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自然界中多种媒材进行造型游戏。学会利用自然物的色彩、外形、质感进行创作。

2.技能目标:通过组合、插接、剪贴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走进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运用自然界中多种媒材根据其造型特点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策略

本课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自然物带给我们的美感。引导学生多运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创作,并让学生了解世界上许多艺术家不断在大自然中探寻可以激发灵感的创作材料,并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塑造出形式多样的艺术品。如:沙雕、冰雕、雪雕、大地艺术等,材料有自然物:蔬菜水果、花、叶、种子等,也有人造物:废旧钢材、衣物、塑料制品、玻璃等。艺术家们所运用的材料无奇不有,创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学生视野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在自主的方式中探寻制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目的和说明

感悟发现

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老师和同学们准备的不同材质的物品,通过看看、摸摸感受物品的形状和质感。尝试发现不同物体的形状和质感,并联想他们可以怎样变化。

小组讨论

整理资料讨论并交流不同的物品像什么?他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物品的造型尝试组合成各种造型。学生尝试发现不同物品的组合与变化。

欣赏提升

拓宽视野这些组合能带给我们美感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思考去欣赏。如:《绿色天地》,看看艺术家是运用什么材料创作出这么美丽的风景。分析他利用了不同材料的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不同造型的变化通过组合、插接等方法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感受

分析演示

变化创作教师演示,现场根据不同媒材运用组合、插接、剪贴等方法制作。并分析制作的材料与方法。

根据形体想象设计造型

不同物体插接组合成新的形象

运用其它材料通过画画、剪剪、贴贴使设计的作品更形象。了解设计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功能、材料、色彩、美感等方面对作品进行鉴赏创作体验学生创作

找一找:寻找、选择可以创作的不同材料进行设计。

想一想:怎样利用材料的形状和颜色创作。

试一试:运用找到的材料创作有趣的作品。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设计的创意。

学生创作,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美化装扮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美无处不在。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点评作品的创意理念。对学生作品欣赏与感悟,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美感。

fwr816.cOM展读推荐

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
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
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
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如:生态平衡。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⑴ 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⑵ “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
(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八、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小结课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保护文物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物和古迹。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长城,激发自豪感

师:同学们,把你们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展示一下,介绍一下我们的中华民族的象征。(展示长城图片)

生:用长城说一句话。(生生互评)

(二)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读一读出示的相关报道内容: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人,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xié)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2、看了报道, 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三)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3-4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要有主持、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向当地政府建议,向当地村民建议,向游人建议------)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4、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四)创设情境,模拟交际

师:创设以下情景,师生、生生自主选择进行模拟口语交际-------

A、劝说游人不要乱丢垃圾,不乱图乱画

B、向村民宣传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的有关规定

C、向有关领导汇报少先队员的建议

D、设计警示标语标语如: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保持长城古朴的魅力。

E、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要求:在模拟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五)拓展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4、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学校公物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六)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七)课外作业

写“保护学校花草树木,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短文。

四、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向当地政府建议

向当地村民建议

向游人建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故乡的风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会写“离、失、陪、达、傍、途、塔、介、绍、澈、参”11 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感情。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曦不忍说出真相的原因。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录音机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说隐瞒真相,不说真话是我们应该做的吗?但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小曦就是这样的,这究竟为什么呢?她这样做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板书课题:3 故乡的风景。

3、齐读课题,问:你认为课文会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小声地自由读课文,连读边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词。

3、开火车逐句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动笔圈圈、画画,并给不懂的词语做出标注。

4、请根据“思念故乡”“故乡之行”“小曦的沉默”给课文分段。

三、自主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离、失、陪、达、傍、途、塔、介、绍、澈、参”。

2、使用学过的方法,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3、反馈生字识记情况,看哪个组的方法。

4、尝试听写个别生字,指几名上台听写。

5、理解词语。

(1)小黑板出示词语:离开、双目失明、陪护、到达、傍晚、沿途、电视塔、介绍、清澈见底、古树参天

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2)同桌说说词语的意思,然后选一个最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四、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3、教师点拨:读爷爷的话时语调要轻快,应带着喜悦与自豪的语气;读小曦所见时,应带着失望与难过的心情,语速要略缓。

五、作业(出示小黑板)

1、比一比,再组词。

倍( )旁( )塔( )招( )

陪( )傍( )答( )绍( )

2、我会连。

美丽的 黄土 美好的 讲着

强烈的 古树 兴奋地 回忆

清澈的 风景 不忍心 找到

参天的 愿望 不停地 说出

裸露的 河水 顺利的 告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小曦隐瞒真相的原因,学习小曦美好的品格。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对比画面,畅谈感想

1、爷爷对故乡有哪些美好的回忆?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小黑板出示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①、前面不远,路旁有棵大榆树,从那儿往里走,就是老家了。

②小时候,我常在这条河里玩水,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常来亲我的脚趾。

③你看河的那边,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坡,那里开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这里的山上到处古木参天,下雨的时候,在林子里,不用打伞。

2)、请用上下面的词语,试着用一段话描绘课文中爷爷讲述的风景:

鸣唱好看清澈见底绿油油古树参天

3)、小组讨论:爷爷描述的景物说明了什么?

2、小曦看到的与爷爷描述的景象相同吗?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小黑板出示句子,读一读。

①沿途并没有看见大榆树,也许,它被偷伐者砍去了吧。

②月光下,小曦见眼前的这条小河,已经快干涸了,只是河谷底部还有很细的水流。

③小曦向那边看去,蒙蒙夜色中,依稀可见的,是山坡上裸露的黄土。

2)小组讨论:两人描述的景象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讨论:小曦为什么不忍心把真相告诉爷爷?这样做对吗?如果小曦把真相告诉了爷爷,爷爷会有什么反应? 四、实践操作,课外延伸

1、讨论:故乡的美难道只能活在爷爷的记忆里吗? 如何让故乡恢复原来的外貌?(引导学生从有关环境治理方面进行讨论。明白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请你“为绿色故乡献计策”。把你的建议书和绿化书一起送到故乡负责人手中,相信明天的故乡一定会像爷爷描述的那样美。

3、课外收集有关环境治理的方面的资料。

五、作业

1、出示小黑板:选词填空

突然 果然 仍然

a、爷爷( )停下脚步。

b、( ),在远处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座高塔,红灯眨呀眨。

愿望 盼望 希望

a、爷爷回乡的( )越来越来强烈。

b、教练员( )我们沉着应战,争取获胜。

c、我( )着自已快快长大。

板书设计:

故乡的风景

(回忆)(真相)

大榆树 偷伐

河水清澈见底 干涸

草坡、小花、古树 裸露的黄土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飞向月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板书:几十种元素) 。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飞向月球
开始奔赴月球的旅行
飞往月球的途中
登上月球和月球的真实情况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文,希望“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