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学设计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当与时俱进,还需包含各个知识点。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学设计”,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Fwr816.COm精选推荐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2.欣赏乐曲《红旗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3.学唱歌曲。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4.小结。


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我的家在中国》。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表现藏汉一家亲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合唱歌曲《我家在中国》。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教科书中有一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从前我总在心里默默地说”“今天我总是这样自豪地说”这两句歌词的?


生答。师补充。


2.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听范唱录音。


(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3.继续欣赏《红旗颂》。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

(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4.小结。


学唱新歌效率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


学生学习两声部合唱时效果良好,对歌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风》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奥林匹克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师:有谁知道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


生答,师作补充。


2.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分为几段?


(2)分段学习歌谱。


(3)解决难点。


(4)学唱歌词。


(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能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目标:


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


(4)总结曲式结构。


(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学习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手拉手》、《巴塞罗那》。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手拉手》、《巴塞罗那》,向学生介绍奥运会歌曲。


教学过程:


学生在《奥林匹克号角》音乐声中进入课堂。(VCD) 师:刚才的这首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奏响的管弦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回答) 师:旋律表现出令人振奋的情绪,它号召人们以满腔的激情投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并在奥运精神鼓舞下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1. 导入:播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挽手》(VCD). 师问: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全部听懂歌唱者的语言(学生刚入学不久),但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通过歌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这是第24届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挽手》,它体现了全世界人民不分国籍,不分肤色“手拉手”促进团结与和平的共同心声。 附:《手挽手》歌词,师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在国际舞台上空,虽不时还弥漫着硝烟,但和平、友谊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共同的心声。请同学们一起跟随音乐,手拉着手用中文演唱这首歌曲,共同感受团结的力量。 (播一段歌曲) 情境:刚开始部分同学表现有些扭捏,特别是男女同学间手拉手。但看着画面、随着音乐,大部分同学渐入状态,音乐的力量真是不可估摸。


2. 师插语:在历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都有很出色的表现,过去的辉煌我们暂不论,让我们瞩目今天,一起回顾中国运动员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精彩瞬间: (播获金画面,同时提示学生大声地说出这些世界冠军的姓名。) 情境:当学生再次观看到我国夺金画面时,全场气氛热烈,有的同学甚至在座位上呐喊。 师插语:“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你是我的自豪”。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舞台上、当《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回荡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为中国运动员们的突出表现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3. 师插语:奥运会的举办是人类向往团结与和平,并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的一种方式。那么有谁知道承办奥运会对承办国有何意义? 生:(回答)。 情境:大部分学生发言积极,可归纳为三点:(1)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2)带动承办国经济的发展;(3)增进各国间的友谊。


4. 师补充、总结并插语:如果说夺取奥运金牌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那么能承办奥运会则是中国几辈人的梦想,中国2001年能申奥成功,是世界肯定中国的体现;当梦想一旦实现,你们说我们中国人和全世界的华人能不为之欢呼、为之落泪吗?情境:学生反应异常激烈,点头的点头、和的和。《奥林匹克风》这首歌就在此时应运而生,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跟大家学习的歌曲。(以中国2008奥运会徽作背景,突出课题--《奥林匹克风》,并播VCD演唱画面)。


5. 师:“2008,北京奥运”随着“奥林匹克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回响,在我们学唱歌曲之前,让我们再次瞩目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从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奥运会会旗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画面。 (播闭幕式上的交接仪式画面) 情境:当学生看到这一画面时,都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激动不已! 师:百年奥运告别故乡,带着光荣与梦想奔向北京。“北京邀请你,奥林匹克风,吹到北京唱和平”体现了中国创办奥运会的主旨,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音乐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奥运之情吧!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奔向2008”。


教学目标:


1.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2.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相关文化。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学生由教室外步入教室。


2.分组准备。师: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班组音乐活动--“奔向2008”。咱们几个小组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推选两个主持人吧。


学生推选两个小主持人。


3.分组展示、汇报(每个小组各有一个同学戴福娃头饰)。


(1)各组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


(2)各组汇报、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


(3)第一组同学(贝贝)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全班同学一听歌曲《手拉手》。


(4)第二组同学(晶晶)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5)第三组同学(欢欢)介绍奥运会开幕式,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开幕式圣火点燃方式(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汇报自己小组的设计)。全班同学一起听《奥林匹克号角》。


(6)第四组同学(迎迎)介绍奥运会会徵;全班同学一起听《巴塞罗那》;介绍北京奥运会会徵。


(7)第五小组同学(妮妮)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8)分组为几幅画面选配音乐。


4.总结、评价。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现创新精神,对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课后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学设计”一文,希望“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学设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