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小编小编整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西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

18世纪就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理成分,科学地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伟大实践。

(一)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的一贯诉求

为什么要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呢?因为和谐是万事万物存在方式的一种本质体现,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1.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

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和谐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承认事物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协调发展的状态。

和谐作为世界的一种本质,构成事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这在东西方哲学思想都有深刻论述。在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同时,他还提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体现的都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

在古代中国,和谐同样被视为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据《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就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即不同、差异,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同”即简单的同一,不能产生任何新的东西。所以,《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见,“和”既是万物“生”的根据,也是万物“成”的“达道”。

2.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个人修为、国家治理、社会建构等各个层面。在个人层面,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修养目标。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若要有君子之修,必须善于兼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协调各种不同的关系。道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物与我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物我相通,和谐如一。

在治国理政方面,和谐也是一种价值追求。《论语》曾言,为政之道,在于“近者悦,远者来。”《周礼》中有“建邦治国”的“六典”之说,其中“三曰礼典”,就是要“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左传》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还是构建理想社会的价值根据。《礼运·大同篇》描绘了古人心中梦想的“大同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很明显,大同社会就是一个完美调节老幼、男女等自然差别和贤愚、公私等社会区分的和谐世界。

3.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今天,中国*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诸多社会矛盾,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矛盾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限度激发社会活力,限度增加和谐因素,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把“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

(二)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人类世界的发展方向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把握:首先,就一般事物而言,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的积极展现;其次,就社会形态的特征而言,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再次,就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而言,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1.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的积极展现

就一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而言,“和谐”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矛盾统一关系的辩证体现,也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的体现。在《说文解字》中,“和”字左“禾”右“口”,解释为“相应也”,引申为互相唱和的意思;“谐”字原作“鬾”,从龠皆声,指音乐和谐,引申为和合、调和之义。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谐即配合得适当而不生涩、融洽而不别扭。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意蕴。儒家讲:“礼之用,和为贵。”《周易·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保合太和”

成为一种价值追求的高明境界。不仅如此,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上升到世界观和本体论的高度。《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人类发展,和谐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诉求。但是,在社会主义产生之前,其他社会形态由于自身的制度局限,都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

什么才是未来真正和谐社会的特征呢?马克思在他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做了这样的描绘:“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完全实现了各种矛盾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将为最终实现马克思描绘的未来理想的和谐社会准备条件、提供基础。在此意义上,社会和谐不仅是未来理想社会的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展开地讲,社会主义和谐观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关系的和谐。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蕴涵着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私有制和旧的分工的存在,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异化、颠倒的。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把各种异化的社会关系颠倒过来,“*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所以,要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必须*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旧的社会分工,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第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界和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刺激人们不断追求个体利益化,人也以自然界征服者的身份出现。恩格斯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生态失衡问题提出了严肃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要实现与自然的“和解”,“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6页。]对于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需要有“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

才能够加以克服。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第三,国际关系的和谐。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是我们国内建设遵循的价值准则,也是我们积极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价值准则。中国对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则主张共建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和谐社会构想在国际上的延伸,二者在价值追求与行为逻辑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世界理念主张,面对族群矛盾,国家冲突,文明差异等问题,应以开放的态度包容差异,以对话的方式解决冲突,以合作的方式谋求共赢。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所蕴含的和谐世界观,代表着人类世界的普遍要求和未来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观的世界历史意义的现实体现,反映了人类世界的共同价值诉求。

(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价值诉求多元、利益纷争突出、矛盾冲突多发等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培育和践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我们要善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和谐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遵循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般规律,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还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

1.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智慧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具体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培育,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价值观念,积极吸取中华民族在处理身心关系、人人关系、族群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智慧。譬如身心和谐,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身心和谐可以帮助人在生命与心灵上都处于健康状态。再如各族群、民族之间的和谐。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甚至更长时期,多地域多族群不断融合,在观念上形成了“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文化理想,和谐成为处理族群关系的重要原则和目标。当然,我们还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遵循价值建设的一般规律,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要加强对和谐价值观的倡导,努力使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我们要通过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使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社会个体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还要善于做到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和谐观融入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践行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只有每个公民都成了

“和谐分子”,整个社会才能成为和谐社会。作为一位公民,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逐步实现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3.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必须同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种社会关系都要由法律来规范和确定,全社会要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风气;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要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全社会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形成融洽相处的人际环境;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要建立协调社会矛盾的各种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新的社会治理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fwR816.cOM品读分享

