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记录片《永远的雷锋》观后感"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影片《永远的雷锋》最近播出,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雷锋作为我们中国几代人广为传颂的时代偶像,再次引起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第一次知道雷锋好像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好像还有一幅插图,那一张图片在我以后生活得很多个场合里出现过,我至今还是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后来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一个更真是的雷锋,许多人说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甘心做干革命的螺丝钉,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不断地被人传诵,被赞扬,以至于我常常幻想有天自己也能像雷锋那样。再后来我才真正知道奉献的真正含义,便开始高山仰止了,把奉献当作一种习惯真的是很难的。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奉献当作一种习惯。我习惯了父母的爱,因为自己是弱小者,在我发脾气的背后总是依靠父母的包容,我任性,因为自己太相信父母对我无限纵容,后来我就变得这样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了,雷锋把我甩开了一大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如果雷锋活着,他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阳光的年纪。

雷锋的经历很普通,他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后来被钢铁厂招收为工人,后来成了部队的一名列兵,和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高富帅”,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伙子的平凡经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作家为他立传。和今天的许多年轻人相比,他又极其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一米五七的小个头,被师傅宠爱,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充满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

雷锋原名叫雷正兴,还在小学时他就很有想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放弃了继续升学初中的机会,回乡当农民。他先是帮助乡里征收公粮,后来到乡里做了通讯员。雷正兴在望城县委大院工作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青春气息的雷正兴,他总是县委大院抢眼的小男生,不仅是因为他干活勤快,眼里有活而且还因为他虽然一个人生活,衣着总是干净利落,还有些洋气。虽然没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因为白色的衣服非常漂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厂里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被子拿出去盖水泥。

雷锋平时生活极度节省,但是他却把节省下来的积蓄以战友的名义寄给战友的家人。当县里面要买拖拉机,县委因为没有钱号召大家捐款,一个月只挣23块钱的雷正兴,捐了20块钱。直到县委决定派他去开拖拉机时,雷正兴才知道他是县里面捐钱最多的年轻人。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自己节省,但是对于别人、对于集体却毫不节省,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让他能够比同年人获得大家更多的认可,他也因此获得了比同年人更多的机会。

后来因为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雷锋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望城,来到了鞍山钢铁厂。因为有开拖拉机的经验,到了鞍钢,他被分配了开推土机,此时的雷锋正承受着工作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雷锋驾驶的c80推土机是苏式重型机械,驾驶座前长短不一的操作杆有七八个,驾驶起来震动力大,劳动强度也大,师傅问雷锋你这南方小鬼受得了吗。于是,雷锋开始玩命了,由于自己个字矮,坐着开车看不到前面的大铲子,他就站着开,但场地不平,脑袋随着颠簸在车棚盖上撞得发晕,他就猫着腰干,这种姿势坚持不大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但他拒绝了车间主任给他换小车子的建议,硬是通过了推土机手的考核。

然而,我们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有谁能有雷锋那样的干劲。我敢说,如果雷锋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而不是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样的拼命精神,雷锋也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成为一代楷模。

《永远的雷锋》这部记录片,并没有将雷锋脸谱化,而是塑造了一个真实的雷锋,雷锋也爱漂亮,雷锋也爱玩,毕竟他只有22岁啊,但是雷锋却有着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最最缺少的良心和奉献精神,雷锋精神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也更为需要。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才明白,雷锋不仅仅只是做好事,雷锋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雷锋精神绝不仅仅是做好事不留名,雷锋精神有着非常全面和深刻的内涵,雷锋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养分,雷锋他那灿烂的微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依旧促动着我们的心灵,雷锋精神也一定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观大型人文记录片苏东坡有感


观大型人文记录片苏东坡有感

近期,为纪念苏轼诞辰980周年之际,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了大型人文记录片《苏东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提起苏东坡,人们总会以文学家冠之,豪放潇洒、超然物外,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然而,我更愿意相信,千百年来,苏东坡除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功绩外,留给世人更多的是他的“遗爱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何为“遗爱”?在他的《遗爱亭记》一文中,苏东坡这样诠释:“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说的是,一个人为官一任,没有显赫的声名,离开之后,却深得百姓思念,这就是所谓的“遗爱”。我们都知道,《遗爱亭记》是苏东坡代巢元修所作,歌颂其好友徐君猷的为政之德。回望古今,苏东坡所赞又何尝不是他自己为官的追求?

