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识别。
3.通过画、量、折、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边数增加变化中感悟数学研究方法,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渗透合情推理。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5种平面图形,能够在众多的平面图形中辨认出三角形。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因为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为三角形,所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定义),三角形的构成要素及特征,还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以及三角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三角形概念的深化,引导学生从直感层面把握三角形向关系层面把握三角形,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还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如“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并渗透了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并增加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的概念。又如,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设计,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教材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一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其中的奥妙,等等。这些情景的设计,不仅是认识几何形体特征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
(2)精心构建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小学几何学习与中学几何学习的一个区别,是在活动中认识图形及其图形的特征。学生通过折叠、剪拼、画图、测量、建造模型、分类等活动,了解图形,认识图形,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的能力。
本单元的数学学习活动,既包括学生的观察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操作活动,比如撕、剪、拼、折、画,还包括学生的想象活动、一些非常简单的推理,以及对图形及其特征的表达,如,在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新编了一个探索活动:分别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和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让学生发现3根小棒只能摆出一种形状的三角形,从而从另一方面说明三角形不易变形。接下来还让两人分别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从不同的层面让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
(3)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
三、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体现动手操作的价值。
动手操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操作是探索图形性质的有效手段;第二,操作可以对通过观察等得到的猜想进行验证;第三,操作可以加深对图形性质的理解。
在动手操作中不要忽视推理的价值。虽然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但是不代表学生没有推理的意识,而且,推理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出现的误差。比如,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中,由于操作中的误差,造成了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学生“拼出”了三角形,面对这一情况,的解决方法是借助一些推理。比如,4+5=9,9与9都平行(重合)了,拼不成了。也可以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等于的时候是拼不成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操作中积极思考,否则,缺乏思考的盲目操作会造成操作的无效性。
(3)重视图形分类,鼓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分类结果。
图形分类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可以不断体会图形的特征。因此,在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图形分类的价值。在图形性质探索的初始阶段,安排图形的分类活动,其主旨是指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边、角等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图形的分类,帮助学生不断体会图形的特征,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理清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从“边”人手分一分再考虑“角”,或者从“角”入手分一分再考虑“边”的思路分析图形特征,进行分类。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分类的结果(集合图、列表等),有助于理清不同类别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4)建议用6课时教学。

fwR816.cOM品读分享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63~64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掌握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知道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过程,在分类中体会每一类三角形角的特点;发现边的特点。渗透集合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增强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四、 教学难点
发现三角形角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三角形。请看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三角形(出示形态各异的三角形)这么多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根据什么分类?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生:根据角的特点、根据边的特点。