小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小编小编整理了《小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教学过程:

1、认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教师领读;

(2)学生领读;

(3)学生自由读;

(4)齐读。

2、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背诵——同桌互背——齐背——自由背——齐背。

3、抄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富强,祖国富强;民主,遵循人民主义;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文明,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言语行为都是展现文明的舞台;自由,拒绝一切封建制裁;平等,人人都是一样的,无贵贱之分,不要因为富贵而骄傲,贫贱而嫌弃,人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爱国,这一点最最重要,无论身在哪里,都应牢记自己是个中国人,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5、小结:

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们彼此互相关心着、爱护着。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文明守法、团结互助,但我相信,我们的素质正在逐渐提高,总会有一天,我们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友好,社会会变得更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一直记在我们心里,真正的“中国梦”将得以实现。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思想教育: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3.能力培养: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战争结束了,政权巩固了,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了条件。俄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实施以后起了什么作用?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板书)
1.实施的原因(板书)
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对俄国经济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农民开始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为此,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策。再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而要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就要恢复发展经济,特别是要首先恢复和发展农业。
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提议,布尔什维党通过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2.主要内容(板书)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学生回答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如果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政治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
二、苏联的成立(板书)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8《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板书)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1.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板书)
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农业集体化(板书)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四、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936年宪法的颁布,成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也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让学生看书,找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尤其是弊端的四点内容。(看书p10)

高中高二历史教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原则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学生阅读教材第76-78页并概括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和工业革命有没有联系?能不能说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经济危机频频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壮大起来,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转化,不再作为资产阶级的附庸。三大工人运动为科学理论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同时,工人运动开展需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马、恩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唯物史观揭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产物;而剩余价值学说,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找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创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科学社会主义不但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而且经历史验证,是完全正确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8页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宣言》的有关内容。强调:《*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第一国际
学生阅读78页第四自然段,分析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阅读79页关于《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材料,概括第一国际的主要活动:
主要活动:声援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顶点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如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由分散斗争走向国际联合。斗争目的由要求政治民主发展到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目的更明确,群众影响进一步扩大。
三、巴黎公社
学生阅读79页第二自然段,分析巴黎公社成立的根源及特殊原因,指出巴黎公社出现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有必然性,同时也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有偶然性。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生概括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及局限性:
巴黎公社是暴力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政权后,建立了新兴国家政权;公社的选举公社委员会,兼管立法和行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公社的实施措施,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说明了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但同时,巴黎公社有突发性的特点,未对所有制做出明确规定,不完全等于社会主义运动。
巴黎公社是*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大胆试验。公社的原则也是最宝贵的经验,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并用无产阶级专政取而代之。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的问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前进,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