幼学之年立济世之心。苏轼十来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程夫人带着他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清廉刚正、铁面无私的官员,他办案不讲人情,后来被诬告判了死刑。临刑前他跟目前告别,说孩儿不能在母亲膝下尽孝,要去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听完这个故事,苏轼马上对他母亲说: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少年时代的苏轼能有如此济世之心,可以说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致仕之初露仁义之怀。1056年,不满二十岁的苏轼离开眉山前往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在礼部组织的考试中,出考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要求考生对于刑罚与奖赏提出个人想法。在答题中苏轼援引古代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受到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的大力赞赏,称其立意高远,颇有大家风范。欧阳修恐其为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故点为第二名。虽然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第二名,但在这次考试中,年仅二十岁的苏轼却道出了他个人的从政准则。

贬谪之时显遗爱之境。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曾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等七个地方担任知州,每到一处都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杭州,他修复坍塌废置的水井、治理西湖,才有了今日享誉世界的“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在密州,他走进田间地头,和百姓一起研究治理蝗虫灾害的方法;在徐州,他冒着城墙被洪水冲垮的危险,戴斗笠披蓑衣穿木屐拄木杖,和群众一起抗洪修坝、治理黄河水患;在颍州,遇到严重雪灾时,向朝廷申请减免百姓税收,开仓放米和柴,救助饥寒的贫民,等等。正是他这种“遗爱”境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出现了在密州出猎时“倾城随太守”的盛况,在乡下视察时百姓“旋抹红妆看使君,相挨踏破茜罗裙”的热情。

江湖之远展为民之情。不管苏轼身处何种境地,他为名的“遗爱”之情从未丢失过:在被贬谪到惠州无权过问公事的情况下,仍然为闹饥荒的农民向圣上呼吁;在惠州开凿石槽,实施引水工程,解决百姓饮水困难;为了给当地建桥,捐出皇帝御赐的犀带;把黄州的先进插秧工具“秧马”介绍给惠州百姓;让亲友寄药给当地百姓;被贬谪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后,他劝导黎民爱惜耕牛、移风易俗,并推广和引进中原优良品种和农业耕种方法;凭借一己之力在儋州以诗书礼乐教授汉黎各组学生,传播中原文化。

苏轼学贯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深谙儒家思想,但他突破了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事态度,用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来成就一份非同寻常的“遗爱”情怀——不论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不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心忧其民。东坡在自题画像上曾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虽然一生坎坷曲折,屡屡贬谪降职,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冲破藩篱,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突围,不仅成就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天才,更将逆境之中不忘民的“遗爱”情怀流传至今。

观看廉政教育记录片心得体会


观看廉政教育记录片心得体会

*月**日观看了**廉政教育记录片,这些发生在身边人物身上的真实案例,历历在目,感触良多。

究其原因,敬畏之心缺失为主因。这些当事人都曾经是**独当一面的人才,也是掌握权力的重要岗位,却在一次又一次的诱惑中失去理智,从而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敬畏之一:对党性的敬畏。案例中的很多人,直至事发都仍不明白自己犯了重大错误,在中央八项规定后仍不收手,这是对党性的漠视,对国家意志的漠视。

敬畏之二:对权力的敬畏。权力是国家赋予的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很多人却在权力带来的各种诱惑下逐步丧失了初心,将权力演变为个人逐利的工具,这是对组织的背叛,对群众的背离。

敬畏之三:对制度的敬畏。将权力锁在笼子里,用制度约束权力的运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案例充分表现出对制度的漠视甚至践踏。

回到公司的本职工作中,增值业务领域也是容易滋生腐败官僚主义的高发区,沃音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廉政建设,阳光运行,防微杜渐,杜绝一切可能导致权力真空运行的可能。

第一,要持续强化全员廉政教育,深度解读廉政风险点,形成量化可执行的细则,让员工明白工作中的红线,逐步形成清晰的底线思维。

第二,要持续深入掌控业务风险点,形成业务风险防空清单,通过每年2次的内部巡查,彻底发现、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坚持每年两次的内部巡查制度,做专做实,严格审核前中后台各类业务、管理及风险点,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不断规范公司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水平。

第四,要把权力真正放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规范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强化敏感岗位备份及轮岗,强化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关键环节监督和互相校验,避免权力真空。

对我个人而言,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警钟长鸣,时刻提醒自己要永存敬畏之心、底线思维;提醒自己要持续强化党性,更加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内外部交往12条准则;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管好团队、带好下属,营造沃音乐风清气正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永存敬畏之心,勿忘党员初心,永葆奋斗之心。与沃音乐全体员工共勉、共进、共成长。