(二)探索新知 1.按角分类
(1)师:分好了吗?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2)师:你能根据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3)师:刚才我们把10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3类,那么如果三角形的个数增多,还是按角分类,应分为几类呢?
小结:不管三角形的个数有多少,只要按角分类就只分为这3类。
师:既然这样,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每一类三角形和三角形这个整体有什么关系?你能用集合图来表示吗?
(4)猜一猜:
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根据什么理由判断的?
①一个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它是什么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中会不会有2个钝角?
小结:看到一个钝角,我们能确定它一定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②一个三角形露出一个直角,它是什么三角形呢?一个三角形中会不会有2个直角?
小结:看到一个直角,我们能确定它一定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③一个三角形露出一个锐角。它是什么三角形?
小结:看到一个锐角,我们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因为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2个角是锐角,因此看到一个锐角,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得看到全部3个角都是锐角了,才能确定它是锐角三角形。
生:我是根据角的特点分的:2、6、8都有一个角是钝角分为一类;3和7都有一个角是直角分为一类;1、4、5、9的三个角都是锐角分为一类。
生: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生:可以画一个圆或一个椭圆表示所有的三角形,再把它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表示一种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认识等腰三角形。
师:刚才我们按角将三角形分为了3类,下面我们从边的特点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请你观察刚才的9个三角形的边,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师:(边指边说)这几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每个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角叫底角。
师:从你手中的三角形中选一个等腰三角形,指一指它的两腰、底、两个底角和顶角。
(2)认识等边三角形。
师:在这几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特殊的,你找到了吗?
师:像这样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三角形吗?还有吗?细心的同学一定可以发现更多更多。
出示p64图
(3)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什么特征吗?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量一量、折一折。
师:真是了不起,同学们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活动,发现了等腰三角形不仅两腰相等,而且两个底角也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而且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生: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一类是都有两条边相等;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相等。
生:通过测量,我发现有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相等。
生:通过对折,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并且由于对折后,两侧完全重合,可以知道等腰三角形是一个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它有一条对称轴。
生:我也是通过将等边三角形对折两次,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我用量角器又量了一下,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60度。而且我们可以把等边三角形从不同方向对折三次,每次对折后,两侧都是完全重合,可以知道等边三角形也是对称图形,而且有三条对称轴。
(三)总结、拓展 师: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把三角形分成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类;根据三角形边的特征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四)巩固练习 按要求举出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之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的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学生回答)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
 (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过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内容分五段安排:第一段通过例1、例2第22~25页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高和底;第二段通过第26~27页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第三段第28~29页通过例4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四段通过第30~32页例5、例6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及其特征。第五段第33~34页单元练习。全面整理知识,突出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关于边和角的性质。
教材中的思考题有较大的思维容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应用三角形的知识。编写的三篇“你知道吗”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制作雪花图案的方法和埃及的金字塔,能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丰富对三角形的认识。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做”图形的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
空间与图形的概念教学,一般要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形成概念的过程,教材注意按学生的认识规律安排教学过程。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三角形,本单元继续教学三角形的知识,教材经常采用“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即组织学生“做”图形,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主动构建对图形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1) “做”三角形,感受边、角和顶点。第22页例题教学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分三个层次编写:首先呈现一幅宜昌长江大桥的照片,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回忆,并联系生活里的三角形进行交流,感知三角形;;然后安排学生想办法做每人至少“做”一个三角形并在小组里交流进一步强化表象;;最后讲解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
学生“做”三角形并不难,做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在第一学段都曾经做过,现在学生还可能剪、折、拼……“做”三角形的目的不在结果,要注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把精力放在建立边、角和顶点等概念上。所以,交流的时候要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如用三根小棒、三段细绳、三条线段……才能“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小棒、细绳、线段……必须两两相连,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2) 围三角形,体会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标准》要求: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新课程里增加的教学内容,第23页例题教学这个知识。教材通过学生的具体体验来使学生知道这一点。首先,为学生提供四根长度分别是10cm、6cm、5cm、4cm的小棒,向学生提出问题: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然后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并直觉感受这是为什么。最后通过比较每次选用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找到原因、理解规律。
例题的编写特点是不把知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让学生在“做”图形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体会规律。因此,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课前作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长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第二,课上要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小棒,充分地围,经历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并给学生提供思考“为什么”的时间。第三,要引导学生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用小棒围的时候,他们的直觉感受是如果两根较短的小棒的另一端能够碰到一起,就围成了三角形;如果不能碰到一起,就围不成三角形。这种直觉感受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的。要在直觉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根小棒的长度进行分析研究,这才是“数学化”的过程,才能在获得数学结论的同时又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3)对图形量、剪、折,亲身感知并认识体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第30页的两道例题分别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首先要感知各自的特点,教材注意突出教学的这一过程。都分三个层次教学:
第一层次是通过学生量三角形边的长度,理解“等腰”“等边”的含义;第二层次是仿照例题示范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继续体会它们的边的长度关系;第三层次是给出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发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角的大小关系。其中第二层次的教学比较难。两道例题里“茄子”和“白菜”提的问题不同,前一道例题的问题是“用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因为学生容易看懂图文结合表述的剪法,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两条腰是同时剪的,长度肯定相同。后一道例题的问题是“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因为学生不容易看懂教材展示的方法,教材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研究剪法、弄懂剪法。关键在找到那个红色的点,先对折又斜折是为了让三条边的长度都相同。
2、从已有经验中提炼数学概念。
在具体的感性材料里提取本质特征,形成理性认识是概念教学的渠道之一。丰富的感性经验与清晰地认识特征是建立正确概念的前提。
