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那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或许"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一、《麋鹿》教学反思

麋鹿这种珍稀动物是我们平常不常见的,孩子们对它很陌生。因此在学课文前,我用“姜子牙选坐骑”的故事来引入,还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麋鹿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并欣赏,这很大的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在检查读课文时,我还注意了字的正音,这课多音字特别多,有些要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读准,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课后练习我设计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写习字册这些习题。不好的地方——给课文划分段落有点太早了,要是放在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后再进行,效果会更好,以后在第一教时教学时,在这方面定要多作关心,调高课堂效率。

二、《练习五》教学反思

语文与生活是一项关于“风”的综合练习,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在教学第一项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第二项,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叫朔风,我告诉他们就是北风,并且分别让他们说说与春、夏、秋、冬有关的风。我还给学生拓展了与风有关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效果不错!

三、《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在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结尾有一个字“哦”,这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字眼,这个词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荒凉的高原,能看到一株绿树,人们会为之兴奋不已。那是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啊!我抓住这个语气词,让学生想象初见柳树时的感受,再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读出不同语气,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甚至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柳树挺立在高原上的丰姿,与高原的苍茫形成强烈的对比,然后再有感情的来反复朗读第五自然段,用赞美、感叹的语气读出心中对这株柳树的敬意!学生自然而然就读出它的“神奇”之一。
 四、《草原》教学反思

本文运用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注意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在静与动的对比中,在静与动的变化中,对草原对蒙古族人民情感逐渐加深,表达了炽热的思想感情。特别是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准确、形象、生动的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第一自然段中,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羊群、小丘描写的很美,令人向往。在下文中,把河比喻成“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具体、形象的写了河的形状,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五、《詹天佑》教学反思

在上课开始我先让根据课题速读课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划出句中的关键词。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边读书边画出示意图。学生们都能根据理解画出示意图。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居庸关山势高,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可以加快速度。八达岭隧道长,从山顶打两口直井,分别同时向两端开凿,就有四个工作面,加上两头又向中间开凿,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速度就更快了。这样,顺应儿童心理,激发儿童读书兴趣,让学生自己一边读书,一边设计绘图,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想象力和思维力。

六、《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反思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我首先帮孩子复习了书信的格式和组成部分。和孩子一起走进巴金。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设计充满感情的过渡语,准备如巴金创作《家》的心灵独白、巴金感动中国的颁奖辞、巴金的语录摘选,都希望营造一个浓浓的情感场,全身心地投入,让孩子了解、读懂巴金这位老人。巴金,是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很有影响的作家、老人,在87岁的时候,在收到家乡孩子的来信后,克服着身体不便,给孩子们的回信。他的言语从容而舒缓,朴实无华,仁者的风范从他的文字间弥漫开来,一种恬淡和温情洋溢出来,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流淌出来。“让生命开花结果”,是巴金老人一生的美好心愿,也是对孩子们最殷切的希望。学生们能从巴金爷爷的信中读出一种精神,读出生命的意义来!我还让孩子们用“生命开花结果就是……”的句式进行说话。

Fwr816.COm小编精选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篇,共25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习作一篇,共7篇;安排“练习”一个,共7个。继续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承接前10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安排了“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项习惯培养。

2、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自读课文1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共分7个主题单元,依次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课文语言规范,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能力。四是阅读训练,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相机安排的“小练笔”。

本册课本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要求学生能识会写的生字,排印在田字格内;排在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需学生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本册推荐的是《鲁滨孙漂流记》,放在“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中作专题介绍。意在激发阅读兴趣,真正做到“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关于习作

本册课文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每课习作的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都作了分析与指点,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部分习作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4、关于练习

全册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内容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写毛笔字练习等,训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练习设计上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力求简约,既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教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