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


日前,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观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永远的焦裕禄》,并开展讨论交流,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焦裕禄同志为标杆、为镜子,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更好联系服务群众,深入扎实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焦裕禄,作为一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是永存的。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让大家再一次重温了焦裕禄同志当年在那艰苦的条件下,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可以说,焦裕禄的精神是一首时代战歌,时刻鼓舞着后来人发扬和继承他的精神,并将之发扬光大。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他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群众的生活能够生活得更好,只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当年的兰考,是河南省最艰苦也是最落后的地方,但焦裕禄同志把这里当作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凭着一腔热血与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毅然决然地战斗在兰考这个他献出生命的地方。他那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化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或许有人说,焦裕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的生活条件再差也比群众好。事实上按当时的工资标准,焦裕禄同志的工资是高过一般干部,但他却从来没有往家中交过一分钱,不是他不负责任,而是他将那些有限的工资都投入到了为人民服务之中。他自己盖的被子是补了又补,不知道打了多少补丁用了多少年的旧铺盖。他的工资高却一穷二白,这种怪账只有老百姓算得最清楚。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焦裕禄同志到兰考后,面对严峻的灾荒形势,他没有退缩,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过了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划,并带领36万兰考人民根治三害。他提出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名言已经成为千万党员干部创新学习的榜样。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针对兰考的艰苦条件,他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在要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是当今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让党员干部重温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那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没有谁愿意面对困难,但当困难来临时,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有焦裕禄的那种战天斗地的气概,要有永不服输的革命气节,这才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焦裕禄精神这所以感动人,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廉政奉公,勤政为民。他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搞特殊,去村里蹲点几天,每天也会都按标准缴纳伙食费,他不但自己要求严格,还严格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通讯员的相机多照百姓,少照自己。他的这种廉洁奉公的精神,勤政为民的态度,为新时期党员干部指出了一条学习的方面。那就是脚踏实地,把群众系在心上,才是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焦裕禄精神的内涵还有很多,光是一部记录影片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学习焦裕禄最重要还是把他这个榜样当作一面镜子,时常用来对照一下自己的工作,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从而有所改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国家。

《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专题片全集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专题片全集观后感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初心到痛心有多远

一念之间

友谊到交易有多远

握手之间

正气到浊气有多远

举步之间

生态到病态有多远

脉象之间

一念到信念有多远

缝隙之间

拇指到食指有多远

骨肉之间

手腕到手铐有多远

两袖之间

报告到被告有多远

向背之间

天空到天牢有多远

俯仰之间

永远在路上

不管永远有多远

梦想在路上

不管梦想多艰难

守心在路上

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反腐永远在路上 肃纪没有休止符

近日,由中纪委宣传部和央视联合制作的八集大型警示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热议,该片以负面典型为镜鉴,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让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用他们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一幕幕忏悔不已的羞愧神情,深刻触及党员干部的内心,真正对每一名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此次专题片选用《永远在路上》这个名字,在我看来亦颇有讲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惩治腐败和正风肃纪等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永远在路上”这一关键词,这充分表明了党在反腐肃纪、从严治党上的决心。确实,反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篙不可放缓,整治腐败、从严治党必定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永远在路上》这部专题片以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释放出了党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将为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注入强大动力。

反腐大片热映,我们其实可以清晰地看到网民的心理也在随之产生变化。起初,抱着八卦心态想要一窥大老虎现状和秦城监狱内景的围观网民不在少数。但随着曝光细节的增多,观众在愈发触目惊心的内容之下,也逐渐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在反腐败和从严治党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永远在路上》对贪腐现象的深刻揭示和严厉打击,无疑对大众“一个贪官抓起来,千百个贪官爬上来”的担忧做出了承诺,即反腐没有终极版和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诚然,在大众面前撕开贪腐官员的真面目,对于党和国家是一种痛,但这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决心。如果说严惩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腐败细节,则是彰显了党和政府直面病灶并刮骨疗毒的勇气。这种非常规的方式,必将让很多“边缘人”身临其境般地看清罪与罚的边界,帮助更多官员完成不敢腐、不想腐、不愿腐的自我教育,也必将凝聚更多的共识和民心,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众从反腐的看客变为有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的支持者和监督者。

以从严治党为主题的六中全会即将到来,《永远在路上》的播出在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是一次对人民的 “宣誓”。至于誓言能否成真,我们的党和国家一定会在未来以实际行动回答每一位国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