(1)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三角形里的重要概念,为了让学生自己感受底和高,教材用人字梁为素材,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对人字梁“高度”的认识进行测量,感受三角形人字梁的高,以此为基础引入三角形高的概念。第24页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里的部分习题把三角形高的教学分成四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量出人字梁图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这里讲的“高”度还是生活中的高,是从上往下竖直的距离。虽然与数学里的高含义不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垂直的、最短的。设计这一步教学的目的是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认识三角形高的基础。第二步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的高。学生对教材里的一段话,既要联系人字梁的高来体会,又要超越人字梁这个具体实物比较概括地理解。联系人字梁的高能降低理解概念内涵的难度,超越人字梁具体实物才能形成真正的数学概念。教材表述的是三角形高的描述式定义,描述了高的位置,描述了画高的方法。教学时可以把教师边画边讲与学生边描边体会相结合,重在对概念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第三步通过“试一试”扩大概念的外延。数学里平面图形的高的本质属性是“垂直”而不是“竖直”,竖直是“从上往下”,垂直是“相交成直角”。例题教学三角形的高先从竖直的位置讲起,“试一试”举出各种摆放位置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及不同边上的高,要求学生测量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长度,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体会高的概念,认识只要是从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感受底和高的相应关系,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意义。这样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全面地把握概念的外延,深刻地体会高与底之间的对应联系。第四步通过“想想做做”p25第1题的画高练习,进一步感受描述式定义,巩固对高的理解。其中最右边的是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学生在画高的时候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另外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其重要特性,教材安排了“你知道吗”,让学生通过阅读并做实验体会这一特性。这里注意一点本册教材知识要求学生画请指定底边的高,这些高都是在三角形里面的,三角形外的高不做要求。还有就是在作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作图规范。
(2)联系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必须使学生在充分的感知中体会三个内角大小有几种情况,理解三角形分类的方法及分类的合理性。第26页例题让学生在给角分类的活动中体会三角形的分类。首先呈现了6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三角形的每个角是什么角,并把观察结果填在预设的表格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表格里的数据信息,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从而引发可以给三角形按角分类,获得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认识,掌握不同三角形的特点。准确而精炼的语言总结了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最后还用集合图表达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各类三角形与三角形整体的关系。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必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分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逐渐形成共识。第二,要扣紧概念的关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锐角三角形强调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只讲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从而掌握判断时的思考要点。如第33页第2题里左边和中间的三角形能确定它们分别是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因为在图中分别看到了1个钝角和1个直角。右边的三角形只看到1个锐角,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第三,要用好第27页“想想做做”第3~7题,让学生在图形的变换中加强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还要通过具体的观察、判断和操作、画图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不同三角形的认识。教材在这方面有比较多的安排。例如p27的“想想做做”第3~7题,分别让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巩固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围出、折出、剪出和画出指定的三角形,使各类三角形的表象再现。特别是第7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互相交流,加深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3、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里讲的“了解”不是接受和知道,而是发现并简单应用。教材安排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认识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 第28页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采用了“质疑——解疑”的教学策略,实验是策略的核心,是解疑的手段。
首先计算同一块三角尺上的3个角的度数和。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并由此产生疑问: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由此产生学习的愿望。接着安排学生通过实验解疑,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确认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从拼成的是平角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是180°。教材要求小组合作,剪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获得直接认识,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确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得出结论。因此,实验的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实验的结论有很强的可靠性。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最后并通过“试一试”,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求未知角的度数,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
(2)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在认识三角形内角和以后,教材通过应用促进学生掌握这一内容,并应用解决问题。如p29.“想想做做”1~3题,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求未知角的度数,在三角形的变换中判断内角和各是多少,巩固所获得的结论;。“想想做做”巧妙地设计了两道辨析题一道是第2题: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另一道是第3题:正方形内角和360°,对折出的三角形内角和180°,再对折成的小三角形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解答这两道题时,学生的思考会在180°和360°以及180°和90°不同答案上碰撞,碰撞的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不因拼、折等图形变换而改变。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解释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里只有1个直角,钝角三角形里只有1个钝角。第6题,通过思考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钝角或直角,并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合理解释,加深认识三角形内角和及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4、注意三角形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角形的分类是按角的大小为标准的,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以边的长度特点来定义的。不同特征的三角形中又存在内在联系,认识三角形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联系。在p31~32第2~4题里,就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可以同时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体会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p33第2题通过判断,进一步认识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分别只有一个钝角或直角,而每类三角形都有锐角,即只看一个锐角无法判断是什么三角形。第3题使学生体会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四边形,而且可以有不同的拼法。第5题需要综合本单元学习的三角形知识,依据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选择小棒按要求摆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第6题,要应用对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进行解释,第7题,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感受可以从不同角度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5.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察、举例、做图形感受三角形
在p22例题里,引导学生先观察情景中的三角形,举出日常生活里接触过的三角形,加强三角形的表象,同时还要求学生做一个三角形,p23第1题也要求学生画三角形,把表象转化成具体的三角形再现出来,形成三角形的空间形象。
学生在看、围、折、剪等活动中获得各类三角形特征的直接体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具体感受所学图形,积累对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的感性认识,可以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在p27第2题通过观察、判断加强不同三角形形状的直接感受,第3~6题让学生围、折、剪图形,依据头脑里的表象再现出相应的图形,可以培养空间观念。第7题,需要依据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知道可以分成两个怎样的三角形,才能有不同的分法。这些都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发展。
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直观形象
同样地,在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时,也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如p30、p31例中折一折、剪一剪,得出相应的图形,进一步体验各自的特点;p31“想想做做”第2~4题,也是动手剪一剪、画一画图形,并运用对图形特点的认识辨析相关图形,也是加强空间观念的手段与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的:●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用具: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

(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

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

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2.87页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

(四)作业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一文,希望“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单元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