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读报和剪报”为话题,安排了“小组交流”、“做一做”、“考考你”、“学做剪报”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60名学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28人。经过5年的语文学习,绝大部分同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但也有少数同学学习习惯不好,惰性大、基础薄弱、不会读书、积累少,习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的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0、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培养不懂就问何亲于搜集资料的习惯。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1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节159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三)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四)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五)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熟练掌握独立阅读的技能,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质量。

2、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3、综合性学习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精讲多读多练。

3、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4、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通过来理解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说促读的方法,在读懂内容、抓住重点、理出顺序的基础上练说。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重学生日常的读书、写字等正确姿势的培养。

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9.1——9.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

2

9.8——9.12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古诗两首

9.8中秋节

3

9.15——9.19

习作1

练习1

5、负荆请罪

4

9.22——9.26

6、最后的姿势

7船长

5

9.28——9.30

8、爱之链

习作2

6

10.1——10.7

国庆放假

7

10.8——10.11

练习2

9、小草和大树

8

10.13——10.17

10、轮椅上的霍金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9

10.20——10.24

习作3

练习3

12、姥姥的剪纸

10

10.27——10.31

13、牛郎织女

14、安塞腰鼓

11

11.3——11.7

习作4

练习4

15、青藏高原一株柳

12

11.10——11.14

16、 草原

17、麋鹿

13

11.17——11.21

习作5

练习5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14

11.24——11.28

19、钱学森

20、詹天佑

15

12.1——12.5

21、鞋匠的儿子

习作6

16

12.8——12.12

练习6

22、古诗两首

17

12.15——12.19

23、学与问

24、大自然的文字

18

12.22——12.26

25、养成读报的习惯

习作7

19

12.29——12.31

练习7

20

1.4——1.9

复习

21

1.12——1.16

复习

22

1.19——1.23

复习

23

1.26——1.30

复习

24

2.2——2.6

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讲评上节课作业

⑴透视现象是否准确

⑵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

2、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

3、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教师辅导。

4、作业展示

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第2课、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部分学生们有点感觉了画的还不错,我发现学生越大越需要鼓励,表扬。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其实画画很有意思,用笔能表现不同的美,很神奇。课后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画实物。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学生的作品不能要求太高了,以激励,表扬为主,让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画,这节课目的达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想更多的方法来让他们喜欢画画。

第3课心中的风景

教学目标:

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二、指导学生作画。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自带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1、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课后反思: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是对美术知识的传递,而是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绘画艺术的人文内涵。

第4课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二课时(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

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课后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所以做为教师要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让学生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把完成美术作业看成一项艰巨任务。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

第六课: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4分钟)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8分钟)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分钟)

5、作品展示(5分钟)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基本达到了课标对第三学段设计应用单元: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特别是媒材的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花泥切挖方法的探究,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习兴趣持久。可以说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对媒材、对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开拓学生视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创作真令人高兴,如果作品在美化环境方面能再有点针对性,那效果会更好。

第七课:电脑美术

课题: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作业设计:利用复制、粘贴的功能组合画面。并且可以用改变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

生:铅笔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

生: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生:想。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互评

(五)总结

课后反思:

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第八课宇宙之旅

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用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影片

欣赏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三、讨论交流

1、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3、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5、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2、教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3、教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4、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5、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6、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7、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8、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二、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们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在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来制作宇宙飞船。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第九课保护文物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

(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学生准备:

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第十课爱护古建筑

教学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从而认识到,爱我中华,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

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制成幻灯片或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

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作启发性谈话.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x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保存,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三)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岛崂山瀑布;曲埠孔府,孔庙;泰山绝顶;海南南山等等.)

(四)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破坏,偷盗,价值)

(五)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

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是国宝.

仿古建筑: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不是文物.