九年级政治教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案
第五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教时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概念,理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懂得只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觉悟目标:教育学生应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立志为两个文明作贡献。
教学重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什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教学用具:简单电化手段--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和实例教学相结合。
学法指导
1、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或社会上实际问题。
2、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物质文明与经济建设科教兴国与精神文明等。
3、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定的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教学过程
1、导入 设计
指导学生阅读引言部分内容并思考:
文登的变化从何而来?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党的正确政策(改革开放)②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那么,什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的关系又如何呢?
2、讲授新课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板书)
一、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含义(板书)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思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①改造对象不同②表现形成不同
2、投影仪出示教学实例: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选项有( )①南水北调工程;②兴建青藏铁路;③全民健身运动;④揭批“*”图片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深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南水北调工程,兴建青藏铁路是我们战胜自然所取得的两项伟大的物质成果,是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那么它有没有包含精神文明的因素呢?
(引导学生看投影仪演示)
①南水北调,兴建青藏铁路需不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后盾?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南水北调,兴建青藏铁路需不需要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开拓精神?如果需要,能说明什么?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1、[深化]:这段话反过来也告诉我们,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否,应该有两方面内容:物质程度与精神水平。
2、组织学生讨论,投影仪出示讨论课题:
教学首先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正常开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从中能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教学首先属于精神文明的行为,但它的正常开展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物质条件(如教室、桌椅、教学工具等),所以说: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1、讲一个笑话:如果你的肚子饿了三天,这时你感兴趣的是一只馒头不是部精彩的电影?
2、引导学生看P104最后一段并思考: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其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物质文明开拓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
3、投影仪出示教学实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了什么观点?
[过渡]:前而我们学习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基础作用,下面我们看一下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何作用。(引导学生看投影仪演示)
材料一:1998年夏,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灾。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使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材料二:郑州蝶阀厂为提高经济效益,先后聘请100多名高级工程师为技术顾问,选送30多名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靠着这支科技队伍,创出了自己的产品,1995年创产值1亿元,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
思考: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两种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板书)教师可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两方面作用。
4、[深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前面文登市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变化,就是做到了这一点。
八、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入手,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把两具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堂练习(附在教学过程 中)
布置作业
1、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经济建设也搞不上去。
问: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为什么?
第二课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任务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能力要求:使学生能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去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思想觉悟:使学生真正从思想情感上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并初步形成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论述范围广,实践中有言行脱节现象,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
学法指导
本框内容比较抽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的论述涉及的范围较广。指导如下:
1、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时,让学生比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其他社会制度下精神文明的不同:基础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核心不同;服务对象不同。
2、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时,要学生理解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具体事例,真正体会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幻灯材料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向学生提问,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那么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导入 新课:对,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呢?
2、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先让学生了解一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其他社会制度下精神文明的不同,可提示同学们两者基础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核心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然后请学生来说一说,最后教师归纳后得出含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先让学生找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并大声朗诵一遍,然后提问同学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向学生提问: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奋斗目标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们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经济现代化,还包括政治上的高度民主和文化上的高度文明,得出: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资料投影)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台阶,但也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乘机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和平演变”,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问:上述材料表明要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怎么做?学生回答:必须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师归纳: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行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料投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在一些人中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问:以上材料表明市场经济存在哪两方面的效应,我们应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经济和文化建设外,还包括什么建设?
生答:民主政治建设。对,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目前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怎样呢?请学生看课本后回答: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与发展高度民主的条件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有的地方对两个文明建设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和根本任务,特别是学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明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那么我们就要克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课堂练习:
用本课有关知识分析判断以下两种观点:
甲:我国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我们首先应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再来抓精神文明建设。
乙:我国现阶段,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和封建迷信活动日趋严重,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更不能放弃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思想教育: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3.能力培养: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战争结束了,政权巩固了,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了条件。俄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实施以后起了什么作用?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板书)
1.实施的原因(板书)
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对俄国经济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农民开始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为此,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策。再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而要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就要恢复发展经济,特别是要首先恢复和发展农业。
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提议,布尔什维党通过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2.主要内容(板书)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学生回答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如果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政治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
二、苏联的成立(板书)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8《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板书)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1.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板书)
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农业集体化(板书)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四、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936年宪法的颁布,成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也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让学生看书,找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尤其是弊端的四点内容。(看书p10)

高中高一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高一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以及几种主要的市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以下知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外,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辩证关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搞活经济中华民族才能繁荣昌盛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市场经济意识。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竞争性。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的志向。同时,通过对竞争与平等、竞争与法制、竞争与开放的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生活中不仅自己要学法、懂法, 做守法公民,同时也要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教材分析

一、本节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
1.资源的优化配置;
2.市场;
3.市场经济的一股特征
4.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手段、主要任务。
二、本节的基本观点:
1.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本节的重点、难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四、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讲解,要注意对每一特征讲解的侧重点:
l.市场经济平等性的含义、原因、要求;
2.市场经济竞争性的含义、原因、作用;
3.市场经济法制性的含义、原因。应如何贯彻落实?
4.市场经济开放性的含义、原因。我们应怎么办?
关于第二节的重点难点分析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从时间上讲,商品经济出现在先,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当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出现,必然出现商品市场,但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出现以市场作为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
2、商品经济侧重强调的是经济形态的性质,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而市场经济侧重强调的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或手段,实质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
3、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和方式,市场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当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必然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二)市场的作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1、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与商品交换活动在时间空间范围上是一致的,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因而,价值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2、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来实际的。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引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协调生产与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实质就是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的调节作用。而这一调节作用又是通过价值规律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导致价值规律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来实现的。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教法建议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又是需要理解的知识。所以,首先应该对每个特征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图表进行记忆。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前面学的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先复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试着用旧知识推论新知识。
要学会通过材料分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比如:随着我国运输市场的逐步完善,铁路系统新事不断:提出“随到随上,车上买票”,“货主家中坐,收发全国货”等改革措施,说明了什么?
这个实例说明,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铁老大”面对航空、公路、水运的竞争态势,改进服务态度,为货主上门服务,这都是竞争对策。它们既方便了乘客和货主,又推动了铁路运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于资源配置方式,建议教师运用对比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不同配置方式,导入商品经济—一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优势,概括出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启发同学们讨论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



