第三单元关于秋天的这组课文,在班里进行了一次 “走进秋天──寻找秋天──分享秋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走进秋天,有意识地去观察秋天,也为第三单元的习作铺好垫子。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秋景画下来,把学完课文后想说的话写下来,把在秋天里的新发现记录下来,把从课外书中找到的关于秋天的好词、好句、诗歌摘抄下来。来到第12课的学习,可以说,活动已进入了尾声。学生仿写诗文并为它配上图画后,这份关于“秋天”的手抄报就大功告成了。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组《浅水洼里的小鱼》听后感


这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组《浅水洼里的小鱼》听后感》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二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这些小生灵在烈日下的沙滩上如何挣扎,频临死亡,而文中小男孩的行动却令人肃然起敬,文中的“我”后来也一定加入到把小鱼送回大海的行列。陈培莉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想象说话,“抓重点词句”品析感悟朗读,营造了浓浓的语文味。

一、凸显“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设计紧紧围绕“问题”展开,体现了“质疑——解疑——存疑”的过程。

1.新课伊始,引导质疑。陈老师在出示课题,学生读题后问:读着读着,你心里冒出什么问题了?学生马上质疑:小鱼怎么在浅水洼里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会死吗?浅水洼怎么形成的?小鱼会回到大海吗?小鱼回到大海会怎么做?回到大海会被别的动物吃掉吗?【学生的问题各种各样,很会提问,而且都是围绕着课题进行的,可见陈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很注重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2.课堂教学,一起解疑。陈老师在小结学生的质疑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提了很多问题,有的能从文中找到,有的需要合作探讨。”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和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在教学中,陈老师始终围绕“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了?”这个问题展开教学,通过读文、小组合作探究、分组交流探讨,直至学生逐渐明白这些留存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是多么危险,它们多么希望回到大海里去啊。【以问题统领教学,这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变得更为明确,也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作为形式存在,变得有效,当然学习效率也为之不断提升。】

3.课至结尾,促生存疑。当本节课即将结束时,陈老师以“这些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是【死→活?(板书)】”呢?【在学生的心中又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相信学生一定也有了继续探究下去的念头。】

二、品味“字词教学”

低年级的语文课字词教学是重点,陈老师是个非常有心的老师,在字词教学中很花心思,使得字词教学不仅趣味横生,而且又不失浓浓的语文味。

1.集中识字“独具匠心”。比如在检查识字环节中,陈老师是这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的:


蒸干 干死 在乎 第一行:重点正音“在乎”(“乎”念轻声)。

继续 甚至 叨念 第二行:重点提醒“叨”的读音、“叨”与口字旁有什么关系?

成百上千 第三行:了解“成百上千”的意思。

2.随文解字“别有用心”。如“困”字的理解,陈老师让学生关注“困”的偏旁,从而理解小鱼的心情是着急、难受的。又如“蒸”字的解说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陈老师出示“蒸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蒸”字原来下面是个“火”,后来才演变成“灬”,从而感受小鱼被“蒸”的危险,体会更深。

3.书写生字“细致耐心”。课堂上,陈老师给学生留足了写字的时间(10分钟),指导“久、死、至”三个生字时有重点,特别是在学生书写后的评价,先让同桌交换评一评(写得好的字打上三个“☆”),再集中展示说一说(为什么评了这个字),这样的评价方式很实在,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三、感悟“阅读教学”

1.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文本的理解,陈老师主要通过“抓重点词理解、感悟,用朗读来升华体会”这一学习方式,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入情入境,深切体会小鱼所处的困境。如抓“困”字体会小鱼的可怜、着急,抓“成百上千”、“甚至”知道被困的小鱼很多很多,抓“吸干、蒸干、干死”知道小鱼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特别是这三个由“干”组成的词,陈老师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用上一组排比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其困境: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会被沙粒吸干;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

层层递进,把小鱼的困境暴露无遗,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可以听出孩子们确实在为小鱼们着急。

2.借助视频体会小鱼的心情。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前后两次说话训练安排的也很巧妙,虽然句式差不多,但所创设的情境截然相反,说话的内容也就大相径庭了。

第一次是在导入新课时,陈老师播放了小鱼们在海里欢快游动、嬉戏的画面,然后出示句子:大海里的小鱼,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学生说道:跳舞、玩耍、捉迷藏、找吃的、做游戏等,描绘出海里小鱼们的快乐。

第二次是在学完第1自然段后,陈老师让学生想象“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样了?”出示句子: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学生说道:挣扎、干死了、跳来跳去、叫救命……这一环节中,陈老师有个小细节处理得非常好:当学生连起来说“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有的干死了,有的跳来跳去,还有的在叫救命。”陈老师建议学生改一下语序,把“干死了”放在最后,变成“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有的跳来跳去,有的在叫救命,还有的干死了。”这样一改跟当时小鱼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更符合了,可见陈老师是个非常有心的老师。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浅水洼里的小鱼》并不是第一次听,但常听常新,陈老师的课堂让我又有了新的收获,再加上陈老师机智的评价语,或肯定学生的发言,或顺着学生的发言提升一下,或指出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或激励,令课堂始终处于和谐、愉悦之中,同时又不失浓浓的语文味。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语文第五册《听听,秋的声音》听后感范文”一文,希望“小学语文第五册《听听,秋的声音》听后感范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聋校社会常识第五册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