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砖,木构成,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貌很难保存.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存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

堂.其建筑奇特雄伟,令人神往.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简介部分古建筑:

万里长城嘉峪关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太和殿颐和园

杭州西湖山西恒山悬空寺苏州网师园,拙政园

(七)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

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

教学活动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欣赏课,带领学生们了解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古老建筑,使学生们了解了更多我国古代文化遗产。

第十一课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第十二颗:中国画和油画

教材分析

1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五牛图》也是最早的纸本作品,到张大千的墨山水也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由工笔到重彩写意人物都经历了几个阶段。

2.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但是我国近现代的油画作品也有了长逐的进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到装饰味十足的戏剧人物,也是写实与抽象相互穿插。

学生分析

1五年级的孩子可以说是思想上初步成熟,非常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我们就应该充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轻松的掌握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都有着那些的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创新目标:让学生主体参与,在绘画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哪儿里。

德育目标: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有一种喻意在里面。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重点:首先,我们在接触中国绘画的时候就应该明确它的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难点:通同学们看作的同时要想,安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创新点:让同学们去发现,去想去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空白点:通过讲解让学生们自己理解。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把自己的国画作品带入课堂,让同学们能更进一步更真实的看到国画作品让学生们有信心相信自己也会做的更好。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画成红色的,因为它向征着热情等等。

三.组织教学。体验发现。

大家可以看一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作品,我们通过这幅作品能想到什么呀?他的手里拿着饭要什么呀?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相互的交换一下意见。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六、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在了解中国绘画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去书店或家里找一些有关中国绘画的书籍,去总结其创作意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五牛图》也是最早的纸本作品,到张大千的墨山水也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由工笔到重彩写意人物都经历了几个阶段。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但是我国近现代的油画作品也有了长逐的进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到装饰味十足的戏剧人物,也是写实与抽象相互穿插。课堂收到良好效果。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讲评上节课作业

⑴透视现象是否准确

⑵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

2、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

3、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教师辅导。

4、作业展示

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第2课、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部分学生们有点感觉了画的还不错,我发现学生越大越需要鼓励,表扬。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其实画画很有意思,用笔能表现不同的美,很神奇。课后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画实物。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学生的作品不能要求太高了,以激励,表扬为主,让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画,这节课目的达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想更多的方法来让他们喜欢画画。

第3课心中的风景

教学目标:

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二、指导学生作画。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自带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1、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课后反思: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是对美术知识的传递,而是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绘画艺术的人文内涵。

第4课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二课时(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

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课后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所以做为教师要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让学生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把完成美术作业看成一项艰巨任务。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

第六课: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4分钟)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8分钟)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分钟)

5、作品展示(5分钟)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基本达到了课标对第三学段设计应用单元: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特别是媒材的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花泥切挖方法的探究,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习兴趣持久。可以说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对媒材、对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开拓学生视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创作真令人高兴,如果作品在美化环境方面能再有点针对性,那效果会更好。

第七课:电脑美术

课题: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作业设计:利用复制、粘贴的功能组合画面。并且可以用改变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

生:铅笔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

生: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生:想。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互评

(五)总结

课后反思:

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第八课宇宙之旅

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用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影片

欣赏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三、讨论交流

1、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3、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5、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2、教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3、教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4、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5、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6、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7、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8、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二、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们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在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来制作宇宙飞船。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第九课保护文物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

(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学生准备:

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第十课爱护古建筑

教学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从而认识到,爱我中华,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

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制成幻灯片或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

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作启发性谈话.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x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保存,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三)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岛崂山瀑布;曲埠孔府,孔庙;泰山绝顶;海南南山等等.)

(四)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破坏,偷盗,价值)

(五)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

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是国宝.

仿古建筑: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不是文物.