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 1 )识记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 2 )理解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能力方面:
( 1 )通过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举例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 2 )根据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说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之一,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 3 )对市场活动进行模拟,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觉悟方面:

( 1 )增强学生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并树立“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意识;
( 2 )通过对竞争与平等、法制、开放三者关系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 3 )懂得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从而奠定以后在经济活动中所必需的法制意识。
三、教学重点: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四、教学方法设计:
1 、通过对比、讨论、谈话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启发式教育这一指导思想。
2 、充分运用录像、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感体验,加深对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
录像机、录像资料、投影仪、投影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对于市场,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市场的了解仅限于那些有固定场所的有形市场,即经济学中的狭义市场。基于学生懂得市场是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因此从这点入手,播放一组录像镜头: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人来人往的庙会、宾客盈门的商业大厦,电话订货、网上购物、邮购。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点:都在进行买卖或交换。进而指出只要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就存在着市场;市场不仅有有形市场,还有无形市场。并让学生分辨出上面六个镜头中,哪些是有形市场,哪些是无形市场,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的概念,并对认识社会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导入注重学生参与,注重联系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效果好。)


(二)突出重点设计: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本课的重点。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很多人存在着疑惑: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根本原因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这一优势的具备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寓抽象道理于直观教学之中,学生更易理解,因此,通过一些模拟活动、资料对比、录像、漫画赏析等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1 、平等性
由学生和老师配合,表演小品《如此买卖》,模拟市场活动。大意如下:一工商人员到某处购物,老板点头哈腰,明卖暗送;一年轻学生前去购物,老板满脸不屑,漫天要价。引起学生思考:如此买卖合理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很自然地归纳出:市场交换的当事人身份是平等的,在交易过程中也应该是平等的,这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

2 、竞争性
播放录像:火车上,人满为患,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挤成一团;小孩的哭闹声、大人的吵骂声,乱作一团。车厢里是肮脏的,茶桶里是空空的,工作人员的脸是冷冷的……
投影材料:
( 1 )铁路局提出“随到随上,车上买票”;
( 2 )京沪、京哈、京广三大铁路干线提出多发以“夕发朝至”列车为基本框架的列车运行方案;
( 3 )某地区准高速铁路在加大发车密度的同时,票价下调 10.6% — 12.2% ;
( 4 )《铁老大有动作》——明年推出 28 条精品旅游线路……各铁路局还将对团体旅行进行价格优惠。
通过资料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铁路为何会呈现出前后如此大的变化?学生联系近年来航空、公路、水运事业迅猛发展的社会实际,不难得出结论:变化的原因在于竞争。并进而认识到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及竞争性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从而确立竞争意识。

3 、法制性
播放录像(边讲解):这是一场精彩的角逐。穿红色运动服的是武汉红桃 K 队,穿蓝色运动服的是上海申花队,双方争夺很激烈。请看这个镜头,红桃 K 队的队员将申花队的队员绊倒了,裁判判申花队发任意球。
引导学生思考:裁判为什么要判申花队发任意球?足球比赛还有哪些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足球比赛将会怎样?从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入手,再引入市场活动,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认识到:市场经济活动同样需要规则,失去了必要的约束,就不能公平地展开竞争,就体现不出市场经济的平等性。这样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水到渠成之效。

4 、开放性
欣赏漫画《谁也别想发财》,并思考“想一想”。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达成这样的共识:保护就其表面效果而言,是保护了地方利益、当前利益,但实际上排除了竞争者,保护了落后,最终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要想在竞争中立稳脚跟,不能自我封闭、排斥竞争,必须开放市场、迎接竞争。
市场经济的四个一般特征其内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各个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还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联系:
( 1 )没有平等性,竞争就不能展开;不开展竞争,就无公平可言。
( 2 )法制性是平等性、竞争性的保证,也是平等性的体现。

( 3 )开放性是平等性、竞争性充分展开的前提,是法制性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七、教学后记:
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 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既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课堂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学生兴趣高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课上巩固练习精选:
选择题:
1、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D )
①二者的含义不同 ②二者产生的时间不同
③市场经济不能离开市场 ④市场不能离开市场经济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百货商场、集贸市场、商品展销会、供销合作社等是(D )
A、广义市场 B、无形市场 C、商品市场 D、狭义市场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 BCD )
A、 单一市场调节会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
B、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C、 市场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
D、市场反映不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
简答题:
目前有些地方,当某种商品和资源紧张时,就筑关设卡,权力干预,禁止某些商品、资源外流;当本地商品销售疲软时,则不准外地质优价廉商品流入。有人认为,这样做也是市场竞争,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上述行为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其实质是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体系的作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
(2)地方保护主义自我封闭,分割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只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也才能使地方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习题精选