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砖,木构成,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貌很难保存.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存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

堂.其建筑奇特雄伟,令人神往.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简介部分古建筑:

万里长城嘉峪关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太和殿颐和园

杭州西湖山西恒山悬空寺苏州网师园,拙政园

(七)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

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

教学活动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欣赏课,带领学生们了解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古老建筑,使学生们了解了更多我国古代文化遗产。

第十一课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第十二颗:中国画和油画

教材分析

1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五牛图》也是最早的纸本作品,到张大千的墨山水也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由工笔到重彩写意人物都经历了几个阶段。

2.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但是我国近现代的油画作品也有了长逐的进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到装饰味十足的戏剧人物,也是写实与抽象相互穿插。

学生分析

1五年级的孩子可以说是思想上初步成熟,非常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我们就应该充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轻松的掌握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都有着那些的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创新目标:让学生主体参与,在绘画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哪儿里。

德育目标: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有一种喻意在里面。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重点:首先,我们在接触中国绘画的时候就应该明确它的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难点:通同学们看作的同时要想,安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创新点:让同学们去发现,去想去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空白点:通过讲解让学生们自己理解。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把自己的国画作品带入课堂,让同学们能更进一步更真实的看到国画作品让学生们有信心相信自己也会做的更好。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画成红色的,因为它向征着热情等等。

三.组织教学。体验发现。

大家可以看一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作品,我们通过这幅作品能想到什么呀?他的手里拿着饭要什么呀?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相互的交换一下意见。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六、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在了解中国绘画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去书店或家里找一些有关中国绘画的书籍,去总结其创作意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五牛图》也是最早的纸本作品,到张大千的墨山水也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由工笔到重彩写意人物都经历了几个阶段。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但是我国近现代的油画作品也有了长逐的进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到装饰味十足的戏剧人物,也是写实与抽象相互穿插。课堂收到良好效果。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本文是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不再弹琴了呢?老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之后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但是认真总结这堂课的教学,还有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努力提高: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是在范读之后,没有引导学生把朗读的节奏在书上划出来,所以导致总有个别学生朗读的节奏出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这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主题文本:(1)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12~16自然段。(2)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巧和表达的形象与力量。

2.感悟文本主题:

在朗读、品析中感受安塞腰鼓表演中的气势之美,感受黄土高原生命的力量之美和黄土高原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之美。

3.培养语文品质:

(1)在排比句式中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准性。

(2)在比喻句式中体会作者联想的丰富性。

(3)在“好一个安塞腰鼓”内涵的追问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在感情朗读与感想诗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板块设计

(一)了解课文结构特点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每次出现,代表不同的含义,并且层层递进,表现出作者思想和情感的逐步升华。教师要根据课文描写的这四个层次,逐一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与感悟。

第一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火烈的舞蹈。

第二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沉重的鼓声。

第三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强盛的生命。

第四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蓬勃的想象。

(二)充分领略文字的表现力

文中的很多句子和段落运用比喻、排比,写得很有想象力,也很有气势,与安塞腰鼓的艺术表演结合得非常完美。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1)假如变成规范的表述,应该是:

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2)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原句在表达上的急促有力,符合当时表演场景的气氛。

(3)还可以排列成诗句的样式: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2.上述这一段话,描写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既关注了物,又关注了人。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想象基础上谈谈感受。从而加深对下一句话的理解: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3.……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这 两段中的比喻句,然后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把山崖和观众的心比作牛皮鼓面,这样比喻贴切吗?从而切身体会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对大山,对人心的强大震撼力。最后通过朗读体会。

4.第12自然段,可以通过填空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体会文字表达的特点,在熟读体悟中指导背诵。

(1)后生们的( )、( )、( ),( )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 )的搏击着。

它( )着你,( )着你,( )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 )、( )和( )。

它使你惊异于那( )的躯体,那( )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 )的能量。

(2)上述四句话都是排比句,可以选择一句重点句引导学生体会排比的特点与效果。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让学生了解到这时作者的独特感受,结合前句理解,到底是什么震撼着我们,是什么烧灼着我们,又是什么威逼着我们?(依次是:声音、热情、气势)

(3)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值得学生体味: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要在引读中追问:从“农民衣着包裹”体会到什么?(朴素)从“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体会到什么?(艰苦)从“居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可思议,敬佩)

5.第15自然段,也可以通过填空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体会文字表达的特点,在熟读体悟中指导背诵。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是(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使人( )。