一.单选题:
1.市场能较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说到底是( )
A.价格传递信息的作用
B.市场竞争的作用
C.价格同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
D.通过价值规律三个方面的作用
2.我国近年来,市场上商品由匮乏到丰裕,商品的价格也由漫天要价到低价倾销。有些行业为争夺市场,不惜血本压低价格,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我国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等。这表明( )
A.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护了弱小企业的生存
B.法律是国家对对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C.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和政府共同决定的
D.宏观调控影响了价格对价值的反映
参考答案:D B


二.多选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所以(ABD)

A.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B.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市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C.市场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正确信息,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D.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2.“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BC)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B.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资源配置方式
C.市场对经济运行发挥主要的基础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
D.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ABD BC 


三.简答:
1996年我国粮食获得大丰收,冲产量超过480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35公斤,再创历史水平。于是出现了粮食普遍下跌,又产生了卖粮难的总是。为此,国家仍然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敞开收购。
国家采取这一措施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国家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的方针政策不动摇。
(2) 重视粮食生产,它是我国人民的主食,是生存之本,稳定粮食价格,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
(3) 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合理比例。


四.辨析题:
目前有些地方,当某种商品和资源紧张时,就筑关设卡,权力干预,禁止某些商品、资源外流;当本地商品销售疲软时,则不准外地质优价廉商品流入。有人认为,这样做也是市场竞争,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上述行为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其实质是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体系的作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
(2)地方保护主义自我封闭,分割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只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也才能使地方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论述:
1、目前,许多地方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中,把重点放在如何调优上,都以为产品质量好了,品种优化了,就不愁销路了。事实并非如此,市场上,优质果难销,农产品“嫁”不出去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前几年富士苹果畅销,于是,各地都种植富士苹果,结果,一到苹果上市季节,市场上到处都是富士苹果,价格下跌。

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原因何在呢?


参考答案
首先,优质化并不能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的所有问题,不能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比如,优质品同时上市,形成新的卖难,即使品种再优,因为没有销路,优质也不能优价。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瞄准市场,根据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来不断调整品种和结构,而且要学会抢抓市场先机,发现市场,开拓市场,甚至创造出特定的市场需求。例如,某地在结构调整中育特色,创优势,增效益,培育早熟茄子、早熟黄瓜等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从我国的消费情况来看,占总人口75%的农民,却只拥有不足40%的购买力,这不仅表明了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相当低下,更揭示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消费需求不足的现实。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正在逐年降低,1996年增长幅度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而1999年仅为3.8%。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在近两年中已呈绝对额的减少,这更显示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消费需求不足。我国农村有9亿多人口,因此,从人数来看,它应该是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只有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了农村人口收入的增长问题,才能激发农民的消费欲望,才能使我国的市场需求的潜力成倍的扩张。

再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加工食品的消费将显著增加。由于我国过去主要农产品长期供给短缺,所以,农产品的加工量是相当滞后的。发达国家有80%的农产品是用作食品加工的原料,食品加工业的产值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3~4倍,而我国由于食品加工的农产品不到30%,食品加工业的产值不到农业总产值的一半,所以扩大农产品的加工,可以引导消费,开拓出更广阔的农产品市场。


2、材料一:2000年10月11日《*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同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党中央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这是党中央贯彻*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指出200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投入中西部地区的比例,要从去年的60%提高到70%左右;其次国家拨款这一部分的投资比例也要更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将达到70%;对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我们将保持70%的比例投入到中西部地区。2001年将在西部开通建设十个大项目,同时准备加快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如西气东输项目。目前,在西部正在建设的78个大中型项目,今年将投资300多亿元,还要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
材料三:2001年1月17日中新社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日前强调,今年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决战决胜的一年,要力争再解决一千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对我国的扶贫攻坚计划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加以评述。


精析 本题属于引文型收敛性论述题,考查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共同富裕等知识点,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训练学生的系统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
(1)搞好扶贫和西部开发;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之一。
(2)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较快,并且东部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扶贫和西部开发,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充分控制西部市场潜力,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的动力,以实现全国各地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

(3)搞好扶贫和西部开发是关系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大事,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一文,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