还可以变成诗歌排列的形式:

每一个舞姿都( ),

每一个舞姿都( ),

每一个舞姿都( ),

每一个舞姿都是(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

使人( )。

(三)以诗的形式写几句感受

安塞腰鼓赞

安塞腰鼓,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火烈的舞蹈

沉重的鼓声

强盛的生命

蓬勃的想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林肯对参议员们说的三段话,了解其含义。

2、感受林肯高尚的人格,感悟林肯能成为美国历最有为总统之原因。

教学重、难点:

体会林肯说的三段话,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个伟人,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林肯是——(齐读课题:鞋匠的儿子),而且他说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课件:头像)

过渡:这位有着贫民血统、出身卑微的总统,在刚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板书后提问:尴尬是什么意思?那些议院们为什么感到尴尬呢?(指名说出尴尬原因:那些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人,自认为高贵,有强烈的优越感。他们从未想过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修鞋匠的儿子。当时的美国,等级观念特别严重,参议员无法接受这个修鞋匠的儿子成为他们的总统。)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板:羞辱)

1、这位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谁来读一读 ?

(1)、指导读参议员的话。

(教师评价:你的朗读,分明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傲慢和无礼的态度。语调拖长、声音高而慢条斯理,听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傲慢无礼,你用你的表达使我感受到这位参议员的无礼态度。)

(2)、你们觉得这句话,除有一种傲慢语气,还有怎样的语气?(嘲讽、讥笑、蔑视……)

(3)、这位参议员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羞辱林肯),他何止是在羞辱林肯一个人?(引导体会:他还在羞辱林肯的父亲。)

(4)、这时其余的参议员态度如何?——引读: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在你听来,这笑声让人感觉如何?(刺耳)你想对林肯说什么?(回击、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驳他个哑口无言;毫不留情。)

过渡:林肯是如何表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认真读一读,思考一下: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样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内谁完成得。(师述: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思维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养成习惯,受益无穷。)

2、品读第一段话。

(课件出示:我非常……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1)指读。

(2)(课件):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重点交流三个“永远”所包含的情感。(宽容对方的无礼;为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而自豪;永远怀念父亲,尊敬父亲。)

(4)激情: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试试!(齐读)

(5)师述:通过刚才大家的讲述,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位宽容、谦逊的总统。(板书:宽容、谦逊)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读这段文字,记住这段文字。

(6)启发想像:当林肯说完这番话后,参议院一片静默,当然也包括那位态度傲慢无礼的参议员,此时的他们在想些什么?

(懊悔:自己羞辱林肯,林肯却宽容待人;不问青红皂白去羞辱人,太不尊重人了。)

3、品读第二段话。

过渡: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林肯这样说——(课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女生齐读。

(1)、你们从这段话中听出了什么?(悟言外之意)

(贵为名门望族,但同样要穿出自一位鞋匠之手的鞋子,平民百姓要穿,达官贵人也不例外;因为父亲已过世,如鞋不合脚,自己乐意效劳,即使贵为总统,仍愿为他人服务;勤劳,是林肯跟父亲相处时得到的财富。)——艺术,这是一种怎样的艺术?(更应该理解为勤劳俭朴、自食其力的做人准则。有人人平等的思想。)

(2)、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教师评价:如果说,林肯的第一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宽容和谦逊的话,那么这段回击则让我们感受到态度的不卑不亢。不以自己是个总统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妄自菲薄。

4、品读第三段话。

过渡:对所有的参议员,林肯说——

(课件出示)

(1)、齐读。

(2)、看了这番话,你又是怎样想的?(谦逊、诠释了伟大的定义)

(3)、林肯为什么说父亲伟大呢?能联系前后文说说原因吗?

引导:做鞋的艺术,仅仅是指做鞋子吗?做为一名鞋匠,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无论是高贵的参议员,还是卑微的贫民,父亲都能尽心尽力地为每一个人做出合脚的鞋子,这不仅是他拥有做鞋的艺术,更指的是他还懂得——做人的艺术呀。

正是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做人的艺术,所以林肯对那位傲慢的参议员说(引读第二段)

正是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做人的艺术,所以林肯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引读第三段)

同学们,父亲在林肯心目中是伟大的,但是林肯仅仅是在赞叹父亲的伟大吗,他还想借赞叹父亲的伟大,告诉参议员们什么呢?(课件出示:伟大与出身无关,即使是鞋匠的儿子也可以成为伟大的总统。)【齐读后板书完:伟大的总统】

当那位傲慢的参议员羞辱他时,他是那么镇定;当所有的参议员大声嘲笑他时,他是那么从容,而此刻他为何流泪了?(对父亲的深切的怀念和真情的流露)

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使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省略了什么?(掌声经久不息,参议员激动不已)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那些议员们,现在,听完林肯温和的演讲,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我想现场采访一下(现场请几位同学到台前接受采访)

① 你们还选林肯当总统吗?

② 你们还在意他是鞋匠的儿子吗?

③ 你们认为这样的人能把美国领导好吗?

三、学第三段。

1、同学们,一位平凡而伟大的鞋匠,给予了自己的儿子真诚坦荡的胸怀,教给了儿子做人的艺术,所以一直以来林肯都是——【出示林肯的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按上帝的指引坚持正义。”】齐读。

于是,这样一位鞋匠的儿子——(引读最后一段)

2、分句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逐句出示)

3、最终,这位鞋匠的儿子,凭借自己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成就,向世人证明了:伟大与出身地位无关,即使是鞋匠的儿子,同样也可以成为——伟大的总统。【点击课件】也让世人永远地记住了他的名字——林肯

让我们满怀敬意地齐读课题——

四、总结

1、同学们,美国总统林肯的小故事,它带给你什么启示呢?用一两句简洁的话,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写后展示。

2、《鞋匠的儿子》一文是根据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作品改编的,看看原文的结尾。

(出示):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阶梯。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齐读)

3、小结:通过本单元“走进名人风采”的主题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名人,有世纪老人巴金爷爷,有导弹之父钱学森,有鞋匠的儿子,让我们记住这个光辉的名字——林肯。

五、作业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林肯的小故事。(见《补充习题》和《课外补充阅读》

3、回顾本单元名人风采,开展主题活动:课后采访身边的名人,然后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21、鞋匠的儿子

参议员 林 肯

尴尬 宽容

羞辱 谦逊

静默 仁爱

赞叹 维护统一

伟大的总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麋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让我们一起认识它。(板书课题)

2、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画出生字,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悄然无声遁入雌鹿跋涉每胎撰文

杀戮公爵别墅乌邦寺已逾千头

颠沛流离轻纱《封神榜》棕红色饲养

选自销声匿迹例外惨遭厄运厘米

②了解下列词意掌握情况。

滩涂遁入沼泽跋涉传奇厄运销声匿迹

a.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讲意思。

b.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②讨论分段。

一(1)二(2~4)三(5~7)

3、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

2、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观察课文中第二幅图,默读课文,想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层,第一层(2)概括介绍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层(3)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第三层(4)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层内容。

a.指名读。

b.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c.“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层内容。

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a.指名读。

b.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d.除了介绍麋鹿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

f.讨论。

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第一层是概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而第二层则是具体的介绍。这样就使读者对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层介绍麋鹿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g.引导体会。

④理解第三层内容。

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它鹿类长;二是它每胎仅产一仔)

(2)学习第三段。

①指读课文。

②出示“传奇”,齐读。

理解“传奇”: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③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二、三段。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海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4)通过对课文二、三段的学习,我们对麋鹿已经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练习

(1)祟课后第5题。

(2)交流复述方法。

①结合插图,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

②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

③要学习讲解员讲解的神情和语气。

3、练习复述

板书:

11麋鹿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一文,希望“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语文六年级全册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